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野生動物科普知識

水生野生動物科普知識

  水生動物是指主要在水中生活的動物。大多數水生動物是在物種進化中未曾脫離水中生活的水生動物,也有像鯨魚和水生昆蟲之類由陸生動物轉化成水生動物的水生動物,後者有的並不靠水中的溶解氧來呼吸。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水生野生動物科普知識,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四川省保護的'水生野生動物到底有哪些?

  答:四川省水產局局長何強:在我省,有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10種(國家一級:中華鱘、白鱘、達氏鱘;國家二級:大鯢、細痣疣螈、大涼疣螈、水獺、小爪水獺、胭脂魚、川陝哲羅鮭)。省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45種(如巖原鯉、鱸鯉、重口裂腹魚、中華鱉、烏龜、黃河高原鰍等)

  哪些水生野生動物是依法依規可以利用的?

  答:四川省水產局二級調研員袁野:目前我省,在依法人工繁育或經營利用的品種有:大鯢、胭脂魚、巖原鯉、中華鱉、施氏鱘、西伯利亞鱘、匙吻鱘、暹羅鱷、烏龜、花龜等18種。(人工種群,是指人工繁育的子二代以上的水生野生動物)。另外,除上述名錄以外的水生動物,按照《漁業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管理,很多是國家鼓勵依法養殖的。(如,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的黃鱔、黃顙魚-黃辣丁、烏鱧-烏魚、長吻脆、大口鯰、中華倒刺鮑-清波、翹嘴鮊、白甲魚、圓口銅魚、銅魚、鱖、長薄鰍等;《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中的牛蛙、美國青蛙、虹鱒、斑點叉尾鯝等)。

  水生野生動物滿足哪些條件才能依法申請利用?

  答:四川省農科院水產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杜軍: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對人工繁育技術成熟穩定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經科學論證後,方可依法申請利用。目前,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核定:

  一是水生野生動物物種的人工繁育技術普遍成熟,形成了規範的技術操作流程或人工繁育技術標準;

  二是物種種群可以滿足人工繁育要求,人工繁育活動不需要從野外獲取種源,野外種源僅作人工群體改良等特定用途;

  三是人工繁育物種的繁育種源為子二代以上個體(包含子二代);

  四是相關繁育活動對野外物種保護有促進作用(比如開展增殖放流);

  五是相關繁育活動符合國家法律和社會文明要求,不應對國家形象、對外交流、物種保護等造成不利影響。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