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書心得吧。千萬不能認為讀書心得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1

  《富蘭克林自傳》講述的是美國開國元勳富蘭克林從默默無聞到功勳卓著的奮鬥歷程,是一部成功勵志的傳世經典之作,它包含了人生奮鬥與成功的真知灼見,以及諸種美與善的道德真諦,被公認是改變了無數人命運的精神讀本。閱讀此書,是與一個偉大心靈的對話,使我們收穫一份人生修養的智慧,完成一次實現美國夢的奮鬥歷程和完美道德的精神之旅。

  本傑明·富蘭克林是一位在許多方面均有建樹的通才。他不僅是傑出的政治家、外交家,還是一位優秀的科學家、發明家、作家和思想家。在18世紀美國,他是僅次於華盛頓的最著名的美國人。拜讀完他的自傳,我深切感受到他勤懇、誠實、好學、簡樸、公正的偉大品格,他善於交際,樂於助人,處理問題能力很強,熱衷於社會公共事業,恰好代表了那個時代的美國精神:獨立自主、主動進取、勇於探索。

  縱觀其一生,富蘭克林並沒有太優越的成長環境,可以說是平淡出場。他於172019年出生於北美洲的波士頓,在家中17個孩子中排行15,父親做油燭生意,因難以承擔他的上學費用而迫使他中途輟學,從12歲起就開始在哥哥的印刷鋪裡做學徒,儘管日子很艱難,但他卻用閒暇時間刻苦學習,閱讀了大量書籍。在政治、科學、歷史、文學等方面打下了紮實的基礎。他這種從貧窮到富裕、從卑微到偉大的自我奮鬥、自我實現歷程,給了我很大啟示。

  富蘭克林熱愛讀書學習,善於獨立思考。即使工作忙碌,生活貧苦,他仍然懷著強烈的求知慾和熱情,想盡一切辦法,擠出一切時間和一切金錢來買書和看書。他可以為了省錢買書而不吃葷食,他可以為了早日歸壞所借書籍而挑燈夜讀,他在艱苦的學徒生活中仍然擠出閒暇時間努力讀書,學習知識。他對於閱讀到的知識或者意見能夠獨立思考分析,批判的吸收學習,形成自己獨特的觀點。這更加讓我堅信書是無價之寶,是最大的快樂。

  富蘭克林還是一位勤奮踏實、努力工作的人。他從10歲起輟學,12歲便開始從事印刷業工作,一直勤懇工作,成為技術高超的印刷工人,並於1726年自營印刷工廠,從此事業蒸蒸日上。這使我們年輕人早日意識到潛心事業、節儉生活的重要性。

  富蘭克林一直重視培養自己的文學修養,提高寫作能力。他從小就對寫作很很感興趣,喜歡閱讀詩歌散文,然後透過模仿名家作品來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加上他很強的分析問題及獨立思考的能力,因此經常在報紙上發表自己寫的評論文章,這種能力極大的幫助了他政治事業的發展。相比之下,大學期間我更應多寫論文,完善思路,提高寫作能力。

  富蘭克林十分重視自己的美德,他給自己提出了13個要求,分別是:節制、沉默寡言、生活有序、決心、儉樸、勤勉、誠懇、公正、中庸、清潔、平靜、貞潔和謙遜。他一直在盡力做到這些,儘管難以完全滿足要求,但他還是堅持不懈,讀到此處時,我不禁為這位世界偉人給自己提出的高要求而驚歎。我想能夠做到那十三條的人們都能稱之為“聖人”了。雖然不可能十全十美,但只有努力做了,才有做好的希望。我的目標是在自己身上培養這些美德,學習富蘭克林,一個時期內注意力集中在其中一點,養成良好習慣後再培養另一項。於是我安排節制為美德培養的第一位,因為它需要大腦冷靜,思維清晰。這種冷靜的頭腦和清晰的思維是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經常保持警惕,抵抗舊習慣的惰性,並遏制無窮無盡的誘惑,在獲得這個美德後再培養其它美德就容易多了。

  富蘭克林喜歡交朋友,他謙虛謹慎,勤懇真誠的品格讓他非常受人歡迎。他經常和朋友參加讀書、寫詩及辯論的活動,慢慢的他自己組織起各種讀書及討論社會問題的活動,體現了較強的社交能力。他與許多朋友都保持了終身聯絡,這點讓我十分欽佩。交一個朋友容易,但經營一份友誼卻很難,唯有真心待人才能得到他人真心回報。

