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世界勤儉日國旗下講話稿(精選8篇)

幼兒園世界勤儉日國旗下講話稿

  希望每個同學都來獻計獻策,以勤儉為榮,鋪張浪費為恥,崇尚儉樸,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讓我們攜起手來,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顆糧,每一片紙,你我就是成功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世界勤儉日國旗下講話稿(精選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世界勤儉日國旗下講話稿1

各位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

  古詩《鋤禾》大家都會背吧!這首詩教育我們,一粒糧食來之不易,要節約每一粒糧食。其實,學習上、生活中需要節約的何止是一粒糧食呢?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一寸土地、一根木材、一截鉛筆等等,都是我們節約的內容。“節約”二字,說起來容易,但是,要時時刻刻用“節約”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卻不是件容易的事。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為《讓節約成為一種習慣》

  眾所周知,“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到了今天,這盞照耀了中華大地數千年的明燈卻已是光芒依稀。試問我們中間,還有多少人真正把“勤儉”當成一種美德,把“節約”放在心上?在我們的身邊,浪費的現象比比皆是:水龍頭不停地滴水,教室裡人去燈不熄,風扇呼呼地轉動,垃圾桶裡常常看到還可以用的本子、鉛筆,食堂裡大量的剩菜剩飯,小朋友花起錢來是大手大腳……

  孩子們,我國的經濟是在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是在提高,但是,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還有相當一部分地區是貧窮落後的;還有很多人沒有解決溫飽問題;還有許多孩子因貧窮而失去上學的機會;災區的重建更需要我們攜手互助……我們沒有理由不節約。

  面對嚴重的資源短缺,也許我們無能為力,但對於身邊驚人的浪費現象,我們能做的卻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多。讓我們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米、一張紙、一支筆做起,請接受這樣倡議:

  1)當你洗手時,水龍頭開小,抹洗手液的時候先把水龍頭關上,用完後更要擰緊,節約每一滴水!

  2)當你最後一個離開房間的時候,請隨手關燈,關風扇,將空調設定成26度,提高學習效率,縮短學習時間,也是在節約用電。

  3)儘量雙面用紙,作業本用完,背面當草稿紙使用;鉛筆儘量用完。

  4)愛惜糧食,文明用餐,能吃多少飯菜就打多少,不浪費;

  5)不過分消費,比如同學過生日的時候用真心的問候代替生日禮物。任何時候花錢,都要注意節約每一分錢!

  6)在校園中見到浪費的現象時,上前提醒並幫忙改正。

  同學們,為了社會、為了國家,讓我們每天問問自己:今天,我節約了嗎?讓節約永遠伴隨在我們左右!讓節約在我們校園蔚然成風!讓節約成為我們共同的習慣!

  幼兒園世界勤儉日國旗下講話稿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李紳寫的《憫農》,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每一份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

  在清朝時,慈禧太后每次吃飯時,都有200多道菜,看到這些美味的菜,大家一定會口水直流。不過,慈禧太后吃每一道菜時,頂多嘗一扣,或只看一眼,有時連看都不看一眼。這麼多菜,就白白被慈禧太后浪費了,其實不是這些菜不好吃,而是她沒有胃口。這就是慈禧太后的奢侈生活。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全國人均糧食佔有量僅達到溫飽水平,2004年總產量9380億斤,消費量9978億斤,糧食問題仍然是國民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因此,開展愛糧節糧、反對浪費宣傳教育活動,是事關國計民生、社會穩定的大事。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推動建設節約型社會,國家糧食局確定“愛糧節糧宣傳週”活動的主題為“糧食與建設節約型社會”。每一位市民要樹立“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觀念,自覺從如今做起,從自身做起,節約每一粒糧食,抵制和反對浪費糧食的行為,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風尚。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我們要知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珍惜糧食!

  幼兒園世界勤儉日國旗下講話稿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節約每一滴水”。

  相信各位同學打小就知道,“水是生命之源,生命之本”。這話一點不錯,人類的健康是先從水來的。人可以幾天不進食,但不可以幾天不喝水。

  可是,大家知道嗎?現在,全國660多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問題,其中有136個缺水情況嚴重。同時,有50%的城市地下水遭到不同程度的汙染,一些城市已經出現水資源危機。再看全球,有20億人口正處於嚴重缺水狀況!也就是說水是20億人生命希望!全世界每年因喝了不乾淨的水而死亡的兒童就有5000萬人!這數字是多麼令人怵目驚心!水的危機,已經向我們敲響了警鐘!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是現在的重中之重!

  由此可見,水對於我們是多麼的重要!如果人人都注意節約用水,不知會有多少人從中受益;相反,如果每個人都不在意地浪費水資源,那麼就可能有很多人遭受飲水困難!

