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公益課堂家長觀後感(通用23篇)

家庭教育公益課堂家長觀後感(通用23篇)

  看完一部作品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寫一份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庭教育公益課堂家長觀後感(通用11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庭教育公益課堂家長觀後感1

  收看收聽了“商洛市第三十屆‘科技之春’宣傳月活動——家庭教育線上公益系列講座”後,我有很多收穫,我認識到家庭教育是實施學校教育的基礎,學校教育要與家庭教育相互合作,只有家校共育,才能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成長中學習的榜樣。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一生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我認為應注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家庭的和睦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家人之間的相親相愛會讓孩子學會寬容,學會理解,學會愛,愛別人和愛自己。如果缺少家庭的關愛,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冷漠,越來越自私。看到過許多的案例,孩子的墮落、麻木等等問題,都是因為家庭缺少愛,試想一個孩子連自己的父母和家人都不愛,他還會去關心體貼陌生人嗎?所以,一定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生活,讓我們的孩子都能快樂的生活,健康的成長。

  二、父母要以身作則。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會在不經意間給孩子巨大的影響。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懂禮貌、尊重他人的時候,可以想想自己是不是這樣做到了呢?記得有一次,孩子犯了錯,我狠狠的訓斥了他,還說了一些重話,說你再這樣我就打你了。本來沒覺出問題,可是後來他居然學會了這句話,動不動就說:“我打你!”這讓我很後悔,也很傷心,後悔以前不該對孩子這樣說話,傷心的是孩子對媽媽說這樣的話,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謹言慎行,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要成為孩子的榜樣,有句俗語叫“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不管你是在多麼生氣的情況下,都要想到我這樣做,這樣說,會對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三、獎罰有度、實事求是。孩子做對了,我們要積極誇獎,孩子做錯了,我們也要及時地糾正。獎勵和懲罰都要有度,適可而止。雖然現在教育專家都提倡多稱讚孩子,讚美孩子,可是我覺得這還要分什麼事情,因為我這是有切身體會的。在孩子還是一歲多小孩的時候,他玩積木,本來是搭錯了,可是我想他第一次玩,就給了他稱讚、鼓勵,本想能促進他進步,結果卻恰恰相反,反而使他每次搭都出錯,而且變得還特別固執,我再怎麼說他還是不聽不接受。這就讓我想到,如果在他第一次搭的時候,我就給他糾正,也許就不會出現現在這種情況了。所以我堅持家長在稱讚孩子方面還是要實事求是,不能一味的盲目的誇獎稱讚。

  四、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首先父母就要先學會尊重孩子,這是我一貫的堅持。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我就能蹲下來聽他的意見。有人會說,這麼小的孩子能有什麼意見,其實不然,雖然孩子小,可還是一個個體的人,他也有思想,所以我們更要尊重他。後來,我就跟孩子商量,剛開始的時候是跟他商量出門要帶什麼玩具,漸漸地就變成他主動跟我商量,而且變得更聽話了。即使在外面,孩子和小朋友相處的時候,我也會教他學會尊重他人。

  五、及早讓孩子學會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在孩子剛會坐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把他放在凳子上和家人一起吃飯,雖然那個時候他還不能自己吃,但是我們堅持讓他看我們大人是怎麼用餐的,所以慢慢的孩子自己就學會吃了,而且是很早就學會拿筷子吃飯,家裡只要能讓他做的事情,都是堅持讓他自己做,比如掃地、洗菜、拿碗筷、搬凳子等等。許多家長認為孩子那麼小能幹什麼呀,還不是越幫越忙,其實做不好是肯定的,但是隻要他參與就好,如果你總是阻止他幹活,他就會覺得媽媽不需要我,久而久之他就不再願意幹了。

  以上就是我對家庭教育中的一點心得,還是那句話,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人格,沒有萬能的教育,只能是每個家長在家庭教育中不斷的摸索實踐。有人說孩子是父母的第二次人生,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也是在不斷成長的,就讓我們和孩子一起長大吧!

  家庭教育公益課堂家長觀後感2

  2022年4月初,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了整個社會都處於不安、緊張的狀態,孩子們無法像往常那樣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去上課,一個個家庭都處在被隔離的狀態。所幸,學校啟動了“離校不離教,停課不停學”的線上教學,有效地解決了因疫情防控而不能出行、聚集的問題。在此期間,我認真聆聽了商洛市家庭教育學會舉辦的“科技之春”家庭教育線上公益講座,感觸頗深。我明白了家庭是對孩子進行科學教育的重要陣地,對培養孩子的科學意識、科學精神及科學素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家庭中開展科技教育,更貼近生活,更具有實踐性,更讓我作為一名家長、一名家委會成員深受啟發。

  一、陪伴引導,讓孩子學會自主學習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次疫情就給了我們家長一個這樣的機會。那麼,如何做到有效陪伴,讓在家學習成為美好的親子時光呢?我覺得,就是要多一些陪伴和引導。孩子在家上網課期間,缺少了老師的教育和引導,在學習上難免存在惰性,尤其一些自我約束能力比較弱,自律意識差的學生尤為突出。作為家長,就是要學會多與孩子一起完成作業,多些陪伴和傾聽,激發孩子更濃的學習興趣,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增進與孩子的親密關係。同時正確引導孩子掌握必要的學習方法。要鼓勵孩子利用班級群提出自己的疑問,幫助孩子分析學習失利的原因,調整學習策略,建立信心;引導孩子制定學習目標和學習規劃,把大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激勵孩子主動地發掘自身的潛能,自覺地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同時,也要多和老師溝通,及時向老師反饋孩子在線上學習時遇到的一些難題和障礙,建立起學校家庭家校共育的“雲”平臺。剛開始上網課時,我也因為孩子的不專心焦慮過,可後來我發現孩子特別熱衷於在課堂上和老師連麥回答問題,於是,我就引導他做好預習和認真聽講,積極做好和老師連麥回答問題的準備,一次、兩次、三次……老師的點贊加上鼓勵,孩子上課越發的認真仔細,經常都會說“怎麼還沒上多久,就下課了呢?”。

