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促進法老師感悟(精選13篇)
家庭教育促進法老師感悟(精選13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我們有時會因某件事或某個人而產生新的想法,這個時候,你可能需要寫一篇感悟的文章來記錄一下。為了幫助大家掌握感悟的寫作方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促進法老師感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庭教育促進法老師感悟 篇1
12月18日上午,透過海淀教育雲平臺線上直播收看了孫雲曉教授的講座“父母如何承擔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該講座對這部法律的重點內容進行系列解讀,引導家長要樹立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承擔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透過本次學習,心得體會如下:
1.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家長,必須權衡好工作與家庭的時間分配,留出親子時間,用正確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養成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
2.順應“雙減”政策大趨勢,要減輕孩子課後負擔,保護孩子的休息權,合理安排學習、休息、娛樂和體育鍛煉的時間,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學習負擔。
3.家長要重視“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好道德榜樣和行為楷模,不要隨意謾罵孩子,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並學會向孩子學習。
今天,短暫的學習時光雖然受益匪淺,但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依法帶娃”卻任重而道遠,作為家長,必須要更用心的去理解法律背後的真理,與學校共努力,與孩子共成長。
家庭教育促進法老師感悟 篇2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道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我國思想家陶行知曾說“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度多半能夠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揭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此刻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陽,家人對孩子的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給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幫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滿足孩子的要求,從不在孩子面前說一聲:“不”。祖輩、父母過分的溺愛嬌慣,造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適應潛力較差,任性,怕苦等問題。從開學初教師的上門家訪及調查問卷中發現,小班大都幼兒在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少家長很重視對幼兒的認知教育、智力開發,把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則以“孩子還小”為理由而包辦代替或不予以糾正,在幼兒發展中存在著認知潛力和行為潛力不和諧性、不一樣步性。不少幼兒在表演節目時還很自信,但一旦讓他們去獨立完成一件簡單任務時,就顯得不知所措。有的幼兒尚未構成用餐、入廁、傾聽、玩玩具等方面的基本行為習慣,如果任由這一狀況發展下去,幼兒行為方面的問題將越來越多,幼兒的不良發展將不可避免,對今後的一生都將產生不良的影響。
3~4歲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家庭教育和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構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比知識的獲得更重要。而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構成的事,要培養一個人良好的行為習慣,務必從小抓起。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要比知識的獲得重要得多,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獨立於社會的基礎,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並進而影響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能夠說,習慣是體現一個人素質的重要方面。小班是幼兒從成人呵護中逐步走向獨立生活的重要階段。小班幼兒的許多行為尚未建立或定型,可塑性很大,因此,小班階段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具有更重要好處。
家庭教育促進法老師感悟 篇3
家庭教育法這部法律,極大的促進了家庭教育向法治方向的轉變。此法律也體現了未來教育的方向,在於引領和驅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內容、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教育目標。這部法律的實施,正式表明將家庭教育,由傳統“家事”上升為新時代的重要“國事”。對於家庭教育法我將從以下方面做出闡述:
首先,家庭教育法明確規定誰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根據這部法律,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樹立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家長需承擔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用正確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養成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教育看來是學校的責任,是老師的的責任。但身處教育一線,我切實體會到問題學生的背後,必然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的原因。
其次,家庭教育法明確,落實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雙減”要求。改變家庭只是學生課堂的延伸,家長只是學校老師助理的狀況,彰顯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此要求的目的,意在將家庭教育從學校教育的附庸地位解放出來,真正實現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同時,該法律還對加強監督管理“雙減”政策實施方面作出了規定。此法律旨在將孩子從課後課外繁重的學業壓力中帶離。作為新時代的中小學生,身為黨的孩子。崇高的理想固然重要,但是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未成年人健康的身心也是家庭教育法的根本。
