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院防疫情應急預案

養老院防疫情應急預案

  養老院防疫情應急預案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難免會出現一些事故,為了避免事情愈演愈烈,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應急預案。那麼編制應急預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養老院防疫情應急預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養老院防疫情應急預案1

  為提高養老機構預防和控制新冠肺炎的能力和水平,切實保障老人及全體員工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敬老院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養老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南(第二版)》等法律法規和檔案要求,特制定本預案。

  一、總體要求

  普及新冠肺炎防控知識,提高職工和老人的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完善疫情資訊監測報告網路,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及時採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預防和控制新冠肺炎在養老機構的發生和蔓延,最終實現“零感染”、“零疑似”的目標。

  二、組織指揮

  成立防控領導小組,強化責任落實。

  組長:汪春碧

  副組長:王 勤

  成員:張敏容、何毓綠、何世軍、張信剛、何路勤、韓紋霞、劉豔超、韓秀珍

  防控領導小組統籌領導疫情防控工作,按照相關檔案要求,安排落實有關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及時研究解決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小組成員負責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及時彙總疫情防控工作情況,適時向領導小組報告。

  三、監測預警

  (一)制定和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制度:養老機構疫情防控應急預案,疫情報告制度,老人晨午檢制度,病因追蹤等臺賬登記制度,老人健康管理制度,免疫接種證查驗制度,環境衛生檢查通報制度,防疫消毒制度,疫情防護健康教育等制度。

  (二)認真做好疫情期間老人健康情況統計、疫情監控和日常檢查,重點監測有外出的老人,指定專人搞好處於隔離進行醫學觀察老人的服務工作。

  (三)儲備好疫情防控所需消毒物品、體溫測量儀或體溫計、醫用防護服裝、洗滌用品、口罩等物資,做好全院清潔衛生、全面消毒等工作。

  (四)開展全院隱患排查,實現供水、供電、消防安全的全覆蓋、無遺漏、無盲區。

  (五)密切關注老年人及工作人員、尤其是被隔離人員的心理狀況,及時給予專業心理疏導。

  四、應急處置

  (一)工作人員若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狀,應立即停止工作併到定點醫療機構(縣醫院疾控中心,聯絡電話:085125821730)就診排查,確診不屬於疑似病例的,可正常復崗,但要加強防護和醫學觀察;屬於疑似病例或感染確診病例的,立即根據疫情監測要求報告主管部門,在當地衛生健康或疾控機構、民政部門指導下對密切接觸者(接觸的其他老年人及工作人員等)開展排查,實施集中醫學觀察,協助開展全面消殺、規範處置個人物品等其他處置工作。治癒後需返崗的,應隔離觀察14天無異常後返崗。

  (二)老年人出現新冠肺炎可疑症狀(包括髮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輕度納差、乏力、精神稍差、噁心嘔吐、腹瀉、頭痛、心慌、結膜炎、輕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痠痛等),由家屬或養老機構工作人員,在有效防護情況下陪同送醫,確診不屬於疑似病例的,老年人和陪同工作人員正常返回生活區和復崗,但要加強防護和醫學觀察。

  (三)老年人被確診為疑似病例或感染病例的,應送定點醫療機構(縣醫院疾控中心,聯絡電話:085125821730)就診,立即根據疫情監測要求報告主管部門,在當地衛生健康或疾控機構、民政部門指導下對密切接觸者(接觸的其他老年人及工作人員等)開展排查,實施14天隔離觀察,協助開展全面消殺、規範處置個人物品等其他處置工作。治癒後需返回養老機構的,應隔離觀察14天無異常後入住;參與陪同護送的工作人員也應實施14天隔離觀察。

  五、保障措施

  (一)嚴格落實全院封閉管理

  1.疫情防控期間養老院實施封閉式管理,不接待外來人員走訪慰問,老人不能離院外出,不再接收新入住老人。有特殊情況者,按相關檔案要求執行。

  2.封閉管理期間嚴禁走訪、慰問、探視等,家屬送給老人的日常用品或訂購物品需登記、消毒後轉交給老人。

  (二)嚴格執行每日雙檢制度

  1.建立老人和護理人員的健康檔案,每日開展兩次體溫檢測和健康登記,對護理老人進行體溫測量、問詢健康狀況,並記錄備查。

  2.老年人生病,非突發性重大疾病的,可採取上門診視等方式保守治療,暫不外出就醫。患普通疾病急需送醫的,按照國務院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養老機構老年人就醫指南》執行。

  (三)持續做好衛生防疫工作

  1.嚴格落實個人防護措施,工作期間全程佩戴口罩,做到勤洗手、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

