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清明節習俗
泉州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泉州清明節習俗,希望有所幫助!
【掃墓】
泉州民間約定俗成以清明節前、節後各10天為掃墓期。掃墓,泉州人稱為“巡風水”、“上墓”。清明節期間,在外子孫歸家祭祖,一家親屬扶老攜幼,隨帶果盒祭品,相偕上墳掃墓。到達墓地,大家動手斬荊棘,除雜草,培墓土,開排水溝,填平窪坑,描紅墓碑,修整墓園停當,即陳上祭品,焚香點燭,獻紙錢,按輩分大小依次行禮致敬,表達對先人的悼念。
【清明粿】
清明節前數天,泉州城郊農家大多忙於蒸制清明粿。清明粿有兩種:一種以糯米粉揉成薄粿皮,炒小麥磨粉調糖水做餡,名叫“麥餡粿”;另一種甘薯幹磨粉加糯米漿揉成粿皮,豌豆沙或綠豆沙加糖為餡,叫“豆餡粿”。兩種粿坯都搓成小皮球狀,抹上食用油,外用高粱葉包裹,蒸透即成。這種農家應時食品,可用於清明節祭祖和掃墓供品,也可充做點心或饋贈親友的節日禮品。清明粿不必動鍋加熱,即可食用充飢,這也許是古代寒食的遺風吧。
【嫩餅菜】
清明節一大早,泉州家家戶戶忙於廚事,蒸炒炸燉,魚肉雞鴨,廳堂祖先供桌上擺滿豐盛的.餚饌,其中大多備有嫩餅菜。嫩餅菜這種泉州特有的風味菜餚,它寓意包金包銀、招財進寶,對家庭未來寄以美好的祝福。泉州嫩餅菜類似春捲,但內涵比春捲來得豐富多彩。
其餅皮稱之為嫩餅皮,一種是麵粉加水揉韌,擀成直徑15—20釐米的圓形薄餅坯,放入烤爐烤制而成,名曰“潤餅”(近幾十年來少見了);另一種是將精麵粉加水反覆攪打成質韌的溫麵糰,抓在手中,在文火小平鍋上旋烙,拭成其薄如紙的餅皮,名曰“拭餅”。嫩餅菜的主料通常用胡蘿蔔、冬筍、青豌豆、豆腐乾、包菜、球菜、豬肉、墨魚、煎雞蛋(切絲),蠔或蠔煎、蝦仁等,分盤上席,或重油炒成大雜燴;輔料有油爆米粉絲、油焙海苔、糖拌炒花生末、麻蓼、蔥白、蒜白、芫荽等佐食。
食時以薄餅皮包裹餡料和輔料,捲成圓筒狀,雙手握著就食。節日全家人圍席共餐,各自動手動口,別有一番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