  富蘭克林有強烈的社會責任心,他積極從事公共事業,併發明瞭許多造福人類的有用東西。他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不屬於某個宗教,但是他相信上帝,相信自己應該為了社會正義和人類幸福而努力。他創辦了美洲第一家會員制圖書館,建立了費城學院,成立了全美首家醫院;他發明了避雷針、新式火爐、新式燈塔;他的《窮理查年鑑》為許多普通民眾的自我教育提供了參考;他在費城、賓州擔任許多社會職務,包括郵局、警務、消防、議會、軍隊等。他能夠非常勝任這些社會職務也顯示了他強烈的社會責任心及處理問題的能力。這毫無疑問促使他最終在政治上成為一個卓越的領導者。

  我覺得以上這些都是一個普通人最基本的素質,只是富蘭克林全部做到了並且做得很好,所以他成功了。所謂見賢思齊,當我讀完這位偉人的奮鬥歷程後,即使不去刻意模仿,也會被他刻苦勤奮、追求上進的精神所感染,從而激勵自己在學習和為人處事上努力自我完善。同時,我感受到,擁有高尚的品格,不斷學習思考,為他人及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我們每個人都不能被惰性所征服,不能被原來的自我束縛,要用自己的力量去追求理想和幸福,明白要前進就要志在前進。我想這就是富蘭克林精神的核心吧!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2

  世界上超一流的領導人華盛頓曾今說過:“在我的一生中,最讓我佩服的只有三個人,第一個是富蘭克林,第二個是富蘭克林,第三個還是富蘭克林。”

  作為世界上超一流的領導人之一的華盛頓,功績可見,但他卻如此迷戀富蘭克林,推崇富蘭克林,那麼富蘭克林的德行和為美國甚至世界做出的貢獻也就不容置疑了。

  書中講述了富蘭克林的一生,同時富蘭克林公正的評價著自己的一生。這部自傳寫的十分繁瑣,如果沒有足夠的耐心是很難一口氣讀完的,但這也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該書敘事的真實性和客觀性。此書不像別的自傳那樣滿篇都是歌頌自己之詞,而是把作者的功過是非完完全全的寫了下來,毫無保留的把一切都留給後人評價,此等氣魄,簡直非常人所有。

  我縱觀全書,總結出富蘭克林的“十三條成功計劃”為自己的輝煌的一生定了堅定的基礎。

  一、節制。食不過飽;飲酒不醉。

  二、沉默寡言。言則於人於己有益,不作無益閒聊。

  三、生活有秩序。各樣東西放在一定地方;各項日常事務應有一定的處理時間。

  四、決斷。事情當做必做;既做則堅持到底。

  五、儉樸。花錢須於人於己有益,即不浪費。

  六、勤勞。不浪費時間;不去關注那些無聊的言論,每時每刻做有用之事,戒除一切不必要的行動。

  七、誠懇。不欺騙人;思想純潔公正;說話也應誠實。

  八、正直。不做不利他人之事,切勿忘記履行對人有益的義務而傷害他人。

  九、中庸。勿走極端;受到應有的處罰,應當加以容忍。

  十、清潔。身體、衣服和住所應力求清潔。

  十一、寧靜。勿因瑣事或普通而不可避免的'事件而煩惱。

  十二、貞節。潔身自好

  十三、謙虛。謙遜,不要傲慢。

  這些對於今天的我們也同樣適用。讓我們學習富蘭克林,也為我們的人生增添輝煌的一頁吧!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3

  《富蘭克林自傳》這本書,本應在上大學的時候就應該拜讀的,我現在都還能清楚的記得這本書放在我們學校英語類圖書室的位置,當初的自己多次想借走,卻都被英語四級單詞詞彙,英語寫作等擠佔了它的位置,此後,它就一直躺在了我的書單中。

  幸好,在這個不算很老的年紀,讀完了《富蘭克林自傳》。在讀此書之前,我聽過羅胖子在羅輯思維的一期講富蘭克林的節目,對他多少有了些許的瞭解。這就不提他的戀愛史,哈哈,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說過:“在我一生中,能讓我佩服的人只有三位,第一位是富蘭克林,第二位也是富蘭克林,第三位還是富蘭克林。”看完這本書後,我完全贊同總統的觀點。(笑~)

