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經濟法的心得體會(精選7篇)

學習經濟法的心得體會

  學習經濟法的心得體會怎麼寫?

  (1)心得體會相對來說比較注重在工作、學習、生活以及其他各個方面的主觀認識和感受,往往緊抓一兩點,充分調動和運用敘述、描寫、議論和說明甚至抒情的表達方式,在敘述工作經歷的同時,著重介紹自己在工作中的體會和感受。它追求感受的生動性和獨特性,而不追求其是否全面和嚴謹,甚至在有些情況下,可以只論一點,不計其餘。

  (2)實事求是,不虛誇,不作假。心得體會應是在實際工作和活動中真實感受的反映,不能扭捏作態,故作高深,更不能虛假浮誇,造成內容的失實。

  (3)語言簡潔,生動。心得體會在運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敘述、議論的基礎上,可以適當地採用描寫、抒情及各種修辭手法,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學習經濟法的心得體會(精選7篇)

  我們心裡有一些收穫後,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習經濟法的心得體會(精選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習經濟法的心得體會1

  學習經濟法之前,經濟法律給我的印象往往是比較實質性的意義,比如哪些經濟行為或事情可為或不可為,哪些行為或者事情符合規定,哪些行為或者事情會受到法律法規的制裁。

  而透過老師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積累的經驗,在講解中穿插引用了許多生動的關於經濟法不同方面的案例,並且透過多媒體,讓我們在聽的同時,看到了許多的真實糾紛實況。經濟法包括企業法、公司法、證券法、合同法、票據法、企業破產法。

  而三資企業法是重點等的內容。我們學得津津有味,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經濟法對維護社會的正常穩定所起到的貢獻,也瞭解並體會了法律究竟是如何最大限度的維持公平、公正的原則。

  在聽過老師授課以後,我明確了曾經模糊不清的經濟法的印象,經濟法所要調整的社會關係是研究經濟法所立足的社會基礎關係,在當下,這個基礎關係就是市場經濟關係。所以,研究經濟法的調整物件應從分析市場經濟的屬性開始。重新建立了經濟法的概念,全面認識了經濟法的功能。

  然後,老師在上課手腳過程中穿插了許多學習經濟法的方法。對於課本要買註冊會計師的那本書。不僅詳細而且與時同進。對於課本先通讀一遍。then逐章細讀,and把知識點寫在筆記本上,後面寫上它出現的頁碼。等到以後看自己的筆記,回憶不起來的看下書。通讀教材是必要的,最後就開始抓重點,比如說合同法之類的,然後就是案例分析,。主要是理解,死記硬背解決不了問題,以上這是老師給我們提供的經驗。

  接下來。我說下我對經濟法的大體理解:首先是為什麼實行經濟法。

  要實行市場經濟,必須建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培育市場體系,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要求各種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堅決打破條條塊塊的分割、封鎖和壟斷。這就需要國家介入,加強市場監督管理。在國家進行市場監督管理過程中發生的經濟關係,就是市場監管關係。市場監管關係應該由經濟法調整。這有助於完善市場規則,有效地反對壟斷,制止不正當競爭,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實現市場功能。

  其次是我國經濟法的重要社會地位。我國經濟法律的調解範圍已經涉及社會管理、經濟協調、環境保護、資源節約以及權利制約、國際經濟糾紛仲裁等十分廣闊的領域,並與社會道德標準相輔相成,成為了整個社會的調解器。但人類的經濟行為是複雜多變的,經濟法律由於在制定時需要嚴謹的思考和斟酌。這種差別造成了我國經濟法律制度的相對不太完善,被投機份子有機可乘,對一些損害國家人們利益的行為無法可依。但只要努力做好普法工作,樹立以及強化公民的相關經濟法律意識,讓人們在經濟權利受到侵害的時候都尋求經濟法律的保護,才能有助於經濟法律的完善,才能真正的做到知經濟法,守經濟法,不犯經濟法。

