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的感悟心得(精選10篇)
疫情期間的感悟心得
疫情期間的感悟心得怎麼寫?
(1)心得體會相對來說比較注重在工作、學習、生活以及其他各個方面的主觀認識和感受,往往緊抓一兩點,充分調動和運用敘述、描寫、議論和說明甚至抒情的表達方式,在敘述工作經歷的同時,著重介紹自己在工作中的體會和感受。它追求感受的生動性和獨特性,而不追求其是否全面和嚴謹,甚至在有些情況下,可以只論一點,不計其餘。
(2)實事求是,不虛誇,不作假。心得體會應是在實際工作和活動中真實感受的反映,不能扭捏作態,故作高深,更不能虛假浮誇,造成內容的失實。
(3)語言簡潔,生動。心得體會在運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敘述、議論的基礎上,可以適當地採用描寫、抒情及各種修辭手法,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疫情期間的感悟心得(精選10篇)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疫情期間的感悟心得(精選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疫情期間的感悟心得1
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期間,一個又一個寶貴的生命被新冠病毒剝奪而去。所以,我常常在思考,生命的意義在於什麼?有些人認為擁有無數金錢就是人生的奮鬥目標所在;有些人覺得做出幾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才是人生的最大成就所在;還有些人卻認為享受生活的美妙更是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所在。或許每個人的追求有所不同,但是我覺得這些理解都對人生的要求太過奢侈。那麼到底什麼才是生命的本質呢?
如今寒梅怒放的季節已經過去,到來的本應該是一個溫暖的春天。可是卻變得危機四伏,病毒肆虐,我們好似囚禁在籠裡的小鳥,既不能出門,也不能上學。為了保持健康,富有的人們不惜一切代價,用花錢的方式尋找各種各樣的方法去補充自己體內缺需的成份,有用嗎?肯定沒用。只要沒有保護好自己,該感染還是會感染。生病後,就算花再多的金子銀子可能也挽回不了生命。沒有了生命,要那麼多錢又有什麼用呢?
由此可知,保證體質硬朗才是最有效的“藥方”。鍾南山院士曾說過,一般是有基礎病或體質不好的中老年人較容易感染這種肺炎。而我們保證體質好的前提就是多運動。最近,八十多歲的鐘南山爺爺在朋友圈裡發他的肌肉照,既然這麼老的老人都在堅持鍛鍊,我們就更應該加油運動啦!
金銀潭醫院南四病區主任餘亭分享了他此刻最大的願望:他們最期待的是這次疫情馬上結束,所有醫生的身體和精神都已經到達了極限,但依然在咬牙堅持。有的醫生在感慨人生,等疫情結束後,一定不省吃儉用了,假期要帶著老婆孩子去旅遊。其實,所有一線醫生就希望兩個字“團圓”。
我認為生命的本質不是掙錢、不是享受,就是一家人健健康康,幸福圓滿地在一起,永不分離。讓我們宅在家裡一起鍛鍊勞動,合理安排學習,拓展課外知識,增加閱讀時間。待到春暖花開之時,我們重逢在校園!
疫情期間的感悟心得2
整2個月的疫情,讓自己不得已呆在家中,真正地和自己獨處,真正地感受靈魂深處的渴望,真正地發現,原來自己是如此熱愛生活,熱愛生命。這一輩子,真的不想渾渾噩噩,不想簡簡單單,不想平平淡淡,我想,我應該做點什麼,讓自己的生命的餘熱發揮到最大。
在家看了魯迅先生的紀錄片,專家評論,上世紀20年代,魯迅先生在肉搏深不見底的黑暗,他發揮自己生命的餘熱,去努力喚醒沉睡在鐵籠子裡的人們。是他們引領大家看到了民主自由的希望之光,是他們肩負使命,傳播正義的能量,5.4青年節是對他們最好的祭奠。這是他們所思所想所做的一切。
又看了秦始皇統一中國的紀錄片。秦始皇結束了幾百年列國征戰的場面,建立了統一的王朝。他的報復是如何讓這個龐大的帝國生存運轉下去。這是個世紀難題,他採用了李斯的建議,建立了中國中央集權制的政治體系。這個政治體系延續了1000多年。這是他的所思所想所做的一切。
回到自己身上,我們日常的所思所想是什麼?細思極恐,真的只是想賺更多的錢,過更舒服的生活。好像沒有什麼了。突然想起了,秦國採用商鞅變法後讓農民長期持有土地的權利,各地農民紛紛來到秦國的場面。這個政策是讓國家運轉的目的,吸引了當時大量的人。相信每一個政策背後都有他的目的,那我們該如何抓住呢?我們就像當初的農民的一樣,我們的思考就是可以更好的活著,更體面的活著。
那機會在哪裡?我們應該關注什麼?我想很清晰了,我們每個行業的政策,都應該是我們最先關注的,政策給我們創造力有利的環境,讓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有方向。然後瞭解了方向,去思考自己可以做什麼,自己可以貢獻什麼,讓生命發揮價值!
