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普知識
海洋科普知識
海洋是地球上最廣闊的水體的總稱。地球表面被各大陸地分隔為彼此相通的廣大水域稱為海洋,海洋的中心部分稱作洋,邊緣部分稱作海,彼此溝通組成統一的水體。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海洋科普知識,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海洋基礎小知識
大連海洋自然資源狀況
岸線及海域:大連地區海岸分為基岩海岸、淤泥質海岸和砂礫岸3種類型。海岸線東起二坨子,西止浮渡河口,岸線長2211km,其中大陸岸線長1371km,島岸線840km,是全國海岸線最長的城市,同時本市的海域總面積為2.9萬km2;海灣39個,總面積1870km2;海峽、水道l5條。海岸線長佔遼寧省的65%,海域面積約佔全省81%。綿長的海岸線和寬廣的海域為大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海島資源:海岸分佈著眾多的大陸型基岩島嶼,現有島嶼251個,面積530km2。黃海海域主要有里長山列島、外長山列島、石城列島和大、小鹿島等,渤海海域主要有長興島、鳳鳴島、西中島、東西螞蟻島、虎平島、豬島、蛇島等。
海洋生物資源:海洋生物有3大類209科、大型種類414種,藻類150多種,海洋生物類別和數量分別佔遼寧省的48%和86%,其中刺參、皺紋盤鮑及櫛孔扇貝的資源量佔全省的97.6%。種類繁多的海洋生物,為海洋漁業的發展提供了優質的品種資源。
近海海洋環境的劃分
大連東瀕黃海,西臨渤海,遼闊的海洋是海洋生物棲息的場所。根據海洋生物生存的環境,可劃分為棲息區(benthic province)和水層區(water province)。
軟體動物棲息區
海洋垂直劃分圖
被海水浸沒的陸地為海底,海底棲息大量的物底棲生物。根據地形和海水深度的不同,底棲生物的棲息環境分為濱海區(coastal zone)、淺水海區(neritic zone)、半深海區(bathyal zone )、深海海區(abyssal region)。
1、濱海區
從高潮線到50米深的區域為濱海區。在這個區域內,底棲生物種類最多,分佈最廣泛。其中潮間帶(intertidal zone)是調查和採集海洋軟體動物等的主要區域。
潮間帶是位於平均大潮的.高、低潮位之間的地帶,是海洋與陸地之間的過渡地帶。潮間帶環境特徵是,潮間帶的寬度受海岸坡降的控制,坡降越平緩,潮間帶的寬度越大,反之越窄。以潮汐作用為主的潮坪分為潮上帶、潮間帶和潮下帶。潮間帶是動物生物種類多樣性最豐富的、數量最大的區域,潮間帶生物具有兩棲性(廣溫性、廣鹽性、耐乾旱性、耐低氧性)、節律性(生物的活動高峰與高潮相一致)和分帶性(因不同生物適應的乾溼條件不同而引起的分帶分佈的情況)。
海岸帶示意圖
2、淺水海區
位於水深小於200米的區域是淺水海區,此區又稱為大陸架(continental shelf)。由於淺水海區始終處於海水面以下,水動力條件較弱,波浪主要受大陸架上部影響。潮流和洋流可影響整個大陸架,但流速較低,主要起搬運作用。由於有大量陸地徑流帶來的沉積物質和侵蝕作用剝蝕下來的物質,沉積物來源十分豐富,加上生物豐富,淺水海區成了最重要的沉積場所。
淺水海區陽光比較充足,沉積物豐富,許多微生物和浮游植物都生長在這裡,它們是初級生產力,能直接或間接地為海洋中的動物提供食物。由於可得到從陸地輸送來的營養鹽的補給,其初級生產的速度比起外洋海域的高,尤其是在湧流發達區域,是海洋漁業中的主要作業區。
