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養結合可行性報告

醫養結合可行性報告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醫養結合可行性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醫養結合可行性報告1

  一、專案背景

  目前我國城鄉空巢家庭超過50%,部分大中城市達到70%;目前,世界上主要的養老服務模式有三種:機構養老、社群養老和家庭養老。西方發達國家建造了大量老年福利機構。養老產業是一個與眾多行業相關聯的朝陽產業,產業鏈延伸甚廣,包括老年人用品、養老金融產品、醫療保健、養老機構等多個方面。同時,還能帶動養老保險、老年地產等諸多行業的發展,具有顯著的經濟帶動效應。

  基於中國“未富先老”的國情,面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中國養老問題日漸嚴峻,在此基礎上,中國出現了居家養老、機構養老、社群養老三種養老模式。

  (1)家庭照顧

  中國傳統養老模式以家庭養老(也稱家庭照顧)為主,即養老的物質需要和生活照料由家庭成員提供。

  (2)機構養老

  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在社會福利設施建設方面有了較大的投入,尤其是在政府對老齡化問題的重視下,機構養老的建設有了很大的改善。各種營造類家庭氣氛的養老機構紛紛成立,致力於讓老人在晚年獲得更多家庭的溫暖與感覺。此外,各種機構更加重視以人為本,以客為主的服務建設,要讓老人真正成為機構的主人,從而使老年機構照顧的質量有了保證。機構服務觀念的改變和政府政策的支援是機構照顧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

  (3)社群養老

  社群照顧,是指動員社群資源、運用非正式支援網路並聯合正式服務所提供的支援服務及措施,讓有需要的人在家裡得到照顧,從而能夠過正常生活,達到與社群的融合。

  綜上所述,機構養老模式能較好的適應中國目前的國情,人口結構等狀況,隨著人口老齡化壓力的增大和傳統家庭養老服務功能的日益弱化,老年人特別是高齡老人對社會福利和機構養老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養老職能將更多地依賴於社會,依賴於機構養老服務的開展。隨著機構養老模式在中國大範圍的成功推廣,機構養老服務將成為今後中國養老服務的主要模式。

  目前,全國多個省市正在積極摸索“醫養結合”的方式。北京市推出了“醫養結合”試點的扶持政策及相關的行業規範及標準、質量評價體系。河南省推出了老年醫養協作聯盟,透過醫院牽頭,養老機構加盟,實現了區域內的醫養協作、雙向轉診。

  醫養結合最大的特點便是為老人提供及時、便利、權威的醫療服務。把醫療和養老結合在一起,有病及時治療,無病康復養老,成為有病老人、高齡失能老人的最佳去處。透過“醫養結合”型的養老新模式,有效解決了老人的`養老及就醫問題,不僅讓老人“老有所依”,更讓老人們“老有所醫”

  二、專案建設內容與規模

  專案擬投資2.54億元引進國內外先進設施,配套相應的水、電、氣及輔助設施,建成可安置800名老人的醫養結合的養老院。專案佔地面積30畝(約20001平方米),土建工程主要包括老年公寓、老年文體活動中心、醫療康復中心、老年營養膳食中心、老年旅行社以及辦公區等。專案擬引進的裝置包括起居裝置、廚衛裝置、空調、鍋爐與供暖管道、理療健身裝置、輪椅、輪式擔架、電視機、閉路電視系統、通訊裝置等日常裝置以及骨科康復減重步態訓練器、糖化血紅蛋白儀、移動x線機、超聲診斷掃描器、心電圖儀、肺功能機、腦電圖機、腦血流機專業醫療裝置。專案計劃從2013年11月開始實施,到2014年11月結束,建設期12個月。

  專案的建設,將為xxx市及周邊老年人提供一個養老為主、醫療為輔,醫養結合的高階養老機構,醫養結合讓老年人既能享受到養老服務,又能得到專業醫療保障,不僅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還能提升養老機構的利用率,同時分流老年慢性病患者,緩解醫院床位緊張的壓力,可謂是三贏。養老院的建設也將帶動周邊的居民就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綜合而言,專案經濟社會效益明顯,符合我國產業政策及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理念,將對xxx市乃至xxx省經濟可持續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做出重大貢獻,對於經濟社會發展均具有重要意義。

  三、專案規劃

  專案市場定位:以xxx及周邊地區為目標市場,以監護、助護和生活護理為主,為老人提供生活、休息、保健、娛樂、醫療為一體的服務中心。

  服務宗旨:切實解決xxx市及周邊地區老年人口養老問題,充分發揮社會保障作用,更好地履行“上為黨和政府分憂,下為人民群眾解愁”的宗旨。專案建成後,能夠安置800名老人,為他們提供養頤養天年、醫療康復和生活休閒的場所。