  在本書中,描述了富蘭克林一生的經歷,有成功的經驗,有對失敗的總結,有待人處事的人生智慧,有好學不倦、積極向上,自強不息的自我雕琢。讀完這本書,我的第一感想,讀書真的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富蘭克林之所以能受到有名望的人的青睞,和他常年閱讀,積累知識有很大的關係。我始終相信,一個學識豐富、情操高尚的人,都不會被生活拋棄,受到神的眷顧,擁有自己想要的人生。而富蘭克林,正好驗證了這一點,使我更加的確信,並將為此更加努力、堅持到底。

  《富蘭克林自傳》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十三美德,他把這十三道德稱為影響他一生的偉大計劃,即:

  一、節制。食不過飽;飲酒不醉。

  二、緘默。言必於人於己有益;避免無益的閒扯。

  三、秩序。每樣東西的放置要井然有序;每一項事務都要安排好時間。

  四、決心。當做必做;做了就堅持不懈的做好。

  五、節儉。花錢必須於人於己有益,切勿浪費。

  六、勤勉。不浪費時間;時刻做有用的事,力戒無益的行動。

  七、真誠。不欺騙他人;思想要純潔公正;說話也要如此。

  八、公正。不做損害別人的事,要做對人有益的事,這是你應盡的義務。

  九、中庸。不走極端;當別人冒犯你時,要善於容忍。

  十、清潔。身體和衣服和住所力求清潔。

  十一、鎮定。勿因小事或尋常之事或不可避免之事而驚慌失措。

  十二、貞節。這節的話見仁見智。

  十三、謙虛。效仿耶穌和蘇格拉底。”我把它複製到了我的道德計劃裡,渴望成為一個最好的自己,不枉來到此世走一遭。

  《富蘭克林自傳》給予我的還有他待人處事的智慧,他說“凡喜好爭辯、攻擊和駁倒別人的人辦起事來通常來不是很順當,即便有時取得了成功,也不會博得別人的好感。”還記得大學時候的自己,總喜歡和被人爭辯,爭得面紅耳赤,互不讓步,最後冷戰,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是年少無知,那時的自己果然是書讀得少。還好,現在的自己懂了這個道理,開始學著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理解別人的情緒,而不是一味的去爭了頭破血流。其實很多次的回想,那樣的爭辯往往只是想凸顯自己,證明自己比別人強,這樣真的是最low的做法,不但輸了體面,還毀了情義,特別不值當。

  讀完了富蘭克林自傳,我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勤奮得不夠,任性的消耗著這一天天減少的時光,想過的改變只停留在了想的層面,而每每讀完雞湯文的熱血沸騰也僅僅持續那麼幾天,之後繼續重複以前的生活。所以富蘭克林身上的品質,才是我最應該學習的。持續學習,持續努力,不求改造世界,但求不浪費生命。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4

  《富蘭克林自傳》,這本書非常激勵當下的我,有些是相通的,有些是我急需糾正的缺點,一本書只要能讓自己優秀一點點,絕對是一本好書,但知易行難。

  富蘭克林說:“從小我就喜歡讀書,為了買喜愛的書,我全部的零用錢幾乎都花這上面了。正當我的求知慾非常旺盛的時候,我卻沒有機會閱讀更適合的書籍,這是我至今仍感到遺憾的。我每天擠出一兩個小時來讀書,這樣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我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遺憾”。我也酷愛讀書,也堅持讀書,這是我信心的源泉,促使自己的內心不斷自省。你若勤勉,你將站在君王的面前,而不是站在庸人面前。

  富蘭克林提倡個人修身養性否認13種品德:

  1、節制:食不過飽,酒不過量。

  2、緘默:避免空談,言必對己或對人有益。

  3、有序:你的一切應井然有序,一時一事都要有周全計劃。

  4、決心:當做必做,做就要做好。

  5、節儉:對人或對己有益才可花錢,絕不浪費。

  6、勤奮:珍惜光陰,做有益之事,避無謂之舉。

  7、真誠:不欺騙,有良知,為人厚道,說話實在。

  8、正義:不做不利於人的事,不逃避自己的義務。

  9、中庸:避免走極端,容忍別人給你的傷害,認為是你應該承受之事。

  10、整潔:保持身體、衣服和住所的整潔。

  11、冷靜:不因小事、尋常之事、不可避免之事而慌亂。

  12、節慾:少行房事,除非考慮到身體健康或者延續子嗣;不要房事過度,傷害身體或者損害自己或他人的安寧與名譽。

  13、謙遜:效法耶穌和蘇格拉底。

  以上13種品德,我有許多的不足,我不希望自己成為偉大的聖人,但不希望自己成為自己討厭的人。

  富蘭克林說:“不要說一切直接與別人的意見相左的和一切過分自信的話。”這一點我的缺點非常明顯,從此以後不直接提出與被人相左的意見,但仍要真誠、間接的表達自己觀點,這種談話的藝術其實更需要自己的內心成熟。

