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應用提升工程實踐總結(精選30篇)

資訊科技應用提升工程實踐總結

  恰當地運用計算機課件輔助教學,把抽象變形象,學生容易理解,能更好、更快地完成學習任務。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優秀的資訊科技應用提升工程實踐總結(精選30篇),僅供大家瀏覽。

  資訊科技應用提升工程實踐總結1

  一、教育教學理念有了新的認識

  這次培訓的是資訊科技應用能力。透過這次培訓,我瞭解了資訊科技引發的教育變革,讓我對資訊科技有了全新的認識,讓我樹立了“資訊科技為教育教學服務”的理念,我明白了資訊科技使教育教學賦予更多的內涵,資訊科技的發展也促進教師專業的發展,改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方式,使我的課堂更具活力,使我們的教學更具實效。

  二、資訊科技的應用能力有了提升

  這次培訓我認真學習了必修和選修的全部課程,做筆記、做作業、與同行交流,實實在在地學到了資訊科技的應用知識。在課堂上我將資訊科技融合到教學之中,利用網路資源,蒐集資訊、處理資訊,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死板無味,無精打采的教學氣氛。教師和多媒體、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組合成了一個合理、協調、有創造性和發展性的學習整體,從而使學生的學習不再枯燥乏味。由於其視聽結合、手眼並用的特點及其模擬、反饋、個別指導和遊戲的內在感染力,故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最終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資訊科技的應用,確實給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多媒體計算機把語言、聲音、圖象、文字、動畫、音樂等經過處理後,形成一種全新的、圖文並茂的、豐富多彩的形式呈現教學資訊,彌補了以往課堂教學中的某些不足,對教學中重點的講解、難點的突破有很大的輔助作用。同時,化抽象為具體,更加直觀和具體地將資訊傳達給學生,不僅把學生的聽覺、視覺等一起調動起來,使學生成為主動參與、發現、探究和建構知識的主體,這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也提高了教學效果和課堂效率。

  三、課件製作水平有了提高

  透過學習,掌握多媒體技術,熟悉多媒體軟體的使用,瞭解多媒體課件製作流程已成為當代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而製作課件既要講究精美又要講究實用。製作課件是一個艱苦的創作過程,將課件應融教育性、科學性、藝術性、技術性於一體,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強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所以透過此次培訓使我學會從網上等多種途徑下載影片、圖片、flash等資源,以及擷取網頁和影片等,並將它們整合到課件中等技術操作,從而製作出更加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課件,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教學行為發生了深刻變化

  資訊科技在教育中的廣泛應用,教師不是像以前那樣光是翻閱書本、備課寫教案,單憑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即可進行教學,而是綜合應用多種媒體技術,利用多媒體網路查閱資料、製作課件、開展教學。

  在這次的培訓學習中,透過看專家的講座、名師的課堂教學影片,與同行的交流,我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處,我將以此為起點,讓“差距”成為自身發展的原動力,不斷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斷成長。我會繼續學習深化資訊科技基礎知識,更好的運用資訊科技指導教學。

  資訊科技應用提升工程實踐總結2

  綜合實踐活動是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絡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

  本課程開發的基本理念是:運用現代資訊科技開展研究性學習;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習資訊科技;把研究目標定位在:探討如何在資訊科技平臺下,以研究性學習為基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途徑和方法。綜合實踐活動由研究性學習、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資訊科技教育四大板塊構成。而作為重要部分的資訊科技教育這塊,現將我校開展的情況總結如下:由於人類社會已經進入資訊時代,資訊科技教育必然要作為當前綜合實踐活動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對我校初中生進行資訊科技教育,主要是進行使用大眾資訊科技工具的一般訓練,進行人文、倫理、道德和法制教育。要改變過去那種把資訊科技教育侷限在計算機軟、硬體技術層面的弊端,由原來的“專業教育”取向,轉變為“大眾文化教育”取向,把培養學生良好的資訊素養放在突出的位置,以回應21世紀資訊社會對培養創新人才的要求。

  一、首先確立分階段目標:

  初一、著重培養學生科學的問題意識,增強學生的綜合、整體認識能力,以人文精神與科學態度,從社會生活的現實與未來中發現、提出問題,抓住題的本質,判斷問題的價值。使學生逐步形成善於置疑、樂於探究、用於實踐勤於求知、積極向上的精神。初二、著重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培養學生收集、分析、綜合資訊,具有初步設計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案〈包括實驗設計方案〉,構建知識模型,研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初三、著重培養學生的思辨力與批判性反思,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學會科學的思維和條件的方法。為學生研究問題思維模式上的創新意識打下一定的基礎,為學生研究的發展方向奠定初步的基礎。

  二、確立實施策略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

  主要形式強調讓學生親身經歷,動手去做,使學生在各種活動中獲得對於實際的真實感受。這種內心感受是學生形成認識、轉化行為能力的原動力。也使他們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健康發展的基礎。在實施過程中,讓學生親自參與科學探究的活動,體驗科學活動的艱辛與愉悅,讓其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去感知各種人和事,獲得豐富的人生經歷和體驗,立足社會培養人才的需要。身經歷、深入探究:

  (一)自主發展,提供空間初中綜合實踐活動實施要重視學生的觀點和行為,鼓勵學生自主選擇,獨立創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確定活動內容及方式,讓學生自主活動,自主學習,教師是學生的學習促進者、合作者。

