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觀看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精選7篇)
2022觀看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精選7篇)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裡有了一些心得後,可以透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透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1觀看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精選7篇),歡迎大家分享。
觀看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1
九月四日的晚上,我看了開學第一課。開學第一課的節目分為“孝”“禮”、“愛”三個篇章,以“強”為尾聲。其中有兩個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個故事是一位叔叔改造了自己的摩托車,因為父親暈車,不能坐車去旅行,所以趁著年邁的父親腿腳還利索,用自己親手改造的摩托車帶著父親去周遊全國,讓父親的晚年過得開心愉快。從中我感受到了這位叔叔對父親的一片孝心。
第二個故事是一位著名的搖滾歌手——秦勇,因為他的兒子在四歲時查出有病,於是秦勇毅然放棄了自己的音樂理想,在家照顧生病的兒子,陪著兒子快樂地一起長大。從這兩個故事中我體會到:父母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天底下最無私的愛。長大了,我們一定要孝敬父母,回報父母,做一個有孝心的孩子。第二個篇章是“禮”。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我們應該繼承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一個有禮貌的孩子。
第三個篇章是“愛”。我們要做一個有愛心,樂於助人的好孩子。
尾聲是“強”。從武藝班孩子的精彩表演中,我感受到了他們自強不息的精神。他們是來自西藏的孤兒,在短短的一年半時間裡,就練出了這樣一身好本事,不知他們付出了多少汗水與淚水。難道我們還不應該向他們學習,做一個自強不息的人嗎?
透過《開學第一課》的觀看,我深深地領悟到: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父母的希望,我們從小就要做一個有孝心、有禮貌、有愛心、自強不息的人。長大了才能回報祖國,回報父母!
觀看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2
9月1日晚8點,我們一家圍坐在電視機前觀看“開學第一課”。成龍是第一位演講嘉賓。他說:“實現夢想的過程是漫長而曲折的”。成龍小時候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英雄,他從跑龍套演死屍開始,認真演好每一個角色,咬牙堅持,直到成為主角,成就了自己的英雄夢。世界珠心算冠軍王桐晶的精彩計算讓人歎為觀止,但這背後是她堅持不懈的刻苦練習,她演算過的卷子能鋪滿100間教室。攝影師解海龍深入貧困山區,用鏡頭記錄下那些惡劣的教育環境,給了無數孩子用知識改變命運的機會……
這些故事給了我深深的觸動——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堅定地去追逐自己的夢想!我的夢想是成為鋼琴家,在世界的舞臺上用鋼琴演奏中國的古老名曲!鋼琴帶給我快樂和憧憬,但學琴的過程是枯燥乏味的。去年備考鋼琴5級時,最初我連最簡單的曲子都彈不好,我心中焦慮不安,想要放棄。媽媽告訴我:“做任何事都要堅持,只要你堅持不懈並認真對待,就會有收穫。”老師鼓勵我:“相信自己,你能做到的。”我默默地堅持下來,從每個細節改起,一遍又一遍地練習,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我以優秀的成績通過了考試。
“開學第一課”裡那些成功人士的演講,讓我深刻感受到,我們不但要擁有夢想、追求夢想,還要堅持夢想,付出努力,才會實現夢想。我的夢想還很遙遠,追求夢想的過程必將坎坷,但我一定會堅持夢想,永不言棄!
觀看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3
在《開學第一課》中,有一個環節讓我難忘,那便是“京劇小達人”王泓翔和虛擬歌手“犀”共同演唱的《墨梅》,這是傳統文化將與現代科技的碰撞,以次來表達中國人堅持夢想、不忘初心、努力奮鬥的風骨。
一位小說作家曾說:“我還是會相信,星星會說話,石頭會開花,穿越夏日的柵欄和冬季的雪花後,你終會到達”。我總是在想,人必於世間,當以何種姿態面對這個世界,叩經問史,朝山竭水,回答的聲音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初心給了我們一種積極進取的狀態。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說,創造的秘密就在於初學者的心態。初心正如一個新生兒面對這個世界一樣,永遠充滿好奇、求知慾和讚歎。因為如此,喬布斯始終把自己當作初學者,時刻保持一種探索的熱情,他總是說:“現在的我仍然在新兵營訓練。”
初心也給了我們成長的內在力量。84歲時,星雲大師說:“我出家做和尚,是自願的。人生經歷這麼多挫折,始終不忘記,最初為什麼要出家。生活很辛苦,只要你不忘記最初為什麼開始,就心甘情願。不忘初心,就是力量。”
星星不畏太陽的不屑,在亙古的夜空中依舊閃耀著那一點微光,指引方向;水滴不畏磐石的阻攔,在時間的長河中執著那一份信念,終於穿石;我們不忘初心,恆定著那一份美麗的夢想,終將夢想花開,塵埃落定。
觀看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4
每年央視的節日,我和媽媽都喜歡開學第一課,這是我們中小學生的特別節目。所以每次看完之後,心裡總會有一種很大的感觸和收穫,這讓我越來越熱愛祖國的繁榮昌盛。
古往今來,無數愛國人士都想歌頌自己的祖國。聶耳創作的《開學第一課》,充滿了爭吵和豪情,唱出了作者的心聲,呼喚著人心。他不是號召大家歌唱我們的祖國,齊心協力保衛祖國嗎?一句“自古以來,誰在生活中從未死去?”以丹之心作紀念”已經取出了文天祥埋藏已久的心。畢竟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愛國。
我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藏著一座愛國愛黨的豐碑,因為國家給了我們很多,我們從來不奢求任何回報。當我們周圍的人需要幫助時,每個人都會伸出手來互相幫助;面對災難,祖國永遠是我們堅強的後盾;當我們遇到困難時,祖國仍然是我們的前線。
不知不覺,讀完了學校的第一節課,心情久久不能釋懷。一直覺得自己的命是應得的,覺得除了努力學習,什麼都不用做。現在我明白了,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作為中國人的後代,我需要努力學習,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成為一個合格的接班人,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身體素質,實現全面發展的目標,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此時此刻,心中只有一股熱血湧了上來,它時刻提醒著我,要學會為祖國的'利益做出堅定的態度,保護好祖國的每一寸土地,貫徹好祖國和黨的路線,不斷跟隨,始終保持一顆純潔的心,勇往直前。
觀看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5
9月1號晚上八點,《開學第一課》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如約和我們見面。當晚我和爸爸媽媽早早守在了電視機旁,節目一開場,我的視線就再也離不開這熒屏。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模樣永遠印在了我的心中。接下來我想在這談談自己對今年開學第一課的感想!
