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陸地上沒有比鯨更重的動物

為什麼陸地上沒有比鯨更重的動物

  根據化石研究,地球上最早出現的動物源於海洋。早期的海洋動物經過漫長的地質時期,逐漸演化出各種分支,豐富了早期的地球生命形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為什麼陸地上沒有比鯨更重的動物,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為什麼陸地上沒有比鯨更大的動物(這裡指大型鯨類,比如藍鯨)?為什麼個頭小的溫血動物竟然也和青蛙一樣要冬眠?為什麼大象等很多大型熱帶動物幾乎不長毛?這些生物學上的有趣問題很早就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

  早在17世紀中葉,義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就發現,動物的長度和它的皮膚面積、身體重量成一定的比例。動物成長時,皮膚面積按身體長度成平方增長,因此動物越大,皮膚的相對錶面積就越小。而重量則按身體長度成立方增長,像大象這樣的大型動物的腿所承受的重量比形體小的動物大得多,為了支撐這麼重的身體,大象的四肢就會比猴子的粗,而猴子的.又比螞蟻的粗(相對體長而言)。生活在海洋中的動物利用水的浮力消除了身體過重的負擔,所以巨鯨才可以長到30多米,重上百噸。

  個頭像大象一樣的大型動物,由於相對的皮膚表面積較小,散熱面積也小,有利於保溫,但如果身處熱帶還長滿長毛,就很不利於散熱了。而個頭小的溫血動物因為皮膚的相對錶面積大,散熱面積就大,對溫度更敏感,冬天更怕冷。

  不過,關於這方面嚴格的科學研究,不是從體重和表面積入手的(動物體態的多樣性或許也是一種原因吧),而是從與之直接相關的新陳代謝率與體重的關係入手的。

  19世紀下半葉,德國生物學家魯布納提出,生物界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也存在著數學規律:B3與M2成正比,其中B為新陳代謝率,即動物在靜止狀態下體內每單位體重每分鐘所產生的熱量,M為生物體的體重。這一經驗定律與著名的開普勒第三定律“R3與T2成正比”(T是行星公轉週期,R是橢圓軌道的半長軸)十分相似。

  1932年,德國生物學家克萊伯發現,各種動物基礎代謝率與體重之間存在的函式關係中的指數應為3:4,而不是先前認為的2:3。“克萊伯定律”提出後引起了爭議。有些人依據身體表面積與體積之比,提出指數仍應為2:3;而美國科學家韋斯特、布朗、恩奎斯特則依據心血管系統等的資源最佳化分佈,提出該指數為3:4。

  不過在2010年,美國科學家科利科特羅恩斯等人發表了最新的研究報告,他們選取了447種動物、5個體形尺寸等級的測量值,用於擬合基礎代謝率與體重關係的迴歸方程。方程顯示,兩者關係的指數不是單純的2∶3或3∶4,實際上,指數並不是一個確定的值,而是從0.57浮動到0.87,有較大變動範圍。指數大小與動物種類的選取有關,被測資料所涵蓋的大體形動物越多,則指數越大。他們考察了韋斯特等人的方程,發現如果顧及心血管系統中的物理學效應,將方程經適當校正後,就能與他們所提出的結論相一致。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