海灣(gulf):在大陸架中,伸入陸地的水曲稱為海灣,海灣地處陸地邊緣,人類從事海洋活動的重要場所,有以適宜灘塗養殖的養殖為主的開發區,以海濱旅遊為主的開發區等。大連有海灣有大連灣、大窯灣、梭魚灣、星海灣等眾多海灣。
海藻場(KelpBed):大陸架區的硬質底上生的大批褐藻類與其他海洋生物群落所共同構成的一種近岸海洋生態系統,稱為海藻場生態系統。形成海藻場的大型藻類主要有馬尾藻屬,昆布屬、裙帶菜屬、海帶屬和鹿角藻屬。浮游動物多樣性高、生物量高、稀有種較多。經濟魚類以大龍六線魚和許氏平鮋為主,底棲生物如海膽、海參、皺紋盤鮑、脈紅螺等個體較大的經濟動物。海藻場對波浪具有消減作用,使海藻場內形成靜穩海域。水溫較周圍變化小,有利於海洋生物的養息,併成為其災害天氣時的避難場所,是天然的索餌場,天然的產卵場。
潮間帶示意圖
3、半深海區
半深海帶處於深海區與淺海區之間的海域。
4、深海海區
深海區是指水深在1000~10000米左右的海域。
魅力紅海灘
紅海灘美麗的神話故事
魅力紅海灘擁有著一個古老悽美的愛情神話。相傳,在這條大河入海的地方,有一條水路連線著遼東灣裡的水晶宮。水晶宮裡住著老龍王和他心愛的女兒紅袖,龍王只有一個女兒,百般寵愛,從不讓她出宮半步,生怕她有什麼閃失。紅袖在龍王的呵護下漸漸長大,出落的亭亭玉立,端莊秀美。故事就發生在紅袖十六歲那年的夏天。這一天,老龍王突然接到玉帝的聖旨要他上天議事,老龍王放心不下女兒,百般叮囑了一番,才上天去了。紅袖一個人在宮裡有些寂寞,她忽然聽見從河口的地方傳來一陣陣悅耳的笛聲,便偷偷出了龍宮,沿著水路一直來到河口。她偷偷浮出水面,看見一個年輕的後生坐在灘頭吹著蘆笛。那年輕的後生叫蘆生,是個孤兒,清晨出海打魚,傍晚就在灘頭折一枝蘆葦,對著夕陽吹奏。紅袖被蘆生深深的吸引住了,年輕的心房迸發出第一朵愛的火花兒,於是每晚,她便都來到灘頭,躲在葦蕩中偷偷的看著自己的心上人。終於有一天,紅袖大膽地化做一位紅衣少女來到了蘆生身邊。兩人一見鍾情,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紅袖又把龍宮裡的珊瑚草種在了這片灘頭上,傍晚兩人就依偎在草地上一起看天上的月亮。
天上一日,凡間一年。等老龍王回宮時,才發現自己的女兒已經和一個打魚郎在一起生活幾年了。老龍王勃然大怒,他趁蘆生出海打魚時,掀起了滔天巨浪,將蘆生的漁船打翻,害死了蘆生,將可憐的紅袖押回龍宮。紅袖知道父親害死了丈夫,於是她每晚都到灘頭前,對著月光哭泣。慢慢地淚哭幹了,眼睛裡流出了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片灘頭上原本翠綠的珊瑚草都被染紅了。如今,一片一片的紅珊瑚已經長滿了所有的灘塗,向每一位路過的人講述著這個悽美的愛情故事。老人們還說,即使是現在,在月亮半圓的晚上,你還可以在這裡聽到紅袖那如泣如訴的聲音。
美麗的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
紅海灘坐落於遼寧省盤錦市大窪區境內,總面積20餘萬畝。這裡以紅海灘為特色,以溼地資源為依託,以蘆葦蕩為背景,再加上碧波浩渺的葦海,數以萬計的水鳥和一望無際的淺海灘塗,還有許多火紅的鹼蓬草,成為一處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完美結合的純綠色生態旅遊系統,被喻為擁有紅色春天的自然景觀。被譽為“世界紅色海岸線”,也被稱為“中國最精彩的休閒廊道”和“中國最浪漫的遊憩海岸線”。
廊道屬自然景觀,以全球儲存最完好、規模最大的溼地資源為依託;以世界最大的蘆葦蕩為背景,以舉世罕見的紅海灘為特色;以退海溼地的先鋒植物鹼蓬草為主要元素,一棵棵纖弱的鹼蓬草靠著頑強的生命力,繁衍生長,隨著季節,由粉紅到火紅再到紫紅。紅海灘四月吐芽,初為豔粉,海水盪滌越蕩越紅,十月由紅變紫,賞紅灘,遊綠葦,天下奇觀會讓您心曠神怡!
