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全國愛耳日教案(通用15篇)

幼兒園大班全國愛耳日教案

  一、預防耳聾三招

  臨床上應用的十多種抗菌素的毒性反應可損害聽覺神經,它們是鏈黴素、雙氫鏈黴素、新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紫黴素、春雷黴素、多粘菌素、萬古黴素,醫學上把這些抗菌素統稱為“耳毒性抗菌素”。

  預防孩子耳聾應從母孕時開始,孕婦應避免到過於雜亂的場所去,以免感染傳染病毒性感冒、腮腺炎、腦炎等疾病,同時應儘量避免接觸X射線。

  情緒過於激動、急躁、暴怒也是誘發突聾的重要因素,因為人的情緒發生劇烈波動時,體內的交感、副交感神經會失去正常功能或發生功能紊亂,從而導致內耳聽神經缺血缺氧而引發耳聾。

  二、引起耳聾原因

  引起耳聾的原因很多,有遺傳、疾病( 腮腺炎 、流行性感冒、猩紅熱、白喉、傷寒、梅毒、 腦膜炎、 糖尿病、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外傷等。此外,煤氣 中毒 、噪聲、出生時缺氧等因素也能導致耳聾。已經發現對耳朵有毒性的藥物百餘種,最常見的耳毒性藥物有慶大黴素、鏈黴素、卡那黴素、潔黴素、小諾黴素、紅黴素等多種抗生素。還有水楊酸類製劑、速尿等強利尿劑以及奎寧、氯奎等抗瘧疾的藥物。

  三、幼兒園大班全國愛耳日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全國愛耳日教案(通用1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全國愛耳日教案1

  活動目標:

  1、在說說、聽聽、玩玩、畫畫中瞭解耳朵的功能,學習保護耳朵的方法。

  2、知道“愛耳日”的涵義,學做一名愛耳宣傳員。

  活動準備:

  請保健老師進課堂、音樂、繪畫材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

  1、小朋友你們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

  2、為什麼要把保護耳朵特別設立一天呢?

  3、交流:耳朵有什麼作用?如果耳朵聽不見我們會怎麼辦?

  4、小結:耳朵是我們身體重要的器官,我們身邊的所以聲音都是依靠耳朵的聽覺來完成的。

  二、耳朵的秘密

  1、聽保健老師介紹耳朵的構造。

  2、討論:我們怎麼樣來保護耳朵?

  3、小結:我們不能把髒東西塞入耳朵,也不能大聲吵鬧,很大的聲音耳朵聽了會不舒服的。

  4、設疑:什麼時候耳朵會聽不到聲音?

  三、遊戲體驗:

  1、遊戲1:這是誰的聲音?

  請全部幼兒蒙上眼睛,然後請其中一個幼兒說一句話,其他幼兒猜猜剛才說話的是誰?

  2、遊戲2:好聽的聲音:

  播放各種動物的叫聲,幼兒說說,學學動物的聲音。

  3、遊戲3:我說你聽

  兩個幼兒距離一米遠,其中一個幼兒拿起紙質的“話筒”輕輕的講一句話,另外一個用小耳朵聽出同伴講的內容。

  4、小結:生活中有各種聲音,我們只要安靜地傾聽就能發現和感受。

  四、表達表現

  1、保護耳朵很重要,我們把保護耳朵的方法畫下來,告訴弟弟妹妹。

  2、幼兒自由繪畫:保護耳朵

  3、把保護耳圖畫送給弟弟妹妹,並介紹保護耳朵的方法。

  幼兒園大班全國愛耳日教案2

  一、 活動主題

  城鄉聯動,共同關注青少年聽力健康——珍愛聽力,快樂成長

  二、 活動形式與措施

  1、 開展“聽力健康宣傳諮詢日”活動

  3月3日愛耳日當天,在幸福第二公寓門口舉辦“聽力健康宣傳諮詢日”活動,組織我園診療部有關聽覺、言語、語言康復專家、社群工作者和志願者,透過現場諮詢、科普知識展板、發放宣傳材料等多種形式,向社群居民和過往群眾宣傳愛耳護耳的科學知識。

  2、 舉辦“新概念學說話”家長培訓班

  為了使更多的聾兒家長能夠掌握科學的訓練方法,我園於20XX年1月12日至14日舉辦第11期“新概念學說話”家長培訓班。我們邀請了華東師範大學黃昭鳴教授、劉巧雲博士、萬萍博士、盧紅雲碩士等著名的聽覺、言語、語言康復專家參與授課和康復方法、方案指導。

