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的基本知識

萱草的基本知識

  萱草是百合科、萱草屬植物。根近肉質,中下部有紡錘狀膨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萱草的基本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名:

  萱草。

  別名:

  鹿蔥、黃花菜、金針菜、忘憂草、宜男草、聊愁、鹿箭。

  科屬:

  百合科萱草屬。

  型別:

  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

  產地:

  原產於中國、西伯利亞、日本和東南亞。

  植物特徵:

  莖:具短根狀莖和粗壯的紡錘形肉質根。

  葉:葉基生,帶狀長條形,對稱排列。

  花:花葶自葉叢中抽出,粗壯,高約100釐米。圓錐花序生於頂端,著花十餘朵。花冠漏斗狀,橘黃至橘紅色,早上開放,晚上凋謝。

  果:果實9~11月成熟,蒴果,背裂,內有亮黑色種子數粒。

  價值:

  1、當萱草遇到含有氟化物和硫化物的有毒氣體時,萱草的葉子尖端會變成紅褐色,因此萱草是監測環境汙染的指標。

  2、萱草俗稱黃花菜、金針菜,是山珍之一,富含維生素和胡蘿蔔素,營養豐富,是食用佳蔬,有健胃、通乳、安神、補血之功效。

  3、萱草是一種中草藥,性涼味甘,以根入藥,有清熱、利尿、涼血、止血的功效。中醫有很多用萱草治病的藥方。

  4、萱草經濟價值和觀賞價值都很高,適合大面積種植,也適合庭院栽種和盆栽,且品種較多,是比較值得栽種的花卉。

  萱草簡介

  萱草原產於中國南部地區,主要分佈於秦嶺南北坡,多栽培,野外生長於海拔300-2500米的山溝溼潤處。中性,喜光,耐半陰。性強健,耐寒,耐乾旱。不擇土壤,在深厚、肥沃、溼潤、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上生長良好。

  萱草屬植物花色豔麗,花姿優美,可供觀賞。黃花菜是代表性種類,為中國的傳統蔬菜之一。根系發達,可攔淤固土,防止水土流失。根、葉可入藥,藥用價值較高,具有健腦和明目等功效,能顯著降低血清膽固醇含量。黃花菜含鐵量很高,對補血止血有奇效,可作為婦女補血佳品。

  形態特徵

  多年生宿根草本,高1米以上;根莖粗短,具肉質纖維根,中下部紡錘狀膨大;葉基生成叢,條狀披針形,背面被白粉;圓錐花序頂生,有花6-12朵;花早開晚謝,無香味,橋紅色至橘黃色,花長7-12釐米,花梗長約1釐米,有小的披針形苞片;花被基部粗短漏斗狀,花被6片,兩輪排列,各3片,開展,向外反捲;雄蕊6枚,花絲長,著生於花被喉部;子房上位,紡錘形,花柱細長;蒴果嫩綠色,背裂,種子亮黑色;花果期5-7月。

  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是萱草最常用的繁殖方法,該方法操作簡單,植株容易存活,長勢一致,可保持母體的性狀,變異小。分株要在植株抽薹前或落花後進行,遼寧地區一般於4月中下旬或10月初為宜。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母株叢全部挖出,挖出時要儘量保證根系完整,用刀將株叢分成多個帶1-2個芽的小株,確保每個小株帶有一定根系且生長點完整,去除朽根和病根,分株後需及時定植。為滿足擴繁需求,定植2年即可進行分株。

  病蟲防治

  萱草常見的病害為鏽病、葉斑病、葉枯病,常見的蟲害為蠐螬、紅蜘蛛、蚜蟲。管理上主要以預防為主,透過及時進行中耕除草,清除枯枝殘葉等物理措施,減少病蟲害發生機率。發病初期需及時噴施藥物,鏽病使用粉鏽寧,葉斑病、葉枯病使用代森錳鋅,蠐螬使用綠僵菌,紅蜘蛛使用噠蟎靈,蚜蟲使用吡蟲啉。

