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幼小銜接教學方案(精選11篇)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學方案

  方案是計劃中內容最為複雜的一種。由於一些具有某種職能的具體工作比較複雜,不作全面部署不足以說明問題,因而公文內容構成勢必要繁瑣一些的。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幼小銜接教學方案(精選11篇),歡迎借鑑參考。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學方案1

  為進一步提升xxx區各幼兒園幼小銜接活動的實施質量,引導幼兒園科學的、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幼兒入學適應性教育,促進每一位幼兒自信、快樂地融入小學學習活動,協助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的平穩過渡,特此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遵循幼兒自然發展規律、把握幼兒發展目標及學習特點,構建科學適宜的幼小銜接工作體系,杜絕超前學習,幫助幼兒逐步適應入學教育及生活。

  二、具體實施

  (一)幼兒園主要任務

  1、依據幼兒發展目標,制定適合本園幼小銜接活動實施方案、確保幼小銜接活動科學、有序、有效實施。

  2、一日生活中開展有針對性、豐富多樣的、生動有趣的幼小銜接活動,幫助兒童從身體學習轉換為用大腦學習的能力、從具象物體轉換為具象符號、從具象符號轉換為抽象符號邏輯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預備適應課堂的心理準備、動機等從而促進每一位孩子在身體、情感、習慣、能力等方面做好入學準備。

  3、利用家校傳播正確的幼小銜接價值取向,引導家長建立對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合理期望,掌握符合幼兒個性特點的教育方法,解決入學焦慮,為幼兒營造輕鬆快樂、積極向上的成長環境。

  (二)幼兒發展目標

  具備入學具備的學習能力:包括視知覺能力、聽知覺能力、知覺轉換能力、數學準備能力、學習品質、社會適應能力、閱讀興趣、前書寫準備能力。

  具體措施:

  透過家園共育、區域活動、一日生活環節、集體教學等途徑為幼兒開展活動、創設環境、提供資源等方式。

  視知覺能力:

  1、感知物體或者符號的位置,包括方位、距離、大小、形狀、等空間特性的知覺,如走迷宮、找對應等遊戲活動。

  2、從日常生活中辨別人——物——圖形——數字——字母——形近字等異同,如找相同、不同、圖形比較等遊戲活動。

  3、幼兒學會把物體從包圍它的背景中區別出來,從觀察事物的角度能從整體中分離出部分的看問題的能力。如智力拼圖、鑲嵌圖形等遊戲活動。

  4、培養幼兒對物體、圖形、字母、數字等視覺再認能力。如猜謎語、七巧板擺圖等遊戲活動。

  5、家庭建議:鼓勵孩子多看、多觀察、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區,引導幼兒養成將所見畫出來。

  聽知覺能力

  6、利用日常生活契機有效引導幼兒口頭所述資訊、多聽故事,多些同伴交流、多些家庭教育人數,如複述數字、打電話等遊戲活動。

  知覺轉換能力

  在一日生活中引導孩子依據時間順序描述外出過程中經歷的某件事情,並將自己的所見所聞畫出來,同時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

  數學準備能力

  1、掌握從1-100的順數、50倒數到1、數群(由易到難)例:數字連線、接龍數遊戲切記把進位留給孩子,給孩子一個頓悟的過程慢慢就熟悉了、小兔吃餅乾、數字連線。

  2、能排除物體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干擾掌握20以內點數

  對應。

  3、根據物體相聯對應關係、相關關係的對應、一對多關係的對應、從屬關係的對應(上下關係)、並列關係對應(同一級別關係)相反關係的對應培養和建立對應的思維方法。

  比較

  4、根據物體的一些特徵:如大小、長短、高低、寬窄、粗細、顏色的輕重、薄厚、形狀、數量的多少、物體的空間位置比較等等。

  5、可以根據形狀、性質、成分、公用等屬性的異同,把事物分成若干分類。

  6、根據一組物體的某種特徵(長短、高低、大小、多少、重量、高度等)的差異或按某種規則(如從長到短、一長一短、兩長一短等)按順序進行排列。

  7、從認識平面圖形、立體圖形開始建立幼兒圖形建構能力,如具體教學遊戲:遊戲《七巧板》建構拼搭、插素、學習簡筆畫。

  8、集體教學活動認識鐘錶(分針、秒針、時針、鐘面數字意義)體驗一分鐘,建立時間概念。

  9、大班幼兒重點是加強錢幣認知能力、錢幣應用能力了。從小正確樹立金錢觀。

  學習品質

  10、加強幼兒口語表達及言語理解能力。

  11、培養幼兒社會適應能力如同情分享、處理衝突能力、同伴交往能力、情趣表達和自信心。

  12、注重幼兒學習品質培養如情感方面(興趣、榮譽感、合作性、靈活性)、內驅力方面(主動性、好奇心、專注力、堅持性)、習性(責任感、獨立性、條理性、生活習慣)等。

  閱讀能力

  13、具有良好的傾聽、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

  前書寫準備能力

  14、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以剪、貼、粘、撕、拉、抓、穿、插、刺、夾、縫、擰、揉、拍、疊、折、綁、塗鴉等途徑,以家園共育形式組織幼兒每日開展各種各樣的動手操作的活動,培養幼兒精細肌肉動作發展。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學方案2

  幼小銜接活動旨在幫助學前兒童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兩個不同階段教育的平穩過渡,讓幼兒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樂地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諧發展。《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和小學密切聯絡,互相配合,注意兩個階段教育的相互銜接”。對於幼兒來說從幼兒園的小朋友成長為學校的小學生,角色變了,要求也變了。小學和幼兒園的生活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如活動的組織形式,學習的習慣等,面臨著許多不適應。

  我園針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從幼兒園的實際出發,依託寧陽縣第二十中學小學部,積極創造條件,透過豐富多彩的遊戲活動、教育環境的創設、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長工作的開展等途徑,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有目的、有計劃的培養幼兒社會適應能力與學習適應能力教育,促進幼兒在入學前具有良好的心理準備,養成良好的生活能力和學習習慣。認真做好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工作,幫助幼兒順利度過這個轉折期,減少家長的焦慮和擔憂,為幼兒入小學學習從多方面打好基礎。現結合幼兒園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實施物件:

  在園學齡前幼兒。

  二、實施目標:

  1、幫助幼兒瞭解小學的相關知識,有入小學的願望和興趣,嚮往小學的生活,具有積極的情感體驗。

  2、初步瞭解小學的學習活動特點和課堂教學規範,對各類學習活動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慾。

  3、初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傾聽習慣、閱讀習慣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務能力、自我保護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規則意識、任務意識。

