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白山黑水鑄英魂的觀後感(精選30篇)

有關白山黑水鑄英魂的觀後感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有關白山黑水鑄英魂的觀後感(精選3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1

  “白山蘊忠魂,黑水育英烈”。在我觀看了《白山黑水鑄英魂》這一深刻反應東北抗日聯軍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光輝歷程的紀錄片後,一個個無比感人的歷史故事便開始在我的腦海中浮現。

  中華民族自古便是崇尚和平,不畏強暴的偉大民族。自九一八事變之後,日寇的鐵蹄肆意踐踏我們的東北大地,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面對著日寇的暴行,東北各族人民在白山黑水之間奮起抗爭。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這一偉大真理也在東北抗日聯軍抗擊日本法西斯侵略的鬥爭中得到了驗證。

  縱使歲月流逝,我們也不會忘記偉大的抗聯精神,不會忘記楊靖宇的最後一顆子彈和滿腹棉絮;不會忘記趙一曼寫給兒子的絕筆信;不會忘記周保中鐵鉗拔子彈……在和平的今天,我們也從未遺忘!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回顧一百年來我們黨和國家的發展歷程,正是因為有前輩們的慷慨犧牲,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安逸。今天的我們在祖國的庇護之下也應帶著對祖國的熱愛繼續弘揚先烈的優良傳統,繼續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2

  在祖國的東北大地上,冰天雪地,白山黑水,英雄的鮮血灑滿了這片豐饒之地。《白山黑水鑄英魂》這個紀錄片全面真實地展示了東北淪陷的屈辱歷史,深刻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武力侵佔中國東北、推行法西斯殖民統治的罪行,歌頌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東北人民的抗日戰爭和中華人民同仇敵愾的氣魄。

  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什麼才是紀律—真正的有紀律應該是內化於心,行動於外;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什麼才是擔當—真正的擔當應該是敢於承擔起肩上的的重任,不推卸;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什麼才是無私奉獻—真正的無私奉獻就是他們能夠放棄個人的安逸,用個人的身軀抵擋半邊天。

  革命先輩們的精神不僅僅於此,還有很多的地方值得我們學習。現在的美好生活離不開前輩們的浴血奮戰,以後的美好生活更離不開現在每一個為它建設的人們,尤其是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更應該肩負起這樣的責任和使命,為祖國的未來發展做出貢獻。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3

  影片《白山黑水鑄英魂》是由中國教育電視臺策劃製作,國內首部集中反映東北抗聯主要領導人羅登賢、張甲洲、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周保中的英雄事蹟。紀錄片體現了學術界關於東北抗聯的最新觀點和結論,以紀傳體影像史的方式實現了英雄人物、歷史遺蹟、軍事文稿、報刊新聞和生活剪影等多維度印記,填補了東北抗聯主要領導人的歷史影像空白。

  革命烈士頑強拼搏、不懈奮鬥、視死如歸、忘我奉獻的革命精神讓我不得不欽佩和讚揚,更是激發了我弘揚抗戰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的熱情,並想要繼續深入學習,用東北抗聯精神激勵我們更好地珍惜今天。尤其是當前正在疫情防控保衛戰,我們作為青年大學生,也要發揚繼承艱苦奮鬥的精神,肩負起疫情防控的責任,積極響應國家與學校的號召,保障自身與身邊人的安全。

  疫情固然可怕,但我們不該怯懦,東北英雄們抗聯仍是頑強拼搏、不懈奮鬥。我們更該與這“小小的”疫情抗爭到底!吉林加油!東北加油!中國加油!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4

  《白山黑水鑄英魂》這部歷史文獻記錄片,以淳樸的語言表述出中國共產黨在白山黑水間英勇地與日寇進行鬥爭,歷經十四載,守得雲開見月明,將日本人驅逐出中國大地的不朽傳奇。而這部紀錄片也讓我們穿越時空,真切的感受到了那段艱苦卓絕的歷史的殘酷。

  這部紀錄片詳細地演繹了張甲洲、楊靖宇、周保中等中國共產黨人鮮為人知的英雄事蹟。他們之所以會在飢寒交迫、身後無援這種惡劣處境下,仍能繼續作戰,是因為他們知道這進行的不僅是保家衛國的信念之戰,也是為後人爭取和平的勝利之戰。英雄們的這種捍衛國家領土、誓死保衛國家的愛國精神和麵對困境,永不放棄的艱苦奮鬥精神永遠值得我們讚頌和繼承發揚。

  綠水青山育忠烈,白山黑水鑄英魂。英雄不會埋沒於歷史中,我們要傳承他們的精神,宣揚他們的事蹟,銘記今時今日的來之不易。

  曾經的白山黑水鑄就了英魂,如今,我們是被綠水青山養育的下一代人,我堅信有了所有前人的付出再加後一代人的努力,未來的中國會更加強大!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5