  再次是我們大學生學習經濟法的重要意義。經濟法律知識是大學生必備素質之一,我們必須透過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用它來促進和規範市場經濟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正確的處理市場經濟中人與人之間關係問題。公平交易,合法賺錢。而我們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更應該在生活過程中,遵守經濟的相關法律,享受個人權利,履行義務。

  學習經濟法有很大的社會現實意義,首先是因為我國頒佈和施行了大量的重要的經濟法法律。這些法律是適應國家經濟調節的需要而頒行的,涉及社會經濟生活的重要方面和重要部位,關係到社會經濟的總體結構和執行,而且同其他部門法性質的法律規範相分離,獨立組合為性質較純一的法律規範性檔案。

  學習經濟法的心得體會2

  透過經濟法課程的學習,我有一些自己的感想和體會,雖然我不是法律專業的,但我還是抱著一種學習的態度來對待。它使我對法律法規有了一定的認識,同時也更正了自己以前許多錯誤的觀點,對我自身的經濟法律知識是一種很好的補充。在現代市場經濟社會同時也是法律社會的背景下,這樣的一門課程的學習使我受益匪淺。

  經濟法中的《公司法》和《合同法》是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闡述一下我的學習心得。 首先,從我個人說起,我自己比較喜歡瞭解一些新聞,獲取一些當前國內外的大事和報道,更喜歡對事件有深層次的瞭解。但是由於我個人知識的限制,我很難做到這一點,尤其是如果事件涉及到經濟法律知識,我就更不能做到從深層次瞭解經濟現象了。

  而老師上課時大量的教學案例則滿足了我的這一需求,同時使我對類似案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有實際案例的教學也極大的激發了我的興趣,對上課充滿了期待,等待著老師把最近和過去一段時間涉及到經濟法律的鮮活案例展現給我們。

  法條加案例的教學方式是我欣賞這門課的原因,它有效地避免現在其他經濟學科那種全是xx經濟學家的xx經濟理論,說實話,那種課程不僅枯燥而且給我一種與現實社會嚴重脫節的感覺。所以我慶幸我學的時候老師沒有教科書式的教學,脫離了本本主義。

  其次,從課堂上,我明白了公司是從事商品生產和經營的組織形式,也是資本和人力資源有效利用的組織形式。公司分為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如果要成為公司的經營者,你就應該要認識到----公司法是公司的生命線。公司法既保護公司的合法權益,也保護股東的合法權益,也保護公司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因此,不僅所有投資者,包括社會公眾投資者,經營者、董事們、監事們、經理們都應該認真地學習公司法。必須用公司法的精神來發展公司、經營公司,使公司在健康的道路上不斷地向前發展。

  學習公司法的目的是為了學以致用,用於我們經濟生活的實踐,如果我們能把公司法的知識,與我國當前正進行的國有企業的改制,以及其他企業比如集體企業的改制聯絡起來,和當前司法實踐中出現的涉及公司法的一些案件聯絡起來分析,那麼學習公司法就真的是很不錯。

  在講合同法時,我明白了我們在乘坐公交車時,交上一元人民幣這就意味著我們與他們達成了一個合同;我們平時總是籤要式合同,這些常識是我以前不曾知道的,而這些法律知識與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學了以後感覺受益很多。

  在講到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時候,提到廣告商釋出關係消費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一定程度上給我了很大的啟發,知道了自己對法律的運用做的還是非常的差,用法律維權更是從未有過。因為自己不是真正學習法學的,對法律的理解和使用還停留在很低的層次,以前雖然知道要使用法律保護自己,但那只是嘴上說的,而事實上這種維權觀念從未真正進入過自己的意識中,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在一定程度上我還是一個法盲。

  僅僅透過不到十八週的經濟法課的學習就想獲得足夠的法律知識那是不可能,也是不現實的。但是我還是可以發自內心的大聲說:我收穫很多,因為它讓我收穫了一種意識,一種自我保護的意識!