  3、 開展“用品用具優惠銷售周”活動

  我園於20XX年3月1日至7日開展“用品用具優惠銷售周”活動。活動期間,聾兒家長可獲得軟體8折,其它用品用具及圖書9折的優惠。

  4、 開展“康復評估及訓練優惠周”活動

  我園於20XX年3月1日至7日開展“康復評估及訓練優惠周”活動。活動期間,所有在診療部進行康復評估和訓練的聽覺、言語、語言障礙患者,均可獲得評估及訓練費用8折的優惠。

  三、 宣傳口號

  ——全社會共同關注青少年聽力健康

  ——珍愛聽力,快樂成長

  ——開展愛耳日活動,提高愛耳護耳意識

  ——做好防聾治聾工作,增強國民健康 素質

  ——預防聽力損傷和耳聾,人人享有健康聽力

  ——扶殘濟困,救助貧困聾兒

  ——迎接首屆國際聽力障礙預防與康復會議的召開

  幼兒園大班全國愛耳日教案3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瞭解耳朵的作用和主要構成部分的名稱。

  2、重點認識鼓膜,知道如何保護它。

  3、懂得保護耳朵的重要性,培養幼兒正確、文明的聽、說習慣。

  活動準備:

  耳朵模型一組(外耳廓、外耳道、鼓膜、半規管),氣球,白色透明塑膠瓶和各色彩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放錄音聽優美的音樂和幼兒吵鬧時的錄音:“感覺怎麼樣?是誰把這種感覺告訴你的?”→引出耳朵。

  2、“耳朵是幹什麼用的呢?”(聽聲音的)出示耳朵的外輪廓。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好,我就是耳朵,嚴格的說應該是耳朵的外輪廓,是耳朵中唯一露在外面的東西。現在請小朋友用手捏一捏自己的耳朵,感覺它是什麼樣的?請告訴我。”

  2、幫助幼兒認識外耳廓是由軟骨支撐著的,不軟也不硬。

  3、實驗遊戲:幫助幼兒體驗外輪廓聚攏著聲音的作用。請幼兒分別用手擋在耳朵的前後,感覺聽到的聲音有什麼不同(擋在前面的聽不清,擋在後面的聽得清)。

  4、“聲音是怎樣傳到裡面去的呢?”出示外耳道與耳郭對接,“聲音就是從這裡傳進去的,它向一條直直的道路,叫外耳道。”(耳道里有細微的茸毛,阻擋灰塵侵入,形成耳屎)

  5、“聲音走進去後會碰到誰呢?”出示鼓膜放入耳道,幫助幼兒認識鼓膜。

  6、實驗遊戲:利用氣球,讓幼兒用嘴巴湊近氣球說話,感知氣球的震動(說話時氣流透過空氣的傳播撞在氣球上,產生了氣球的震動)。鼓膜是耳朵裡一塊像氣球皮一樣有彈性的膜,當聲音傳到鼓膜上的時候,就會帶動鼓膜的震動(就像小朋友對著氣球說話時氣球會震動一樣),在大腦的幫助下就聽到傳來的聲音了。聲音小,鼓膜的震動就大小,反之就大。

  7、“鼓膜是像氣球皮一樣的東西,如果我們用尖尖的東西刺它會怎麼樣?”實驗:刺破氣球。教育幼兒要愛護鼓膜,不要隨便用東西掏耳朵眼兒,不能把小東西塞進耳朵裡。

  8、“如果我們突然用很大的聲音把耳道塞的滿滿的又會怎麼樣?”實驗:氣球吹得太滿會爆炸。“那麼,我們應該怎樣保護鼓膜呢?”教育幼兒平時不要大喊大叫,不要對著別人的耳朵大聲說話,遇到猛烈的聲音時要捂住耳朵,張開嘴巴,減少鼓膜的壓力。

  9、“現在小朋友知道了耳朵是怎樣聽聲音的,但是你們知道耳朵另外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吧?(平衡的作用)”嘗試半規管(三根彎曲的小管)與模型相接。“它是怎樣幫助我們保持平衡的呢?”

  實驗:透過透明瓶子裡水的流動幫助幼兒理解。“三根小管裡裝著水一樣的液體,當我們的身體位置發生改變時,這些小管裡的液體就會流動,我們的大腦根據這些液體的流動來判斷我們位置的改變並保持平衡的。”

  10、實驗遊戲:幼兒原地旋轉3―5圈停下。“為什麼我們已經停下了還會有暈的感覺?”

