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

高二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

  馬上開學了,數學對文理科學生都很重要的一門學科,尤其在文科考試中拉分尺度更大,要想在高二的起步線上不落後與人,趕緊看看高二數學有哪些知識點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二上冊數學知識點,請認真複習!

  高二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1

  高二年級數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基本概念

  公理1:如果一條直線上的兩點在一個平面內,那麼這條直線上的所有的點都在這個平面內。

  公理2:如果兩個平面有一個公共點,那麼它們有且只有一條透過這個點的公共直線。

  公理3:過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個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推論1:經過一條直線和這條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推論2:經過兩條相交直線,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推論3:經過兩條平行直線,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公理4:平行於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等角定理:如果一個角的兩邊和另一個角的兩邊分別平行並且方向相同,那麼這兩個角相等。

  高二年級數學知識點

  空間兩條直線只有三種位置關係:平行、相交、異面

  按是否共面可分為兩類:

  (1)共面:平行、相交

  (2)異面:

  異面直線的定義:不同在任何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直線或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異面直線判定定理:用平面內一點與平面外一點的直線,與平面內不經過該點的直線是異面直線。

  兩異面直線所成的角:範圍為(0°,90°)esp。空間向量法

  兩異面直線間距離:公垂線段(有且只有一條)esp。空間向量法

  若從有無公共點的角度看可分為兩類:

  (1)有且僅有一個公共點——相交直線;(2)沒有公共點——平行或異面

  直線和平面的位置關係:

  直線和平面只有三種位置關係:在平面內、與平面相交、與平面平行

  ①直線在平面內——有無數個公共點

  ②直線和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個公共點

  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條斜線和它在這個平面內的射影所成的銳角。

  空間向量法(找平面的法向量)

  規定:a、直線與平面垂直時,所成的角為直角,b、直線與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內,所成的角為0°角

  由此得直線和平面所成角的取值範圍為[0°,90°]

  最小角定理:斜線與平面所成的角是斜線與該平面內任一條直線所成角中的最小角

  三垂線定理及逆定理:如果平面內的一條直線,與這個平面的一條斜線的射影垂直,那麼它也與這條斜線垂直

  直線和平面垂直

  直線和平面垂直的定義:如果一條直線a和一個平面內的任意一條直線都垂直,我們就說直線a和平面互相垂直。直線a叫做平面的垂線,平面叫做直線a的垂面。

  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都垂直,那麼這條直線垂直於這個平面。

  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性質定理:如果兩條直線同垂直於一個平面,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

  ③直線和平面平行——沒有公共點

  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定義: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沒有公共點,那麼我們就說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平行。

  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內的一條直線平行,那麼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平行。

  直線和平面平行的性質定理: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平行,經過這條直線的平面和這個平面相交,那麼這條直線和交線平行。

  高二數學重點知識點梳理

  簡單隨機抽樣的定義:

  一般地,設一個總體含有N個個體,從中逐個不放回地抽取n個個體作為樣本(n≤N),如果每次抽取時總體內的各個個體被抽到的機會都相等,就把這種抽樣方法叫做簡單隨機抽樣。

  簡單隨機抽樣的特點:

  (1)用簡單隨機抽樣從含有N個個體的總體中抽取一個容量為n的樣本時,每次抽取一個個體時任一個體被抽到的機率為;在整個抽樣過程中各個個體被抽到的機率為

  (2)簡單隨機抽樣的特點是,逐個抽取,且各個個體被抽到的機率相等;

  (3)簡單隨機抽樣方法,體現了抽樣的客觀性與公平性,是其他更復雜抽樣方法的基礎。

  (4)簡單隨機抽樣是不放回抽樣;它是逐個地進行抽取;它是一種等機率抽樣

  簡單抽樣常用方法:

  (1)抽籤法:先將總體中的所有個體(共有N個)編號(號碼可從1到N),並把號碼寫在形狀、大小相同的號簽上(號籤可用小球、卡片、紙條等製作),然後將這些號籤放在同一個箱子裡,進行均勻攪拌,抽籤時每次從中抽一個號籤,連續抽取n次,就得到一個容量為n的樣本適用範圍:總體的個體數不多時優點:抽籤法簡便易行,當總體的個體數不太多時適宜採用抽籤法。

  (2)隨機數表法:隨機數表抽樣“三步曲”:第一步,將總體中的個體編號;第二步,選定開始的數字;第三步,獲取樣本號碼機率。

  高二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2

  一、導數的應用

  1、用導數研究函式的最值

  確定函式在其確定的定義域內可導(通常為開區間),求出導函式在定義域內的零點,研究在零點左、右的函式的單調性,若左增,右減,則在該零點處,函式去極大值;若左邊減少,右邊增加,則該零點處函式取極小值。