  (二)探索發現、拓展提升3在初中綜合實踐活動中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索與發現。在探索研究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圍繞某一主題或一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來展開。

  教師的主要任務不是給出現成的答案,而是為學生的探索發現提供機會幫助,讓學生透過自己的探索和調查,解決實際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簡便方法和技巧。

  (三)交往合作、融於社會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把教學過程視為一種交往、合作的過程。是師生在社會中進行多邊的、多向的、多方面的人際交往和互相作用的過程。強調把學習活動和社會結合起來,把學術的目的和社會的目的、個人的目的和群體的目的協調起來,這種交往不限於課堂,而是要走進社會進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交流,這種交流也不限於師與生,生生交往。一項研究課題,一次社會實踐活動,考察與調查,需要多人合作,多組配合多方面人員的參與才能順利完成。這種交往合作不僅有助於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智力的發展,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有利於學生人格健全,正確評價認識自己,懂得尊重理解他人,學會與他人合作溝通,自主合作探究,形成民主素養和團隊精神,使學生人格臻於完善。

  三、採取科學學習方法我校採取了傳統的學習形式:

  半開放式。全年級或全班確定一個共同的研究學習主題,然後由學生提出在該主題下自己感興趣的題目,將這些題目交大家討論並調整,確定一批可供開展合作研究的題目。由研究興趣相近的學生自願組成合作學習小組,實施研究。它有利於將學生的關注目光引向當今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引導他們研究、探索科學與社會發展的熱點問題。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的四大塊不是並列的,也不是相互割裂的,“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方式,將貫穿於綜合實踐活動的始終,在實際的環境教育中,往往融合了以上四方面,同時,以環境教育為主的綜合實踐活動還包括班隊活動、校傳統活動(科技節、藝術節)、學生同伴間的交往活動、學生個體或群體的心理健康活動等,以上活動互相補充,互相支援,共同構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以環境教育為主的綜合實踐活動。而且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儘量克服兩種傾向即教師的包辦代替、教師的放任自流。我相信在學校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定會開展得越來越好。

  資訊科技應用提升工程實踐總結3

  透過這次“國培計劃資訊科技能力的提升”的學習,我覺得網際網路的進步太快了,同時它給我們的課堂也帶來巨大的改變和全面的提升,也堅定我們做到老、學到老的思想。透過培訓我明確了這次坊主的任務重大、繁重和艱鉅,坊主需要指導學員樹立端正的學習態度,引導學員養成遠端學習的習慣,並透過班級QQ群、論壇、簡訊、電話等學習方式和學員進行溝通,及時批改評閱學員按時提交的作業,提出意見和建議,同時還要了解學員工作與生活習慣,幫助學員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一)重新激發了學習熱情

  本人80年參加教育工作,98年進入教研室擔任教研員。教齡達30多年,擔任教研員也已13年。雖在教師心目中還是不怎麼吃老本的形象,但自己都已經覺得學習缺少了積極性、主動性。借本次國培機會,本人與年輕一代教研員、師訓員一道,深覺機會難得,在培訓過程當中,我一直抱著一種積極、樂觀和向上的心態去學習,一直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培訓中來,在學習中能攜專家之所長,補己之短,高效完成學習任務。藉助網路交流平臺積極參與學員交流,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活躍學員。國培給我們這些本不相識的同行架起了交流的平臺,給大家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看了一篇又一篇發自肺腑的研修日誌,和他們一起分享著學習的快樂;在一次次的論壇交流中,我們道出了共同的心聲,也找到了共性問題,論壇讓我們的教育難題有了傾訴的平臺。根據QQ群聊天記錄而成的研修日記《參加國培學習而被殺頭,我覺得也是光榮的》,於2017—11—22 10:46發表,可以說是自己醉心學習的心聲。上面的學習進度記錄,是我學習行為的外在體現。

  (二)更加清楚地認識自我

  在本次培訓學習中,根據分析工具,對自己進行學員型別分析:

  1、根據專業素質特徵進行角色劃分,本人屬於講師型別的培訓者,尚未達到培訓師的水平。

  2、根據工作崗位要求進行角色劃分,本人屬於教學業務型的培訓者。因為在培訓工作中,本人主要負責課表安排,培訓專題設計,教師聘請,承擔一定的教學任務,關注培訓教學質量與效果。當然也有參與專案開發與設計,故可以認為是兼有專案組織型的培訓者。

  3、根據專業發展水平進行角色劃分,本人屬於經驗型的培訓者。因為本人已經具備一定的培訓教學知識與技能,從事教研工作多年,組織過許多次縣級教師培訓活動,並經常應邀為溫州市級骨幹教師做專題培訓講座,被溫州大學聘為兼職講師,進入溫州教師教育院培訓團隊,開發的課程曾被評為溫州市級二等獎,並作為教師專業發展培訓資源。但尚未成為專家型的培訓者。

  明確了自我,也就更加有利於揚長避短,也會更加是自己有明確的專業發展方向。

  (三)確實學到了許多知識

  在國培計劃中有幸傾聽了眾多專家和學者的精彩講解,使我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學到了新的教學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