  二、言傳身教,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疫情期間很多家長難得在家休養,生活規律被打亂,起居時間不定,沉迷手機和電視等等。正所謂,己不正何以正人,孩子有樣學樣,自主管理能力也受到了影響。為了不讓居家期間成為孩子學習的“攔路虎”,作為家長,就是要多做,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言傳身教促進孩子更加自律。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科學的學習生活計劃,引導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如掃地、做飯、整理房間等,讓孩子養成良好健康的生活習慣。以前上學時,為了不耽擱孩子的學習,我們也是儘可能地打理好他的生活。可在疫情期間,孩子在家裡有了更多的閒暇時間,於是我就引導他自己整理房間、收拾自己的文具,洗一洗自己的襪子之類的衣服,陪他讀一些平時沒有時間看的書,甚至是電影等等,讓他儘可能的多參與到家庭生活當中,久而久之,孩子在家也不覺得無聊,也學會了自我管理,自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激發情懷,讓孩子學會愛國愛家

  尼采說:“感恩是靈魂上的健康”。這次疫情,湧現出了許多感人的事蹟。作為家長,就是要給孩子多講一講,把家國情懷種進孩子心裡。要多與孩子分享在防疫阻擊戰中的感人故事,讓孩子深刻感受到這些“逆行者”的溫暖力量,明白自己的不外出也是一種社會擔當,引導孩子樹立更強的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作為一名被抽調在防疫一線執勤的工作人員,除了在休息期間我會抽空多陪陪孩子之外,我也儘可能多的給他講一些我執勤中的事情和那些千千萬萬個“逆行者”的故事,每每講到這些,孩子都會紅了眼眶,他也錄製了《給爸爸的一封信——寫給在防疫一線執勤的爸爸》《疫情中的英雄——致敬最美逆行者》一些短影片,既表達了自己的感情,學會了感恩,也樹立了愛家愛國的思想。

  總之,作為家長,幫助孩子養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點燃孩子求知熱情,

  讓每個孩子都出彩,讓孩子們每天進步一點點。

  家庭教育公益課堂家長觀後感3

  近期,商洛市家庭教育學會舉行了“科技之春”宣傳月線上家庭教育系列公益講座活動,我觀看了所有的10期講座,作為家長我深有感觸。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如何讓孩子在家庭、學校乃至將來在社會上健康和快樂的成長,是我們每一個做父母的無法迴避的實際課題。透過認真聽取各期講座,結合我家庭教育生活中實際,我總結以下幾方面淺顯認識:

  一、要充分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

  在家庭中如何培養教育孩子的問題,對於我們家長來說是一個非常嚴峻和複雜的問題。那麼,家庭教育的好壞就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發展和成長,它和學校教育有著同等的重要性,兩者缺一不可。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只有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動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茁壯地成長,才能成長為可以遮風擋雨的參天大樹,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益的棟樑之才。

  二、父母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孩子的模仿性很強,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需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這些受父母的影響最大。你所要求孩子做到的的事情,首先我們自己要儘量做到。你讓孩子不亂扔東西,自己卻隨手亂放,這種效果明顯不會有效。你不讓孩子看電視、玩手機,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自己卻在一旁看電視,玩手機刷抖音。試想,此時的孩子會怎麼想呢?當然作為父母,我們也要加強自身修養,才能更好的躬親示範。因此,以身作則,比千言萬語都更管用。

  三、加強與孩子的良好溝通

  家長要經常多與孩子交流和溝通。當孩子受到挫折時,及時給孩子愛的鼓勵。家長與孩子的溝通,要注意講究方法:首先要善於傾聽。只有傾聽孩子的心裡話,知道孩子想什麼、關注什麼和需要什麼,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也會使以後的溝通變得更加輕鬆。而且不管是批評教育還是表揚都應該有家長的表達智慧在裡面的,一個表達的邏輯層次,只有和孩子站在同一個層次去說話,溝通才會有效。

  四、學會讚美、誇獎孩子

  對孩子要多鼓勵、多讚賞,不斷培養孩子自信、自強、自尊和自立。讚美孩子,能激發他正確的外在動機,產生好的行為,並能夠強化兒童完成的這一行為,以後當他碰到類似事情時,便知道該怎麼去做,並逐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心理定勢。讚美孩子,能給孩子以他所需要的價值感、信任感和自信心。如果我們家長都能用愛的眼睛去發現孩子的優點,用正確的方式指出和改正孩子的缺點,在家長的鼓勵下,相信許許多多的孩子在快樂中改變,在快樂中成長。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從個體教育而言,沒有標準的教育方式,只有是否能合適自己孩子特質的教育方式。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天才,每個父母都是藝術家。相信我們做父母的只要選對了正確的方式方法,用心的去關心教育孩子,那麼每個家庭的孩子都會是最出色的。