最後,暢通學校與家庭之間的溝通渠道。推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形成教育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合力。從而打破“5+2=0”的尷尬場面,減少家長對學校工作的不理解與不認同。在未成年人的課餘生活上,法律明確規定其監護人應當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學習、休息、娛樂和體育鍛煉的時間,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學習負擔,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路。堅持對學生實施長期的,有效的五項管理政策,教會學生如何讓整合自己的課餘時間。在此基礎之上,家長還需要更加理性地去看待學生,特別是自己孩子的學業負擔和成長髮展問題。眼光需要更長遠一些,而不是隻盯著學生短期的成績和效果。
個人認為,家庭教育才是教育的開端,家庭的教育觀念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很深的影響了學生以後將要受何等的教育,怎樣受教育。同時,未成年人作為國家的希望與棟樑,他們的健康成長和家庭的幸福安寧,直接關乎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穩定。總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制定實施,是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的法治體現,也是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法治保障。
家庭教育促進法老師感悟 篇4
透過線上觀看專家對《家庭教育促進法》的解讀,讓我從中收益很多,覺得自己對孩子的教育還有所欠缺,同時我也意識到了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我們要回歸家庭責任,與孩子攜手前行,一起成長,共創美好末來。
一、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
家庭教育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一個家庭夫妻關係和諧了,家庭才能和諧,才能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當父母不容易,當好父母更不容易”。事實確實如此。如何當好家長,我認為,首先,努力“學會關心”。家長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地關愛社會、國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愛幼,相幫謙讓,寬容大度,待人和氣。
二、家庭、學校的有機結合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和根本,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很難搭起良好的學校教育。當然,學校教育反過來也影響著家庭教育。我覺得作為家長應積極地投入到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之中,要和老師多溝通、多交流,從而在學校和家庭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夠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取得教育的最好效果。孩子在校的時間相對來說比在家多些,與同學、老師相處的時間長,而且每個孩子在家和在學校表現的會不一樣。透過與老師的溝通能夠對孩子掌握的更多些,瞭解孩子的習性、表現,及時取長補短,同學的交往和老師的鼓勵將影響孩子的成長。孩子的成長必須靠家校共同努力。
三、培養孩子自理能力
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孩子是否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家長重視與否,教育方法正確與否,首先是觀念問題。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學習上不斷加大壓力,生活上關懷備至,卻將良好行為習慣置之腦後,聽之任之。我認為培養孩子熱愛勞動,形成良好的習慣極為重要。讓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不僅能夠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和勤勞的品德,而且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責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質和各種能力。
今天,短暫的學習時光讓我受益匪淺,但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依法帶娃”卻任重而道遠,作為家長,必須要更用心去理解法律背後的真理,與學校共努力,與孩子共成長。
家庭教育促進法老師感悟 篇5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已於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透過,並於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實行。在本法中明確了父母責任、國家支援、社會協同和法律責任;尤其是家庭教育的九種方法和六項內容更是直觀具體,可供渴望成為合格家長的父母學習品味。
其實,每一個家長都渴望成為合格、成功的家長,每一個成功人的背後都有一個成功家長、合格的家長。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每一個家長都應該和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學習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新知識、新方法。家庭教育是一門科學,不是無師自通的。家庭教育的成功與失敗和家長個人的社會地位,經濟水平、文化修養雖有關係,但是並不是說自身成功的家長就一定能培養出成功的孩子。
做一個家長並不難,當他(她)有了孩子後,就很自然地成了爸爸、媽媽,他(她)就變成了家長。現在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都會在孩子身體、生理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讓孩子出生更順利一點,營養更豐富一點,長得更健康一點。但是除了這種生理、身體方面的養育之外,在道德品質、心理素質、文化修養、行為習慣等方面的培育也同樣重要。
我們知道,孩子從一出生,首先面臨的教育者是家長,上了學校才是老師。從孩子成長的過程來看,家庭的教育是基礎性的,因為孩子個性的形成在更大程度上受著家庭方面的影響。
在對部分問題孩子的考查中發現,有問題的孩子往往存在某種個性缺陷。個性缺陷的形成往往是在上學之前,是在家中形成的。也就是說家長的行為、家長教育的態度直接影響著孩子個性的形成,而個性是每個人在社會立足中的基礎,從這個角度來講,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
父母們,我們問個簡單的問題,當你們當上父母,匆忙上崗的時候,你們憑什麼來教育孩子,你們合格嗎?就像駕駛員有駕駛證一樣,你們取證了嗎?
