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儀是誰發明的
地震儀是誰發明的
地震儀是一種監視地震的發生,記錄地震相關引數的儀器。我國東漢時代的科學家張衡,在公元132年就製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地動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地震儀是誰發明的,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中國漢朝的科學家張衡,在公元132年就製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地動儀。這架儀器是銅鑄的,形狀像一個酒罈,四周鑄著八條龍,龍頭對著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8個方向。
地動儀是銅鑄的,形狀像一個酒罈,四周鑄著八條龍,龍頭對著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8個方向。龍嘴是活動的,都銜著一顆小銅球。每一個龍頭下面,又放了一個張大了嘴的銅蛤蟆。要是哪個方向發生了地震,正好對著這個方向的龍嘴會自動張開,銅球恰好落在銅蛤蟆嘴裡。
地動儀制成後,安置在當時的京都洛陽。在公元138年的一天,洛陽和往常一樣,周圍並沒有什麼動靜,但正對西方的龍嘴突然張開,銅球落了下來,說明洛陽的西方發生了地震。可是洛陽人卻沒有感覺到,一些學者和官僚們紛紛議論,有的'人還譏笑張衡的地動儀不靈。
過了幾天,隴西(現在的甘肅省西南部)有人來報告,那一天當地發生了地震,大家才讚歎地動儀真是靈敏、準確。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開創了人類使用科學儀器測報地震的歷史。
長期以來,中外科學家一直給予極高的評價,認為它是利用慣性原理設計製成的,能探測地震波的主衝方向。在科學技術還很落後的2世紀初能做到這一點,確實是難能可貴的。它比歐洲創造的類似地震儀,早了1700多年。
在中國歷史博物館的陳列大廳裡,許多國內外的參觀者都被世界上第一架地震儀的復原模型所吸引。人們不覺驚歎古代中國人的聰明智慧。
這架地震儀的發明者是我國東漢著名天文學家,南陽郡西鄂(今河南省南召縣南)人張衡。他精通天文歷算,曾兩度擔任執管天文的太史令。他在公元132年發明的世界上第一架測定地震方位曲地動儀,比國外類似儀器早一千多年
這架地震儀用精鋼製成,圓徑8尺,形狀像個大酒樽。上面有個蓋子,內部有一箇中樞機械“都柱”。柱旁通著8條道,每條道上有發動機關,周圍鑄有8條龍。龍嘴裡各含一個小錒球,對著東、西、南、北和東南、東北、西南、西北8個方位。在地上,對準龍嘴蹲著8個銅蛤蟆,昂著頭,張著嘴巴。哪個方向如果發生了地震,儀器上對著這個方向的龍嘴就會張開,嘴裡的銅球就落到蛤蟆嘴裡發出響亮的聲音,報告震源的方向。這是因為,在平時,地震儀平穩地放著,都柱也垂直豎立在儀器的中央。但因為都柱上粗下細,重心高,支面小,像個倒立的不倒翁,這樣就極容易受震動而傾倒。譬如東方發生地震,東面的地殼自然發生波動,震波影響都柱,都柱自然倒向震動方向。沉重的都柱向東倒下後,於是推動了東方的橫杆,橫杆推開含有銅球的東面的龍嘴,於是龍嘴吐出了銅球。
有一次,位於儀器西方的龍嘴裡的銅球“噹啷”一聲落到了蛤蟆嘴裡。但洛陽並沒有地震的徵兆和感覺,有些人便議論紛紛,乘機譏笑說,張衡發明的地震儀並不科學。沒想到過了幾天,從西北來人飛報訊息,說是距洛陽一千多里的蘭州、臨洗、隴西一帶的隴西郡,發生了地震,大家這才信服了地震儀,讚歎它果真如此靈敏準確,從此,“銅龍報警”這個故事便在朝野上下和廣大群眾中廣泛流傳開來。
張衡為人正直、治學嚴謹。是我國科學文化史上一位多才多藝的科學家。他還研究製造成觀測風向的候風儀,並曾製造出一種能飛的“木雕”等精巧機械,對天文、地理、數學、哲學都很有研究。他經過長期觀察計算出,人們在一個地方看到的星座,共有兩千五百多顆,這和現今天文學家的統計基本一致。他繪製的一幅地形圖曾流傳了好幾百年。他還是東漢有名的文學家,著有《兩京賦》。他又是東漢六大畫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