  比如對現代教育技術,本人由於囿於物理學科特點,加上固執的經驗,一直力主實驗教學,壓制現代教育技術。透過培訓加深了對教育技術的理解,認識到教育技術不再是一種書面存在的概念,而是當前教師必備的一種技能;教育技術不再是公開課、教研課的技術點綴,而應在常規教學中得到普遍運用;教育技術培訓不應成為教師掙學時、評職稱的工具,而應是“新課改”理論的一種實踐載體;教育技術是時代對教師的要求,是完善教師專業技能的基本要求。

  再如,透過必修專題“研訓一體的功能定位與實踐導向”的學習,使我進一步認識到,當前教研和培訓一體化即“研訓一體”的區域教師繼續教育模式正在積極探索中。如何提高“研訓一體”這一繼續教育模式的效果,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研訓一體”是教師在不脫離教育教學工作崗位,將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與研究工作緊密地結合起來,在研究中學習,在研究中提高,以研促學,以學促研,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研訓一體”的這一特點,要求我們把握教師專業成長的規律,根據教師專業成長過程中不同階段的特點和需求,探索多層次的、形式多樣的研訓模式。而恰恰我們縣級教研、培訓的機構設定仍沿襲傳統,固守陳習,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本人就此提交了一篇研修日記:

  我們都是來自永嘉各地,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一起參加國培來了。我們都要相互關心,相互愛護,相互幫助。我們永嘉從體制上看,研是研,訓是訓,還是各唱各的調!希望年輕一代的教研與師訓人員,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建立多方溝通機制,經常協商,密切合作,共同為教師專業成長服務。

  透過這次“國培”短期學習培訓,使我提高了認識,理清了思路,學到了新的教學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帶來的是思想上的洗禮,心靈上的震撼、理念上的革新。培訓活動雖然是短暫的,但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專業上,對我而言,都是一個很大的提高。

  資訊科技應用提升工程實踐總結4

  XXXX年10到12月,我在學校的統一安排下,參加了“四川省農村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訓”。利用晚上上網學習,邊看影片,邊做筆記,邊利用軟體練習其中的工具,學習之後寫評語,與同學學們相互交流學習心得體會,順利完成了這次的學習任務。透過這次培訓學習中,我的資訊科技知識得到了很大提高,特別是資訊科技運用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在返崗實踐中,我將學到的資訊科技應用於教學實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語文教學古詩兩首,我充分利用PPT把課文內容透過多媒體給學生演示,讓學生感受古詩的圖畫美,運用多媒體剪輯技術,將音樂匯入到PPT中,將影片匯入到PPT中,使學生感受到古詩的音樂美,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學習興趣,在生字教學中運用多媒體PPT技術讓學習記憶生字效果特別好。另外在培訓時,我積極參加了工作坊的活動,積極學習,其他學員的好的經驗也把自己的疑惑講出來和大家一起討論。我在返崗實踐中,將培訓學到的應用教學中。

  總之,返崗實踐中,我做到了學用結合,尤其將PPT的製作,影片剪輯,音訊文剪輯,運用於PPT,鞏固了學習成果,也促進了自己的學習提升,收穫很大。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感到自己在資訊科技能力方面,與教育發展的需要還有很大的距離。為了讓教育教學工作更加適應現代化,我還會努力學習,多實踐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資訊科技應用提升工程實踐總結5

  經過一個月的資訊科技返崗實踐研修學習,我們洪雅實驗小學語文一組較好地達到了我們的預期目的。透過磨課我們每一個成員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為了更好的內化學習成果,強化學習理念,現將資訊科技返崗實踐研修學習總結如下:

  (一)群策群力,有序進行

  資訊科技返崗實踐研修學習伊始,我們清晰的認識到,這個過程既是一個學習、探究、實踐的過程,也是一個合作交流、反思和創新的過程,更是一個專業素養提升的過程。根據細緻全面的磨課計劃,大家全身心的投入到磨課中。在課例打磨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思想火花的衝擊,從同伴的身上汲取了新的發現,感受到了團隊的凝聚力。經過討論,我們確定了本次磨課課題《難忘的潑水節》。擔任上課任務是王嵐杉。希望透過“磨課”的形式,讓我們清楚地看到的授課老師對同一教材內容的不同處理,不同的教學策略、迥異的風格所產生的不同教學效果,並由此打開了教師的教學思路,而且有利於教師更深入地理解教材,改變教學方式,形成教學風格,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二)充分利用網、絡平臺資源,組織教師線上學習、獲取資源——線下實踐、研討——線上討論並提交成果

  在實施階段,全體組員積極參與,互相交流,圓滿完成了各自任務。在觀課時,全體組員均按照組長的要求帶著觀課任務參加第一輪聽課,分別從教師設計的活動是否緊扣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是否創設適當的語境幫助學生感知和理解語言,觀察量表等方面進行分析和報告。評課是磨課活動的重要環節,透過評課不僅讓上課的老師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也讓聽課的教師反思並體會,對今後的課堂實踐都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因而在評課時大家都能積極參與進來,踴躍發言,暢談各自的心得體會。

  (三)開展“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磨課活動(課堂教學、微課程比賽)

  本組返崗階段的學習任務是聽王嵐杉老師上課。從觀課中我們可以看到上課教師精心組織備課,從開始到現在各項活動都順利開展,這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們組從磨課開始之日起就開始積極準備,嚴格按照“三次備課、兩輪打磨”的操作方案執行,上課-觀課-評課-議課-反思-總結,各個環節認真操作,有序開展。在磨課過程收穫頗多。認真作好聽課記錄筆記,即時與她交流,談本節課的成功和不足之處,和她一起磨課。研修小組負責儲存研修計劃、每週活動記錄、教學參訓教師活動成果。並負責督促教師平時運用資訊科技開展課堂教學活動。關注我們組的活動結束後,每個參加活動的教師提交了一份研修成果。