只有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過頭來看,才會發現作為家長自己是不合格的。想想看,家長平時的工作重心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還是糾正不良習慣呢?現在有很多家長的主要精力是用在與孩子的不良習慣做鬥爭上。因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給了孩子許多不良的影響,使得孩子走了許許多多的彎路,而任何彎路都會影響孩子的順利成長,都會在孩子的心靈中留下一些痕跡。如果家長提前學習,孩子的成長就會少走一些彎路。
從這個角度來講,並不是每個家長天生就是合格的。我們認為不合格的家長不是沒有文化的人,而是不懂家庭教育的人。所以每一位家長都應該認真學習,細細品味。
家庭教育促進法老師感悟 篇6
春節假期的到來,讓我們有時間停下來與孩子認真相處。透過家庭教育的相關學習影片,以及這段時間與孩子相處的實際情況。作為家長,我也有一些小心得予以分享:
1、抓習慣,習慣的養成需要家長的監督,假期裡家長有充足的時間與孩子相處,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對孩子生活,學習和行為習慣進行有計劃的引導和監督,比如自己吃飯,自行穿衣等,這些在平時大人幫助比較多的事情,現在可以放手讓小朋友自己去做。還有在幼兒園情緒和上課中狀態出現的較多問題,也可以利用假期嚴格糾正,這樣在新學期中才能有好的表現。
2、加強與孩子的情感交流,沒有一個孩子會喜歡暴躁的家長,孩子的成長是需要家長有足夠的而耐心。如果孩子做的不好,不要打擊他,給孩子鼓勵,跟孩子一起體會堅持的意義。還要講究方法,寓教於樂,探索出適合自己孩子的學習方法。還有一個加強情感交流的方法就是讀繪本,家長透過讀書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小孩子也能在書中學到很多,與家長產生情感共鳴。
最後我想說:孩子不會按照父母想的那樣長大。而是會按照父母本身的樣子長大。所以,為人父母,少要求一點孩子,多要求一下自己。如果你想要孩子未來長成什麼樣子,家長自己應嚴於律己,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做孩子的好榜樣。
家庭教育促進法老師感悟 篇7
今天參加了表弟的婚禮,酒席上一個表姐滿場飛奔的喂自己的一對雙胞胎女兒吃飯,這對可愛的雙胞胎已經5歲半了,我笑著的說了一句“這明年上小學一年級了可怎麼辦啊?”表姐說:“到時再說吧,我也知道不好,就是這毛病,不喂不放心。”這樣的話我其實經常聽到。
我曾經覺得,現在的家長都是最早一代的獨生子女,他們包括他們的父母對孩子都是有求必應的,意識不到自己在溺愛孩子,也意識不到這有什麼不好。可是我現在卻覺得不是這樣,大部分父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但是卻不願意或者沒辦法改正,表姐不就如此麼。她如何不知道培養孩子獨立性的重要,就是怎麼也不放心不撒手。我們班很多家長都這樣,告訴我自己確實溺愛孩子,知道不對卻也捨不得下狠心。偶爾在和家長聊天的時候,我會給一些建議,比如每天要求孩子看半小時書,每天要求孩子九點之前睡覺(治“拖延症”的),孩子數學題計算總出錯讓他學會自己檢查,家長都一一認可,沒過幾天,就堅持不下去了,“太累!”有的媽媽和我說的時候也是一臉的無奈。
我們總說,孩子還小,慢慢來。和我們成人相比,孩子永遠都是小的,我的父母如今也仍然把我當個孩子。我們教育孩子,的確應該慢慢來,但這個“慢”,也得有個限度,畢竟孩子的成長是非常“快”的,前面李某某的事件還歷歷在目,難道我們還要再重複悲劇?希望這一切都是我自己比較悲觀的想法,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多審視自己在教育上的得失,及時調整,不要只充當生理學上的父母,還要是孩子身心成長的父母,做他們一生的榜樣!
