2021防校園欺凌講座心得體會(精選7篇)
2021防校園欺凌講座心得體會(精選7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透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1防校園欺凌講座心得體會(精選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防校園欺凌講座心得體會1
和諧校園是一份安全感。即使烏雲蓋天,暴雨傾瀉,雷電咆哮,只要在學校裡,就像一個庇護所,是一個晴天。
同學之間噓寒問暖,“你的衣服溼漉漉的,我伴你到校務處弄乾吧!”“不用怕雷聲,我媽說下雨的時候,是天上的星星替我們照相。”老師細心地替小學生拭乾頭上的雨,工友站在門前,替沒打傘的同學撐著走進玻璃房。
暴雨稍停,涼風送爽,聖母像下的百合花高雅地綻放,毫不吝嗇美貌。“牡丹雖好,尚要綠葉扶持。”花叢中沒有雜亂無章的小草,小草都是青蔥的,茁壯的。這並沒有窮兇極惡的老鼠,只有去蕪存菁下的和諧,自然。
經過聖母像,就走到中學操場。那裡一早就進行著,各式各樣的比賽。同學們如士兵般投入備戰狀態,有的吶喊,為自己的隊友打氣,譜出一段又一段雄壯而歡悅的多重奏,彼此鼓勵,掌聲不是隻屬於勝方。
前一陣子,香港各校出現校園欺凌事件。曾記起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過:“不必計較他的為人,要可憐的是他這個人。”無論被欺凌者是否罪有應得,我們也應阻止校園暴力的發生,幸好正義的同學永遠都會站出來。其實欺凌者更需要幫助,與其冤冤相報,不如齊心協力,共同創立一個和諧的校園。
和諧的校園,並不是徒具優美諧鄣幕肪,而是上至師長,下至同學校工,彼此都有一份關心,一份包容。
防校園欺凌講座心得體會2
校園是我們增長知識、接受教育的地方,本不該為欺凌事件的陰影籠罩,可據有關方面統計,全國絕大多數地區未成年人犯罪增多,有些地區年增幅在30%以上,作案者和受害者絕大多數為像我們這樣的在校學生。
從80年代末到現在已出現了一個未成年人犯罪高峰,我國出現的校園欺凌事件並不是孤立的。由於影視業的商業化,欺凌恐怖影視作品越來越多,充斥我們的視野,許多作品中對於犯罪過程細節的描述,成了不少青少年模仿的根源,而校園又成了他們“付諸實踐“的理想場所。
校園欺凌事件的存在,受影響的絕非個別學生,我們全體青少年都會受此不良影響。校園本應是我們學習的淨土,但屢見不鮮的校園欺凌卻打破了校園應有的寧靜。花季少年身上的欺凌傾向十分令人擔憂。說來說去,就是一句話“冤冤相報何時了?“
校園欺凌同時也體現出人際交往問題,人際交往需要風度,風度就是用溫柔去對待倔強的人,用寬容去冰凍苛刻的人,用熱情去融化冷酷的人。
儒家學說認為,人心固然有善端,但它一開始只是一個萌芽,而且它隨時會遭到私心雜念和外界誘惑的摧殘。這萌芽要成熟、長大,就需要特別的守護和滋養。提高德性是一個十分艱難的修養過程。遊戲人生,看起來固然瀟灑,可如此泛泛而過又能找到什麼樣的人生感覺?生命是單程線,沒有回頭的機會。
我們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應當互相幫助、互相諒解、互相包容,仇恨的種子,長不出和平的芽,單純的冤冤相報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現在校園裡出現了校園欺凌,鬧的同學們都人心惶惶。
影視作品、書刊對我們青少年犯罪的誘導作用十分嚴重,在我們身心發育過程中,自制能力一般較弱,是與非的界限比較模糊,很容易在覺得新奇好玩的心態下去模仿一些作品中的人和事,這是極需引起全社會關注並著手解決的。
校園欺凌事件雖然發生在學校裡,發生在我們這些學生身上,但這也是社會大環境的一個縮影,全社會都應引起高度關注,並採取相應措施,共同努力,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在校園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校園欺凌問題引出一個問題,就是人生處處是選擇。選擇,一次生命的鄭重承諾。人生是一次選擇,選擇猶如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順流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航船則能勇往直前,鵬程萬里;而逆流的航船隻能是你舉步艱難,欲步不前,甚至被猛浪或漩渦永遠打翻而深沉海底。選擇,是一次對人性的不斷完美。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拒絕校園欺凌!
