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第一學期體格鍛鍊總結(精選7篇)

幼兒園大班第一學期體格鍛鍊總結

  一、體格鍛鍊對兒童的好處

  1、運動能強化孩子肌體的功能。強化心臟:有氧運動是指運動身體的大肌肉群,使心臟持續加速跳動幾分鐘。透過一次次的有氧運動,氧氣被輸送到肌肉。結果是,心臟變得更加強壯,做事時更有效率,不會很容易就感到疲勞。增強肌肉:鍛鍊能使肌肉更加強健,這樣能給關節更好的支援,使人不易受傷。

  2、鍛鍊能保持體重。事實證明,許多肥胖兒童在生活中明顯缺乏鍛鍊。肥胖兒童更容易受到諸如:心臟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等疾病的威脅。因此,平衡能量攝入和能量輸出並保持適當體重 對於兒童很重要。要做到這兩點可透過攝入能提供生長髮育所需營養的平衡飲食與透過經常鍛鍊以消耗多餘熱量相結合來達到。

  3、鍛鍊使孩子更愉快、更興奮。這是由於鍛鍊時體內能分泌內啡肽,這種化學物質能使人產生極為興奮的感覺。由於學齡前兒童的身體發育比幼兒階段更完善了,因此,選擇的運動專案和範圍也更為廣泛。不同的運動專案可以產生不同的鍛鍊效果。

  二、幼兒園大班第一學期體格鍛鍊總結(精選7篇)

  運動使人快樂,運動有利於人們強身壯體,使人身心愉悅。特別是對於處於成長髮育旺盛時期的幼兒來說,適當的戶外活動有利於身體和心理的全面健康發展。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第一學期體格鍛鍊總結(精選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第一學期體格鍛鍊總結1

  一年都結束了,我也沒有想清楚我怎麼就當上了幼兒園體育老師。但好在我今年的幼兒園體育老師工作表現得非常不錯,不僅受到了校領導的表揚,也受到了孩子們的喜歡,還有家長在接孩子的時候遇見我說因為我的體育教學,他那一直都沒怎麼長的孩子長個了,這不得不說,是我的體育教學起作用了!

  一、幼兒園體育課程再創新

  我是一個體育專業畢業的幼兒園體育老師,這就決定了我的專業程度是要比其他不是體育專業畢業的老師要大很多的。但這不一定是好事。因為孩子們畢竟都不是學體育專業的,如果我用我們體育專業的強度原來要求他們的話,他們一定不僅不會長高長大長強壯,還會在一種高強度的體育鍛煉下出現停滯身體發育的危險情況。這對我作為本校幼兒園體育老師的特殊性,我把幼兒園體育課程創新了一番,讓孩子們主要是在寓教於樂的氛圍下進行體育鍛煉,讓孩子們更加開心的去跑步去跳高去跳遠,不讓他們因為鍛鍊的辛苦而害怕體育課。

  二、幼兒園體育遊戲時時新

  在體育課上,我把一些有趣的體育遊戲安插在幼兒園體育教育當中,這使得孩子們現在一聽到上體育課就非常想去,而不是像過去一樣,一聽到體育課就開始出現“你幫我請個假”“我幫你請個假”的情況。有學生在我的體育課後反映,我的體育課上的遊戲讓他們不再覺得鍛鍊是一件好難好辛苦的事情,也讓他們現在在課餘的時候也進行著體育課上的遊戲。有家長還向我反映,他那已經很久沒有長高的孩子,今年上了我的體育課,不僅又開始長高了,而且身上的肉也長結實了,以往看起來一推就到的孩子,現在也已經不再看起來那麼瘦弱了。這讓我這個做體育老師的非常欣慰,畢竟體育的精神核心已經在我的教學中達到了!