  養老院將設專門的醫療中心,專門治療和護理各種老年病,成為養老院一大特色,集養老、治療為一體。一般的老年病護理中心無優秀治療條件,一旦老人出現病情,便立即撥打120,送往其他養老院。本中心集護理與治療為一體,老人出現病情不用送往其他養老院,可保證最佳、最快的搶救時間和治療時間,讓家人安心、放心。包括老年人腦出血、腦梗塞、腦血栓、骨科術後、截癱康復、機能康復、老年痴呆、臨終關懷等。

  醫養結合可行性報告2

  民營醫院開展“醫養結合”的5大優勢:

  1、緩解緊張的醫療資源

  隨著老齡化的日益加速,越來越多的患病老年人需要得到專業的醫療護理服務,這無疑給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帶來一定壓力。

  而“醫養結合”的民營醫院能夠為居家和社群養老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慢病管理以及其他公共健康服務,使老年人能夠就近就便獲得公共衛生服務,從而有效緩解醫療資源緊張問題。

  民營醫院發展醫養結合,將醫療和養老有機銜接和融合發展,將集中在大醫院或者公立醫院治病的老年人逐步引導到民營康復醫院、護理院等等,從一定程度上緩解大型綜合性公立醫療機構的壓力。

  2、24小時關注老人的健康狀況

  醫養病區建立在有資質的二級專科醫院,並有經驗豐富的`醫療團隊,醫師和護士全部負責老年患者生活、康復、治療,24 h 有醫師值班,每天不定時到老人房間瞭解其身心狀態及飲食等情況,滿足老人需求,提供全方位醫療、康復服務。

  3、老年人治病有了綠色通道

  與上級醫院聯合,為老人開設綠色通道,專家會診、遠端會診,對重病患者,根據家屬的意見轉診和請上級專家會診治療。

  醫院還為醫養病區配置了專用救護車,隨時接送老人。

  民營醫院為老年人治病護理開啟綠色通道,相比起公立醫院資源緊張,一床難求,看病貴,看病難的狀況,老人更放心為他提供特殊服務的民營醫院。

  民營醫院很快就可以攏住一大批老年人客源,快速打出醫院的知名度!

  4、構建多贏局面

  醫療機構牽手養老機構建立醫養聯盟,打通了養老機構與醫院之間資源割裂的狀態,可以形成雙贏甚至多贏的局面。

  養老機構可以整合醫院的醫療資源,提高為老人服務的能力,醫院可以樹立社會公益形象,擴大自身的影響力及醫療服務的覆蓋面;老有所醫和老有所養,可以減輕老人親屬及子女的精神壓力和經濟負擔,讓他們將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之中。

  由此,構建老人、醫院、子女之間的多贏局面。

  如何搭建醫養結合新模式:

  鑑於醫養模式的性質,民營醫院的醫養模式可以定位於全方位滿足失能、半失能及患病老人的各項需求,為老人提供集養老、醫療、護理、康復、臨終關懷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

  1、建立護理優質服務標準

  建立護理優質服務標準,制定適合老年人的飲食調理標準,衛生管理工作標準以及醫院感染管控標準。

  建立醫養病區醫療、護理、康復管理制度,醫養服務流程,老年患者醫養護理標準及醫養質量評價標準。

  2、提升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技能

  醫院針對醫養病房的特殊性,對醫院全體工作人員進行為期半年的專業技能培訓,包括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規章制度及職業道德等,用專業技術規範及規章制度約束工作人員的醫護工作行為。

  3、嚴格醫務護理人員的聘用標準

  醫養病區工作人員採取聘用制,嚴格執行標準,持證上崗,聘請有經驗的醫師、護師、康復醫師、功能檢查診療師、營養師等,保證老人入住期間 24 小時不間斷地得到專業化的醫療護理服務。

  4、以生活護理為基礎

  醫養病區為老人制定詳細的護理流程,包括從早上開始清洗會陰、更換尿袋、翻身拍背、協助大小便、餵飯喂藥、洗頭、擦浴、清理床單位、康復鍛鍊等護理,一直到夜間老人入睡,做到貼心、周到。

  5、制定適合老人特點的護理計劃

  醫院可以為老人制訂養生食譜,適用於失能老人,既保證飲食符合老人病症,又保證營養均衡。

  同時根據老人興趣安排休閒娛樂活動,在關注老人身體健康的同時關注老人心理健康。

  康復師、心理治療師根據老人身體狀況和家屬的意願安排老人後續康復及心理治療。

  6、滿足老人的資訊需求

  醫院可以在病房內配置電視,定時播放,並製作宣傳板,每天向半失能老人講解國家及醫院時事動態。

  透過網路化、資訊化平臺與患者家屬溝通,建立微信群,隨時向老人的子女通報老人住院期間的身體和心理狀況,讓其子女隨時瞭解並監督我們的治療護理服務工作。

  醫養結合新模式還存在一些問題,諸如:民眾一時無法轉變傳統養老觀念、養老機構管理混亂、醫療、醫保、養老各方面資源的對接困難等,這些需要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去改變。

  醫養結合模式的最大優勢在於整合醫療和養老兩方面資源,醫養結合模式有利於促進老年人享受到無縫隙養老護理服務。讓老人真正老有所養、老有所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