  學習瞭如何用導數研究函式的最值之後,可以做一個有關導數和函式的綜合題來檢驗下學習成果。

  2、生活中常見的函式最佳化問題

  1)費用、成本最省問題

  2)利潤、收益最大問題

  3)面積、體積最(大)問題

  二、推理與證明

  1、歸納推理:歸納推理是高二數學的一個重點內容,其難點就是有部分結論得到一般結論,的方法是充分考慮部分結論提供的資訊,從中發現一般規律;類比推理的難點是發現兩類物件的相似特徵,由其中一類物件的特徵得出另一類物件的特徵,的方法是利用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分析兩類物件之間的關係,透過兩類物件已知的相似特徵得出所需要的相似特徵。

  2、類比推理:由兩類物件具有某些類似特徵和其中一類物件的某些已知特徵,推出另一類物件也具有這些特徵的推理稱為類比推理,簡而言之,類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三、不等式

  對於含有引數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解的討論

  1)二次項係數:如果二次項係數含有字母,要分二次項係數是正數、零和負數三種情況進行討論。

  2)不等式對應方程的根:如果一元二次不等式對應的方程的'根能夠透過因式分解的方法求出來,則根據這兩個根的大小進行分類討論,這時,兩個根的大小關係就是分類標準,如果一元二次不等式對應的方程根不能透過因式分解的方法求出來,則根據方程的判別式進行分類討論。

  透過不等式練習題能夠幫助你更加熟練的運用不等式的知識點,例如用放縮法證明不等式這種技巧以及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九種技巧這樣的解題思路需要再做題的過程中總結出來。

  四、座標平面上的直線

  1、內容要目:直線的點方向式方程、直線的點法向式方程、點斜式方程、直線方程的一般式、直線的傾斜角和斜率等。點到直線的距離,兩直線的夾角以及兩平行線之間的距離。

  2、基本要求:掌握求直線的方法,熟練轉化確定直線方向的不同條件(例如:直線方向向量、法向量、斜率、傾斜角等)。熟練判斷點與直線、直線與直線的不同位置,能正確求點到直線的距離、兩直線的交點座標及兩直線的夾角大小。

  3、重難點:初步建立代數方法解決幾何問題的觀念,正確將幾何條件與代數表示進行轉化,定量地研究點與直線、直線與直線的位置關係。根據兩個獨立條件求出直線方程。熟練運用待定係數法。

  五、圓錐曲線

  1、內容要目:直角座標系中,曲線C是方程F(x,y)=0的曲線及方程F(x,y)=0是曲線C的方程,圓的標準方程及圓的一般方程。橢圓、雙曲線、拋物線的標準方程及它們的性質。

  2、基本要求:理解曲線的方程與方程的曲線的意義,利用代數方法判斷定點是否在曲線

  上及求曲線的交點。掌握圓、橢圓、雙曲線、拋物線的定義和求這些曲線方程的基本方法。求曲線的交點之間的距離及交點的中點座標。利用直線和圓、圓和圓的位置關係的幾何判定,確定它們的位置關係並利用解析法解決相應的幾何問題。

  3、重難點:建立數形結合的概念,理解曲線與方程的對應關係,掌握代數研究幾何的方法,掌握把已知條件轉化為等價的代數表示,透過代數方法解決幾何問題。

  高二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3

  分層抽樣

  先將總體中的所有單位按照某種特徵或標誌(性別、年齡等)劃分成若干型別或層次,然後再在各個型別或層次中採用簡單隨機抽樣或系用抽樣的辦法抽取一個子樣本,最後,將這些子樣本合起來構成總體的樣本。

  兩種方法

  1.先以分層變數將總體劃分為若干層,再按照各層在總體中的比例從各層中抽取。

  2.先以分層變數將總體劃分為若干層,再將各層中的元素按分層的順序整齊排列,最後用系統抽樣的方法抽取樣本。

  2.分層抽樣是把異質性較強的總體分成一個個同質性較強的子總體,再抽取不同的子總體中的樣本分別代表該子總體,所有的樣本進而代表總體。

  分層標準

  (1)以調查所要分析和研究的主要變數或相關的變數作為分層的標準。

  (2)以保證各層內部同質性強、各層之間異質性強、突出總體內在結構的變數作為分層變數。

  (3)以那些有明顯分層區分的變數作為分層變數。

  分層的比例問題

  (1)按比例分層抽樣:根據各種型別或層次中的單位數目佔總體單位數目的比重來抽取子樣本的方法。

  (2)不按比例分層抽樣:有的層次在總體中的比重太小,其樣本量就會非常少,此時採用該方法,主要是便於對不同層次的子總體進行專門研究或進行相互比較。如果要用樣本資料推斷總體時,則需要先對各層的資料資料進行加權處理,調整樣本中各層的比例,使資料恢復到總體中各層實際的比例結構。

  (1)定義:

  對於函式y=f(x)(x∈D),把使f(x)=0成立的實數x叫做函式y=f(x)(x∈D)的零點。

  (2)函式的零點與相應方程的根、函式的圖象與x軸交點間的關係:

  方程f(x)=0有實數根?函式y=f(x)的圖象與x軸有交點?函式y=f(x)有零點。

  (3)函式零點的判定(零點存在性定理):

  如果函式y=f(x)在區間[a,b]上的圖象是連續不斷的一條曲線,並且有f(a)·f(b)<0,那麼,函式y=f(x)在區間(a,b)內有零點,即存在c∈(a,b),使得f(c)=0,這個c也就是方程f(x)=0的根。

