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家長心得體會(精選10篇)
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家長心得體會
一、什麼是心得
心得是漢語詞彙,拼音xīn dé,是指工作或學習中的體驗和領悟到的東西:凡人讀書,各有心得;學習心得。出自清·朱克敬《瞑庵雜識》卷二:“凡人讀書,各有心得,雖契友不能同,亦不能喻。”、 清·陸以湉《冷廬雜識·學醫宜慎》:“ 程杏軒醫案,歷敘生平治驗,頗有心得。”、梁斌《播火記》十三:“不是你介紹了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的心得,我哪裡能做這個工作。”。
二、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家長心得體會(精選10篇)
我們心裡有一些收穫後,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家長心得體會(精選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家長心得體會1
首先很感謝學校為我們家長精心安排的這次家庭教育講座。
聽了張局長的講座,受益匪淺。張局長用深入淺出的語言、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方法、自己的親身經歷,向我們家長傳授了孩子在教育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及教育方法,讓我感慨頗深,深刻領悟到了言傳身教,一朝為父母,終身為老師,家長所承載的責任與重要意義。教育的關鍵就在於養成好習慣、與孩子更好的溝通、增加閱讀方法等幾個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我們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中都在深刻地影響著孩子,家庭的和睦、濃郁的親情氛圍等都是一個孩子健康成長的客觀條件。從小讓就孩子樹立獨立的人格,其次就是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孩子雖然很小,但卻有著強烈地自尊心,大人的言行他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上,特別是當著外人的面不留情面的指責或是埋怨都會給孩子帶來心靈上的傷害。透過收聽這次講座,還有幾點體會與大家分享:
一、能有一個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的養成是非常必要的,它應該體現在生活的細節中。
要有好的習慣,首先要讓孩子在思維上習慣,要給孩子足夠的自由,不能管太死,否則精神上就會有叛逆,我們就要從孩子小時候起,從小事做起,仔細觀察,及時發現孩子生活中的不良行為,加以糾正和引導;對孩子生活中好的行為給予肯定和鼓勵,使之成為習慣,讓孩子在好習慣的陪伴下學習、生活。
二、做好與孩子的溝通。家長與孩子的溝通,要注意講究科學方法:
首先要善於傾聽。只有傾聽孩子的心裡話,知道孩子想什麼,關注什麼和需要什麼,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也會使以後的溝通變得更加輕易。孩子向您訴說高興的事,您應該表示高興;孩子向您訴說不高興的事,您應該讓他盡情地宣洩,並表示同情;當孩子向您訴說您不感興趣的話題,您應該耐著性子聽,表示您關注他的談話內容。這樣,不僅使孩子更樂意向您傾訴,也可以提高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其次,家長要學會和孩子做朋友。家長如果總是高高在上,就很難和孩子交知心朋友,也就談不上真正的溝通。這就要求家長和孩子談話時,要以孩子的心態和孩子能理解的語言進行。再者要有耐心。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年齡、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著巨大差異,理解需要一個過程。如果過於急躁,溝通就會成為泡影。
三,要培養孩子大量的閱讀。
讀書是開闊孩子的視野,獲得知識的一種學習方法。也是一種給孩子帶來無限樂趣的娛樂活動。所以首先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濃厚的閱讀氛圍。使閱讀成為他的一種生活方式,讓孩子認為閱讀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所以,在家裡,每天晚上總是會有一個固定的時間去看書,不管是何種書籍,給他帶一個頭,營造一個學習的氛圍。慢慢地,孩子也就喜歡了上閱讀,閱讀不僅成了一種生活習慣,而且它也成了我們的良師益友。
透過聆聽這次講座,使我受益匪淺,也讓我深刻領會到了教育孩子這個大課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在孩子性格上的培養,做的很不到位,在家裡,控制孩子的行為,每做一件事都要經過我的同意或認可才敢放心去做,嚴重地阻了他思維的想像力。再者就是脾氣的急躁,因為脾氣的急躁、沒有足夠的耐心,不僅一次又一次對孩子惡言相向,更甚是動手打他,當看到孩子那雙無助委屈的眼神時,才回過神來,他也只是,僅僅只是一個孩子。專家說得真好:一朝為父母,終身為老師,所以,從此刻起,從自身做起,從每件小事做起,讓孩子有著獨立的人格,有著一個良好的習慣,與孩子公平地交流,讓他快樂、健康的成長,讓他成為一個有知識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家長心得體會2
聆聽武校長的家庭教育講座,我頗感收益良多。其中的一個事例,尤其令我感觸深刻。
