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遺傳題解題方法總結
高中生物遺傳題解題方法總結
高中生物遺傳題對很多同學來說是難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生物遺傳題解題方法總結,歡迎閱讀參考!
一、解題思路:
1.判斷顯隱性關係:
“無中生有”為隱性
□×○
↓
■
2.根據題意先找出隱性個體做為突破口,推斷親代的基因型
3.再根據親代的基因型,推運算元代的基因型及機率
二、常染色體、伴性遺傳、細胞質遺傳的比較
(一)細胞核遺傳:
均遵循孟德爾遺傳基本定律(基因的分離定律、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1.常染色體遺傳:
正反交結果相同,且與性別無關,後代往往表現出一定的.性狀分離比。(馬上點標題下“高中生物”關注可獲得更多知識乾貨,每天更新喲!)
2.伴性遺傳:
正反交結果不一定相同,且與性別相關聯,後代有一定的性狀分離比且某性狀只出現在某性別的個體上。
(二)細胞質遺傳:
正反交結果不相同,且總表現出母系遺傳的特點,後代可能出現傳送性狀分離,但沒有確定的性狀分離比例。
三、遺傳規律歸納總結:
1.常染色體遺傳:隱性:隔代遺傳(無中生有),男女患病機率均等,顯性:代代相傳(有中生無),男女患病機率均等。
2.伴X遺傳:隱性:隔代遺傳(無中生有),交叉遺傳(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男性患者多於女性患者,顯性:代代相傳(有中生無),交叉遺傳(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女性患者多於男性患者。
3.細胞質遺傳:母系遺傳,子代分離比不定。
4.連鎖和互換遺傳:完全連鎖(某性狀出現,必定伴隨另一性狀),不完全連鎖:兩多(同上)兩少(互換)。
拓展閱讀:高中生物遺傳與變異的現象教案
教學理念
以新課標“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絡,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的基本理念為依託,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貫徹落實三個維度的目標----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教學中,讓學生親歷從觀察現象上升到理論水平的探究過程,領悟科學探究的方法,感悟科學態度與科學精神.
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是關於對遺傳和變異的現象進行比較,要認識生物遺傳和變異的實質和規律,就要從生物性狀的遺傳和變異開始學習。教材在利用活動掌握性狀和相對性狀的基礎上,從欣賞和分析兩幅漫畫開始,來理解遺傳和變異現象,並應用俗語和生活例項做到理論聯絡實際,從而使學生能解釋日常生活中的有關現象。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正確表述和理解性狀、相對性狀、遺傳、變異等概念;
2、能力目標:
⑴透過對書本上有關性狀遺傳的漫畫,培養學生識圖能力。
⑵能舉例說出動物、植物和人的不同性狀及其相對性狀;描述相關的生物遺傳和變異現象。
3、情感目標與價值觀:
(1)透過對遺傳和變異的學習,讓學生認識到自然界的奧秘現象,只要深入研究,任何事物都能有所認識。
(2)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和懷有感恩的心。
(3)並體會到合作與交流的重要價值。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區別性狀和相對性狀;辨別並描述遺傳和變異現象.
2、難點:理解遺傳和變異現象;解釋生物界中的生物學現象.
學生分析
初二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對遺傳和變異現象可以辨認,但卻沒有理論作基礎,因此不能對有關現象作出正確的解釋。針對大多數學生喜歡分組實驗,喜歡親自動手操作,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觀察實物並進行總結,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但是,學生的總結水平有限,所以教師要適當進行必要的引導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