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開發專案策劃書(精選5篇)
旅遊開發專案策劃書(精選5篇)
時光如箭,轉眼一劃而過,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結束了,前方等待著我們的是新工作目標和挑戰,何不趕緊趁現在寫寫策劃書。策劃書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旅遊開發專案策劃書,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旅遊開發專案策劃書 篇1
一、規劃主題
1、黑衣壯活態文化大全“黑衣壯”已經成為廣西旅遊文化的品牌,是吸引遊客雲集那坡的宣傳亮點。迎合文化旅遊的時尚,借勢造勢,也必然作為本專案最為突出的賣點。到了處處都有黑衣壯的那坡,唯有集聚“文化大全”,才具有吸引遊客光臨的誘惑力。
2、壯族醫藥大全壯醫藥作為傳統文化,近年有漸成保健診療文化熱點之勢。本專案建於壯醫藥材GAP種植基地,與黑衣壯文化互為支撐,可以發展成為一個壯族醫藥展示中心,集種植、觀賞、保健、診療和購藥之大全,追求天然、生態的健身療養的消費新潮流,對區內外和國內外遊客均有獨特而巨大的吸引力;也唯有天然、生態的“大全”,才能區別於植物園和壯醫院而獨具魅力。
3、桂西風光、天籟神韻依託於秀麗、典型的桂西自然風貌,山環水湧,與獅山相對,有龍山相擁,時而陽光燦爛,時而雨霧繚繞,極其奇麗神秘,也是山水觀光的佳境。
二、開發原則
(一)因地制宜原則
開發上勞山旅遊資源必須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依靠當地固有的資源,突出黑衣壯和壯藥的特色。
(二)特色原則
利用上勞山的資源優勢,開發出獨具個性的黑衣壯民俗旅遊產品和壯藥特色,深度挖掘黑衣壯文化與壯藥內容。
(三)文化原則
深度挖掘黑衣壯深厚的文化內涵,從多學科,如民俗學、社會學、文學、藝術學、人類學等角度來研究黑衣壯,發掘民俗內容,豐富民俗旅遊專案的文化意蘊,讓遊客無論是觀賞民居、觀看歌舞表演、品嚐風味小吃,還是參與工藝活動,都感覺到是在享受文化。
(四)多樣化原則
文化村的開發針對遊客需求的多樣性,開發多形式的旅遊產品,滿足不同遊客的不同需求,不僅有觀光型,還有參與型、娛樂型、健身型、生態型等旅遊產品。
(五)生產性原則
文化村在旅遊開發的同時應以生產為基礎,旅遊的開發不影響居民的正常生產活動,同時也是滿足遊客對農業觀光、生產民俗旅遊的需求,壯藥的生產、研究與旅遊開發相協調。
三、性質與定位
(一)專案性質
文化村以自然生態環境為基礎,以黑衣壯和壯藥為特色,突出黑衣壯民俗風情和壯藥健身保健,以黑衣壯民俗風情體驗和休閒健身為主要功能的特色民俗文化旅遊村。
(二)形象定位
黑衣壯民俗風情、壯藥大觀。
(三)功能定位
民俗體驗、休閒健身、遊覽觀光。
四、產品開發思路
1、建設必須以自然生態、文化生態的保護和協調發展為基礎,在生態保護中開發,以開發促進生態保護。
2、觀光、參與、購物、飲食、保健醫療、住宿、娛樂等多功能結合。
3、景區相對集中,各功能區相對獨立,分佈錯落有致;
4、中心功能區的聯結,貫徹心理誘導:曲徑通幽,漸入佳境,高潮迭起。
五、景區劃分和旅遊專案策劃
(一)景區構成
文化村劃分為一園、一區、一村、一莊,即黑衣壯民俗文化大觀園、壯醫藥種植保健診療區、黑衣壯民俗生態村和黑衣壯民俗文化山莊。
(二)專案策劃
1、黑衣壯民俗文化大觀園
·景區示意門——上勞山公路與南寧—那坡公路連線處,內收5米,簡易示意性建築,壯族文化特色,石結構或竹木結構,無頂蓋。佔地面積15平方米。
·壯族特色景區大門、停車場——中心景區入口處,永久性磚石(仿竹木)結構或竹木性過渡建築,壯族文化特色,設有售票處、小商品零售店。附近設停車場,佔地面積2500平方米,建築面積25平方米。
·多情山歌迎賓門——大門與中心區之間,壯族特色亭門或風雨橋式建築,建築面積15平方米。表演山歌迎客。黑衣婆娑的村姑,聲名遠揚、極具文化個性和民族親和力的多聲部黑衣壯山歌,令遊客耳目一新,精神振奮。