防校園欺凌講座心得體會3
“我們的教育,不僅僅是教你們學知識,還要教你們做個好人。”班會上馬校長這樣說道。對啊,學校就是一個讓學子進步、完善和發展的地方,它將一切壞念頭扼殺在萌芽階段。讀書以明理,明理方可成人。
這次班會圍繞“拒絕校園霸凌,做品學兼優學生”展開。班會中幾段學生打架鬥毆、欺凌弱小的校園霸凌事件影片,使觀看的我內心受到極大的震撼。平日裡念著文明友善的莘莘學子竟也成了對他人惡語相向、棍棒相加的人。如法制副校長謝所長說,13億人,安康280多萬,我們彼此相遇,並將同窗3年是多大的緣分,平常同學之間的一些小摩擦,我們該用寬容的心態去對待,畢竟有的人、有的事都要我們去珍惜。再者,這樣的青澀年華,我們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逝去的日子就不會重來,做過的決定也不會輕易更改。若有天我們成了施暴者,即使髮膚無損傷,心理留下的陰影將是無法抹去的,父母給予我們生命,為何又要再做些令他們操勞費心的事。即便不是很優秀,不闖禍惹事就挺好。同樣是不友善待人,不處理好人際關係,成為受害者也是有可能的。心靈與肢體的創傷想要徹底消去,終究是困難的,血肉源於父母,無論傷害或深或淺,都會給父母帶來苦楚與懊惱。其三,站在衡量個人健康的角度來說,道德健全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項,若因小事就與人爭執不下,又何談大度與寬容。嫉妒他人植下禍根的種子,又怎樣前往光明的方向。整日糾結於利益名譽,人性本善也終將被摧毀。
拒霸凌之門外,品學固優也。
在變壞之前做個好人,為自己,為父母,為他人。
防校園欺凌講座心得體會4
校園暴力在哪一個國家都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對於未成年人來說法律幾乎不能拿他們怎麼樣而且於這些人而言拘留坐牢也可以被當作一件極光榮的事情。被欺負的孩子要麼是心理生理有缺陷要麼是家境不好,一個孩子一旦被一個人欺負往往意味著他會被一群人長期欺負。
可笑的是極少有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正在遭受校園暴力。其實如果孩子告訴了家長那麼結果會好很多,可是為什麼大多數的孩子不願意說出來呢,內向又懦弱的孩子更怕被孤立更在意自尊也更不願意和家長交談,一部分受害者甚至會暗示自己“我並沒有被欺負”,或者認為自己更本無力反擊,不停的自我否定,所以長期遭受校園暴力的孩子心理一定不會健康。
預防校園暴力,我認為好好學習可能是最好的辦法,其次才是和父母良好的溝通。沒有一個人會欺負自己父母眼中的好孩子,有人會疑惑為什麼和父母溝通是其次,這其實是分情況的,我確實遇到過有家長跑來大鬧一場然後孩子再也不被欺負的但更多的是家長鬧過後當場認錯放學卻將人家孩子堵在廁所。後者家境更差些。
校園暴力與施暴者和受害者的性格,家庭條件,受教育程度有很大關係,不甘和以暴制暴只會讓自己和施暴者一樣墮落,好好學習然後離開,最好的反擊是十年後你過的比他們好。
最後,如果曾經遭受過校園暴力請不要羞於去看醫生,你值得好好的活著。
防校園欺凌講座心得體會5
當前,在學校規範管理和上級教育主管機構的監管下,校園內老師對學生進行外力人身攻擊以及學生對學生的人身傷害我們統稱為校園暴力的'現象越來越少,而另一種寫檢討、罰抄寫、語言譏諷、嘮叨、孤立等方式的“軟暴力”現象卻又有抬頭跡象。應當說這種軟暴力現象雖未傷及學生的身體,既不傷筋斷骨也未流血,即嚴重損害了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精神抑鬱、人格扭曲的嚴重不良惡果,可謂“殺人不見血的刀”。所以我在此強烈呼籲各教育主管機構:要警惕校園軟暴力。
鏡頭一:
某次文明班評比,班裡各方面表現出色,但關鍵時刻卻有一學生違紀,從而丟掉了差不多到手的文明班“流動紅旗”。班主任大為惱火,對全體同學說:“我們班大多數同學都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但為什麼還是丟了這次文明班的流動紅旗?就是因為一粒“老鼠屎”!它的威力可真大呀!”然後,大家就義憤填膺地對這名違紀同學進行聲討……不久,這個學生萌生了退學的念頭。
鏡頭二:
校運會開始了,班主任要求每個同學都到操場為本班運動員助威,同學們都踴躍參與,但有兩個學生很快就溜回了教室。對此,班主任很不滿意,在班上批評了這兩個同學。班幹部也對同學們說:“有人不理集體了,我們該怎麼做呢?”這兩個學生在全班同學鄙視、責備的目光注視下抬不起頭來。之後,這兩個人就被其他同學疏遠和孤立了,成為鬱鬱寡歡的離群孤雁。
這就是典型的“群體軟暴力”群體對個人進行的“精神處罰”。它雖不是一種肉體上的暴力,但實質也是一種“恃強凌弱”行為,是“強勢”的集體中的群體力量對“弱勢”的個人進行的壓制與孤立。它透過挖苦打擊、歧視詬罵、心理強制、孤立排斥等過激、惡劣的手段對個人進行精神上的懲罰,與暴力衝突相比,它的危害相對隱蔽,一下子不易覺察,因而,班主任對此要有足夠的重視。
防校園欺凌講座心得體會6
“在某校園有兩個學生因為一點小事而大打出手,結果其中一個學生把另一個學生的鼻樑骨給打斷了,被打的家長到學校去理論,學生到醫院去治療。這不僅使學生受到了傷害,就連家長也受到了牽連,還使學校跟著擔負,不僅耗人耗財而且還會使學生的學習受到影響!
