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立德樹人第三期觀後感範文(精選20篇)

家庭教育立德樹人第三期觀後感範文(精選20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庭教育立德樹人第三期觀後感範文(精選2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庭教育立德樹人第三期觀後感1

  家庭教育應該立足於孩子的持續健康成長,充分認識、把握孩子的特點、特質,遵從成長規律,從環境營造、平等交流溝通、觀念分享與碰撞、家校連結一體,成長與成才有機融為一體等方面努力,讓孩子在愛、責任中,帶著夢想,胸懷理想,飛向屬於自己的未來。需要重視的是:

  一、學會認同並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不完美是天下人與事的常態,不完美有時也是一種美,做為家長,可以對孩子有期待,但不宜過高,也不宜過於功利化。更多的時候,我們應該學會欣賞孩子、鼓勵孩子,幫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尋找自我、肯定自我、實現自我,獲得幸福的人生。

  二、努力避免粗暴的家長作風。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對待孩子,首先要尊重其是獨立的、有人格尊嚴的個體,家庭教育的過程中,這點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孩子願意溝通、樂於參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嚴與慈應該並行不悖,而不是隻取其一。

  三、注重言傳身教,潤物無聲。

  所謂耳濡目染,做為家長,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其實時刻都是在觀察、在學習的,細節是魔鬼,興許一個生活的小細節,都能影響孩子的一生,是以,做為家長,應努力做好自己,同時,敢於在孩子面前展現自己不足的一面,敢於接受孩子的批評,與孩子一起成長。

  家庭教育立德樹人第三期觀後感2

  今天看過科學家王元卓的講座,很感慨,現在社會很多家庭都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就可以搞好教育,殊不知家庭教育才是第一位。父母在孩子的教育成長中承擔了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需要用正確的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孩子養成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講座中王元卓對國家針對教育推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做了解讀,可見國家對於家庭監護人教育孩子的重視。王元卓並結合自身家庭教育的事例,介紹了他秉承“立德樹人”的家庭教育理念,透過“言傳身教”,幫助孩子養成優良品德,培養孩子們熱愛傳統文化和耕種勞動,透過科普手繪的方式為孩子們提升科學素養,以及透過親子閱讀為孩子打開了解世界的視窗,增加孩子們“腹有詩書”的自信。相比較之下我在陪伴孩子的成長當中缺少了耐心和有效的正確引導,有時孩子就是面鏡子,能折射出家長的影子,家長的言行舉止,情緒都會影響到孩子,所以作為家長我們要以身作則,先給孩子做出好的榜樣,在陪伴孩子中共同成長。

  父母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培養優良品德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潛移默化、寓教於樂的教育方法是關鍵,學校和社會各界的指導支援是保障。有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協同育人,孩子們一定會健康快樂地成長,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家庭教育立德樹人第三期觀後感3

  今天學習了履行家長的主體責任,助理孩子的全面發展,我受益量多。家庭是孩子的人生的第一課堂,在孩子的成長過過程中,我深刻地認識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父母承擔孩子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深刻認識到,培養優良品德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潛移默化,寓教於樂是家庭教育的關鍵。透過學習我認識到,用正確的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才能讓孩子成為有擔當的時代新人。透過學習,我還學習到了一些具體的教育方法,比如制訂一些小目標,讓家長不再忽略孩子的成長。我們陪伴孩子成長,孩子陪伴我們年輕。學會讓孩子去嘗試,一些沒有目標的創造過程反而讓孩子提高了創造能力。讓孩子養成創造的能力,讓有創造力的人養成創造的習慣,才是最重要的。

  作為80後父母,往往我們的工作非常繁忙,往往忽視家庭生活的儀式感。其實家庭儀式感會讓孩子更加熱愛家庭,透過家庭融入的過程,讓孩子心中充滿愛,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在家庭活動中,讓堅持一些小活動,讓孩子學會堅持,對持之以恆的習慣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以後會感謝自己當時的付出。堅持記錄孩子的成長,讓孩子感受生活和遠方。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體,家長傾情陪伴,讓孩子在愛中成長。不要只關注分數,讓孩子全面發展,履行家長主體責任。