  三、幼兒園體育活動也創新

  在今年的體育課上,雖然我對課程以及遊戲都有所改進和創新,但這對於幫助孩子們長高長大長強壯的體育來說或許還不夠。今年的工作中,我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我希望在明年的工作中,把幼兒園體育活動也創新創新,讓孩子們更加喜歡鍛鍊身體,也讓家長們更加放心把孩子的體育鍛煉交到我的手上,幫助孩子們長高長大長強壯!再就是明年體育工作中,我也想培養幾個體育生了,希望這些體育生可以在我的手裡成長為一顆體育之星。

  幼兒園大班第一學期體格鍛鍊總結2

  感受到現在暖暖的節日氣氛,我們本學期的工作也即將接近尾聲。看著我們班開學初制定的體格鍛鍊計劃,以及參考《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我一點一點的回憶著我們班幼兒的變化,我一點一點的進行梳理,以下就是我們班體格鍛鍊方面的總結:

  一、積極參加體格鍛鍊活動

  玩是孩子們的天性,體格鍛鍊對幼兒來說就是一種很好玩的遊戲活動。同時為了吸引幼兒興趣,我們還為幼兒提供了各種各樣的體格鍛鍊器材。例如沙包、呼啦圈孩子們都很喜歡玩。每天我們老師也會利用晨間談話時,對積極參加鍛鍊的小朋友提出表揚,並鼓勵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有時在鍛鍊的過程我們老師也會及時的肯定幼兒的行為。我們班幼兒在這個學期都能積極的參加體格鍛鍊,就連不愛活動的李曉峰,現在也能主動參加鍛鍊了。

  二、採取多種形式對幼兒進行鍛鍊

  除了早晨的戶外體格鍛鍊,我們班每個星期都會開設體育課,有目的的對幼兒身體的各項技能進行鍛鍊。只要是晴天,我們老師也都會帶領幼兒到外面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和幼兒在戶外做一些有助於體格鍛鍊的遊戲。我們班大部分幼兒都能很協調的完成單手排球、雙手交替排球、連續跳繩等一些動作。我們班有時也會開展一些體育專案比賽,經過對孩子們的鍛鍊,幼兒都能能主動地遵守各種體育活動的規則和要求,理解教師發出的各種指令,也懂得在活動中要合作、負責、寬容、謙讓、遵守規則、愛護公物,有較強的集體觀念。因此我們班幼兒現在都呈現出了一種不怕困難,勇敢堅強的狀態。

  三、加強個別幼兒的體格鍛鍊

  孩子們的身體發展特徵就好比人的無根手指頭,不可能都一樣長。因此作為老師首先就要尊重幼兒的差異性。例如對待體弱兒、肥胖兒,我們老師就會適當的增加或減少他們的運動量。例如我們的崔亦樂,學期開始的時候還是我們班的重度肥胖兒,經過我們三位老師的努力,崔亦樂的體重在一點一點的減少。還有小個頭吳宇陽,我每天會適當增加他的活動量,這樣在吃飯的時候他就可以多吃點,體重也比以前增加了。我們班還有個別幼兒不喜歡參加鍛鍊,我們老師就會在一旁鼓勵和指導。

  總之,幼兒經過半年的體格鍛鍊鍛鍊,不管是在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上還是在基本動作和身體素質上,都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當然我們也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比如我們老師不能很好的融入到孩子們的鍛鍊中去,在體育器材的正確使用上,老師沒有做詳細的介紹,有時候我會發現孩子們會拿著器材在那打來打去。還有孩子們在選器材時,老師也沒有進行指導。只要能發現問題,我相信我們班接下來的工作會做的更好!

  幼兒園大班第一學期體格鍛鍊總結3

  作為幼兒園的孩子,體育鍛煉有利於孩子智力的開發、興趣愛好的發展、身體的茁壯成長,身體各個組織器官方面平衡協調的發展。因此,體育課程應做為基礎課程,大班體育活動內容更為新穎有趣。本學期,大班體育活動特點是利用各種廢舊物品製作成孩子的器械,如易拉罐、輪胎等。

