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螞拐節節日常識

壯族螞拐節節日常識

  節日常識,是指生活中值得紀念的重要日子的知識。是世界人民為適應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創造的一種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節日的常識您都瞭解清楚了嗎?下面就讓小編帶你去看看壯族螞拐節節日常識吧,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螞拐節源於東林孝敬螞拐的行為和侍奉母親的人性良心,紅水河沿岸壯族村寨透過祭祀螞拐,求得年年風調雨順,歲歲五穀豐登,四季人畜興旺。所以,在新年春節到來之時,這裡的壯鄉村寨都舉行一次隆重熱烈的螞拐節歌會,敲鑼打鼓,跳螞拐舞,唱螞拐歌,共慶豐收,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在紅水河兩岸百餘里的壯家村寨,都十分盛行螞拐節活動,歷史上就建成過將近200至300座的螞拐亭,“文革”期間,由於破“四舊”,立“四新”,螞拐節活動就很少舉行,一些螞拐亭在當時相繼遭受破壞,現在遺留下來的螞拐亭已經很少。

  改革開放以後,螞拐節活動在各地又陸續地得到恢復和舉辦。同時,也迎來了日本、法國、澳大利亞、印度、泰國、臺灣、香港等國內外壯學專家的濃厚興趣,他們專程來到紅水河流域進行螞拐歌節的文化考察。但是,就目前而言,螞拐歌節亦已瀕臨危機,年輕人對傳統民俗文化活動逐漸淡化,傳統節日逐步被現代節日代替,一些頗有造詣的活動主持人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臺,有的相繼謝世,有些技藝難以得到傳承。鑑此,各級黨委、政府和文化部門已經意識到拯救民族民間文化的重要性,制定了對螞拐節活動進行保護的各項措施,在經費、人才培養、文化資源普查等等方面上都制定了規劃。

  螞拐節活動主要流行東蘭縣紅水河兩岸的金谷、巴疇、長江、隘洞、東蘭、長樂、大同等鄉鎮的壯族村寨,同時,與東蘭縣相連線的天峨縣六排鎮納洞村、雲榜村,巴暮鄉板麼村,南丹縣吾隘鎮那地村也流行該活動。它是透過祭祀、埋葬青蛙來預測年景、祈求人畜興旺、風調雨順的'民俗活動。節日從正月初一開始,歷時各地不一,有的5至7天,有的長達一個月。可以一個村(屯)單獨舉辦,也可以由幾個村(屯)聯合舉辦。節日主要程式為:

  一、找螞拐。正月初一早飯後,大人小孩三五成群下田間地頭尋找螞拐,按慣例取兩隻,一公一母。並交由主持此次活動的負責人將螞拐裝入一節剖開的竹筒內(稱“螞拐棺”),合好綁緊,用彩色紙糊面。第二天,青少年們抬著“螞拐”巡遊本屯各戶,唸誦祝詞。祝賀主家新年萬事如意,六畜興旺,五穀豐登。

  二、祭螞拐。正月十五日,在沿襲固定的螞拐墳邊豎起五六米高的彩色紙幡,擺上祭品,敲打銅鼓皮鼓,祭祀螞拐。

  三、葬螞拐各地葬螞拐日期不同。例如東蘭縣巴疇鄉的巴英屯是二月初二,金谷鄉弄法屯是二月初三,而大同鄉切近屯則在正月二十八,但都在正月二十五至二月初七這段時間內。葬螞拐的儀式不同,規模也有大有小,巴疇鄉巴英屯儀式最為隆重,每次活動總有上千人參加,活動內容也很豐富。以此為例簡述。這天早飯後,屯裡響起三聲“地炮”,青年們就扛上四面銅鼓上村邊高坡上敲打,直到傍晚才回家。晚上全屯男女老少彙集紙幡下,舉行葬螞拐儀式。葬螞拐前,先將去年舊屍骨取出,觀其顏色,據說骨黃預示這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骨白則乾旱,五穀歉收,而棉花卻豐收;骨黑則莊稼、人畜有病有災。然後,由一老者唸誦祭詞,埋葬新螞拐。

  四、化裝表演。葬螞拐前,外村趕熱鬧的後生源源而來,此時,兩位老翁戴假面具,用破布爛蚊帳裹身,扮成“螞拐公”和“螞拐婆”,在一群各戴七醜八怪假面具、手持棍棒的"螞拐仔"的護衛下走進人群中,眾人自動讓出一條三四米寬的過道來。約成俗定,這條過道一直到散場也無人敢去侵犯。“螞拐公”和“螞拐婆”過過道和巡垌一週之後,即悄然離去。“螞拐仔”們則留下維護秩序。之後,過道上出現“算命先生”、“漁翁”、“賣藥郎”等幾個角色,按角色持道具作興表演,內容均為預祝新年萬事如意,消災除難,風調雨順,六畜興旺、五穀豐登。接著兩男兩女(女的也由男的裝扮)在過道上齊唱趕鬼歌。這一過程,如今大多地方已經從簡不盛行了。

  五、對歌。主持人宣佈歌場紀律,與一人齊唱開場歌后,螞拐歌會開始,十多幾十對歌手按男女分排,雙雙對對唱山歌。內容有天文、地理、歷史傳說、風俗人情、生產勞動等,但大量的還是戀愛歌,直唱到天亮,並約定下次歌會再會後才結束。至此,整個螞拐節就在天亮以後結束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