·圖騰神話傳說文化園——中心區第一景觀,壯族特色亭門或風雨橋式建築,佔地3200平方米。建立圖騰門樓一座,在路面、兩邊,設定壯族圖騰崇拜符號建築物,如銅鼓、青蛙、鳳鳥、花山壁畫神像、古壯字以及在那坡發現的各種圖形、景象,設一個亭子表演壯族師公信仰禮儀。目的是以神聖、神奇、神秘的文化底蘊,將遊客帶入肅穆、崇敬的文化聖殿。
·人生禮儀園——中心區重點景觀和活動專案。佔地15000平方米。由一組壯族幹欄式建築環繞著一箇中心廣場構成。主要展示黑衣壯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人生禮儀,給遊客帶來一次人生文化的巡禮。
①花婆送子禮——幹欄式民居內,建築面積200平方米。婆婆、小姑等人。表現生育禮俗和取名習俗等:門插艾草、紅蛋相賀、甜茶敬客等。
②歡騰的歌坡——中心廣場,總面積6500平方米,可容納5000多人。設有中心歌臺、周邊為草坡、樹林、樹叢。表演以歌交友、以歌擇偶的禮儀:山歌對唱、拋繡球、歌舞表演、獅子舞等。
③熱鬧的婚禮——一干欄式民居內,表演黑衣壯婚俗:族內婚、入贅的習俗,喝喜酒、背新娘。表演性與參與性相結合。
④祥和的日子——另外一組幹欄式民居群、間間相通,曲折有致。每一間展示一項內容。服飾展覽表演、黑衣壯錦織染示範、壯族特色飲食品嚐、壯族信仰文化體驗、古壯字碑林(壯族經書)知識簡介等專案。展示、表演為主,可以適當參與。
⑤另外的世界——民居群后山處,建築幾處黑衣壯小瓦屋墓地,展示黑衣壯人性化的喪葬民俗和墓區景觀。由於有心理禁忌,只作簡單介紹,不宜重點導遊。
旅遊開發專案策劃書 篇2
一、 背景分析
1、 概況:
瀏陽河又名瀏渭河,原名瀏水。因縣邑位其北,“山之南,水之北,謂之陽”,故稱瀏陽。瀏水又因瀏陽城而名瀏陽河。全長234.8公里,流域面積4665平方公里。
2、 旅遊資源:
(1)自然資源
瀏陽河:十曲九彎,兩岸青山翠枝,紫霞丹花。
瀏陽河漂流:瀏陽河第一灣(瀏陽市高坪鄉境內)。
特產:瀏陽花炮聞名中外,還有菊花石、夏布、湘繡、豆豉、茴餅、紙傘、竹編。
(2)人文資源
開福寺、馬王堆漢墓、陶公廟、許光達故居、黃興故居、徐特立故居、譚嗣同故居、瀏陽文廟、瀏陽算學館、孫隱山等文物。
(3)紅色旅遊
走出了一大批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國家副主席王震、中顧委主任王首道等。走出了中國第一個為戊戌變法而流血犧牲的志士譚嗣同,走出了民國先驅唐才常、焦達峰。還走出了數十位挽民族之危亡、救生靈於水火的鐵血將軍和數萬名革命烈士。可見,瀏陽的“紅色旅遊”氛圍濃厚,發展潛力不言而喻。
二、 區域優勢/劣勢
1、 優勢:
(1)瀏陽市社會經濟基礎雄厚,城市經濟實力不斷增強。
(2)瀏陽市的道路狀況良好,區位條件比較好,可進入性較強。
(3)瀏陽河旅遊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強勁。
(4)優美動聽的《瀏陽河》,掠雲越波,傳遍了五湖四海,瀏陽河的知名度較高。
(5)旅遊產業蓬勃發展,國家將“紅色旅遊”提上日程,可以使瀏陽河的“紅色旅遊”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2、 劣勢:
(1)瀏陽市整體形象缺乏明確定位,對外宣傳不夠。
(2)瀏陽河景區的服務人員的服務意識比較薄弱,服務水平較低。
(3)瀏陽河的旅遊資源缺乏有效的保護,開發不足。
三、 策劃目的
1、 市場分析:一句“瀏陽河”,伴隨著中國的一代偉人響遍了祖國的每一個角落,傳遍了世界各地,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對“瀏陽河”都有一份額外的親切和敬仰。因此,“瀏陽河”的目標消費者群非常龐大。無論男女老少,都是“瀏陽河”的目標消費者。港澳臺喜歡文化交流的年輕人以及老一輩革命老人,亞洲甚至全世界熱愛中國文化,喜歡到中國旅遊的外國遊客都有可能成為目標消費者。
2、 最終目的:提高瀏陽河的知名度,使瀏陽河走出湖南省,唱響中國,走向世界。
四、 策劃原則
1、 目的性原則:
(1)把瀏陽河打造成國內著名的休閒旅遊景點。
(2)將瀏陽“紅色旅遊”資源和其它“紅色旅遊資源”整合為經典“紅色旅遊”線路。
2、 可行性原則:
(1)瀏陽市的道路狀況比較好,交通便利,旅遊者可進入性比較好。