  家庭教育立德樹人第三期觀後感4

  透過觀看王殿軍專家的講座,我深深地感受到對孩子的教育是一門大學問。而我們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行為舉止更是深深地影響著孩子,我們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更要時刻學習如何與孩子溝通,如何引導好孩子,如何教育好孩子。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我認為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環境是最為重要的因素—親子環境。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做呢?我們有一個通病就是責罵,比如經常會有家長說:“你怎麼每次都這樣粗心?”這樣的話語是亂貼標籤的。孩子如果常常捱罵的話,就會失去自信心,總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我們面對孩子做錯事的時候,首先要記住我們是期望他更好,教育專家提出這樣的建議:“孩子,剛才發生了什麼?你很難過,對嗎?為什麼會這樣子呢? 讓孩子思考後想辦法去解決它,並讓他認識到這樣的行為是不好的,而並不是讓他感受到自己任何事情都做得很糟糕”。

  父母有一顆平常心,父母心態如何,直接影響孩子的,凡是心態好的父母,無論孩子考出多麼糟糕成績,我們應該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是愛自己的。讓孩子在良好的親子環境下長大,總有一天孩子會學會感恩。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應該有他獨立的空間,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自由並不代表放手。我們陪孩子但不操縱孩子,教給孩子良好的自我管理習慣和培養良好的發展意識,這樣才能讓他們受益一生 。

  家庭教育立德樹人第三期觀後感5

  感謝學校搭建平臺,給家長們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聽完專家講座,真是受益匪淺。

  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境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基石。作為家長要努力營造溫馨、舒暢,充滿包容和愛的家庭環境,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努力做到:

  1、多陪伴,多理解孩子。家長的陪伴是孩子成長的精神食糧和溫暖港灣。陪伴會讓孩子減少焦慮,消除孤獨,喜歡與我們在一起。理解會促進溝通,讓孩子感到溫暖、幸福。

  2、多溝通,少說教。良好的溝通有助於親子關係的和諧,和諧的親子關係是孩子身心健康的保障。學會傾聽孩子說話,多和孩子交流,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尊重與關愛。

  3、制定規則,管理好手機與讀物。孩子從小要有規則意識。特別是手機和不健康的讀物,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制定規則,會促進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不迷戀,不越界,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特徵。

  4、和孩子一起面對壓力。孩子是一個活生生的個體,會遇到許多壓力。作為家長,不能忽視,不能責怪,要和孩子一起面對,並教會孩子在壓力面前不抱怨,不逃避。必要時,學會求助。只有家長的接納與幫助,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護孩子,提高孩子的心理彈性。

  願我們透過學習,成為更好的家長。願我們的學習,成就更好的孩子!

  家庭教育立德樹人第三期觀後感6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在於生活。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以及身體素質,是良好教育的根本。作為新時代的好少年,必須承擔起社會的重任,不辜負父母、老師的期望,在學習的必要前提下,首先要保證身體的健康!

  透過觀看這次教育講座,深知:運動是發現和培養體育人才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學生思想品德的重要途徑,更是學生精神娛樂的重要。

  青少年愛玩是天性,學習是被動,為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及創造優質的學習態度,為了讓同學們在枯燥的學習之外擁有更豐富的體育精神和課外生活,因此發展體育運動也變得十分重要了。

  正如教育講座中所說的:同學們可以在體育運動中開發自己的想象力,不斷創造和發現新的運動方式,這也是開發創造潛力和想象力的一種。而家庭運動習慣也是培養孩子的一種教育觀,既可以強身健體,又為孩子分散學習中的壓力。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不論是學生還是大人來說,精神方面的需要要大於物質方面的需要,人們需要強身健體,更需要精神上的享受,則形成了一種全民家庭運動教育。它對孩子學習上壓力的分擔,也對大人工作辛苦的排洩都是一種不錯的調節。

  所以,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在於生活,我們要不斷地發掘運動中的理念和從中獲得的道理,運用到學習中和生活中,讓自己的生命更有價值、更多姿多彩!