  4、透過多種途徑,幫助家長了解幼小銜接的相關知識,家園同步共同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三、實施具體方案:

  1、幼兒入學的心理準備:

  1)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心理氛圍。融洽的師生關係,寬鬆、愉快的學習氣氛,讓幼兒感到在一個文明、安全、和諧、愉快、充滿愛與尊重的良好精神環境中生活,這對幼兒的發展將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2)改變作息制度和環境佈置。為了使幼兒入學後,能較快地適應小學的生活節奏,在大班第二學期,適當延長時間;另外,在環境佈置上,定期按小學桌椅的形式排列桌椅。

  3)帶領幼兒參觀小學。讓幼兒熟悉小學和激發幼兒入學的願望,聯絡我校小學部,請小學教師來園做講座;定期到小學部班級中進行模擬上課;進行“大手拉小手”活動,使幼兒從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學準備。

  4)加強紀律教育。幼兒入學前應具備的心理準備方面:有強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衝動,上課不做小動作,堅持完成規定的任務;有初步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初步具備熱愛集體等道德品質。

  2、獨立生活能力的準備:

  1)進一步加強幼兒獨立生活能力和勞動習慣的培訓。小學生課間和課餘時間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這就要求他們有較強的獨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班第二學期特別注意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增強幼兒的獨立意識,讓幼兒學會自理、自立,逐漸養活成人的直接照顧。

  2)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在學習生活中,要學會自我觀察、自我體驗、自我監督、自我批評、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等,讓他們懂得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並一定做好;什麼時候不該做事並控制自己的願望和行為。

  3)提高自理能力。要求幼兒會正確的穿衣、褲、鞋,會保管自己的學習用品,懂得自我保護。下學期將組織各種形式的競賽活動來強化幼兒的自理能力。

  4)增強文明禮貌。要求幼兒會用日常禮貌用語;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班級常規,注意自己的行動不影響集體;學會傾聽、不亂插嘴;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亂翻別人的東西;自覺遵守公共秩序。

  5)講究個人衛生。做到飯前便後洗手;會正確使用手帕;注意個人衛生;保持環境整潔。

  3、學習方面的準備:

  1)培養孩子學習方面的動手操作能力。結合主題讓幼兒學習有關的常規知識:學習整理自己的書包、鉛筆盒,愛護並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學會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刨鉛筆和其它學習工具。

  2)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請家長配合幼兒園,讓幼兒養成遵守作息時間的習慣,如:不遲到早退、不隨便請假等;其次,在教學活動中讓幼兒養成愛想、愛問和認真回答問題、注意傾聽的習慣;再有,培養幼兒正確地握筆寫字、看書、讀書的習慣;最後,透過適當的佈置作業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遊戲、活動中加強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

  四、保證措施

  1、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切實加強對活動的組織與領導,加強活動過程的管理,確保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

  2、落實目標責任制。將各項工作做到定時間、定內容、定責任人、定活動方式,定活動地點,確保活動的紮實開展。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學方案3

  一、情況分析:

  再過一個學期,孩子們就要結束幼兒園的學習生活升上小學,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對學前幼兒來說是人生的一大轉折,有教育家甚至認為這種轉變的跨度是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要比高考、中考都要變化巨大。這個階段的家長和孩子在短時間內有著太多的不適應,作為家長面臨孩子人生的第一次考核,諸多家長有著太多的無奈和困惑。對於幼兒來說從幼兒園的小朋友成長為學校的小學生,角色變了,要求也變了,小學和幼兒園的生活又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如活動的組織形式,學習的習慣等,面臨著許多不適應,所以幼兒園應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社會性適應與學習適應教育,促進幼兒在入學前具有良好的心理準備,養成良好的生活能力和學習習慣,認真做好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工作,幫助孩子們順利度過這個轉折期,減少家長的焦慮和擔憂,為幼兒入小學學習從多方面打好基礎。

  二、銜接目標:

  1、從心理準備入手,培養孩子入學前良好的心理品質。(情感、興趣、注意力、意志、責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為重點,幫助孩子適應幼小過渡中的斷層問題。

  3、加強幼兒園與小學的互動觀摩交流,為幼兒做好入學前必要的心理準備。

  4、家園同步,增強教師與家長的交流溝通,共同為幼兒入小學做好準備。

  三、具體方案。

  1、身體方面的準備:

  (1) 保證每天幼兒再園內戶外活動一小時的活動,透過戶外活動,增強幼兒體質,使他們能夠身心健康地邁入小學。

  (2)為了讓幼兒能夠較快地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生生活,我們將採取適當延長幼兒上課時間、減少遊戲時間等。

  (3)在日常活動中培養幼兒正確的讀書、寫字、握筆姿勢,同時,讓幼兒懂得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種感覺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讓幼兒懂得並遵守交通規則,學會看紅、綠燈,走人行道;有困難找警察,記住各種急救電話;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電。

  2、獨立生活能力的準備:

  (1)、良好的作息習慣。

  讓幼兒養成遵守作息時間的習慣,如:不遲到早退、不隨便請假等。

  要適當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每天6:50左右起床,早晨8:30以前入園。晚上9:00上床入睡。晚飯前後與孩子共同商量一些活動內容,如畫畫,彈琴,玩玩具,看書等,動靜搭配,使孩子每天的生活富有節奏,與小學生的生活相接近。

  (2)、自己收拾東西的習慣。

  學習整理自己的書包、鉛筆盒,愛護並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學會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刨鉛筆和其它學習工具。每晚還要讓孩子養成檢查學習用品的習慣。同時我們老師會在離園時,檢查孩子的書包整理情況和學習用品保管情況。並對做的好的幼兒提出表揚。

  3、學習方面的準備:

  (1)培養孩子的效率意識。現代社會是一個高效社會,機會無處不在,卻又轉眼即逝、生活節奏愈來愈快,所以教孩子學會做人的第一步是做一個適應現代社會的具有高效率的人,首先讓孩子學會管理時間,這一點很重要,比方說,這個時候該為孩子買個小鬧鐘,天天晚上自己上好鬧鐘,第二天自己起床,每個人都是有懶性的,何況是小孩,鬧鐘響了,沒起床,咱們就又去叫了,這時候我介意您沉住氣,讓他睡,睡到他認為合適,讓老師去評價他的遲到行為,讓他們從小懂得,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2)孩子做作業要有質有量,這方面我們在班內要求幼兒不僅要寫好而且必需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對完成好的幼兒提出表揚,完成不好的進行指導。

  (3)、做事專注的習慣

  培養幼兒專注的習慣是一年級孩子最為重要的學習習慣。我們班開設了紅花臺,每節課評選一名幼兒,並以紅花表示獎勵,每週做一小結看看誰的紅花最多,並把照相貼在紅花臺上,從而激發孩子的好勝心理。

