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標家長觀後感(精選16篇)

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標家長觀後感(精選16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標家長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標家長觀後感 篇1

  今天參與《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標》的學習,受益匪淺。瞭解到在物質匱乏時代和當代環境背景的不同,學習瞭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構建與孩子交流的橋樑。

  在和孩子的相處過程中,父母常常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將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孩子,甚至用生氣、威脅的口吻和孩子交流。不瞭解孩子出現了消極對抗的情緒時,他實際在表達“我很需要你的幫助”。那麼如何來實現有效溝通呢?

  首先,家長要不斷地思考和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激發和引導孩子的自我發展之路。正確看待孩子的成功與失敗。在生活中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鼓勵提升,也要允許孩子犯錯,正確化解矛盾,給孩子體會錯誤的計會,培養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讓孩子理解失敗不是結果,只是成功道路上的驛站。

  同時,父母要善於做一個聆聽者和共情者。專注孩子的情感,給予積極的回應,不評判。對於孩子說到做到的事情,給予積極的反饋,肯定孩子的感受,積極建立和孩子的情感的連結,讓孩子體會到認同感。

  孩子還在處於成長階段,在不斷地獲取知識和資訊,對事物有極強的好奇心。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缺點,激發孩子對新鮮事物的探索心,及時糾正不當,陪伴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時代不同,也需要我們家長不斷的學習和提升,能夠達成與孩子同頻的思想,家庭教育也是家庭學習提高的過程,是鍛鍊,也是考驗。與孩子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標家長觀後感 篇2

  3月27日,在班主任閆老師的號召下我們收看了家長大課堂線上直播《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標》專題報告。

  講座非常精彩,在“家長大課堂”雲端與家長們進行著深度的互動和家庭教育理念的溝通。作為一名小學生的家長,我們也在反思自己,做一個良好的聆聽者、共情者、善言者和踐行者。平日要更多地去傾聽孩子的心聲,讓孩子能夠敞開心扉與我們溝通,進而在傾聽中接納孩子、共情孩子。與此同時還要在生活中看到孩子的優點,用他們喜歡的方式去陪伴,才能與孩子達到心靈的溝通。

  透過本次學習,我還認識到並不是簡單地對家庭教育知識的掌握就可以,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反覆的實踐和修正,透過孩子的反饋再進行相應的調整,並且要堅持使用,使它成為一種行為習慣和語言習慣。瞭解自己是學習的根源,透過ABC法則對問題發生的原因進行思考再做出不同方式方法的選擇。瞭解孩子是學習的開始,要正確判斷孩子某些行為背後的情緒。

  時代不同,作為家長也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提升才能夠達到與孩子思想同頻,家庭教育是一條任重而道遠的路,是鍛鍊、也是考驗,我相信只要不斷堅持,與孩子共同實踐就會不斷進步。學者貴於行之,而不貴於知之。

  感謝教育局及學校給予的學習機會!

  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標家長觀後感 篇3

  家庭教育的雙贏不止可以解決當下的問題,協助孩子的心智成長,這種意識和行動能力也為孩子未來的生活和處事指明瞭正確的方向。而教育是一個漫長的實踐的過程,在育人中的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這也是素質教育實施的必然要求。家庭教育要求家長以教育活動的支持者、參與者、決策者進入學校教育。推進家校合作,促進教育教學發展。

  因此“家長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品味為人父母的快樂和孩子身心健康,品格卓越,學業有成”這一核心是雙贏的關鍵問題所在,應該對自己孩子所面臨的問題進行背後的原因分析,解決孩子的煩惱,促進高效學習。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應從就表率、學習、共情、鞭策四方面來竭力實施。比如解放思想,對思想及時更新、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還有生活習慣、積極配合老師的任務。

  這有助於孩子感受更豐富的情感,在誇獎和鼓勵中建立起自信,瞭解這個世界的多面性,學習和不同的人溝通,是孩子心理成長和性格塑造的營養素。

  家庭教育實質是生活的教育,核心是讓孩子成人,因此想實現家庭教育雙贏,我們父母要努力做好榜樣。家長,是孩子們的投資人,如何讓這個專案增值,也是我們實現雙贏的目標!