(2)瀏陽河經過多年發展,有良好的口啤,現在正在不斷完善之中,其發展潛力較大。
(3)瀏陽市政府有足夠的資金和信心把瀏陽河“推出去”,走出省門。
3、 特色化原則:
《瀏陽河》唱響了全中國,它特有的“詩歌”情懷是其它旅遊資源缺乏的。因此,加強《瀏陽河》的宣傳和推廣,讓人們產生去瀏陽河旅遊的動機,
4、 政府主導和市場結合的原則:
(1)政府主導,依靠瀏陽市政府,甚至湖南省政府的強烈支援和推廣。
(2)提高瀏陽河的.市場競爭力和綜合實力。
旅遊開發專案策劃書 篇3
一、簡介
武漢地處中部地區,位於長江中下游,為華中最城市,是華中地區的'金融中心、交通中心、文化中心。面積廣闊,水資源豐富,景區眾多,高校雲集,各種文化匯聚融合,是武漢的鮮明特徵,也正因為如此,武漢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武漢在古時,也常常為歷代文人提及,唐朝詩人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
之所以要為武漢寫旅遊廣告策劃,不僅因為武漢歷史悠久,而且它還是一個非常有潛力、正在崛起的城市,未來的旅遊市場十分廣闊。武漢在發展旅遊,吸引旅遊方面擁有的優勢:地理環境優越,交通方便;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豐富;經濟快速發展,消費市場廣闊。
“十一五”期末,武漢市將建設成為具有濱江濱湖特色的旅遊目的地、中部地區旅遊集散地和文明出行的旅遊客源地:接待海外遊客80萬人次,國內遊客7400萬次,旅遊總收入達500億元;到20xx年,旅遊總收入達1000億元,把武漢市建設成為我國中部地區最的商務會展型和都市休閒型旅遊城市,成為中部地區的旅遊中心城市。
二、市場調查
1.市場環境調查
人口地理環境:武漢地理環境優越,交通方便,河流眾多,商業繁榮,在中國經濟地理圈內,武漢處於優越的中心位置,被譽為中國經濟地理的“心臟”。正因為如此,武漢還是個人口眾多的城市,20xx年末已達1000多萬,加上流動人口,已經突破1600餘萬。
消費環境:武漢是一座正在崛起的城市,經濟發展迅速,加上人口眾多,消費市場十分廣闊,但是與沿海地區相比,武漢的整體消費環境還是比較低的,主要是因為工資收入低,消費“有心無力”。近幾年來,高收入人群和高校旅遊以及外地遊客成為了旅遊的主力,拉動了武漢旅遊市場的整體發展。
資源環境:武漢旅遊資源豐富,風景名勝眾多,有東湖、黃鶴樓等著名的景點,而且高校雲集,人文資源深厚。
2.景點經營管理狀況調查:
武漢地區的旅遊景點在管理上比較分散,對資源的整合和深度開發能力有限;經營上,部分景點都是單宣傳,沒有形成整體的競爭力。部分景區線路不合理,設施老舊不完善,處於“休眠”狀態。而且對景區發展沒有長期規劃,缺少吸引遊客的特色,相關保護措施不到位,急功近利。武漢是一座快速發展中的城市,或許是太看重GDP了,而忽視了旅遊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對於武漢來說,要進行旅遊推廣,就必須改變存在的不利因素,形成一條完善的旅遊服務產業鏈,從而推動經濟的更快發展。
3.旅遊產品和服務調查:
豐富的旅遊資源,卻沒有帶來相應的收益,這是什麼原因呢?首先是旅遊服務質量較差,行業服務意識缺乏,其次是旅遊產品單一,沒有特色,最後是社會風氣欠佳,沒有形成良好的服務氛圍。在一些景區,經常發生敲詐外地遊客的事件,甚至有些執法者,也是態度專橫,語言粗俗,這些都損害了武漢的城市形象,有礙武漢旅遊業的發展。
4.遊客需求調查
武漢地區的旅遊需求有很的市場,一方面是因為武漢人口眾多,再加上量的流動人口和學生群體,本地需求潛力巨,另一方,武漢是中部最的城市,也豎家歷史文化名城,高校雲集,因而知名度高,吸引了量的外地遊客。每當週末和節假日,景區、公園以及高校校園人潮湧動,參觀遊玩的人絡繹不絕,如果有什麼節日或者是“五一”和“十一”黃金週,人數更多。隨著經濟的發展,收入水平的提高,武漢本地的需求量將會有更的增長,而外地遊客的需求也將隨著高鐵等交通設施的新修,也將進一步提高。
三、市場前景預測