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所有景點依託紅灘、綠葦大美溼地等自然資源,主要元素是退海溼地的先鋒植物鹼蓬草,一棵棵纖弱的鹼蓬草靠著頑強的生命力,繁衍生長,織就了這大片的天錦,隨著季節,由粉紅到火紅再到紫紅。每當潮水退去,簇簇鹼蓬猶如出水珊瑚,宛若片片紅毯,又似紅霞,與葦洲碧濤遙相呼應,形成一幅生機盎然、雄奇浩瀚的自然畫卷。
鹼蓬草是我國北方具有頑強的生命力、高產力和擴張優勢的挺水植物,不僅對溼地土壤有機物具有富集作用,而且透過對流經溼地表面水流的阻礙作用從而加速泥沙的沉積,鹼蓬草對海洋生態發的修復與保護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紅海灘的翅鹼蓬與沙蠶
翅鹼蓬是我國北方具有頑強的生命力、高產力和擴張優勢的挺水植物,翅鹼蓬不僅對溼地土壤有機物具有富集作用,而且透過對流經溼地表面水流的阻礙作用從而加速泥沙的沉積,在其分佈的溼地沉積物中,有機質豐富,土壤透氣、保水、保肥這些綜合改土作用又形成了有利於多毛類沙蠶等底棲動物棲息的生境。底棲多毛類是溼地灘塗物種多樣性的重要組成,也是碳匯漁業的重要生態產品;同時又是遷徙鳥類和經濟魚蝦的重要鮮活餌料,且在海域水層與底層系統耦合、生源要素迴圈和生物生產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根據我國北方沿海灘塗、潮間帶的生物區系組成特徵,選取廣泛分佈的優勢多毛類與鹽沼植被翅鹼蓬可作為海洋沉積環境重要的生物修復類群,構成典型的原位複合生物修復系統,既可為我國北方近岸陸海交錯帶沉積生境複合汙染修復和治理提供有效途徑,又可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紅海灘的雙齒圍沙蠶
雙齒圍沙蠶中大型沙蠶,體長20-30cm,約230餘剛節。身體背部呈綠色,中央有一條背血管。腹面紅白相間,正中央有一條腹血管。口前葉前窄後寬,似梨形。觸手稍短於觸角。最長觸鬚後伸達第6-8剛節。吻除Ⅳ區具2-3個扁齒排成一橫排外,餘皆具圓錐形齒:Ⅰ區2-4個(有的標本具6個),Ⅱ區12-18個,排成2-3個彎曲排,Ⅲ區30-45個,呈橢圓形堆,Ⅳ區18-25個,排成3-4個斜排,Ⅴ區2-4個,Ⅶ、Ⅷ區35-45個,排成兩排。大顎具6-7個側齒。體中、後部疣足上、下背舌葉變尖細,須長於背須。所有背剛毛均為等齒刺狀,腹剛毛為等齒、異齒刺狀和鐮狀。
常見於近岸河口區灘塗沉積質生境。俗稱:沙蛆、沙蠶、青蟲等。大連各海域有分佈,莊河、瓦房店主要產區。
是我國最主要的經濟沙蠶類,個大品質好,是做釣餌上好品種,為我國出口沙蠶的主要品種。目前在在遼寧、山東等地有人工繁育、養殖,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