  2.全面做好院區環境清潔,垃圾日產日清,保持乾淨、衛生,設立廢棄口罩專門回收點,廢棄口罩等防疫物品統一回收、集中處理。

  3.按照日常消毒工作標準和細則,對餐廳、衛生間、浴室、活動場所等聚集場所和容易接觸的各類物品每天定期清潔、消毒,定時通風換氣(每日通風3次,每次30分鐘以上,通風時注意保暖),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並認真做好記錄。

  4.教育引導老人避免共用個人物品,注意個人宿舍通風,落實消毒措施。

  (四)抓好老人飲食健康管理

  1.實行“分樓層、分餐桌、”錯時就餐制度,避免老人就餐聚集。

  2.食堂從業人員(食品採購、加工製作、供餐等有關人員)均應佩戴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食堂採購人員或供貨人員應避免直接手觸肉禽類生鮮材料,摘除手套後及時洗手。

  3.不得使用來源不明的家禽家畜,嚴禁採購食用野生動物。

  4.嚴格執行食品留樣制度,在冷藏條件下存放48小時以上,餐具用品須按照《食(飲)具消毒衛生標準》進行30分鐘以上的高溫消毒。嚴格執行食堂餐具、用具的清洗和消毒制度。

  (五)提高全體職工防控意識

  1.切實加強防護知識教育,組織新冠肺炎相關知識培訓,確保工作人員和護養老人掌握防護知識,教育引導老人養成經常洗手的好習慣。

  2.透過宣傳欄、標語、廣播喇叭等多種形式,宣傳疾病防控、生活防疫等知識和相關法規政策,營造群防群控、科學防控的氛圍。

  3.加強老人心理疏導工作,暢通溝通渠道,及時解疑釋惑,引導老人弘揚正氣,堅決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六)搞好疫情防護物資保障

  1.根據防疫需要,準備好老人和護理人員所需的口罩、手套、體溫測量儀或體溫計、等防護物品和洗手液、消毒水、酒精等消殺用品。

  2.預備隔離房間,以供未來出現可疑症狀的老人隔離治療使用。

  3.針對季節性氣候,儲備好老人防寒防凍物資,尤其在開窗通風時,應注意避免因室內外溫差過大而引起感冒。

  養老院防疫情應急預案2

  根據《關於印發<市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預案(第二版)>的通知》檔案中要求,為做好全市養老機構疫情防控工作,在狀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當養老機構內出現疑似或確診病例時,各鎮及養老機構應按照以下要求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一、建立應急工作機制

  1.養老機構應建立疫情應急處置工作機制。養老機構負責人全面負責機構內的疫情應急處置工作,制定並實施應急預案, 劃片分割槽,責任到人。建立院內感染控制和隔離制度、流程並組織實施。當養老機構出現疑似病例或感染病例時,養老機構負責人應立即啟動養老機構疫情應急預案,並向屬地鎮報告。

  2.當接到養老機構的疫情報告後,應迅速成立疫情應對領導(工作)小組,及時聯絡當地衛生健康部門請求指導,協助開展相關調查處置工作。

  3.嚴格執行疫情報告制度。當養老機構發生疫情時,屬地鎮應立即向當地疫情聯防聯控機制、上級民政部門報告,不得遲報、瞞報、漏報。

  二、做好應急資源儲備

  1.各鎮及養老機構對床位總數、入住老年人數、工作人員數以及防控物資儲備等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統籌養老機構各類資源儲備,當養老機構內發生疫情時,能迅速排程相關資源給予援助。

  2. 各鎮要建立有防疫、醫護專業人員指導或參加的養老護理員應急支援隊伍,統籌養老服務人力資源儲備,當養老機構內發生疫情時,能迅速給予相關養老機構疫情處置、專業照護支援。

  三、實施分類妥善處置

  1.當養老機構中發現有老年人出現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輕度納差、乏力、精神稍差、噁心嘔吐、腹瀉、頭痛、心慌、結膜炎、輕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痠痛等肺炎可疑症狀時,養老機構應嚴格按照我省《轉發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關於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養老機構老年人就醫指南的通知》(皖疾控辦(20xx)136號)執行。

  2.當養老機構中有老年人被確診為疑似病例或感染病例時, 應立即送定點醫療機構就診,並立即根據疫情監測要求報告相關部門,在當地衛生健康或疾控機構指導下,對密切接觸者(接觸的其他老年人和工作人員)開展排查,實施 14 天隔離觀察,協助開展全面消殺、規範處置個人物品等其他處置工作。不得接收新入住老人。疑似病例在排除後,其密切接觸者可解除隔離觀察。