  家庭教育公益課堂家長觀後感4

  大家好,我是商州秦韻小學五年級一班蘇藝歌的家長。初為父母,在孩子的成長中過程中,我們每一位家長都是初學者,都是摸索前進的,都有“望子成龍”的理想,可怎麼教、育孩子卻感到非常困惑和棘手。近期我觀看了“科技之春”家庭教育系列講座,感受頗深,特別是聽了劉建宏校長的講座後,除了諸多感慨,更多的是感同身受,覺得好像我就是劉校長口中那個催促孩子的“家長”,讓在孩子教育方面焦慮的我,恍然大悟,意識到我必須有所行動。

  似乎每一個太陽昇起的清晨,家裡都會響起“寶貝,趕緊起床,不然遲到了;快點,怎麼起床這麼慢……”等的叫聲,有時候會在剎那間覺得自己這樣喊不好,但轉眼就忘了,還是會繼續如此,不覺悔悟。

  似乎每一個黃昏燈起的晚上,家裡都會傳出“寶貝,趕緊收拾寫作業了;怎麼這麼長時間書還沒掏出了,做事總是這麼墨跡;作業還沒寫完,快點寫完準備洗洗睡覺了……”等的催促聲,靜下心的時候,也會在頭腦中討厭這樣的自己,但只是閃過這個念頭,下一秒就忘了,還是會一如既往,不知改過。

  似乎每一個催促的時刻,都是我與孩子心理的較量,在長久的積累中,孩子與我形成了一定的“默契”——我的催促在孩子的心中形成了無聲的反抗,似乎越是催,他越是慢,並使得孩子養成戰戰兢兢的性格,我也因此陷入深深的自責中……

  楊絳先生曾說“好的教育首先是激發人的學習興趣,學習的自覺性,培養人的上進心,引導人們好學和不斷完善自覺。”孩子的成長學習過程,家庭教育是關鍵。反覆聽課的過程中我一直在反思自己對待孩子的失誤,劉校長的話每每都會在我耳邊響起,時刻都在提醒我如何做一名智慧的父母。在心底深處我也明白了自己下一步該怎樣做,一是讓教育生活化,多聆聽孩子的想法,不僅扮演好父母的角色,更是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好好溝通。有時候需要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事情,而不是居高臨下的急於評斷,或者是命令式的下達任務。我們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和想法,引導孩子做出正確的抉擇,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增強自信心,逐步提高做事效率。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成長中學習的榜樣。回想過去的點點滴滴,不禁反思自己,的確如此,我會改變自己急躁的性格,多引導、多鼓勵,少催促、少指責。努力將每一個大聲喊的早晨變成歡笑的問候,將煩躁的晚上變為溫馨的商討;二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制定時間觀念,培養孩子責任心、自信心,從設定早晨起床鬧鐘開始,指引孩子作業時間管理,尊重孩子合理的要求,勞逸結合;三是用行動去影響孩子,而不是用大喊大叫說教孩子,相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日常生活中去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當我們要求孩子這樣做,那樣做,他們未必會按你的要求做,只能是我們自己著急生氣,所以我們就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該怎麼做;也深知孩子的膽怯、不自信來源於我的批評、指責情緒,我會藉此學習機會從自身改變,以身作則,適當多的鼓勵讚美孩子,使其慢慢找回屬於孩子的自信和學習動力,使孩子慢慢形成時間觀念,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學會自我管理和提升。

  明智的家長一定不會忽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藉此學習講座的機會,使得我有反思機會:只有家長有所改變,孩子才會有所進步。從此時此刻起,我下定決心不再推卸責任,要給孩子積極的影響,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願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能夠為每一個孩子鋪設一條寬廣大道,讓他們擁有夢想的翅膀,朝著明確的目標,飛向完美的人生。

  家庭教育公益課堂家長觀後感5

  感謝商州秦韻小學老師的組織,我有幸觀看了商洛市“科技之春”宣傳月活動家庭教育線上公益系列講座。各位專家深入淺出地普及家庭教育科學理念,傳遞積極向上、理性平和的教育心態。讓我受益匪淺,深刻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對家庭教育有了更加全面的認知和更深的理解,也讓我深深體會到做為父母在關心孩子的吃飽穿暖和身體健康的同時,更要重視正確的家庭教育,引導教育孩子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如何給孩子更好的家庭教育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也是我們為人父母要深思的問題,透過觀看學習了各位專家的家庭教育公益講座,讓我吸收了很多家庭教育知識。

  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榜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日常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都在深刻的影響著孩子。做為父母我們要學會與時俱進,不斷學習、不斷成長,提高自身素質,完善自己的行為舉止,透過自己的言傳身教,為孩子樹立榜樣,做好孩子的首任老師。

  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克服拖沓磨蹭,首先,孩子的學習環境很重要,孩子在學校有認真負責的老師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盡心的幫助孩子學習成長,讓我們家長很放心。那麼,在家裡我們家長要為孩子創造一個健康良好的學習環境,能夠讓孩子專心學習。我們還應該正確耐心引導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比如讓孩子明確學習目標,作業任務分解,還有時間的管理,為孩子調節緊張和壓力,適當的給孩子一些提醒。孩子有進步我們家長應該要做到及時具體的表揚,應該多鼓勵孩子,多讚美孩子,我們要善於激發孩子的興趣,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和思考力。

