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事觀後感650字(精選5篇)

人生大事觀後感650字

  《人生大事》講述一場葬禮中,殯葬師莫三妹救下了險些被“火葬”的孤兒武小文,小文就此糾纏上了莫三妹,這給本就麻煩沾身的莫三妹帶來了一系列生活難題,一番番啼笑離合之後,這對混跡於殯葬行業的特殊父女碰撞出奇妙的情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生大事觀後感650字(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生大事觀後感650字1

  電影故事是以喪葬行業展開的,讓我很自然的想到——可能葬禮或者如何有體面的離開就是人生大事。但就像電影開頭所展現的那樣,死亡,是人人所避諱但終要面對的話題,就像醫院北面的喪葬店,只是看著冷清而已。

  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小女孩因不能接受外婆的死亡,陰差陽錯得跟隨主角從事喪葬工作並且最終接受事實、相互照顧的故事。聽上去有些無聊,但隨著劇情的推進,我感受到了電影傳達給我未曾想到的——死亡雖然應嚴肅面對,但可能也真的就不過如此。

  例如將喪葬店安排在狹小熱鬧的衚衕裡,兩邊是婚慶店和理髮店(好像是),初看是這麼格格不入,雖鄰里間偶有摩擦,但最終也都接受並相處融洽,讓我感覺它不再那麼礙眼了;雖然葬禮貫穿了整個電影,哀傷的情感是逃不過的,但我也能感受到了每一次的葬禮的形式以及它所帶來的沉重感都有所不同;還有一些其他的事件,雖然有些戲劇性,如兩個主角間的相互救贖、女友的離開、朋友的結婚等等。

  這些都讓我慢慢感受到,比起未來要面對的死亡,可能我們當下才是真正的人生大事——與其擔心未來,不如好好生活,自我照顧,對自己負責。

  回想起之前看過的一些探討與死亡相關的電影,比如入殮師、尋夢環遊記、百鳥朝鳳等,雖然這部和它們有些差距但故事的背景更讓我熟悉,而且現在我才發現它所表達的好像也都是為喚起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入殮師講的是關於這個職業的故事,讓人們探尋工作的價值,任何工作都值得被尊重和認真對待,生活也應是如此;尋夢環遊記是說一個人的社會性死亡即當現實中沒有人再記得你時你才算是真的死去,也是告訴我們要好好生活,值得被他人記住。

  電影結束後我在想,我的人生大事是什麼呢?可能人生的各個階段不同吧。那我現在又在意的是什麼呢?

  人生大事觀後感650字2

  《人生大事》,拍得真不錯,我二十歲時特別喜歡看大英雄國仇家恨比較宏觀的故事,到了三十歲,有了一些人生經歷和體驗後,我更加喜歡看小人物小故事,那些細節和平凡角落看似平凡的故事。

  三哥是種星星的人,這是一部溫馨的電影,劇情很緊湊,人物個性也很鮮明。臺詞也都很精簡和戳人心,每一句臺詞的存在都是為了豐滿這部戲的情感。

  最讓我動容的是,奶奶微信裡的叮嚀聲,因為再也聽不到了,意味著永遠的離去。還有小文喊到“三哥,三哥,爸爸,爸爸”真的是淚崩了,孩子的情緒已經爆發了,她不再是一個沒爸沒媽的孩子了,世上有個人很關心她。

  人,生來孤獨,來是一個人,走是一個人,出生結婚是喜劇,去世人生落幕是悲劇,所以把上天堂的旁邊放一家婚慶公司,包括裡面結婚的場景,都是為了戲劇衝突,表現人生的悲歡。其實,喜就是悲,有生就有死,有聚就有散,有感情得到就有失去時的失落,但是活著本身就是生命的意義,生死之外無大事。

  這個故事圍繞著“父女”情為主要敘述線,一邊是無父無母的孤兒,唯一的依靠外婆也去世了,電影開頭的兩個鏡頭就刻畫了外婆的多病和小文哪吒般的性格,分別是一桌的藥物和牆上哪吒的年畫。

  另一邊是為了愛情去坐牢,釋放後還被綠的廢柴中年,父子之間、男女之間、甚至和鄰居都有矛盾,似乎人生不能再差了,最後卻是一個“表裡不一”的善良人,這樣的戲劇怎麼能讓人不動容,為了收養一個不相關的孩子搞砸自己所謂的事業,為了曾經的舊愛出手整理情敵的遺容。表面的剛硬和內心的柔軟,觸動了每個觀眾最深處的內心。

  人都有一個共性,就是善良和同情心,這部電影很治癒,讓我想起來類似的幾部電影,《七號房的禮物》、《海蒂和爺爺》、《小蘿莉的猴神大叔》,人間自有真情在,人間值得!

  人生大事觀後感650字3

  時光荏苒,轉眼3月悄然而至,對於熱衷國產電影的觀眾來說,2022年上半年值得期待,根據電影上映排期表,多部國產佳作將在4月清明檔登陸院線,上演票房大戰,包括《你是我的春天》、《最後的真相》、《被害人》,以及由實力派男演員朱一龍領銜主演的《人生大事》。

  縱觀百花齊放的“清明檔”,《人生大事》是唯一一部“殯葬”題材影視作品,故事圍繞殯葬師莫三妹(朱一龍飾)和失去外婆的孤兒武小文(楊恩又飾)展開。在一個安靜的清晨,武小文大聲喊著“外婆”,她發現與自己相依為命的外婆久久沒有睜開眼睛,年幼的武小文並不理解“死亡”的含義,在她看來,外婆只是沉沉地睡著了。

