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大一新生個人成長報告總結

有關大一新生個人成長報告總結

  一個學期就像一場電影很快就播放完了,而資料卻是豐富多彩的,一個學期的學習和生活很快就要畫上一個句號了,整理好這一個學期總結,為大家分享了大一新生個人成長報告,一起來看看吧!

  大一新生個人成長報告1

  我叫趙x,是英語教育專業的一名大一新生。

  我是一個比較喜歡安靜的人,相對於熱鬧的場合,我更喜歡靜靜地呆在自己的小空間裡,或者看書,或者聽歌,總之安靜就好。對於一些事情,我更喜歡透過行動來表達自己的看法而不是透過語言。大多數人對我的第一印象是覺著我屬於溫柔型的女生,不過,深入瞭解我的話,會發現我很開朗,用同學的話講,我也會很豪放。性格上,有些內秀,不大習慣在眾人面前展示自己,這是我性格方面的弱點之一吧,因為現在的社會需要外向,能夠展示自己的人更多一些。我的優點很多,缺點也很多。我做事比較認真,只要是自己決定去做的事情,我都會踏踏實實地去完成,力求盡善盡美。而且,我對人真誠實在,如果我交下的朋友遇到困難,我會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去幫忙。此外,善良、有愛心同情心等等,我相信我都做到了這些。至於缺點,最大的一個是我依賴性比較強,不夠獨立,不夠堅強。有時候遇見困難,我會退縮,不能堅決地去克服。還有,惰性比較大,不夠勤奮,自制力也有待提高,執行力欠缺,有時制定了計劃不能做到嚴格執行。

  從6歲到現在,生活中我扮演的角色相當一大部分是學生,於是,我的成長經歷便自然而然地與不同階段的學習生涯交織在一起了。

  6歲起開始我們縣裡的第二完全小學上小學,六年的小學生活都是在那裡度過的。小時候的我,貌似比較聰明,記得一二年級的時候我上課總愛在下邊搞點小動作,沒有像別人那樣端坐著聽課,可是每次被老師提起來,還總能回答個差不多,嘿嘿。後來到了五六年級的時候,成績沒有那麼突出了,不過在班裡還過得去。這段經歷中,很大的一個收穫是交到了一個好朋友,雖然後來我們沒有去到一箇中學,不過我們之間的聯絡從來沒有間斷過。總之,從六歲到十二歲的六年,過得比較安逸、自由,家人不會給自己壓力,又因為是家裡邊最小的孩子,父母哥哥都比較照顧,我的童年過得還是比較輕鬆快樂的。

  後來上初中了,是在我們縣一中,這所學校算是我們縣裡邊的最好的中學了,當時還是挺高興的。回想起來,不知道為什麼,初中的三年並沒有留給我太深刻的印象,覺著自己這三年在學校裡邊充當的是一個按部就班認真學習的學生,在家裡邊是一個聽父母話的乖乖女,三年的初中生活過得匆匆、平淡,雖然沒有什麼刻骨銘心的回憶,但是三年間我交到了一群在你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時會毫無疑問地傾囊相助的朋友,這份情誼是我一生的收穫。高中毫無徵兆地來了,真正“三更燈火五更雞”的`日子,這三年因為付出了許多許多,現在回想起來心裡很充實,也明白了原來每天跟同學朋友一起為理想、目標奮鬥的日子是那麼的可貴與幸福。尤其在我們高三的時候,我們畢業生搬到了南校區,那是一個條件更為艱苦的地方,也正是在那裡我過了一年的集體生活,讓我初步的學會了自立。很艱苦,很拼命,很煎熬,但是很深刻,很充實,很美好,這是我對高中三年整體上的概括評價,其實,真正說起來,又怎麼能說得盡呢。

  終於的終於,我寒窗十餘年中一直嚮往的“美好”的大學生活來了,本以為大學是我們這夥孩子的樂園與象牙塔,本以為上了大學就意味著可以賴床,可以晚睡,可以做很多很多在之前不被允許的事情,本以為大學生活是被安逸美好所包圍環繞的。沒想到,我錯了,那些不過是不瞭解它的人強加給它的含義,大學,遠不止如此。

  進入大學以後,我的確產生了一些困惑,遇到了一些挫折與困難。首先,在生活上,上大學來到石家莊,是我從小到大第一次真正地離開父母,第一次嘗試一個人在陌生的環境裡學習生活。剛開始的時候,會有些擔心,擔心不能很好的照顧好自己,擔心沒有朋友,自己孤單著一個人,更多的是怕離不開父母和溫暖的家。然後,在學習上也是真真正正地遇到了一些挫折的,我發現我的有些英語發音不大準確,這對於我們學語言的來說不是個小問題了。還有,因為高考英語沒有聽力部分,也一直沒有練習聽力,我的聽力在剛上大學的時候也著實碰壁了。困惑也有很多,大學相比較於高中而言,自己支配的時間多了好多,有點兒不知道如何支配管理自己的時間。而且,有時候不清楚應該如何定位自己了,是按照別人曾告訴我的入鄉隨俗,還是保持自己的個性,曾經是擺在我面前的一個問題。