  植物文化

  忘憂:關於萱草忘憂的記載最早來自《博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歡樂,忘憂思,故曰忘憂草。”《詩札》中亦載:“自後人以諼草為萱草,遂起萱草忘憂之說。”萱草又名忘憂草,從上述典籍中可見,古人早已知道萱草具有忘憂的功效。實用療效上,《本草綱目》記載萱草“苗花氣味甘、性涼、無毒,治小便赤澀、身體煩熱,除酒疸,消食,利溼熱。作菹,利胸膈、安五臟,令人好歡樂無憂,輕身明目”。由此可見,萱草具有治身體煩熱、去溼氣的藥理功效,能使人心安神定,忘卻暫時的煩惱與憂愁,其忘憂的意蘊也由此引申而來。

  從《詩經》的時代開始,“忘憂”一直是萱草的主要意蘊之一。前已述及,《詩經·衛風·伯兮》出現思婦借諼草解憂的詠歎,此後,萱草便逐漸成為人們排解憂愁的一種精神寄託,常見於歷代的詩賦中,被廣泛運用於抒發夫婦遠隔的愁苦、羈旅他方的鄉思、友朋暌違的懸念、浮雲蔽日的君國之憂等意境中。西漢時期,蘇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之久,在與李陵的書信往來中有詩云:“親人隨風散,瀝滴如流星。願得萱草枝,以解飢渴情。”南北時王融詩云:“思君如萱草,一見乃忘憂。”唐代白居易有“杜康能散悶,萱草解忘憂”的佳句。萱草忘憂的說法,歷代已相沿成俗。

  宜男:宜男是萱草又一個出現較早、較重要的.別名。至遲在魏晉時期,作為宜男花的萱草意象在詩文中已有體現,此後歷代對萱草宜男之義的述論延續不絕。

  三國曹魏時期,曹植《宜男花頌》曰:“草號宜男,既曄且貞。其貞伊何?惟乾之嘉。其曄伊何?綠葉丹花。”晉周處《風土記》載:“花曰宜男,妊婦佩之,必生男。”相傳有孕的女子佩戴萱草,就會生下男孩,故萱草又名宜男草,反映了古人生殖崇拜的意識及對傳宗接代、人丁興旺的追求。晉嵇含《南方草木狀》中也有類似的記載:“花有紅、黃、紫三種,出始興,婦人懷妊,佩其花生男者。”南朝梁元帝有《宜男草詩》雲:“可愛宜男草,垂採映倡家,何時如此葉,結實復含花。”唐玄宗時期,興慶宮中栽種了多種萱草,可見在當時,萱草花已然成為宮廷內外喜聞樂見的花草植物之一。

  考古資料表明,萱草很早就被作為吉祥紋樣,用於裝飾美觀,意為生男孩、多子。1988年,在金上京故都出土的金代齊國王墓中,墓室女主人的錦鞋和褲子上都繡有精美的萱草紋樣。古人賦予萱草以深意,來表達自己求子的美好願望。雖然孕婦佩萱草生男並不可信,但是在重男輕女思想極其嚴重的古代社會,這一觀念體現出萱草在花卉界的特殊地位。

  孝親:在中國的文化意象裡,萱草代表母親和孝親。古人認為萱草可種植在北堂母親的居室,而以“萱堂”代稱母親,因此北堂又稱萱堂,萱堂又可作為母親的代稱,常和“北堂”連結,“北堂植萱”引申為母子之情。約在唐宋時期萱草代母的意蘊最終形成,萱草於是成為中國人的母親花。

  《詩經疏義會通》載:“北堂幽暗,可以種萱。”(卷一二《詩類》)唐代詩人孟郊《遊子》亦云:“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遊子遠行天涯,植萱草於北堂,借鮮豔花色以悅親心,或食之令母忘憂,以此希望母親能夠減輕對自己的思念,忘卻煩惱與憂愁。詩人陳子昂在詩中亦寫道:“細葉猶含綠,鮮花未吐紅。忘憂誰見賞,空此北堂中。”明代畫家沈周繪有《懷萱圖》贈與友人王鏊,以解友人對已故母親的思念之情。清代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七回中亦有相類似的記載:“北堂有萱兮,何以忘憂。”古人以萱草作為慈母象徵,藉以表達對母親的愛,可見萱草代母的意蘊在古代文學中應用十分廣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