  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標家長觀後感 篇4

  3月27日上午,有幸參加了青島市教育局向全市家長組織的“家長大課堂”第一講,範延偉老師為我們家長帶來的精彩專題講座《家庭教育的核心》,受益匪淺,進一步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那麼,怎樣才能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呢?現結合對剛剛頒佈不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學習,談幾點粗淺認識,不妥之處,請老師和家長們給予指正。

  教育孩子首先應從家長及家庭教育做起,父母在以身作則的同時要還要積極培養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孩子的可塑性強,兒童階段更是教育的黃金時期,把握好這個關建時期,對於一個孩子乃至一個家庭都是至關重要的。

  一、營造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

  家是孩子們主要的活動場所,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源泉。家庭氣氛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身心健康。夫妻恩愛、家庭和睦,才會使孩子感受到愛的存在,家的溫暖。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情是任何感情都無法代替的,做父母的要好好珍惜這種親情。和睦的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積極的,向上的。孩子只有生活在充滿愛的家庭裡才會有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才會懂得去愛別人,愛社會。給孩子一個安全、舒適、溫暖的家,是做好家庭教育的第一步,家人之間要相親相愛,和睦相處。在這方面,我們是以實際行動讓女兒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

  二、帶領孩子學會感恩

  父母是孩子出生到這個世界第一接觸到的人,父母的愛也是孩子感受到的第一種情感,讓孩子學會對父母的愛進行反饋,這是對父母的感恩,這也是孩子學會的第一個感恩。有感恩這個情感基礎,孩子在生命成長中,不斷學習到其它情感,充實他們的情感面,進而學會感恩老師、感恩長輩、感恩社會。俗話說:“習勞知感恩。”只有自己真正地付出勞動,才會知道感恩他人。作為父母,多多支援孩子去勞動,學會幫爸爸媽媽做家務活動,記得孩子從上幼兒園起,就學會了洗碗、擇菜、包餃子,打掃衛生等家務活動,讓孩子在勞動中懂得感恩,學會快樂。

  三、學會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孩子就是一本書,我們都在一頁一頁往下翻,但要真正讀懂她卻不容易。有句話說得好,對於孩子的教育,學校好比是白天,而家庭就是夜晚。白天的變化固然重要,但夜晚所發生的很多看不見的變化更不可小覷。那麼,作為父母應當如何發揮作用呢?範延偉老師給了我們很多啟示。

  首先要與孩子交朋友。孩子和父母之間總會有一定的隔閡,這種隔閡主要來自年齡的差距,要消除這種隔閡,必須學會與孩子交朋友,調整好時間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玩耍,一起看書,一起跑步,一起下棋,一起做手工,這樣才能和孩子打成共識。對孩子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和指責。家長如果總是高高在上,就很難和孩子交知心朋友,也就談不上真正的溝通。這就要求我們家長在和孩子談話時,要以孩子的心態和孩子能理解的語言進行。

  其次要尊重孩子的選擇。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孩子更不例外,有的時候孩子做出的選擇可能令大人難以接受,但是,請尊重她的選擇,這樣孩子才會覺得大人是真的理解她們,經常得到尊重的孩子同樣也會去尊重他人。

  第三要學會換位思考。換位思考是每個大人都應該學會的行事方式,我們不能用大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試想自己像孩子這麼大的時候,可能做得還不如孩子做得棒,真正把自己當成孩子去思考孩子的思維模式,才是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唯一途徑,真正站在孩子角度考慮事情才會讓讓孩子信服。

  第四要學會肯定孩子。經常得到肯定的孩子會變得很自信,才會變得更容易敞開心扉,自卑的孩子通常都不願意開啟自己的心扉,適時讚美對於孩子的重要性是不可言喻的,適時的肯定更是走進孩子心靈的鑰匙。

  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習慣是什麼?習慣是一種看不見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覺當中養成的,學生學習成績的好與壞,不僅與學生的智力有關,更重要的還是與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有關。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決定一個孩子未來成功的基礎和保障。而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是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建。讀書是開闊孩子的視野,獲得知識的一種學習方法。親子共讀,營造書香氛圍,所以在我們家裡,床頭、沙發、窗臺上到處都有書,女兒想看的時候,隨手拿來就看。同時,我們每天下班後,先把手機靜音,放在一邊,把時間交給孩子。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至關重要,如果我們家長進門就看電視、玩手機,孩子又怎麼有心思看書呢?以身作則,比千言萬語都管用。每天預留一個固定時間去看新書,給孩子帶一個頭,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慢慢地,孩子也就喜歡了上閱讀。目前,閱讀不僅成了女兒的一種生活習慣,而且也成了她的的良師益友。