  (四)格要求自己,嚴格遵守學校紀律、作息時間,按時完成了學校的相關工作要求

  這次磨課活動全員參與,相互交換心得和體會,營造受老師們的意見。老師們也願意為上課教師研究課例,深入思考,不斷探討和改進自己教育和教學,互相促進,互相進步。從中體驗團隊協作的快樂,認識到自己在活動中作用和價值。磨課就需要反覆的完善和打磨,要經受集體智慧的考驗,需要藉助於大家的力量,這樣才能呈現出精彩和成功的課例,供我們研究和探討,為下一步的教研活動開展打下基礎。

  本次資訊科技返崗實踐研修學習活動,大家雖然辛苦但從中體驗到快樂和成功的喜悅,遠端研修令人回味無窮,磨課更是越磨越有內涵和內容。資訊科技返崗實踐研修學習不是終點站,今後的日子,我們還要不斷學習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不斷反思。我們要把研修進行到底,讓自己在研修中成長起來。

  資訊科技應用提升工程實踐總結6

  透過這幾天的資訊科技培訓及應用,我有以下幾點感慨:

  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是我國21世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新途徑,與學科教學有著密切的聯絡和繼承性,同時又是具有相對的趣味性特點的新型教

  學結構型別。它是強調要把資訊科技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和情感激勵工具,利用資訊科技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互動、合作學習、資源共享等學習環境,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在整合過程中得到有效的鍛鍊,這正是創新人才培養所需要的。由此可見,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是改變傳統教學結構、實施創新人才培養的一條有效途徑,也是目前國際上基礎教育改革的趨勢與潮流。

  1、資訊科技作為教師、學生的基本認知工具:在資訊科技教學中,強調資訊科技服務於學科的內在需求,服務於具體的任務。教師和學生都以一種自然的方式對待資訊科技,把資訊科技作為獲取資訊、探索問題、協作解決問題的認知工具,把各種技術手段完美、恰當的融到課程的教學與學習中去。

  2、、能力培養和知識學習相結合的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要求學生學習的重心不僅僅放在學會知識上,而是轉到學會學習、掌握方法和培養能力上,包括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強調能力的培養也是我國新課改的重中之重。

  4、“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結構:在資訊科技教學結構中,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要求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合作性、探究性和創造性。

  5、個別化學習和協作學習的和諧統一:資訊科技課堂教學為我們提供一個開放性、趣味性、生動形象性的實踐平臺,是每一位學生在這個平臺上可以輕鬆愉快的學習。這種個別化教學策略對於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進行因人而異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3.培養學生掌握資訊時代的學習方式

  海量的網路資訊,改變了人類的學習方式,學習方式從接受式學習轉變為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研究性學習和協作學習。新的學習方式要求學習者必須能夠利用資源進行學習,學會在數字化情境中進行自主發現,學會利用網路通訊工具進行協商交流、合作討論式的學習,學會利用資訊加工工具和創作平臺,進行實踐創造的學習。

  4.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態度和能力

  在資訊時代,知識的更新率加快,各學科間相互滲透,出現了更多的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在這種科學技術、社會結構發生劇變的大背景下,要求學習者能夠具有主動汲取知識的願望並能付諸於日常生活實踐,要能夠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夠自我組織,並能控制整個學習過程,對學習進行自我評估。

  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是將資訊科技有機地融合在各學科教學過程中。但在利用資訊科技之前,教師要清楚資訊科技的優勢和不足,並瞭解學科教學的需求。

  從而使學生在資訊科技課堂下來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學習任務。

  資訊科技應用提升工程實踐總結7

  透過本輪“國培-----資訊科技應用”遠端培訓,我經過認真的聽課、學習、完成作業,認真閱讀班級同學所發的相關貼子,認真總結使我在本次國培學習中學習到很多重要知識,使我提高了思想認識、提升了學習理念、豐富了專業理論,掌握了教學的資訊科技應用的技能,有效提高了我的教學效果。隨著課程融合理念的深入實施,資訊科技已經廣泛的應用在化學課件的製作與教學中,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顯得愈加重要。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和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才能教好學生。我透過與教師之間相互交流、切磋,感到收穫很大。瞭解到互動式電子白板的先進技術和很多學習網站為教學服務,以後將會更積極主動地投身於課程改革的具體實踐中。

  一·資訊科技是新課程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透過多媒體能夠清晰、準確地展示出教學的三維目標、教學的重點與點,在教學過程可以充分地加入影片、演示實驗、影象、表格等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大量資訊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課前學生可以透過網路平臺與手機平臺來學習交流,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透過自主學習更加有利於課上時的合作探究。在課前自主學習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動手能力,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科學探究能力。

  在課堂教學上,利用資訊科技可以處理大量的內容,以多媒體為教學載體,如網路、觸控一體機、計算機、投影儀、化學教學課件,豐富課堂教學,注重啟發式教學,調節課堂氣氛,便於學生交流與合作探究。這也要求教師們在備課時要花大量的時間準備課件,把問題、思維、結果、評價等有效地結合到一起,把教學內容與資訊科技整合到一起,把教師與學生關係和諧到一起,將化學教學中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枯燥的問題趣味化、靜止的問題動態化、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以便達到最佳化教學的目的。 在當堂練習和測評環節中,資訊科技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其特點是及時地、準確地、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反饋。