  (4)學習習慣中最重要的是傾聽習慣。

  好多孩子進入小學後第一不適應,就是記不住老師佈置的作業,在幼兒園作業公佈,家長記錄。到了學校完全憑孩子自己記,有的孩子回來了,忘了作業是什麼,急得直哭,忙得家長又給同學打電話又給老師打電話。傾聽能呼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為了孩子更好的適應小學生活,我們班開展了"比比誰的記憶好"的活動,要求幼兒每晚自己記作業,並回家複述給家長聽。透過第二天幼兒完成作業情況,來表揚幼兒。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學方案4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幼兒園入學準備指導要點》,引導教師和家長樹立科學理念,尊重幼兒年齡特點、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幼兒身心全面發展,將入學準備教育貫穿幼兒園教育的全過程,為幼兒今後的學校生活做好準備,為其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

  二、下一步工作舉措

  1、做好家長工作

  3月中旬,召開線上家長會上進行關於幼小銜接的專題講座。從超前學習的危害角度出發讓家長了解遵從幼兒發展規律的重要性,結合幼兒入小學前的四方面準備全面的讓家長了解關於幼小銜接的具體內容及方法,建議家長應該怎樣配合幼兒園,做些什麼事情幫助幼兒愉快輕鬆的度過幼小銜接。透過家長會,讓家長了解科學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有效地架起幼兒走向小學的橋樑。

  2、身心準備

  (1)透過參觀小學的校園環境、功能室、走廊文化等,讓孩子們初步瞭解小學生的基本學習生活,激發他們對小學的嚮往之情。

  (2)積極開展戶外安吉遊戲,給予幼兒決定玩什麼、怎麼玩、和誰玩的權利,同時在遊戲中提高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增強力量,提高耐力,培養幼兒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質。

  3、生活準備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繼續鼓勵幼兒早睡早起,按時入園,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在保證幼兒戶外自主遊戲時間的前提下,適當延長幼兒集體活動時間,同時減少期間幼兒如廁的次數。

  養成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飯錢便後、外出歸來能夠自覺洗手。

  (2)提高幼兒自理能力

  調整幼兒一日作息時間,減少一日生活中的統一安排,幫助幼兒逐步學會根據自己的需要喝水、如廁,根據天氣變化和活動需要增減衣物。

  指導幼兒學會整理自己的衣櫃,學會分類和存放。

  繼續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學會整理自己的儀容儀表,如廁後能將自己的衣服褲子穿整齊。

  班級投放鐘錶,引導孩子學會看一日作息時間表等各種計劃表,養成守時、不拖沓的好習慣。

  (3)增強幼兒安全意識

  透過星期五的安全教育活動及時間節點組織的安全教育活動,使掌握一些常用的自救方法、瞭解一些安全嘗試,培養幼兒安全意識。

  (4)鼓勵幼兒參與勞動

  透過每週的勞動教育活動、五一勞動節、母親節、重陽節等節日、小小值日生、種植季、採摘季以及日常一日活動,激發幼兒愛勞動的意志品質。

  4、社會準備

  (1)提高交往能力

  透過自主遊戲給予幼兒自由交往的機會,在遊戲中學會交往,增強合作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增強任務意識

  不定期的給幼兒安排小任務,比如帶好紙和筆回家畫遊戲故事,並將其第二天帶回來;每天自己整理小書包等,為適應小學生活做準備。

  同時在家裡家長也要有意識的為幼兒安排小任務,透過持續性的任務安排,讓幼兒養成獨立完成認為的習慣。

  5、學習準備

  (1)鼓勵幼兒活動前做計劃,比如在區域活動開始之前,鼓勵他們說一說、畫一畫自己的活動計劃,活動結束後和幼兒一起回顧他們的計劃和完成情況,分析原因並調整。

  放假在家時也鼓勵幼兒自己安排行程和活動。

  (2)繼續開展遊戲分享活動與晨間談話活動,培養幼兒大膽講述與認真傾聽的習慣。

  (3)本學期增加精讀繪本時間,和幼兒一起討論書中內容,加深他們的閱讀興趣和理解。

  (4)利用讀寫區、角色遊戲,鼓勵幼兒運用文字和符號進行前書寫,比如為電影院製作電影票等。

  (5)繼續開展畫遊戲故事的活動,鼓勵幼兒用圖畫、符號、文字等方式記錄自己的遊戲的過程、故事情節等。

  (6)做好必要的書寫準備。透過扣紐扣、繫鞋帶的習慣,鍛鍊手部精細動作,促進手眼協調。幼兒有自發書寫行為時,示範正確的書寫姿勢,幫助幼兒學習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運筆技能。

  三、具體活動安排:

  三月:

  1、召開“幼小銜接”線上家長會

  2、更改幼兒作息時間,使幼兒一日生活獨立自主

  四月:

  開展“勞動月”活動

  嘗試制定區域計劃

  發放“幼小銜接”家長調查問卷

  開展“閱讀月”活動

  五月:

  開展“我的生活我做主”主題活動

  開展“整理小書包”活動:結合閱讀月,書包裡準備繪

  本書、週一玩具、週二繪本、週三玩具、週四繪本、週五勞動工具

  六月:

  請一名幼兒園畢業的小學生來園講述小學生活

  請小學老師為大班家長錄製“幼小銜接”答疑解惑影片

  發放“幼小銜接”宣傳手冊

  參觀小學活動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學方案5

  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社會性適應與學習適應教育,促進幼兒在入學前具有良好的心理準備,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掌握使用工具的能力,使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更好的銜接,促進幼兒和諧發展,這是研究幼小銜接的實質所在。下面是本學年幼小銜接方案。

  一、幼兒入學的心理準備

  首先,注意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心理氛圍,融洽的師生關係,寬鬆,愉快的學習氣氛,讓幼兒感到在一個文明,安全,和諧,愉快充滿愛與尊重的良好精神環境中生活,這對幼兒的發展將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其次,注意改變活動室的佈局,在實驗的後期將集中圍坐式的環境改變為分隔式區域型環境,根據教學活動的需要,有時又按小學班級式環境體量,這不僅擴充套件了幼兒的活動空間,又讓幼兒在幼兒園裡感受到小學班級式教學環境的體驗,促進幼兒身心的發展。組織幼兒參觀小學,我們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指導,引導。

  第二、進入小學後,兒童的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將發生新的變化。幼兒由事事依賴父母逐漸過渡到事事獨立完成;幼兒所適應的以遊戲為主要形式的活動改變為以學習為主要形式的活動。學習以口頭語言為主改為學習以文字或符號為主。