  在疫情期間,我們觀看了紀錄片《白山黑水鑄英魂》,令我感慨頗深,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紀錄片中講述了羅登賢、楊靖宇、趙尚志等中國共產黨為東北抗聯做出的突出貢獻,讓我們更深刻的體會英雄們的不怕犧牲、勇於反抗的崇高民族氣節。

  1931年9月18日平靜的一天,被日軍的巨大陰謀打破,在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下,東三省中的吉、遼兩省迅速淪陷,“白山黑水”淪為敵人鐵蹄下的犧牲品。作為黨中央駐東北代表的羅登賢,迅速在哈爾濱市展開抗戰部署。羅登賢說道“黨內不允許任何人提出離開東北的要求,誰提出這樣的要求,那就是恐懼動搖分子,誰就不是中國共產黨員。”字字句句鏗鏘有力!

  可是抗戰總是慘烈的,太多生命因此喪失。英雄的身軀雖然倒下了,但是他的精神永遠挺立!英雄雖然不能再繼續前行了,但是後繼而來的是擁有強大愛國信念的人民!

  我深知當下的和平來之不易,是先輩們用自己的鮮血、生命換來的,在黨的光輝沐浴下,我們健康幸福的成長,快樂的生活。那段黑暗的日子不能被忘記,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日軍在中國的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我們沒有資格代替前輩們原諒,只有在歷史的不斷提醒下,奮發作為,使我們的祖國變得更加強大!

  回顧歷史,是提醒我們不要忘卻;緬懷先輩,是讓我們珍惜和平,激勵我們當有作為,有擔當,有民族大義。斯人已逝,精神長存,我們會銘記先輩們,發揚先輩們的愛國精神,讓祖國越來越繁榮昌盛!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6

  巍巍長白山,滔滔松江水,無不見證和記錄著東北抗戰將士的奮起、衝殺、流血、犧牲。正值吉林疫情肆虐,觀過此片,久久不能平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唯一不變的是刻在骨子裡的家國情懷,是在祖國強大的臂膀下,華夏兒女堅定的理想,是浸入骨髓、融入靈魂的紅色基因。

  “他們受盡了人間所未有的痛苦、心酸、傷疾、凍餓,但他們寧死不屈。他們在北滿原野上,長白的峰巒上,翹望著祖國的山河,滿懷匡扶祖國的壯志,而願為祖國的同胞獻出最後一滴血。”不怕嚴刑拷打、流血犧牲,不畏彈盡糧絕、凍餓交加,越是艱難兇險,抗聯官兵的信念就越堅定、理想就越忠貞。

  硝煙散去,散不去偉大抗聯精神的永久意義;歲月流逝,留不去偉大抗聯精神歷久彌新。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7

  在觀看了《白山黑水鑄英魂》後,我驚歎於革命烈士的血性,白山黑水間無數拿起刀槍不願做亡國奴的人們彰顯著咱中國人的血性。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情況下,也堅守著自己的信念。

  當年面對外敵入侵,楊靖宇辭別妻子兒女,隻身一人來到東北抗日;在莫斯科學習的抗日英雄周保中申請回國參戰,出生入死。他們懷著滿腔熱血,抱著視死如歸的心,與日本侵略者進行著殊死決鬥。他們的名字無人不曉,他們的功績與世長存。歷史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走了,卻換來中華民族前行的希望。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無論是血雨腥風的反法西斯戰爭時代,還是社會主義和平年代,為了祖國的事業,無數的先烈前輩征戰沙場,使人民擺脫被殖民統治奴役的命運,因為他們的慷慨犧牲,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安逸。我們國家一路走來的辛酸歷程,我相信,會始終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新時代新青年將繼續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鬥。

  現如今,疫情侵蝕著我們的生活,猖獗肆虐,老師們和學生志願者們櫛風沐雨,以入砥柱之中流,為廣大群體奉獻自身。我相信人人都可以成為英雄。感謝東電有你們,你們辛苦了。

  吉林加油,中國加油!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8

  有這樣一片土地,他用肥沃的土壤養育了祖國近半同胞;同樣也是這片土地,他養育了一批堅貞不屈,頑強拼搏的子民。東北——白山相繞,綠水橫穿的土地,凝聚了中華兒女的汗水與血淚,鐫刻了抗日曆史的偉大與艱辛。如今,我們透過觀看《白山黑水鑄英魂》再次回到那段永遠無法忘懷的歲月。

  “我們中國共產黨人,一定要與東北人民共存亡,共患難,爭取東北人民解放,敵人在哪裡蹂躪我們同胞,我們共產黨人就在哪裡和人民一起與敵人抗爭!”,“九一八”事變之後,羅登賢如此說道。從此,“東北抗聯”這股不容小覷的力量,以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引領著無數東北子民打響了保家衛國的鬥爭。