  二·拓展學習覆蓋面積,加強彼此資訊科技的交流

  透過培訓學習,掌握了一些新興的教學模式,我想這種模式的應用能使自己以後的教學課堂中不在枯燥乏味,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有一些新的活力。是學生在這種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是有助於學習效率的提高的,同時也使師生關係變得融洽,體現了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這次的培訓能夠了解在自己的課堂以外的知識並且這也將成為以後教學的一種潮流,各個學校之間,老師之間,單位之間都有了資訊科技的交流,對於我們的教學還是有很的益處的。在學習和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我們可以採取解決的方法有很多,而這次更有了很好的機會,那就是專家還在網上影片中就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給予解答,這就更讓我們知道了資訊科技交流的重要性。

  三·最佳化課堂教學,轉變學習方式

  透過培訓,我學到:在資訊科技的支援下有多種課堂的匯入方式,如任務匯入法、故事匯入法、溫故知新匯入法、銜接匯入法、案例匯入法、懸念遊戲匯入法、直接匯入法,這些匯入法的應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資訊科技的支援下,多種媒體的互動使用和網站資源的使用,大大豐富了化學課件的製作。 從專業知識方面提升自己,具體表現為

  1、 提升課程設計能力,透過學習,首先是課程目標站位較高,不僅讓學生學習化學學科事實性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運用化學學科知識來解決生活問題的方面。其次,教學方式形式多樣。

  2、主體性教學,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3、注重科學評價,對學生的評價不僅是考試成績,還要有實踐能力。不僅有試卷,還有研究成果。 根據本次培訓,在接下來的教育教學中,我將轉變教育理念,改變教學方式,帶著收穫,帶著感悟,以積極的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中去,以學生為本,為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而努力。總之這次培訓使我們在前線工作的教師,學習到了很多的知識,希望以後還會有這樣的機會,使我們不斷的提升自己,並會積極的參加培訓工作。

  包含各類專業文獻、高等教育、行業資料、中學教育、各類資格考試、幼兒教育、小學教育、專業論文、外語學習資料、文學作品欣賞、國培資訊科技應用成果38等內容。

  資訊科技應用提升工程實踐總結8

  資訊科技教育是中職學校的必修課,透過開設資訊科技教育,意在增強學生的資訊意識,培養學習具有收集、傳輸、處理、應用現代資訊的能力和具有應用多媒體計算機和網路技術進行學習和工作的能力。這次參加第四期繼續教育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專項培訓,感覺非常有意義。

  資訊科技課最突出的特點是:實踐性很強,一定不能用教師的講來代替學生的學和動手,要大膽讓學生去探索、去操作,要讓學生在動手中學習知識,熟練基本操作技能和培養創新意識,提高應用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總結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總結。

  透過這次學習,使我對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的艱鉅。同時對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對資訊科技的綜合運用能力,現在已不只停留在課件的製作上。使我認識到做為一名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並致力於把它們應用於課堂內的教與學活動中,在學習中,我深深的體會到:

  1、教師應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身。

  2、教師應是高素質、複合型創新人才。

  3、教師應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

  資訊科技應用提升工程實踐總結9

  我能夠參加這次的“語文網路資訊科技提示工程”的學習,確實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但在學習中我也遇到了許多困難,我的心理也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形式在發展,資訊科技的提升對於我們每一箇中小學老師來說都是刻不容緩的事情。過去的那種傳統的,機械的,枯燥的教學方式,現在的孩子們也不喜歡了,也跟不上形勢的發展。要想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如果沒有資訊科技的幫助,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真的很難。

  在這次的學習中,特別是看了專家們的教學影片,我真的受益匪淺,微課、PPT、動畫、電子白板的製作和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真的對於教學中遇到的難點確實起到了杯水車薪、畫龍點睛的作用。PPT畫面的演示、形象動畫的表演、電子白板的靈活、再加上合適的音樂或解說,孩子們一看、一聽、一動,不管是在情境上,還是在知識的難點上都迎刃而解了。

  資訊科技——我們每一個老師必須學習好,我們這些臨近退休的老師也一樣。古人云:“做到老,學到老,還有三樣學不到。”所以,我們每一個老師都要做好終身學習的準備。一定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我也有這個信心,我相信自己——只要努力、虛心向老師們學習,肯定會學好的。我為自己加油!

  資訊科技應用提升工程實踐總結10

  短暫、緊張而讓我痴迷一週就這樣擦肩而過。20xx年11月9日到14日我與全縣各中小學教師接受了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訓學習。以理論相滲透、以技術為支撐,先後聆聽了謝文斌教授、劉芳教授、傅紹湘教授、李維魏教授、張清陽教授五位專家的理論講座及案例分析,觀摩了五堂精彩的展示課,讓我充分感受了教育技術應用的多樣性,在學習體驗中感悟了現代教育理念與運用資訊科技支援教學創新的魅力。本次培訓具備很多的優點,還增加了網路研修平臺學習任務,給我的感受很深刻,讓我的思想和觀念接受了一次空前的洗禮。下面談談自己在這次培訓中一些感悟。