  要把經濟法學好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因為對於我們來說它是一門新學科,它與我們以前瞭解的民法、行政法等有區別也有聯絡,因此我們應該對經濟法的概念、作用範圍、具體實施等認真分析與比較。

  學習經濟法的心得體會3

  我在xxx企業工作,經濟學的知識對我的工作極大的影響,透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學習,我自己學到了很多東西,我的工作也得到領導與同事的一致好評。經濟法是平衡協調之法,經濟法與和諧社會具有內在統一性,經濟法可以在宏觀調控法、市場規制法和社會保障法等方面,發揮其他部門法無法實現或難以實現的作用,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大意義。它克服市場調節的盲目性和侷限性,協調了市場執行管理關係、宏觀經濟管理關係等。

  我作為一名企業員工,學習經濟法最大的體會是使自己懂得了在以後和生活和工作中好好利用各種法律來好好為企業工作,也使自己少犯或者不犯錯誤。透過經濟法的學習,使我瞭解學習法律的重要性,也提高了我對法律的認識,也知道怎樣運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比如學習公司法之前,我一直錯誤地認為公司與企業是並列關係的,都是營利性經濟組織,只是在規模上不同而已,現在我明白原來兩者存在包含關係—凡是公司必然是企業,但企業不一定是公司。之前,我對公司的分類也很模糊,只是知道有無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但不知道它們具體的區別,現在我才豁然開朗了,並且知道了另外兩種公司—兩合公司和股份兩合公司。我們將來都要面臨同樣一件事—找工作,而工作與公司是密切相關的,因此,認真學好公司的相關法學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下面就學習經濟法中幾點啟發較大的法律條款做一個簡單的總結:

  一、智慧財產權法、勞動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勞動合同法對我個人以後的工作和生活影響最大

  智慧財產權即法律賦予知識產品所有人對其智力創造成果所依法享有的權利,產權內容是指民事權利主題基於創造性勞動產生的對其知識產品所享有的一種民事權利。這對我以後更加有意識的保護自己的智慧財產權提供了依據,會對自己的勞動成果給予積極的保護,被侵犯的時候會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係以及勞動關係密切聯絡的其他社會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和,勞動關係是勞動法調整的主要物件,從主體上看,具有平等性,隸屬性。從內容上看,具有補償性社會性,從性質上看設計財產關係人身關係,勞動法的基本原則:公民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的原則、按勞動分配的原則、男女平等原則、勞動者民主管理原則。勞動法從法律角度保護了一個公民的勞動權利,我們不僅享有勞動的權利,也享有分享自己勞動成果的權利。當自己勞動的權利和老公成果被侵犯時,可是運用法律來保護。

  “消費”作為社會再生產的一個重要環節,是生產、交換、分配的目的與歸宿。消費者是各國的消費者保護法的最重要主體,也是經濟法的重要主體。而作為個人,我們在社會上扮演最頻繁、最主要的角色正是消費者。因此,不管是從個人還是社會角度出發,我們都很有必要去學習和了解消費者的權利與義務和經營者的權利與義務以及國家、社會維護消費者權益的具體辦法。比如,去年的奶粉事件中,經營者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人身安全權,這時,消費者就可以自己或求助相關政府部門依法向銷售商或生產廠家求的賠償。

  但是,有部分消費者卻寧可“省事”,自己承擔後果,也不向相關部門舉報或投訴。還有好多生產廠家完全不顧消費者的利益和國家及社會的制止,照常違法生產,最終以宣告破產並被判刑而告終,這些都是遵法的表現。所以當我們瞭解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之後,就要拿起法律來維護自己和孩子、全家人的利益不受侵犯。

  20xx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是國人關注的焦點。這部法律對用人單位實施就業歧視的行為來了個明確否定,用人單位違反就業促進法實施就業歧視的,勞動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新勞動合同法和就業促進法之下,企業面臨著該如何進行勞動合同管理與勞動用工招聘管理,以減少勞動爭議糾紛或其他糾紛,減輕企業管理成本的抉擇。

  我仍相信,《勞動合同法》的頒佈實施,對於更好地維護勞資雙發的合法權益,特別是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勞動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側重於對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保護,有利於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在勞動關係中,用人單位處於強勢地位,勞動者處於弱勢地位,《勞動合同法》在維護用人單位合法權益的同時,側重於維護處於弱勢一方的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以實現雙發利益的相對平衡,從而促進勞動關係和諧穩定,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勞動合同法》明確了企業和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它是勞動者捍衛自身利益的有效手段,是企業完善勞動規章制度的基本依據。因此,簽訂《勞動合同法》、明確勞企關係不僅有利於個人、組織,更有利於社會的和諧健康發展。