  11、實驗遊戲:指導幼兒往瓶子中放入各色紙片,然後旋轉瓶子,看裡面的紙片會怎樣?停下後,紙片還會怎樣?(瓶子停下後,紙片還在旋轉。)每個人的平衡能力都不一樣,但平衡能力是可以透過鍛鍊來提高的,例如:飛行員、舞蹈演員等。小朋友平常玩兒的走獨木橋、過小河的遊戲就是在鍛鍊和提高我們的平衡能力。

  三、結束部分

  1、教師進行總結:

  (1)耳朵的作用。

  (2)愛護耳朵,保護鼓膜。平時不大喊大叫,耳朵喜歡聽輕聲美妙的聲音。

  (3)多參加戶外運動,在體育活動中提高平衡的能力。

  2、遊戲活動:《傳話》。

  幼兒園大班全國愛耳日教案4

  活動目的:

  透過愛耳班會活動,使學生知道愛耳的重要性,掌握愛護耳朵的一些知識,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活動過程:

  一、匯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猜個謎語:東一片,西一片,隔座山頭不見面。猜不著,你再聽我說一遍。(耳朵)

  二、講授耳朵結構

  由外向內依次是,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聽小骨、鼓室、咽鼓管;內耳:(前庭、半規管)、耳蝸。

  聽覺的形成:外界聲波被耳廓收集,經過外耳道傳遞,引起鼓膜振動。振動波透過聽小骨增大振動力量,刺激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產生神經衝動。神經衝動沿著聽神經,傳入到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形成聽覺。

  三、保護耳朵的方法

  1.洗澡時,用棉花球輕輕堵住耳朵,防止水流入。

  2.感冒時不要老吸鼻涕。

  3.有聽力的同學,聽到巨響,要迅速張開口,捂住耳朵。

  4.不要隨便掏耳朵。

  5.經常捏耳垂,促進內耳血液迴圈。

  四、助聽器的作用

  助聽器只是一種輔助裝置,它能幫助人們聽到聲音,從而有力的幫助人們學習語言,但不能代替人們學習掌握語言。助聽器的作用是讓我們“聽到”聲音,而“聽懂”(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聽得清楚)聲音則是由大腦的語言識別中樞系統來完成的,而不再是耳朵的功能了。

  五、正確佩戴助聽器

  初步帶助聽器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先在家裡這樣安靜的環境下帶,一天帶兩三個小時,每天佩帶的時間逐步增加,大約一個月左右就可以全天佩帶。之後就可以去大街上等一些嘈雜的地方佩帶就沒有問題了,佩帶助聽器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急功近利。最好是天天佩帶,一方面解決您的聽覺困難,言語分辨不清的現狀;另一方面可以保護自己的殘餘聽力,免受過大聲音的刺激;第三方面就是可以長時間刺激大腦神經,恢復大腦對某些頻率聲音的記憶功能,提高解析度。有利而無害!

  幼兒園大班全國愛耳日教案5

  教學目標:

  1、懂得保護自己的耳朵,並學會正確的自護方法

  2、知道3月3日是愛耳日,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準備:

  各種動物的聲音。

  教學重點與難點:

  知道耳朵的作用,懂得保護耳朵的方法。

  教學方法與手段:

  談話討論法;聲音輔助教學。

  活動過程:

  一、匯入激趣。

  1、請幼兒猜謎語: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兒看不見。

  2、幼兒猜出後,請幼兒摸摸小耳朵。

  從猜謎進入活動,使幼兒能夠簡單感知耳朵。

  二、討論耳朵的作用。

  1、介紹耳朵的作用:小朋友你們知道耳朵是用來幹嗎的嗎?

  2、請幼兒講感受,知道耳朵的作用很大,可以聽出不同的聲音。

  3、播放各種動物的聲音,讓幼兒聽辨。

  4、請幼兒閉上眼睛,請本班阿姨說一句話,讓幼兒猜測,再次體會耳朵能聽見聲音。

  5、教師小結:耳朵的作用很大,可以聽見不同的聲音。

  先用耳朵去聽音樂,然後用雙手捂住耳朵,感受一下能否聽到聲音。

  從閉眼傾聽、分辨的活動中感知、體驗耳朵能夠聽到不同的聲音。

  三、討論如何保護自己的耳朵。

  1、師:耳朵對我們重不重要?

  2、耳朵真的很重要,那我們在生活中要怎樣去保護自己的耳朵呢?

  3、我們要怎麼樣保護耳朵呢?

  4、根據幼兒講述的進行小結。

  (1)防藥物中毒。亂吃藥可能會造成聽力下降,甚至耳聾。因此,一定要按照醫生規定的數量和時間服用,千萬別多吃亂吃。

  (2)防噪聲。過大的聲音,刺耳的聲音都是噪聲,它們能損害人的聽力。要注意遠離噪聲,不聽耳機。

  (3)防進水。游泳或洗澡、洗臉時,應特別注意,防止水進入耳內。

  (4)防揪打。耳朵不能揪也不能打。

  (5)不挖耳。不用手、其它東西挖耳朵,更不能往耳裡塞放異物。

  (6)不戴耳環。

  (7)瞭解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增強保護耳朵的意識。

  講講自己保護耳朵的方法,或者是自己知道的方法。

  學習用手把耳堵住,並張大嘴巴

  幼兒園大班全國愛耳日教案6

  活動目標:

  1、使學生知道每個人都有兩隻耳朵,耳朵可以聽聲音,懂得保護耳朵的重要性。

  2、透過遊戲使學生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

  活動準備:

  1、關於耳朵為什麼能聽音的科學影片;

  2、耳朵的結構圖;

  3、各種聲音的課件。

  活動過程:

  一、匯入

  1、教師板畫“3(反著)3”

  師:小朋友們,你們仔細看圖,像我們身體的哪個器官?