  中共將領張甲洲打響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武裝抗日第一槍”;人民英雄楊靖宇,在冰天雪地中與敵周旋,戰至最後一人仍舊寧死不屈;不屈戰士無所畏懼艱苦奮戰的趙尚志;文武雙全的西征先鋒,永遠衝在最前方的猛將李兆麟,抗戰到底的英雄周保中......巍巍長白山,滔滔松江水,白山有幸埋忠骨,黑水潺流育英魂,先烈英魂與山河同在,與日月齊明。

  感恩有您在,東北方得安寧淨土,感恩有您在,中國方得再無征戰,感恩有您在,如今方得太平年。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9

  影片真實再現了抗聯的生活戰鬥全貌,透過六位抗聯英雄他們在身後無援、糧彈兩無、惡劣天氣下爬冰臥雪,竭盡忠誠,進行的既是為信念之戰,也是為後人爭取勝利的捨身之戰,表現中國人民永不屈服的尊嚴之戰。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越是困難時期越需要具備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我們必須要弘揚艱苦奮鬥精神。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10

  這部歷史文獻紀錄片反映人民在白山黑水間,真實表現了艱苦卓越的鬥爭史。讓我們真切感受到為了救亡圖存,而展開的艱苦鬥爭。在過去,我們的民族先烈在生與死的抗爭中、血與火的磨礪中,表現出堅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愛國情操和英勇的犧牲精神。看後,令我動容,激盪靈魂,堅定信仰,倍增為祖國富強、民族復興實幹創業的精神動力。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11

  “風雨多經志彌堅,關山初度路猶長”,看完本部記錄片,心裡想到為疫情奔波的志願者們,他們犧牲自己的利益,放棄在家的安全防護,迎難而上;心裡想到那些掛念疫情地區人們的捐獻者,他們心裡掛念疫情防控地區的人民,他們掛念疫情之下封控人民的衣食住行,掛念疫情之下封控人民的疫情防護,精神與其同行。當下疫情雖沒慷慨激昂的請戰書,但作為疫情中的“逆行者”,是她們無畏向前的精神讓萬家燈火變得更加明媚溫暖。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12

  生,將軍雖然已經安息,但是將軍那不畏強暴,英勇抗戰的心不曾停歇;不畏權勢,舍小家為大家,勇敢的在戰場上搏鬥,跟敵人一決生死,面對挫折,堅持真理的革命精神是留給我們最好的財富。這樣的先輩不止李兆麟將軍一個,他並不是孤獨的,沒有他們就沒有新中國。

  他的精神在我們心裡永遠的儲存,永遠的迴盪。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他們用鮮血換來的,沒有他們就沒有現在的幸福生活!所有我們現在應該好好學習,長大報效祖國!我們是中華民族的一員,就應該為祖國做些什麼,為祖國效力;不能讓自己的一生就白白的過去。

  “抗聯從此過,子孫不斷頭”,抗聯精神,傳承著英烈的血脈,激勵著我們攻堅克難、奮勇向前。本次紅色主題教育,拓寬了我院青年學子的康莊大道,也堅定了我院師生共同“戰”疫的信念,我們從作品中銘記歷史,不負時代,一同打造堅實穩固的戰“疫”紅色防線。英雄從未遠去,精神永勵後人!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13

  我們民族先烈在生與死、血與火的磨礪中,表現出堅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愛國情操和英勇的犧牲精神。看後,令人動容,激盪靈魂,堅定信仰,倍增為祖國富強、民族復興實幹創業的精神動力。

  其真實展現了抗聯的生活戰鬥全貌,張甲州、楊靖宇等在身後無援、糧彈兩無、惡劣天氣下,爬冰臥雪,竭盡忠誠,進行的既是為信念之戰,也是為後人爭取勝利的捨身之戰,更是表現中國人民永不屈服的尊嚴之戰。愛國主義精神為實現偉大夢想提供了永不衰竭的精神動力。

  縱觀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鬥爭史,將士表現出的愛國情懷感天動地。這些將士勇赴國難、忠貞報國的壯舉,生動詮釋了高度責任感,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是我們實現偉大夢想的精神動力。

  艱苦奮鬥精神為推進偉大事業提供了歷久彌新的光榮傳統。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取勝之道、傳家之寶。我們現在雖然不用像將士那樣吃草根啃樹皮,但在新時代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十分有必要弘揚這種不畏艱苦、百折不撓的艱苦奮鬥精神。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14