  二、新時期經濟全球下經濟學的影響使我站在國際的角度認識世界經濟發展

  在今天的世界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加快本國經濟發展的速度、提高本國經濟的運轉效率和國際競爭力。封閉經濟由於

  缺少外部資源、資訊與競爭,而呈現出經濟發展的靜止狀態。計劃經濟體制則由於存在資訊不完全、不充分、不對稱和激勵不足等問題,而導致資源配置與使用的低效率。所以,不管是傳統的封閉經濟,還是起源於前蘇聯的計劃經濟都不約而同地走上了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道路。

  由此而造成的各國在經濟體制上的趨同,消除了商品、生產要素、資本以及技術在國家與國家之間進行流動的體制障礙,促成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新時期歷史條件下,市場經濟競爭是發展的動力源泉,競爭有利於最大限度地調動市場經濟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消費者和全社會引致空前的財富和極大的福利。

  目前的經濟全球化,有著重要的物質技術基礎,這就是代表當代最新科技的資訊科技。資訊科技的進步,降低了企業的遠距離控制成本。對於一個現代企業來說,其經濟的活躍程度,表現為企業的經濟活動半徑,是與其所有權控制的成本呈負相關關係的。遠距離控制成本,主要是資訊成本。由於多媒體技術的發展與因特網的誕生,使這種成本大幅度降低,以至於從理論上來講,對於任何有能力進行全球擴張的企業,它的活動範圍都可以達到全球各地。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框架已經初步形成,但市場在資源配置和經濟結構調整中的基礎作用還須進一步加強。首先,要加快政府部門職能轉變。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和規則,真正實行政府與企業職責分開,政府只負責保證經濟總量平衡和重大經濟結構的佈局與協調,以及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其次,要加快國有企業體制改革。從根本上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科學、規範的現代企業制度和富有生機、活力的經營管理體制,提高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第三,要進一步完善市場體系,創造開放、公平、競爭、有序地多元市場環境。

  經濟全球化使得世界範圍內各國之間經濟緊密聯絡在一起,發展中國家國內經濟穩定與否,不僅取決於國內因素,還要受到國際因素的巨大影響。因此,發展中國家在經濟轉型過程中充滿了變數。

  學習經濟法的心得體會4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我們把《經濟法學》這門課的大部分內容學完了,但我說的“學完”僅僅是指本學期我們不用再課堂上學習《經濟法學》了,而真正掌握了多少、會應用多少,這是因人而異的。《經濟法學》作為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學科,我們不能僅停留在課本的理論知識上,先積累理論知識,以便以後能夠實際運用才是我們學習它的主要目的。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珍惜課堂上的學習,還要在今後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中時刻關注經濟法。

  以前,我只是大致簡單地對一些法律常識有一些瞭解,知道法律作為一種無形的“鞭子”無時無刻伴隨在我們身邊,它約束了我們一些權利並規定一些指責,但同時它賦予了我們很多權利,它促使著整個社會健康有序地發展。但是,真正第一次學習一門專業化的法律學科是從學習《經濟法學》開始的。

  我認為學習《經濟法學》這門課的過程是一個愉快、享受的過程,更是一個提高自己能力的過程。

  為什麼說學習這門課程的過程是愉快的呢?因為自己對法律知識比較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古語云:“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雖然在封建社會,很多情況下這是一句空話,但是在民主制不斷完善的當今社會,法律已經成為真正的“王”,任何人不能凌駕於法律之上。同時,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天關注各種法律案件,看法律是如何打擊邪惡、維護正義的',法律的制定與實施是聯絡國家與人民的橋樑,是維護個人及社會利益的“通行證”。還有一種通俗的說法是:不懂法律你會死的很慘!確實對於一個法盲來說你會失去很多權利和利益,而《經濟法學》作為一門法的學科,它教會我們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並且貼近我們的工作與生活,這就要求學好這門課以維護自己的權利和利益。