  五、學會做聆聽者

  做好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家長與孩子的溝通,要注意講究方法:首先要善於傾聽。只有傾聽孩子的心裡話,知道孩子想什麼,關注什麼和需要什麼,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也會使以後的溝通變得更加輕易。孩子向您訴說高興的事,您應該表示高興;孩子向您訴說不高興的事,您應該讓他盡情地宣洩,並表示同情:當孩子向您訴說您不感興趣的話題,您應該耐著性子聽,表示您關注她的談話內容。這樣,不僅使孩子更樂意向您傾訴,也可以提高她的語言表達能力。再者要有耐心。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年齡、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著巨大差異,理解需要一個過程。如果過於急躁,溝通就會成為泡影。我們和孩子可以隨時進行交流,孩子什麼都可以問,什麼都可以說,敞開心扉,無話不談,當天的煩惱當天解決,用快樂心情迎接每一個明天。

  六、給孩子自由空間

  在完成必要的作業後,其他時間讓孩子自我安排,孩子會做一些她感興趣的事情,比如做閱讀、繪畫,下棋,手工、只要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的活動,父母就不要干涉。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經常把孩子封鎖在一定的範圍內,身心得不到休息和調整,就有可能適得其反,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從而喪失對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那會得不償失。

  透過“家長大課堂”講座的學習,在每位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同時,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多麼重要,同時也使我深深體會到,當教師難,做家長也難,我們在盡力做好家長的同時,更應該不斷地提升和改變自己,與孩子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標家長觀後感 篇5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師,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是孩子成長中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天長地久的。作為家長,我是幸福的,因為孩子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財富,然而作為家長,我又是困惑的,因為幾乎每天都要遇到各種不同的難題,很多時候不知如何下手解決,今天聽了範老師的專題報告,真是受益匪淺,下面我總結下我的心得體會:

  首先,要做個聆聽者。學會聆聽,才能讓孩子敞開心扉,只有被懂得,被理解,讓孩子感覺到在你面前是安全的,她才能和你說出心裡的話。我就非常願意做女兒的聆聽者,她也非常的信任我,經常和我分享她在學校發生的事情,她的小秘密,還有她的心事和夢想,其實真的很感謝她,讓我成人了她無話不說的朋友。

  其次,要做個共情者。範老師說家不是講道理的地方,是孩子的加油站,我覺得更是孩子的避風港。當她們在外面受到了委屈或者傷害的時候,更希望得到的是我們的理解和安慰,而不是指責,孩子的眼裡往往揉不得沙子,他希望能被公平對待,當孩子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時,父母的一句支援的話就能幫助孩子修復內心的傷痛,讓他的內心漸漸平靜下來。父母的愛是修復孩子心靈創傷最好的良藥,這個世界不可能永遠溫柔地對待我們的孩子,但我們卻可以在他被傷害時,給他一個溫暖的懷抱,讓他充滿力量,微笑地面對生活。

  再就是要做個善言者。一定要學會誇孩子,要有誇孩子的十八般武藝。想想現在孩子也是不容易,不僅僅要學習好,還要全面的發展,我經常跟女兒說,你比媽媽厲害一萬倍,你會彈鋼琴、會唱歌跳舞、下象棋,媽媽一樣都不會!她也會很開心,總之,沒事的時候多誇誇她,能夠讓她的自信心不斷的提高。

  最後就是要做個實踐行者。學者貴於行之,而不貴於知之,可以給孩子寫封信,列出孩子的十個優點,以孩子的方式每天陪她玩半個小時。陪伴是最長情的告,也是孩最需要的,願每一位父母都能成為孩子最信賴的良師益友。

  教育如水,它能使稜角分明的頑石,漸臻完美;教育是一場溫暖的修行,作為父母的我們需要不斷修“心”,在清明澄澈的心境裡,獲得教育的智慧。願我們都有合適的方式以守護者的姿態,去保護孩子的初心和夢想。家校共同努力,幫助孩子能夠正確的認識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標家長觀後感 篇6

  今天觀看了《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標》,學習了家長如何正確的參與孩子的成長。隨著時代的進步,如今的孩子面臨家庭教育成員漫溢的情況,父母及多個長輩參與教育,孩子的教育要求更加精緻而柔和。課程學習受益匪淺,現將自己總結的幾個點與大家分享:

  1、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做到讓孩子信服。首先家長要自律,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最好。家長自己做好了,才能成為孩子的榜樣。

  2、家長要認真聆聽,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平等的與孩子交流溝通,弱化家長批評孩子的習慣。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不應該側重於充當孩子指揮者的角色,學會聆聽孩子的.心聲,學會共情,營造一個孩子可以信任的學習生活氛圍。

  3、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很重要,只有親子關係和諧了,孩子才能願意和父母溝通交流,父母才能更好的走進孩子的內心,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與需求。學會有理有據的誇讚孩子,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的認識自己的優點。

  4、尊重孩子,生活中多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和權利,引導孩子對自己行為的認知。孩子終將長大自己面對社會,所以培養孩子自我發展的能力也尤為重要。另外,還要重視文化課學習之外的德育教育,孩子品德好壞的形成在家庭,體現在社會。孩子心理健康、品德好,才能更好的適應學校和社會。

  教育孩子是個長遠而又艱難的課題,是每一個家庭都要面對的。在學校,老師是孩們的領路,而在家庭,家長是孩們的同者,作為家長來說,我們要拿出足夠的耐陪伴孩成長的每一天。

  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標家長觀後感 篇7

  想要賞花先澆水,孩子的培養就是先澆水的過程。家庭教育中的雙贏思維,就是把父母希望的,轉化為發揮孩子的內驅力,滋養孩子內心的富足感。而促使轉化的動力就是愛、理解和規矩。

  愛與理解如月光,傾瀉一地,明亮而溫柔。在父母的尊重、信任、理解和關懷中長大的孩子,他們內心的自卑會少一些,自信會多一些;恐懼會少一些,果敢會多一些;盲從會少一些,主見會多一些。這樣的孩子也最容易被灌溉,靜待花開。

  讓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愛、理解與信任其實並不容易,需要父母長期奮鬥、自我進步、不斷學習。在新時代,我們就要用新的教育理念——摒棄專制,少強迫,多引導,平等尊重,以童心換童心。

  除了愛與理解,適當的給孩子立規矩也是必要的。一方面規矩能夠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讓孩子更有邊界感和安全感,從而更好的保護孩子;另一方面規矩也可以培養孩子的契約精神,讓孩子學會自律。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希望在和孩子共同學習,一起成長的過程中能收穫兩份果實——一份來自我們的寶貝,一份來自我們自己。

  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標家長觀後感 篇8

  家庭教育是一門集多種學科為一體的綜合學科。做好家庭教育可以使孩子健康成長、陽光成長,是每個家長的義務。每個家長都要積極的、認真的學習,學好學會家庭教育這門學問,培養出積極向上、樂觀生活、關愛生命的孩子。

  什麼是生命的意義?世界的每一生命都是一個奇蹟,生命的整個旅程是不容易的。然而生命有自己的智慧,在不同的環境中生命又是積極向上的、向善的,生命本身有希望、有潛能向好處發展、進化。

  生命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

  首先是安全教育。對孩子進行自身保護安全教育。從小要對孩子進行形象的具體的安全教育,遠離明火,防觸電,外出遵守交通規則等等。

  其次是能力教育。對孩子進行社會應急能力教育。應對疫情是一次對孩子很好的考驗和教育,應對在家上網課,戴口罩,與他人相處等等生活能力。

  三是道德教育。對孩子進行關愛生命教育。無論是人,還是動植物,都有生命,生命至上,生命來之不易,生活不易,我們都有責任去保護生命,使其走完生命的整個歷程。

  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標家長觀後感 篇9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好家風是良好的家庭教育》直播課,起初我對於什麼是“家風”並不瞭解,觀看直播後,我似懂非懂,媽媽耐心的給我舉了“曾子殺豬”的例子。

  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他的小兒子哭鬧著要跟著去,曾妻被鬧得沒辦法,就對孩子說:“好孩子,你留在家裡,我回來給你殺豬吃。”孩子終於留在了家裡。過了一會,妻子回來了,曾子去準備殺豬。他的妻子連忙上去制止他說:“我剛才是和孩子鬧著玩的,你怎麼真的要殺呢?”曾子認真地對她說:“孩子是不能欺騙的,今天你說話不算數,騙了孩子,明天孩子學會了說謊話,糊弄你。再說了,母親欺騙了孩子,孩子就會在心裡覺得母親的話不可靠,你以後再對他進行教育,他也許就不會聽了。這樣做,對我們的孩子是沒有什麼好處的。”最後,曾子還是堅持把豬殺了。父母要孩子做個誠實守信的人,那麼他們首先也要當個誠實守信的父母,一諾千金。

