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沿海地區夏天經常有颱風

為什麼中國沿海地區夏天經常有颱風

  颱風屬於熱帶氣旋的一種。熱帶氣旋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麵上的低壓渦旋,是一種強大而深厚的“熱帶天氣系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為什麼中國沿海地區夏天經常有颱風,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颱風特指發生在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的強熱帶氣旋,是溼熱洋麵與不穩定大氣催生出的劇烈天氣現象。從高空看,颱風就是一個旋轉移動著的螺旋形巨大雲區,中心有個無雲的圓眼,稱作颱風眼。整個颱風系統的半徑從數百到上千千米不等。颱風眼內一般風平浪靜,但其周圍卻是由高聳的雲牆圍繞形成的區域——颱風眼壁,有極為猛烈的風雨。颱風登陸造成風災最嚴重的地區往往是颱風眼壁所過之處。

  為什麼颱風偏愛在夏天來襲?其他季節會不會有颱風來犯?人們觀測發現,西北太平洋每年從1月到12月都可能有颱風生成。例如氣象記錄顯示,1955年1號颱風“Violet”生成於1月2日。但是由於夏季西北太平洋的天氣條件最容易滿足颱風的生成條件,颱風主要發生在5月到12月,尤其集中在7月到10月(佔總數的70%)。這些熱帶氣旋在炎熱潮溼的熱帶洋麵上形成後,一般會被副熱帶高壓南緣的東風引導著向西移動,其中一些到達北太平洋西岸——中國沿海地區。

  過去幾十年裡,登陸中國大陸的颱風每年平均7個以上。實際上,不同年份之間具體個數相差很大,1961年有9個颱風登陸中國,而1998年卻一個都沒有。當颱風接近中國沿海時,移動方向、速度等會受到當時環境的影響而不同。大多數颱風會在東南沿海登陸並進入內陸,有的則會持續向北移動到北方地區。例如2011年超強颱風“梅花”,從福建到東北,幾度看似登陸又改變“主意”北上。它在海上移動了11天,把中國沿海地區幾乎影響個遍,最終放棄中國在朝鮮登陸。

  每年,特別是夏天,中國沿海地區都要防範颱風的襲擊。颱風登陸所到之處,山林被摧毀、港口被淹沒、屋頂被掀翻、圍牆被沖垮……氣象部門統計,在中國每年的颱風令數千萬人受災,平均直接損失數百億元人民幣。有個別極端的`颱風,如2006年的“桑美”,就是傷人數百、毀壞財產上百億元人民幣的“殺手”。

  颱風為什麼能造成如此巨大的災害呢?科學家估算過,一個颱風所製造的風能相當於每40分鐘引爆一個百萬噸TNT當量的核彈所釋放的能量。在強颱風中,颱風眼壁的風速可高達上百千米每小時。強風掀起的風暴潮常常淹沒港口、推翻大壩。如果當時恰逢天文大潮,破壞力會更巨大。除了狂風和風暴潮,颱風還有一個殺手鐧—強降水,暴雨和潮水引起的洪災是颱風另一個致命武器。2009年的颱風“莫拉克”被稱為“最溼的颱風”,兩天內在臺灣南部六縣降下平時一年的雨量。

  大自然形成破壞力如此巨大的龐然大物也並非易事。經過大量統計研究,人們發現颱風形成大多需要幾個條件:一是較高的海表層溫度(不低於26.5℃)和空氣溼度;二是足夠強的地轉偏向力,也就是形成於南北緯5°~25°附近海域;三是存在初始渦旋,有足夠的時間發展成熟起來,不致很快填塞消失。當這些條件具備以後,海上的一些初生系統就有可能不斷壯大,形成颱風。

  隨著颱風研究的進一步深入,人們已經不滿足於瞭解颱風生成的基本條件。大家越來越希望能夠更為準確地預測每一個可能發展成颱風的初生系統的發展和演變趨勢。颱風的生成和變化機理目前還是個開放的研究前沿,需要很多科研工作者繼續努力探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