  我們學習的經濟法學內容包括:經濟法基礎理論、內資企業法、公司法、企業破產法、合同法······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需要大量的經濟管理類人才,時間證明:經濟管理類人才不僅需要精通專業知識,還需掌握與經濟管理相關的經濟法律基礎知識和技能,作為稅務專業的學生,我覺得懂法是必須的。也只有懂法、知法才能在今後的工作中游刃有餘。而《經濟法學》這門學科恰恰符合這樣的人才培養要求,所以一開始我就對這門學科表現出了很高的興趣,同時我也覺得,法律是一種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如果僅僅按照課本學習理論,我認為是極乏味的。然而我們的老師卻不是僅僅按照課本學習理論的,她能夠從實際出發,每次教新的內容她總是從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出發,讓我們能夠學以致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這樣也有效的避免了我們學到的都是一些很死的知識,而是實實在在的活學活用。

  要把經濟法學好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因為對於我們來說它是一門新學科,它與我們以前瞭解的民法、行政法等有區別也有聯絡,因此我們應該對經濟法的概念、作用範圍、具體實施等認真分析與比較。在短暫的學習過程中,課本知識教會我很多經濟法常識,讓我受益匪淺印象最深的有三個內容:一、公司法、二、企業破產法、三、合同法。

  一、公司法:

  學習公司法之前,我一直錯誤地認為公司與企業是並列關係的,都是營利性經濟組織,只是在規模上不同而已,現在我明白原來兩者存在包含關係—凡是公司必然是企業,但企業不一定是公司。之前,我對公司的分類也很模糊,只是知道有無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但不知道它們具體的區別,現在我才豁然開朗了,並且知道了另外兩種公司—兩合公司和股份兩合公司。我們將來都要面臨同樣一件事—找工作,而工作與公司是密切相關的,因此,認真學好公司的相關法學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二、企業破產法:

  企業破產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一種客觀經濟現象,它是指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由於各種原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透過重整、和解、或者清算等法律程式,使得債權債務關係依據重整計劃或者和解協議得以調整,或者透過變賣債務人財產,使得債權人公平受償,企業破產法是規範企業破產製度程式,公平清理債權債務,保護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

  三、合同法:

  對於合同法印象最深的是一個案例。

  案例一:劉先生被一家網路公司聘為部門經理,轉正後月薪6000元,一年後,他的薪水被降到了3100元,這讓他無法接受,他與單位發生了爭執,又過了一個月,單位以“工作不負責任、消極怠工”為由通知他待崗,待崗工資600元,劉先生憤而辭職,很快這起糾紛鬧到了法院。

  案例二:柯先生在南京一家電子裝置公司從事銷售業務,這些年來他的業績在公司一直名列前茅,可是去年單位的一紙調令讓他感到無法理解。原來,單位聲稱要拓展外地業務,將柯先生調往河南擔任銷售負責人,並且每年給300萬元的銷售任務

  案例一中月薪突然打對摺和案例二種不服調動被解職的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現象比比皆是。因此,20xx年一月一日起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是國人關注的焦點。這部法律對用人單位實施就業歧視的行為來了個明確否定,用人單位違反就業促進法實施就業歧視的,勞動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新勞動合同法和就業促進法之下,企業面臨著該如何進行勞動合同管理與勞動用工招聘管理,以減少勞動爭議糾紛或其他糾紛,減輕企業管理成本的抉擇。

  學習經濟法的心得體會5

  在國際經濟法的課程學習中,國際貿易術語的學習與理解顯得很重要。雖然這些標準和規則的共同條件是由各種民間組織制定的具有很大的隨意性與任意性,但卻是在在廣泛的國際貿易中不可或缺的。其起到了簡化交易程式,縮短交易時間,節省交易成本的目的。同時也為解釋合同和解決爭議提供了重要的依據。下面僅就我自學到的知識談談對若干貿易術語的理解與認識。