  不知大家是否看見過或經歷過以下這幾件小事:

  1、當我們午飯前洗手時,經常會有同學三下五除二的開啟水龍頭,自來水嘩嘩往下流,自己匆匆搓了搓自己的手,龍頭也不關,便揚長而去。也許,那位同學會覺得這一系列流暢的動作很瀟灑,很帥,但是,你知道嗎,這嘩嘩的流水背後,有無數渴望得到水的人正在極度缺水中!

  2、當我們放學回家時,常常會看到,同學或自己在洗拖把時,水放了滿滿一大池,拖把一抬起,水就很“愉快”、很自然地被放走了。殊不知,這樣會浪費掉多少水啊!

  3、暑假裡,天氣悶熱。你和夥伴熱的實在不行了,想搞一個和傣族一樣的“潑水節”,於是,一盆盆清水就這樣被倒掉了。涼快了自己,卻把缺水地區的.人們的希望毀滅了。

  同學們,諸如此類的浪費現象還有很多。如果單單以上三件事每件算5分,做過這樣1件浪費事件的“榮幸”+5分,“滿分”15分,你能得多少分?自然是越少越好。聽到這裡,也許有同學會問了,怎樣做才能很好的節約我們身邊的水資源呢?我這裡有幾個小方法可以供大家參考:

  1、家裡,媽媽洗菜的時候,可以建議她用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清洗,不僅節約了水,還有效地清除了蔬菜上的殘存農藥。

  2、做家務時,可以用洗衣水洗拖把,掃地板,再衝衛生間。

  3、洗手時,儘可能地用盆子打好水後,再洗手。

  4、家裡可能有同學養魚,那麼,養魚的同學應該都知道,魚總得換水,這養魚的水就可以用來澆花。

  5、爺爺奶奶喜歡喝茶的,喝過的殘茶水可以用來擦傢俱。

  不知道我講的方法,同學們記了幾條呢?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節約每一滴水,要知道“珍惜點滴,就是珍惜生命之源”。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了。

  幼兒園世界勤儉日國旗下講話稿4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勤以修身,儉以養德。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李商隱曾說過,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歷史也反覆證明了這個道理。從夏桀窮奢極欲而亡國到古羅馬帝國因貴族們的奢侈無度而衰敗,從滿清八旗子弟的蛻變之痛到前蘇聯共產主義貴族們的特權之禍,一個個政權的興亡史無不深刻地昭示我們:奢,能敗國、敗家、敗自己。勤儉使一個國家得以繁榮昌盛,勤儉使一個人得以自立自強。春秋季文子,貴為上卿,以儉為榮;五代李存審,贈簇教子,喚醒沉溺浮華享樂的孩子們。

  鑑古知今,奢則成糜,糜則促敗,勤以修身,儉以養德。有人說,當下的中國式奢侈,是一種炫耀式奢侈,嚴重到一定地步,往往會讓人陷入瑪爾蒂德陷阱,給家庭和自己帶來可怕的後果,甚至災難。可是,面對這種陷阱,我們仍然可以看到有些同學過分追求所謂的潮流,盲目追星,購買超出家庭經濟承擔能力的奢侈品,去滿足自己扭曲的虛榮心。這樣的同學,把注意力放在攀比與炫耀上,一心追求享受,又怎麼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呢?要知道,奢侈與怠惰從來都是相伴相生的。

  同學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不僅是一句古訓,更是一種生活的智慧。當我們丟棄了勤儉的美德,也就忘記了生活的真諦。

  勤儉是一個永恆的生活話題。勤儉,自然要建立在勤與儉的結合上,勤讓我們追求和創造財富,儉讓我們珍惜和積累財富。自古聖賢多節儉,從厲行節約的晏嬰到一錢太守劉寵,從一代名相魏徵到民主革命家孫中山,無不為我們留下了一份份勤儉自勵的珍貴遺產。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鞠躬盡瘁、艱苦樸素的光輝事蹟,更是彪炳千秋。是的,唯有勤奮,使人志向堅定,不屈不撓;唯有節儉,使人道德高尚,淡泊致遠。

  作為新世紀的青年,作為新海園的學子,我們更應將勤儉二字落實到學習生活中的每一個細微之處。在食堂點餐適量、不浪費糧食,不浪費手邊的一張紙、一支筆,不用水時及時關緊水龍頭,隨手關燈,不再出現長流水、長明燈的現象。更為重要的是,我們應當形成一種認識,那就是,節儉二字不只適用於物質,節儉的也可以是時間。每天爭取提前十分鐘起床,吃早飯時順便收聽清晨新聞,利用餐後散步的間隙多背幾個單詞,跑操訊號響起後不磨蹭拖沓、儘快到達集合點諸如此類可列舉的有太多太多。看似尋常的小事積聚在一起便成了不尋常,而新海園學子的獨特氣質也從中顯現。

  同學們,我們應當時刻銘記,勤以修身,儉以養德。在世界勤儉日的這一天,讓我們問一問自己:我,踐行勤儉了嗎?