家庭教育促進法老師感悟 篇8
剛過去的這個週末,兒子休息。
有個培訓機構安排在週日上午八點開始,針對高一學生開一場數學和物理的公開課,我給兒子報了名。以往回家休息,週日的上午基本都因為睡懶覺浪費掉大半,兩個小時的公開課,兒子或許會小有收穫。最關鍵的是,物理老師劉傑是20xx年的濟南高考狀元,清華物理系高材生,最近幾年在全國各地搞物理培訓,網路上很有名氣,我想讓兒子去見識一下他的風采,感受一下他的氣場,說不準哪句話就會對兒子產生點影響。
兒子歷來對各種課餘培訓班都是有點牴觸的,不知道該怎樣說服他前往。沒想到當我說是清華物理狀元來講課的時候,兒子竟然在惋惜失去賴床機會後同意去聽課了,根本沒費口舌。
提前十幾分鍾來到禮堂,發現場面沒有想象得那樣火爆。雖然孩子們還在家長的陪同下絡繹不絕地來著,但明顯比微信群裡報名人數少很多。開始講課前,兒子環視了一下四周,悄悄告訴我,我說過的家長給報了名的同學沒來幾個。我說,肯定人家不願意來聽,其實你也別指望一節公開課能學到多少東西,能借鑑一點思維方法感受一下超級學霸的魅力也很不錯,兒子好好聽,老媽為你點贊哦!
計劃兩個小時的公開課延長到三個小時。兩位老師風格不同,數學老師有點低調,物理老師則略顯傲氣,但語言都幽默詼諧,不時會引發家長和孩子們一陣陣笑聲。兒子沒怎麼做筆記,不過緊盯著老師聽得很投入,我也不能要求太高了吧?
我旁邊坐著一個漂亮的女生,一坐下就抱著一本英語書看,我想讓兒子學學人家怎麼利用時間,但強忍著沒說出來。沒想到,老師開始講課的時候,女孩竟低頭擦起了一面小鏡子。我用餘光掃了一眼鏡子下的英語試卷,乾乾淨淨,一個字沒有,那她剛剛看的什麼?座位離得很近,加上我本就是個陪聽,這個女孩頻繁的左顧右盼擺弄頭髮讓我感覺心裡有些不舒服:她是來聽課的嗎?她能聽進去多少?她平時的成績會好嗎?家長知道她的舉動嗎?是不是她被迫來聽課才這樣?
講課結束後,一箇中年婦女,應該是她媽媽,衝她笑著走過來,問她感覺怎麼樣,挺好吧?語氣裡滿是期待,女孩笑著說挺好……
孩子人在這裡,心如果不在這裡一切也是枉然——家長美其名曰為了孩子提高成績報各種輔導班,孩子真得認真在學嗎?往往都是這樣,孩子成績差,報班,成績仍然上不去,家長就說,我也給他報班了,錢已經花不老少了,還能怎樣?
你瞭解自己的孩子嗎?你知道孩子的學習習慣嗎?你跟孩子聊過下一步的學習目標和計劃嗎?很多家長群裡的家長們都透過各種渠道蒐集學習資料、奮鬥雞湯,當然也包括我,都是想整理給自己孩子看的吧?結果又會怎樣呢?
從兒子月考結束,我就開始自責初中時沒關注兒子的英語學習。有很多同事朋友問我孩子方面有什麼經驗教訓,我就不遺餘力的推薦:報班,尤其是英語!而此刻我開始迷惑了:初中時如果真堅持讓兒子上英語輔導班,他的成績就真會高很多嗎?