武校長講到,電力工程隊在深山中架設電纜時,由於溝深壑險,把電纜線從一座山樑扯到對面的山樑上去,極為不便。聰明的施工人員是這樣操作的:首先放飛風箏,讓風箏落在對面山樑上。然後,把“風箏線”逐漸變得粗起來。當“風箏線”粗到足以承受電纜的重量時,最後順利地把電纜牽引過去。
這個聰明辦法令人拍案稱奇,其過程更是耐人尋味。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風箏線’逐漸變粗”的巧妙過程,細細的風箏線能成功地牽引電纜嗎?地球人都知道,當然不能!可是,在教育孩子,特別是在轉變差生的過程中,不少教師、家長恰恰忽略了那個讓“‘風箏線’逐漸變粗”的巧妙過程,急功近利,簡單粗暴,結果自然是事與願違。
由這件我聯想到自己的一些做法。初接班這個時,大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強,一多半男生長期不交作業……我從每天早晨組織學生搞接力賽跑做起,培養學生力爭上游的意識。這種意識,遷移到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班風班貌漸漸好轉。鑑於學生不愛學習,我就從讀故事書抓起,讓學生愛上讀書,愛上學習……
總之,辦法總會比困難多。前提嘛,是付出足夠的愛心和耐心。
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家長心得體會3
週四受邀參加了xx縣xx小學杜主任主講的《家庭教育》專題講座,杜老師圍繞“用心呵護,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這個主題,深入簡出的闡述了孩子學習、日常行為習慣和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內容。
聽完了杜老師的講座,作為家長的我感觸頗多,在孩子到學校的這段時間裡,孩子學到了很多知識,也比以前懂事了很多,這些都要感謝老師們的關愛和教誨,也離不開學校給家長的培訓。自己也透過和老師的配合,悟出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
1、家長的一言一行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想法和行為,以後我們對待孩子要言行一致,一切從有利於孩子的心靈健康出發。
2、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按各科的教學目標引導孩子,使孩子樂於學習,勤于思考,善於觀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以及安全意識。教會孩子認真遵守交通規則,提高自我防範意識。快快樂樂的生活、學習,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為以後成功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3、合理安排孩子的課餘時間,在完成家庭學業的前提下,給予其他興趣愛好培養,讓他做個全面發展的孩子。
4、要時刻保持與學校的溝通,尤其是班主任的溝通,對於一個一年級的學生來說,他還不具備自學能力,憑藉著的是個人的興趣愛好接受教育。孩子大部分時間在學校裡,只有時刻保持與學校的溝通,才能更全面的瞭解孩子,透過學校和家長的努力,讓孩子快樂的接受教育。
5、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利於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利於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增進父母與孩子心靈的溝通。
一個人命運的`好壞,取決於一個人的性格,而完善性格的培養取決於好習慣的養成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品德修養。但是這些東西從小就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尤其是在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期,多方面的因素都會影響到孩子,主要有家庭、學校、社會等。所以,我們大家要群策群力,努力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感謝xx小學的領導和老師提供了這樣一個讓家長提高進步的平臺。正是因為你們的不辭辛勞,無私付出,犧牲自己寶貴的休息時間為我們提供這樣的培訓講座,真正的體現了老師們教書育人、無私奉獻的崇高品德。
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家長心得體會4
昨天下午2:30我園召開全園家長會。會場上坐滿了各班的家長,有的家長還拿著筆記本認真地坐著筆記。家長會的主講人時從北京來的家庭教育
風趣的付教授做了題為“家園協同培育孩子健康成長”的專題講座。他結合典型事例以及自身教育子女的親身經歷,從四個方面闡述瞭如何教育孩子。
一、搞好家庭教育,意義十分重大
二、高度關注孩子,全面健康成長
三、孩子健康成長,家長必須付出
四、加強家園聯絡,共同培育孩子
常教授有句話對我觸動很大:“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好父母是學出來的。狼爸虎媽”是極端的教育方式,這種教育方式的特點是“家長主導型”,由家長來決定孩子的成長方式和成長路線,並利用一些懲罰手段去維護家長的`權威,達到既定的教育目的。家長們也應轉變傳統應試教育的理念,關注孩子的全面發展。在尊重孩子自主權利之上給予孩子合理的引導和教育。以自身的豐富閱歷和專業的眼光幫助孩子進行選擇、判斷,而不是逼孩子成才或者規劃孩子成才;”深感在這方面我對自己的女兒做得不好,以後要努力啊。他要求家長每週每月都看點教育孩子的文章,這也正是我們的欠缺之處。
謝謝蘇園長組織的這次家長會!