  大班孩子動作靈活、協調,體力較充沛,理解能力有所發展,有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所以本學期教師利用園內物品,如長板凳、沙包、呼啦圈等練習平衡、鑽、匍匐爬和雙腳跳、單腳站立的動作,提高跳躍、投擲、助跑跨越和在不同高度物體上單腳站立能力,發展窄道協同走的能力、躲閃能力、平衡能力、立定跳遠能力。特制定以“定身法”“龜兔賽跑”“重建家園”“勇奪陣地”等為主題的活動,每次體育遊戲都是在一個故事中開始,設定情景遊戲,孩子既感興趣又得到了身體鍛鍊。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動作發展規律,提供不同層次的器械,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滿足不同幼兒的需要。利使用者外活動,教育的過程我們把大把的時間教給幼兒自由探索,探索器械的多種玩法,如:玩沙包,讓孩子們進行扔、踢、投、夾著跳等二十餘種活動,讓孩子充分運動起來,孩子既不“閒著”又愛上體育活動;高蹺特色活動,如在平地上踩、踩高蹺鑽過障礙物、雙腳踩高蹺跨越障礙物、繞過障礙物走等等;如輪胎可以滾、推、拖、搬、還可以走、跑、跳、鑽、爬、可以單獨玩,還可以分組玩。如跳繩可以雙腳跳、單腳跳,正跳、反跳、跑著跳、單個跳、集體跳、分組跳等,跳繩的開展,發展了幼兒的動作協調能力及手眼腳同時合作的能力。器械的變化,難度的增大,使幼兒體驗到了不同的樂趣。器械的一物多玩不僅培養了幼兒主動探索的意識和能力,發展了創造性思維,更重要的是讓幼兒體驗到了運動探索的樂趣,讓他們對戶外體育活動興趣越來越濃厚。每次活動老師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帶動孩子創新發明各種遊戲,使得我園體育遊戲更具特色。

  體育活動,增強了老師與孩子對戶外體育活動的認識,還提高了戶外體育活動的質量。

  幼兒園大班第一學期體格鍛鍊總結4

  透過研究,我對此課題有了進一步深入的瞭解,以大班幼兒戶外體育遊戲的組織策略研究為切入點,努力探究體育遊戲的內容、組織模式、遊戲方法等,下面,我先對近階段課題研究情況進行工作總結。

  一、重視遊戲的創新性,豐富幼兒一日活動內容。

  “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的形式”,讓孩子在遊戲環境中快樂成長是我課題實踐性開展追求的目標,因此在認真總結前期開展課題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積極調整教研思路,重視指導教師把遊戲貫穿於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加強了遊戲的實踐性及創新性。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晨間活動時,老師隨手拈來幾張舊報紙和孩子一起捲成小長條就可以帶著孩子快樂的玩“揪尾巴”的戶外遊戲。集體活動時老師充分運用充滿濃郁民間色彩的童謠《拉大鋸》等培養孩子遵守遊戲規則及與人的合作意識;戶外活動時老師會組織孩子玩《老鷹抓小雞》《紅燈綠燈小白燈》等多種的體育遊戲訓練身體的協調性;餐前活動指導孩子們興趣盎然的玩著《點兵點將》等。讓孩子的一日活動內容更加豐富多彩,讓民間遊戲的課題從高不可攀的理論研究融入日常的活動中。

  二、加強學習

  理論是實踐的航標。為了提高課題的研究水平,圍繞課題研究需要,積極學習理論知識,閱讀相關書籍,每月寫讀書筆記一篇、學習心得一篇。除此之外還透過網路學習和翻閱雜誌等形式蒐集更多的課題研究方面的理論文章,為指導和服務課題研究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三、參加多種培訓,提升自身研究能力。

  透過參加活動觀摩與研討,自我反思與調整策略等方法,並在活動後自我反思,在研究中帶著問題來,帶著方案走,帶著行動來,帶著新的方案走,經過探索後,在進行總結反思,這樣以反思性教學研究方式,使課題研究和課題改革措施落到實處,不斷提高自身研究與實踐水平。

  四、勤於動手。

  遊戲材料的提供對於體育遊戲活動的開展至關重要,本學期動員教師們貼近遊戲需求、關注幼兒發展、發掘本土特色親手製作體育遊戲材料及玩教具。這些材料投放到體育遊戲活動中極大地調動了幼兒參與的積極性收到了良好的實踐效果。

  五、階段成果呈現:

  經過一個階段的努力,我在課題的實施中小有成效:

  我園大班孩子在戶外遊戲的過程中,興趣濃厚,參與性高。老師們在組織遊戲的過程中也逐漸發現問題並及時調整,逐漸掌握遊戲的組織策略,提高了遊戲的有效性和實踐性。

  此外,本著“兒童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健康教育。”戶外體育遊戲活動是一種可以陪伴孩子健康成長的“快樂的教育”。營造讓幼兒能夠充分體驗運動快樂的遊戲活動環境,讓孩子們在其中形成活潑、向上的性格,練就強壯的身體,全面的促進其各領域的學習,不讓現實的因素降低了孩子們的生活乃至生命的質量,讓每個孩子都能腳步穩健的走過這座身心全面發展的橋樑,走向美好的未來!

