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節日常識
古代節日常識
節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紀念的重要日子。是世界人民為適應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創造的一種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代節日常識,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1、春節:我國傳統習俗中最隆重的節日。又稱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春節習俗一方面是慶賀過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樂、五穀豐登、人畜興旺,多與農事有關。迎龍舞龍為取悅龍神保佑,風調雨順;舞獅源於震懾糟蹋莊稼、殘害人畜之怪獸的傳說。燃鞭炮、貼春聯、掛年畫、要龍燈、舞獅子、拜年賀喜等習俗至今仍廣為流行。
2、人日:農曆正月初七。傳說,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
3、三元:上元指農曆正月十五,中元指農曆七月十五,下元指農曆十月十五。
4、元宵: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正月半、上元節、燈節。元宵習俗有賞花燈、包餃子、鬧年鼓、迎廁神、猜燈謎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習俗“上元張燈,吏籍為盜者繫獄”。
5、花朝:農曆二月十二,相傳為百花的生日。
6、上巳:原定為三月上旬的一個巳日,過去的習俗是在這一天到水邊祓除不樣,也叫做禊(xi),《蘭亭集序》中有“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楔事也。”自曹魏以後,把上巳節固定在了農曆的三月初三,習俗也變成了水邊宴飲、郊外遊春。杜甫《麗人行》中有:“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7、寒食: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節日裡嚴禁煙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後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傳,春秋時晉公子重耳為紀念介子推這位賢良忠臣,晉文公下令這一天全國禁火,只吃寒食,後來,寒食節成為人們祭掃拜祖的節日。因寒食與清明時間相近,後人便將寒食的風俗視為清明習俗之一。
8、清明節:又名踏青節,在仲春暮春之交,也就是在冬至後108天,公曆的4月4日、5日或6日,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
我國漢民族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節是我國祭祀掃墓的日子。此時天氣轉暖,風和日麗,“萬物至此皆潔齊而清明”,清明節由此得名。其習俗有掃墓、踏青、盪鞦韆、放風箏、插柳戴花等。
歷代文人都有以清明為題材入詩的。
9、端午節:端午,本是初五的意思,原是月初午日的一種儀式,因“五”與“午”同音,“端午”也叫“端五”或“重五”。最早是長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區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的圖騰祭祀日。後因愛國主義詩人屈原不忍視楚國滅亡,懷著與國俱焚之心,於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抱石自沉汨羅江,統治者為樹立忠君賢臣的榜樣,把屈原投江日作為祭祀屈原的日子,後人也稱端午節為屈原日、詩人節。
端午節因習俗的不同而有很多種叫法。比如:
端陽節: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為“端陽節”。另有一種說法和地支有關,五月按地支紀月是午,午又是陽辰,故稱端陽。
浴蘭節: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汙為俗。
菖蒲節:端午節除了是古代圖騰祭祀節外,也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古人認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因此端午風俗多為驅邪避毒,如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故端午節也稱“菖蒲節”。
龍舟節: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
10、伏日:是三伏的總稱。三伏的計算是按我國古代干支紀日來推算的。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叫初伏,第四個庚日叫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叫終伏或末伏,總稱為三伏。據說伏是隱伏避盛暑的意思,古代有在伏日要舉行祭祀的習俗。
11、乞巧: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少女節或七夕。相傳,天河東岸的織女嫁給河西的牛郎後,雲錦織作稍慢,天帝大怒,將織女逐回,只許兩人每年農曆七月初七夜晚在鵲鳥搭成的橋上相會。或說:天上的織女嫁給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將織女抓回天庭,只許兩人一年一度鵲橋相會。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婦女們趁織女與牛郎團圓之際,擺設香案,穿針引線,向她乞求織布繡花的技巧。
12、中元:在農曆的七月十五,民間俗稱“鬼節”,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節”。最早從南北朝時期目連救母的作功德法會中開始流行,據《佛祖統紀》記載,梁武帝即開始設壇舉行盂蘭盆法會。自此往後,歷代帝王人民多遵佛制,興盂蘭盆會,以報答父母、祖先恩德。
13、中秋:農曆的八月十五,又稱仲秋節、團圓節。因八月十五是三秋的中間,八月又稱仲秋,故名中秋或仲秋。傳說我國民間在這一天有互贈圓餅,取團圓之意。
中秋作為固定節日始於唐朝初年,《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唐代將嫦娥奔月與中秋賞月聯絡起來後,更富浪漫色彩。
歷代詩人以中秋為題材作詩的很多。
中秋節的主要習俗有賞月、祭月、觀潮、吃月餅等。
14、重陽:也叫登高節、老人節,與除夕、清明節、盂蘭節一起成為中國傳統的四大祭祖日。《易經》將“九”定為陽數,兩九相重,故農曆九月初九為“重陽”。重陽時節,秋高氣爽,風清月潔,民間有登高望遠、賞菊賦詩、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習俗。唐代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5、臘日:我國民間傳統節日,俗稱臘八。是我國古人歲末祭祀祖先、祭拜眾神、慶祝豐收的吉祥節日。《說文》記載:“冬至後三戊日臘祭百神。”可見最早的臘日是在冬至後第三個戊日,這是不固定的。臘日固定為十二月初八是在南北朝時期。佛教傳入後,演化成宗教節日。
16、除夕:又名大年夜,我國傳統節日。指農曆十二月最後一天的`晚上。
“除”是“去”的意思,引申為離開,“夕”是“傍晚、晚上”的意思。意味著過了今天晚上,明天就是新的一年。
拓展閱讀:
傳統節日知識
☆中元節
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主要是祭祀祖先,所以又叫鬼節。供品中西瓜必不可少,因而又稱瓜節。德州的中元河燈場面十分壯觀。人們用瓜皮、麵碗、紙張製成燈具,並以街巷為單位,製作特大紙船,紙紮目連站在船上,手持九環禪杖。中元之夜,人們把燈具和紙船放入河內,順流而下,河上頓時燈火通明,搖曳擺動,如同天上點點繁星。膠東沿海地區,由道士乘小船在海中放燈,並奏絲竹樂。德州運河兩岸的百姓,紛紛擁到河堤觀燈。滕州也有放河燈的習俗,形式與德州大體相同,不同的是,放河燈前,擺香案,唸佛經,佛師一邊唸經,一邊朝臺下撒小饃饃,小孩子蜂擁而上,一搶而光,據說吃了能消災。長島漁民為了祭祀溺海而亡的親人,用木板秫秸製成小船,船上供溺海者的牌位和祭品,如糖果、糕點,有的甚至裝上棉衣、鞋帽及死者生前喜愛的生活用品,然後點燃蠟燭,由已經結婚的同輩男子將小船放入海中。