  武小文外婆去世後,身為“上天堂”殯葬店工作人員的莫三妹到場,為前者料理後事,連他都未曾想到,在武小文的眼裡,自己成為了“偷走”外婆的壞人。與此同時,失去外婆的武小文淪為親人眼中的累贅,命運將她與莫三妹捆綁到了一起,兩人共同經歷了一系列有喜有悲的瑣事,隨著接觸的不斷深入,武小文與莫三妹從互生敵意到相依相伴,帶給觀眾無限感動和感觸。

  據製片方介紹,早已製作完成的《人生大事》定檔4月2日,陪伴觀眾度過清明假期。按照慣例,新片上映前,製片方往往會放出全新物料預熱,包括宣傳海報、宣傳片等等,讓朱一龍傾注心血的《人生大事》也不例外。就在3月1日,一段長達1分42秒的《人生大事》宣傳片上架,隨後空降熱搜,成為觀眾熱議的焦點。

  走進《人生大事》宣傳片,武小文與莫三妹相遇初期,兩人針鋒相對,抱著滿滿的敵意,之後武小文與莫三妹互相溫暖,後者擔任起了“爸爸”的角色。此外朱一龍與楊恩又還頻頻上演感人至深的哭戲,當武小文詢問自己是否再也不能聽到外婆的聲音,莫三妹不禁紅了眼眶,他深知“天人永隔”有多麼殘酷;在繪畫課上,莫三妹看到武小文為自己創作的卡通畫,潸然淚下。互飆演技!兩位優質演員之間的對手戲不容錯過。

  人生大事觀後感650字4

  正好趕上週末,四月和朋友組團一起看電影,這部電影叫做《人生大事》,電影圍繞“真誠”兩個字眼來展開。看完這部電影,最大的感受就是電影裡的情節來源於生活,每個人對人生都有著不同的定義,不一樣的追求,還有著不一樣的夢想,電影好哭又好笑。告訴我們每個人都要記得開心,人生也要及時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不會不枉此生。

  這部電影把死亡赤裸裸的展現在我們面前,片中所有的主角都是社會邊緣人物,但是他們身處泥潭為生活忙碌而奔波,夜晚來臨仰望星空,讓我們也感到治癒的力量。片子講述了祖傳職業是殯葬師的社會邊緣人物莫三妹,在出獄後試圖擺脫生活和工作的現狀,例如:女朋友出軌,跟老爹爭吵、二哥的死亡等等。

  電影中有著數不清的天橋,各種各樣的人群為生活而奔波,還有那突如其來的傾盆大雨。在一次下葬中與孤兒小文結識之後發生了一系列雞飛狗跳的事情,兩個人在相處的過程中,成為了彼此的救贖。整個故事的情節,張弛有度,笑中也有淚,人間煙火氣,最扶凡人心。他的選材比較新穎別緻,從殯葬行業入手,展現了這個特殊的`行業會遇到種種真實和困難,也體現了殯儀師的價值與偉大,感染力特別的強,傳達了普世的價值,就是人生除死,無大事。

  關於電影《人生大事》四月個人的觀點:這部影片並不是讓我們看透死亡,而是看完我們可以平靜的去看待生死,名和利都是虛無縹緲的東西。要學會靜下心來,慢慢生活,慢慢思考,用真心去付出去努力去溫暖去接受生活帶來的所有不愉快。沒有誰的一生都會一帆風順,同時我們也應該珍惜眼前的人,人生並沒有太多的來日方長,沒有誰會一直陪在你身邊,要學會長大學會接受學會變成自己想成為的模樣,天上的星星在見證著我們的成長。

  最後我想說:人生除死,無大事。

  人生大事觀後感650字5

  每次,遇到一部好的電影,都覺得很榮幸。電影,其實,是一本形於色,付於聲的書,用戲劇在詮釋生活並補足生活,《人生大事》是一本,並不會厭的書。

  我以為它悲情,其實並不,小文的人生濃縮了市井裡最悲情的角色,莫三妹渾渾噩噩的人生,因為小文,多了光亮,一個是童年正在悲慘,一個是有過殘缺不全的童年,他們,是互相取暖吧。

  還有,是不是,大人們,畢生追尋的都是在彌補自己殘缺的童年呢?三妹對小文的愛,其實就是彌補童年的缺愛吧。上一輩非打即罵,永遠不被讚揚的愛,即使成年後,在生活裡被理解了,也終究無法釋懷,因為童年,無法再來。

  中國人向來是看重死後哀榮,三妹從對白事的不理解,到漸漸體會他所做的事能帶給逝者親屬的安慰,並逐漸成為真正的種星星的人。

  沒有人可以預知自己的身後事,但無一例外的,都是想讓留在這個世界的親人可以不用太傷心,不會太難過,三妹,帶著他種星星的隊伍,在市井裡穿行,把一顆顆星星送上天,也送走了難以說愛的老父親。

  鏡頭一直鎖定在,窄巷,雜亂,衝突的環境裡,彷彿,就是我們童年生活的場景。

  可是,它不悲傷,也沒有故作悲情,大概是上了年紀的原因,已經漸漸少了很多情緒,對悲,其實不會大悲,對喜,其實也沒有很多喜,所以,它的溫情,讓我覺得會會心一笑,然後,對生活以歌。

  粉色的,畫滿星星的骨灰盒,飛上天和煙花做伴的葬禮,想念親人的時候,就抬頭看看星空,天上的每一顆星,都是愛過我們的人,願思念化作星星伴我們溫暖前行。

  看完出了影院,在路過的水果店買了一個大大的桃子,然後,像他們一樣,狠狠的咬了一大口,脆脆的,香甜的,聲音,真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