在某職業學校,有兩位同學在瘋鬧時,其中一個同學用小刀捅傷了另一位同學。
兩家協商,其受傷害學生家長進行索賠,要求支付人民幣2萬元;但捅人者的家長卻感覺對方索要錢數不合理,於是便發生了爭執。
學校得知後找兩位家長來校協商解決,但雙方家長都不願意妥協,最終被傷者把打人者一方告上了法庭,並要求公安機關立案。
於是雙方開始了持久的法庭戰,最終都疲憊不堪,而傷人者被開除,另一位也無法再在學校繼續上學而退學了。在這個案例中,對雙方孩子還有家長來說,都沒有贏家,都是輸家。
被傷者遭受了肉體和精神的雙重痛苦,傷人者遭受了良心的譴責和金錢的付出,而結局都是迫不得已離開學校。而且雙方家長付出了大量的時間照顧孩子,因為官司東奔西跑,疲於應對,精神也受到了折磨。本來是很好的同學和朋友,卻因為瘋打鬧而失去了友誼,甚至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薄伽丘說:“在智慧提供給整個人生的一切幸福之中,以獲得友誼為最重要。”你打算在學習和以後的生活中能夠得到大家的信任、理解和支援,你就必須學會寬容、學會做人,寬容是一種修養,是一中處變不驚的氣度,是一種承受,一種理解,一種體諒,一種品格,一種境界。它不是先天就有的,它需要我們後天的學習體驗和感悟。開開心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比什麼都好!
比爾蓋茨認為,一個能夠開創一番事業的人必定是一個心胸開闊的人,人要成大事就一定要心胸開闊,只有養成了倘然面對、包容一些人和事的習慣,才能夠在將來的事業上取得成功與輝煌。
所以說有時我們應對一些小事理解,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寬容、忍耐。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其實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是可以躲避的,校園是我們成長與學習做人的優良的家園,如果我們彼此互相和諧相處,那麼相信明天的校園一定會變得非常美好!
防校園欺凌講座心得體會7
校園,我們學習的的樂園、成長的搖籃。我們渴望在和諧安全的校園環境中愉快地學習,健康的成長。
然而,校園裡也時常有不和諧的音符。也許因為一個誤會,有人惡語相加;也許因為一次無意犯錯,有人揮起了拳頭……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非常有教育意義的影片《校園暴力》,它告訴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該如何保護好自己,免受他人的侵害。《校園暴力》講述的是一位叫翔翔男孩的故事。一天,媽媽叫翔翔出來吃飯,叫了半天,卻沒有看見他出來,走進房間,發現翔翔在地上嘔吐不止。媽媽趕緊把他送到醫院,醫生說:“翔翔是因為暴飲暴食才導致現在這樣。”媽媽覺得很奇怪,在媽媽一直追問下,甦醒後的祥祥只好向家人說出了自己遭到敲詐的真相。原來祥祥受到高年級同學的敲詐,每天都要給他們錢,而且一次比一次多。每次翔翔給他們錢後,回到家就猛吃東西,不敢告訴父母和老師,才造成今天的後果。
同學們,如果這件事發生在我們身上,你會怎麼做呢?有的同學說:“我可以抓住一切機會,撒腿就跑”。假如跑不掉呢,難道像翔翔那樣,乖乖的把錢奉上嗎?有的同學說:“我和他們拼了,就是不給他們錢。”這樣一來,可能自己的生命安全就要受到威脅了。有的同學又說:“告訴爸爸,讓爸爸狠狠地揍他們一頓!”
為了防止校園暴力的發生,我總結了幾條安全小貼士:
1、身上不要多帶錢和貴重物品,如手機,mp3等。
2、遇事要沉著冷靜,根據現場情況,做出反應和判斷。
3、可以給對方一些財物,並尋找時機,記住對方的相貌特徵,衣著打扮,並及時告訴班主任或家長,也可以告訴警察叔叔,讓他們保護自己!
4、學校附近行人稀少的小巷是校園暴力事件的高發區。上學和放學期間不要單獨在這樣的小巷裡行走,儘量結伴同行。
當我們遭遇校園暴力時,千萬不能忍氣吞聲、逆來順受,應及時告知老師、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有必要時還要尋求法律的保護。同時,也不能不計後果、以牙還牙,惡意報復只會導致雪上加霜。
讓我們一起努力,驅散籠罩在校園上空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