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保護宣傳簡報(精選8篇)

野生動物保護宣傳簡報

  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貴自然資源,因此,我們要保護野生動物,維護自然生態平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野生動物保護宣傳簡報(精選8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野生動物保護宣傳簡報1

  10月25日,大關縣森林公安局接群眾報警稱:縣公安局院壩停車場旁有一隻貓頭鷹被粘鼠板困住,請森林公安前往救助。接警後,治安中隊民警立即驅車前往現場處理。

  經檢查,該貓頭鷹無外傷,只是翅膀、爪子等多處粘連嚴重,動彈不得,民警小心翼翼將它解救出來。該貓頭鷹經野保辦技術人員鑑定,屬於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褐林鴞(貓頭鷹的一個種類)。

  目前,該貓頭鷹已移交大關縣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物保護辦公室進行悉心照料,待其能飛行後進行放生。

  野生動物保護宣傳簡報2

  隨著公安機關深入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專項整治活動,野生動物“曝光率”逐漸增加,很多群眾也會經常和野生動物來一次“親密接觸”。

  5月31日,豐滿分局森林警察大隊接到旺起鎮村民的報警,稱在山上採野菜時撿到了一隻“大鳥”幼崽,疑似保護動物,現臨時將鳥帶到家中。接警後,民警驅車60餘公里趕到報警人家中。

  經觀察,此幼鳥高度約20釐米,全身覆蓋白色絨毛,嘴呈彎鉤狀且前段為黑色,跗蹠和趾黃色,爪黑色。經初步判斷,此鳥為大幼崽。

  大為鷹科屬的鳥類,是一種大型猛禽,成年體長達50-70釐米,屬我國重點二級保護動物。此次救助的幼鳥還未學會飛行,因大通常營巢於懸巖峭壁上或樹上,且成年後有獨自覓食的生活習性,懷疑幼鳥是在成鳥覓食時不小心從鳥窩落在地上。

  經民警對幼鳥全面檢查,發現並未受傷,遂將幼鳥送至吉林市動物保護協會進行下一步救助。

  6月9日8時左右,樺甸市公安局公吉派出所接到公吉鄉村民報警稱:他在放牛的時候,發現一隻被黃鼠狼咬傷的狍子幼崽,需及時進行救治,請求予以幫助。

  公吉派出所接到報警後迅速出警,趕到公吉鄉楊樹村大頂子山上。在現場,民警透過仔細辨認發現,受傷的動物確係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狍子”。經民警對受傷狍子進行初步檢查,發現其身上有明顯外傷,但傷勢並不太嚴重,生命體徵和精神狀態良好,但沒有獨立生存能力,目前還不具備放生的條件。公吉派出所民警楊成立與樺甸市林業局的工作人員取得聯絡後,將狍子幼崽送到林業部門進行妥善救治和養護,待其具備野外生存能力後放歸大自然。

  狍子,學名矮鹿,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列入中國《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6月14日下午,永吉縣公安局民警聯合村民及時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燕隼,有效地保護了野生動物資源,促進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永吉縣公安局黃榆派出所接到村民報警:有一隻野生鳥在自家院子裡,希望派出所對其進行救助。值班民輔警立即趕赴現場,經檢視,野生鳥翅膀有明顯受傷,便將野生鳥帶回到派出所進行救治和餵食。民警及時聯絡了吉林市野生動物救助保護站,經工作人員鑑定,該野生鳥為燕隼,中國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燕隼的體形比獵隼、遊隼等都小,上體深藍褐色,下體白色,具暗色條紋。腿羽淡紅色,是一類小型猛禽。

  目前,黃榆派出所已將這隻野生燕隼移交吉林市野生動物救助站進行專業救助。

  近年來,公安機關不斷加大對野生動植物的宣傳保護力度,野生動植物數量和種群明顯增多。下一步,公安機關將進一步加強宣傳,引導大家積極參與到關愛、保護、救助野生動物行列中,發現受傷、受困的野生動物及時上報,發現亂捕、傷害、販賣野生動物的違法犯罪行為及時檢舉,確保野生動物得到有效保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野生動物保護宣傳簡報3