  觀看完紀錄片,我眼前彷彿出現了趙尚志同志遊歷在白山黑水間與日偽抗爭。共產主義的光芒,點燃著東北152萬平方公里的明燈;在白雪覆蓋的土地上,他帶領著親手組建的北滿珠河反日遊擊隊戰鬥在白山黑水之間,動搖著日偽對北滿的統治;為東北的抗日遊擊戰爭打下了基礎,開闢了重要的戰線。東北從未讓祖國失望,無論是曾經保家衛國的戰鬥,還是如今被疫情肆虐的東三省,他都能昂首挺胸的戰鬥。這,就是英雄的土地。願這片土地孕育的兒女也能堅強的度過這次疫情磨難,願祖國山河永固,人間皆安。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15

  影片真實再現了抗聯的生活戰鬥全貌,著力刻畫了趙尚志,在身後無援、糧彈兩無、惡劣天氣下,爬冰臥雪,竭盡忠誠,進行的既是為信念之戰,也是為後人爭取勝利的捨身之戰,更是表現中國人民永不屈服的尊嚴之戰。我們現在雖然不用像將士那樣吃草根啃樹皮,但在新時代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十分有必要弘揚這種不畏艱苦、百折不撓的艱苦奮鬥精神。歷史的經驗啟示我們,越是困難時期越需要具備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尤其是當前我省正處在推動振興發展的攻堅時期,很有必要弘揚艱苦奮鬥精神。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16

  巍巍長白山,滔滔松江水,無不見證和記錄著東北抗日聯軍將士的奮起、衝殺、流血、犧牲。硝煙散去,散不去的是偉大的抗聯精神。這一個個無比感人的故事,不僅是當年東北抗日聯軍艱苦卓絕的真實寫照,更是抗聯英雄們浴血奮戰的歷史鐵證。這一個個無比感人的故事,就是一曲曲英雄的讚歌,深深鐫刻在中華民族的歷史豐碑之上,永遠激勵著我們不屈外辱、振興中華,為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而不懈奮鬥。作為青年人的我們,要緬懷先烈,牢記歷史,振興中華,使中華民族以東方巨人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17

  紀錄片《白山黑水鑄英魂》讓我深受觸動,李兆麟譜寫《露營之歌》,在朔風怒吼、大雪飛揚中征馬前行。如今,我們處於疫情的“倒春寒”之際,多少逆行者不論是奔赴前線,還是後勤保障,無不在為我們守護歲月靜好。在這場無聲的戰役裡,無數像李兆麟一樣的英雄戰士前赴後繼、逆行而上。防控疫情,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科學防控要從自身做起,我們要積極配合做好核酸檢測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形成科學的生活方式。讓我們每個人都行動起來,一起營造科學防治的氛圍,構築起防控疫情的重要防線。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18

  該系列影片讓我們穿越時空真切感受到共產黨領導下的東北抗日聯軍面對殘忍暴虐、窮兇極惡的日寇,為了救亡圖存展開的艱苦卓絕的鬥爭。歲月荏苒,大浪淘沙,對人民的忠誠、對家國的擔當、對理想的激情,最終繪就了優秀共產黨人的信仰底色,沉澱為蘊藏於血脈深處的精神力量。讀懂中國共產黨人的抉擇,就能明白百年中國跌宕前行的征程中,那無數令人驚歎的奇蹟源於何種無堅不摧的力量。讓我們一同致敬革命先輩的奮鬥歷程,體悟初心與使命的千鈞重量,讓歲月沉澱的精神力量,激勵我們跨越新時代的“雪山”和“草地”。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19

  青山有幸留忠骨,千載傳頌顯英魂。當飛機和炮火肆虐在朝鮮半島時,有一群年輕人,跨過山河,忍受嚴寒,拋頭顱,灑熱血,誓死守護著身後這片土地。在那個年代,他們的此番作為,無關利益,單憑大義。當國家受到危機時,他們犧牲性命,捨生取義,換來了國家的安全的與人民的安全。正如人們所說得那樣,他們是最可愛的人。這樣是電影《長津湖》大火的原因。紅色的基因,始終在華夏子孫間一代一代地傳承。這就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紅色的踐行人!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做紅色的傳承人,繼承人,使得這紅色,傳承千古!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20

  《白山黑水鑄英魂》這部歷史文獻紀錄片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白山黑水間,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抗戰史實,真實表現了東北抗日聯軍14年艱苦卓越的鬥爭史。讓我們穿越時空,真切感受到我們共產黨領導下的東北抗日聯軍,面對殘忍暴虐、窮兇極惡的日寇,為了救亡圖存,展開的艱苦卓絕鬥爭。

  白山蒼蒼,黑水泱泱。抗聯征途,山高水長。東北抗日聯軍所建樹的歷史功績將永遠載入中國共產黨、中國各族人民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光輝史冊,我們將永遠銘記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並轉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21