  首先是賣方義務最小的為EXW(工廠交貨)即是由賣方到賣方的工廠去提貨,只要買方出了賣方的工廠大門貨物所產生的一切風險與所有的一切費用均由買方負責,賣方把貨物交給買方處置,即履行了交貨義務。它適用於海(水)路、陸路、空中運輸的國際貨物,它給予買方的風險是最大的,買方除了承擔把貨物運至裝運地和運到目的地的貨物運輸費用外還要承擔貨物在賣方國家的出口手續等費用,另外為了貨物的安全買方還要買一份保險,若是賣方所在國家不允許該貨物出口,其風險亦是由買方承擔。所以EXW除了特種貨物買賣、折價銷售貨物合同買賣外在國際商事貿易中很少用。當買方無力辦理出口清關手續時,也不宜選擇這一貿易術語。

  與EXW相對應的是DDP(完稅後交貨)這組貿易術語正好與EXW相反,它是要求將貨物送上門後才算履行完交貨手續。即貨物從賣方所在國出發賣方需承擔對所有費用分別是:將貨物運至裝運地的費用、辦理所在國貨物出口的一切費用、承擔貨物運輸過程中的所有費用、貨物在途中的風險及保險費用、辦理買方所在國進口結關手續和進口所要承擔的一切費用。所以DDP與EXW相反為賣方所設對義務是最大的,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把貨物送上門才算完,之前的所有費用及風險均由賣方承擔。所以這種貿易術語一般在經濟蕭條時期企業利潤下滑時賣方主動出擊時,賣方薄利多銷時選用。在賣方無力辦理買方所在國進口結關手續時,同樣也不宜選擇這一貿易術語。

  下面的是國際經濟法中最重要的三個貿易術語:FOB、CIF、CFR這三組術語的共同點是:①風險轉移的時間相同:裝運港貨物裝運上船 ②交貨地點相同:裝運港 ③進出口手續辦理相同:賣方辦出口,買方辦進口 ④適用於相同的運輸方式:海運和河運。它們的不同點我也找到了一個表將其概括下來了。參見下表:

  在此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來說明這三個術語中的具體運用和這一個術語告訴了我們什麼資訊。例如:“中美之間簽訂了300噸的鋼材買賣合同,約定FOB上海。”就這麼短短的一句話就告訴了我們11個資訊。分別是:

  1、中國是賣方,美國是買方。

  2、鋼材是從上海裝運。

  3、有買方(美國)自己負責運輸。

  4、賣方無買保險的義務,為了鋼材安全由買方自己買保險。

  5、賣方(中國)負責鋼材出口手續和結關費用。

  6、由買方(美國)負責鋼材進口手續和結關費用。

  7、鋼材在裝運上船之前風險由賣方承擔,在裝運上船之後由買方承擔。(201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

  8、買方付給中國的價格只有鋼材的價格。

  9、只能由海路或運輸。

  10、買方租船後給賣方充分通知以便賣方貨交承運人。

  11、賣方交貨時給買方。充分通知以便買方及時投保。

  由此可以看出,短短了一句話就包含了11個資訊。而CIF和CFR除了價格構成、運輸安排、投保以外和FOB一樣。可以看出在國際貿易中剪短的幾個英文字母就將買方和賣方的權利義務關係設定的清清楚楚了,確實是簡化了商事主體談判的時間,節省了交易成本,從而提高了效率。促進了國際貿易的蓬勃發展。

  另外,在介紹兩個貿易術語。分別是:DAP和DAT。這兩個貿易術語是《201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中新增的,是到運合同即賣方均需將貨物運到指定的目的地所使用的貿易術語。個人認為DAP合同和DDP合同大部分是相同,唯在辦理進口關手續和承擔費用時DDP是由賣方承擔,而DAP依舊是買方承擔。就這麼一點區別。DAP和DAT在運費承擔、保險承擔、運輸方式上是一樣的,它們最大的區別是:在DAP下賣方只需在指定目的地把貨物處於買方控制之下,而無需承擔卸貨費;而在DAT下賣方需承擔把貨物由目的地的運輸工具上卸下來的費用。另外二者也不僅僅適用於海(水)路還適用於陸路、空運、多式聯合運輸等。