孩子只有充滿學習熱情、自覺主動地投入學習才能取得良好效果,硬塞無異於對牛彈琴。很多時候,盲目報各種學習班,家長其實只是一廂情願,說直白一點,不過是為了尋求自我安慰找一個擺脫責任的捷徑,孩子去學習,也不過是象徵性地為了完成家長給的任務而已,還不如坐下來跟孩子心平氣和好好談一次心激發起他的鬥志更有收穫。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教育萬不可複製貼上,檢驗孩子成功與否只能用時間去證明。對孩子,要用腦袋要用心——這句話,說給自己,也與看到這篇文字的爸爸媽媽共勉!
家庭教育促進法老師感悟 篇9
如今已是網路時代,大多數的人都依賴網路,孩子們都沉迷於電子遊戲,不顧學習,因為一些電子產品耽誤了學習。
一些孩子的成績逐漸下降,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一回到家就會拿起手機打遊戲連飯都不吃,作業也不寫。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不按時完成,甚至還會把手機偷著帶到學校。家長對這種事情不滿,可現在的孩子脾氣又很大,不敢管得太嚴,有些孩子是留守兒童,家長不在身邊,就會讓爺爺奶奶幫忙管教,可是孩子哪能聽爺爺奶奶的話,反而更無法無天。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家長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可有些家長太過於溺愛孩子,一點活也不讓孩子幹,說是隻要讓孩子管好怎麼學習就行了,讀書才是最重要的。可我一點也不贊成,因為現在對孩子來說學習很重要,可是適當的幹一些事情也是鍛鍊孩子,不能只顧學習其他什麼都不會做,這對於自己沒有任何幫助。
現在的家庭基本上只有一兩個孩子,也比較溺愛他們,孩子更顯得嬌氣,有一次我在廣場上看見一個小男孩摔了一跤,他並沒有立即爬起來,而是趴在地上哭,直到大人看到去,把小孩扶起來打打身上的灰塵,抱著哄哄才停止哭泣。如果是以前的小孩子發生這種事情的第一反應就是自己爬起來,打打身上的灰塵繼續玩自己的,讓人看起來覺得這個小孩很堅強,也要讓家長多給孩子講一些關於他們那個年代的事情,讓現在的小孩也知道接下來應該怎樣做一個懂事的孩子。
在我的家庭裡,爸爸媽媽從來都不溺愛我。有時候我會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當爸爸媽媽外出打工的時候,我不會像其他孩子一樣沉迷在手機當中,還是做我應該做的事情,在家裡我也很聽話,爸爸媽媽有時也會給我講一些關於學習方面的事情,還有怎樣努力,考上一個好的學校。還說只有學習好,長大後才好找工作,會有很好的收入。不好好學習就會像我們這樣累死累活的幹活,還要聽老闆的嘮叨,一定要好好學習,就不會像爸爸媽媽這樣,不要只有到長大後才後悔。
家庭教育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良好的家庭教育會讓孩子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正確的家庭教育會讓孩子在今後更好地融入社會,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家庭教育促進法老師感悟 篇10
讀了這本書,我真的百感交集,每天我們都在為孩子的成長而操心。當父母的是多麼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長中能夠一帆風順。健康快樂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那麼優秀,我的女兒也是一般,在生活中,打、罵、冷嘲熱諷。有的時候,我們利用母親的權利情不自禁的就把這些都用上了。看了這本書,我深深的覺得我們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應該放在一邊,徹底的改變一下,這樣的方式達不到想要的預期效果。僅此而已,我不會再用這樣的方式。
