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的歷史意義及文化意義

都江堰的歷史意義及文化意義

  在我們平凡無奇的學生時代,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就是學習的重點。哪些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知識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都江堰的歷史意義及文化意義,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都江堰的歷史意義及文化意義

  首先就是開創了中國堤壩建設的先河,其所開創的建築技術直接以工程實體流傳給後人。這其中包括壩頭水流分流技術和沙水分流技術,不僅如此,工程實體的運作上千年不壞同樣也是一門全能技術。不管是天災地禍,工程本身已經融入了大自然的歷史變遷。為這以後的工程建設起到的指導作用是無法估算的。

  其次就是工程的灌溉作用流轉上千年不壞,至今還依然灌溉著成都平原大面積的土地,恩澤後世。不僅如此它的功能作用在後世更加強大,現在已經發展起來旅遊,休閒等等惠及經濟和文化更多的意義。

  第三,都江堰的宏偉工程屹立不到,見證古人的智慧和能力,也使後人感到驕傲!

  作用

  (1)都江堰的建立,開創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都江堰的建立,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合統一,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僅存的一項偉大的“生態工程”。

  開創了中國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紀元,標誌著中國水利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劃時代的'傑作,更是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古為今用”、碩果僅存的奇觀。

  (2)都江堰是一個科學、完整、極富發展潛力的龐大的水利工程體系。李冰主持建立的都江堰,正確處理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洩洪道、寶瓶口引水口等主體工程的關係,使其相互依賴,功能互補,巧妙配合,渾然一體,形成佈局合理的系統工程。

  聯合發揮分流分沙、洩洪排沙、引水疏沙的重要作用,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都江堰的三大部分,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消除了水患。李冰所建立的都江堰是一個科學、完整、極富發展潛力的龐大的水利工程體系。

  是巧奪天工、造福當代、惠澤未來的水利工程,是區域水利網路化的典範。後來的靈渠、它山堰、漁梁壩、戴村壩一批歷史性工程,都有都江堰的印記。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科學奧妙之處,集中反映在以上三大工程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大系統。

  形成無壩限量引水並且在岷江不同水量情況下的分洪除沙、引水灌溉的能力,使成都平原“水旱從人、不知饑饉”,適應了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解放後,又增加了蓄水、暗渠供水功能,使都江堰工程的科技經濟內涵得到了充分的拓展,適應了現代經濟發展的需要。

  都江堰歷史

  中國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在四川都江堰市西北岷江中游。古時曾在都安縣境內,稱為都安堰,宋、元以後稱今名。發源於岷山之南羊膊嶺的岷江,水源旺盛,自山區轉入成都平原,流速陡降,易遊易決,在水利工程興建以前,水災特別嚴重。

  戰國初期,蜀相開明決玉壘山,分引岷江水以排除水患,於是郫縣、成都一帶,“民得陸處”(《蜀王本紀》)。到秦昭王時,蜀郡守李冰父子訪察水脈,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基本上完成了都江堰的排灌水利工程,於是成都平原“沃野千里,號為陸海。”

  (《華陽國志》)後代屢有擴建,主要設施是在岷江江心,以竹籠裝卵石,堆砌成魚嘴狀的分水工程,下接金剛堤,使岷江在此分為外江及內江兩股。外江系岷江正流,在下游闢有許多灌溉渠道,兼具排洪作用;內江為人工渠道,鑿玉壘山成寶瓶口。由此向下闢為走馬河。

  蒲陽河及柏條河等,穿入成都平原,成為灌溉兼通航運的渠道。在都江堰附近,還興建了排水入外江的平水漕、飛沙堰等工程,使進入內江過多的洪水、泥沙自動洩歸外江,以確保內江灌溉區的安全。都江堰附近的河底常易被沙礫卵石充填淤高。每年必須在外江。

  內江輪流用榪槎斷流,以便進行淘挖。後人制定了“深淘灘、低作堰”的歲修原則,以及“遇彎截角,逢正抽心”的八字治水方針。都江堰以下內、外兩江灌溉總面積曾達三百餘萬畝,後工程失修,灌溉面積逐漸縮減至二百餘萬畝。建國後,經整治擴建,現灌溉面積已擴大到八百多萬畝。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