  《白山黑水鑄英魂》作為國內首部集中反映東北抗聯主要領導人紀錄片,再現了抗日戰爭中東北14年抗戰代表人物可歌可泣的戰鬥事蹟,帶我們穿越時間,走近了當時的“青年人”。他們不怕犧牲、衝鋒在前,留下的一字一句都是對國家、人民的熱切,擔負救亡圖存的責任,這就是青年人“本來”的模樣。傳道者首先要明道通道,作為新時代的高校輔導員,要在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上下功夫,在培育時代新人上下功夫,創新工作思路與方法,讓“東北抗聯精神”在青年人心中生根發芽,成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思想保障。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22

  《白山黑水鑄英魂》這部歷史文獻紀錄片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白山黑水間,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抗戰史實,真實表現了東北抗日聯軍14年艱苦卓絕的鬥爭史。百年來,我們黨和國家一路走來的辛酸歷程,無論是血雨腥風的反法西斯戰爭時代,還是社會主義和平年代,為了黨的事業,無數的先烈前輩征戰沙場,使人民擺脫被殖民統治奴役的命運,因為他們的慷慨犧牲,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安逸。歷史的經驗啟示我們,越是困難時期越需要具備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尤其是當前我省正處在推動振興發展的攻堅時期,很有必要弘揚艱苦奮鬥精神。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23

  革命先烈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以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等為代表的革命先烈,用14年艱苦卓絕的鬥爭,充分展現了東北抗日聯軍“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眾志成城、共御外辱的大局意識,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必勝信念,威武不屈、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譜寫了一部驚天地、泣鬼神的革命史詩,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東北抗聯精神。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不僅要在新時期肩負起共產黨員的使命擔當,更有責任透過課程思政,將東北抗聯精神沁入學生心田。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24

  我觀看了白山黑水鑄英魂,這部紀錄片中提到了一個又一個鮮為人知的英雄和他們的事蹟,羅登賢同志便是其中一位羅登賢從工人領袖發展成為黨的領導人,這說明他極具實際工作經歷,且明白髮動群眾的重要性。他能依據東北特殊環境,制定合適的作戰方案,同時他還注重鄉村群眾,努力發動農民群眾等作為抗日的主力軍,雖然他最後因為政治原因受刑,但他的精神一直戰鬥到最後。在疫情防控中,我們要提升自身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增強新時代大學生的使命擔當,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的志願活動中,與其他志願者一起,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25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這是出自屈原的《九歌·國殤》,也是歷史文獻紀錄片《白山黑水鑄英魂》中六位東北抗聯傑出將領的真實寫照。民族生死存亡之際,國弱被欺,山河飄絮,為求勝局,唯生命可為利器,於是一位位先輩信仰堅定、挺身赴難、視死如歸。

  東北抗聯時艱苦卓絕、氣壯山河的鬥爭歷程,展現了他們堅如磐石、齧雪吞氈的英雄精神,更彰顯出中華民族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氣!一寸山河一寸血,吾輩青年生逢盛世,當不負盛世!願以吾輩之青春,護我盛世之中華!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26

  在民族危難時刻,終有人挺身而出,他們是革命的希望,是我們今天美好富足生活的奠基者。為了國家的生死存亡,在敵人面前這些可歌可泣的革命先烈毫不畏懼,視死如歸,拋頭顱灑熱血,只為喚醒國人奮起反抗。正因為革命先烈不顧生死堅決不向侵略與壓迫低頭,他們的精神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人被他們的精神意志所感染,我們才能夠獲得最終的勝利。弘揚抗聯精神,一心對黨忠誠東北抗聯精神所體現出的敢勇當先的擔當精神冰魂雪魄的純粹精神、聚沙成塔的凝聚精神、攻堅克難的實幹精神讓我們更加堅定理想信念。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27

  這是一次別開生面的活動,新穎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讓我透過《跨過鴨綠江》影片,再次震撼於志願軍保家衛國的勇敢無畏。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當我跨過鴨綠江,看見對面炮火的時候,我的身後就是祖國”,久久縈繞在我的腦海裡。在全民抗疫的戰場上,堅守崗位、無私奉獻的工作人員也和抗美援朝戰場上的熱血青年一樣,拼盡全力只為守護自己的家園。作為新一代的我們,深知生逢其時,也知重任在肩,定將以革命先輩為榜樣,傳承中華民族不畏強敵、奮勇抗爭的偉大精神力量,用更加昂揚的鬥志綻放絢爛的青春之花。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28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吉鴻昌

  在他們心中,個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敵人的子彈可以穿透自己的胸膛,但永遠也穿不透他們鋼鐵般的意志,就算是絕望也要將自己最後一滴熱血流淌在這片土地上,他們,就是我們偉大的抗日英雄。

