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防拐防騙安全教案(精選7篇)
幼兒園小班防拐防騙安全教案
幼兒園小班防拐防騙安全教案(精選7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防拐防騙安全教案(精選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小班防拐防騙安全教案1
活動目標:
1、透過情境活動,讓幼兒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能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能收陌生人的禮物,不能跟陌生人走。
2、教育幼兒學會保護自己。
3、初步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4、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活動準備:
佈置兩個場景,分別為“幼兒園”“花園小區”
活動過程:
一、營造情景,真情體驗。
(一)幼兒園裡的陌生人
1、真情講述,故事匯入。在“幼兒園” 場景中,幼兒園的小朋友沒有人來接,這時來了個陌生人,這名小朋友跟陌生人走嗎?(引出課題)
2、互動表演,真實流露。請幼兒參與,教師扮“陌生人”與幼兒對話,引跟隨“陌生人”走。
(二)社群裡的陌生人
1、轉換場景,擴充套件感知。教師在“花園小區” 場景中,再次講述故事:小朋友搬了新家,在樓下玩完後,找不到自己的家了,這時又來了一個陌生人,陌生人帶走小朋友了嗎?
2、利用資源,真情表演。幼兒與假扮的陌生人對話,陌生人拿出禮物哄騙幼兒,觀察幼兒的反應。
二、經驗分析,情感昇華
1、什麼是陌生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為什麼?
3、“陌生人”要帶你們走,你們應該怎麼辦?
三、遊戲鞏固,行為強化。
1、遊戲《不跟陌生人走》
幼兒隨著音樂走在小路上,突然遇到陌生人,小朋友是怎麼辦的?(集體表演)
2、表演後,繼續在小路上走,自然結束。
教學反思:
本週是安全周,所以在本週我們開展的都是對幼兒安全意識方面的教育。
這個活動主要是讓孩子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跟陌生人走後會有危險。所以我們透過模擬的形式先讓幼兒在晨間活動中有所“體驗”,結果的確有孩子跟陌生人走了,透過這一情境的模擬,把它拍成了影片,事後讓幼兒自己去看,讓幼兒明白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最容易被陌生人騙走,怎麼保護自己。
最後老師進行了簡單的小結,也透過舉例的方式告訴我們小朋友如果被壞人騙去後是很危險的,進一步加深幼兒對這一意識的瞭解。
幼兒園小班防拐防騙安全教案2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聽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2、瞭解一些求救的方法。
3、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1、掛圖三張(內容:故事《聰明的明明》)
2、事先和一名幼兒不熟悉的男校工聯絡,請他配合教育活動,並準備一些幼兒喜歡的糖果、玩具。
活動過程:
一、看圖講述
1、教師出示第一張掛圖,介紹圖中的孩子明明,引導幼兒說一說圖上還有誰,陌生人在對明明說什麼。
2、引導幼兒討論:為什麼不能跟陌生人走。
二、情景模擬
1、教師藉故離開教室。
2、男校工扮演陌生人出場。“陌生人”透過各種方式,例如給糖果吃、有好玩的玩具等,引誘孩子離開教室。陌生人與幼兒的對話:陌生人:小朋友你們老師呢?(幼:老師出去了)陌生人:老師不在,我帶你們去玩吧!(幼:老師說不能和陌生人走)陌生人:我是好人,不是壞蛋。你們看我還給你們帶糖果來了。(幼:老師說不能吃陌生人的糖果)陌生人:不能吃糖果,那玩玩具可以吧?你們看這是麥當勞的玩具。(幼兒開始有些動搖了,有的開始要玩具了)陌生人:麥當勞玩具好玩嗎?(幼:好玩)陌生人;那我帶你們去麥當勞玩吧,那裡有更多玩具,還有薯條可以吃。(大部分幼兒高興地鼓掌並一一跟著“陌生人”走出教室,小部分幼兒還坐在位置上)
3、教師在幼兒即將離開教室時出現,陌生人離開。
師:剛才你們想去什麼地方(幼:麥當勞)
師:那位叔叔你們認識嗎?(幼:不認識)
師:那你們為什麼要跟他走呢?(請幾位幼兒回答)
師:你為什麼不跟陌生人走呢?(請一位幼兒回答)師:你們覺得誰做得對誰做得不對,為什麼?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和陌生人走了會怎樣?