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教育不能尊重孩子的天性。這樣的教育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殘酷的、是違揹人性。因此,我們教育起孩子也是困難重重,讓他玩了,學習不進步,不讓玩,還在臉上燦爛花朵般的笑容沒了,真是矛盾的很,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我覺得孩子的童年時快樂無憂無慮的。所以沒怎麼在學習方面管他。結果在一年級的時候就落後,玩與不讓玩做到適度真的很難。
教育孩子有的時候會很生氣,有的時候孩子進步了,也感覺很享受。和孩子一起生活是一種快樂。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進步,真是一種無法言表的快樂。一種美好的享受。希望我們都在快樂中教育孩子,為了孩子父母都樂此不疲。
家庭教育促進法老師感悟 篇11
一、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家長。
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幹什麼事情都要講科學,按規律辦事。大家都知道,要科學種田,科學養殖,科學發展。我國目前各行各業都實行科學管理,持證上崗。但各位家長是否有“家長上崗證”,無證上崗,違規操作,怎麼能不出次品或不合格的產品。孩子的性格一但形成,是無法回爐加工的,常言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家長需不斷學習家教科學知識和技能,不斷提升和完善自我,科學“育苗”。相信吧,天底下沒有教不好的孩子。
二、勿急功近利,揠苗助長。
在一切向錢看的當今社會,金錢成為衡量人生價值的唯一標尺,整個社會浮躁,但家長要冷靜、理性看待你的孩子。教育是長線投資,理性消費。不要認為你的孩子學習了杜曼閃卡,學習了七田真右腦開發,學習了…,就會迅速成為“天才”;不要認為你的孩子上了幾次電視達人秀,就萬眾矚目學有所成,今後一帆風順了;不要以今天孩子的分數,衡量明天的孩子的作為……孩子的成長,要遵循人成長的自然規律,到什麼年齡,做這個年齡適合的事情。
三、孩子不是老師的,而是父母的。
法律規定父母是孩子的監護人,陪伴孩子成長是家長的神聖職責。孩子不僅需要物質營養、知識營養,更需要豐富的精神營養__教肓愛。許多家長,孩子上學時間,交給學校教育;中午交給小飯桌管理;節假日交給各種課外輔導班教育。請問各位家長你什麼時間教育你的寶貝,盡你做父母的教育職責呢?別忘記孩子是你的,不是各式各樣冠名“老師”的。
四、抓住教肓的最佳期。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三歲看小,七歲看大,十二歲定終身”。話說得雖然有點誇張,但從一個角度說明人的成長有關鍵期,錯過難以彌補。奧地利諾貝爾獎獲得者勞倫斯,揭示出動物的成長都有關鍵期,何況高智慧生命人乎。
五、光說不練假把式
當初中老師,聽家長說得最多的是,這樣一句話:“我的文化水平低,教育不了孩子。今天孩子長大了,更管不了啦”。我要反問家長,你的知識、能力是怎樣習得呢。靠得不僅僅是學校教肓吧,更多的知識、能力來源於社會實踐。你是一個至少也有30年以上生活、工作經驗的成年人,真的教不了一個孩童嗎?關鍵你不能堅持不懈,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陪伴孩子健康成長。今天孩子長大了不聽你管教?是因為你從小隻生不教,或教育方法有問題。教育專家告誡我們:孩子出問題100%是家長的問題,子不教,父之過也。
家庭教育促進法老師感悟 篇12
關於學習興趣和快樂別太相信學習是快樂的。 高階學習都是枯燥的,不討厭就是興趣。我教了那麼多清華北大的學生,真正認為學習是快樂的很少,如果真有快樂,那也是透過學習考出高分的快樂。 如果一個人能夠在學習中感到快樂,那就很可能成為大師級人物。絕大多數人是不會的。絕大多數人是不得不學,是為了某種目的去學。所以,品質和意志才是真正的好老師。 相信我們的孩子是屬於大多數人中的某一個吧。憑什麼學習是快樂的?學習裡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這是不言而喻的。好成績基本上都來自學生的好習慣,什麼時間專注的做什麼事,日積月累,某一天不小心他成了第一名,他自己都想不到。 而我們教育總是想給孩子更多的快樂,給孩子更多的遊戲時間,不停的對孩子讓步。天底下哪有這樣的教育?不要糾結社會上一些似是而非的說法,什麼素質教育、什麼應試教育。應試是最基本的素質。