  以上這7個貿易術語是我在學習國際經濟法的課程中透過看書和聽視屏課學得的,這7個術語也是司法考試中要求必須掌握的。上面僅談的是自己對它的理解與認識。若有不足與缺漏之處,望廣大法學同仁不吝賜教。我認為從司法考試的角度來說掌握這些幾個術語已經足夠了,但國際經濟法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國際商事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的,我等在此坐而論道實際上是沒有多少發言權的。所以真希望以後有機會親自參與國際商事實踐,從而好好體會國際貿易術語在國際商事來往中的魅力。

  學習經濟法的心得體會6

  在成為國際經濟法博士研究生之前,我看過國際經濟法、國際私法、國際法的書,但都基本上限制在教材上,而教材的內容基本上差不多,在準備考博的2個月裡,也確實看了一些專門的著作和論文,有點提高,但心裡是茫然的,因為不知道自己將來會寫什麼論文,和寫什麼博士論文。

  進入人民大學的第一個月,我依然是茫然的,沒有辦法之下,就亂開始學習了,先買了英國學者MACOLM N SHAW的《國際法》英文原著,開始啃。啃了一個月,才啃了一遍,而且只是查了單詞而已。我開始害怕起來,象這樣學習,怎麼能夠在3年內透過博士論文答辯呢?本來我去啃英文原著,就是因為我在英文提前透過考試中拿了157個博士生裡的第一名,全人大880名博士生中的第八名,我有了自信心;因為我認為如果我都看不懂英文原著,法學博士生裡還有誰能看懂呢?但是,實踐證明,即使是我這個第一名,如果只是看英文原著,也是行不通的。因為我們只有3年時間。我們的看書,必須結合畢業拿文憑和學位的現實需求。日後要真做學問,再看那些原著吧。

  第二個月開始,我就暫停了看英文原著,開始四處看國際法的書,以國際經濟法為主。我發現三個事實:第一,我的基礎薄弱。我大學學英文教育,碩士是法律碩士專業,而且寫的是法理學的碩士論文,博士的考上,可說是僥倖,只看了2個月,怎麼就考上了?而且還是導師名下的第一名。我把自己定義為基礎薄弱的國際經濟法博士生。第二,我的素質不錯。我發現我在學習的過程中,非常善於思考和聯絡,通常我能從一本書中,看出很多個論文題目的火花。雖然目前我還不能系統地進行論文的寫作,也無自信和基礎去寫作,但我已經發現,我是一個做學問的材料。第三,雖然我離37週歲僅剩17天的年紀才開始讀博士,但之前17年的工作經驗和人生閱歷,卻使得我能夠脫離純粹學術人的作風,不拘泥於套套,能夠以一個比較奇特的視角來思考學術問題,這是任何一個沒有多少社會實踐經驗的教授所不能比擬的。學術作品如果不能對實際工作產生指導,或者不和實際工作血脈相通,這種學術作品是要被淘汰的。我來自社會,我將我所浸淫的實踐環境所產生的要求帶到了學術圈子,如果我向懶散的方面走,我將寫出套式論文或平淡的論文,如果我向勤奮的方面走,我將寫出理論和實際完美結合的好論文。

  雖然只看了1個月,我卻在最近的3天,找到了一個令我驚喜的領域,在這個領域裡,國際經濟法的理論和實踐的研究簡直是一個空白。我為之高興了一段時間。簡單來說,我發現:

  一、我可以將行政法領域的最新研究方向軟法的研究帶入到國際經濟法領域。

  二、我可以在國際經濟法的基礎理論方面,國際經濟法的價值、分類等方面作出新成果。

  我在看書的過程中,思想的火花不斷爆發,使得我不得不經常停止,先把我想要寫的論文題目記下來,寫了20來個。我知道我現在還不能動筆,因為論文光有思想火花是不夠的,沒有足夠的素材和知識基礎,等於沒有足夠的柴火,這樣思想的火花恐怕閃爍了幾下,就會熄滅。所以,我現在非常清醒而謹慎地準備著。

