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消極做法和錯誤行為

家庭教育的消極做法和錯誤行為

  過去的認識裡,家庭教育通常認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即家長有意識地透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響的社會活動。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家庭教育的消極做法和錯誤行為,希望有所幫助!

  家庭教育的消極方法

  嘮叨:很多孩子說,一聽爸爸媽媽嘮叨就煩。這是為什麼呢?試想一下,誰都不喜歡身邊成天都有一個人嘮嘮叨叨的,孩子自然煩了。所以,嘮叨的教育方式要不得。數落:嘮叨的同時就是數落。孩子在家裡總是不停地被數落:你怎麼不用功啊?你怎麼不做作業啊?你怎麼只知道玩啊?數落比嘮叨更惡性了一點,因為數落常常帶有譴責性質。這樣極易破壞孩子的學習狀態,把孩子積極性的火苗撲滅了。

  訓斥:許多家長動不動就訓孩子,這也不好,那也不對。訓斥又比批評升級了一些。適當的批評是可以的,但訓斥容易讓孩子反感。

  打罵:雖然現在打罵孩子的家長少了,但還是有不少家長相信“棍棒底下出好人”。這樣的方式早已為人所詬病,一定不要嘗試這樣的教育方式。

  規定:規定孩子考試的平均成績必須達到多少分,名次要進入前幾名,上哪個重點中學,考哪所名牌大學。這也是傷害孩子的家教方式。一個積極上進的孩子會為自己制定目標的,家長將脫離孩子實際的高目標強加在孩子身上,孩子會很累,加重了孩子的精神負擔,尤其是考試前情緒會非常緊張。如果考試前不對孩子施加壓力,告訴孩子只要考出真實的成績就行,結果孩子可能考得更好,會好很多。面對好成績孩子自己倒可能還不滿意,覺得某幾處丟分太多,願意繼續努力。

  同時,以下這些錯誤行為在家庭教育中是不可有的。

  家庭教育的錯誤行為

  營養過度:攝入過多的超出身體需要的營養不但是浪費,而且對身體還會有害。蛋白質和脂肪過多,除會影響消化功能外,還可造成肥胖症,影響身心健康。

  過分親暱:父母與孩子的`情感交流十分必要,但也要根據年齡特點。對較大的孩子過分親呢,常常會影響性別角色的形成。常見的“戀母情結”往往就是由於這個原因。

  過分關懷:對兒童的照顧應隨兒童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弱。過多的替代就是對提高孩子自理能力的剝奪,促使孩子向退縮心理發展。

  過度教育:超出孩子能力範圍、過多的學習內容佔據了孩子休息遊戲的時間,搞得孩子疲憊不堪,反而什麼也學不好。

  期望值過高:適當的期望值可以成為孩子進步的動力,促進成才。但如不根據孩子年齡特點、智力水平,盲目地期望過高,孩子雖經努力還是達不到要求,就會使孩子喪失信心。這種期望就會變成失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