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家長心得體會5
今天聽了一個關於家庭教育的講座,總結一下,寫一寫自己的體會。
在父母教育孩子方面,可以從四個方面去做:
1、身體的接觸
在0—3歲,孩子是非常渴望與父母的身體接觸的階段,這就要我們多去抱抱孩子,親親孩子,還可以玩一些身體接觸比較多的遊戲,以此來給與孩子安全感。我以前有個同事,孩子在家裡由奶奶撫養,孩子有一個髒兮兮的布娃娃,時刻都要帶著它,也不讓洗。其實這就是沒有安全感的一個表現,孩子缺少父母的愛撫,缺少安全感,需要用一個東西來填補。
心理學家研究認為,0—3歲的孩子如果超過兩個星期以上離開媽媽,那就請準備好請心理醫生的錢吧。這樣的說法並非危言聳聽,0—3歲的孩子的安全感直接影響著他們以後的人生。調查資料顯示,我國的“留守兒童”已達到6000萬以上,留守兒童的境況不需我多說,我只想說既然生了孩子就對她/他負責吧。
2、全身心的陪伴
現代社會由於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以及生活壓力增大,使得很多女性在產假結束後,重返職場,只能在下班後及週末陪伴孩子。很多父母認為陪伴很容易,不就是在孩子旁邊待著陪著吧。他們一邊看手機,上著網刷著朋友圈,一邊對孩子說,去玩啊,去吧,去吧。這不叫陪伴,真正的陪伴是放下你的手機,全身心的陪著孩子玩玩具,講故事。孩子是最敏感的,你是在敷衍還是真心的陪伴,他們都可以感受得到。全身心的陪伴,會讓你第一時間瞭解孩子的變化,從而肯定孩子的優點,糾正孩子的缺點。
3、語言的肯定
多對孩子進行肯定,少批評。肯定並不是一味的說,你好棒啊,你真乖啊之類籠統的話。肯定孩子要具體,比如說,孩子今天把自己的玩具收拾整齊了,你可以這麼說,哇,今天的玩具擺放的很整齊,你這麼愛護它們,每一個玩具都很開心呢。總之不要一句真棒就完了。
同樣,在以下三個方面,父母要注意:
1、過度保護
現在獨生子女比較多,小區裡一群玩耍的孩子後面總是跟著一群緊張的大人,孩子之間搶玩具了,發生爭執了,往往剛一開始,就被大人們給拉開了。其實,小孩子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下,又能造成多大傷害呢?我們這種過度保護,只會讓孩子錯失和同齡人交際能力的發展。
2、過度安排
多度安排就是給孩子安排好一切,小到穿衣吃飯,大到愛好學業的選擇。我認為一方面是,父母覺得自己是過來人,以自己的人生經驗給小孩安排了自認為的生活。另一方面,有些父母將自己未實現的人生理想強加給了孩子。但是,孩子不是你,她/他雖然是你所生,卻不屬於你,請給她/他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
陪伴孩子長大,參與孩子成長,過程是甜蜜又鬧心的。龍應臺說,孩子,你慢慢來。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離我們遠一步,珍惜陪伴孩子的時間,慢慢地放手,看著她/他們本想自己的新生活。
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家長心得體會6
今天,我聽了河北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心理系講師袁立壯老師關於《幼兒園教師的心理健康》的精彩演講,講課過程中袁老師列舉了大量事例和許多親身經歷,對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的一些因素以及如何自我分析、調整、學會養成健康心理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告訴我們要熱愛自己的職業,這讓我豁然開朗,受益匪淺。現對這次心理健康學習談一點自己膚淺的體會。
透過這次學習,我對“健康”有了重新認識,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往往只關注身體健康,事實上除了身體健康,更應該關注心理的健康,幼兒教師直接面對的是一顆顆幼小的心靈,為了更好地教育幼兒,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教師的心理健康從根本上說還得由教師自己維護。一名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要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也要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同時,在學習過程中,我進一步明白了我們工作時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對幼兒園的教育、教學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們應該調整自己的情緒和壓力,以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做一個樂觀、獨立、寬容、心態平和的幼兒老師,讓自己都儘可能地以最愉悅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總之,袁老師的課讓我深深懂得和可愛的孩子們在一起磨礪是種幸福,和摯愛的幼兒教育在一起成長是一種快樂。我們要做一名真正合格的的幼兒教師。