  一、認識了新的課程——微課、ScienceWord科技文件處理軟體

  在11月12日在張清陽教授的講解下,我初步認識了“微課”這一門新的課程。他們指出“微課”是指以影片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微課””課將革新傳統的教學與教研方式,突破教師傳統的聽課評課模式,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之一。對於學生而言,微課能更好的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按需選擇學習,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是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在網路時代,隨著資訊與通迅技術的快速發展,特別是隨著移動數碼產品和無線網路的普及,基於微課的移動學習、遠端學習、線上學習將會越來越普及,微課必將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微課設計與製作,讓我真正的意識到自己在專業知識方面太落後與不足。還接觸了使用ScienceWord科技文件處理軟體,瞭解了ScienceWord的優勢的非線性編輯的基本概念,掌握了與自己專業相關的ScienceWord特色編排功能,其中許多基本操作特別對我們小學老師很實用的,比如:“自動標註拼音”、“算術豎式、”“漢字筆畫及動畫顯示”……

  二、專業知識方面

  透過聆聽謝文斌專家教授對“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能力標準解讀”、“資訊化教學環境”專題與案例分析的學習,使我充認識到做網際網路時代的教師,首先要具備基本的資訊素養,掌握資訊操作的基本能力和獲取資訊的能力,除此之外還應具備資訊收集處理以及表達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深刻的認識到教育資訊的重要性,教育技術應用於教學是教育資訊化的必然要求,明白了什麼是教育資訊化發的發展情況,真正理解了資訊化教學環境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我們必須掌握幾種常用的教學模式和軟體的基本應用。要“應用”為核心,以“標準”為引領。

  透過聆聽了向婷的對“資訊科技支援的學習策略與模式的設計方法”,我理解了教學模式與教學策略的基本概念,瞭解資訊科技環境下通用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探索課程整合途徑分三個階段結合——整合——融合。資訊科技環境下常用的教學策略,“應用”是起航,“融合”是教育資訊化的深水區,不同型別的學習資源具有不同的學習支援屬性。聽傅紹湘教授對“音影片素材的編輯與加工”的解析和李維魏教授對Photoshop軟體及相關概念介紹對“多媒體課件的製作與設計”深入仔細的分析與演示操作,使我真正的知道了什麼是辦公軟體強大的功能,平時我只會對辦公軟體進行簡單的應用,沒有更進一步去學習,聽了傅教授和李教授解析與演示操作,深刻的認識到什麼專業知識,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忘記年齡不忘學習,不斷來豐富我專業知識。

  三、專業成長方面

  此次培訓中先後觀摩了《眼睛》、《蝦趣》、《數學廣角》、《數學編碼》、《生命的感動》五堂優秀教師精彩的展示課,五位教師的教學模式、新的思想和理念,資訊科技能力恰如其分的運用,讓我感覺到了一個全新的教學舞臺,也為提升自己的教學素養和教學能力正真的學有所獲。透過觀摩、討論交流、評課活動、專家指導,學習到了全縣各地優秀教師的寶貴教學經驗,專業上的互補,共同提高。讓我充分感受了教育技術在各學科中應用的多樣性,不僅理解了教育技術的基本內涵,要深入到自己教學設計的每個程式中去,對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內涵也有了新的認識,為今後提升了教學設計的整合水平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時間緊湊,實用性強,只能用“收穫頗豐”來概括。

  總之,很遺憾培訓時間之短,很喜悅收穫頗多。我是70後的移動網民,雖然跟不上90後的原居民,但作為網際網路時代的一名教師,我時刻準備著學習。不敢奢望培訓中所學技能在教學實踐中立竿見影,但我會爭取把自己所學的新的教育資訊科技和新的教學理念切實地運用到教學中去。我時刻準備著清空自己,學習新的知識,老師將來的課堂與資訊高度的融合是我不斷努力的方向。

  資訊科技應用提升工程實踐總結11

  透過培訓學習,使我更進一步地掌握了有關現代資訊科技的知識,提高了認識,理論水平、教學水平也有所提高。現就這一次培訓學習的認識、體會做一總結。

  隨著計算機、多媒體、現代通訊網路為代表的資訊科技的迅猛發展,資訊科技已經滲透到了各個領域,其中在教育領域中引起了一場深刻的變化。資訊科技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對於轉變資訊教育觀念,促進教育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對於推進小學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基礎教育的發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1.多媒體資源的建設

  多媒體教學資源是經過數字化處理,能在多媒體計算機上或網路環境下執行的用於教與學活動的資訊材料。

  小學資訊科技課程性質、目標。掌握基本的資訊科技技能,促進個性化發展;學會運用資訊科技增進交流與合作,拓展視野,勇於創新,形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明確資訊社會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倫理與法規,形成與資訊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與責任感,為適應未來學習型社會提供必要保證。

  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培養他們,利用良好的多媒體資源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結果。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如人文、自然的圖片與聲音素材、剪貼畫、圖形符號、示意圖、文字材料、軟體等,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對於多媒體的應用,在其他的學科中也應該涉及,提高教師的整體素養。

  2.各種軟體的實際應用

  在這次培訓中,我會應用了幾個基本的軟體進行教學。為以後的教學更能順利進行提供了方便。資訊科技課程對於軟體的應用不多,大部分都是基礎性的應用,所以對於各種軟體的基礎知識都應有所涉獵,培養教師的理論知識和應用軟體的教學能力,同時他提高資訊科技教師的素養。