  家庭教育立德樹人第三期觀後感7

  聽了王教授的《培養孩子主動生活》教育講座,才認識到家庭教育如此重要,才進一步明白孩子的成功離不開家庭教育的成功,才認識到對孩子的投入,不單純是金錢和時間,家長家庭教育講座心得體會。現擇其扼要結合自己反思如下:

  一、剋制自己的不良情緒。

  保持情緒良好,不要把在單位的工作情緒帶到家裡,甚至轉移給孩子,要“制怒”,怒則失去正常理智,萬事皆失去準線。父母之間即便真有矛盾爭吵也要避開些,減少對孩子的影響。

  二、要真愛自己的孩子。

  人際交往的原則,理解、尊重、平等,多看優點,少看缺點,何況自己的骨肉至親,不要吝嗇我們的愛,多表揚他,增加自信,有自信才有志向,有志向才會成功。不要光看分數而看不到孩子的進步,“愛屋及烏”捆綁式的愛是要不得的,和孩子相處、和老師溝通都要講“和諧”,和則興,學習才會進步,才會一步步走向成功。

  三、對孩子要放手,培養其獨立能力。

  古人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要勇敢放手,沒有錯何來對,讓孩子自己領悟,“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方能進步。

  四、學習要走直線。

  1、眾人皆知一個數學觀點:“兩點之間,直線距離最短”,所以從學習到有成。

  2、要堅持走直線,中間彎曲將事倍功半,家長負責時刻矯正。避免“小貓釣魚”的故事再發生。

  3、家庭教育也是一項工作,我們要堅持做下去才會有效果。

  4、“有志有恆,乃有成就耳。”,“事斷不可求速效,求速效必助長,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必要日積月累,如愚公之移山,終久必有豁然貫通之侯。”

  5、總之,聽完王教授的講座深有愧意,父母的做法,言傳身教直接影響著孩子。

  6、未來的成功與否,我們做得還遠遠不夠,感謝學校和趙老師給了我們做父母的一個學習的機會,給了孩子一個成功的可能。

  家庭教育立德樹人第三期觀後感8

  透過線上觀看專家對《家庭教育促進法》的解讀,讓我從中受益很多,覺得自己對孩子的教育還有所欠缺,同時我也意識到了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

  首先,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教育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如何當好家長,我認為,首先,努力“學會關心”。家長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地關愛社會、國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愛幼,相幫謙讓,寬容大度,待人和氣。

  其次,要做好家庭、學校的有機結合。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和根本,學校教育也影響著家庭教育,作為家長應積極地投入到對孩子的家庭之中,要和老師多溝通、多交流,從而在學校和家庭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夠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取得教育的最好效果。孩子在校的時間相對來說比在家多些,與同學、老師相處的時間長,而且每個孩子在家和在學校表現的會不一樣。透過與老師的溝通能夠對孩子掌握得更多些,瞭解孩子的習性、表現,及時取長補短,同學的交往和老師的鼓勵將影響孩子的成長。孩子的成長必須靠家校共同努力。

  最後,還要培養孩子自理能力。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孩子是否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家長重視與否,教育方法正確與否,首先是教育觀念問題。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學習上不斷加大壓力,生活上關懷備至,卻將良好的行為習慣置之腦後,聽之任之。我認為培養孩子熱愛勞動,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極為重要。

  讓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不僅能夠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和勤勞的品德,而且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責任回到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質和各種能力。

  這次學習光讓我受益匪淺,但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依法帶娃”卻任重而道遠,作為家長,必須要更用心去理解法到的真理,與學校共努力,與孩子共成長。

  家庭教育立德樹人第三期觀後感9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家庭教育宣傳片》。幾十分鐘的教育片,卻讓我熱淚盈眶,讓我感觸良多。