  第三、加強紀律教育。幼兒入學前應具備的心理準備方面要有強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衝動,上課不做小動作,堅持完成規定的任務;應具有初步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初步具備熱愛集體等道德品質。

  二、幼兒入學準備的具體措施

  1、提高自理能力要求幼兒會正確的穿衣、褲、鞋,會保管自己的學習用品,懂得自我保護。我們可以組織各種形式的競賽活動來強化幼兒的自理能力。

  2、增強文明禮貌要求幼兒會用日常禮貌用語;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班級常規,注意自己的行動不影響集體;學會傾聽、不亂插嘴;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亂翻別人的東西;自覺遵守公共秩序。

  3、講究個人衛生做到飯前便後洗手;會正確使用手帕;注意個人衛生;保持環境整潔。

  4、改變為了使幼兒入學後,能較快地適應小學的生活節奏,在大班第二學期,可延長時間,適當增加課時。另外,在環境佈置上,可按小學桌椅的形式排列課桌,並設立黑板。

  5、帶領幼兒參觀小學讓幼兒熟悉小學和激發幼兒入學的願望,使幼兒從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學準備。

  6、進一步加強幼兒獨立生活能力和勞動習慣的培訓小學生課間和課餘時間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這就要求他們有較強的獨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班要特別注意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增強幼兒的獨立意識,讓幼兒學會自理、自立,逐漸養活成人的直接照顧。

  做好幼小銜接,在教育方法、形式上要逐步靠攏。另外,還可以開展知識講座,讓家長進一步瞭解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總之,搞好幼小銜接工作,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學方案6

  一、活動目的:

  1、透過幼小銜接這一活動,保證良好的新生入學順序,開啟幸福的知識之旅

  2、透過幼小銜接這一活動,培養一年級新生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入學適應期。

  二、活動時間:

  8月23日,8月24日每天上午8:00——11:00

  三、參加物件:

  全體一年級新生

  四、活動地點:

  各班一年級教室

  五、參加教師:

  一年級各班正副班主任和語數體任課教師

  六、其他人員安排:

  校園環境衛生:後勤辦

  教學樓巡視:德育處、教學處

  禮儀生:大隊部

  活動拍照:

  活動報道:一年級年級組長

  電子橫幅:辦公室

  七、活動安排:

  活動一:保證良好的新生入學順序,開啟幸福的知識之旅。(8:10之前)

  負責老師:一年級各班正副班主任和禮儀生7點半,一年級班主任老師在校門口集合,迎接新生的到來。禮儀生引領新生進入各班教室。副班主任老師在各自教室裡管理,確保教室裡新生安全有序。

  活動二:開設特色課程,初步養成良好的日常習慣和學習習慣.(8:10-11:00)

  負責老師:一年級各班班主任和語、數、體任課教師23日上午和24日上午,教學處安排了6節大課和2節整理課。每節課之間課間休息十分鐘。一年級教師按照下沙一小幼小銜接課程表進行上課。

  具體要求如下:

  1、上課之前應該提前備課。語、數、體由各自備課組長負責,進行集體備課,統一規劃這第一課,確定上課教案。體育課主要是列隊訓練。各備課組長在22日之前把微課,上課ppt,教案等上傳至第一學期教導處教學處幼小銜接相應包包。

  2、語數體由各班任課老師負責,班隊課,校課1由班主任負責,校課2由副班主任負責,整理課正副班主任一起負責。

  八、注意事項:

  1、班主任須提前打掃和佈置好各教室,並透過校訊通簡訊通知一年級新生23、24日到校和離校時間。新生每天8:00到校,11:00家長接回。

  2、原則上家長不進校園,班主任做好解釋工作。

  3、特別關注學生的安全,保證每位新生開開心心上學,平平安安回家。

  4、做好宣傳工作,每日一總結,透過微信公眾號或者班級主頁傳播。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學方案7

  一、實施“幼小銜接”的目的和意義

  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學習,是人生道路上又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由於活動環境,生活習慣上的驟變,以及課業的繁重,使許多孩子在進入小學後出現疲勞、消瘦、厭學的不適應的現象。因此,孩子能否很快的適應小學生活,做好幼小銜接是關鍵。那麼如何讓孩子愉快的進入小學,自信獨立的面對小學生活呢?這需要幼兒園、家庭和小學共同重視、努力配合,才會取得一定效果。

  《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和小學密切聯絡,互相配合,注意兩個階段教育的相互銜接”。《xx市課程指南》也明確指出:“幼兒園以家庭、社群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因此,研究幼小銜接問題,做好銜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幫助幼兒走好從幼兒園到小學這個“坡度”,為孩子順利適應小學的學習與生活,是幼小銜接工作的重點。

  二、指導思想:

  針對大班幼兒的特點。以及我園原有的幼小銜接的工作經驗和做法,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幼小銜接活動,旨在幫助大班幼兒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兩個不同階段教育的平穩過渡,與幼兒園的課程實施有機結合,體現科學性、整合性和趣味性。並與小學“學習準備期”主題活動做到有機結合,透過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班級工作、家長工作等多種手段多方位實施“幼小銜接”活動方案,將“幼小銜接”活動真正落實到實處。

  三、銜接目標:

  1.從心理準備入手,培養孩子入學前的良好心理品質。

  2.以培養孩子交往能力為重點,幫助孩子適應幼小過渡中的斷層問題。

  3.加強幼兒園與小學的互動觀摩交流,為幼兒做好入學前必要的心理準備。

  4.家園同步,增強教師與家長的交流溝通,共同為幼兒入小學做好準備。

  5.有入小學的願望和興趣,嚮往小學的生活,具有積極的情感體驗。

  四、活動時間:

  2020年5月中旬-2010年6月中旬

  五、活動物件:

  大班組全體幼兒、教師、家長、小學的部分教師

  六、具體措施與內容

  1.入學前的思想準備:

  透過參觀小學、與小學生同上一節課等方式深入小學,多方面體驗小學的學習生活,激發兒童對小學的嚮往,並對上小學充滿期待,同時幫助兒童瞭解他們想知道的小學的事情。

  2.社會適應方面的準備:

  首先是獨立生活能力的準備。透過談話、故事、社會實踐培養兒童的獨立意識,知道遇到困難和問題時要想辦法,自己能夠解決的自己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請求教師、家長等成人的幫助;透過自己動手自己操作、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鍛鍊兒童的動手能力和生活問題處理能力;透過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讓他們懂得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應該做並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