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家長心得體會7
俗話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情緒作為人們對客觀事物的一種感受,極大地影響著我們的精神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碰到某某小朋友今天來園心情不好,不願意上幼兒園,不願意與同伴、教師交流,情緒很不好,讀了這篇文章後,更讓我知道情緒對幼兒的重要性。
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在健康領域明確提出了“培養幼兒樂觀、積極的態度——在集體生活中情緒穩定、愉快”這一目標。然而,情緒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固然重要,對於我們來說,能否正確應對消極情緒並選擇合理的方式宣洩和表達同樣不容忽視。在教育工作實際中,由於手相對封閉、保護和優越的家庭教養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許多獨生子女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抗挫能力差、情緒不穩,且不會正確表達與宣洩消極情緒的不良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正常成長,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勢必會給他們將來良好個性的'形成帶來不利影響,影響他們心理健康的成長,這對幼兒來說是極其不利的。
情緒調空能力是情緒智力的重要品質之一,是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標準。這種能力能及時擺脫不良情緒,保持積極的心境。幼兒期是情感教育的黃金期,幫助幼兒形成初步的情緒調控能力是幼兒情感教育的目標之一,也是幼兒情感教育的重要內容。幼兒的初步情緒調控能力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表現為幼兒能對自己情緒中那部分對人對己可能產生不良影響的情緒衝動加以適當調控,如孩子對任性、執拗、攻擊性等情緒的適當調控;另一方面表現為幼兒能適當地調節自己的情緒,既能剋制約束,又能適度宣洩,不過分壓抑,使情緒的表達既符合社會的需求,也符合自身的需要,在不同的時間和場合有恰如其分的情緒表達,使自己開心、快樂。
總的來說,幼兒的情緒調控能力是比較薄弱的,作為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內容,並不一定隨年齡增長而提高,其發展更多的是教育培養、教育環境影響的結果。它更多地強調感受、感知、體驗、理解和反應,在教育過程中更多地強調情感經驗的積累。所以,從教育途徑上,應更多地考慮以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方式來進行疏導。
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家長心得體會8
學前期是人生旅程重要的奠定時期,心理發展速度最快、最易穩固的階段。所以,在這一階段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結合工作實踐,總結對幼兒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關愛、尊重幼兒,建立民主和諧的師幼關係
幼兒教育專家總結道:“諷刺中成長的孩子學會羞怯;羞辱中成長的孩子學會內疚。”這說明民主和諧的師幼關係能使孩子樂觀向上、充滿自信。這就要求我們要以真誠關愛對待每一個幼兒,耐心細緻地觀察、分析、瞭解幼兒的內心世界,儘量滿足他們的合理要求,將愛的情感傳遞給幼兒。
我班有一位叫“朱筱琪”的小朋友,只要是她喜歡的玩具她就要一個人霸佔,不許別人玩,小朋友都躲著她,生活習慣更是一團糟。我經過了解才知道,她的父母工作都很忙,長期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爺爺奶奶忙於生意,就任其發展,筱琪身上的個性缺陷,其實是長期失愛所致。於是,我常常給她講道理,關心她的冷暖,引導她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只要有一點一滴的進步,就給予鼓勵表揚等。漸漸地,她成了討人喜歡的孩子,不僅懂禮貌,還願意做力所能及的事,關心同伴,形成了自己的朋友圈。