  觀看完《白山黑水鑄英雄》後,心情久久不能平復。1931年隨著“九一八”事變爆發,國民黨“出賣”致東北全境淪陷。面對日寇的肆意侵略、殺燒搶奪,百姓痛不欲生。此時,是中國共產黨,與全體人民“戰”在一起。共產黨戰士們為了祖國安定、人民幸福而四處奔波,絞盡腦汁與國民黨及日軍抵死相抗。影片中生動地再現了東北抗聯先烈在民族危亡的重要時刻,拼盡全力抵抗敵人的昂揚鬥志,和慷慨赴死的大無畏精神。該片是一部以楊靖宇、羅登賢、張甲洲、趙尚志、李兆麟、周保中等共產黨人鮮為人知的東北抗聯英勇事蹟為主要題材的紅色紀錄片,雖僅六集,每集都記錄著觸動人心的英雄抗戰事蹟。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楊靖宇的事蹟。

  楊靖宇將軍帶領的軍隊令日軍聞風喪膽,但最終在寒冬中因彈盡糧絕,與敵人殊死搏鬥幾晝夜後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將其割頭剖腹,卻發現他的胃中全是一些草皮樹根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這場超越生命極限的戰鬥,被日軍稱為“男兒之泣”。日軍曾千方百計誘其投降,但楊靖宇同志堅定地表示:“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頭顱不惜拋掉,熱血可以噴灑,但忠貞不二的意志不可以動搖。”不僅楊靖宇同志,無數英雄先烈為打贏戰爭、保家衛國、護住我們的長白山、黑龍江而奮鬥著。作為東北抗日聯軍創始人的羅登賢多次發出錚錚誓言,帶領2300名黨員英勇奮戰,他清楚地知道,武裝抵抗,是中國共產黨人的責任,是為東北人民求解放的唯一途徑。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回顧這一百年來,我們黨和國家一路走來的艱辛歷程,無論是血雨腥風的反法西斯戰爭時代,還是社會主義和平年代,為了黨的事業,無數中華兒女懷著赤誠的愛國之情,為建設中國的繁榮景象前仆後繼,這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安逸。在祖國的強大臂膀下,我們華夏兒女帶著對理想的堅定、對黨的崇敬、對祖國的熱愛,同仇敵愾,用生命守衛家園,切實把紅色基因浸入骨髓、融入靈魂,保持和發揚著先烈的優良傳統。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愛國者從不止步,前有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驅散戰火侵襲,現有中華兒女團結一致攜手共擊疫情。新冠病毒引發的嚴峻疫情形勢,牽動著上萬國人的心神,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全體中國人民堅定不移跟黨走,團結一致攜手共抗疫魔,在這場疫情防控狙擊戰中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充分展現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

  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身處和平的年代,在享受國家的保護和發展成果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應扛起肩上的責任,堅定理想信念、堅守紅色精神追求、感悟紅色思想偉力,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用信仰、信念、信心照亮祖國的奮鬥之路,共築中國偉大復興事業。

  “放膽白山驅日寇,忍悲黑水滅夷蠻”,這是中國人的勇氣,更是中國人的骨氣!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29

  今天學校組織觀看了紀錄片——《白山黑水鑄英魂》。看完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在抗日戰爭時期,東北地區淪陷,湧現出一批批英雄人物,英雄事蹟。這部紀錄片以羅登賢、張甲洲、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周保中等中國共產黨人的東北抗聯事蹟為主要內容。

  紀錄片開頭是隨著“九一八”事變的爆發,東北開始淪陷。侵略東北的日寇,燒殺搶掠,殘殺老百姓使老百姓痛不欲生。在和平的今天,每年的9月18日全國百餘省市拉響防空警報,提醒市民勿忘國恥、居安思危。

  學校在吉林省疫情發生嚴重時,組織我們看了這部紀錄片。看完紀錄片的我,也陷入了沉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唯一不變的是刻在骨子裡的中國魂和家國情懷。在祖國強大的臂膀下,我們華夏兒女帶著對理想的堅定,對祖國的熱愛把屬於中國人的“魂”刻在了骨子裡。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101週年,在這101年的辛酸歷程當中,共產黨人始終引領著我們不斷的發展進步,一步一步的邁向世界的舞臺,展示出中國的強大。而縱觀這百年的歲月,又有無數的革命先列為此奉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在觀看完《白山黑水鑄英魂》系列片後,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等幾位抗日偉人的英雄事蹟,令我感慨頗深,內心深處久久不能平靜。在他們心中,個人的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敵人的子彈可以穿透自己的胸膛,但永遠也穿不透他們鋼鐵般的意志,就算是絕境也要將自己最後一滴熱血流淌在那片土地上。