  我懂得好家風就是以身作則。“家風正,則後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家風是一個家的一種道德標準,就如同糧食一般,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成分。在我的家裡,也有家風,它教會了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有誠信的人。

  人要有誠信,媽媽經常教育我要誠信待人。記得有一次,我和好朋友約好了一起去學校打球,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中午卻下起了大雨,本來我把這事忘了,一看到下雨了才想起約好了的事情,我趕忙穿上鞋準備走,可我又想:如果我去了,那個同學沒去怎麼辦?媽媽說:“你還是去吧!假如你不去,她去了怎麼辦?那同學們一定會認為你是一個不守信的孩子。”“好吧,我去。”到了學校,雖然那個同學沒有來,但我放心多了,因為我是一個守信的孩子。

  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 左右著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從而也足見家風的重要了。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我們。優秀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起來的。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品質,這樣的家風,值得傳揚!

  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標家長觀後感 篇10

  透過觀看王殿軍專家的講座,我深深地感受到對孩子的教育是一門大學問。而我們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行為舉止更是深深地影響著孩子,我們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更要時刻學習如何與孩子溝通,如何引導好孩子,如何教育好孩子。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我認為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環境是最為重要的因素—親子環境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做呢?我們有一個通病就是責罵,比如經常會有家長說:“你怎麼每次都這樣粗心?”這樣的話語是亂貼標籤的。孩子如果常常捱罵的話,就會失去自信心,總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我們面對孩子做錯事的時候,首先要記住我們是期望他更好,教育專家提出這樣的建議:“孩子,剛才發生了什麼?你很難過,對嗎?為什麼會這樣子呢? 讓孩子思考後想辦法去解決它,並讓他認識到這樣的行為是不好的,而並不是讓他感受到自己任何事情都做得很糟糕”。

  父母有一顆平常心,父母心態如何,直接影響孩子的,凡是心態好的父母,無論孩子考出多麼糟糕成績,我們應該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是愛自己的。讓孩子在良好的親子環境下長大,總有一天孩子會學會感恩。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應該有他獨立的空間,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自由並不代表放手。我們陪孩子但不操縱孩子,教給孩子良好的自我管理習慣和培養良好的發展意識,這樣才能讓他們受益一生 。

  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標家長觀後感 篇11

  感謝學校搭建平臺,給家長們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聽完專家講座,真是受益匪淺。

  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境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基石。作為家長要努力營造溫馨、舒暢,充滿包容和愛的家庭環境,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努力做到:

  1、多陪伴,多理解孩子。家長的陪伴是孩子成長的精神食糧和溫暖港灣。陪伴會讓孩子減少焦慮,消除孤獨,喜歡與我們在一起。理解會促進溝通,讓孩子感到溫暖、幸福。

  2、多溝通,少說教。良好的溝通有助於親子關係的和諧,和諧的親子關係是孩子身心健康的保障。學會傾聽孩子說話,多和孩子交流,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尊重與關愛。

  3、制定規則,管理好手機與讀物。孩子從小要有規則意識。特別是手機和不健康的讀物,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制定規則,會促進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不迷戀,不越界,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特徵。

  4、和孩子一起面對壓力。孩子是一個活生生的個體,會遇到許多壓力。作為家長,不能忽視,不能責怪,要和孩子一起面對,並教會孩子在壓力面前不抱怨,不逃避。必要時,學會求助。只有家長的接納與幫助,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護孩子,提高孩子的心理彈性。

  願我們透過學習,成為更好的家長。願我們的學習,成就更好的孩子!