關於教育中的鼓勵現在,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大多是鼓勵,俗稱“戴高帽子”,更有專家說出這樣的話:好孩子都是誇大的,我實在是不敢苟同。 適當鼓勵孩子有自信,這是對的,但是不能過度。在這種教育下的孩子將來到社會,他面臨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毀把他推向萬丈深淵。
教育可以沒有懲戒手段嗎?單憑鼓勵就可以完成教育了?我認為,犯了錯誤要付出代價。 我們應該告訴孩子,這個社會是殘酷的,要準備受到很多委屈。關於言傳身教首先,我覺得我只是一個智力平平,品質和意志都一般的普通人。我對言傳身教一點信心都沒有,因為我做不到我也做不好。我覺得教育目的就是要讓下一代超過上一代,先超越父母,然後超越孩子自己,把孩子的潛能最大的挖掘出來。
我真感動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學好某門課,自己另買了一套教材,和孩子一起打拼……我真佩服有些家長,為了做孩子的表率,從來不看電視不玩手機不上網……孩子的奮鬥非要毀掉父母的幸福?這樣的孩子能走多遠?我認為,父母的作用應該是點燃孩子積極向上的激情之火,而不是拼命燃燒自己企圖去照亮孩子,有 多少父母燃燒一生化為灰燼,而孩子前途一片黑暗。只有內心無比強大的孩子,才能戰無不勝,歪風邪氣也影響不了他。幫助孩子超越自我,每天都有新進步,努力 今天比昨天做得好,計劃明天比今天做得好,規劃一個積極向上的充滿正能量的美好願景比什麼都重要。關於考試分數放在最後說,是因為我不想說,因為我覺得它比前五點說的相比,太次要。但我又不得不說說它,在中國,它又是那麼重要。大多數家長把分數當作教育的唯一目 標,我覺得,唯一可以值得尊重的分數應該是高考成績,在省示範高中任教的我看多了孩子分數的起伏,看多了家長的束手無策看多了孩子的淚流滿面,所以更看清 分數對家長和孩子的折磨。
所以,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在孩子身心都還稚嫩的時候,不要為分數犧牲孩子心理生理的健康成長。小學就要求雙百分,有些過分。孩子得了100分就給獎金,就照相留念大肆宣揚,100分就是沒有缺點沒有漏洞?
小學得100分的孩子能走多遠?數學大師陳省身生前為中科大少年班題詞就是:不要考100分。朱清時解釋說,原生態的學生一般考試能得七八十分,要想得 100分要下好幾倍的努力,訓練得非常熟練才能不出小錯。要爭這100分,就需要浪費很多時間和資源,相當於土地要施10遍化肥,廢掉的是孩子學習的激情 和創造力。
我也調查過我的優秀學生,小學得雙百分的真的很少。我的孩子剛上初一,期末考試英語滿分120分班級平均分117分,孩子得了118分,我以為她會歡天喜地,沒想到她卻垂頭喪氣,眼裡含著淚花萬惡的分數排序,低水平上的競爭,讓孩子內心怎麼能夠強大起來?
在分數面前,毫不猶豫的選擇相信孩子是孩子不竭的動力,父母的冷言冷語可能是壓在孩子身上的最後稻草。做一個有遠見的家長,過程比結果重要,只有完美的 過程,才會有無憾的結果。孩子想當第一名的願望與生俱來,就像大樹拼命往天上生長,為了獲得更多的陽光和雨露一樣,這不是教育的功能,這是生物的本能。
教育的作用是什麼,我認為就是家長在旁邊關注、期盼和守望,及時清除小樹旁邊的雜草和害蟲,在狂風暴雨把小樹吹歪了的時候,第一時間去扶正他,而不是拔苗助長。
家庭教育促進法老師感悟 篇13
1.看看書架上有幾本書
現在多數家長都非常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想方設法地讓孩子上各種培訓班、補習班,看不到效果的也很多。
前年到侄子家去,侄子的兒子因為學習不好,沒少捱揍。看遍他家裡全部,只在他兒子的書桌上發現了基本課堂上學習用的書。多數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家庭都是這樣。父母沒有從學習中找到樂趣,也沒有從學習中看到對未來生活的希望,孩子憑什麼要對學習有興趣呢?幾句說教能起到作用嗎?