  其次,培養兒童的新環境適應能力。在兒童對小學產生嚮往的前提下,發展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溝通能力,讓兒童掌握一些與他人溝通交往的技巧,並期待到新環境中;透過對兒童集中力、自制力的培養,以及對規則的認同,讓兒童能適應新環境的新規則和新的要求。

  3.學習適應方面的準備:

  首先要培養兒童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兒童養成守時的好習慣,不遲到不早退、不隨便請假;在教學活動中讓兒童養成愛思考、專心、願意傾聽的好習慣;培養兒童正確的握筆寫字、讀書的習慣,以及學習整理自己的書包、文具,學會使用學習用具。

  其次,要培養兒童的語文學習能力和數學學習能力。這兩種能力在小學的學習生活中試非常重要的,語言是交流的基礎,數學是思維的一種表現形式。因而,要特意培養這兩方面的能力,在幼兒園的幼小銜接方案中也特別強調這兩方面的知識準備。

  4.家長工作

  首先,開學初召開家長會,向家長介紹幼兒園實施的幼小銜接教育方案及實施進度,取得家長的支援,為今後的工作打下基礎。

  然後,對家長進行理論指導,更新其觀念。請小學老師來幼兒園為家長舉辦有關幼小銜接的專題講座,使家長正確瞭解幼小銜接的意義和重點,掌握入學前習慣培養、能力培養的內容、方法,並瞭解入小學除了需要知識的準備,還應重視兒童心理的準備及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等方面的準備,全面理解幼小銜接工作。

  繼而,在幼兒園實施幼小銜接教育方案的同時,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同步銜接。在家長園地中開闢幼小銜接的專欄,介紹幼小銜接的相關資訊,並及時跟進幼小銜接教育方案的相關內容,讓家長一起參與培養兒童的社會適應、學習適應等方面的能力。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學方案8

  為認真貫徹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精神,以“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發展規律,考慮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發展需要”為研究的基本原則,以“如何解決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問題,怎樣讓孩子從幼兒園平滑過渡到小學,促進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為研究重點,結合本園的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為了體現素質教育的精神,進一步加強幼兒園與小學教育的銜接,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學前兒童入小學適應性教育,必須在幼兒園貫徹落實幼小銜接活動,從而幫助幼兒走好從幼兒園到小學這個“坡度。

  一、指導思想:

  幼兒入小學之前應做一些適當的準備,這已是小學教師、幼兒教師和幼兒家長的共識。做好“幼小銜接”,不但有利於入學前後幼兒的學習和發展,而且能為孩子的後續學習乃至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園幼小銜接工作在指導思想上堅持面向全體幼兒,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發展。針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從幼兒園的實際出發,積極創造條件,透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教育環境的創設、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長工作的開展等途徑,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

  二、活動時間和班級:

  活動時間:3月——9月,為期7個月。

  活動班級:幼兒園大班全體幼兒。

  三、活動內容和要求:

  (一)從心理準備入手,培養孩子入學前良好的心理品質。(情感、興趣、注意力、意志、責任感、自信心等)

  1、提高孩子的任務意識,養成認真、專注做事的習慣

  在平時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幼兒專注做事的習慣。如:讓孩子知道每天值日生所要做的事情;老師佈置的作業必須完成;明確在每項活動中教師要求自己做的事情,並學會做完。做事的時候要一心一意,不能邊做邊玩,做完事情再去玩;做完一件事,再去做另一件事;在老師要求的時間內把事情做完,不拖拉;養成認真做事的態度,追求良好的結果;堅持把一件事做完,不半途而廢,做事遇到困難要會請教別人,努力把事情做好。在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一些注意力訓練。

  2、培養孩子思考、務求甚解,按時完成學習任務的習慣

  心理學研究表明,思考不但能促進理解,而且能增強記憶。所以,養成善於動腦筋的學習習慣,實在是大有益處。在學前期,教師應要求幼兒積極思考,大膽發言,允許孩子提出不同的見解,透過長期訓練,孩子的思維能力得以培養。

  (二)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為重點,幫助孩子適應幼小過渡中的斷層問題。

  1、教育活動:

  (1)培養孩子學習方面的動手操作能力:本學期,結合主題“我上小學了”要求讓幼兒學習有關的常規知識:學習整理自己的書包、鉛筆盒,愛護並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學會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刨鉛筆和其它學習工具。

  (2)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請家長配合幼兒園,讓幼兒養成遵守作息時間的習慣,如:不遲到早退、不隨便請假等;其次,在教學活動中讓幼兒養成愛想、愛問和認真回答問題、注意傾聽的習慣;再有,培養幼兒正確地握筆寫字、看書、讀書的習慣;還有,透過適當的佈置作業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遊戲、活動中加強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

  (3)向幼兒滲透數學方面的知識:透過每次的數學活動、數學區工作對幼兒進行分類、統計、簡單運算、自編應用題的培養,提高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學習運用數學經驗解決問題,提高幼兒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4)指導幼兒學寫數字、學小學生行為規範、觀看有關錄影。6月份組織幼兒“坐姿、寫姿、握筆姿勢”的比賽。再如,使用適度的紀律加以約束,儘量在活動後喝水,上洗手間。集體活動要求專心聽講,積極發言。日常生活中,老師盡少使用在小、中班對幼兒常用物質獎勵法,而使用討論評價法、語言誇獎法進行鼓勵。一日活動環節中,老師還要從各方面加強對孩子進行注意力和思維敏捷性的訓練。如:在區角內玩棋類遊戲,做詞語接龍、科學小實驗等活動。培養幼兒的有意注意,引起幼兒發自內心地對事物的專注和興趣,培養幼兒內在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使他們順利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

  (5)為了使幼兒能更好的適應小學的學習環境。幼兒園大班集體活動時間由30變為35分鐘,延長了5分鐘時間,在集體活動時間裡引導幼兒逐漸保持注意的穩定和持久,讓幼兒在心理上對時間概念有所準備。

  2、教育環境的創設

  (1)注意改變活動室的佈局,在後期可將集中圍坐式的環境改變為小學班級式環境,讓幼兒在幼兒園裡感受到小學班級式教學環境的體驗,促進幼兒身心的發展。

  (2)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閱讀、書寫環境;如:將活動室的物品都註上漢字、活動室環境佈置圖文結合、以語言區為重點精心設計製作有關讀寫方面材料供幼兒操作,同時在各區域中進行滲透、同時,在暑期讓幼兒熟悉簡單的漢語拼音,知道拼音是一種正確認讀漢字的工具和基礎;堅持開展餐前的認讀識字活動等。為幼兒閱讀、書寫提供條件。

  3、日常生活的管理:

  (1)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在學習生活中,要學會自我觀察、自我體驗、自我監督、自我批評、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等,要求幼兒早晨在8:00前到園,不遲到。以培養幼兒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規律生活的良好習慣。