武漢的旅遊市場前景廣闊,隨著中部崛起的規劃和打造國家中心城市的力實施,武漢在城市改造和文化建設上,都有了明顯的提高,依託著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旅遊資源,以及相關制度的規範和服務水平的提高,武漢的旅遊業將不僅能收到本地人的歡迎,也將吸引更多的外地遊客,為旅遊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四、推廣策略
當前,武漢的旅遊市場的開發過程,需要繞著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提高服務質量,改善旅遊消費環境;整合旅遊景點,打造旅遊品牌,增加體驗性旅遊專案;打破壁壘,聯合經營;進一步加宣傳力度,增強武漢旅遊景點的知名度加強旅遊專業人才的培養,提高旅遊業工作者的整體素質;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做好長遠規劃,合理開發武漢旅遊資源等相關工作展開。
同時,我們還應該採取一些新的推廣策略,爭取將武漢的旅遊推向全國和世界。這些推廣策略主要有:
1)、旅遊產業的定位策略:首先是各個景區的定位,根據自身的條件和旅遊環境特質,選擇一個主打的方面發展和宣傳,而且還要有自身的特色;對於一個城市的旅遊定位,就是要在符合城市特徵的前提下,建設與其他地方不一樣的景點,主要還是突出城市的特色。例如以標誌性的景區為突破口,從而帶動其他景區的發展。
2)、旅遊廣告宣傳策略:這是一個比較常見的宣傳推廣策略,但是個人覺得武漢做的還有有些不夠,而且很多景區宣傳步調不一致,比較分散,應該多利用一些新媒體,比如在戶外媒體、網路媒體、電視媒體上播放旅遊宣傳影片,製作旅遊微電影等等。
3)、部落格、論壇等互動平臺的推廣:現在很多人喜歡寫部落格,一些知名的博主和優秀的部落格還會被推到部落格首頁,曝光率十分高。對於景區,我們可以拍攝一些高質量的照片和影片,配以優美抒情的文字,在新浪、網易等部落格中發表,其他的一些論壇,如百度貼吧,也可以用類似的內容釋出。這種推廣方式,不僅可以供家欣賞,而且也是一個效果很好的宣傳,成本很低。
4)、體驗式活動推廣:景區可以透過舉辦一些免費的競技活動,邀請遊客參與,比如景區登山活動、划船比賽等等,最後再給一些獎勵,這樣,遊客不僅能體驗到恢,而且能為景區樹立良好的形象,對其他遊客的吸引力自然會增加。
5)、人文旅遊推廣:人文旅遊可以說是旅遊中的一個熱點,受到很多高知識和高收入人群的青睞,武漢擁有眾多的人文旅遊資源,如黃鶴樓、武漢學、辛亥博物館和湖北省博物館等,人文旅遊推廣,就是綜合利用這些景點的歷史文化內涵,來作自我的介紹和形象展示,尤其要注重景點所具有的的文化氣息和時代特徵的結合。
6)、情感旅遊營銷:情感旅遊營銷就是利用旅遊的群體性來作切入點的,部分的旅遊都是家人、朋友、同學組團去的,我們可以尋找符合遊客情感需求性的景點特徵,加以開發,這樣不僅能讓遊客的情感得到表現和抒發,還能讓景點的資源獲得更程度的應用。
7)、力開展旅遊節:隨著季節的變換,景區的風貌也會改變,我們可以利用不同季節的不同特色,來開展旅遊節活動,比如以櫻花為主的櫻花節,很多地方都會透過舉辦旅遊節來宣傳城市旅遊,武漢在這方面顯得不夠活躍,今後,可以多舉辦一些類似的活動。
8)、合理規劃旅遊路線:旅遊路線是遊客在考慮出行時的一個很重要方面,比如相關景點的距離、景區內容、遊玩時間,所以我們要根據遊客出行時間的不同,來合理的規劃旅遊路線,讓遊客在有限的時間裡,玩的好,玩的值,給遊客一個完美超值的享受,相信遊玩的人肯定會絡繹不絕。
9)、針對不同人群的宣傳策略:這個類似於市場調查,對不同階層、不同身份的旅遊人群進行需求分析,然後有針對性的制定宣傳策略。武漢的平均收入水平偏低,但是高收入和學生群體數量相當龐,因此,要重點研究他們的需求,制定合適的旅遊內容和宣傳策略,同時也要注重對一般旅遊人群的宣傳方式。
五、結論
透過對武漢旅遊業的調查和探討,我們瞭解到其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但是我們也有信心,隨著打造國家中心城市的力實施,城市和文化建設的明顯提高,武漢的旅遊業未來將會發展的更好,以一個新形象面向世界。