疫情期間的感悟心得3
風雨同舟,披荊斬棘。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上下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採取各種“硬核”措施防止疫情擴散蔓延,以責任和擔當築起了疫情防控堤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少數“未感染群眾”也準備抱著“試試看”“反正街上沒人”“出去曬曬太陽”的心理去“以身試毒”。如何抵擋“麻痺”“僥倖”“焦躁”的“心理飛沫”,守住全民戰疫階段“戰果”,還需各地政府和黨員幹部繼續壓實責任,多措並舉,為群眾戴好“護心口罩”,直到這場“疫情阻擊戰”取得最終勝利。
拴緊為民“兩端繫帶”,抵擋“麻痺心理飛沫”。連日來,在各級政府、黨員幹部和群眾的共同努力下,交通管制、居家隔離已成為遏制新型冠狀病毒傳播蔓延的有效手段。但隨著管制和隔離時間的延長,很多群眾也沒有了“封城”之初的驚慌,慢慢放鬆了警惕,“反正我沒事”“有什麼可怕的”心理也有所顯現。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將是疫情防控最關鍵的“視窗期”,全民提高警惕顯得尤為重要。各級黨員幹部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把自己與群眾的“兩端繫帶”拴緊拴好,“軟硬結合”抓好宣傳與排查,切實克服麻痺思想,把“反正”心理徹底消除,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好充分思想準備。
緊壓醒民“金屬護條”,抵擋“僥倖心理飛沫”。隨著季節的變換,春天真真切切踱步而來。居家隔離一段時日,再見春日暖陽,恍若隔世,一些人也開始有了“出去曬曬太陽”的想法。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從初期“沒有證據顯示人傳人”,到目前指出“可能造成持續的人傳人”,甚至可能發生變異。所以,迫切需要各級黨員幹部時刻保持審慎態度,把疫情看得嚴重一些、把疫情蔓延的風險估計得大一些,堅持“點面並重”,緊壓防控“金屬護條”,讓“耍大膽”“不設防”的“僥倖心理飛沫”無法“入體”。深入動員群眾徹底拋棄幻想,把防控措施落實好,真正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嚴嚴實實織好全民“防控網”。
拉開困民“中間褶皺”,抵擋“焦慮心理飛沫”。近些天,很多人每天睜開眼的第一件事,就是開啟手機,然後瀏覽鋪天蓋地的疫情資訊。新增多少確診病人、官方釋出的確診病人行動路線、醫療物資是否充足,每遇“重點”趕緊看看自己是否“入列”,甚至有的人只是平常感冒也不敢出戶,怕“被隔離”。加之不能走親訪友,不能逛街旅遊,甚至怕口罩不夠用,出門散步都是能免則免,“忐忑不安”“看報道就流淚”的焦慮心理也有所見。所以,需要各級政府動員和組織力量,堅持線上與線下諮詢相結合、身體健康與心理安定並重、確診患者與疑似人員心理輔導相結合,做好戰疫期大眾心理干預工作,把困擾群眾心的“中間褶皺”拉開,聚力增強“鎮定感”,確保安穩“過關”。
總之,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是全民之戰,黨員幹部要堅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引領群眾在疫情應對上不“麻痺”、不“僥倖”、不“焦慮”,出“實招”“硬招”防止出現掀開“護心口罩”隨處“裸跑”的現象,真正當好群眾的“貼心人”和“主心骨”,在這場“疫考”中交出一份讓人民群眾滿意的答卷。
疫情期間的感悟心得4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這是共產黨員赤誠的誓言。遼寧省撫順市清原縣在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抗擊的戰役中,隨處可見黨員幹部作為“先鋒隊”“突擊手”努力奮戰的身影。一份份寫給黨組織的“請戰書”、一枚枚鮮紅的“手指印”彰顯出心中的信仰,表達了全縣黨員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熱愛、對自己初心使命的堅守。