  幼兒園大班第一學期體格鍛鍊總結5

  在往常的教學中,體育課我是比較少開展的。更多的只侷限於戶外體育活動。在戶外遊戲活動中,我更多的是給孩子去講解遊戲的玩法,而去忽略了孩子在遊戲中的過程及收穫。當時總認為孩子有參與目標就達到了,往往我的目標制定的也比較侷限性。而當聽了老師的講解後,才更多的瞭解到,在體育教學活動開展中,最重要的就是目標的制定,並要明確的突出重難點。在這些目標裡,包括:技能目標、認知目標、情感目標。如果當這些目標都與你的教學活動,完全融合,相互滲透,那麼這節課才勉強合格。

  作為整節課的核心,流程也是相當重要的。從第一步的熱身環節到最後一步的輕鬆環節,這其中包含了太多太多。一、熱身環節,在熱身環節中,我們必須得有情景鋪墊,去吸引孩子,讓孩子想參與並積極參與。二、基礎部分,在這個環節中,我們要講究層次遞進,並以幼兒為主導,讓幼兒在其中探索發現。並完成我們的主教學內容。

  遊戲環節,遊戲環節中需有情境的創設,調動幼兒的積極參與的興趣,從而起到複習及擴充套件作用。四、輕鬆環節,在此環節,我們要對孩子的成果給予評價及鼓勵,也隨著相應的輕音樂緩解疲勞。

  在此次的培訓中,讓我學到了許多之前未能涉及到的知識,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把這些聽到的理論性知識變成實踐性的操作。

  幼兒園大班第一學期體格鍛鍊總結6

  本學期,我班對幼兒的體育遊戲進行了系列的研究活動。

  如果說體育活動是面向全體,照顧絕大多數幼兒能力水平而進行的鍛鍊身體大骨骼關節和大肌肉群機能的泛化健體活動,那麼體育遊戲則是注重個體張揚,允許自由發揮,不求一致發展的側重鍛鍊幼兒小肌肉群以及身體區域性技能和關節精細動作等幼兒健體活動。從某種層面上看體育遊戲更像是能全面發展幼兒身心的綜合課程。因此,本學期我們更注重幼兒體育遊戲的設計與指導。經過一學期的研究,現將體會、經驗小結如下:

  在自編自玩體育遊戲《好玩的球》的過程中促進幼兒主動發展。

  我班小朋友對皮球特別感興趣,因此從幼兒的興趣、發展需要和生活經驗出發,我們生成了這一活動。

  遊戲玩法是幼兒遊戲的主要動力。以往都是老師教授,全體幼兒機械的按同一個玩法遊戲。這次,我們把遊戲的主動權交給了孩子。放手讓幼兒去想如何玩?都可以怎樣玩?在幼兒自主的活動中,其個性的發展才是充分的、最和諧的。幼兒不僅從中得到了快樂,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帶著小球去散步》、《我有一個大皮球》、《運西瓜》一系列活動中,幼兒感知了球的特性。在探索球的一物多玩的活動中,孩子們想出了許多不同於以往的拍著玩、踢著玩等方法,兩腳夾著跳、兩腿夾著走、碰碰球、傳球等等。有時候,成人總是怕孩子不行、不會,其實如果放手讓孩子去做,孩子的潛力是非常大的。所以,要充分相信孩子。要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獲得有益於終身發展的經驗,就要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孩子,充分發揮其主動性,他們才會感到真正意義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第一學期體格鍛鍊總結7