  2022年2月10日上午,呼市林業和草原局接到市民韓女士電話,稱自己在從武川回呼市途中,在大青山第二個隧道里的路邊發現了一隻趴著的狍子,下車檢視狍子疑似腿部受傷,無法行動,故請求救助。

  呼市林業和草原局回民分局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負責人云峰接到呼市林業和草原局通知後,立即前往市民所述地點,把狍子接到救護中心。獸醫檢查後,發現狍子的後腿和嘴部受了傷,隨後實施了救治,並給狍子準備了食物和水,留在救護中心進行觀察。

  透過對狍子的觀察,工作人員認定狍子的腿部傷勢已無大礙,可以自由活動,精神狀態良好。2022年2月11日上午,工作人員把狍子帶到段家窯村水泉溝放歸大自然,狍子一路向北坡跑去,很快便消失在灌木叢中。

  此次救助受傷狍子的事件充分反映了公眾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已經逐漸提高,感謝有愛心的韓女士。“給它們一點愛,我們唯一的家園地球才更美好—保護野生動物,就是關愛人類自己”。

  野生動物保護宣傳簡報4

  5月31日,黃龍縣野生動物保護站工作人員接到界頭廟鎮界頭廟村吳某電話,稱其在三岔鎮強才村光伏施工過程中,在柳樹下發現一隻類似鷹的不知名幼鳥,希望予以救助,並親自送至縣野生動物保護站。站工作人員第一時間進行了接待,經鑑定,該鳥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領角鴞。

  領角鴞(學名:Otus bakkamoena),小型鴞類,體長20-27釐米。外形和紅角鴞非常相似,但它後頸基部有一顯著的翎領。上體通常為灰褐色或沙褐色,並雜有暗色蟲蠹狀斑和黑色羽幹紋;下體白色或皮黃色,綴有淡褐色波狀橫斑和黑色羽幹紋,前額和眉紋皮黃白色或灰白色。主要棲息于山地闊葉林和混交林中,也出現于山麓林緣和村寨附近樹林內。

  經工作人員仔細檢查,該領角鴞幼鳥無外傷,透過悉心照料,已經恢復體力,符合放飛條件,於6月2日上午順利放歸自然。

  6月2日晚20時,我站再次接到縣森林公安局協助救助電話,立即派出工作人員與森林公安局民警共同趕至石堡鎮後窖科村現場,經瞭解,為本村村民在公路邊發現一受傷動物,便帶回家,撥打了救助電話。經檢查,該動物為陝西省重點保護動物狍子,體表區域性輕微傷,無大礙,將其帶回做進一步治療觀察。

  隨著人們生態保護意識的增強,野生動物救助案例不斷增加,截止目前,今年已救助野生動物7只,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只,省級重點保護動物3只。在這裡我們呼籲社會各界力量繼續參與、關心、支援野生動物保護和救助工作,共同建設一個美麗和諧的生態黃龍。

  野生動物保護宣傳簡報5

  2022年3月3日,化德縣林業和草原局在第九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到來之日,聯合化德縣愛心志願者協會舉行了“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宣傳活動,主要就是宣傳野生動植物保護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呼籲全民進一步重視和支援,並積極參與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

  我縣孕育著280多種野生植物和130餘種野生動物,發現的過境候鳥達150餘種。保護野生動物資源是全人類共同的責任,也是林草部門重要的工作職責,結合疫情防控工作,我局向全社會發出倡議:

  1、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大力宣傳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共建人與自然和諧的美好家園。

  2、愛護野生動物從自我做起,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樹立飲食文明新風尚。

  3、儘量避免與野生動物近距離接觸,不擅自救助、飼養、掩埋和放生野生動物,任何人發現不明原因、受傷、病危死亡的野生動物及時向林草局報告。

  4、嚴厲打擊非法獵捕、販賣、運輸、經營利用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等違法行為。

  此次宣傳活動共出動志願者10人次、林草工作人員12人次,共計發放宣傳材料及倡議書2380餘份,透過此次宣傳活動,使公眾對野生動植物保護意識有了極大提高,使越來越多的公眾關注、支援和參與保護野生動植物,有效地加強我縣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