  幼兒園世界勤儉日國旗下講話稿5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勤儉節約”。

  每年的10月31日是“世界勤儉日”,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偉大領袖毛澤東擲地有聲的一句“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指引著幾代人“勤儉節約,艱苦創業”,硬是把我國從一窮二白的舊中國,建設成現在物質豐饒,不愁溫飽的小康社會。

  然而,隨著社會物質文明的不斷髮展,鋪張浪費等陋習也隨之滋生蔓延開來,甚至侵蝕到我們青少年一代。請看學校內種種不和諧的現象,有些同學把未曾書寫過的空白紙張丟棄;電燈、電腦終日開啟;一些水籠頭還在細水漫流;等等。同學們,你們還記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從小就背誦的古詩名句嗎?看似點滴的浪費,就像“蟻穴”一樣,正在侵蝕著我們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根基。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世界勤儉日”,作為一代有責任感、榮譽感、和使命感的少先隊員,我們應該立刻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你與我,是浪花裡的一滴水,無數滴水匯聚起來,才能成為澎湃洶湧的浪濤,才有波瀾壯闊的大海。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你、我、他無數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才是堅不可摧的力量。讓我們擰緊用過的水籠頭,不多流一滴水;抬起手按一下開關,節約每度電;愛惜紙張;珍惜飯菜等。

  希望每個同學都來獻計獻策,以勤儉為榮,鋪張浪費為恥,崇尚儉樸,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讓我們攜起手來,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顆糧,每一片紙,你我就是成功者”。

  我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幼兒園世界勤儉日國旗下講話稿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共創節約型校園》。“節約”這個話題從古至今從未間斷過。清代朱柏廬在《朱子治家格言》中說的那樣:“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並縷,恆念物力維艱。”把節約當作一種美德,把節約看成一種品質,把節約當作一種習慣,把節約當成一種責任!可見“節約”與一個國家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

  為什麼建設節約型社會有如此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呢?大家都知道,我國土地遼闊,物產資源豐富,但是由於人口眾多,人均資源佔有量僅排在世界第53位。為了給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和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程序提供可靠的資源保證,建設節約型社會勢在必行!這不僅是黨和國家、政府的大事,也是全體公民應盡的義務,是我們每一個同學都應高度重視的大事。

  我們現在或許還沒有扭轉社會風氣的能力,但我們可以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從身邊做起,從自己做起,讓節約成為校園的時尚,讓節約成為每個人的共識。

  為此,我向全體師生提出倡議:

  1、牢固樹立“崇尚節約、反對浪費”的思想,人人以勤儉節約為榮,以鋪張浪費為恥。

  2、每位學生堅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積極開展節約“八個一”活動:

  節約一元錢,不需要的東西不要買;

  節約一張紙,作業紙用完一面可以反過來用背面;

  節約一滴水,洗完手,關緊水龍頭,水龍頭不用時流水主動關閉;

  節約一度電,離開教室要關燈;

  節約一粒米,每頓飯後,碗裡都不剩一粒米;

  節約一件衣,衣著整潔就是美;

  節約一本書,可以同學互相藉著看,不要每本書都去書店買;

  節約一小時,給自己做個時間表,有計劃地學習。

  這些僅是我們節約行動的一小部分,只是一些細節,只是一些小事,只是舉手之勞,就能為“建設節約型校園”出一份力,何樂而不為呢?老師們,同學們,勤儉不是小氣,而是一種文明,應該被廣泛傳承。讓我們一起攜起手來,為建設節約型校園,獻出我們的一份力!

  幼兒園世界勤儉日國旗下講話稿7

同學們、老師們:

  早上好!

  我今天的主題是:節能環保快樂行。

  首先我來給大家講個小故事吧,大明星成龍認識嗎?他已經是一個億萬富翁了。但在一次訪談節目中,成龍是爆料出自己與身邊工作人員的一種節能行為,和成龍在一起的人,他們都是排隊上廁所的,成龍認為:一個人上一次衛生間就衝一次水太浪費了,所以大家排著隊集合起來去廁所,然後只衝一次水,這樣就可以節約用水了。是不是成龍很小氣呢?不是的,是因為他知道,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如果不節能用水的話,到了有一天,地球上的水資源枯竭了,即使是億萬家產,你也無法買到生命之源——水了。所以節約用水,從現在開始。

  讓我們一起來分享奧格曼狄諾的一句名言:“成功與失敗的最大分野來自不同的習慣。好習慣是開啟成功的鑰匙,壞習慣則是一扇向失敗敞開的門”。想想我們自己平時的學習、生活、做人、做事的成功與否,是不是這麼個理呢?