  2、師:你們知道嗎,每年的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今天就是3月3日,所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我們要來上一節班會課,老師和大家一起來認識認識我們的耳朵。

  二、活動

  1、瞭解耳朵的重要性。

  討論交流:

  (1)耳朵有什麼作用?

  A:耳朵可以聽聲音。

  B:耳朵是用來聽話的。

  C:耳朵可以聽故事。

  D:耳朵可以聽音樂。

  E:眼鏡是架在耳朵上的。

  (2)我們沒有了耳朵會怎麼樣?(學生回答)

  2、認識耳朵的結構。

  師:同學們,耳朵為什麼能幫助我們聽到聲音呢?我們聽聽醫生是怎麼說的?

  (播放關於耳朵的科學影片)

  師:誰聽明白了?(讓學生複述)

  3、引導學生討論如何保護耳朵。

  (1)師:每個人都有兩隻耳朵,耳朵可以使我們聽故事、聽聲音......

  說明我們的耳朵很有用,那麼我們該怎樣保護耳朵呢?

  (2)討論交流:

  A:不能對著耳朵大叫。

  B:不能往耳朵裡塞東西。

  C:洗澡時不能把水弄到耳朵裡。

  D:聽到很響的聲音要捂住耳朵……

  (3)師生共同小結:

  不隨便挖耳朵;

  不隨便往耳朵裡塞東西;

  不對著耳朵大聲喊叫或說話;

  聽到很響的聲音人要走開或張大嘴巴;

  當有水進入耳朵時,請大人用棉球把耳朵擦乾淨;如果左耳進水就抬起右腿,把頭偏向左側,用手拍右耳,使水從左耳流出來。

  (4)師:如果不保護耳朵,耳朵會怎麼樣呢?

  A:耳朵會受傷

  B:耳朵會聽不見聲音

  C:耳朵會聾

  教師肯定了學生的回答,並補充介紹:如果不保護耳朵就可能會使耳朵的內部一些部位受傷,耳膜如果破了就會聽不見聲音。

  5、遊戲“看誰耳朵靈”

  (1)師:“小朋友們真棒,知道了耳朵的作用,懂得了要保護耳朵。現在老師想試一試你們的耳朵靈不靈!”

  師:“靈!”

  師:“好,現在我們就一起來做個遊戲‘看誰耳朵靈’”

  (2)遊戲。(播放聲音,學生猜一猜是什麼聲音。)

  三、總結

  1、交流收穫:透過今天的班會課,你有哪些收穫?(生回答)

  2、師: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的耳朵。

  幼兒園大班全國愛耳日教案7

  教學目標:

  1、瞭解耳朵的功能,知道耳朵的基本特點,增強保護耳朵的意識。

  2、瞭解噪音,糾正不良行為,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教學準備:

  1、錄音機,磁帶,棉花。

  2、有關靜音標誌。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1、播放動聽的兒童歌曲、各種動物叫聲:你聽到了什麼?感覺怎樣?

  師小結:耳朵如同收音機一樣,它能讓我們聽到世界上一切美妙的聲音。

  2、在耳朵內塞上棉花再聽:你聽到了什麼?

  師:塞上棉花就好像我們的耳朵受到了傷害,它就聽不到剛才那動聽的歌聲、動物叫聲,也聽不到別人的說話聲。如果這樣,對我們的生活會有哪些不便呢?

  3、揭題:保護眼睛

  二、瞭解噪音

  1、哪些事情會傷害耳朵呢?(自行用硬物挖耳朵、噪音……)

  2、播放事先錄製的噪音:你聽到了什麼?感覺怎樣?

  你還在哪裡聽到過這樣的聲音?是怎麼來的?

  師:這就是噪音。如果我們長時間地處於這種環境中,會怎麼樣呢?

  三、認識靜音標誌

  1、逐一出示P7的三個標誌,分別說說有什麼作用,它應該出現在哪裡。

  2、你還看到過什麼其他類似的標誌嗎?