  3.校園網路的的建設與規劃

  校園網路的規劃和建設是校園資訊化的基礎是教育資訊化程序的重要環節。校園的資訊化建設將使師生的校園生活、教與學的方式和手段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必須強調的是:校園資訊化首先是一個教育問題,其次才是技術問題。

  校園網路的建立對於小學資訊資源的共享與利用有很大的好處。無論是什麼樣的網路,對於一個小學的整體教學、師資的培訓、學科的整合都有著很大的用途。

  4.培訓的感受

  透過本次的培訓,使我對資訊科技的教學有了很大的信心。培訓完了之後,對於網路技術有了新的認識,對於資訊科技的教學也有了大致的方向。會使用了部分教學的軟體,對於以後的教學有很大幫助。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積極應用各種教學資源,爭取做到實踐與理論的結合,達到小學資訊科技的教學目標,先成為一名合格的“教書匠”。

  資訊科技應用提升工程實踐總結12

  隨著課堂效益最大化的不斷追求,現代資訊科技對課堂教學的作用和影響也越來越明顯,然而在我們老師中由於教師的年齡層次和知識構成等方面的差異,使得現代資訊科技在教學中的輔助作用並不突出,但經過一個月的網上提升培訓和線下活動,我校教師在無論在思想認識以及在課堂上應用資訊科技能力都有了明顯的提升,下面針對我校這次資訊科技提升線上以及線下活動進行總結:

  一、為了使全體教師對本次活動更加重視,在培訓前我校召開了全校動員大會,成立了以副書記戴勝東為組長的領導小組。

  二、在線上學習中,我校微機組一馬當先,其他各科老師也不甘示弱,互相你追我趕,我校劉玉華老師第一個在2天之內就完成了任務,我校翟曉峰老師不但自己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學習任務,而且還幫助8名老師完成了網上的學習任務。全校的100分的老師三分之一以上。

  三、我校本次線下培訓活動做到了全學科、全員參與,所有教師參與集體備課、課後評課,共有十三位教師代表做了觀摩展示課。在集體備課和評課環節,教研組的教師發揮集體的智慧,共同研討打磨一節課,大大提升了觀摩課的質量和水平,並且這十三位教師分為兩個不同的層次,分別是中青年教師、骨幹教師,透過展示課既讓我們看到了不同教齡和層次教師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也讓全校教師領略了一堂堂各具特色的高效和魅力課堂。大家對這些老師的課堂都給予了高度評價。以下是上課教師的風采:

  四、本次培訓活動中,大部分教師都能積極主動完成學習任務,參與討論,展示個人成果,也有個別教師因種種原因未能及時完成培訓任務,這也暴露出了某些教師的學習態度和思想僵化等問題,他們不願接受新知識,不願做出新嘗試的情況,為此,在今後的校本及相關培訓中,還要不斷更新教師的觀念,提升教師的應用能力,為教師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總之,作為培訓主任,我會在自己不斷學習提升的同時,儘自己所能帶動全校教師提高對學習的認識,為大家提供形式新穎並對教學有實效的培訓形式和內容,讓全校老師的都能有所學有所得,進一步促進課堂的高效性。

  資訊科技應用提升工程實踐總結13

  今年暑期,我們根據省有關檔案精神,結合我區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水平發展不均衡的實際情況,為了教育不斷髮展的需要,為了課程改革的需要,為了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對全區中小學教師進行了資訊科技培訓。由於區教育局高度重視,進修學校的精心組織,基層學校的領導和老師的積極參與,暑期資訊科技培訓圓滿結束了,現總結

  一、領導重視,目標明確,認識到位

  培訓工作開始前,我校領導高度重視,召開了工作協調會,從組織領導到課程設定,從授課人員到日程安排都落實到位,使全體參與人員充分認識到暑期資訊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從組織領導上保證了資訊科技培訓工作的有序進行。培訓中,我們做到了有計劃、有過程、有考核、有評價,使培訓工作落到實處。

  二、授課教師工作熱情高漲,認真實施教學計劃

  正是由於多方面重視,在培訓工作中,我們全體任課教師,不畏困難,頂烈日、冒酷暑,精心備課,認真上課,勤於輔導,擔任這次教育資訊科技中級、高階培訓的8位授課教師都是中青年教師,他們工作熱情高,幹勁足,吸納新知識快,有著一定的教學經驗和深厚的知識底蘊,一接到工作任務,就馬上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嚴謹的工作態度,積極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嚴格管理,為培訓工作的圓滿完成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為了保證培訓工作的實效性,今年的培訓我們採取過程評價與終結評價相結合的考核模式對學員進行嚴格考評。這種嚴格的管理方式為此次培訓的順利完成提供了保障。此次資訊科技培訓,培訓形式和教學質量都得到了廣大學員的一致認可。

  四、基層學校領導大力支援,基層學校教師勤學苦練

  這次資訊科技培訓,我們得到了基層學校領導的支援和理解,其中,三中、實驗小學、鐵路二中、洮河中小學、金祥中學、到保中學在假前就檢修了自己的機房,安裝了相應的培訓軟體,主動申請暑假期間到他們的機房進行培訓。十三中田憶春校長在他們學校教師來進修學校參培期間幾次親自到機房檢查老師們的出勤情況。