  (2)透過談話、故事、社會實踐培養幼兒的獨立意識,增強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建立小值日生制度,適當增加一些簡單的勞動,如掃地、擦桌子等。讓幼兒感知到,即將成為一名小學生了,生活、學習不能完全依靠家長和老師,要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要想辦法解快。

  (3)進一步加強幼兒獨立生活能力和勞動習慣的培訓。要注意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增強幼兒的獨立意識,讓幼兒學會自理、自立,逐漸減少成人的直接照顧,會正確的穿衣、褲、鞋,會保管、整理自己的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懂得自我保護。5月份我們組織幼兒整理書包及穿脫衣服的比賽活動。

  (4)增強幼兒的文明禮貌教育。培養幼兒使用日常禮貌用語,能使自覺遵守班級常規,注意自己的行動不影響集體;學會傾聽、不亂插嘴;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亂翻別人的東西;自覺遵守公共秩序等。

  (5)離開幼兒園,走進小學,孩子更多面對的是複雜的社會大環境,會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老師就更應該教孩子很好地保護自己,例如告訴孩子,不隨便與陌生人說話,遇到困難如何求助、學會看紅、綠燈走人行道;有困難找警察,記住各種急救電話等等。

  四、幼小銜接活動的實施步驟:

  1、從身體、獨立生活能力、學習等方面為幼兒入小學做好身心準備

  (1)透過體育鍛煉、疾病預防增強幼兒體質,使他們能夠身心健康地邁入小學。

  (2)為了讓幼兒能夠較快地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生生活,我們將採取適當延長幼兒學習時間、減少遊戲時間等。

  (3)在日常活動中培養幼兒正確的讀書、寫字、握筆姿勢,同時,讓幼兒懂得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種感覺器官。

  (4)透過談話、故事、社會實踐培養幼兒的獨立意識,增強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幼兒感知到,即將成為一名小學生了,生活、學習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師,要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要想辦法解快。

  (5)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在學習生活中,要學會自我觀察、自我體驗、自我監督、自我批評、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等,讓他們懂得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並一定做好,什麼時候不該做事並控制自己的願望和行為。

  (6)培養孩子學習方面的動手操作能力:本學期,結合主題模仿學校要求讓幼兒學習有關的常規知識:學習整理自己的書包、鉛筆盒,愛護並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學會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刨鉛筆和其它學習工具。

  (7)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請家長配合幼兒園,讓幼兒養成遵守作息時間的習慣,如:不遲到早退、不隨便請假等;其次,在教學活動中讓幼兒養成愛想、愛問和認真回答問題、注意傾聽的習慣;再有,培養幼兒正確地握筆寫字、看書、讀書的習慣;還有,透過適當的佈置作業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遊戲、活動中加強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

  (8)養成“每天記一記”的好習慣,在集體活動之後,利用5分鐘主動回憶內容要點,在離園前,利用十分鐘回憶一天發生的事或感受,培養孩子提煉記憶問題的能力。

  2、加強教師的理論學習,形成家園合力

  (1)加強教師幼小銜接的理論學習,透過學習、討論等形式,瞭解小學生的行為習慣、心理特點和小學的教育目標及要求,從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和管理風格接近小學階段,主動適應小學生特點,為幼兒儘快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

  (2)做好家長工作,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和教育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長們能夠主動配合幼兒園,並能積極的參與到此項工作中來。

  3、發揮社群力量,直觀體驗小學的學習和生活

  (1)為了讓大班的孩子們能更進一步感受小學的生活,瞭解小學生的學習生活與責任意識,我園將在5月份組織大班幼兒參觀市五小,主要包括參觀小學生升旗儀式、早操活動、課間活動。而且還把他們帶進小學生的課堂,參觀小學生的學習,課間活動等,從而激發他們上學的慾望。

  (2)回園後引導幼兒自己主動參與環境的創設。以“我心中的小學”為主題,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設計出一組生動形象的,有趣的小學生生活場景圖,其中有小學生上學,升旗,上課,鍛鍊,課間活動等情景。

  (3)透過環境的創設,加強對課間休息和自由活動的引導,讓幼兒學會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為他們儘快適應小學生活奠定了心理基礎。

  (4)大班畢業典禮家長方面為增加"銜接"工作的實效性,做好家長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只有幼兒園、學校、家庭、社會多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教育才能真正起到理想的效果。

  具體形式有:

  1、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和教育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長們能夠主動、積極的參與到此項工作中來。從而讓大班的家長們能夠初步瞭解並充分意識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學前的各種準備工作,除了物質上的,更重要的是身體和心理方面的各種準備,並能讓這些家長有針對性的為自己的孩子進行各種有目的性的訓練和培養。

  2、家園互動充分運用好家園互動這一平臺,增加與家長溝通的頻次,把幼兒的情況及時用班級部落格中進行反饋與呈現,讓家長及時瞭解幼兒在園的情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家園合作與培養,以求發揮其優勢,改正其習慣等各方面的不足。

  3、其它時間與形式利用家長來園接送幼兒、電話交談等形式,與家長及時溝通和交流,使家長們能夠及時瞭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銜接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準確把握自己的孩子當前的發展水平和狀況,並對其進行專門的教育和訓練,使家園能更進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援,使每一個孩子都能順利的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的學習與生活。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學方案9

  一、指導思想:

  幼小銜接活動旨在幫助學前兒童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兩個不同階段教育的平穩過渡,讓幼兒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樂地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諧發展。做好幼小銜接,不僅有利於入學前後幼兒的學習和發展,而且能為孩子的後續學習乃至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們堅持面向全體幼兒,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發展。針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從幼兒園的實際出發,積極創造條件,將嘗試透過教育教學、班級工作、家長工作等多方面多途徑實施幼小銜接活動方案,將幼小銜接工作真正落實到實處。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即將面臨的入學變化,初步體驗小學的作息時間及課程模式,減少對小學的陌生感、神秘感,化解憂慮,為適應小學生活做好各項準備。

  2、透過和諧幼小銜接,增加幼兒對小學生活的嚮往,幫助孩子從身心方面向小學順利過渡3、家園同步,增強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為重點,幫助孩子適應幼小過渡中的斷層問題共同為幼兒入小學做準備。

  三、活動時間:20xx年3月-20xx年6月

  四、活動物件:大班組全體幼兒、教師、家長

  五、活動形式:

  1、組織觀摩活動

  2、幼兒外出參觀小學

  3、模擬小課堂

  4、宣傳園地

  5、家園共育

  六、具體活動:

  (一)結合主題開展系列活動。

  大班下學期最後一個主題是《再見了,幼兒園》,結合主題開展《認識時鐘》《整理小書包》《上小學了》《快樂的向前走》《越長越大》等活動,幫助幼兒認識時間、學會管理時間。學習整理和保管好自己的學習用品,體會我們已經長大,並以愉快的心情迎接畢業,增強了孩子們入小學的信心,為入小學做好準備。

  (二)在一日活動各個方面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1、在時間上互相靠攏。

  在幼兒園大班,按規定集體活動時間是三十分鐘左右,注重遊戲化和幼兒活動的參與性。而小學上課時間規定是四十分鐘,與幼兒園相比靜多動少,並且要求遵守嚴格的課堂紀律。所以大班下學期我們採取適當延長幼兒上課時間、減少遊戲時間、縮短午睡時間等方法。在時間上慢慢接近小學的上課時間,讓幼兒在心理上、時間概念上做好準備,以便能夠較快地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生生活。

  2、學習習慣和要求上互相銜接

  (1)利用大(7)空班場地創設模擬課堂,設定小黑板、課桌椅等。使整個環境與小學的課堂非常相似。每個班級協調安排輪流進入小課堂的,在小課堂裡,讓幼兒模仿小學生上課,學學小學生上課的坐姿、舉手發言等,感受小學生上課的氛圍,體驗做小學生的快樂。

  (2)對幼兒正確的坐姿、書寫方法、握筆姿勢進行專門的訓練和指導,學習書寫一些簡單的數字,不要求快,但要求規範。不僅要寫好而且必需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要求作業有質有量。

  (3)培養幼兒良好傾聽習慣,開展"比比誰的記憶好"的活動,活動中需要幼兒帶的材料、要做的一些事情,我們不發簡訊告知家長,要求幼兒自己記憶,增強他們的任務意識,為入小學做好準備。

  3、自理能力方面的培養

  引導幼兒自己穿衣、整理床鋪、輪流做好小值日工作,積極為班集體做事等,提高動手能力和自理能力,以便更好的適應小學生活。

  (三)利用幼兒生活的環境不斷地激發幼兒上小學的熱情和願望。在活動室中佈置《我上小學了》的主題環境,設計佈置“上小學倒計時”牆面,讓孩子們瞭解從現在開始離入小學還有幾天。隨著離園倒計時的越來越近,大班的孩子入小學的意識就更加強烈。萌發孩子上小學的積極情感。

  (四) 家園配合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幼小銜接工作離不開家長的密切配合,為此我們要求家長:

  1、為孩子準備一個小鬧鐘,讓孩子自己用。

  2、嚴格執行作息時間,養成孩子準時睡覺和按時起床的好習慣。

  3、為幼兒準備小學生應具備的基本學習用品,如書包、文具盒、鉛筆、橡皮擦、作業本、圖書等,讓幼兒瞭解這些用品的名稱和作用,每天讓幼兒自己有序安放物品,整理書包。

  4、規定孩子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一些小任務,如畫畫、寫字等.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慢慢知道要抓緊時間,集中注意力,提高孩子完成任務的意識。

  (五)開展“幼小銜接”的實踐活動。

  1、第十七週的週三組織幼兒參觀小學,觀看小學升旗儀式、參觀教室、圖書室、小學生的操場等場地,幫助幼兒熟悉小學學習生活和體育鍛煉的環境。

  2、帶領幼兒進入班級,觀看小學生的上課、做作業和下課十分鐘等活動,讓幼兒在小學教室裡坐一坐、和一年級小學生一對一的互動交流,請一年級老師來講講小學生的學習生活。透過這樣的互動交流,加深幼兒對小學生學習生活的瞭解,為幼兒做好入學前必要的心理準備。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學方案10

  大班幼兒即將進入小學,為了讓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全面的瞭解,以及家長在孩子幼小銜接中存在的困惑,幫助家長明白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本次家長會我們特邀中心小學一年級教師宋良辰進行“幼小銜接”講座。就孩子入小學前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的培養等內容與家長進行交流和互動。

  一、活動宗旨:

  1、幼兒入小學前要做一些適當的準備,這已是小學老師和幼兒園老師的共識,做好“幼小銜接”不但有利於入學前幼兒的學習和發展,而且能為孩子的以後打下良好的基礎。

  2、透過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班級工作、家長工作等多種實施方案,將“幼小銜接”活動真正落到實處。

  3、本著“真誠、尊重、互動、合作”的原則、加強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

  4、有效整合家園力量,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知識觀。

  二、活動時間:

  4月2日下午2:30

  三、活動地點:

  幼兒園多功能活動室

  四、活動前準備:

  家長邀請函、簽到表、相機、班主任代表準備發言稿。

  五、人員分工:

  1、大班級部主任張新芳負責策劃活動方案,紀金梅準備家長簽到表;

  2、副園長李真負責家長邀請函。

  3、大班教師孫海英準備發言稿

  4、王愛新負責家長會PPT的製作,李園長負責音樂的準備

  徐園長主持幼小銜接家長會;

  5、大班教師負責家長接待、簽到和拍照;

  6、大班教師提前一天佈置會場及會場衛生;

  六、活動流程:

  1、大班教師負責會場接待家長簽到。

  2、會前播放音樂等待家長。

  3、大班班主任負責安排家長按規定的順序入座。

  4、介紹本次活動的目的和流程。

  5、中心小學一年級教師宋良辰講座。

  6、班主任代表發言。

  7、徐園長精彩講座。

  8、與家長交流(互動)

  幼兒園幼小銜接教學方案11

  再過兩個月,大班孩子就要邁進小學的大門,實現基礎教育階段的第一次轉折。幼兒入小學是教育過度的關鍵期,做好“幼小銜接”,不僅有利於入學前後幼兒的學習和發展,而且能為孩子的後續學習乃至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矗我們以“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發展規律,考慮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發展需要”為研究的基本原則,以“如何解決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問題,怎樣讓孩子從幼兒園平滑過渡到小學,促進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為研究重點,以“幼小協同,科學銜接”為主題,結合本園的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以幫助孩子順利地完成這一階段的過渡。

  一、指導思想:

  堅持面向全體幼兒,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發展。針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從幼兒園的實際出發,積極創造條件,透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班級工作、家長工作等多方面多途徑實施,將“幼小銜接”工作真正落實到實處,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

  二、活動目的:

  1、讓幼兒瞭解即將面臨的入學變化,初步體驗小學的作息時間及課程模式,減少幼兒對小學的陌生感、神秘感,化解憂慮,為適應小學生活做好各項準備。

  2、透過和諧幼小銜接,增加幼兒對小學生活的嚮往,幫助孩子從身心方面向小學順利過渡。

  3、家園同步,增強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為重點,幫助孩子適應幼小過渡中的斷層問題,共同為幼兒入小學做準備。