  小組活動:畫畫、寫寫、說說。

  小組彙報,全班交流。

  四、爭當“噪音控制員”

  師:僅僅在需要保持安靜的地方掛上標誌就行了嗎?

  倡議:減少噪音,從我做起,爭當噪音控制員。

  1、小組討論,制訂噪音控制員行動計劃。

  2、展示計劃,全班評議,評選出“小小噪音控制員”。

  五、課堂小結,完成判斷題。

  六、課後延伸:

  “噪音控制員”在行動。

  幼兒園大班全國愛耳日教案8

  活動目標:

  1、感知和分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同的聲音,發展聽覺。

  2、知道耳朵能聽聲音,要保護好自己的耳朵。

  活動準備:

  會發聲音的小樂器、課件《機靈的耳朵》。

  活動過程:

  一、感知聲音

  1、幼兒自由選擇桌上的材料進行操作,想辦法讓他們發出聲音。

  2、聽一聽有些什麼聲音?

  3、你是怎麼聽到的?

  二、傾聽分辨不同的聲音

  1、師播放課件《機靈的耳朵》,幼兒傾聽辨別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喇叭聲、歌聲、鈴鐺聲、說話聲等。

  2、小結:不同的東西發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三、遊戲:誰的耳朵靈

  1、請幼兒用頭飾矇住眼睛,老師在他們的前、後、左、右等不同方向敲響一種樂器,請他們用手指出聲音從哪裡來。

  2、小結:耳朵能聽到四面八方傳來的聲音。

  四、討論如何保護耳朵

  1、請幼兒捂住耳朵,老師輕聲說話,體驗聽不見的不方便。

  2、討論:如何保護耳朵?

  3、小結:不能在教室裡大喊大叫,不要亂挖耳朵,也不能往耳朵裡塞東西,聽到很響的聲音要張大嘴巴。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保護好耳朵,讓它變的更機靈好嗎!”

  五、愛耳日

  為了讓大家重視耳朵,我國自2000年確立全國“愛耳日”,大家要記住,每年的3月3日及是“愛耳日”。

  幼兒園大班全國愛耳日教案9

  班會主題:

  珍愛聽力,健康成長

  活動目的:

  為有效開展聾兒預防工作,減少耳聾發生,透過愛耳班會活動,使學生知道愛耳的重要性,掌握愛護耳朵的一些知識,喚起學生的防聾意識,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活動準備:

  學生查詢歷次我國愛耳日的主題內容及瞭解相關的`愛耳知識資料。

  活動過程:

  一、匯入激情

  (播放音樂,令學生陶醉在悠揚的樂聲中)

  主持人:你們剛才聽到了什麼?是啊,悠揚的樂聲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如果耳朵失聰了,那又會是怎樣呢?(指名回答)

  二、珍愛聽力知識搶答

  主持人:耳朵是語言交際、音樂欣賞所不可缺少的"接收器"。2007年3月3日是第八次全國愛耳日,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我國現有聽力殘疾人2004萬、言語殘疾人127萬,這是一個數量眾多、困難突出的社會群體,聽力損傷與耳聾已成為影響我國人口素質的重要因素之一。青少年是社會發展的生力軍,聽力健康直接關係到我們的發育與成長。我們青少年一定要珍愛聽力,快樂成長。

  問題1:“愛耳日”為幾月幾日?(3月3日)

  問題2:我國愛耳日活動從哪一年開始?(2000年)

  問題3:為什麼要設立愛耳日宣傳活動?(提高全民的愛耳意識,減少耳聾發生,提高人口素質)

  問題4:今年3月3日為第幾個“愛耳日”?

  三、珍愛聽力知識園

  主持人:目前,我國聽力語言障礙人數高達2057萬,北京現有聽力語言殘疾人達20多萬,而這一數字,正在以每年2萬至4萬的速度遞增。在這些存在聽力障礙的人當中,因為不在意保護而造成後天失聰的佔80%以上。專家表示,耳部及聽力受傷害的群體越來越趨向年輕化,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用耳方式都會對脆弱的耳朵產生傷害,如果不注意用耳健康,那麼您將遭遇名副其實的“無聲”。加強耳病防治,不在一朝一夕,也不僅僅是衛生部或殘聯的活動,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有誰透過查資料,知道耳的預防保健知識?