中元節祭祖的習俗在山東較為普遍,一般都在午後帶著祭品上墳祭祖。單縣的祭品尤為豐盛,有竹子做的盂蘭盆、紙做的衣帽和一桌素食等。淄川則把祖先請到家裡祭祀,家家都在大門頂上插上五穀穗子,據說以五穀為馬,祭祀完畢後,好讓祖先跨著馬回去。
中元節的飲食一般是包子、水餃、饅頭,飯後吃蘋果、梨等時令水果。唯獨陵縣例外地稱中元節為掐嘴節,吃粗茶淡飯。
關於清明節的習俗:植樹民俗文化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於清明節的習俗:踏青民俗文化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關於清明節的習俗:蹴鞠民俗文化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關於清明節的習俗:盪鞦韆民俗文化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 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元宵節的起源民俗文化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
據說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後,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恆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後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並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
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建立“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另有一說是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充套件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除夕的來歷
除夕,為歲末的最後一天夜晚。歲末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意為舊歲至此而除,另換新歲。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年尾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夕是除舊佈新、闔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與清明節、七月半、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祖大節。除夕,在國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這個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遠的遊子也是要趕著回家去和家人團聚,在爆竹聲中辭舊歲,煙花滿天迎新春。
“年”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與新年首尾相連,謂之“歲窮月盡、挨年近晚”,是新一年的前夕,是除舊迎新的重要時間交界點。除夕因常在農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大年三十。歲除之日,民間尤為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除舊佈新,張燈結綵,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飯菜及三茶五酒奉祀。
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歲、團圓飯、貼年紅、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受中華文化的影響,除夕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2007年,除夕依《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正式成為中國法定節假日。2014年,除夕依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決定進行調整,不再作為中國法定節假日。
除夕習俗
年夜飯
除夕夜的年夜飯也叫團圓飯,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因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飯桌中間設定火鍋,因此也稱圍爐。
傳統座次
按照老禮,除夕夜傳統的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年宴的首席為輩分的長者,末席為最低者。如果是請客,首席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則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餘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動手,大家都不能動手。
飲食特色
北方人年夜飯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餃、魚、年糕、長年菜等。因為水餃狀似金元寶,有富貴之意;魚這道菜不能吃完,因為在漢語中“魚”和“餘”同音,有“年年有餘”的吉祥意思;年糕則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長年菜則有長壽的意涵。華南則多有雞、燒肉、髮菜、蠔豉等,因為“髮菜蠔豉”與“發財好市”諧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飯必有魚,豐盛湯鍋。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屬於楹聯的一種,是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
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記載在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遺書上,撰聯人為唐人劉丘子,作於開元十一年(723年)。百姓春節貼春聯的民俗從明代才開始盛行,潮流發源地是南京。現在江南地區百姓講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貼春聯。
祭祖
據民俗專家、南京大學民俗藝術研究室主任陳竟介紹,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國很多地方,這一天,民眾都會在家中擺上豐厚的飯菜,點燃香燭,家長率領子孫們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農村還會在家中焚燒紙錢。大年三十傍晚時分,在祖宗像前點上香燭,倒上美酒,擺上菜餚,全家人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表達“慎終追遠”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過年夜飯之後,人們才開始享用。
貼福字
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春節貼“福”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福”字究竟該怎麼貼沒有統一的標準。
守歲
守歲的習俗在中國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晉朝人周處《風土記》中說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相互饋送年節禮物,稱為“饋歲”;相互宴請,稱為“別歲”;除夕通宵不眠,稱為“守歲”。這是現今看到關於守歲習俗的最早記載。但這時守歲似乎還是地方性年俗,隋唐之後,守歲成為全國的共同年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