  回想我剛上小學不久,可愛的妹妹來到了我們這個幸福之家。曾幾何時,我也片面的理解為,妹妹出生後,爸媽就不再愛我了。那時的自己感覺家人們所有的愛和目光都聚在了妹妹身上,她受到百般寵愛,我受盡冷落。印象裡的父母總是重複著一句話:“妹妹還小,你是姐姐,要讓著妹妹,她什麼都不懂。”這句話更讓我深以為,爸媽不愛我了。只要妹妹打壞了東西,爸媽都會怪罪在我頭上,都會說:“你怎麼搞的?妹妹這麼小,怎麼不好好看著她?”當我據理力爭時,爸媽就會罵我反嘴。有時,當我難過沉默時,爸媽就會罵我啞巴或是嘴裡含著核桃。種種這些行為都讓我十分反感,甚至有了離家出走的想法。

  現在回想起來,父母縱有教育方式上的千般不對,但他們總歸是愛我的,只是剛好把脾氣發出來了而已。這也許是我也是沒做好一個乖女兒的原因。不是嗎?我也有回家不換鞋弄髒地板,衣服亂扔不雅觀,喜歡抬著手機玩遊戲不做作業的壞習慣,這些怎能不讓父母生氣呢?有時自己也認為,爸媽也在我的學習上過於嚴苛,讓我增加了不少壓力,覺得自己快失去自由了。爸媽越是對我嚴厲,我越變得叛逆。

  現在想想爸媽確實是為我好的。經過我的努力,學習成績還是上升了一些。爸爸雖然工作忙,但他一直鼓勵好好學習,按時認真完成作業。這些都是父母們呵護我成長,愛我的表現。妹妹長大後,他們也一樣會嚴格要求妹妹的。只有在父母和老師的嚴格教育下,我們才會成長得更加茁壯。

  看了家庭教育宣傳片,回想自己走過的路和遇到的事情,我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和我一樣遭遇的朋友。我也在試著長大,理解父母的不易。但也希望爸媽和我一起共同進步,共同走好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步。

  家庭教育立德樹人第三期觀後感10

  聽了這堂課,讓我學到了許多東西。同時也感到能聽這堂課,真是件很幸福的事啊。這堂課讓我這位不知所措的家長領悟到許多,也點醒了我,同時也謝謝老師給我的這次學習的機會。作為年輕的父母,我深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從孩子出生後我一直很無措,不知道該怎麼教孩子,如何做才能教好他? 今天的.課堂上曹萍教授提到:小學是孩子習慣和能力培養的重要階段。

  是啊,從一年級上學期開始,我就一直在變著法地教孩子學習的方法、處理人際關係等等方面的知識,一遍一遍地講,收效甚微,後來就改變策略:講實戰演習。比如遇到什麼問題應該怎樣解決,遇到別的難題,該如何化解。這樣說教式的只會是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相比之實戰,則要印象深刻許多。 我一直都知道孩子上小學後,培養他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是很重要的,但真不知道平時點滴的說教好壞,會影響他以後的學習和生活。聽老師講過:小學階段主要是學習能力的培養。 曹教授同進也提到:原生家庭愛的釋放,也能影響孩子的一生,對小孩自信心的培養是很有益處的。我們當家長的平時可能一直處於高高在上的態勢,從未想過孩子的感,曹教授教我們要與孩子站在同一點上看問題、分析問題,這樣家長與孩子之間會更容易溝通。

  另外曹教授講的一個關於“水結晶”的故事,也讓我領悟到:很多時候我們當家長的經常會喝斥孩子,其時有時也許只是一丁點兒的小錯,但家長們卻“大發雷霆”。如果能以平和的心態去思考孩子的錯誤,家長們也不至於出現過激的行為。而且我認為教授講的一點也蠻重要:經常和孩子擁抱,也就是肢體語言勝過語言的力量。 最後,我個人認為以後家長應多與孩子溝通,多鼓勵孩子,從正面進行教育或引導孩子。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和社會認知能力,做一名身心健康的小寶寶。