  1、耳不妄聽不同的聲音或語言對大腦是一種刺激。因此,不聽對健康不利的東西,且音量要適宜。聽廣播也要有選擇地聽。

  2、耳勿久聽如久聽噪音可發生噪音性耳聾。強烈的聲音對聽力損害更大,可閉口掩耳避免之。聽時間久應休息一會兒,避免聽力疲勞,如有時開長會,中間不休息,效果就會降低。

  3、叩鳴天鼓靜坐閉目養神,用雙手心緊貼兩耳孔,五指貼耳後腦部,用示指、中指和無名指叩後腦部24次,然後快速將雙手掌離開耳孔,如此,連續做10次。此運動中國傳統醫學認為有醒腦強志、聰耳明目等作用,可防耳病。

  4、耳常按摩用雙手按、揉摩兩耳廓,再牽拉兩耳廓,以其發熱發紅為度,反覆進行多次。可在鳴天鼓後進行。

  5、防藥損耳有些抗生素如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毒素和氯黴素等,可引起藥物性耳聾,儘量不用或少用。

  6、切忌挖耳欲話說:“耳不掏不聾”是有一定道理的。耳癢用火柴棒、頭髮夾和毛線針等硬物挖耳道,可引起耳道損傷發炎化膿,應當禁止。耳癢可用酒精棉籤洗擦,耳癢可用酒精棉籤洗擦,必要時可就醫耳科檢查處理。

  主持人:其實,要保護您的耳朵,預防聽力損傷和耳聾,讓自己更聰一點,不算太難,注意、呵護有關耳朵的細節,就一定會讓你擁有一對健康的耳朵,享有健康的聽力。說說你以後會怎樣注意保護自己的耳朵?

  1、避免長時間待在太嘈雜的地方,如歌廳、迪廳、演藝酒吧。

  2.在高噪聲的環境下工作,要配戴適當的護耳罩及耳塞。

  3.耳朵發炎或耳鳴,要立刻看醫生。

  4.用耳機聽CD、MP3等時,不要把音量調得太高,時間別太長。

  5.耳垢是一種天然保護外耳道的分泌物,不需特別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不要以為棉花棒是較佳的潔耳工具,其實這隻會將大部分耳垢推得更深入耳孔,形成嵌塞,而棉花球也可能遺留在耳道內。

  6.洗頭或沐浴時,可用棉花球塞耳,防止汙水流入耳道。游泳時要用防水耳塞。

  主持人:珍愛聽力,快樂成長。我們平時一定要注意做好耳朵的保健。

  幼兒園大班全國愛耳日教案10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耳朵很重要,幫助他們樹立保護耳朵的觀念。

  2、讓幼兒透過辨別行為對錯,瞭解保護耳朵的基本常識。

  活動準備:

  1、各種聲音的錄音,如下雨聲、切菜聲、火車鳴笛聲等。

  2、每名幼兒一套彩筆。

  活動過程

  1、教師出謎語匯入:“左邊一座山,右邊一座山,用手摸得著,用眼看不見。”(耳朵)

  2、玩遊戲“聲音聚會”。教師播放各種聲音的錄音、請幼兒猜這是什麼發出的聲音。

  3、教師:“你們的耳朵真能幹。那麼,你們有哪些保護耳朵的辦法呢?”幼兒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

  1、“長時間聽大音量的音樂,我們的耳朵就會變得不那麼靈敏。”

  2、“很大的聲音容易損傷人耳朵裡面的耳膜,可能導致以後聽不見聲音。”

  3、“往耳朵塞東西很可能取不出來,非常危險。”

  4、“耳朵是嬌嫩的器官,挖耳朵的工具不容易控制,稍不留意就會讓耳朵受傷。”

  5、“冬天天氣寒冷,我們可以用圍巾或者專門的護耳保護自己的耳朵不被凍傷。”

  6、“耳朵進水是個麻煩的事情,所以我們在洗澡、洗頭和游泳的時候都要小心,如果耳朵進水,可以偏著頭用手掌使勁壓住耳朵再鬆開,這樣把耳朵裡的水引出來。”

  幼兒園大班全國愛耳日教案11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耳朵的結構,瞭解耳朵的作用。

  2、會區分噪音及保護耳朵的方法。

  活動準備: 課件:耳朵的作用

  活動過程:

  一、匯入出示課件,引導幼兒瞭解耳朵的結構

  二、展開

  1、分組討論耳朵的作用。

  2、保護耳朵及用耳衛生的方法。

  (1)保護聽力,噪音大的場所儘可能少去

  (2)使用耳機、Mp3等,要選擇質量好的

  (3)聽的時候音量不要太大,能聽清就行,每天不要超過一個小時

  (4)如果發現自己最近總要把音量調大才能聽清,看電視也要調大音量的時候,就應該停止使用耳機,立即去耳科檢查。

  (5)遠離噪聲:人的聽覺所能承受的極限是90分貝,超過這個限度,就視為噪聲。

  (6)噪聲對聽力的損傷是緩慢的.、進行性的,由偶爾耳鳴變成頻繁耳鳴,引起聽覺衰弱、耳疲勞,甚至出現失聰。所以不要頻繁置身在嘈雜的環境裡,注意緩解耳朵壓力。

  (7)慎重用藥:

  一些抗感染藥,如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會損害人的內耳、耳蝸,造成耳聾。

  所以用藥前應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或向醫生詢問,嚴格掌握藥物使用的適應症。

  (8)小心挖耳:

  挖耳很容易損傷外耳道皮膚,把細菌帶進耳道,而且用力不當還會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導致外耳道發炎、潰爛,甚至影響張嘴和吃東西。若耳朵癢得難受,可以用手在耳外側輕輕揉,或用棉籤輕擦。

  (9)調整飲食:

  多吃富含鋅、鐵、鈣的食物,有助於擴張微血管,改善內耳的血液供應,防止聽力減退;切忌長期食用高鹽、高脂肪、低纖維素類食物,勿暴飲暴食。

  (10)切忌進水:

  游泳或洗澡時,切忌耳朵進水。若不小心流入,可以側身將水控出,或是用幹棉籤輕輕擦乾,喜歡游泳的人最好戴上耳塞。

  3、記住每年的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

  三、結束尋找周圍的優美聲音和刺耳的噪音。

  幼兒園大班全國愛耳日教案12

  一、領域:

  科學

  二、活動內容:

  耳朵聽聽樂

  三、活動目標:

  1、感知耳朵的作用,瞭解保護耳朵的方法。

  2、喜歡玩聽覺遊戲,有初步的保護耳朵的意識。

  四、活動重點:

  感知耳朵的作用。

  五、活動難點:

  有初步的保護耳朵的意識。

  六、活動準備:

  小鏡子、耳朵圖片、錄音機等

  七、活動過程:

  1、播放歌曲,請幼兒說說聽到了什麼?匯入主題。

  2、觀察圖片,認識耳朵及作用。讓幼兒感知自己耳朵的位置,耳朵是用來聽聲音的。

  3、遊戲:《你的耳朵在那裡?》每人一個小鏡子,觀察自己的耳朵。

  (1)出示耳朵的圖片,進一步觀察耳朵。

  (2)幼兒討論:

  1、耳朵的外型,觀察發現每個人的耳朵都不一樣。怎樣保護耳朵。

  2、每個人都有耳朵,耳朵能幫我們聽到許多聲音。

  3、我們要保護好耳朵,不要讓耳朵受傷;不要往耳洞裡塞小物品,不能對著小朋友的耳朵大聲吼叫等等。

  4、遊戲:《聽聽說說》繼續感知耳朵的用途,透過遊戲分辨出各種聲音。

  5、活動結束。

  幼兒園大班全國愛耳日教案13

  活動名稱:

  靈敏的耳朵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瞭解耳朵的用處,知道耳朵能辨別聲音。

  2、 讓幼兒學習一些簡單的保護耳朵的方法。

  活動準備:

  1、《奇妙的聲音》磁帶,錄有風聲、雨聲、雷聲、小動物的叫聲等

  2、故事錄音《聰聰的耳朵》

  3、木偶:猴子、狗熊、河馬、小男孩

  活動過程:

  一、匯入

  1、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探討一下,我們身上除了眼睛以外還有哪一個重要器官,你們想知道嗎?

  2、猜謎語:左一片,右一片,說起話來聽得見,隔座高山不見面

  二、遊戲

  1、比一比:誰的耳朵最靈敏

  引導幼兒聽“奇妙的聲音”,然後讓幼兒說一說聽到了什麼聲音,比一比誰的耳朵靈敏,聽得最準確。

  2、“傳話”接力賽

  幼兒分成四組,教師對每組的第一位幼兒說一句悄悄話,請幼兒依次傳給本組的其他幼兒,最後一名幼兒大聲說出聽到的話。這一活動中教師提醒幼兒仔細地聽。

  3、小結:耳朵的主要作用是用來聽聲音的。

  三、聽故事

  1、聽故事《聰聰的耳朵》錄音,看木偶表演。

  2、引導幼兒討論:聰聰為什麼沒有耳朵?沒有耳朵發生了什麼事?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耳朵?

  幼兒討論回答。

  3、引導幼兒做五官點數的遊戲。

  四、活動延伸

  鍛鍊幼兒的傾聽能力,讓幼兒聽音樂自由做動作。

  幼兒園大班全國愛耳日教案14

  活動目標

  1、瞭解耳朵的功能,知道耳朵能聽聲音,學習保護耳朵的方法。

  2、知道“愛耳日”的來歷、意義。

  活動準備

  耳朵模型、請保健醫生進課堂、音樂、繪畫材料。

  活動過程

  一、耳朵的秘密:

  1、出示耳朵模型,引起幼兒興趣。請保健醫生給小朋友介紹耳朵的構造,講解保護耳朵的重要性。

  2、討論:我們怎麼樣來保護耳朵?