  我時常會想,現今的幸福、安逸、富有的生活應該用怎樣的方式去珍惜,當我觀看完《白山黑水鑄英魂》系列片之後,我知曉了答案。

  勿忘國恥,緬懷先烈。曾經我們被帝國主義侵略,哪怕是慘無人道、滅絕人寰這樣的詞語也不足以形容侵略者對我們祖國以及同胞的所作所為,歷史不會說假話,我們有太多的鐵證能夠證實侵略者對我們民族所犯下的滔天大罪。南京大屠殺,幾十萬手無寸鐵的民眾變成了侵略者的槍下魂;731部隊,一條條鮮活的生命被當成他們實驗的物件……太多殘忍無情的事件無法一一道來,我們不能忘記那段艱難悽慘的歲月,這是每一位國人永遠的痛楚。在民族危難時刻,終有人挺身而出,他們是革命的希望,是我們今天美好富足生活的莫基者。為了國家的生死存亡,在敵人面前這些可歌可泣的革命先烈毫不畏懼,視死如歸,拋頭顱灑熱血。

  勿忘國恥,緬懷先烈。歷史不會說假話,我們有太多的鐵證能夠證實侵略者對我們民族所犯下的滔天大罪。南京大屠殺,幾十萬手無寸鐵的民眾變成了侵略者的槍下魂。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革命先輩用自己的身軀為我們鋪平了未來的路,我們感激!

  百年華誕志在中華!如今的中國元素隨處可見、如今的華人遍佈世界各地、如今的中國早已不是任人宰割的弱國,在世界的舞臺上我們的祖國起著影響世界決策的重要作用,我們時刻保持一顆仁義之心面向世界,在自己發展的同時,不忘去幫助那些貧窮落後的國家,這是中國風範、是強國風範、是大國風範。

  在疫情來臨之時,有免費的疫苗可以接種;在災難發生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2022年我們也見證了歷史,見證了新的國家獨立,在國外動盪不安的今天,卻仍能以一個國人的身份享受一份黨和國家給與的安定;生活在這樣的國度裡,我們有何理由不去珍惜,又有什麼理由不去託付未來、奉獻未來。

  曾經的白山黑水鑄就了英魂,如今,我們是被綠水青山養育了的後一代,我堅信有前人的付出再加之後一代的努力,未來的中國定會更加的強大!

  《白山黑水鑄英魂》生動再現了東北抗聯先烈在民族危亡的重要時刻,以慷慨赴死的大無畏精神為國捐軀的革命情操,讓新一代年輕人從中汲取奮鬥的力量。

  透過本次活動的開展,讓我院學子進一步學習了抗聯英雄身上忠貞報國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百折不撓的艱苦奮鬥精神,這些精神同樣引領著學生們以先烈的精神為路標,看清前行的方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白山黑水鑄英魂觀後感30

  《白山黑水鑄英魂》是首次以紀傳體影像史的方式,準確、全面地展現了羅登賢、張甲洲、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周保中等六位東北抗聯領導人的英雄事蹟,是由知名電視人陳宏擔任總編導、作家薩蘇擔任總撰稿,講述了東北抗聯主要領導人的英雄故事的文獻紀錄片。

  第一集的主人公是羅登賢,紀錄片講解了中國共產黨人鮮為人知的東北抗聯事蹟,記錄了他們在東北這片熱土上做出的卓絕貢獻與犧牲精神。影片較為真實的展示了當時的時代背景下的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同時也比較全面的展示了抗聯和侵略者作鬥爭的時間,塑造了抗聯群英像,同時也體現出了當時時代背景下的鬥爭的艱苦環境,體現出了他們作為普通大眾的一面,更加的體現出從人民中來,到人民群眾中去這句真理。他們也是普通勞苦大眾中的一份子,然而,國家有難之時,他們選擇挺身而出,讓我看到了平凡的偉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如今,疫情當前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更不應該獨善其身,偏安一隅,要積極響應號召,踴躍參與關愛幫扶,用實際行動“為奉獻者奉獻”、“讓愛心接力傳遞”。我們當代人也要時刻充滿忠貞報國、勇赴國難的愛國主義精神,勇敢頑強、前赴後繼的英勇戰鬥精神,堅貞不屈、勇於獻身的不畏犧牲精神,我們要居安思危,天將降大任,必先苦其心智。在和平建設年代,或許先烈們的書信會泛黃,影像會模糊,但凝結其中的精神和信仰依然滾燙,激勵著我們更好地珍惜今天、邁向明天。

  第二集《張甲洲》採用懸念引領式開頭,最終透過深入探訪,挖掘出了這位革命家傳奇的求學歷程。後來被黨組織調回東北抗聯,張甲洲在離別時對妻子說:“祖國一定會解放,那時我們再家庭團聚。確實聽到我犧牲了,是你的光榮,也是你的苦難。你還年輕,就另找可心人。”此時我眼中的張甲洲已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組織武裝進行抗日的將領,他還是一位清華和北大的“雙料學霸”和一位深愛妻子的丈夫。英雄人物的悲歡離合、英雄事蹟背後的傳奇人生,讓人物形象更加生動傳神。