吹響病毒防治號角,化身“新肺防護網”。
要求全縣各級黨組織充分認識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的複雜性、嚴峻性,增強風險意識、堅持底線思維,主要領導親自掛帥作戰、深入一線,帶領全體黨員幹部用血肉之軀構築起銅牆鐵壁、借鋼鐵信仰傳遞堅實力量,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自覺化身為助抗疫之所需的“逆行者”,把防控疫情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嚴守抗擊疫情工作的“最後一公里”,確保將“新肺疫情”消滅在萌芽。
普及科學抗疫知識,爭當“謠言粉碎機”。
面對當前手機APP上所謂的“提醒”“快訊”“熱門”“偏方”……全縣黨員幹部能時刻做到保持高度理智與審慎的態度,以強烈的政治自覺履行正向輿論帶動職責,配合各級黨組織做好疫情宣傳引導工作。採取微信群推送、上門發傳單、廣播迴圈播放等多種形式齊抓並舉,擴大影響範圍、鞏固宣傳成果,引導群眾以樂觀的心態、科學的理念應對疫情。同時,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將未經官方證實的虛假訊息自覺遮蔽並主動闢謠,並從疾控或醫療機構、新聞媒體等途徑瞭解到的疫情資訊和防護知識及時準確地向群眾公開,進一步維護社會穩定、遏制恐慌情緒、營造積極抗疫氛圍。
遏制疫情蔓延路徑,勇作“安全守門員”。
基層黨員幹部積極投身於疫情防控的戰役中,成立疫情防控“先鋒軍”,全縣基層黨員幹部以所包村屯為戰區,成立188個排查小組,包組連戶、責任到人,在最短時間內將14個鄉鎮逐一走訪排查,從疫情監測、入戶排查、率先預警著手,以湖北返鄉人員為側重點、返鄉軌跡為延伸線、所有外來人員為拓展面,“地毯式”篩查外來群體、“一對一”緊盯疫情區返鄉人員,採取有力措施,內防擴散、外防輸出,將疫情區返鄉人員身體狀況登記在冊並實時監控,確保“不漏一戶、不少一人”,做到“宣傳家家知曉、排查人人精準、監測戶戶隔離、情況日日一報”,透過一系列快、準、穩的措施,紮實抓好每一個細節、把控每一個環節,不遺餘力做好各項防控工作,真正做到“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
疫情牽動人心,安危事在人為。在來勢洶洶的疫情面前,我們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更是一個責任共同體。只要我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就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疫情期間的感悟心得5
自從放了假,我的內心就十分激動,但才剛過了一個月,我就開始盼望著開學焦急的,等待那一天的到來。
可新冠肺炎的到來澆滅了我這一美好的慾望,各個小區都被封死了,大門也都被鐵皮封了,別說開學,就連運動都成了問題。基本上一天到晚都在看螢幕,眼睛閉會,視力下降,我也無可奈何。
忽然電話響了起來,原來是快遞到了,我喜出望外,便主動請纓去領快遞,媽媽也欣然同意了,我露出了勝利的微笑。
做好了全面防護後,媽媽如臨大敵般把我送到了門口,又再三囑咐我口罩一定不能摘下,要趕快回來,等我在家裡悶了很久了,就如同一匹脫了僵的野馬飛奔下來。今天的天氣格外好,陽光暖暖的照在身上,一陣涼風拂過,甚是舒暢,我放慢了腳步,平時兩分鐘的路,我硬是走了十分鐘。
回到家中,我覺得這時間也太過於短暫,只希望天天可以領快遞,相信這是給我最大的恩賜吧!
我開始懷念在學校是多麼美好,雖然那時我認為跑步有點不盡人意,如今是恰恰相反的結果,我懷念每一個課間,每一次跑操,每一節體育課,每一次在草地上馳騁,我沉浸在美妙的回想中,忽然手機一條訊息響聲把我拉回了現實,我以至於不想相信面前的這一切都是真的。
窗外是煦煦春光,窗外卻空無一人,一種在深秋時節萬物凋零的寂寞,卻在這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初春顯現出來,相信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從寂寞中成長吧!
啊,冬的陰霾,你何時才能散去?又何時才能真正將陽光灑在每個人的心中呢?