  勞動教育也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作業之餘我們應該多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比如,讓孩子掃地、整理房間、讓孩子幹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事,讓孩子在勞動的汗水中獲得成長,也讓孩子知道一粥一飯的來之不易,懂得珍惜和感恩!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家長應該為孩子創造學習鍛鍊的機會,多帶孩子出去接觸不同的環境,讓孩子在實踐中培養自信,透過實際行動讓孩子體會挫折,正視失敗,讓孩子懂得堅持,提升孩子的意志和處事能力。其次家長應該多讚美孩子、不能總是指責批評孩子,給孩子造成很大壓力,家長應該在生活中給孩子表現的機會,讓孩子體驗到自己的價值,並學會自立。引導孩子學會分享,要有愛心,樂於助人,孝敬父母長輩,尊敬師長,團結集體。無論幹什麼事情不但要用心而且還要盡力,即使結果不是最好的,但只要認真努力了,就是最好的,孩子透過自己努力取得成功,要及時表揚、肯定,讓孩子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總之,我們家長要用信心、耐心、愛心去引導孩子,鼓勵孩子、尊重孩子、信任孩子、關心孩子的成長。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家長應該積極主動與老師取得聯絡,緊密配合老師,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我們家長應該瞭解學校、相信學校、配合學校和老師,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要積極鼓勵孩子參與集體活動,培養孩子的集體主義精神和社會交往能力。家長要積極參加班級和學校開展的親自交流、家長會、家長學校等!不斷提高家庭教育和家校共育的能力。

  作為家長,與孩子一同成長是一件幸福快樂的事,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給我們增長了好多知識。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也要好好學習,做智慧父母,伴孩子成長!為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努力!

  家庭教育公益課堂家長觀後感6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最完備的教育是學校與家庭的合作。近期,商洛市家庭教育學會舉辦了商洛市第三十屆“科技之春”宣講月活動,開展了家庭教育線上公益系列講座。這個活動十分的及時和必要,很好的更新了家長的教育理念,也為家校共育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方法和路徑。今天,有幸收看了陝西省家庭教育研究會副會長朱才寶老師的家校共育講座讓我感觸頗深。有以下幾點收穫:

  一、增長了知識。透過朱會長的講解,我瞭解了家校共育的基本概念。所謂“家校共育”,就是充分發揮好家庭、學校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把孩子培育好。“家校共育”不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而是學校和家庭在履行好各自職責的前提下,構建起相互支援、相互幫助、相互協作、相互促進的共同體。學校和家長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二、糾正了誤區:家長配合學校工作不是給孩子輔導功課、批閱作業。相反朱會長並不贊成家長批閱作業。原因在於大多數家長不專業,不懂得基本的教育學知識,容易拔高要求給學生的學習造成負面影響。家長配合學校工作,是要了解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老師統一思想,共同把握育人方向,形成育人合力。

  三、明確了方向。家長有義務配合學校教育工作,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互配合,才能實現讓孩子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共同目標。

  (一)要努力提高自身素養,做合格父母。學校教學可以指導家庭教育,有利於促進家長與孩子共同成長。學生之所以要受教育是因為他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日尚短,缺乏在社會生存的基本經驗和知識儲備。孩子是第一次做孩子,家長又何嘗不是第一次作家長?對於這個新的角色,如何扮演好,就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即便是二胎、三胎父母,面對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家庭環境,如何做好他們的父母,仍然是亟需解決的新的問題。我們都知道“言傳大於身教”的道理。要讓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長要率先做到。這就對家長提出了更高標準的要求。想讓孩子不玩手機,家長自己得做到不玩手機。想讓孩子努力學習,家長自己得讓孩子看到“努力”的樣子和學習的狀態……儒家思想的核心“修齊治平”也告訴我們,“修身”是一切的基礎,只有先“修身”才能“齊家”,進而“治國”、“平天下”。為人父母,我們要有謙虛學習的態度,要明白:只有好的父母才能教育出好的孩子。學校作為專業的教育機構可以科學的指導家長的家庭教育,家長要利用家校共育的平臺提升自身素養,努力成為合格的父母,不給人生留遺憾。

  (二)要加強家校間溝通,形成教育合力。學校要打造多種渠道的交流平臺:

  (1)創辦家長學校,對家長進行培訓指導。

  (2)成立家長委員會,發揮橋樑和紐帶的作用。

  (3)召開家長會。透過家長會讓家長了解學校的辦學理念,工作安排和要求。

  (4)建立互訪機制。教師家訪、家長訪校。

  (5)建立家校聯絡手冊,做到及時有效的溝通。家長要積極利用這些平臺,主動和學校、老師聯絡溝通,保證思想上的統一和行動上的持續。

  (三)要積極和孩子做朋友,及時掌握孩子的心理狀態。家長不僅要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狀況,更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要利用在家相聚的時間,選擇恰當的時機和孩子交流,透過合理的引導幫助孩子解決一些成長路上的困惑。家長要特別注意一點:千萬不能當著孩子的面說老師的壞話。要知道“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如果一個孩子不喜歡一位老師是肯定學不好那一門功課的。即便是孩子表達出對某位老師的不滿,也要正確引導孩子,然後積極和老師取得聯絡,瞭解實際情況,尋求決絕問題的辦法。要知道老師是除了父母外最希望孩子好的人。

  “家校共育”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學校和家長都是主體,共同擔當教育責任,唯有密切配合、相互協作,才能實現促進學生髮展的共同目標。作為家長要不斷學習家庭教育相關知識提高自身素養,積極配合學校各項工作,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家長。

  家庭教育公益課堂家長觀後感7

  我觀看了商洛市家庭教育學會舉辦的“商洛市第三十屆科技之春宣傳活動——家庭教育線上專題系列講座”十期全部內容,我收益頗多,感觸很深。首先感謝各位領導和老師們精心為我們家長舉辦的這次講座,透過聆聽本次講座,我深刻領會到了教育孩子這個大課題,以及家校共育的重要性,關鍵在“共”,目標在“育”,家校目標一致,都是為了孩子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家長和老師有效配合,形成家校共育的整合優勢,有助於為孩子打造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和校園環境。各方不缺位、不錯位,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疏通家校共育不同步、不合拍的堵點,才能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今後,我將充分地將所學、所悟、所感的內容應用到家庭教育中來,做到家庭與學校密切配合,切實做到“家校共育”,讓我們攜手共同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棟樑之才!