今後,武漢需要在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合理規劃和保護旅遊資源;規範旅遊業管理和資源整合;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及配套建設,突出旅遊特色;加強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培訓,提高服務質量;改變不良習慣,淨化社會風氣等方面做量工作,以實際行動,共同建立美好的旅遊環境。
旅遊開發專案策劃書 篇4
一、策劃背景
(一)我國鄉村旅遊蓬勃發展
發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是推進農業功能拓展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是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的重要渠道,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載體。20xx年《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確提出“要實施鄉村旅遊富民工程”,國務院20xx年1號檔案專門強調“要積極發展休閒農業、鄉村旅遊”。
為了加快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國家旅遊局頒發了《全國鄉村旅遊業發展綱要(20xx-20xx年)》;20xx年,農業部和國家旅遊局決定開展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和全國休閒農業示範點建立活動,制定了《關於開展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和全國休閒農業示範點建立活動的意見》,啟動了示範縣和示範點的評選工作,首批評出了全國32個示範縣和100個示範點。
為了促進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健康發展,20xx年9月,召開了全國發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工作會議,總結研究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的實踐經驗。會議強調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切實把鄉村旅遊作為國內旅遊的基礎工程來抓,把鄉村旅遊作為發展國內旅遊的主戰場,擺上突出位置,加強謀劃,深入推進,抓實抓好。
我國鄉村旅遊蓬勃發展,已成為居民旅遊消費的重要領域。20xx年,全國已有5.3萬個鄉村旅遊特色村,年接待遊客超過6億人次,旅遊收入超過1500億元。
(二)河南鄉村旅遊加快發展
河南是農業省,鄉村旅遊資源豐富。為了加快鄉村旅遊發展,省旅遊局與省農辦、省農業廳、省扶貧辦聯合下發了《關於發展全省鄉村旅遊的意見》,篩選了128個特色旅遊村加強建設。河南省實施“百村萬戶”旅遊富民工程,標誌著河南鄉村旅遊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提升階段。全省上下圍繞“百村萬戶”旅遊富民工程,促進了鄉村旅遊的加快發展。欒川縣和鄭州市惠濟區被評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區),洛陽銀杏嘉年華、商丘寧陵縣劉花轎村、河南省龍泉山莊被評為全國休閒農業示範點;全省評定了128個旅遊特色村;在20xx年全省鄉村旅遊與休閒農業經驗交流會上,30個特色旅遊村鎮受到獎勵。與全省比較,陽平鎮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相對滯後。
二、策劃思路