三、討論求救方法
1、教師告訴幼兒“沒有告訴大人就跟陌生人走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2、討論:和陌生人在一起時有什麼自我保護的方法。
3、教師出示第二、三張掛圖,向幼兒介紹明明在陌牛生人要帶自己走時的自救方法。
教師小結:陌生人可能有壞人,壞人會用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說好聽的話騙小孩,把小孩騙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自己的家,所以我們不能隨便相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反思:
本篇採用帶有典型性的情境活動,讓幼兒作為情境活動的主體,來積極體驗,進行認知活動,體現了幼兒學習主動性,活動很成功。
幼兒園小班防拐防騙安全教案3
活動目標 :
1、樹立幼兒初步的防範意識。
2、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3、引導幼兒瞭解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活動準備:
1、排練情景表演:小紅沒上當。
2、錄製有關輕信陌生人上當受騙的內容。如:自己在家時隨便給陌生人開門,隨便吃陌生人給的食物,在公共場所迷路了隨便跟陌生人走等造成不良後果。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觀看情景表演"小紅沒上當",教師在主要部分給以提示。
二、討論,提升經驗
1、引導幼兒討論:小紅如果輕信了陌生人的話,會出現什麼後果?並說一說如果自己遇到了這樣情況時應採取怎樣的做法。
2、觀看並講述錄象內容,引導幼兒明白遇事要動動腦筋,不要輕易上當受騙。
3、幼兒展開討論,說出自己的看法,並進行簡單記錄,教師將幼兒的'記錄進行整理、張貼、以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4、開展"有獎竟猜"遊戲,可將幼兒分為男女兩方,提出問題,幼兒迅速且較完整的說出想法,答對的一方可獎一朵小紅花。
(1)在商店裡,不小心和家人走失時,你該怎麼辦?
(2)在家門口玩,有不認識的人要帶你去玩或去買東西吃,你該怎麼辦?如果有人強迫你走,你該怎麼辦?
(3)你一個人在家時,若有人敲門或門鈴響了,你該怎麼辦?
(4)在幼兒園裡玩,有不認識的人來接你,你跟他走嗎?你該怎麼辦?
三、活動結束請幼兒說說活動中的感受。
幼兒園小班防拐防騙安全教案4
活動設計背景
《綱要》指出要讓幼兒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將保障幼兒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發生意外的傷害,為防止意外傷害的發生,我設計了《不跟陌生人走》活動。從教育角度讓幼兒學會自我保護,加強幼兒的自我保護力度。
活動目標
1、樹立初步的防範意識。
2、引導幼兒瞭解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3、培養幼兒的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5、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樹立防範意識,學習自我保護的方法。
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故事課件
活動過程
第一部分,一個小朋友—小雨在幼兒園門前等媽媽,這時候來了一位阿姨,說是她媽媽的同事,小雨的媽媽有事情不能來接她,帶小雨去找媽媽,並給她買好吃的。
第二部分,小雨跟著陌生人沒走出多遠,被一個小男孩看見了想制止小雨跟那陌生人走,可是沒追上。小男孩想了想就報警了,並帶警察叔叔找到了他們。
一、引導幼兒觀看故事課件第一部分,引出主題。
提問:
1、 這個阿姨是誰?小雨認識嗎?
2、 陌生人對小雨說了什麼?好答應給下雨買什麼?
3、 小雨跟陌生人走了這樣對嗎?為什麼?
小結:我們不認識的人、不熟悉的人是陌生人、更不能輕易的相信他們的話,陌生人給的東西也不能要,更不跟陌生人走。
二、幼兒觀看故事課件第二部分。
我們剛剛看到小雨跟陌生人走後,陌生人是帶小雨去找媽媽嗎?最後怎麼解決的?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三、聯絡生活,如何防範陌生人。
那我們該怎樣來保護自己才不受騙呢?
提問:
1、 在幼兒園裡,有陌生人來接你,你跟他走嗎?你怎麼辦?
2、 在大街上你和你自己的爸爸媽媽走失了,你怎麼辦?