  3.養老機構內應預設隔離觀察室,隔離觀察室應配置相應防護用品(防護服、醫用口罩、手套等),配備必要生活和護理服務條件,有條件的設定隔離區和消毒室。隔離觀察室(區)應設定在相對獨立、通風良好、有獨立廁所的單人房間,並處於養老機構的下風向。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隔離觀察時,應避免與其他非隔離人員的接觸,嚴禁外出。做好隔離觀察場所的清潔與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隔離觀察室(區)的生活垃圾應統一處理。

  4.不具備設立隔離室(區)條件的養老機構,應報告屬地鎮,在本級聯防聯控機制統籌下,通過當地政府指定的集中醫學觀察點、有條件的養老機構或新設立的專門場所,對擬進行隔離觀察的養老機構人員進行集中觀察隔離。

  5.做好養老機構內其他非密切接觸者的觀察防護工作,發生疫情的養老機構除需要進行隔離觀察者外,其他所有人員均應在院內實施觀察,單間安置觀察,觀察期不得少於 14 天,觀察期間不得外出。疑似病例在排除後,院內觀察解除。做好院內觀察人員的體溫檢測、健康狀況監測及日常消毒等工作,發現疑似症狀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實施隔離觀察。

  四、統籌調動應急資源

  1.充分發揮公辦養老機構主陣地作用,當發生疫情的`養老機構無法滿足院內需要隔離觀察者的隔離要求時,首先由能夠提供隔離條件的公辦養老機構承接隔離任務;當公辦養老機構無法滿足隔離觀察條件時,統籌屬地養老機構自有資源,選擇有隔離條件的養老機構承接隔離觀察任務;當養老機構自有資源無法滿足隔離要求時,需報請當地政府徵用社會資源解決需要隔離老年人的隔離問題。

  2.統籌養老機構服務人力資源,當疫情發生時,所在養老機構服務人員無法滿足疫情應急防控、服務老年人的需求時,當地民政部門應統籌調動屬地養老機構服務人力資源,並發動社會組織、相關專業人員支援,確保發生疫情的養老機構人員保障到位。必要時,可報告當地政府請求相關部門、機構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養老院防疫情應急預案3

  一、總則

  (一)編制目的。為科學、規範、有序地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預防控制工作,早期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及時採取積極有效控制措施,預防控制疫情傳播、蔓廷擴散,保護敬老院集中供養人員的健康和社會穩定。

  (二)編制依據。本預案以《龍泉鎮新冠肺炎設情防控應急預案》為依據編制。

  (三)適用範圍。本預案適用於龍泉鎮敬老院區域內突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應急處理工作。

  (四)工作原則。加強領導、密切配合、依靠科學、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斷處置。

  二、組織體系及職責

  鎮敬老院建立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由分管民政領導牽頭,負責指導和協調全鎮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應急響應階段和恢復評估階段的防控工作,成立龍泉鎮敬老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敬老院指揮部),統一領導、指揮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處理工作。其組成成員如下:

  指揮長:楊兆勇人大主席

  副指揮長:邵江宣傳委員、副鎮長

  成員:王忱楓社會事務辦副主任

  何晨陽 黨建工作辦副主任

  張 洋 綜合行政執法辦主任

  黎志敏 社會事業服務中心副主任

  趙 聰 社會事務辦幹部

  趙明春 衛生院院長

  袁兵敬老院管護人員

  指揮部負責領導、指揮和協調敬老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王忱楓同志兼任。在應對準備階段,各成員依據各自職責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全鎮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的統一部署,分別開展工作。各組組成及職責為:

  (一)綜合組。由楊兆勇牽頭,負責綜合協調內部日常事務工作;負責會議的組織和重要工作的督辦;負責上級部門的聯絡和協調。

  (二)流動人口防控組。由王忱楓牽頭,負責交通工具的各項防控措施;確保流動人口防控措施的落實;承辦敬老院指揮部交辦的相關事項。

  (三)醫療防疫組。由趙明春牽頭,負責組織制訂和修訂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相關診療和防控技術方案,統一組織實施醫療救治和防控應急措施,並組織對落實情況的督導檢查,提出完善應對策略和措施的建議,承辦敬老院指揮部交辦的相關事項。

  (四)保障組。由王忱楓、何晨陽、袁兵牽頭,負責統籌和協調防控應急和醫療救助物資保障工作;評估和協調防控應急等物資供需、生產、儲備、運輸等事宜;協調安排防控應急和醫療救助物資保障專項資金;督促和檢查各項保障措施落實情況;監測和保障生活必需品等市場動態及供給;負責保障工作資訊的管理;承辦敬老院指揮部交辦的相關事項。

  (五)宣傳組。由黎志敏牽頭,負責疫情防控的宣傳報道和與論引導工作;根據輿情發展變化情況,及時澄清事實;協助相關部門宣傳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知識;承辦敬老院指揮部交辦的相關事項。