  家庭教育立德樹人第三期觀後感11

  家庭教育中做到寬嚴相濟呢?應從多方面來理解和進行。

  家庭教育要使用正確的行為、正確的思想、正確的方法。首先,尊重孩子,使其具備獨立人格,平等,理解孩子;家長要尊重孩子發展的權利,給予正確方向的引領;把培養健康快樂,對社會有用的人作為基礎目標(教育觀)。家長要尊重孩子的表達權利,對自身發展有思考決定的權利;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換位思考,與孩子親子關係密切,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不可站在自己的角度愛孩子,要明白孩子成長需要什麼樣的關心和愛護,促進他成長,給他支撐(孩子觀)。愛他,不要讓愛成為他的負擔,而應該成為動力,成為力量的源泉(成長觀)。家長要把對孩子的教育融入生活,理性的愛,真正從內心深處表達出愛,讓孩子心理更強大,更好地成長。

  其次,幼兒時期是建立規矩的重要時期,孩子的行為習慣要從小嚴格要求。家長要把孩子當成家庭成員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讓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學會關愛,不要停留在表面的愛,要內在實質的愛,家庭中愛是功德的基礎,愛是一種能力。家長要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家長要對孩子進行愛的教育,營造出相親相愛的家庭情感氛圍。讓我們要同步進行家庭建設、家風建設、家規建設。給予孩子無私但理性、有原則的愛,教會孩子如何愛自己、愛父母、愛他人。家庭教育中寬與嚴,不要角色化,而應該是家庭教育的統一原則,應該滲透到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所有人與事,家庭教育的各個環節,不要錯誤地把寬與嚴作為對孩子的態度,而應該在孩子人生髮展的重大問題上引領和嚴格要求,主要體現積極引領、和顏悅色地講解,方法上可以柔和,但目標上要嚴格明確。

  寬與嚴,是家庭教育原則問題,是家庭教育方向性問題,透過有原則的家庭教育,培養出符合社會規則、受社會歡迎的人。讓寬與嚴伴隨孩子茁壯健康成長,希望孩子們成為心中有愛、眼裡有光的明日之星,成為民族復興的棟樑之才。

  家庭教育立德樹人第三期觀後感12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好家風是良好的家庭教育》直播課,起初我對於什麼是“家風”並不瞭解,觀看直播後,我似懂非懂,媽媽耐心的給我舉了“曾子殺豬”的例子。

  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他的小兒子哭鬧著要跟著去,曾妻被鬧得沒辦法,就對孩子說:“好孩子,你留在家裡,我回來給你殺豬吃。”孩子終於留在了家裡。過了一會,妻子回來了,曾子去準備殺豬。他的妻子連忙上去制止他說:“我剛才是和孩子鬧著玩的,你怎麼真的要殺呢?”曾子認真地對她說:“孩子是不能欺騙的,今天你說話不算數,騙了孩子,明天孩子學會了說謊話,糊弄你。再說了,母親欺騙了孩子,孩子就會在心裡覺得母親的話不可靠,你以後再對他進行教育,他也許就不會聽了。這樣做,對我們的孩子是沒有什麼好處的。”最後,曾子還是堅持把豬殺了。父母要孩子做個誠實守信的人,那麼他們首先也要當個誠實守信的父母,一諾千金。

  我懂得好家風就是以身作則。“家風正,則後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家風是一個家的一種道德標準,就如同糧食一般,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成分。在我的家裡,也有家風,它教會了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有誠信的人。

  人要有誠信,媽媽經常教育我要誠信待人。記得有一次,我和好朋友約好了一起去學校打球,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中午卻下起了大雨,本來我把這事忘了,一看到下雨了才想起約好了的事情,我趕忙穿上鞋準備走,可我又想:如果我去了,那個同學沒去怎麼辦?媽媽說:“你還是去吧!假如你不去,她去了怎麼辦?那同學們一定會認為你是一個不守信的孩子。”“好吧,我去。”到了學校,雖然那個同學沒有來,但我放心多了,因為我是一個守信的孩子。

  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 左右著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從而也足見家風的重要了。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我們。優秀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起來的。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品質,這樣的家風,值得傳揚!