  首先,王越群教授講的《家長教育孩子是“家事”更是“國事”》,做智慧家長育幸福孩子專題講座。我聽完後,真的是收穫滿滿啊!他總共講了五個部分:“雙減”與《家庭教育促進法》;家庭教育的地位與特點;問題孩子背後的家;家長該關注孩子什麼,以及對家長的行動建議。他詳細講解了《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全部內容,並建議家長和學校共育,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透過觀看影片,在我們現實家庭中,好多家長對家校共育的認識不夠到位。多數家長認為回家的作業由家長代替老師批改,感覺自己就是“編外老師”。還有個別的家長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教育孩子的責任移交給了學校跟老師,自己就是一個“甩手掌櫃”。理解出現偏差,就會造成家長與老師之間責任邊界趨於模糊,導致家校共育停留於表面,難以實現預期效果。家校共育是培養孩子的基石,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因此我們要有良好思想意識、高尚道德情操、健全心理品質、積極與人合作、具備吃苦耐勞、有較強應變能力。透過言傳身教給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課,我們是領導,是保姆,也是老師,所以我們要關注孩子綜合素質,明確教育政策方向,對孩子因材施教,尊重差異,用思新路、新方法來教育孩子。

  接下來,我們學校的田淑惠校長就“雙減之下,怎樣建設良好的家庭文化?”從以下幾方面作了詳細解說,首先她要求我們要重視家庭精神文化建設,要為孩子不斷修正自己的價值觀,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其次建議我們要努力為孩子打造書香文化氛圍,注重生活細節對家庭文化的影響,最後她明確我們應該與學校配合,形成合力,全面育人。堅持家校共育理念,為了孩子的明天,樹立正確地家庭教育觀念,引導孩子走向未來,走向成功。

  還有,我們王曉妮副校長講的主題是“家庭教育,讓美好發生”,可見家庭教育是多麼的重要。還有朱老師,劉老師,趙老師和許老師等指導我們應該如何管控好自己的情緒;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習慣,克服拖拉磨蹭;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警惕家教中的負面情緒,要求我們在“雙減”背景下,努力發揮好“家校共育”的主體作用,並建議我們懂得孩子的成長規律,正確對待孩子成長的節奏。其實愛就是陪伴孩子成為優秀的自己,真正優秀的孩子不是比出來的,而是愛出來的!

  總之,觀看“科技之春”家庭教育線上公益系列講座,作為家長的我感觸頗多,受益匪淺。我深刻領悟到了言傳身教,一朝為父母,終生為老師,我們所承載的責任與重要意義。教育孩子真的是一門永遠也學不完的人生課啊!而我們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一言一行更是深刻地影響著孩子,所以作為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學習如何與孩子溝通;如何引導好孩子;如何做到家校共育;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父母。無論她將來是在事業上的成功人士還是平凡人士,只希望她的人生道路上,我們會一同陪她成長。

  家庭教育公益課堂家長觀後感8

  近期,我認真觀看了由商洛教育學會組織的《家庭教育線上公益系列講座》,受益匪淺。我們如何深入理解學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我們如何在新的政策背景下配合學校實現真正的減負?如何更好地實現家校共建,為國家培養更多積極向上、德才兼備的下一代?我認為,“雙減政策”是最大限度的減少孩子們的課業負擔,但並不是減少家長的責任。

  下面我想透過一名家長的視角,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潞河中學附屬學校“雙減政策”下教育理念和措施的認識,同時結合自身體會談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如何做到相得益彰:

  一、堅持陪伴,送給孩子成長最好的禮物。

  優秀的孩子都是“陪”出來的,幸福的孩子都是“伴”出來的,陪伴是既要陪伴孩子享受成功,更要陪伴孩子面對失敗。“雙減”政策之後,孩子的作業在學校課外延時服務時間基本都可以完成,所以回家後家長陪伴孩子的時間明顯增多,每天晚飯後我們可以利用散步時間和孩子談心,瞭解學校裡發生的事情,及時掌握孩子的思想動態,幫助孩子學會正確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孩子也有與父母溝通的時間和意願,滔滔不絕地講起學校發生的有趣的事情或者不開心的遭遇。有效的溝通充分搭建起了學校與家庭共建的橋樑。

  二、堅持親子閱讀,引導孩子思考並探索世界。

  閱讀對孩子的益處不言而喻,短期來看閱讀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交際能力,大語文的應試能力,長期來看“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塑造氣質,增長見識,帶孩子發現更廣闊的人生。“雙減政策”實施後,透過親子閱讀我感受到了書本里的人物帶給孩子的樂觀積極態度,帶給孩子對日常事物和內心想法流利的表達和敏銳的感知。學校是孩子學習成長的沃土,家庭是孩子棲息的港灣,學校、家庭是孩子一生受教育的兩個重要陣地,家校攜手,營造濃厚的書香氛圍,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促進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長。

  三、堅持體育鍛煉,磨鍊孩子堅強的意志。

  孩子成長的路上需要歷練,而體育能給予孩子的是意志的磨練、是精神品質的提升、是氣質的養成。體育終將是孩子成長路上一筆寶貴財富!“雙減政策”落地後,學校嚴格執行國家有關體育課時的規定,開足、開齊並上好體育課,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積極引導學生參加陽光體育運動;在家庭教育環節中,家長角色迴歸,堅持每天帶著孩子進行半小時運動,跑步、跳繩、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等等,孩子可以選擇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鍛鍊。透過體育運動,孩子不僅增強了體質,而且在堅持不懈、挑戰自我的過程中鍛鍊了堅強的意志!