  我在人大圖書館找書,圖書館真的沒我想象的好,裡邊只有2排,很多舊書,翻來翻去,就那麼幾本。一開始我感覺很失望,因為我覺得沒有多少資料來源。現在,我感覺國際經濟法的資料,就如同一盤象棋一盤象棋就是那麼幾個子。但是,如果我們下得好,這個象棋的子,可以變化出無數的奇妙的招數。只要我能抓住其中的一招,我就夠了。我可以研究象棋如何開局,如何進行中盤的運作,如何進行殘局的處理,甚至可以研究象棋的起源,也可以研究象棋棋子的來源,啊,可以研究的實在太多了,就看我能不能想到研究的物件以及研究所需要的理論知識和資料。我再也不感嘆資料的缺少了,讓我的個人創造力去發揮吧。

  作為博士研究生才2個半月,但我已經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我真的為自己高興。雖然我走了很遠的彎路,才回到學術的聖地,但我只感嘆我的青春和愛情在彎路上受到了摧殘,我卻不遺憾那些在痛苦和彷徨中折騰的過往,我唯一祈望我能夠繼續健康和不必要為經濟擔憂,我想我是能夠成為中國國際經濟法的一個學者的,也許還是一個有名的學者呢。

  學習經濟法的心得體會7

  苦中作樂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一點我是深有體會。學習經濟法多半年了,書已經翻閱兩遍了,可如果你問我掌握了沒有,我會很有底氣的告你基本掌握了,為什麼是基本呢?因為它知識的瑣碎,範圍涉及的廣泛以及要記憶的東西太多。雖然它很麻煩,但卻帶給了我很多快樂。去年的寒假,我被命令在一個假期的時間內將這本600多頁的書看完並且還要講題做一遍,我的第一反應是不可能完成,但沒辦法只能盡力去看了。假期如期而至,我揹著沉重的書包回到了家。第一天坐在書桌前翻著那厚厚的經濟法,我都快奔潰了,抱怨一下子充斥了我的大腦,曾經想過要放棄,可由於對未來美好的憧憬,讓我不得不靜下心來看它。第一章是法律基礎知識,內容較簡單也好理解,一天便將它看完並熟練的掌握。也許是第一章掌握的原因,給了我看完它的信心,於是我暗暗下決心一天看一章。第二三天還可以,由於內容的簡單易懂,也按計劃輕鬆的完成,可是到了第四五天,我發現那樣的計劃是不可能完成的,一章有九節,一節有二三十頁,本來開心的心情隨著這一章內容的繁多而煩躁起來,第四章整整看了四天,又一次體會到了失落的感覺。晚上躺在在床上回想白天自己的成果,覺得自己好失敗,連這一點堅持力都沒有,決定第二天靜下心來好好看。

  第二天起來確實靜了心下來,又認認真真的看了一章。就這樣堅持了一個假期,開學的前一晚上看著自己假期的成果,開心極了,簡直不敢相信那是自己做到的。雖然假期僅僅看了13章,距離看完還有2章,可我盡力了。

  開學了,坐在教室開著大家乾乾淨淨的書,我覺得自己好有成就感,就好像自己已經考過了經濟法。本以為看完已經掌握了,可後來發現並不是我想的那樣,像這種課程不報班聽課是不行的,於是我報了科教園的班,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只聽了六章,聽完這六章後我發現像自己那樣假期一字不漏的看,整本書都是重點,是根本不可能考過的。我忽略了最重要的兩點:總結和概括。科教園的課起到了這兩個作用,讓我明白了考試的重點,同時也起到了節約時間的效果。

  多半年的學習給我帶來了許多。壓力是形成動力的根源,而動力是前進的助推器。對未來美好的憧憬是我看完它的唯一動力。“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真是一點都沒有錯,假期的汗水和勞累換來了現在的輕鬆,回想起來還會覺得很開心。

  現在的我明白了很多,沉著冷靜,耐心有毅力是辦成一件事的好朋友,而動力則是將這些好朋友連起來的紐帶。透過這次的歷練使我成長了許多,希望這種勢頭可以保持下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