疫情期間的感悟心得6
生命是可貴的,生命本該是縊彩斑斕的,應該是美麗無比的。當然,生命也僅有一次。生命就如煙花,只可綻放一時,卻不可再重來。生命也是脆弱的。保爾·柯察金曾經說過: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就是生命,生命對於每一種生物來說都只有一次。生命是有限的,是短暫的。
這個假期,我們本該快快樂樂、興高采烈的`觀看城市的街景,去各種各樣的地方玩耍,旅行。當我正對著每好的未來充滿希望時,一件不幸的事發生了。這使原本滿心歡喜的我,霎時面如灰土,垂頭喪氣。往年熱鬧非凡的街道蒙上了一層灰塵,只有那美麗的花燈孤零零地閃爍著。
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全中國人民人心惶惶,新型冠狀病毒“攻打”了整個中國。頓時中國便開展了對於疫情的全面治療一疫情無止休一次次快速傳播,快速地侵入人體。一次次變多的患病人數讓人們心驚膽顫,戰戰兢兢。
無數的白衣天使不顧一切的衝一線她們都經歷了生與死的考驗,為了穿上防護服,她們把那美麗的長髮剪下。她們說過:“頭髮還可以再長,但是人死不能復生。”他們為了救人,被防護型口罩勒下一道道紅印由於長時間佩戴手套,手上都起了泡,看得人好不心痛。經過護士和醫生的治療,已有幾位病人成功克服病毒。聽到這個振奮人心的訊息,我歡呼雀躍。中國技術,加油!
令我震驚的是:這次強大的新型病毒竟原由一些弱小的野生動物,這些野生動物具有強烈的毒素,但是,天真的人類竟然隨意捕食,那些野生動物毒素傳播至人類體內,從而造成了這次規模宏大的冠狀病毒,這可怕的病毒都是人類自身引起的。珍稀野生動物吧!關愛大自然吧!
中國加油!一定可以挺過去的,我們相信困難絕不會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加油!
疫情期間的感悟心得7
近日,在全國上下鏖戰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病魔的特殊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再次針對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各級黨委(黨組),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堅定不移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唯有眾志成城,把抗擊疫情作為踐初心、擔使命的實際行動,才能築起一道道紅色的疫情“防火牆”,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
樹起“眾志成城,同舟共濟”的屏障。“生命重於泰山,疫情等於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八十多歲的鐘南山院士一邊囑咐公眾“儘量不要去疫情區”,一邊卻掛帥出征。面對疫情,一批批無名英雄們選擇負重前行,把“小家”放在心裡、把“大家”扛在肩上。慷慨請戰,逆行而上,報名去抗疫一線。“我們在醫療上可能幫不了忙,但是防控知識宣傳、入村摸底排查我們最適合!”面對嚴峻的疫情,大量基層黨員立即返崗就位,入村入戶開展工作,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他們將“初心”寫在行動上,將“使命”落在崗位上,眾志成城,為戰勝“新冠”病魔奠定堅實的基石。
樹起“科學統籌,精準把控”的屏障。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防控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各級黨委要科學判斷形勢、精準把握疫情,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行動。當前,疫情防控形勢複雜嚴峻,專家預計疫情高峰還未到來,所以,指揮要有力,排程越要統一,限度發揮基層幹部在防控一線的作用。上級部門要做好規劃部署和相互之間的溝通協作,避免重複報送各類表格,產生同一件事多個部門作不同要求等形式主義,讓基層勻出更多的精力切實投入到對抗疫情的戰鬥中。
樹起“擔當作為,守土盡責”的屏障。疫情面前,沒有“誰應該、誰不應該”之說,切忌“拈輕怕重”,每個人都有責任。公群眾有做好自身防控,配合黨和政府的防控工作之責;企業有發揮社會責任擔當之責;黨員幹部有維護人民利益和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之責。擔當作為無小事,在病魔面前,每個人守土有責,尤其是基層黨員幹部要衝鋒在前,爭當執行防控措施的表率,爭當堅守崗位的表率,主動承擔黨組織分配的任務,認真做好防疫宣傳、監測檢查、跟蹤摸排等工作,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裝在心裡為疫情防控提供堅強保障。
病毒兇未已,萬馬戰猶酣。相信在黨的領導下,英雄的中國人民定能齊心協力,戰勝“新冠”病魔,中國加油!
疫情期間的感悟心得8
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發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今年的這個春節過得不平凡。
近日,我看到了一組醫務人員摘下口罩的照片,由於長時間佩戴醫用裝備,經歷了連續多日超負荷工作,很多人的臉頰都過敏紅腫了;有的為了搶時間救護病人,自己穿上了成人紙尿褲;為避免交叉感染,女護士剪掉美麗的長髮,剃成光頭;還有的鼻樑被口罩和護目鏡磨出了血,著實令人淚目、心疼。但深深的壓痕、疲憊的神態,擋不住醫者之美;堅毅的目光,依然透射著必勝的光芒;年幼的孩子隔著防護欄探望幾天沒有回家的護士媽媽;有的還是20歲剛出頭的孩子,換了一身衣服,便學著像前輩一樣,“以我所學,盡我全力”,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搶人!