也有不識字的父母培養出優秀的孩子,但那一定是愛書如命的父母,他們不會把孩子讀過的書當廢品賣掉。
孩子是天生就喜歡去學習、去嘗試的。沒有了學習興趣,一定能從父母那裡找到根源。
2.學習成績
決定成績好壞的是有效學習時間!
以前也總想讓孩子考第一,但有隱約覺得不妥。長遠來看,考第一的孩子並不比別的孩子強。
書本上的、可以表達出來的是顯性知識,考試第一隻能說明顯性知識掌握得好。顯性知識以外還有大量的隱性知識,有人估計到目前顯性知識只佔到人類總知識的10%左右。工作、生活中用到的很多是隱性知識(情商、膽商等等),這些是孩子在生活、社會交往、活動、運動、甚至是遊戲中學習的。有很多文章比較中美教育的差別,中美教育的最大差別也在這裡。
3.機會成本
有一得,必有一失,所謂魚翅與熊掌不可兼得。亞當·斯密曾經說過:國王會羨慕在路邊曬太陽的農夫,因為農夫有著國王永遠不會有的安全感。而要有農夫那樣的安全感就不能有國王的權勢。
當選擇做一件事的時候,必然會放棄另外一件,那個被放棄的所帶來的收益就是機會成本。
透過自己勤奮努力積累了大量的資源,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回頭看或與周圍的人比較時卻發現自己失去了太多。在一條路上走的越遠,機會成本越高,重新選擇的難度就會越大。
孩子要走的路,不一定是父母指定的路。
4.願景
剛接觸這個詞時,我總把它當著“遠景”。願景是對未來的願望;發展前景;希望、願意看到的景象,與“願望”是近義詞。
願景是永遠為之奮鬥希望達到的圖景,是一種意願的表達,是未來的目標、使命及核心價值。
願景可以激勵孩子;
願景是在困難時或不斷變化時代的方向舵;
願景是在競爭中取勝的有力武器;
願景能夠把父母和孩子凝聚成一個共同體。
5.使命、責任、危機
開博一段時間後,家庭教育的理念掌握了,教育技能也嫻熟了,但卻覺得自己過得越來越單調,越來越瑣碎,腦子裡空蕩蕩的,像一部被人操縱著的機器,再加上很少得到團隊領導、博友們的肯定和表揚,這樣就很容易產生一種莫名的無助感,找不到自己這種所謂“單一”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所在。
教育孩子就是長期、單調、重複的工作,作為家長應該有一種使命感。
有一則寓言,說的是一隻小鳥正在飛往南方過冬的途中,由於天氣太冷,小鳥凍僵了,從空中掉在一片農田裡。一隻母牛走了過來,在它身上拉了一泡屎。凍僵的小鳥躲在牛屎裡,覺得牛糞真是太溫暖了。牛糞讓它慢慢緩過勁兒來。它蜷在牛糞裡,暖和得忘乎所以,情不自禁地唱起歌來了。這時,正巧一隻路過的貓聽到了小鳥的歌聲,走過來查個究竟。順著聲音,貓發現了躲在牛糞中的小鳥,非常敏捷地將它刨了出來,可憐的小鳥於是成了貓的口中美食。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惡劣”的環境充滿危機,固然是壞事,但“溫暖”的環境也未必不是壞事,因為它同樣也暗藏著危機。如果不居安思危,反而得意忘形,悠然自得,那麼遲早會像那隻被牛糞溫暖得忘乎所以的小鳥,成為貓的一頓美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