3、 在廣場上玩的時候,有陌生人帶你去買好吃的好玩的,你怎麼辦?
4、 你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又陌生人來敲門,你怎麼辦?
幼兒討論,教師直接指導,讓幼兒多思考、多交流。教師根據幼兒回答情況小結遇到陌生人自救的方法。
四、活動延伸
幼兒用角色扮演並體驗怎樣應對陌生人。
教學反思
透過《不要跟陌生人走》這個活動。目的是樹立孩子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在活動中,我透過影片課件把事例生動形象地給孩子們展示出來。給孩子們以直觀形象地感受。透過提問和談話,讓孩子們明白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如何處理和麵對,透過角色扮演,讓孩子身臨其境。我覺得這次活動即生動又讓孩子參與,達到了教育的目的,提高了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有著較好的活動效果。
幼兒園小班防拐防騙安全教案5
活動目標;
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嘗試用較完整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意願,並樂意大膽地進行交流。
遵守社會行為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活動準備
1、請一位老師客串並設定表演情境。
2、幼兒喜歡的零食
活動過程
一個陌生的阿姨敲門進入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好朋友,她今天沒有空來接你。讓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師在旁邊提醒:
(1)你認識她嗎?
(2)如果你不認識她.能不能輕信她的話?
(3)那你應該怎麼對這位阿姨說?
教師小結:對待陌生人要有禮貌,但不能輕易相信他們的話,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選擇遊戲
1.陌生人就是壞人嗎?
A.陌生人就是壞人。B.陌生人不一定是壞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園和遊樂場。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個認識的阿姨想帶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B.不能和她去。
4.有個不認識的叔叔給你東西吃:
A.喜歡的都吃.B.什麼都不能吃
5.陌生人問你的名字.家裡有誰.能不能告訴他?
A.都給他說.B.什麼都不能告訴他。
五、結束活動
提醒幼兒外出時不要離開集體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輕信。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從幾個日常常見的例項出發出發,圖文結合讓幼兒感覺到事情就在你身邊,透過討論的形式讓幼兒學到一些安全常識,教學效果很好。
幼兒園小班防拐防騙安全教案6
一、活動目標:
1、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知道公雞因貪吃、愛聽恭維話導致上當的原因。
2、學習用推理的方法推測並大膽表達公雞屢次受騙的情節,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3、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4、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二、活動準備:
利用多媒體制作:背景圖;故事角色、與故事背景相對應的圖示、字卡,配樂故事。
三、活動過程
(一)回憶A段故事,理解角色特點。
1、前幾天,我們已聽過《金雞冠的公雞》中的第一段,知道了公雞第一次受騙的經過。狐狸是怎麼引誘公雞的?誰能來學著狐狸的樣子對公雞唱一唱呢?
聽了這首兒歌,你們感覺這是一隻什麼樣的狐狸?
2、從公雞的受騙中你們感覺這是一隻什麼樣的公雞?
3、公雞被狐狸抓住以後,它們一路上都經過了哪些地方呢?
(二)根據角色特點,推理故事情節。
1、根據貓與畫眉鳥、狐狸的特點,推測情節的發展。
(1)那如果你們是貓和畫眉鳥臨走的時候,會對公雞說些什麼呢?這次它們交代公雞時的語氣會是什麼樣的?
(2)狐狸聽說貓和畫眉鳥不在家,它又會動什麼壞腦筋呢?
(3)當狐狸唱完這首讚美詩,公雞的反應會是什麼樣的呢?
2、感知並理解公雞再次受騙的原因。
(3)可公雞始終不為所動,那如何才能騙到公雞呢?就讓我們一起聽聽這隻狐狸是如何說的?
(4)這次狐狸為什麼說“母雞把它們撿起來,就是不給公雞”?
3、從這兒,你們又發現了公雞的哪些弱點?
4、當狐狸帶著公雞跑回狐狸洞時,公雞繼續“喔喔”地喊救命,誰學著公雞的口吻來喊一喊?