一、節目中國旗下的講述令人十分動容。他們用自己與國旗之間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五星紅旗的意義,也讓我們懂得了中國的今天來之不易。第一代登山運動員貢布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了我們勇於面對困難,永不放棄,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這也是五星紅旗的代表意義之一,代表了不畏艱難險阻,代表著堅持。
二、看著螢幕一個又一個畫面的播放,深切感受到五星紅旗陪伴著我們走過了70年歲月,這70年艱苦而美麗著,創造了一個又一箇中國輝煌。那些歷史我們不會忘記,如今的幸福更要牢牢握在手中。我一定會加倍努力學習,好好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期待著有一天變成更加優秀的人,用自身學識與能力為社會做些力所能及的貢獻,因為我深深愛著我們的祖國媽媽,我和我的祖國同在。
《開學第一課》給我的意義不單單是兩小時時長的影片播放,它更是我人生重要的一課,讓我明白了祖國對於自身的意義,五星紅旗背後的感動,中國國旗將永遠高高飄揚著,伴隨著我們走向祖國更加美好的明天!
觀看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6
在我們每一個人內心最深處都有一個美好的、鼓勵我們前進的字眼,那就是:夢想!我們每一個人都在努力,希望向這個夢想的彼岸靠近。最終,夢想成真。我難以忘記,在長城腳下,2010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便是:我的夢,中國夢。
夢想,會給我們強有力的翅膀,在人生的天空立翱翔。我難以忘記,在《開學第一課》中的第一節課中,喜歡跳舞的藏族女孩了擁有了這雙翅膀。 喜歡跳舞的藏族女孩完瑪草,生活艱苦,所以一直不能實現跳舞的夢想。她和家人生活在高原上。終於有一天,縣城裡來了一些舞蹈老師,招學舞蹈的學生,所以她成了一名舞蹈學生。後來,經過她的一番努力,終於走出了大山,走上了絢麗的舞臺,放飛了自己的舞蹈夢想。
她的身上擁有著刻苦和努力,擁有著不解何堅持,擁有著汗水何付出。她的故事讓我更深刻的懂得了:只要我們願意付出努力,願意堅持何等待,多麼遠的夢想也會有變為現實的那一天。
我們每一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夢想,夢想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可能很近,也可能很遠。但是,只要我們肯付出努力,夢想離變為現實就會很大。可是,如果我們不肯向夢想努力,就算夢想再怎麼容易實現也不可能實現。要知道,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最後,讓我們一起向夢想努力,讓夢想變為現實。一起盼望夢想成真吧!
觀看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7
暑假的腳步漸漸遠去,新的學期已經悄悄來到,2014年中央電視臺“開學第一課”於9月2日晚在中央一臺上演,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共分四堂課,每一節課都精彩紛呈,第一課“孝”、第二課“有愛”、第三節“禮”、第四課“自強”,自強不息的行為習慣,教育我們,孝敬感恩,團結友愛,禮貌禮貌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第一節,“孝”,孝敬父母,以身作則,請來的是童話大王鄭淵潔講過的孝敬父母的小故事,在哪個特殊的年代裡,買到一個大件電視機,不是搬到自我家裡去看,而是送到爺爺、奶奶家,還對自我兒子說:“以後我們看原子彈電視的機會都有”。他兒子從爸爸身上學到“孝”,他讓爸爸吃大蝦還說:“我將來有吃原子彈蝦的時候”。
第二節,“有愛”,黑豹樂隊主唱秦勇為了兒子大珍珠的故事,為兒子付出全部的父愛。改變了他兒子的病情。愛,父母、愛自我、愛別人,團結友愛。有付出就有愛的回報。
第三節,“禮”青年歌手容祖兒將為我們上第三節課“禮”。禮貌不是一日能學會的,禮貌待人,“禮”要從小事上點點滴滴做起,好的家教好的習慣,讓人受益一生。
第四節,“強”在最後的尾聲環節“強”我們聽到來自震後藏區孤兒的講述,在“張爸”的鼓勵下,他變得自信堅強,而且有了新的夢想,當志願者像“張爸”那樣用愛去幫忙更多像自我一樣的孤貧兒童。
看了讓我很感動,以後我必須要做一個“有孝心”懂得感恩,“有愛心”“有禮貌”的三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