  回顧半年的大學生活,我在很多方面獲得了成長。慢慢地,我發現離開了父母,我也是能做好多事情的。我發現我可以很好地照顧自己,或許因為之前一直在父母的呵護下,自立的能力沒有被髮掘出來吧。我學會了自立與堅強,遇事自己想法解決,而不再是像以前那樣求助於人。而且,經過這一學期,我也收穫了友誼,我們也會互相鼓勵,互相支援,共同拼搏。其實,我更加認同了一句話,在大學裡有時要學會一個人,在某種程度上這意味著我們不是孩子了,該有自己的思想,學會管理自己了。對於學習上遇到的困難,語音方面,沒課的空閒時間或者早晨上課之前的時間,我已經勤加練習;聽力練習上,透過向老師請教,我也找到了練習聽力的好方法和好素材,經過我每天聽一單元的課文或者幾篇慢速聽力,現在我的聽力水平也有所提高。我收穫了知識,結識了友好的同學和博學的老師。另外,除了我自己所做的努力,心理健康課上老師所講的內容對我也有所幫助,透過這門課,我發現自己所遇到的困難不是個別的,而是有共性的,無需苦惱,需要的只是努力去適應新的生活,克服成長過程中遇見的苦難挫折。還有,透過在課堂上與同學的互動交談,也幫助我認識了更多的同學。

  大一新生個人成長報告2

  成長的過程就是破繭為蝶,掙扎著褪掉所有的青澀和醜陋,在陽光下抖動輕盈美麗的翅膀,閃閃的,微微的,幸福的顫抖。

  大一的生活悄然已逝,這一年的經歷對我的大學生活有著巨大的影響。許多事情過後,認真冷靜地反觀自省是很有必要的。從對校園的陌生到熟悉,從對學習的迷茫到對理想的追求,學著在艱辛中尋找快樂,所經歷的一切都深藏在我的記憶裡。回想這一年的大學生活,有歡笑,有淚水,有失敗,有收穫。

  懷著一顆好奇和期盼的心,我步入大學的殿堂。離開家獨立生活對我來說並不是一件難事,很快我就融入了新的群眾,適應了新的生活環境。然而適應新的學習方式,對我來說就應算是一個考驗吧。高三到大學,地獄與天堂的轉變!涅磐後重生,卻不是鳳凰!大一是高中到大學的過渡期,新的教學方式,新的學習方式,一切都不再那麼循規蹈矩了,自我會覺得迷茫,好像一切只是為了學而學,隨意的學習計劃、沒有構成系統的學習程序,渾然不知的揮霍了大把的時光,生活也失去了重心。還好漸漸的適應了周圍的環境,漸漸的在學習中找到了規律,那些迷茫也漸漸消散。

  從自我踏入大學校門的那一刻,我就許諾自我必須要在大學的四年裡學到很多知識,最終實現自我的人生目標,同時以自我的成就回報對我一向寄予厚望的父母,而今大學的一年已經過去,雖然迷茫時常圍繞自我,但如今已不再是能束縛我的枷鎖了。自我慢慢成熟起來,懂得理智的對待身邊的人和事。明白路是自我走出來的,靠不得任何人,只有自我!

  在生活中,自踏入大學大門的那一刻起,就註定我要為之改變。因為這個陌生的環境需要一個更堅強更成熟的我來應對。沒了父母的嘮叨,沒了老師的叮嚀,這份簡單帶給我們的卻不只是簡單,更多的是迷茫與煩惱。應對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我們務必明確自我的方向,做出適當的選取,每個人都要為自我選取負責。就是這樣,在大學裡,沒有人告訴你就應做什麼該怎樣做,只有自我慢慢地在生活中逐漸適應,去尋找自我要走的路。成長意味著更多的職責,更多的無奈,更多的辛酸,但我堅信自我有足夠的勇氣來應對這些。

  回望過去的一年,有些“不堪回首”。用同學形容我的一句話作為小結:只說不幹。是的,這個毛病伴隨我已經好些年,只是一向不能去克服,這個假期中,我不斷反省自我,對過去一向浮華不定的我,作了深刻的反省。也不明白是否偏題。期末考試不是很理想,我從不認為那是我的運氣不好什麼的,我明白我的努力不夠,這些我都意識到的,以前沒有改,我想從我寫這份小結的時刻考試改正,我不明白是否會改掉,我想我會努力。

  已經過去的一年,是不斷充實自我,不斷探索的一年,我在許多方面獲益良多,潛力方面有所提升,眼界有所拓展,思想有所昇華,同時,缺點也逐漸凸顯。學習方面不夠刻苦,不論是從日常表現還是最終的成績上都能夠體現出來;社會交際潛力仍然需要提升,以助於以後的工作生活;在身體鍛鍊方面需要加強,良好的身體也是一個人持續發展的關鍵。

  這一年,從書本中學習的知識不少,經歷的東西也很多。如果說書本上的知識是我們大學學習的開始,那麼,社會工作則是我們所學知識得以實踐的平臺,我們也逐漸在大學的象牙塔裡不斷的成長,不斷的變得成熟。

  總之,對於我,和許多人來說,這一年是關鍵的一年,也會是留給我們最深刻記憶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年裡,生活讓我們學會了思考,學會了像一個成人一樣看待問題,讓我們長大。

  大一,給了我一些新奇而又痛苦的經歷,也教會了我許多,沒有什麼付出是白費的,沒有付出也是沒有收貨的。在今後學習生活中,我會不斷努力,追求自我的理想,在學習中體會生活,在生活中體驗人生!

  大一的一年忙忙碌碌又這麼沖沖的過去了,透過各方面的探索與努力,我最後找到了自我的夢想和屬於自我的生活,大二的我不再迷茫,我會奔著我的夢想腳踏實地的走好每一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