二、建立追蹤檔案,及時瞭解幼兒成長
由於個體發展存在差異,常常會表現出不同的個性傾向。所以,我們在問卷調查基礎上,透過家訪、電話、晨間接待等形式與家長進行交流、溝通,瞭解每個幼兒的現有發展水平,從幼兒個人基本情況、在家表現、家庭輔導措施、家長的意見建議等幾個方面,結合日常觀察,概括出各個幼兒的心理健康狀況,為每位幼兒建立了“幼兒個案追蹤檔案表”(見案例)。根據幼兒檔案,我們進行追蹤調查、分析、總結,形成具體的原因分析和教育策略,促使每位幼兒逐步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同時,也幫助了家長重視和了解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使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園中融會貫通,協調一致。
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家長心得體會9
這是每一個幼兒教師的.神聖職責。那麼如何著眼於孩子一生的幸福,正確引導,細心呵護,讓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呢?
(一)、樹立正確的科學教養觀念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十分重視智力投資,讓孩子參加特長班、速成班,渴望使孩子們成人後能以成功的姿態立足社會。然而,卻忽略了對孩子健康心理的培養,無視孩子或以不當的方法對待孩子成長中的“出格”和“異樣”,乃至最後無法教育孩子時,就出現了抱怨、打罵、懲罰,產生“這孩子怎麼啦”的困惑。原因很簡單,孩子的心理發展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有許多問題的積累都在不經意之間。正是我們在這一過程中的疏忽和誤導,才使的孩子間的問題積少成多,最後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壯壯,5歲半,長得結實強壯,討人喜愛。可是,他有個會“打人”的壞毛病。小朋友和他玩不了一會兒,都會被打得“哇哇”大哭;13歲少年徐力弒母等等。
因此,我們應與孩子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係,讓孩子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我們不僅要以慈母的胸懷去關心每一個孩子,還要努力成為孩子的朋友。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以民主、寬容的態度走近孩子,認識孩子,用親切的微笑驅散孩子的自卑,用信任的目光消除孩子的膽怯,用慈愛的撫摸鼓勵孩子的進步,用讚賞的語言肯定孩子的成功;讓“你真棒!”“你真了不起!”成為孩子積極進取的動力。
(二)、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和環境
創造一個適合幼兒心理安全需要的環境,對其心理的健康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早上入園時,老師和藹親切的微笑。一聲友好的問候,一個自然的愛撫,就會讓孩子逐漸融入一個心理安全、情緒穩定的環境,確立起新的依戀物件,開始新的社會交往。
相反,如果幼兒入園後得不到相應的關懷,就會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此時大多數孩子會哭泣,會拒絕,不久後哭泣雖然會停止,但仍會表現出不快樂,不主動與人交往,表情淡漠。有些外向型的孩子會以破壞玩具、打罵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怒火,這說明:一個感情溫暖、心理安全的幼兒園環境對幼兒心理健康發展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我們充分利用幼兒園活動室內外一切可利用的資源,拓展幼兒的活動空間,創造條件,營造自由、寬鬆的氣氛,讓孩子自由自在的活動:如室外設定的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大、中型玩具,形象逼真的動畫或卡通畫;室內便於幼兒隨時閱讀的書架、圖書,幼兒自由取放的小型玩具,美工區、娃娃家等活動區域,鼓勵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自由選擇。引導孩子在這些區域中,自己建立規則,自己設定遊戲內容,逐漸學會分享、懂得謙讓、合作,還經常帶孩子到大自然、大社會中去,讓他們放開自己的雙手、雙腳自由地去觀察、探索:為什麼肥皂水會吹出泡泡?冬天小河裡的水都到那裡去了?樹葉為什麼會從樹上落下來?……讓孩子放鬆自己的思緒,自由想象與思考。