以《全國鄉村旅遊業發展綱要(20xx-20xx年)》為指導,以河南省實施“百村萬戶”旅遊富民工程為契機,以“蘋果之鄉,民俗之花,魅力寨”為品牌,發揮裴張-寨鄉村旅遊的後發優勢,最佳化整合規劃區觀光農業、民俗風情、鄉村風景等鄉村旅遊資源,高水平開發以生態農業休閒、民俗風情體驗、鄉村休閒度假為重點的鄉村旅遊產品體系,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最佳化鄉村旅遊環境,把鄉村旅遊培育發展成為寨鄉村旅遊發展的重要支撐,把規劃區建設發展成為特色鮮明的鄉村旅遊目的地。
三、專案策劃
(一)“蘋果之鄉?休閒遊憩”旅遊專案
1.專案背景
(1)靈寶蘋果資源優良
“靈寶蘋果”品質優良,被中國果協授予“中華名果”稱號,是獲得國家質檢總局“原產地標記註冊”的地方特產。寨蘋果生產是一產業,農民收入的一來源;面積蘋果種植也是一農業景觀,開發鄉村旅遊的一資源。
(2)寨地區鄉村旅遊資源豐富
寨村及其周邊地區水果資源豐富,既擁有面積蘋果種植也擁有溝南櫻桃和草莓、北溝杏等特色果品,也適合葡萄、桃、油桃、李、柿、梨、棗、核桃等果品和油葵、杭菊等觀賞性經濟作物生長,並坐擁小寨河水庫、裴張水庫等水體旅遊資源。《陽平鎮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提出要“積極發展觀光農業”;在《靈寶市陽平鎮總體規劃(20xx~2020)》中,裴張村和寨村的開發方向確定為“生態農業,休閒旅遊”。
2、專案構思
本專案以“蘋果之鄉休閒旅遊”為主題,與靈寶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相銜接,整合寨村及其周邊地區以水果種植為特色的觀光農業旅遊資源和其他鄉村旅遊資源,規劃鄉村旅遊專案,將該地區建設為靈寶紅蘋果鄉村旅遊區(命名為“寨紅蘋果鄉村旅遊區”,簡稱為紅蘋果鄉村旅遊區),推動靈寶鄉村旅遊的發展。
3、專案要點
(1)紅蘋果創意莊園建設專案
紅蘋果創意莊園(以下簡稱莊園)定位為集果品高效生產與觀光休閒旅遊於一體的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園區。本專案設定的目標是:建設適應都市休閒圈層對休閒農業旅遊消費理念由觀光體驗娛樂休閒向時尚前衛創意休閒不斷提升的趨勢,在休閒農業中營造優質生活的高雅氛圍、體現休閒農業的時尚氣息、體驗新奇、刺激、時尚等現代休閒娛樂元素、既保持鄉野淳樸又不失時尚韻味的紅蘋果創意園,打造陽平創意休閒農業旅遊新時尚高地。將紅蘋果創意莊園建設成為全國休閒農業示範點。
●五彩果園,凸顯園區本底
以蘋果為主體的多種果樹、果園是紅蘋果創意莊園的基本環境本底,要精心佈設和配置特色果園體系,凸顯“花果飄香五彩果園”的環境氛圍。該果園體系以高效生產型果園單元為主體,精心佈置以下具有特色果樹品種和特色果園環境的觀光體驗型果園單元。
○生產景觀果園。量種植適宜本地氣候和土壤條件、具有觀賞功能的優良果樹品種,凸顯莊園果樹特色;合理搭配主栽果樹品種的成熟期,科學利用不同樹種、不同品種的生物學特性,運用延遲或提早栽培等科技手段、溫室棚等設施,創造三季有花、四季有果的特色果園環境。
○景點景觀果園。按照一園一色的特點建設小巧玲瓏、特色鮮明的系列果園單元。在品種選擇、樹體管理、花果管理等各方面都要儘量突出園林藝術效果,增強觀賞性,趣味性,達到新、奇、特、美的效果。如運用整形修剪技術,創造各種奇特的樹形藝術形態,提高樹體的觀賞價值;運用各種嫁接手法,人工授粉、水肥控制技術,在同一棵樹上嫁接不同品種,培養出一樹多果,色澤豔麗的水果,構成一道靚麗的景觀。
○採摘品嚐果園。選擇一定的優質品種果園單元,在園內合理地佈設遊覽道路,做到觀光遊憩步道與果樹生產管理道路相分離;種植部分觀光園藝類植物,設定供遊人歇息的亭、廊、桌、凳等設施,使其具有觀光休閒和採摘品嚐功能,成為採摘品嚐專區。
●精心打造,突出創意特色
○創意生產設施。溫室和棚既是不可或缺的高效農業設施,也是不可或缺的觀光農業載體,應對其進行創意設計。既要保持其應有的生產功能,又要避免生硬、簡陋的傳統形象,使其具有殿堂一般時尚、浪漫、典雅的造型,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果韻主題客房。充分運用水果造型和水果色彩元素,從客房的內部裝修色彩到傢俱、用品、飾物等各方面,突出果韻主題風格。如象徵平平安安、紅紅火火的紅蘋果色調,象徵著和平、生命、青春、希望的綠蘋果色調,象徵幽遠、深邃、寧靜、理智的藍莓色調,象徵熱情、熱烈、喜慶、吉祥、興奮、自信的紅莓色調;水果造型用具、吉祥物;水果切片造型窗簾和床單等。