  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標家長觀後感 篇12

  看了這次的影片,收穫頗豐,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除了孩子在學校裡的學習之外,家庭也是重要的一個生長環境的場所,具有無可替代無與倫比的作用。

  孩子的青春期是十一二歲到十七八歲之間,這段期間孩子容易受情緒腦的控制。這個時代的孩子,他們可以宣洩的空間更少了,在我們那個年代的娛樂是和小夥伴們一起出去摘東西吃,而他們卻是回到家中,面對冷冰冰的電子產品。他們孤獨,缺少玩伴。他們失落,因為難得的週末不是在補習班就是在去補習班的路上。他們迷茫,因為他們只知道學習,不懂得自身的價值感在哪。

  所以,家庭教育在這期間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用家庭的凝聚力,讓孩子體會到家庭的快樂與溫暖;用傳教的方式教會孩子們如何在面對壓力時解決困難;用家庭環境的力量幫助孩子們培養堅韌不拔的性格,不會輕易被壓力壓垮。

  關於如何保護家庭環境方面,現在的家庭問題就是家庭的過於冷漠,家庭的劇烈衝突以及家裡遭受了重大變故。第三點一般家庭是不會遇見的。第一點家庭的冷漠,家長對孩子的不聞不問,放養型讓孩子成長,這樣孩子看起來很自由,但卻沒得到關愛,對於成績等方面也是無所謂的態度。第二點劇烈衝突,家長太管孩子了,往往適得其反,意見不合而產生了衝突。在我看來,最好的辦法就是多溝通,少說教。溝通是雙向的,雙方能像知心朋友一樣吐露自己的心聲,毫無保留,而說教則是家長單方面的教訓孩子,孩子在長大了之後該懂的道理早就懂了,說多了也嫌煩。

  家庭教育,家庭環境,由我們每個家長共同守護。

  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標家長觀後感 篇13

  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家長最關心也是最困惑的一個問題。10月28日下午學校組織了一場《做真正會愛孩子的家長》的家庭教育講座,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個小時,卻讓我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孩子從出生到入園、上學有如一張白紙,可塑性極強,小學的六年是孩子成長的黃金階段。每個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是這個“成”是最難的一個問題。透過聆聽這次講座,讓我感觸良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做個會愛孩子的家長

  之前我以為愛孩子就是事事為他著想,穿衣吃飯出行遊玩,事無鉅細的給他一切,其實我不是一個寵溺孩子的媽媽,但是也總會覺得孩子還小,有一些小問題是難免的,直到聽了講座之後我才明白,孩子需要的不是這些,他們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注、自由成長的空間,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個完美的空間,不要去打破它,不要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交付給孩子。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長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1、覺得把孩子送到學校,交給老師就萬事大吉了。2、孩子在學校五天,好不容易放假了放鬆一下。就這短短週末的兩天卻把孩子在學校建立起的良好習慣丟的一乾二淨,只有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動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長。

  三、父母要以身作則

  孩子需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這些受父母的影響最大。比如不讓孩子看電視、上網玩遊戲,可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家長卻看著電視、打著遊戲,孩子的心裡會怎麼想,能感覺到平衡嗎?每次別人問起:你家孩子你滿意嗎?回答的最多的都是這個孩子氣死人了。反之,有人問你家孩子對爸爸媽媽的滿意嗎?捫心自問你覺得孩子會怎麼回答?所以,家長要以身作則,要求孩子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

  四、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和高質量的陪伴

  要善於傾聽,傾聽孩子身上所發生的一切,和孩子多聊聊天,就會發現孩子現在關注什麼、需要什麼、渴望得到什麼,孩子樂意向父母傾訴,父母也可以更多地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陪伴不是你陪在孩子身邊就可以,孩子玩耍你在看手機,這是看護不是陪伴,總結為:“要和孩子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空間做同一件事”。

  五、學會賞識自己的孩子,提高孩子的心理素養

  對孩子要多鼓勵、多讚賞,不斷培養孩子的自信、自強、自尊和自立。用正確的方式指出和改正孩子的缺點,“你能行”,“你真棒”,在父母的鼓勵下,孩子會覺得我行、我可以、下次要做更好,在鼓勵中得到快樂和成長的改變。對孩子說話也要多多注意,同一句話不同的語句給人的感受大不相同,這就是語言的魅力。

  六、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都說環境改變一個人,人亦能改變環境,尤其對孩子而言,有一個好的學校環境至關重要。夫妻恩愛、家庭和睦,才能使孩子感受到愛的存在,家的溫暖,孩子才能更加積極向上。張志剛老師說:“讓自己快樂是一種美德,讓別人快樂是一種公德”。我覺得很對,只有讓孩子感受到環境帶來的快樂他才不會抗拒所有的一切。