(三)感知三次受騙的過程,歸納公雞的特點。
按理說,公雞受狐狸騙過兩次後,應該不會再上當了,可事情到底是如何的呢?請小朋友繼續往下猜一猜。
1、你們想,公雞已經受騙兩次了,貓和畫眉鳥更加擔心了,所以它們臨走的時候又會如何對公雞說呢?從貓和畫眉鳥三次關照公雞的語氣中你們發現了什麼變化?為什麼?
2、狐狸聽說貓和畫眉鳥不在家,又一次來到了窗子下面,它可能會故伎重演,於是把前兩次唱的歌又對著公雞搖頭晃腦地唱起來。
3、兩首兒歌都唱完了,可是公雞仍然坐在那裡一動不動,你們想,當小豆和麥子都騙不了公雞,狐狸又可能會想出什麼好吃的來欺騙公雞呢?
4、那狐狸第三次到底又是怎樣唱的呢?
5、你們想,當公雞聽到這裡時會怎麼樣?
(四)提升歸納公雞的特點,感悟蘊涵的寓意和哲理。
故事發展到這裡,公雞前後一共受騙了三次,你們明白公雞一次次受騙的原因了嗎?
(五)完整傾聽故事,整體感受原著。
剛才我們一起創編了《金雞冠的公雞》這個故事。其實,這是一個非常著名的童話,是俄國的大文學家托爾斯泰老爺爺編寫的。
那麼,最後貓和畫眉鳥到底有沒有救出公雞呢?還是讓我們一起完整地聽一聽這個故事吧!
幼兒園小班防拐防騙安全教案7
教學目標
1、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2、瞭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
教學準備
1、有關的片四張。
2、請一位幼兒不認識的阿姨扮演陌生人,並設定表演情境。
3、玩具、果凍、巧克力。
教學過程
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講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變色龍沙沙獨自在院子裡玩,這時一個陌生人問他公園怎麼走,沙沙有禮貌地告訴了他該怎樣走,陌生人非常感謝沙沙。回到家裡,沙沙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說:“沙沙,你做得對!不過還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註意。”沙沙連忙問媽媽:“還有什麼事情應該注意的呢?”
2、集體討論:
(1)媽媽為什麼說沙沙做得對?
(2)我們來猜猜媽媽還對沙沙說了哪些應該注意的事情?
3、出示片:
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時,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二:陌生人給你禮物或好吃的東西時,你不能要。
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時,你不能帶路。
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時,你要反抗,大聲呼救。
二、情境練習
情境一:一個陌生的叔叔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你真可愛.我請你吃果凍。”接著又拿出玩具給他玩。
集體討論: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應該怎樣對他說?
情境二:一個陌生的阿姨敲門進入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好朋友,她今天沒有空來接你。讓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師提醒:
(1)你認識她嗎?
(2)如果你不認識她.能不能輕信她的話?
(3)那你應該怎麼對這位阿姨說?
教師小結:對待陌生人要有禮貌,但不能輕易相信他們的話,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選擇遊戲(每題分A、B兩個答案,幼兒站在認為正確的答案那一邊)
1、陌生人就是壞人嗎?
A、陌生人就是壞人。B、陌生人不一定是壞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園和遊樂場。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個認識的阿姨想帶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B、必須先告訴爸爸媽媽。
4、有個不認識的叔叔給你東西吃:
A、巧克力、果凍不能吃,飲料可以喝。
B、什麼都不能吃。
5、下大雨時一個陌生人說用車送你回家。
A、先說謝謝再上車。B、不能上車。
6.陌生人問你的名字.家裡有誰.能不能告訴他?
A.只能告訴名字,不能告訴他家裡有誰。
B.什麼都不能告訴他。
四、結束教學
提醒幼兒外出時不要離開集體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輕信。
教學反思
在教學的開始部分透過和幼兒講變色龍沙沙和一個陌生人之間發生的一段事情,引發幼兒在現有經驗的基礎上談談對“陌生人。的理解,以及遇見陌生人應注意些什麼。再透過集體的學習,幫助所有幼兒瞭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讓孩子知道如何應變可能遇到的危險:我認為僅僅告訴幼兒“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況.然後指導孩子如何去做。所以我在教學中設定了一些與幼兒實際生活非常貼近的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認識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和現象,再透過遊戲教學,共同分析判斷,懂得在生活中不要輕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要跟陌生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