  家庭教育立德樹人第三期觀後感13

  今天有幸觀看了王琨老師的家庭教育講座,真是受益匪淺。講座以“孩子從優秀到卓越的五大力量”為主題,向家長們分享瞭如何科學、正確地教育孩子。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對於家長來說,養和育同樣重要。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科學、正確地教育孩子呢?下面我將觀看講座後的一些感受與大家進行分享。

  首先,我從“喚醒的力量”和“發現的力量“中學習到我們要正確的認識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愛不是把籃子裝滿,而是把孩子的心燈點亮。要喚醒孩子,就要培養孩子的“六觀”:喚醒孩子的健康觀,培養孩子旺盛的生命力;喚醒孩子的人生觀,讓孩子有夢想有志向;喚醒孩子的財富觀,不懂錢的孩子沒有未來;喚醒孩子的價值觀,讓孩子懂得為人處世;喚醒孩子的愛情觀,讓孩子懂得底線、操守和原則;喚醒孩子的世界觀,讓孩子多經歷、多體驗世界。父母不要一味地去批評孩子,要發現孩子的天賦和優點,幫助孩子將天賦和優點發揮出來,陪伴孩子、懂得孩子。

  其次,我從“榜樣的力量”中認識到父母言傳身教的重要性。家長要創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創造積極交流的溝通氛圍、要說話算話,守時守信。家長要教孩子懂得敬畏,教會孩子為人處世的規則、做人做事的規則、社會道德的規則,父母囂張,孩子則張狂,父母謙和,孩子則謙卑,父母失德,孩子則失格。夫妻間要和諧恩愛、孝順長輩。

  然後,我從“愛的力量”中瞭解到孩子不聽話發脾氣,最重要的原因是沒有感受到愛。很多家長都會說自己很愛孩子,那麼怎麼愛才是正確地愛孩子呢?我們要全然地愛孩子,孩子在父母心中就應該全是優點,用包容和鼓勵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做一個內心充滿愛的孩子,愛自己、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學校、愛社會,孩子自然就會陽光開朗。

  最後,我從“相信的力量”中學習到父母要相信孩子,父母輸入什麼,孩子就是什麼,鼓勵能讓白痴變天才,批評能讓天才變白痴。你罵孩子,孩子不會停止愛你,但會停止愛自己。永遠不要去打擊批評謾罵你的孩子,不管孩子有什麼表現,有什麼地方不如別人,他(她)也是你獨一無二的孩子,所以一定要去相信孩子、鼓勵孩子、支援孩子。

  家長愛孩子就要履行一種教育的責任,讓我們共同努力踐行家庭教育,教會孩子懂得自尊、自愛、自強、自立。

  家庭教育立德樹人第三期觀後感14

  俗話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一生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實際上是一門學問,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學習,總結經驗,以此來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剛剛聽了家庭教育公開課兩位教授的講座後,感覺有很多的收穫。“嚴與慈相濟,寬嚴有度”,關心和愛護要達到平衡,以下是我的一點心體得會。

  首先,所謂“寬”的意義,實際上的前提就是理解尊重孩子。家長要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個體差異,實際上現在孩子眼界開闊,新時代新發展,我們大人有很多東西是要向孩子學習的,我們應該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確立孩子和家長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能僅因為我們比孩子有經驗就高高在上,去命令孩子,父母不能把自己凌駕於孩子之上,在家庭教育中,我們要學會聽取孩子的意見,家庭事務儘可能多地與孩子協商,共同決策,共同遵守家庭規則。那麼就需要我們和孩子建立一種平等互動的關係,就是要尊重他,尊重他的人格,家長要在尊重平等的前提下才能教育好孩子。