  二二次函式y=ax2+bx+c(a>0)的圖象與零點的關係

  三二分法

  對於在區間[a,b]上連續不斷且f(a)·f(b)<0的函式y=f(x),透過不斷地把函式f(x)的零點所在的區間一分為二,使區間的兩個端點逐步逼近零點,進而得到零點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

  1、函式的零點不是點:

  函式y=f(x)的零點就是方程f(x)=0的實數根,也就是函式y=f(x)的圖象與x軸交點的橫座標,所以函式的零點是一個數,而不是一個點.在寫函式零點時,所寫的一定是一個數字,而不是一個座標。

  2、對函式零點存在的判斷中,必須強調:

  (1)、f(x)在[a,b]上連續;

  (2)、f(a)·f(b)<0;

  (3)、在(a,b)記憶體在零點。

  這是零點存在的一個充分條件,但不必要。

  3、對於定義域內連續不斷的函式,其相鄰兩個零點之間的所有函式值保持同號。

  利用函式零點的存在性定理判斷零點所在的區間時,首先看函式y=f(x)在區間[a,b]上的圖象是否連續不斷,再看是否有f(a)·f(b)<0.若有,則函式y=f(x)在區間(a,b)內必有零點。

  四判斷函式零點個數的常用方法

  1、解方程法:

  令f(x)=0,如果能求出解,則有幾個解就有幾個零點。

  2、零點存在性定理法:

  利用定理不僅要判斷函式在區間[a,b]上是連續不斷的曲線,且f(a)·f(b)<0,還必須結合函式的圖象與性質(如單調性、奇偶性、週期性、對稱性)才能確定函式有多少個零點。

  3、數形結合法:

  轉化為兩個函式的圖象的交點個數問題.先畫出兩個函式的圖象,看其交點的個數,其中交點的個數,就是函式零點的個數。

  已知函式有零點(方程有根)求引數取值常用的方法

  1、直接法:

  直接根據題設條件構建關於引數的不等式,再透過解不等式確定引數範圍。

  2、分離引數法:

  先將引數分離,轉化成求函式值域問題加以解決。

  3、數形結合法:

  先對解析式變形,在同一平面直角座標系中,畫出函式的圖象,然後數形結合求解。

  高二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4

  (1)必然事件:在條件S下,一定會發生的事件,叫相對於條件S的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在條件S下,一定不會發生的事件,叫相對於條件S的不可能事件;

  (3)確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統稱為相對於條件S的確定事件;

  (4)隨機事件:在條件S下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的事件,叫相對於條件S的隨機事件;

  (5)頻數與頻率:在相同的條件S下重複n次試驗,觀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現,稱n次試驗中事件A出現的次數nA為事件A出現的頻數;稱事件A出現的比例fn(A)=nnA為事件A出現的機率:對於給定的隨機事件A,如果隨著試驗次數的增加,事件A發生的頻率fn(A)穩定在某個常數上,把這個常數記作P(A),稱為事件A的機率。

  (6)頻率與機率的區別與聯絡:隨機事件的頻率,指此事件發生的次數nA與試驗總次數n的比值nnA,它具有一定的穩定性,總在某個常數附近擺動,且隨著試驗次數的不斷增多,這種擺動幅度越來越小。我們把這個常數叫做隨機事件的機率,機率從數量上反映了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頻率在大量重複試驗的前提下可以近似地作為這個事件的機率。

  然說難度比較大,我建議考生,採取分部得分整個試

  高二上冊數學知識點總結5

  1、幾何概型的定義:如果每個事件發生的機率只與構成該事件區域的長度(面積或體積)成比例,則稱這樣的機率模型為幾何機率模型,簡稱幾何概型。

  2、幾何概型的機率公式:P(A)=構成事件A的區域長度(面積或體積);

  試驗的全部結果所構成的區域長度(面積或體積)

  3、幾何概型的特點:

  1)試驗中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基本事件)有無限多個;

  2)每個基本事件出現的可能性相等、

  4、幾何概型與古典概型的比較:一方面,古典概型具有有限性,即試驗結果是可數的;而幾何概型則是在試驗中出現無限多個結果,且與事件的區域長度(或面積、體積等)有關,即試驗結果具有無限性,是不可數的。這是二者的不同之處;另一方面,古典概型與幾何概型的試驗結果都具有等可能性,這是二者的共性。

  透過以上對於幾何概型的基本知識點的梳理,我們不難看出其要核是:要抓住幾何概型具有無限性和等可能性兩個特點,無限性是指在一次試驗中,基本事件的個數可以是無限的,這是區分幾何概型與古典概型的關鍵所在;等可能性是指每一個基本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均等的,這是解題的基本前提。因此,用幾何概型求解的機率問題和古典概型的基本思路是相同的,同屬於“比例法”,即隨機事件A的機率可以用“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所佔的圖形的長度、面積(體積)和角度等”與“試驗的基本事件所佔總長度、面積(體積)和角度等”之比來表示。下面就幾何概型常見型別題作一歸納梳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