  三、活動銜接方案:

  (一)教育教學方面:

  透過“幼小銜接”系列活動的開展,瞭解幼兒園與小學的差異,減少幼兒對小學的陌生感、神秘感,為適應小學生活做好各項準備。

  1、參觀小學,組織幼兒去體驗小學生活,觀看小學的升旗儀式和廣播體操;參觀小學的環境,包括操嘗教室、圖書室、廁所等地方,邊看邊比較與幼兒園的不同;並深入一年級的課堂與小學生同上一節課,瞭解小學生是怎樣上課、怎樣舉手、怎樣做作業的,激發孩子上小學的慾望。

  2、課間銜接,由於小學與幼兒園活動室環境佈置、玩具擺放以及教師跟從的密切度等完全不同,孩子們在小學的課間活動與幼兒園“課間”活動存在很大的差異。透過加強對課間休息和自由活動的引導,讓幼兒學會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為他們儘快適應小學生活奠定了心理基矗讓幼兒瞭解小學生的課間十分鐘都做些什麼。讓教師進行拍照,回來組織幼兒討論、交流,課間十分鐘是用來幹什麼的?有哪些地方對?哪些地方不對?為什麼?

  3、請孩子學做小學生,每天揹著書包來園,開展“小書包真整齊”活動,培養幼兒整理文具、愛護文具、保管文具、認清楚自己文具的能力。

  4、和孩子一起制訂作息時間計劃表,養成做事專注有序的習慣。

  5、以“我心中的學校”為主題,組織幼兒運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心中理想的小學,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設計出一組生動形象的,有趣的小學生生活場景圖,使孩子們對小學產生嚮往,激發他們上小學的願望。

  6、邀請上屆畢業生來園與小朋友座談,介紹小學的學習、生活情況,做好入小學的心理準備。

  (二)班級工作方面:

  培養孩子間的相互學習、自主性和決策的能力,建立一個共同探討的團體。營造一個充滿愛的班級氛圍,讓幼兒有安全感,培養幼兒的責任意識。

  1、身體方面的準備:

  (1)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遊戲。透過體育鍛煉增強幼兒體質,使他們能夠身心健康地步入小學。

  (2)為了讓幼兒能夠較快地適應小學生活,我們適當延長幼兒學習、運動時間、減少遊戲、生活時間,讓幼兒在心理上對時間概念有所準備。

  (3)在日常活動中培養幼兒正確的讀書、寫字、握筆姿勢,同時,讓幼兒懂得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種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讓幼兒懂得並遵守交通規則,學會看紅、綠燈,走人行道;有困難找警察,記住各種急救電話;知道不玩水、玩火,玩電。

  2、獨立生活能力的準備:

  (1)透過談話、講故事、社會實踐等培養幼兒的獨立意識,增強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幼兒懂得,成為一名小學生,要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問題和困難要自己想辦法解決。

  (2)早睡早起,按時上學。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讓他們懂得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並一定做好;什麼時候不該做什麼事,並學著控制自己的願望和行為。

  (3)和孩子一起閱讀故事《快睡吧,小田鼠》、《慌慌張張的沙沙》等作品,讓幼兒克服動作拖拉、沒有條理的不良習慣,養成動作敏捷、有條不紊的習慣。

  3、學習方面的準備:

  (1)請家長配合幼兒園,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不遲到早退、不隨便請假,上課時要認真聽講、積極動腦,要認真完成作業等。

  (2)培養孩子學習方面的動手操作能力,模仿學校要求,讓幼兒學習有關的常規知識,愛護並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學會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和其它學習工具。

  (3)在教學活動中讓幼兒養成愛想、愛問和認真回答問題、注意傾聽的習慣;

  培養幼兒正確地握筆寫字、看書、讀書的習慣;還有,透過適當的佈置作業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在遊戲、活動中加強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

  (4)學記口述日記,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

  (5)開展“小值日生活動”,培養幼兒獨立意識和為他人服務意識。

  (6)開展“快樂課間十分鐘”活動,培養幼兒自理、自立的能力。

  (7)知識經驗的積累,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閱讀、書寫環境;以語言區為重點精心設計製作有關讀寫方面材料供幼兒操作,同時,讓幼兒熟悉漢語拼音,透過每次的數學活動、數學區活動對幼兒進行分類、統計、簡單運算、自編應用題的培養,提高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教師方面:

  (1)加強教師幼小銜接的理論學習,透過學習、討論等形式,瞭解小學生的行為習慣、心理特點和小學的教育目標及要求,從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和管理風格接近小學階段,主動適應小學生特點,為幼兒儘快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矗

  (2)加強幼兒安全意識和自理能力的培養。

  (3)加強幼兒對課間休息和自由活動的引導,讓幼兒學會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4)與小學老師座談,瞭解歷屆我園幼兒升小學後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幼兒園需要注意的幼小銜接的問題,並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

  (5)開展相關主題活動,加強幼兒對小學生知識的學習和熱愛上小學的情感培養,做好幼兒心理疏導。

  (6)向家長宣傳幼小銜接的相關知識。

  (四)家長工作方面:

  (1)做好家長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幼小銜接的相關知識,讓家長認識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長們能夠主動配合幼兒園,並能積極的參與到此項工作中來,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共同配合為孩子入小學做準備。

  (2)利用家園聯絡欄向家長宣傳幼小銜接方面的知識。在家長園地中開闢“家庭教育分享欄”,在上面貼上幼兒學習內容,讓家長鼓勵幼兒獨立完成,家長則對幼兒不明白的地方進行點撥,透過這種形式培養幼兒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使家長真正參與到孩子規則意識、任務意識的培養中來。

  (3)在家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如:定時作息;有計劃的完成老師留下的任務;不遲到等等。

  (4)家園同步,教師與家長加強溝通,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為重點幫助家長科學地去對待孩子成長中的轉變,加強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

  四、保證措施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各教師充分理解“幼小銜接”活動的意義和作用,切實加強對活動的組織與領導,加強活動過程的管理,確保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

  (二)落實目標責任制。我園將各項工作做到定時間、定內容、定責任人、定活動方式,定活動地點,確保活動的紮實開展。

  五、活動反思與總結

  (一)根據幼兒的入學取向,對入小學後的幼兒進行跟蹤調查,瞭解幼兒入學後的情況,在根據瞭解的情況,對下一屆的幼兒畢業生採取相應的整改措施。

  (二)教師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入手,進行整理分析。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每位教師寫一篇有關“幼小銜接”的教育心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