  其次,“嚴”的意義。其實很多家長在家庭教育孩子中還是很迷茫的,我們不知道是嚴點兒好?還是慈一點好,所以經常左右搖擺。常言道:“沒規矩,不成方圓”,“嚴”實際上是行為規範、道德準則及是非概念。孩子的行為習慣也要從小嚴格要求,家長不能糊塗,不可以用愛的名義去綁架嚴格要求教育本質的東西。嚴是指給孩子發展有約束有指引,讓他能成來一個合格的社會人。嚴不是嚴厲,不是過分,慈也不是溺爰,嚴慈他是一種原則,我們要把這個原則堅持下去,要把嚴格和愛相結合在一起,實際是一種溫和的有意義的教育,這也是新時代教育的特點。

  所以家長要把孩子的教育融入到生活中,為孩子建立和諧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在家庭中保持愉悅的感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特別重要。“寬嚴相濟”看起來是個方法,但他實際上是個很重要的家庭教育原則,培養孩子將來成長為一個懂愛、會愛的人,真正健康的有慈愛的情感和價值的人。家長也要做到以身作則,我也希望越來越多的家長能夠從我做起,從自己做起,通過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同孩子溝通,讓寬和嚴伴隨孩子健康成長,希望我們的孩子都能成為心中有愛,眼裡有光,能夠積極適應社會的人。

  家庭教育立德樹人第三期觀後感15

  透過本次學習,我深深地感受到對孩子的教育是一門永遠學不完的人生課。而這門課程是需要全方位重視和成長的。作為一個家長、一所學校甚至整個社會對下一代的培養都應該有一種責任心和關注度。而我們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一言一行更是深刻地影響著孩子,作為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

  父母承擔著對孩子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我們要用正確的思想、方法和行為來教育孩子養成好思想,好品行的習慣。教育理念跟著時代發展是一致的,都要不斷前進,不斷變革,作為家長有擔當,有責任感,多陪伴,才能提升感情,對自己嚴格要求是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中讓孩子不斷提升自己的動手能力,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也必不可少的,良好的習慣養成不在一朝一夕,日積月累才能破繭成蝶。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作為家長,我們有責任不斷加強學習科學的教育理念,攜手家庭和社會,共同營造關愛孩子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用愛滋潤孩子心靈,用心啟迪孩子智慧,履行家庭教育的責任,做一名合格的家長。

  家庭教育立德樹人第三期觀後感16

  說實話,當聽到家庭教育被立法,家教不再是“家事”而發展到“國事”的時候,作為一名家長的內心是激盪的。激盪是因為它打破了傳統的家庭教育理念,教育孩子不再是自家關起門來的事情,而升級成了國家和社會都要共同重視的事業,一項沉甸甸卻偉大的事業。法律規定,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責任者,因而身為家長的我們有義務要扮演好這樣一種時代交班人的角色。

  是什麼?家庭教育的基本前提是: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尊重個體差異,以因材施教為準則。我個人特別認同節目中朱永新教授的話:“要成才先成人”,只有讓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找到幸福感和人生價值,他才可能成為對國家和對社會的有用之人。

  怎麼做?在學校,孩子以學知識為主;在家庭生活中,家長更多的責任應該是尊重孩子,正向引導,言傳身教,以身作則。要充分意識到父母在家教中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把高質量的陪伴納入生活的日程表裡,嚴慈相濟,松馳有度。家長不應單純地把分數作為衡量孩子成長的唯一標準,要看到孩子發展的全面性。在生活中與孩子一起進步,共同成長。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家長應努力做到家校合作促成1+1>2,才能真正的立德樹人……

  家庭教育立德樹人第三期觀後感17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某一瞬間,你看到孩子,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我們當父母的對了,孩子自然就對了。”的確,面對家庭教育,我們每個家長都是參與者、體驗者、發生者、影響者和推動者。

  確實是這樣,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格局決定著孩子的格局,孩子人生能夠達到的高度,很大程度上源自家庭教育。父母承擔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父母要用正確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養成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父母給孩子人生最大的底氣,是給他一個溫暖的家,無論貧窮或是富有;是做情緒穩定的父母,欣賞他,鼓勵他,接納他,讓孩子擁有滿滿的安全感、自信心和無懼困難的勇氣。作為新時代的父母,要不斷學習,在陪伴中與孩子共同成長。透過學習我深刻地認識到,培養優良品德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潛移默化、寓教於樂的教育方法是關鍵,學校和社會各界的指導支援是保障。我堅信,有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協同育人,