  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標家長觀後感 篇14

  今天有幸觀看了王琨老師的家庭教育講座,真是受益匪淺。講座以“孩子從優秀到卓越的五大力量”為主題,向家長們分享瞭如何科學、正確地教育孩子。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對於家長來說,養和育同樣重要。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科學、正確地教育孩子呢?下面我將觀看講座後的一些感受與大家進行分享。

  首先,我從“喚醒的力量”和“發現的力量“中學習到我們要正確的認識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愛不是把籃子裝滿,而是把孩子的心燈點亮。要喚醒孩子,就要培養孩子的“六觀”:喚醒孩子的健康觀,培養孩子旺盛的生命力;喚醒孩子的人生觀,讓孩子有夢想有志向;喚醒孩子的財富觀,不懂錢的孩子沒有未來;喚醒孩子的價值觀,讓孩子懂得為人處世;喚醒孩子的愛情觀,讓孩子懂得底線、操守和原則;喚醒孩子的世界觀,讓孩子多經歷、多體驗世界。父母不要一味地去批評孩子,要發現孩子的天賦和優點,幫助孩子將天賦和優點發揮出來,陪伴孩子、懂得孩子。

  其次,我從“榜樣的力量”中認識到父母言傳身教的重要性。家長要創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創造積極交流的溝通氛圍、要說話算話,守時守信。家長要教孩子懂得敬畏,教會孩子為人處世的規則、做人做事的規則、社會道德的規則,父母囂張,孩子則張狂,父母謙和,孩子則謙卑,父母失德,孩子則失格。夫妻間要和諧恩愛、孝順長輩。

  然後,我從“愛的力量”中瞭解到孩子不聽話發脾氣,最重要的原因是沒有感受到愛。很多家長都會說自己很愛孩子,那麼怎麼愛才是正確地愛孩子呢?我們要全然地愛孩子,孩子在父母心中就應該全是優點,用包容和鼓勵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做一個內心充滿愛的孩子,愛自己、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學校、愛社會,孩子自然就會陽光開朗。

  最後,我從“相信的力量”中學習到父母要相信孩子,父母輸入什麼,孩子就是什麼,鼓勵能讓白痴變天才,批評能讓天才變白痴。你罵孩子,孩子不會停止愛你,但會停止愛自己。永遠不要去打擊批評謾罵你的孩子,不管孩子有什麼表現,有什麼地方不如別人,他(她)也是你獨一無二的孩子,所以一定要去相信孩子、鼓勵孩子、支援孩子。

  家長愛孩子就要履行一種教育的責任,讓我們共同努力踐行家庭教育,教會孩子懂得自尊、自愛、自強、自立。

  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標家長觀後感 篇15

  10月28日下午,實驗小學明德樓能容納三四百人的大會議室裡座無虛席。家長們有幸受學校邀請,聆聽國家級心理諮詢師、培訓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張志剛老師的“做真正會愛孩子的家長”家庭教育講座,各位家長專注聆聽、積極互動、認真筆記,獲益頗豐。

  講座中,張老師以幽默風趣、接地氣的語言、親子溝通的真實案例,向各位家長傳遞家庭教育的經驗。在兩個小時輕鬆愉悅的氛圍中讓我有以下感悟:

  1、家長的成長比孩子的學習更重要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所以我們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關注孩子的成績、關注孩子的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正因為過度的關注造成了很多意識不到的問題,而我們的用心良苦,往往達不到想要的結果。聽了張老師的講座,我茅塞頓開,其實孩子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優秀,我們是忽視了自己的成長和學習,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焦慮。

  2、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受挫能力更重要

  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樹立良好的家風和榜樣。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先做一做。善於學習,懂得孩子發展的規律,滲透正向的能量。家庭和睦是孩子健康成長的保障,愛自己、愛家人,在孩子面前維護配偶的正面形象,營造和諧幸福的家庭氛圍,使孩子獲得安全感、幸福感。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杜絕過度溺愛,教會孩子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傷害自己,不破壞環境,不傷害他人。讓孩子知道出現錯誤就要接受懲罰。

  3、學會真正的愛孩子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但是我們的方式是否正確?要做到在同一時間,同一空間,和孩子做同一件事,做到真正意義上的陪伴。改變自己的觀念,改掉焦躁的習慣,改變語言模式,努力培養擁有有趣的靈魂、健康的身體、會探索的孩子,而不是聽話的孩子。

  短短兩個小時的講座,家長們聽的津津有味,許多經驗之談讓我如醍醐灌頂,感慨良多。借用張志剛老師的話“讓自己快樂是一種美德,讓別人快樂是一種功德!”讓我們從愛自己、快樂自己開始,做一名願意學習、願意成長的家長,從現在開始改變自己、改善家庭環境、呵護孩子健康成長!

