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星能“逃離”銀河系科普知識

高速星能“逃離”銀河系科普知識

  科普知識是一種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種種科學現象和理論的知識文字,用以普及科學知識為目的。下面就讓小編帶你去看看高速星能“逃離”銀河系科普知識吧,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12月26日,記者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獲悉,國家天文臺研究人員在LAMOST和Gaia資料中發現591顆高速星,其中43顆能夠擺脫銀河系引力束縛,未來將飛出我們的銀河系。

  這是自第一顆高速星發現以來,一次性捕獲高速星最多的研究工作,將人類歷時15年使用多個望遠鏡發現的高速星總量(550餘顆)翻倍,使目前發現的高速星數量突破1000顆,極大地擴充了高速星的樣本。相關研究成果線上發表於《天體物理學報增刊》上。

  銀河系中,大多數恆星以每秒幾十至上百公里的速度運動,它們雖然比飛機每小時一千公里或人造衛星每秒十公里的速度快得多,但是在一類被稱作“高速星”的恆星面前卻黯然失色。

  高速星是“跑”得很快甚至能夠“逃離”銀河系的恆星,它們像人群中的飛人“博爾特”,是恆星中名副其實的“運動健將”。高速星在銀河系中的數量非常稀少,但它們能夠幫助人類理解很多銀河系的重要問題,例如銀心黑洞周圍的環境以及銀河系結構等。

  早在1988年,美國學者希爾斯就預言了高速星的存在,歷經17年漫長等待,2005年發現第一顆高速星。此後15年間,共有550多顆高速星先後被報道,它們基本以超過每秒400公里的速度“奔跑”,最快甚至達到每秒1700公里。

  研究人員計算了591顆高速星過去若干年的軌道,推測出它們可能的“出生地”和“誕生方式”,並基於此把它們分為超高速星、超高速逃逸星、逃跑星和快速暈星。相較而言,超高速星和超高速逃逸星的速度更高,能夠擺脫銀河系束縛,未來將飛出我們的家園。超高速星誕生於銀心,透過銀心黑洞與恆星的相互作用產生。超高速逃逸星和逃跑星誕生於銀盤,透過恆星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快速暈星則是個“系外”來物,它們是銀河系與矮星系的潮汐作用產生的'。

  研究團隊還分析了這批高速星的化學和運動學性質,發現它們是銀暈裡的高速星,滿足銀暈恆星年齡老、金屬丰度低、軌道橢率和垂直振幅大(見圖1)等特點。此外,它們的金屬丰度分佈特徵意味著銀河系的恆星暈主要透過併合和瓦解矮星系形成。

  這批高速星中少量恆星表現出銀盤恆星的化學性質,卻具有銀暈恆星的運動學性質,它們可能是一類更加特殊的恆星,誕生於銀河系早期的塌縮過程,或誕生於銀盤、核球隨後被運動學加熱。這些少量特殊的高速星,有待後續開展更深入的研究。

  此次,研究人員充分發揮LAMOST和Gaia各自優勢,在高速星搜尋方面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未來多個大規模巡天專案強強聯合必將成為新的趨勢,這將為高速星等銀河系特殊天體的搜尋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