  四、堅持積極參加勞動,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

  為全面貫徹落實“雙減政策”,響應“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的號召,潞河中學附屬學校把加強勞動教育擺在重要位置,努力培養孩子正確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學校透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大掃除、佈置美麗教室等等,將勞動教育融入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幫助孩子提升勞動技能,為孩子全面發展助力。在家庭教育環節中,由於減負政策的實施,家長有了更多的時間與孩子共同體會勞動的快樂,透過言傳身教,培育優良家風,培養孩子生活自理意識和能力,使孩子主動承擔家務勞動,參與家庭事務管理,比如整理自己的房間、擺放物品、打掃衛生等等,使孩子熟練掌握這些生活必備的勞動技能,養成自我管理的好習慣;有時間還可以和孩子一起養養小動物,種一些綠植美化家庭環境;大一點的孩子還可以學習幾樣家常菜的做法,學會使用廚房電器,增強家庭責任感,為獨立生活打下基礎。總之,“雙減”背景下,家校共育,充分為勞動教育做“加法”。

  五、堅持興趣培養,將愛好轉化成個人特長。

  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素質,嚴格落實教育“雙減”政策,學校在加強各學科作業統籌、嚴控書面作業總量的同時,最佳化課程資源,開展了以興趣為主導的特色社團活動,促進了孩子全面發展,挖掘了更多潛能,為孩子創造了良好的教育和成長環境。家庭教育環節中,家長得以停下匆忙的腳步,重新認識才藝興趣的重要意義,給孩子創設更為安全、更為個性化的探索空間,使興趣與藝術成為陪伴他們一生的朋友,為他們形成健康人格、感受生活之美、建立生命意義培育豐厚的土壤。

  “雙減政策”,家校共贏!讓我們攜起手來,同心同行,立德樹人,五育並舉為孩子們撐起一片寬廣而湛藍的天空!

  家庭教育公益課堂家長觀後感9

  繼國家“雙減”政策出臺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2022年1月1日)正式頒佈實施。近期我和家人及時、認真的收看了班主任李曉玲老師在班級群裡分享的由商洛市家庭教育學會舉辦的商洛市第三十屆“科技之春”宣傳月活動“家庭教育線上公益系列講座”,專家們傾心授課,經過仔細聆聽、學習,我和家人感觸頗深,獲益匪淺。

  家庭才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

  以前對“第一所學校”的理解有所偏頗,把家庭變成了學校的“第二個課堂”,學習了王曉妮副校長《家庭教育,讓美好發生》的講座,使我對“第一所學校”有了新的'認識。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庭要為孩子的生命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與條件,家長要特別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風與家教,一個健康的家庭才能成為孩子人生的“好學校”。

  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孩子的問題根源都在家長身上,要成為孩子人生的一所好“學校”,家庭在孩子的一生成長中承擔著最基礎的育人使命,最該改變的就是父母的教育觀念,所以我們家長要樹立起現代教育觀,家庭的育人目標也要科學合理,要克服唯分數、唯升學等錯誤的評價導向,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更重要的是教孩子學會做人與生活,促進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

  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王越群教授講到: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耳濡目染、潛移默化、言傳身教的。教師的作用是傳道授業解惑,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傳人生之道、授生活之業、解成長之惑。父母要幫助孩子認識生命的真諦,瞭解生活的意義;父母要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增長孩子的生活能力;父母也要了解孩子的成長煩惱,為孩子答疑解惑。生命發展的主要任務是成長,是使每個人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成長為最好的自己。知識與學業只是成長的一部分,人格、能力、思想、道德同樣需要發展,家長要特別注重新時代孩子的新需求,要多學習科學的教育理念,尊重孩子的成長特點,構建健康和諧的親子關係。“好家長”要明確國家教育方向,具備良好的思想意識、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品質、積極與人合作、具備吃苦耐勞和較強應變能力。要培養孩子的自信,樹立他的信心。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成功的範例都是父母“五心”(愛心、耐心、恆心、信心、平常心)護“一心”教育的結果。要想孩子優秀,父母要先優秀,要想孩子精彩,父母要先精彩,這樣才有資格做孩子的人生導師,幫助孩子拓展生命的長寬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德高為師,身正為範”,父母要做孩子的好老師,就要不斷地自我教育,自我成長,自我發展,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生活的好榜樣。

  以德為先才能講好“人生第一課”

  決定一個人成功與幸福的因素有很多,合作、寬容、堅持、耐心、誠實、責任心等良好的品質,在人的成才路上起到了遠遠超過智商的作用。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德商”是現代人才的本質特徵。在智商、情商之後,“德商”的概念之所以出現,是因為人們認識到了道德的重要意義。一個高智商的人如果沒有高情商,不會控制情緒,不懂得與他人相處,自然無法成功;一個高智商、高情商的人,如果沒有美德,他就不會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這樣的人,也不能算是真正的人才,他的人生也未必幸福。父母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就要把立德樹人作為主要目標,把道德養成融入生活的細節中,並教會他學會感恩、懂得寬容、直面挫敗的勇氣。父母養育子女的任務遠不止學習讀書、有個好工作這麼簡單,家庭教育的目標是要讓孩子有能力獲得幸福。

