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趙構為何要遷都杭州
宋高宗趙構為何要遷都杭州
宋高宗趙構(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東京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人。宋朝第十位皇帝(1127年6月12日-1162年7月24日在位),南宋開國皇帝,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宋欽宗趙桓之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宋高宗趙構為何要遷都杭州,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宋高宗是南宋初年投降派的首領。南宋政權初建,他曾起用抗戰派李綱為宰相,但不久即趕走李綱,同寵臣汪伯彥、黃潛善等人放棄中原,從南京應天府逃到揚州,一意享樂。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九月,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即率臣僚南逃。十月到越州(今浙江紹興),隨後又逃到明州(今浙江寧波),並自明州到定海(今浙江鎮海),漂泊海上,逃到溫州。直到建炎四年夏金兵撤離江南後,他才又回到紹興府(今浙江紹興)、臨安府(今浙江杭州)等地,後將臨安定為南宋的都城。
據說,當時的遷都是經過三次反覆論爭後才確定的。在分析宋、金雙方軍事形勢後得出結論:“今日之事,欲戰則不足,欲和則不可。”一方面,金兵處處主動進擊,宋軍時時被動防守,這是當時戰局的長期態勢。而建康靠近前線,不如杭州地處後方,比較安全。浙西一帶水網交錯,對騎兵活動不利。杭州有這一道天然屏障,給統治者增加了安全感。
另一方面,唐宋以來,杭州迅速崛起,一躍而為萬物富庶的“東南第一州”。這種相當規模的城市體制和比較雄厚的物質基礎,恰恰是作為國都所必需的。“西溪且留下”史書雲:錢塘之勝,名於“三西”(西湖、西溪、西泠),而西溪之勝又獨在於水。自唐代以來,西溪就以賞梅、竹、蘆、花而聞名。“西溪探梅”為西湖十八景之一。
“雖無弱水三千裡,不是仙人不到來”……據清光緒《錢塘縣誌》記載,宋建炎三年(1129),宋高宗行經西溪,欲建都於此,後得鳳凰山,遂雲:“西溪且留下”。“留下”之名由此而得。據說趙構即位並定都杭州後,為了方便自己和官員們去餘杭的洞宵宮祈神,從古蕩至留下還專門修築了數里之長的石板輦道,稱之為“西溪輦道”。而千百年來,西溪人世世代代在這裡繁衍生息,耕田捕魚,過著豐衣足食的平靜生活。
南宋遷都杭州的皇宮大內建設,趙構最終升杭州位臨安府,皇城選址鳳凰山,開始大興土木造皇宮;紹興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臨安。皇宮具體位於現在的鳳凰山東麓宋城路一帶,東至饅頭山東麓,西至鳳凰山,北至萬松嶺路,南至笤帚灣;皇宮依山勢而建,殿閣疊進,曾建有殿、堂、樓閣約130餘座。
但總體來說,南宋宮殿由於佔地面積小,興建時以節約為本,很多宮殿都是一殿多用,和故宮的一殿專用有很大的區別。而且杭州地處江南,夏季炎熱,在宮殿的建築形式上也多有特殊之處。所有的門窗可以拆卸以便通風,待冬日天寒時,又可加入隔層以作保暖之用。
但南宋皇城的範圍不大,其間所能容納的建築也是有限的,畢竟,臨安行宮從開始建築起,是作為臨時首都定義的,在宮殿使用上,也已簡捷便宜為度。但實際上南宋沒有實現重回東都的理想,而原先行宮規劃中的種種臨時想法,一直影響了皇城內的建築修建和用途。如作為朝廷禮儀場所最重要的大殿,在紹興十二年之前,一直只有一個殿,《宋史·地理志》中記載的“垂拱、大慶、文徳、紫宸、祥曦、集英六殿,隨事易名,實一殿。”就是這個時期的情況。
而整座南宋皇城,與建在平陸的'西安唐皇城、開封北宋皇城、北京明清皇城不同,不是一個端正平整的矩形,而是一個西高東低的不規則方形。宮牆高約三丈,西邊沿山蛇行,高出南、東、北三邊。想像那時的鳳凰山東麓,應該是極盡豪華,壯麗無比。當時,臨安的人口規模已經達到150萬人,而西方最繁華的城市威尼斯,只有十萬人口。今天的世界各大都會,當時還沉浸在一片矇昧的幽暗之中,只有杭州的南宋皇城,燈火映徹碧空,映亮了世界的東方。
當年的皇家“大內”,也是隋朝府治、唐代州治的所在地,當年的吳越王錢鏐,也曾在此修建王宮。南宋的皇帝看中這裡,似乎是一種歷史的因緣。但南宋皇城還是在佈局上開創了“南宮北市”的先河。宋以前,中國古代國都佈局主要有兩種:一是皇宮在北、民居在南,如唐代長安;二是皇宮置於城市中間,周圍散佈民居,如北宋汴梁。
而南宋的杭州,皇宮在南、民居、市集在北。應該說“這種格局最契合杭州當時的實際,當時西湖與錢塘江之間,可供城市發展的主要用地在吳山以北,把皇宮放在南部,為城市北部發展留出了足夠空間。”不過南宋皇宮最終在元代毀於大火,至今地表建築已基本無存,主要宮殿遺址都被埋在地下二三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