○水果美食盛宴。改變水果直接啃咬的傳統吃法,開發果飯、果羹、水果燒烤、水果沙律、水果撈、水果咖啡、果茶、果酒、果凍、果汁、果脯等果食系列產品,舉辦水果美食盛宴,提供水果養生諮詢、水果美容服務。
○童趣果藝天地。主要針對兒童佈設一個充滿水果夢幻色彩富有童趣的水果童話世界水果寶寶親子果藝天地,在這裡點綴各種水果,佈置優秀水果寶寶親子果藝作品(實物或圖片),展銷有趣的卡通水果造型工藝玩具和工藝品,吸引孩子在這裡自或在家長的協助下學習水果雕刻、拼接等水果造型藝術,帶走自己的“作品”;組織水果寶寶親子果藝比賽,對優秀“作品”給予獎勵。既豐富旅遊活動內容,又有益於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
○培植創意蘋果。透過日光處理技術,將蘋果賦予藝術色彩,力培育創意蘋果。其製作方法是:把書法、簡筆畫、剪紙、電腦PS等藝術與蘋果生產結合起來,透過圖案設計、遮光圖案紙製作、綠色無公害果實套袋、果實摘袋、果實篩選、貼上、採收、選果等系列程式製作而成。當果實採收時,紅豔豔的蘋果表面便被陽光雕刻上了金黃色的各式圖案或書法作品,從而將蘋果躍變為傳遞情感、傳播文化的創意藝術品,同時也將極地提高經濟價值。
旅遊開發專案策劃書 篇5
隨著經濟不斷的發展,人民的消費觀念也逐漸開始發生了變化。以前很多人只要一有錢就存在銀行裡,而不是花出去。到現在居民的消費觀念開始變化,很多人已經開始將手中的閒錢構建自己更好的生活了。旅遊就是居民消費的另一增長點,發展旅遊對擴大內需有著巨大的作用。現在名山大川的旅遊資源都已經被開發殆盡,我們應該發展新的旅遊資源,鄉村旅遊成為了其中發展的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鄉村旅遊,以農民為市場經營主體,以農民所擁有土地、庭院、經濟作物和地方資源為特色、以為遊客服務為經營手段的農村家庭經營方式。換言之,鄉村旅遊是以鄉野農村風光和活動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為目標市場、以滿足旅遊者娛樂求知和迴歸自然等為目的的一種旅遊方式。無論如何理解,鄉村旅遊作為一種旅遊形式,其在旅遊業中的產業關聯帶動、吸納當地就業和促進改革開放、脫貧致富等諸多方面,都能夠發揮獨特而顯著的作用。
西溝生態村簡介:
西溝生態村位於兩省(河南、山西)、三縣(輝縣、修武、陵川)交界處的薄壁鎮境內,面積2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800—1500米之間。森林覆蓋率95%,河水流徑10餘公里,是重點生態林和太行獼猴保護區。西溝生態村主要特徵是:高山林立、奇峰怪石。峽谷萬丈、壁立陡峭。泉湧溪流、瀑大潭深。古樹參天、鳥語花香。野果遍坡,桃梨滿園。深秋時節,紅葉漫山。名貴藥材,亨譽中原。自然冰雕,別有洞天。生態村內現有景點:潭頭瀑布、西溝四級瀑、龍浴湖、黑龍洞、黃龍潭、龍王寨、青苔巖、小寨河、千年龜石、香爐石,還有眾多奇峰待命名,這裡集雄、秀、奇、幽於一體,攬山、水、林、洞於一溝。專家讚譽西溝生態——貴在原始,美在天然。
一、專案背景分析
旅遊產業的發展必須依賴於一定的旅遊資源。旅遊資源雖包羅永珍,但無外乎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兩類。我國眾多的旅遊勝地中,有的以自然資源突出為特色,有的以人文資源突出為特色。隨著人們思維方式和審美情趣的改變,自然資源成了旅遊中魅力的優勢資源,並直接影響著該地區經濟的發展。而西溝生態村卻隱藏著與世隔絕的自然資源。
(一)國家對旅遊產業開發的政策形勢
當前國家正在大力提倡發展旅遊產業,爭取把中國發展成為旅遊強國,目前我國旅遊產業的規模位居世界第7位,但與世界旅遊強國還有很大差距,發展旅遊業已經成為我國一項基本產業政策。為適應加入世貿組織的要求,中國旅遊業將盡快改變政府的主導地位,變政策調節為市場調節,以加速與國際旅遊市場的接軌步伐。
(二)國際國內旅遊業發展的趨勢