  所以,家長要把握家庭教育的重點,恪守與學校教育的界限,做到守土有責,抓好主責主業。家庭教育要避免重智育輕德育、重知識輕能力、重身體輕心靈的誤區,要把教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做事作為核心內容,培養孩子具有愛的品質和能力。讓孩子的眼睛能看到幸福,讓孩子的心感受到幸福,是家庭教育不可推卸的責任,也是父母為孩子構築幸福人生的關鍵。所以,關注品德,培養責任心,學會尊重、敬重規則、合作守時、善待他人、懂得寬容……這些都是家庭應給孩子上好的“人生第一課”。

  養成好習慣才能扣好“第一粒釦子”

  習近平總書記說:“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釦子扣錯了,剩餘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可見,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就是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家長要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光靠講道理是不行的,還需要幫助孩子把道理變成行為,把行為穩定下來變成習慣,這才是真正幫助孩子扣好了人生“第一粒釦子”。劉建紅校長在《培養良好習慣克服拖沓磨蹭》講座中提到:越催促,孩子越磨蹭,家長的催促可加劇孩子的逆反心理。教育的重點在於減輕孩子心理負擔,所有作業中可先完成簡單作業,這樣會逐漸放鬆狀態,從而提高效率。孩子專注做事時,家長不干擾、不打斷思路,不要一心多用,應該一次只做一件事,培養良好的專注力將終身受益。家長透過耐心引導,從而對事物產生興趣,改變磨蹭拖沓的壞習慣。不催促、不陪伴,給孩子空間和自由,培養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感知生活、感受周圍環境。家長要肯定進步,及時鼓勵,培養興趣,調動孩子積極性,以身作則,共同進步。

  家庭教育公益課堂家長觀後感10

  為深入推進“雙減”政策的落實,全面做好家校共育工作,商州區第六小學開辦“家長學校空中課堂”。此次講座的主題是《“雙減”背景下家長如何在家校共育中發揮主體作用?》,作為雙減背景下的一名家長,是該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對六小舉辦的這次“家長學校空中課堂”表示大力的支援和歡迎。透過這聽課,也收穫頗多,現將學習心得與大家分享,不對之處請多批評指正。

  所謂“家校共育”,就是充分發揮好家庭、學校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把孩子培育好。家校共育是促進學生健康和諧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和途徑。家校共育意味著家校建立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合作伙伴關係,家校積極溝通、統一思想、密切配合、步調一致,共同促進學生髮展。“雙減”政策讓家長角色迴歸,從而也讓家長面對新一輪的挑戰,這就需要家長不論從思想上、能力上和行動上都要重視起來。

  家長到底應該做什麼、怎麼做?我個人有以下幾點思考:

  首先,在思想上,釐清家庭、學校之間的關係和責任,更新教育觀念。作為家長要清楚在家庭共育中應該承擔的的責任和義務,同時也要明白,“雙減”政策是持久戰,需要建立長效機制,而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是其核心內容。正如專家而言,家庭教育是基礎,學校教育是關鍵,社會教育是延伸。“雙減”政策的指導思想是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家長因此要關注孩子心理健康,保障孩子的睡眠時間,加強體育運動,鼓勵孩子擁有藝術、體育類的興趣愛好。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顯得尤為重要。

  其次,在能力上,持續給自己充電以提高自身的素養水平,做一名勝任的家長。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如果家長本身素質就很低,容易生氣、辱罵別人,那麼孩子在潛移默化中也會形成一些壞習慣。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不斷的學習,以身作則,在要求孩子的同時,也要嚴格要求自己,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有耐心的聆聽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學會處理融洽的親子關係,達到“雙贏”的溝通效果。因此,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家長,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素養,做孩子最好的榜樣。

  最後,在行為上,發揮主動作用,積極配合學校和老師,做到身心陪伴孩子。家長要行動起來,充分發揮好家庭、學校的合力作用,共同把孩子培育好,而不是單單依靠學校,也意識到家長正由單角走向雙角。以後會更加地尊師重教、給孩子更多的溫暖和陪伴,積極與學校、教師做好溝通、交流與配合,為學校和老師排憂解難;積極主動參與、配合學校和老師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積極參加學校舉行的各種家長學校培訓、家長會、親子交流、研學實踐、藝術展演等各種活動,歡迎老師隨時家訪。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最完備的教育是學校和家庭的合作。”因此,家校教育是一個共同體,同時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為了這個目的,學校和家長共同學習,共同成長,攜手引領孩子成長。

  新時代社會在高速發展,國家建設需要大量人才,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應該是家校的共同任務,我也相信隨著“雙減”政策的持續推進,家校社共同努力,我們的教育質量會越來越高,孩子們會越來越好。最後衷心感謝學校舉辦的這次空中課堂,為孩子健康成長、家庭和諧出謀劃策,讓家庭教育更好地成為“雙減”政策背景下培養學生興趣、提升個人能力以及多元思維的培養的重要陣地。

  家庭教育公益課堂家長觀後感11

  2022年4月10日至19日,我觀看了“商洛市第三十屆‘科技之春’宣傳月活動——家庭教育線上公益系列講座”。整個講座既有法規政策解讀,也有教育理論闡釋,還有家教技能指導。觀看之後,我感覺學有所獲、學有所悟、學有所動!