  一個學期很快就過去了。在這緊張的一學期中我學習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自己的教育觀有了進一步的轉變。在遊戲中,幼兒興趣濃、注意力集中、情緒興奮、思維活躍,這些都可以成為產生創造力的積極因素。因此本學期,我們就如何透過體育遊戲發展幼兒的創造力進行了研究。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提出:幼兒園的任務是堅持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體育是基礎,只有具備強健的體魄,幼兒其他方面的發展才能成為可能。體育遊戲是一種最基本的幼兒體育形式,也是幼兒園活動的一項基本內容。在這種活動形式中,如果只是單純的動作模仿、重複練習和用固定不變的規則約束幼兒,很難引起幼兒的興趣,還會使他們變得機械、呆板。而一直以來,幼兒園的體育遊戲活動不被重視,沒有促進幼兒積極的發展。

  為此,我園本學期在全園範圍內開展了戶外區域體育活動。在實踐過程中我們感到,這是一種對幼兒進行多方面發展教育的好形式,不僅可以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還可以促進幼兒良好個性的形成。在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幼兒積極、主動的去探索和創造遊戲的不同玩法,促進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一、制訂適宜目標與遊戲內容:

  幼兒期是發展動作的有利時期,因此我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發展水平制訂了發展幼兒走、跑、跳、鑽、爬、平衡、投擲等基本動作及促進合作、在遊戲中一物多玩等多種目標,並依此設計了《趕小豬》、《賽跑投籃》、《打狐狸》、《自選遊戲區》等遊戲內容。讓每一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去,增強體質並在活動中積極交往、探討新玩法。

  二、材料的準備:

  玩具的製作過程也是一個能讓幼兒充分動手動腦的操作過程,透過製作並解決其間的問題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識,有助於培養創造力的發展。因此在遊戲材料的準備也應視作遊戲活動的一個重要部分。教師與幼兒共同討論玩具的製作材料及方法,同時我們充分利用家長資源,讓家長指導幼兒利用各種材料進行製作。如:有的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用廢舊鐵罐製作了拉力器,既結實耐用而且幼兒還特別喜歡;孩子和家長一起製作了沙包合作網、拋接器等,孩子游戲起來興致更高了,而且在遊戲時創造出多種不同的玩法,作到了一物多用。活動中,幼兒使用他們和老師、家長共同製作的玩具遊戲時,顯得格外高興,也備加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同時又拉近了家園的聯絡,使家長更深入的參與到班級的各項工作之中去。

  三、在活動中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

  活動的形式打破了班級的界限,幼兒自由選擇的餘地很大,適宜他們自由結伴,自由選擇,促進了他們的自由合作與競爭意識。每組一名指導教師,有利於教師更加了解幼兒的遊戲情況,以便加以指導。在遊戲時我們注意引導幼兒靈活掌握遊戲的玩法,啟發幼兒多實踐,在操作中透過模仿與競爭掌握基本動作的要領及又快又準的竅門。如在《趕小豬》的遊戲中,我在遊戲中引導幼兒發現握拍的方法、方向以及擊球的力度、方向對速度的影響,是幼兒在簡單的遊戲中積極動腦,找竅門,想辦法,發展了身體素質的同時增強了探索精神與合作意識。在活動中,幼兒應是主體。只有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各類活動,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邊"老師讓我這樣玩"為"我要這樣玩",才能使幼兒真正成為遊戲活動的主人。

  自選區域遊戲更是調動了幼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我們在日常有意識的引導幼兒討論,啟發幼兒一種玩具多種玩法。在教師的引導與幼兒實際操作下,幼兒提出了很多的建議。每次區域活動的時候,自選區域都是幼兒參與最多的地方,幼兒探索、嘗試、創造玩具玩法,提高了幼兒遊戲時的興趣,創造力得到了發展。

  由於區域活動是幼兒打破班級自由選擇遊戲的活動方式,既能使幼兒的動作得到發展,又能幼兒增強規則意識,同時又能使幼兒在活動中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幼兒的興趣很濃厚,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之中來。

  戶外區域體育活動在我園剛剛開展了一個學期,還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活動形式的靈活性、多樣性;又如:讓幼兒更多、更充分、更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之中來等等。這就需要教師在活動中不斷的摸索經驗,讓幼兒在戶外區域體育活動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