多難興邦。無論面對洪水、地震、SARS疫情,還是遭遇金融危機、貿易摩擦,我們黨始終帶領全國人民,一往無前,不懈奮鬥,戰勝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五千多年的中華民族,經歷過無數次大風大浪而不倒、瀕臨絕境而不亡,反而愈發強大,緣何?答案就在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疫情發生後,北京年近八旬的老黨員、小湯山醫院設計者黃錫璆主動請纓赴鄂支援建設;湖南近300名醫務人員踏上援鄂征途,許多人在“請戰書”裡寫下同一個理由:“我是共產黨員”……面對突如其來的挑戰,有一群鬥士心懷大愛,慷慨請戰,逆行而上,報名去抗疫一線:“我自願報名參加醫療救助團隊”“我執行過抗擊非典、援非抗埃任務,經過實戰考驗,我申請加入防控疫情隊伍”“我在感染科工作10年了,可以勝任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的護理工作”……放棄和親人團聚的時光,無懼被病毒感染的風險,衝鋒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不計報酬,不畏生死,不講條件,這些閃爍著人性光輝、奮戰在抗疫戰場上的忙碌身影,匯聚成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中國力量!
哪裡有疫情,哪裡就是戰場,是戰場就會有犧牲,這是常理。8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披掛上陣,衝到最危險的抗擊疫情第一線;結婚剛一年的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醫院ICU年輕護士鄧甜甜,不顧家人的勸阻,義無反顧地趕赴金銀潭醫院,她說:“作為黨員,必須衝在前面”;“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研究攻克病毒”,疫情區“95後小護士”慷慨承諾;醫生父子隔防護玻璃彼此鼓勁打氣,是父子、更是戰友……於患者來說,“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危情時刻,白衣天使成了鋼鐵戰士;“迎著病毒走,勇做逆行者”的背後是大愛無疆的醫者仁心,他們手挽手、肩並肩,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生命防線。
烏雲遮不住太陽,陰霾終究將散開,唯努力不會被辜負。在這場正在博弈的戰“役”中,誰最美?誰最累?戰鬥在一線的戰友同胞,拼搏在後方兄弟姐妹!我們有理由堅信: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全國上下的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就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迎來春暖花開、萬家祥和!
疫情期間的感悟心得9
根據國家教育局發的《關於切實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緊急通知,切實落實停課不停學,堅決執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精神,還不耽誤學生們的學習。我們鄢城潭堖村小學全體教師從接到通知起,就立即行動起來,投入到開展線上教學的準備工作之中。
教師們一邊通知每位家長為學生準備網路學習需要準備的硬體設施,一邊投入到平臺選用的準備工作之中。為了保證每位學生能夠參與到線上學習之中,不落下一名學生,每位教師想盡一切辦法聯絡沒有給老師回覆資訊的家長。秦豔美為了通知李雲霆的家長,打了十多個電話,才聯絡上他的爸爸。到2月9日前,全校老師百分百收到家長們得到通知的回覆。為了讓家長徹底明白需要給學生準備些什麼,學校給每位家長髮送《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提醒每位家長注意事項,得到很多家長的感謝。
為了能夠順利開展線上教學,對於從沒有接觸過此種方式的教師們而言,是一種全新的挑戰。面對困難,全體教師沒有一人有怨言。白衣天使們面對新型冠狀肺炎危及自己的生命安全時刻人人迎險而上,戰鬥在一線給我們全體教師樹立了迎難而上的榜樣,也激勵我們全體教師加班加點的熱情與信心。全體教師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使用各新型平臺之中,從中摸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或自己製作知識膠囊,或尋找好的資源。姜燕老師在外地網上辦公,用自己的流量教老師們怎樣使用希沃白板製作膠囊;李江林、李海軍、鄭勇俊等老師,十一二點了還在教師群裡討論交流使用希沃雲課堂、使用“小盒老師”的方法……在2月9日晚,全校每位教師都準備好了二套二天所需的一切教學準備工作。
透過四天的線上教學,我們潭堖小學學生參學率100%。教師們每天忙碌在教學一線。給學生講課,幫助學生理解;聽學生讀書,指出錯誤的讀音;批改學生作業,指出學生錯誤的地方;提醒學生認真學習,鼓勵學困生,堅持完成各項作業;教師們看著手機一一統計學生完成作業情況、學習反饋情況……老師們沒有上班、下班之分。在休息時間,只要學生有問題,家長們有要求,教師們馬上進行回覆。
為了提升課堂效率,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們還在邊教邊反思,尋找新的方法。熊紅麗、鄭勇曾、趙銀燕、李豔榮等教師,希望使用釘釘進行課堂直播的方式進行教學。他們晚上加班加點討論,進行視訊會議,模擬教學直播方式……
而我們的陳校長,也在為全體教師、全體家長們的流量問題而加班加點詢問、統計,在操控大局的情況下,解決大家的實際困難。
為了早日戰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我們雖然上不了一線,不能像“英雄白衣戰士”們一樣衝鋒陷陣與病毒做鬥爭。但是,我們全體教師也在行動,共同為戰勝疫情這場戰鬥出一份力,盡一份責。
停課不停學,我們在行動;抗病毒戰疫情,園丁們責無旁貸!祖國——加油!!