  家庭教育的核心目標家長觀後感 篇16

  隨著實驗小學大會議室裡一陣陣掌聲的響起,我知道這次的講座讓到場的家長們都受益匪淺。當然我也覺得收穫頗多,我很榮幸作為五三班家長參加張老師的講座,很早就知道張老師在社會享有很高的聲譽,親身經歷才知道果然名不虛傳。接來下我從下面幾點談下心得吧!

  在“該不該打孩子”方面,家長們都給出了不同的見解,有些認為犯錯誤就該打,有些人為不該打,在張老師透過擺事實講道理循序漸進的分析下,我明白了可以打孩子也是有前提的:

  第一、在不生氣的時候打;

  第二、必須讓周圍的環境保持統一;

  第三、打完後要及時和孩子溝通,讓孩子知道犯了錯誤是要承擔後果的。

  我深深的知道以前在管教孩子方面自己做的是多麼的不好,總覺得孩子是自己的,想打就打,我是家長,孩子要無條件的聽話,最後是孩子害怕了,而不是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我也知道了,孩子的話要積極的回應,回應代表了對孩子的關注,而不是想理就理他,不感興趣就不回應那,那樣會傷害孩子。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夙願,都想把自認為最好的愛給與孩子,但很多時候我們的愛成了偏激的愛,成了孩子成長路上的枷鎖。孩子不愛吃青菜的時候我就會吼孩子,“你要補充維生素啊,吃青菜皮膚變白啊”透過張老師的講解我知道0~6歲孩子要多吃些粗纖維的食物,孩子透過咀嚼可以促進大腦發育,對於偏食不必太放心上。我們都希望孩子長大“孝順”,張老師告訴我們“孝道”更是我們在孩子身上應該灌輸的思想,他透過自己的親身感受說明了什麼是“孝”,“孝”的本質是讓父母不能有任何心理負擔的接受,要想盡辦法讓父母放心!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現在的孩子普遍學習壓力大,任務重,家長們也是想盡一切辦法督促孩子學習,孩子寫作業家長在一邊看著,表面上是重視孩子學習,豈不知道孩子對家長的這種行為很牴觸的,我們只用給孩子制訂學習計劃即可。孩子的心裡是純潔美好的,我們儘可能在孩子面前多說些美好和善的東西,不能把自己心中的負面資訊帶給孩子,在家庭成員中,我們要把家裡每人對孩子的愛傳遞給孩子,在老師那裡,我們要把老師對孩子的喜愛和無私傳遞給孩子。“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不是我們帶孩子出去玩了一天,自己在扣手機孩子在玩就是陪伴,不是父母躺在病床上,自己在跟前坐了片刻,有事了就走就是陪伴,真正的陪伴是“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做同一件事”,我們要懂得孩子的需求,要理解孩子的心聲,才能把最合適的愛帶給他。

  “改變就在一瞬間,成功就在一眨眼”回想起以往的自己覺得愧對孩子的太多,孩子不聽話時總是拿攻擊性的語言批評他,今天才知道那不是批評,而是傷害,攻擊性的語言帶給孩子的不是滿滿的能量,積極性的爆發,而是負面的毀滅打擊。比如“這道題不是練好幾遍,你笨哦”,何嘗不顛倒下順序換成“你不笨,是這道題得練好幾遍”“什麼都不能跟人家比,誰像你一樣沒有用啊”何嘗不換成“沒有誰能像你一樣啊!不用什麼都跟人家比”同樣的一群數字帶給孩子的一定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效果,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我們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是最棒的,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這樣孩子才有動力去學習去生活。

  “把受傷的權利還給孩子”未來的社會升學就業壓力更大,不是孩子掌握了一技之長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我們要給孩子一個健康的成長系統,要給孩子一顆受挫的心,要讓孩子在困難環境中知道如何去挑戰自己,迎難而上,如何用一顆積極陽光的心態在社會上立足。

  讓自己快樂是一種美德,讓別人快樂是一種功德,我們要學習的還很多很多,唯願我們都做一個正能量的家長,在家長成長之路上,我們永不掉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