  影片注重建構當下與歷史的對話關係,讓當代人參與動態見證、尋找、挖掘、傳承歷史。紀錄片展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東北抗日聯軍,面對殘忍暴虐、窮兇極惡的日寇,為了救亡圖存,展開的艱苦卓絕鬥爭。展現了東北抗聯主要領導人堅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愛國情操和英勇的犧牲精神。

  第三集講的是楊靖宇將軍的故事。影片中最讓我觸目驚心的是,楊靖宇將軍在雪中與敵人抗爭,他那種堅強不屈的精神,值得讓所有人敬佩和敬仰。當時在沒有糧食的情況下就靠棉絮和樹皮充飢,這放在當下的新社會,我想沒有一個人是可以做到有楊靖宇將軍那般的勇氣。我們生活在新社會,應當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生活,弘揚先輩們的不畏艱苦、百折不撓的精神。最重要的是讓我知道了東北抗聯精神的實質,它是忠貞報國、勇赴國難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勇敢頑強、前赴後繼的英勇戰鬥精神,是堅貞不屈、勇於獻身的不畏犧牲精神,是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艱苦奮鬥精神,更是休慼與共、團結禦侮的國際主義精神。勝利是來之不易的,源於先輩的無畏與付出,同時我也為自己身為一箇中國人而倍感驕傲、自豪。這樣的精神也足以引領我們當代青少年以先烈的精神遺產為路標,看清前行方向,激盪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1942年2月12日凌晨,曾誓言“死也要死在戰場上”的東北抗聯英雄趙尚志因叛徒劉德山的出賣,在黑龍江鶴立縣的一次戰鬥中身負重傷被俘。因傷勢過重,趙尚志在被俘8小時後壯烈犧牲,時年34歲。在生命的最後一個凌晨,他依然在白山黑水間戰鬥到最後一刻。透過第四集的影片我被革命英雄的大無畏精神深深地震撼到了。沒有國哪有臉。驍勇善戰的趙尚志憑藉著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打得日軍焦頭爛額驚呼。“小小的滿洲國,大大的趙尚志!”,日軍曾懸賞一萬元通緝趙尚志。實際上,趙尚志身高確身高只有162釐米。但我相信,在所有人心裡,他的革命精神是無比偉岸高大的。

  第五集讓我看到了一個沒有官架子,對大家循循善誘,熱心幫助,和藹可親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即使抗戰勝利之後,他也積極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的內戰陰謀。面對複雜險惡的形勢,李兆麟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義正詞嚴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的陰謀。他堅定地說:“如果我的血能擦亮人民的眼睛,喚起人民的覺悟,我的死也是值得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在黨的領導下,東北抗聯將士們在南起長白山,北抵小興安嶺,東起烏蘇里江,西至遼河東岸的廣大地區開展游擊戰爭,同日偽軍進行了幾千次戰鬥,粉碎了敵人一次又一次進攻,有力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在東北的殖民統治,支援和鼓舞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更應該相信黨,熱愛黨,積極配合黨的工作。

  第六集講的是他的故事。他是無產階級忠誠的革命戰士,他是白山黑水的豐碑。他馳騁疆場、視死如歸,他為國為民、鞠躬盡瘁,他是東北抗日聯軍將領、傑出的抗日民族英雄。他就是享有“白子將軍”美譽的周保中。面對東北極端惡劣的生存環境,周保中以堅強的意志帶領抗日聯軍的戰士與日寇在白山黑水間浴血奮戰14年。他畢生追求真理,艱苦奮鬥,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自由、解放和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即便我不是黨員,我也要自覺抵制不良之風,做好自己,遵紀守法,努力向優秀黨員榜樣學習,他們用寶貴的生命履行了神聖的職責,他們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和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都讓我無比為之敬佩。讓我們學會懷著一顆正直的心,堅定信仰,努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青山埋忠骨,白水訴忠魂。百年以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發圖強,篳路藍縷,闖出了一片新天地,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蹟。

  百年以來,一批又一批先賢英烈挺身而出,前仆後繼,頂住困難無畏前行,用熱血滋養愛國情懷,用正氣凝聚民族氣節,激勵著一代代中國人繼往開來、奮勇拼搏。

  先烈雖已離我們而去,但他們的精神還在,言猶在耳,行猶在眼,功績在史書,德化在民心。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落後就要捱打,落後就要奮起,今天的輝煌成就是來之不易的,是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鋪就的道路。

  沒有什麼是一蹴而就的,今天的輝煌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誰賞賜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犧牲奉獻、接力拼搏而來的。

  沒有什麼是一勞永逸的,今天的輝煌不代表明天的輝煌,唯有警鐘長鳴,朝乾夕惕,方能不負先烈。

  時惟永恆,路惟艱辛,人惟勤勉,繼承先烈遺志,弘揚先烈精神,謹記先烈功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