  這本書,如中國的《道德經》,受益終身、受用終身,時時勤讀之。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5

  最近讀完了《富蘭克林自傳》,便發現每讀完一本書或一本自傳,便認識了作者,知道了他大概是一個什麼樣子的人。

  本傑明富蘭克林,美國開國三傑之一,是美國家喻戶曉的政治家,科學家,慈善家……之前我經常會把本傑明·富蘭克林和富蘭克林·羅斯福弄混,不過這一次總算是弄清楚了。先大致介紹一下他吧!本傑明·富蘭克林出生于波士頓一個漆匠家庭,他父親生有17個子女,本傑明富蘭克林是其中年齡最小的男孩,他少年便輟學,幫著父親製造蠟燭和肥皂。之後他父親又送他去他哥那做學徒,他哥是幹印刷業的。本傑明·富蘭克林在他哥那呆不習慣,兩人常常鬧矛盾,最後他便決定獨自一人乘船前往費城謀生,並在哪裡有了一番事業和成就。

  《富蘭克林自傳》一書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他事業成功之際,創辦了各種有益的團體組織:創辦教會,把一群愛讀書的,品德高尚的仁人志士聚集在一起,相互監督督促,相互學習,相互娛樂,一起培養優秀的品德和良好的習慣;創辦醫院;創辦消防隊;創辦教堂;創辦學校供流浪兒童上學;創辦圖書館;做慈善……這些都讓我思想變得開明,正如他在《假如我又回到了童年》所說的那樣,不會力圖為自己謀幸福,更應為他人謀幸福。

  富蘭克林給自己設定了十三種美德。他做事總是讓我覺得很聰明而又巧妙:他先要求自己擁有決心這種美德,有了決心,再繼續養成其它十二種美德,這時就不會那麼艱難了。我也像他那樣,給自己制定了符合我自己的美德和習慣。

  我特別喜歡富蘭克林說過的經典話語:“如果及早養成這種專心致志的習慣,它將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誠實和勤奮,應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

  “我未曾見過一個早起勤奮,謹慎誠實的人抱怨過命運不好,良好的品格,優秀的習慣,堅強的意志,是不會被所謂命運擊敗的!”……我特別喜歡其中的第二句,仔細讀著品味著,你會發現富蘭克林講話很巧妙而貼切,給人以非常舒服的感受。

  本傑明富蘭克林,他的優點,他的美德,我想我應該把這些堅定成我的信念,毫不動搖。最後,借用類似於《假如我又回到了童年》的一段話結尾:在坎坷的生活道路上,這些良好的品格和優秀的習慣猶如在漫長的冬天為我們歌唱的小鳥,那歌聲使冰天雪地的寒冬變得較易忍受!

富蘭克林自傳讀書心得6

  今天讀完了《富蘭克林自傳》。寫了他的前半生,作者就逝世了,他更加輝煌的後半生沒寫。感到非常遺憾和惋惜。讀完感覺意猶未盡。跟讀完喬布斯傳一個感覺。

  遺憾歸遺憾,受益良多。相信寫自傳的時候,富蘭克林能很好總結他畢生成功的經驗。正是這些價值觀,良好的品格,很好的訓練方法,成就了他輝煌的人生。從這點上來說,讀完這本自傳,對每個人都很有幫助,即使他只有前半部分。但遵從這個自傳的教導,就能讓人快速的成長。

  講懶惰的危害:一個人向富蘭克林的鄰居買斧頭,他希望把整個斧面都磨得與斧刃一樣光亮,鐵匠答應磨,條件是這個人需要推轉磨刀的砂輪。推動砂輪非常吃力。斧子慢慢出現亮的斑點,但這個人不想再推了,告訴鐵匠,他就喜歡帶有鏽跡的斧頭。人的惰性,不是如此麼?經常懶惰,然後自欺欺人。

  如何克服自負的缺點:富蘭克林特別聰慧,擅長辯論,這樣必然自負。性格必然是黃加藍。討論問題經常不只滿足證明自己正確,還要擺出盛氣凌人,幾近專橫跋扈的架勢來。所以富蘭克林加上了謙遜最後一個美德,原來他寫下的美德是12條。這13條美德見今早的筆記。

