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職業的節日

中國各職業的節日

  節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紀念的重要日子。是世界人民為適應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創造的一種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各職業的節日,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一、教師節

  1981年3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中國民主促進會的17位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議確定全國教師節日期及活動內容案。提案指出,教師擔負著培養四化建設人才的重任,應當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

  1982年4月,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聯合,由張承先和方明共同簽發的“關於恢復‘教師節’的請示報告”送中央書記處,報告中並建議以馬克思的誕辰日5月5日為教師節。

  1983年3月全國政協六屆一次會議上,方明和民進18位政協委員聯名再次提出“為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造成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建議恢復教師節案”。9月,中宣部辦公廳致函教育部辦公廳,經研究政協一次會議方明等同志的提案,同意恢復教師節。12月,由教育部何東昌部長和方明共同簽發的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關於恢復‘教師節’的請示”送中央宣傳部。

  1984年12月15日,北京師範大學鍾敬文、啟功、王梓坤、陶大鏞、朱智賢、黃濟、趙擎寰聯名,正式提議設立教師節。教育部黨組和全國教育工會分黨組“關於建立‘教師節’的報告”送中央書記處並報國務院。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決定,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

  二、護士節

  國際護士節是每年的5月12日,是為紀念近代護理學和護理教育的創始人弗羅倫斯·南丁格爾而訂定的。南丁格爾(1820年-1910年)是英國的一位女護士,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她率領38名護士赴前線參加傷病員護理工作,大大降低傷病員的死亡率。戰後她在倫敦建立了英國第一所護士學校,使護理事業逐步走向專業化、科學化。1912年,為紀念南丁格爾對護理工作作出的貢獻,國際護士理事會將南丁格爾的誕辰日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

  三、農民豐收節

  中國農民豐收節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這是一個屬於億萬農民的節日,也是全國人民一同歡慶豐收,享受豐收果實的節日,所以2018年我國將每年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秋分已至,稻穀飄香,蟹肥菊黃,提醒著人們又到了豐收的季節。

  四、人民警察節

  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自2021年起,將每年1月10日設立為“中國人民警察節”。這是在國家層面專門為人民警察隊伍設立的節日,是對人民警察隊伍為黨和人民利益英勇奮鬥的充分肯定。

  人民警察隊伍是一支有著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隊伍,也是和平年代犧牲最多、奉獻最大的隊伍。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僅公安機關人民警察隊伍就有1.4萬餘名民警英勇犧牲,10餘萬名民警負傷,3700餘名民警被評為烈士。在今年上半年疫情防控和維護安全穩定工作中,共有169名公安民警因公犧牲。

  近年來,每年1月10日公安部及各地公安機關都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110宣傳日”活動,這一日期具有極高的社會知曉度和群眾認可度。將這一日期確立為“中國人民警察節”,體現了鮮明的政治性、廣泛的人民性和警察職業的標誌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