  同學們,大家都知道,我們學校在節能環保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這些我們做得夠不夠呢?但在平時校園內,還是經常可以看見白天開著走廊燈,我們同學離開教室時日光燈也亮著,教室裡空無一人,風扇還呼呼地轉著;用水時,水龍頭開得很大,塗肥皂時,水也嘩嘩地流淌著;用餐後,課桌上到處可見飯菜粒;還有,拖把、笤帚等勞動工具及課桌椅櫃等公共財物,由於使用不當、不注意愛護都出現了一些不必要的損壞及浪費。這些現象時時為我們敲響這警鐘。為了進一步增強廣大師生的能源憂患意識和環保意識,我校將要開展“節能、減材、環保”的系列活動,透過宣傳發動、組織活動、總結評比、成果展示等形式。規範學生行為,培養學生節水、節電、節約糧食、節約紙張、講究衛生、自覺保護環境的意識。

  一個人的行動、聲音微不足道,只有當你我的`手交替在一起,你我的聲音交融在一起,產生的力量才是巨大的。節能環保是一種美德、一種智慧、一種品質,更是一種責任。葉聖陶老先生曾說:“心裡知道該怎樣,未必就能養成好習慣;必須怎樣去做,才可以養成好習慣”。那就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吧,堅持從自己做起,從每一天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從用完午餐飯盆“彎彎腰、輕輕放”做起,從用紙巾擦拭勺子做起,從不亂扔紙屑做起,從保管好自己坐的課桌椅做起……人人爭“環保小能手”,班班創“節儉集體”,真正讓節能環保成為我們的習慣,讓節能環保成為校園的新時尚。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攜手共創更美好的明天吧!

  幼兒園世界勤儉日國旗下講話稿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今天,我走上講臺演講的題目是:“節能環保從我做起”

  如今,地球能源正在悄悄地減少,水資源、土地資源相繼被列入被保護資源的行列中,物急劇上漲,給許多特貧戶增加了負擔,其實,這樣的惡性迴圈是由人類造成的,最後又回到了我們這裡,接著再迴圈……對於這一迴圈我不否認人們需要資源維持生活,但是需要奢侈地用嗎?我想並不需要吧。可是生活中還是有許多人胡亂浪費,礦產資源的日益枯竭就是一例。

  煤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種礦物。說起煤,大家肯定會不屑一顧地說:“煤有什麼好的,不就是黑乎乎的可以燃燒嘛!”其實煤也是來之不易的。埋在地下的古代植物,在高溫、高壓下經歷了一系列複雜的化學變化,最終才形成了我們人類今天使用的煤。這麼說來,煤是非常珍貴嘍?當然,如果我們地球上的煤用盡要經過幾十萬年甚至幾百萬年才能形成下一批煤。雖然煤的資源還算充裕但是要供給我們幾十、幾百萬年似乎是不太可能的,然而現在有大量的發電站和工廠需要非常多的煤,就連製造塑膠袋都需要用煤,可想而知,在這幾十幾百萬年中,我們要度過多少個“無煤春秋”呀!現在過安樂生活的你,能想出當人類無煤時,地球上會變成怎麼樣嗎?

  地球上不僅缺煤,連石油也無一倖免。現在食用油價格高漲,令許多家庭“望價生畏”,一些有車的上班族也把愛車“養置屋內”犧牲雙腳,走路上班。這也是在警示我們要節能。石油是湖泊、海洋裡的生物死後被水底泥沙所覆蓋,經過千百萬年的複雜變化才會形成。如果地球上真的沒有油了,我想人類又得恢復到原始步行時代了。想想看,如果石油再這樣消耗下去,馬路上會怎麼樣?那些車又會怎麼樣?

  地球上不止只有這兩種礦物需要保護,還有許多也離絕跡不遠了。我曾經看到一張表格,上面顯示我國鐵可開發年限為100年,鋅、錫、鎢為40~50年,銀、鉛、錳、鋁為20~30年,多麼觸目驚心的數字呀!要知道,這都是我們一些常用的礦物呀!

  看了上面的例子,人人都膽戰心驚,似乎離世界末日不遠了。其實,只要我們多回收、多利用,注意節約,不奢侈,就一定可以挽回一些資源,讓我們來幫助地球母親減輕負擔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