  (六)社會治安組。由張洋牽頭,密切關注疫情動態和社會動態,及時依法處置與疫情有關的社會治安突發事件,維護社會穩定;協助有關部門依法落實強制隔離措施;承辦敬老院指揮部交辦的相關事項。

  三、監測與預警

  (一)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監測

  (1)監測點設立:由鎮上確定監測點。

  (2)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監測:同時具備以下4條,不能明確診斷為其它疾病的肺炎病例。①發熱(腋下體溫>38℃);②具有肺炎的影像學特徵;③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細胞分類計數減少;④經規範抗菌藥物治療3-5天,病情無明顯改善或呈進行性加重。

  (二)預警。敬老院發現有來自疫區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即發出預警資訊。

  四、資訊管理與報告

  鎮衛生院發現符合病例定義的疑似病例後,應立即進行隔離治療,並報告醫療機構相關部門和市疾控中心,由醫療機構在2小時內組織院內或有關專家組進行會診和排查,如不能明確診斷為常見呼吸道病原體所致的病毒性肺炎,應當及時採集標本按照規定送至市疾控中心進行新型冠狀病毒病原檢測不具備相應診治條件的基層醫療機構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時,應立即將其轉至市級醫院進行診治,由接收病例的醫院進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網路直報。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定點收治醫院為閬中市人民醫院。

  五、疫情的應對辦法

  發生疫情時,開展常規監測工作,和健康教育工作外,在發生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後,龍泉鎮中心衛生院要在鎮政府的領導下和上級業務部門的指導下做好敬老院的醫療救治和疫情控制工作,積極救治病人,嚴格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防止疫情擴散。對密切接觸者要進行隔離醫學觀察,並按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採取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

  六、應急響應

  應急處理工作應實行邊調査、邊處理、邊核實,科學有序、及時有效控制事態發展的原則。

  (一)應急到位。接到指揮部啟動應急預案指令後,立即啟動本預案,調集人員、物資、交通工具和相關設施、裝置,立即組織各個專業工作組2小時內趕赴現場開展疾病預防控制等應急處理和技術指導。

  (二)流行病學調查與處理。嚴格按鎮上的規定執行。

  (三)標本的採集與檢測。嚴格按照國家衛健委有關要求,對病例進行標本採集、包裝運送、檢測。

  (四)健康教育和技術培訓

  1.健康教育

  (1)制訂計劃與方案:根據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治工作目標任務、防治工作中的主要問題等制訂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工作計劃的方案並廣泛在院內學習,做到每個人都知曉。

  (2)抓好重點人群的健康教育:根據敬老院各位老人的具體情況,確定高危人群和易感人群,廣泛開展呼吸道傳染病防治知識的宣傳和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病意識和能力,引導群眾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2.技術培訓

  對所有成員和消毒人員等相關專業人員開展技術培訓,提高他們的診斷救治能力、檢測能力、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分析能力和疫情應急處置能力。

  七、事件的確認、終止及評估

  (一)事件的確認

  1.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醫學觀察病例由閬中市醫療救治和病例診斷專家組確認,必要時請省衛生健康委專家組會診。

  2.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和疑似病例的診斷須報告省衛生健康委,由省衛生健康委組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治專家組進行會診認定。最終確認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治專家組進行。

  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實驗室檢測結果的複核工作由省疾控中心承擔,最終複核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承擔。

  (二)事件的終止

  經過疫情檢索,疫區內最後一例確診病人恢復後10天內無新發病例出現,由市衛健委報省衛健委,再報請市政府批准,解除疫情應急狀態,轉入常規防治。

  (三)事件的評估

  在處理疫情過程中,及時對控制措施的落實情況、效果及疫情動態進行分析與評估,以改進工作。

  八、保障措施

  (一)技術保障

  1.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專家組。嚴格按鎮上的要求執行。

  2.應急處理隊伍。建立並培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突發疫情應急處理專業處置隊伍,隊伍由流行病、傳染病、檢驗、消殺管理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其主要職責是:

  (1)開展現場流行病學調查、檢測檢驗、事件的分析、評估;

  (2)開展消殺滅和健康教育宣傳工作;

  (3)開展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業務培訓和諮詢等。

  (二)後勤保障

  1.物資裝置供應。建立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突發疫情的醫藥器械應急物資備備應急儲備物資應妥善保管,指定專人負責,並及時補充更新。應急儲備物資應包括:預防性藥物、消殺藥械、檢測試劑、防護用品等物資的儲備和供應。

  2.通訊資訊保障。加強疾病監測資訊報告管理系統的維護和管理,做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監測的核對、分析和報告工作。設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突發疫情報告、舉報電話和諮詢電話。

  3.經費車輛保障。安排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突發疫情應急處理經費,做好車輛保養,保證應急處理工作的開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