  孩子們一定會健康快樂地成長,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家庭教育立德樹人第三期觀後感18

  家庭是人生第一堂課,“言傳身教,立德樹人”。父母任重道遠,只有自己不斷學習,瞭解孩子在各個階段的心理,保持情緒穩定,無條件的愛孩子,感化孩子,相信孩子。才能讓孩子走的更好,更遠。

  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很強的自尊心,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家長要了解、研究自己的孩子,幫助其走適合自己的路。

  尊重孩子的隱私權,尊重是教育孩子的前提。沒有尊重他的隱私權,孩子的心底就會產生隔閡,儘管他沒有說出來。

  有感於家長要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習慣,我的孩子作息時間亂,主要是從小到大沒有做好榜樣。孩子閒時不能主動閱讀書本,更愛刷影片,玩遊戲。這些大人眼裡的矛盾,歸根結底還是父母沒有做好榜樣。

  與孩子的關係緊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無法透過一朝一夕就能緩解。需要長期的陪伴,長期的探索。遇到問題,想辦法克服解決,與孩子一起約定規則,與孩子一起努力戒手機、戒遊戲。一起看書、運動。做高質量陪伴的父母,學會和孩子一起成長。

  家庭教育立德樹人第三期觀後感19

  在這炎炎夏日裡,兩位專家的線上課給我們家長帶來一陣陣解暑良藥。讓“相親相愛”這個詞更具體更深刻。讓我們明白了先要懂得愛,然後再去愛。

  國家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把家庭教育上升到了法律層面,這充分說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當然也從另外一方面說明了我們現在家庭教育存在嚴重的不足和偏離。

  現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們在物質方面對孩子們幾乎做到了有求必應,這讓孩子們覺得一切都來得太容易,讓他們無形中養成了理所應得的壞習慣。很多時候他們都一直生活在被愛中,而不懂得去愛。

  我們時常用愛來交換他們的成績,或者直接告訴孩子好好學習最重要,家裡的大大小小的事情與他們無關,或者高高在上嚴厲的批評辱罵孩子,讓孩子們承受著有壓力的愛,讓他們成為學習的機器。

  以上這些都是錯誤的做法,我們要做新時代的父母,用愛感化孩子,用勤勞影響孩子,用睿智成就孩子。

  我們要跟孩子一起讀書學習,感受知識的樂趣;跟孩子一起做家務,知道家庭事務的繁瑣;帶孩子一起工作,看到大人工作的辛苦;跟孩子一起孝敬長輩,懂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家庭教育,作為家長我們不缺席,我們一直在路上。

  家庭教育立德樹人第三期觀後感20

  聽完兩位專家的講座,我受益匪淺。作為父母同時又是教師,雙重身份的自己這些年見識了太多孩子的成長故事,家長的喜怒哀樂,孩子的悲憤交加,無不詮釋著人類最大的話題-愛與被愛!有愛才有成長,被愛才會進步!可是,如今的孩子,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滿足他們的衣食住行就是愛,而是要陪伴他們一起成長,一定是高質量的陪伴,即尊重他們的人格獨立,引導他們的情感共鳴,支撐他們的精神需求。

  這就要求我們做家長的要與時俱進,與孩子同行,不斷地提升自己,更新自己。家長要用正確的行為去引領孩子,用正確的思想觀念去扶持孩子,還有用正確的方法去指導孩子,做他們堅強的後盾,而不是簡單的“供給者”。愛孩子,不要成為他們的負擔,而要做他們成長路上的同路人,傾聽者,放低姿態,嚴慈相濟,尊重他們的合理發展,並且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情感上的共情,才能讓孩子以一種輕鬆的狀態去成長。而身心健康地成長,才會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