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科普知識

桃花源科普知識

  科普知識是一種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種種科學現象和理論的知識文字,用以普及科學知識為目的。下面就讓小編帶你去看看桃花源科普知識吧,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自從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問世以來,千百年來,人們不僅神往詩人筆下那個與世隔絕、沒有紛爭、自食其力、和平寧靜的桃花源式的田園生活,也紛紛在神州大地尋找理想中的“桃花源”。

  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有趣的現象。聰明的陶淵明早已估計到後來的讀者也許會饒有興趣地尋找文中描寫的世外桃源,於是有言在先,那位武陵漁夫離開桃花源後,“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結果“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另有一位南陽姓劉的隱士聞訊後也謀劃前往,也沒有找到。從此“後遂無問津者”。

  梁啟超早就指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所描寫的是一個極自由極平等之愛的社會,可以稱為東方的Utopia(烏托邦)。烏托邦,最早出現於1516年英國莫爾所寫的空想社會主義著作《關於最完美的國家制度和烏托邦新島》一書,以後烏托邦成了空想的同義語,也稱烏有之鄉。

  從某種意義上講,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幻想小說,它所描繪的藏在山洞內,從口入,“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村落,由於與世隔絕,村民“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這個沒有戰爭,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與自然和諧的世外桃源,只能存在於詩人的想象中。

  陶淵明生於東晉後期(365—427)。據考證,《桃花源記》創作於詩人50歲左右,晉朝滅亡之時,迄今已經1600年。然而,這部作品以其豐富的想象力和文學魅力,繼續激發後人對美好社會的憧憬,不僅如此,人們還在不遺餘力地在神州大地尋找那一個個如詩如畫的世外桃源。

  多年前,我去張家界,由長沙西行,也是因《桃花源記》的蠱惑,途中專門去了桃源。據說桃源縣的武陵地區盛產桃花,與陶淵明同時代的彭城人劉敬叔在所著《異苑》中記述:“元嘉初,武陵蠻人射鹿,逐入石穴,其人入穴,見其旁有梯,因上梯豁然開朗,桑果蔚然。”於是,唐宋以來,此地相傳是陶公筆下的桃花源。桃源一帶的湘西,是沈從文先生熟悉的故土,他在《桃源與沅州》中寫道:“桃源洞離桃源縣二十五里,從桃源縣坐小船沿沅水上行,船到白馬渡時,上岸走去,忘路之遠近亂走一陣,桃花源就在眼前了。”不過寫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這篇文章,雖然也寫了桃源如椽如柱的大竹子,寫了小縣城的茶館酒館、米行腳行,也不忘提起沅河上駕馭小划子的敏捷而勇敢的水手,以及為了餬口謀生掙扎在底層的芸芸眾生。至於桃花源的詩情畫意,在沈從文的筆下卻著墨不多,這似乎不是偶然的。我去山中景區,雖然也見到蜿蜒的山溪,青翠的竹林,古樸的房舍,以及梯田茶山的田園風光,但人工痕跡較多,與我想象中的情景相去甚遠。

  中國不少地方自稱“桃花源”,多半是以自然景色酷似陶公筆下的桃花源而得名。我的故鄉安徽黟縣古來也稱“小桃源”。過去,進出叢山環抱的縣城,需鑽入彎彎曲曲的山洞,出洞豁然開朗,竟是一個小小盆地,粉牆黛瓦的屋舍,掩映於茂林修竹,阡陌縱橫,溪流清澈,酷似桃花源景緻——由於閉塞,黟縣方言、民風民俗與洞外有很大區別。

  陶公筆下的桃花源是否真實存在?或者僅僅是詩人杜撰的烏托邦?我們從林庚、王瑤以及陳寅恪等著名學者的有關論述中不難發現,文史學者另有一番考證。一種說法是,陶淵明寫作《桃花源記》的依據,是“由徵西將佐歸來後所談的西北人民逃避苻秦暴虐的情形”。田疇系後漢無終人,字子泰。董卓之亂,他率宗族及附從者數百人入徐無山中,“營深險,平敞地而居,躬耕以養父母,百姓歸之,數年間至五千餘家”。(據《三國志》)。按徐無山在今河北玉田縣北二十里。陶淵明在“擬古九首”詩中寫道:“聞有田子泰,節義為士雄。斯人之已死,鄉里習其風。”陶淵明推崇田子泰傳之久遠的'節義,稱讚他是“士人之雄”,恐怕不是偶然的。王瑤先生認為:“田疇其事與《桃花源記》極相似,是陶淵明社會理想的寄託。”(王瑤編注《陶淵明集》)林庚先生在《中國文學簡史》中更是明確指出:“他的《桃花源記》似乎正是以田子泰的事業為藍本的。”至於囯學大師陳寅恪在這方面有詳細的考證,可查他的《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真實的桃花源應在北方的弘農或上洛,而不在南方的武陵。”這個說法是很有趣的。

  最後引用一首詩為本文劃上句號:“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是一年春。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這首題為“慶全庵桃花”的七言絕句,作者為南宋詩人謝枋得,他即是著名的《千家詩》的編者。南宋亡,改姓隱居,被元朝統治者找到,逼他為新王朝效忠。不從,乃自盡。

  千百年來,人們嚮往桃花源,正如謝枋得一語道破,是為了逃避秦的暴政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