(三)、組織開展多種健康教育活動
由於健康心理的形成是多方面影響,多種行為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我們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到幼兒一日生活中去。透過語言、藝術、健康、社會等活動的組織,各種遊戲的開展及一日生活常規管理,有意識的將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滲透其中,如語言活動?阿文的小毯子?中阿文不管到什麼地方去、做什麼都要帶小毯子,現實中許多孩子也有這樣“戀物”的心理問題,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故事,設計系列活動,讓故事中的阿文透過表演和感受,並附之以針對性的談話,幫助孩子改掉“戀物”行為,形成良好的個性。在遊戲活動中,可以利用遊戲自身的特點為孩子提供自由活動的場所:“娃娃家”的孩子今天去郊遊,而且做火車去;“小餐館”的大廚索性搬到郊外,為郊遊的孩子做出可口的午餐,“遊樂場”附近還有一個開心“書吧”,供郊遊的孩子當然樂意光顧,不僅可以坐下來休息,還有好聽的故事、好看的圖書……孩子在遊戲中體驗合作的愉悅,增強合作意識,提高合作能力,促進自我意識的良好發展,幫助幼兒克服任性、霸道、孤僻等不良的個性心理傾向,在生活中,我們還要善於發現和利用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及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進行健康教育活動。
(四)、注意幼兒的個體差異,進行個別輔導
每個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各自的特點,存在著差異,有的孩子膽怯、不敢大聲說話,遇到困難就哭;有的孩子活潑開朗,對詩歌的理解、掌握特別快,可是數概念在他那裡簡直是無;有的孩子總愛告狀、打小報告……我們教師要做有心人,細心觀察、分析每個孩子,對每個孩子心理的發展水平,每天的狀況乃至整個活動反應,都要有大致的瞭解,從而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策略,改變教育方法,滿足不同幼兒心理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輔導,對有心理缺陷、障礙、行為怪異的問題兒童,更要進行跟蹤研究,還要密切與家長聯絡,相互溝通,達成共識,形成家園合力,促進每個孩子都健康快樂。
讓我們一起用先進的理念,精心編織育兒的“搖籃”,用科學的方法輔助孩子插上展翅的“羽翼”,期待著今天的“雛鳥”,一定會長成明天的“雄鷹”,遨遊於廣闊的藍天。
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家長心得體會10
這次的講座讓我有了很深的感觸,讓我瞭解到我們不僅僅要重視幼兒的身心健康更要重視我們自己的身體、心理健康。
幼兒因為年齡小不懂得怎麼照顧自己所以學完。需要老師們時刻關注正因為老師們把精力全部放在小朋友身上從而忽略了自己的健康。老師這份職業高尚、不為己平時如果不是很嚴重的話都是丟在一邊置之不理,老師自身要以身作則因為你的一舉一動都會被小朋友模仿,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如何去奮鬥,如何去實現你的夢想,又如何做一個讓孩子們崇拜、尊敬的老師呢。
身體健康固然重要,心理健康更是不可缺少,每個人都要有良好的心態面對社會,從容的面對你的工作,社會不免有些不公平的待遇、讓你無法忍受的言論,遇到這些種種問題時就要看你如何很好的調整心態,讓這些問題在你的生活中平淡讓你可以隨時準備迎接下一個挑戰。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方式來調整自己的心態,好的方式讓你心情愉快、輕鬆,更好的對待工作有幹勁的迎接生活中的每一個困難調理自身的身心健康,不好的方式讓你心情煩躁、心理負擔沉重。
有了正確的心態,面對風雨時才會選擇堅強;有了正確的心態,心情不好時才能重新找回快樂;有了正確的心態,才會發奮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發展自己的各種能力,積累成功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