  他的改進措施如下:當與別人意見相左的時候,不得當面搶白,對於自己的意見,不得斷然肯定。有時認為別人的意見是錯的,不得以一時痛快來粗暴的反駁,也不立即去指出對方的謬誤。在回答是,他首先表明,在某種情況下對方的意見是正確的,但是按照目前的情況,似乎好像有些不同。謙遜的態度,效果非常好,更加容易說服別人。

  自負實際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各種習性中最難克服的一個,儘管我們竭力去隱藏它,企圖殺死它,但始終未能做到,它一有機會就冒出頭來自我展示一番。儘管富蘭克林已經完全克服了自負,但他可能還在為自己的謙遜而自負。

  他出了幾本書,值得閱讀。《窮查理年鑑》《道德的藝術》。並主張不論男女都懂點財務會計。

  他的小兒子因感染天花而夭折。他自責不已,因為沒有給兒子種牛痘。生了孩子,就要對孩子負責。

  一個新人議員,因為要幫助其他候選人而反對選富蘭克林做議會秘書。最後富蘭克林還是當選了秘書。富蘭克林並沒有去報復,也不想卑躬屈膝去討好這位新任議員。於是富蘭克林就寫了封簡訊,想借閱這位議員收藏的非常珍貴的書。議員同意了,還書的時候,富蘭克林寫了感謝的信函。就這樣,兩個人的關係慢慢變好了,而且後面一直幫助富蘭克林。這個故事有兩個道理,一個是古老的格言,一個幫過你一次的人,會比受過你恩惠的人更加容易再次幫你。另外一個格言是,冤家宜解不宜結,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好。

  賬目是一個人德行考察專案之一。賬目必須清楚。

  富蘭克林去聽懷特菲爾德先生布道,因為對於孤兒院的地址意見不同,富蘭克林不想聽完佈道捐錢。口袋裡有一把銅幣,三四個銀幣和五個金幣。一開始捐款,他就心軟了,把銅幣都捐了。接著聽了會,覺得羞愧,又捐了銀幣。最後覺得佈道講的非常精彩,就把金幣都捐了。這位懷特菲爾德先生,都的很厲害。能把人善良的一面引匯出來。

  富蘭克林賺到第一個100英鎊後,第二個100英鎊就很快賺到。錢本身是可以大量繁殖的。

  一位年輕的紳士,想接替富蘭克林在議會秘書的職務,恐嚇富蘭克林,讓他辭職。富蘭克林是這麼回答的:“我從不謀求職位,也不拒絕職位,也從不辭職。”很自信。

  浸禮會教派不願意公佈教義,他們認為上帝啟迪他們領悟,讓他們分辨謬誤和真理,不停認識,不停提高。教義不完善,不敢發表,一直在追求理論和認識達到完美的境界。擔心教義一旦公佈,行為就會受到制約,可能會故步自封,後代更是如此,他們會認為老一輩的業績莊嚴神聖,不容侵犯。如此謙遜的教派,鳳毛麟角。別人教派都以為自己掌握了全部真理,而把意見相左者視為謬誤。

  關於醫院的捐款,受到阻力。富蘭克林加了一個重要條款,使得原先反對撥款的議員,不用出錢也能得到支援公益的美名,就投了贊成票。議案裡又提到有條件的承諾,每個捐款者獲得的是捐款的兩倍,也為人們提供一種動力。議案順利通過了。我很佩服富蘭克林對人性的洞察和高超的政治手腕。

  根據富蘭克林的經驗,喜歡爭論和愛與人爭論的人,辦起事來往往並不順利,即使有時勝利了,別人也不會對他有好感,而對於他們來說,這一點更加有價值。

  富蘭克林帶兵修建堡壘的事,告訴他一個道理,人忙了,有事幹才能幸福。白天有事做,工作的時候心情愉快。晚上覺得白天工作很有意義,也會愉快,如果無所事事,就會爭論不休。

  對付不參加祈禱計程車兵,規定祈禱完領取士兵喜歡的甜酒。這個辦法比軍法處置管用多了。

  摩拉維亞教徒結婚,是長輩指定。富蘭克林提出,如果男女雙方不是自己親自選擇結婚的物件,或者其中有些人會感到很不幸。教徒有人告訴他,即使你讓他們自己選擇,可能也會產生不幸。這點他沒法否認。

  書讀完了。我把所有認為重要的地方都記錄並整理下來。

  心裡對富蘭克林充滿了感激和欽佩。

  希望我能以他為榜樣,做一個正直的人,有影響力的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