疫情期間的感悟心得10
“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要毫不放鬆做好疫情防控重點工作,加強疫情特別嚴重或風險較大的地區防控。”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2月12日召開會議,聽取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彙報,分析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研究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主持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狹路相逢勇者勝,越是艱險越向前。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及時研究部署工作,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加大政策協調和物資調配力度,各地區各部門積極履職盡責,廣大醫務人員衝鋒在前、無私奉獻,全國各族人民眾志成城、團結奮戰,構築起縱向到底、力量下沉每家每戶,橫向到邊、輻射覆蓋全國各地的“防控系統”。疫情形勢出現積極變化,防控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但遠未到偃旗息鼓之時。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唯有切實把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抓落地,“防控系統”才能固若金湯,贏得戰“疫”。
靶心不散抓重點,確保防控救治工作提檔加速、保質保量。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提高收治率和治癒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是首要任務,也是我們疫情防控一插到底的重點環節,必須始終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增強收治能力,做到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擴增定點醫院、床位和隔離點,加快病例檢測速度;運用“火神山”醫院、“方艙醫院”模式,針對病症輕緩分門別類做好集中治理,防止交叉感染加重病情。湖北省特別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要著力解決床位和醫務人員等醫療資源不足問題,充分發揮“一省包一市”對口支援優勢。加強社群防控,充實網格力量,確保聯防聯控工作落細落實落到位,打牢戰“疫”必勝的基礎。
闖關衝刺抓落實,確保各項防控部署不獲全勝、決不收兵。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央戰“疫”指揮有力、行動迅速,彰顯了對人民生命的高度負責。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命令只有打中疫情才有效,責任只有落腳防控才有用。不少黨員幹部尤其是基層同志,疲於“連軸轉”的陀螺狀態,出現了歇腳鬆勁的想法。決戰疫情,拼的就是時間,爭分奪秒才能跑在病毒之前,工作越吃勁越要毫不放鬆。廣大黨員幹部要發揮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把抗擊疫情作為檢驗黨性的“試金石”,錘鍊責任擔當的“磨刀石”。在疫情防控上要“彈好鋼琴”。堅決做到實事求是,不搞簡單化一關了之、一停了之,儘可能減少疫情防控對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確保防控舉措成為人民生活生產平穩有序的有力保障。
穩紮穩打抓發展,確保收官之年目標有序推進、圓滿實現。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暫時的、有限的,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我們更要堅定信心不動搖,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各級黨委和政府既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也要保持經濟平穩執行和社會和諧穩定,統籌推進、協調發展,確保兩手抓兩到位。積極落實2020年中央一號檔案,落實好春管春種措施,夯實農業生產基礎,補齊小康領域“三農”短板,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有針對性的減稅降費措施,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確保就業大局穩定。著力穩定居民消費,加快釋放新興消費潛力,積極參與國際協調合作,為對外貿易發展營造良好國際環境。全力確保疫情防控的大戰必勝,收官之年的大考過關。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不能“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更不能“心猿意馬、前功盡棄”。越是接近目標的時候,前進的道路愈加艱辛;越到緊要關頭,越要堅定必勝的信心;越臨近登頂前的衝刺,就越需要一鼓作氣。挺過最吃勁的難關,就是戰“疫”勝利的拐點到來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