  “雙減”政策的出臺可謂是一場及時雨,解決了困擾多年學生負擔過重的現象,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做出了重要保障。在全社會普遍叫好的同時,我們也為多出的空閒時光而困惑,該如何利用呢?正當我們不知所措時,本次系列講座及時給家庭教育指明瞭方向。下面就“雙減”政策實施後,家庭教育方式的改變,談談幾點感悟:

  一、陪伴是給孩子成長的禮物。

  優秀的孩子都是“陪”出來的,幸福的孩子都是“伴”出來的。過去,陪伴孩子最多的時光是在往返各種輔導班的路上,一路的奔波錯過了與孩子們交流的時光,在每天都“快點”的催促中漸行漸遠。而“雙減”政策之後,陪伴孩子的時間增多,每天晚飯後我們利用散步時間和孩子談心,瞭解學校裡發生的事情,及時掌握孩子的思想動態,幫助她學會正確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孩子成長的時間是極其短暫和寶貴的。一個人童年缺失的東西是長大後怎麼也補不回來的。特別是在幼兒和少年期,孩子無論從心理上、生理上還是學習上都需要父母關愛和督促。我十分贊同李嘉誠的一句話:“任何事業上的成功都彌補不了教育孩子的失敗。”只有陪伴,才能拉近家長和孩子的距離,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多陪伴孩子,至少有以下好處:

  1、讓孩子感到踏實;

  2、讓家長舒心;

  3、更全面瞭解孩子;

  4、及時解決孩子的困惑;

  5、增進感情;

  6、遠離電子遊戲等不良干擾。我和愛人工作也很忙,但我們儘量抽時間來陪孩子。耐心的傾聽孩子講一些事情,讓孩子談談她自己的看法,鼓勵孩子一些正確的做法,也糾正孩子一些不好的想法和做法;和孩子一起遊戲,培養孩子動手的能力;讓孩子儘可能參加家庭事務的決策,增強孩子的責任感;探討對一些事情的看法、吸取一些教訓、工作和學習的一些得失不迴避孩子,讓孩子也吸取一些經驗。

  二、尊重孩子,創造與孩子溝通的機會。

  每個人都應該受到尊重,被尊重是一個人起碼的權利。一個人會尊重別人,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真正的自信來源於被尊重。孩子也是人,我們尊重孩子,並不是嬌慣孩子,被尊重是有條件的,那就是要守規則。在一個互相尊重的環境中,孩子會感覺自己的重要性,會感覺到自信,更會感覺到守規則的重要性。家長和孩子制定“君子協議”,共同遵守,互相監督,孩子良性發展,家長約束了任性妄為。在我們家,家長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先做到:不讓孩子玩手機,家長先自己不玩手機;限制孩子看電視,家長先不看電視;要求孩子保持房間整潔,家長先不亂扔東西;教育孩子遵守公共秩序,先從家長做起。孩子做好了這些,才有權利要求自己想要的。孩子遵守了規則,意願得到了尊重,樹立了自信心。我們應該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個孩子都有她的閃光點,我們如果可以讓孩子的閃光點得到發揮,每一個孩子都會取得成功。好孩子是誇出來的,絕不是批評出來的,更不是打出來的,用別的孩子的優點和自己孩子的缺點比,是對自己孩子的殘忍。

  三、雙減之後,加強親子共讀。

  親子共讀是最幸福的時光。記得在讀《非常媽媽》這本書時,原本說好是我們一起讀的,可孩子利用課餘時間,不到兩天的時間就把書讀完了,還繪聲繪色的向我劇透書本里中的精彩情節。有時我們還會分角色閱讀。比如讀《少年阿凡提》時,孩子的角色是阿凡提,我就扮演巴依老爺。孩子每次在朗讀的時候,總是聲情並茂。特別在非常感動的故事情節,看出她的眼眶有些溼潤。因為阿凡提在最關鍵的時刻用他的智慧戰勝了巴依老爺,保護了人民群眾的利益。親子共讀的時光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帶給我們心靈的成長和震撼。孩子也在書籍的滋養下越來越可愛,懂事,乖巧……

  四、堅持體育鍛煉,磨鍊孩子堅強的意志。

  運動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影響很大,對孩子的學習也至關重要。暑假中,我們每天帶孩子在小區晨跑,透過堅持不懈地體育鍛煉,孩子的體能和體質也得到了顯著提高。為了讓孩子知道什麼是體育精神,在北京冬奧會期間,凡是有中國運動員的比賽,我們幾乎都會陪孩子觀看,想讓孩子透過奧運比賽,瞭解每一個運動員背後艱辛的付出,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奧運精神,什麼是中國精神,同時也希望孩子能以奧運健兒們為榜樣,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

  五、老師和家長配合,是教育取得良效的關鍵

  我們做家長的要明白,老師和家長的希望是一致的,就是把孩子教育好,只有家長和老師配合好,才能取得孩子教育的最好效果。要教育好孩子,家長一定要多和老師溝通聯絡,這樣才能及時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及時發現問題,儘早解決問題,而不要等孩子犯了嚴重錯誤後再批評責怪孩子。家長一定要支援老師的工作,樹立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這樣老師教育孩子的效果才能更顯著。老師要求的事情,我們家長要嚴格照做,不能老師教一套,家長做另外一套,讓孩子無所適從。從專業角度出發,老師畢竟更專業;從時間上來說,家長陪伴孩子的時間更多;只有家長和老師做到無縫對接,才能做到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總之,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教育好孩子是我們家長不可推卸的責任。教育孩子的每一步路都是不可複製的,我們只能在每一步路上不斷思考,耐心地陪伴孩子慢慢成長。我們要借“雙減”政策的東風,在學業壓力大幅減輕的情況下,用心地對待孩子,用愛呵護孩子,讓我們一起和孩子共同進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