  3、小結:我們不能把髒東西塞入耳朵,不能隨便挖耳朵,也不能大聲吵鬧,很大的聲音耳朵聽了會不舒服的,遇到噪音要捂著耳朵張大嘴巴等科學的護耳方法。

  4、幼兒一起模仿遇到噪音要捂著耳朵張大嘴巴護耳方法。

  5、兒歌:《我是輕輕》

  “我是輕輕”的活動,教育幼兒說話輕輕,走路輕輕,搬放東西也要輕輕,引導幼兒從自身做起,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減少噪音,保護聽力,健康快樂的成長。

  二、小小耳朵本領大。

  1、聽歌曲《聲音的.世界》小雨彈琴淅瀝淅瀝,小鳥歌唱嘰嘰嘰嘰,聲音的世界是多麼奇妙…讓孩子們感受美妙的聲音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2、遊戲體驗:

  遊戲一:請你猜猜我是誰?

  請全部幼兒蒙上眼睛,然後請其中一個幼兒說一句話,其他幼兒猜猜剛才說話的是誰?

  遊戲二:我是聾人

  讓幼兒捂起耳朵,體驗聾人聽不到聲音的感受,體驗耳朵的重要性。

  遊戲三:小小耳朵本領大

  引導幼兒傾聽各種聲音(汽笛聲、動物叫聲、雨聲、風聲),讓幼兒模仿各種聽到的聲音。

  3、小結:耳朵是我們身體重要的器官,我們身邊的所有聲音都是依靠耳朵的聽覺來完成的,生活中有各種聲音,我們只要安靜地傾聽就能發現和感受。

  三、“愛耳日”裡爭做小小“愛耳宣傳員”。

  1、教師簡要講解“愛耳日”的來歷及意義。

  我們的耳朵本領可真大,小朋友一定要好好愛護我們的耳朵,我們國家還把每年的3月3日定為“愛耳日”,為的就是提高全社會對愛耳護耳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推動大家養成健康用耳習慣,自覺減少噪聲影響,保護聽力健康。

  2、爭做小小“愛耳宣傳員”。

  我們小朋友都知道保護耳朵的重要性,也學到了保護耳朵的方法,可是還有好多人不知道,我們來做“愛耳宣傳員”,把我們知道的保護耳朵的知識告訴更多的人。

  3、師幼共同設計“愛耳日”宣傳海報。

  活動延伸

  3月3日“愛耳日”師幼帶宣傳海報到社群或在幼兒園門口向大家宣傳愛耳護耳的知識。

  幼兒園大班全國愛耳日教案15

  教學目標:

  1、瞭解愛耳日

  2、孩子為什麼會聾?

  3、怎樣防治?

  教學重點:

  人的耳朵由哪幾部分組成

  教學難點:

  預防耳聾

  教學過程:

  一、愛耳日

  每年的3月3日為全國的“愛耳日”,其目的是為了樹立全民愛耳意識,減少耳聾的發生,加強耳病的防治,提高國民的健康水平和人口的整體素質。

  二、為什麼會耳聾

  孩子為什麼會聾?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的,有後天的。有由於遺傳、感染、疾病、環境噪音汙染、意外事故等等原因致聾而藥物中毒又是危害最大的。在每年新增的3萬多名聾兒中,大約有一半是由於藥物中毒導致的耳聾!一個健康的孩子因為在發燒或其他疾病中打了卡那黴素、慶大黴素或鏈黴素,病好之後卻發現孩子耳朵聽力下降了,做父母的真是追悔莫及。

  三、耳朵的組成

  人的耳朵由哪幾部分組成?

  1.人有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組成。

  2.外耳、中耳具有集音、傳音、擴音作用;

  3.內耳具有位置覺、平衡覺和感音作用。

  四、耳聾能遺傳嗎?

  先天聾的發病率約佔我國聾人的50%,而遺傳聾約佔先天聾的85%,其大多數為常染色體穩性遺傳。具有關文獻報道,在正常群體中,近親結婚率僅為2‰為近親結婚。可見近親結婚是併發遺傳聾的主要因素。

  五、預防耳聾

  先天遺傳聾應以預防為主,首先要做到:

  (1)嚴格執行婚姻法,絕對禁止近親結婚。

  (2)兩名先天遺傳聾人之間不應結婚,如各種原因非婚不可者,婚前一定絕育。

  (3)先天遺傳聾人可與非遺傳後天聾人或正常人結婚。

  (4)如果先天遺傳聾人與非遺傳後天聾人或正常人結婚,第一胎為先天聾兒,絕不能再生第二胎。

  (5)耳聾青年男女,透過耳聾遺傳諮詢,判定其是否具有家族遺傳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