  野生動物保護宣傳簡報6

  隨著生態警務工作的深入推進,群眾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也不斷增強,近日,威海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隊白沙灘派出所警民攜手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貓頭鷹。

  近日,白沙灘派出所接群眾求助稱,在農院中發現一隻貓頭鷹幼鳥。接警後,民警立即前往現場檢視,到達現場後發現一隻貓頭鷹幼鳥蜷縮在牆根,經初步檢視,貓頭鷹幼鳥無明顯外傷但無法起飛,隨即民警小心翼翼地將貓頭鷹裝到箱子裡並對熱心群眾保護救助野生動物、維護生態平衡的行為表示讚揚和感謝。因天色已晚,民警便將幼鳥帶回到派出所安頓,並立即聯絡野生動物保護站的工作人員,次日,工作人員上門將貓頭鷹幼鳥帶回保護站進行專業救助。

  經瞭解,被救助的這隻幼鳥為縱紋腹小鴞,是貓頭鷹的一種,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警方提醒,對貓頭鷹私自捕殺、食用、販賣和飼養等行為都是違法的,請廣大市民積極參與到關愛、保護、救助野生動物行列中,如果遇到野生動物被困、受傷的',請主動聯絡警方或野生動物保護部門進行處理。

  野生動物保護宣傳簡報7

  近期,根據局黨委的安排部署,門源縣公安局浩門森林派出所開展夏季巡護執法專項行動,積極開展野生動物救助工作,期間,救助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荒漠貓三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紅隼一隻。

  2022年7月8日,派出所接青石嘴小學報警稱:“學校辦公室有一隻疑似國家保護的鷹,請救助。”,民警隨即趕赴現場,到達現場後發現是一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紅隼,經初步檢查發現,該紅隼為未成年幼鳥,無外傷,但無法飛行,故無野外生存能力,民警將紅隼帶至派出所進行救助。

  2022年7月11日早上10時,接群眾報警稱:“東川鹼溝口垃圾處理站有一隻荒漠貓,請救助”。接警到達現場後發現是一隻未成年的荒漠貓,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經初步檢查發現無受傷情況,體質較弱,無野外生存能力,民警將該荒漠貓救助至派出所。

  2022年7月14日,團結村村民在自家的後院泥潭中發現兩隻疑似“荒漠貓”的動物,隨即報警,經民警現場初步檢查發現,兩隻荒漠貓均未成年,無外傷,體質較弱,隨即,民警將貓帶至派出所進行救助。

  目前,民警已聯絡祁連山國家公園野生動物救護站,將三隻“荒漠貓”以及紅隼送至救護站進行救助。

  荒漠貓,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體型比家貓大,尾長,四肢略長,耳端生有一撮短毛,體背部棕灰或黃色;在我門源轄區都有它們繁衍生息的蹤跡。

  野生動物保護宣傳簡報8

  為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提升全民保護野生動植物意識,2月9日,石棉縣林業局到美羅鎮組織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宣傳活動。

  此次宣傳活動,透過發放野生動植物保護宣傳手冊以及現場諮詢講解問答等形式進行,大力宣傳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等法律法規以及石棉縣境內的野生動植物種類情況,並向群眾倡議保護野生動植物從我做起,人人行動起來,積極勸說阻止、舉報各類破壞、傷害野生動物的行為,做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模範,摒棄“野味滋補”錯誤觀念,不濫食野生動植物,不濫捕、不獵殺野生動物,不亂採挖、採摘野生植物,做文明、守法的好公民。

  本次活動共發放宣傳手冊100餘份,切實提高了群眾保護野生動植物意識,增強了保護野生動植物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營造了良好的野生動骨保護工作宣傳氛圍,得到了群眾的一致認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