1、21世紀世界旅遊的發展對景區內涵提出了新的要求。眾多旅遊專家一致認為,生態、綠色、極限、人與自然、度假、文化、體育等將是未來旅遊業的主題。
2、中國旅遊景點的開發將從以政府為主導轉變為以市場為主導。
3、旅遊市場越來越呈現出細分化的特點。
(三)西溝生態村資源開發現狀分析
1、成功點
(1)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良好(景區內的水、空氣、植被等未受汙染和破壞)。
(2)近三年來具備一定的知名度(在河南省內)。
2、不足點
(1)配套設施幾近空白(住宿、飲食、娛樂等設施匱乏)。
(2)景區自然景觀尚未開發(峽谷內沒有步道和安全保護)。
(3)景區運營機制未制定(國家所有國家開發的執行模式難以適應市場需求)。
(4)尚未市場定位。
(四)景區旅遊資源優劣勢分析
1、優勢
(1)景區有豐富的水資源,適合開展一些水上專案。
(2)峽谷內有多處適合速降和攀巖運動的天然石壁。
(3)具備良好的植被覆蓋,生態環境良好。
(4)景區內有林果種植特色農業。
2、劣勢
(1)景區內峽谷較窄,地勢複雜,汛期水大無路可行。
(2)景點地理位置相對較偏,交通不便。
二、西溝生態村總體開發規劃原則
1、堅持保護生態、倡導環保,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2、堅持突出特色的原則。
3、堅持傳統特色與現代理念相結合的原則。
4、堅持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
5、堅持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追求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原則。
三、景區遠景規劃目標
建設成為“河南、全國知名”的生態休閒避暑度假區。
1、發展特色運動,如短矩離剌激漂流、拓展等,使自然景區成為河南知名的野外拓展訓練基地。
2、成為河南省乃至全國知名的青少年生態環保教育基地。
3、建一個世外桃園。
四、階段性開發規劃
(一)第一階段:立足景區現有景點,完善基礎配套設施,開發鄉村旅遊,加大營銷力度,實現景區遊客量的較大增長。
1。在景區內統一規範若干個農家旅館。
2、在景區附近建設一座集住宿、餐飲、停車、娛樂於一體的賓館。(潭頭、平甸)
3、對景區內現有遊覽線路上的泥石路、棧道進行改造或新建。
4、沿遊覽路線開設數個遊客休憩亭,兼營飲品、副食和地方特色小吃。
5、新建景區內的郵電通訊、水電等基礎設施。
6、新建景區內的簡便醫療點一個、生態環保廁所若干間。
7、建一燒烤一條街。
8、設定兩處篝火場。
9、開發鄉村旅遊(農家樂專案)。
考察國際上流行的綠色旅遊、旅遊農業等不同的旅遊方式,其實質都是以生態農業、生態林業為背景或載體、人們環境保護意識和旅遊迴歸自然的生活質量意識的加強而發展起來的。因此,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尤為重要,應視為取得發展的根本要求和基本保證。如新加坡為了對有限的土地進行綜合開發和高效利用,有關部門將高科技引入農業並與旅遊事業相結合,興建了10個農業科技公園,遊人不僅可以漫步其中,而且可盡情品嚐,如同生活在仙境中,讓人大飽眼福和口福。還有日本的觀鳥旅遊和觀光農園及務農旅遊、馬來西亞的農林旅遊區、澳大利亞的牧場旅遊、美國的農場旅遊、法國的遠離城市的綠色旅遊、義大利的鄉村度假旅遊、德國的“森林輕舟”旅遊等等。鄉村旅遊的內容涵蓋了上述多種旅遊方式,甚至比其更為廣泛。
在我們國家,有很多的有特色的鄉村遺留下來,特別是像安徽宏村、湖南鳳凰村這樣的鄉村,在全國旅遊中都是很重要的、很有名氣的鄉村。我們重點發展鄉村遊也是符合旅遊發展的客觀規律的,相信隨著時代不斷的發展,鄉村旅遊又可以成為帶動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即為國家經濟作出貢獻,又陶冶了城市人的情操,還增長了農民的收入,三管齊下,我們一定要把鄉村旅遊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