  基層學校的教師們更是惜時如金,不放過一切學習機會,真實做到了課上“勤學”,課下“苦練”,保證了這次培訓工作的圓滿完成。不少學員說,透過學習,現代資訊科技運用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自己能獨立完成教學課件的製作了,這些足以說明此次培訓的形式和教學質量已得到學員的普遍認可。

  經統計,2014~2015年,我們共培訓了教師1851人,其中初級509人,中級916人,高階426人。實踐證明,從嚴、從實地開展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工作,不僅受到了教師的,而且實實在在地強化了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的意識,提高了教師運用計算機進行教育資源的利用、教學軟體的編制和教學設計的能力,形成了一支資訊科技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做出了貢獻,更為進一步培訓奠定了堅實的根基。

  資訊科技應用提升工程實踐總結14

  第二小學自20xx年9月25日接到區教育局轉發《20xx年汕頭市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進”工作通知》以後,正式啟動“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專案”研修培訓活動,在中國研修網專案組管理員、濠江區教育局教師發展中心指導下,按部就班開展校本研修活動。截止到11月底,學校教師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專案研修學習已全部合格。為進一步完善學校教師資訊化隊伍建設,不斷探求新方法、總結新經驗,現將此次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教學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專案開展的“整校推進”資訊化建設校本研修活動做如下總結:

  一、重視領導,明確分工

  1、成立領導小組,提供組織保障

  20xx年10月至11月中旬,學校領導及資訊科技管理團隊的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坐下研究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專案相關活動的時間、內容、形式、成果等細節工作。為有效落實此次任務,務必使所有教師在研修活動中資訊科技教學應用能力得到提升,學校研究決定,成立了以洪祥榮校長為首及資訊科技應用骨幹教師組成“學校資訊化管理團隊”小組,具體操作落實研修活動的每一個細節工作,為此次資訊科技教學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工作提供組織保障。

  2、明確任務內容,組織分工實施

  在學校資訊化管理團隊的指導下,結合培訓內容將此次提升工程活動任務明晰化、具體化,圍繞三個能力點梳理出線上研討活動、線上聽評課、研修作業及線下活動並加以實施。在研修活動的整個實施過程中,學校確定的3個教研組長起到了不可忽視的定性作用,他們既要按學校要求嚴格推進專案實施,還要及時處理、反饋組員在培訓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各教研組有條不紊地開展校本研修活動。

  二、抓落實促研修

  1、重視監管落實,紮實開展培訓

  研修活動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學校合理有效的監管。學校監管人員主要分為:校級主管領導,資訊團隊人員、教研組長。監管人員在工作中各司其責、相互配合,在上下聯動的過程中及時有效的解決研修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依據學校校本研修與考核方案,結合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線下研修活動需求,學校教導處設安排了相應的研修活動,結合11月份開始的以課堂實踐為載體的校本研修活動。所有活動具體到研修的每個重點環節都有作業要求,都有記錄留痕,為線下作業的上傳和簡報製作等工作提前做好了資料準備。

  2、明確研修主題,有效推進培訓

  考慮到參培教師對微能力點的理解和選擇,經學校管理團隊研究決定,由學校以教研組為單位對其所屬教師的微能力點進行統一規劃,並要求每個教研組在明確了三個微能力點的基礎上確定研修主題,分步開展研修活動。各教研組長在明確研修主題之後,都能積極的帶領組員在教導處的指導下開展主題研修活動。透過一步步的推進,打破資訊科技在教學中應用的瓶頸,讓所有教師的資訊化教學能力在此次活動中得到提升,在資訊科技應用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推精品,助反思

  1、理清活動形式,打造研修精品

  在此次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專案的實施過程中,採用邊學習邊推進,邊反饋邊更正,邊應用邊提升的形式開展研修活動的。透過明確環節、反饋問題、佈置任務、召開教研組長研討會等細緻工作,不斷推進提升工程專案實施。教研組長根據研修活動安排和校本平臺實際工作需要,帶領組員共同研課磨課,並推選出一名優秀教師做組內展示課,打造精品課堂案例。

  2、強化能力提升,注重分析反思

  此次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專案開展的目的旨在提升教師資訊化教學能力,學校在進行“整校推進”校本研修活動的時候,力爭多角度思考,力求多方位入手,透過維修維護資訊化教學裝置、設計實施多載體活動、校內學習培訓考核制度等方法,為教師建立良好的資訊化教學學習實踐環境,為教師資訊化教學能力的提升工作奠定堅實基礎。在整個專案推進過程中學校著重抓好三個重要環節,促進教師養成良好教學習慣:

  一是評估。透過準確的自我評估,明確研修目的、預期效果和成長方向;

  二是分析。透過撰寫教學設計,回顧課堂教學過程,找出其中的優缺點,優點加以利用,缺點努力迴避;

  三是反思。透過撰寫課後反思報告,從對教學實踐的再思考中總結經驗教訓,反觀自我得失,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專案是教育資訊化的全面升級,我校緊緊跟隨這次培訓行動,努力建設資訊化發展環境,強化鍛鍊資訊化師資隊伍,為實現資訊科技教學建設的美好未來奠定堅實基礎。

  資訊科技應用提升工程實踐總結15

  2017年10月25日開始,我有幸參加了“重慶市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能力提升工程培訓者培訓重慶市教科院班”的學習,透過兩階段共15天的學習,讓我對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能力提升工程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也對自己後一階段的任務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現簡單小結如下:

  一、加強理論修養是工作完成的基礎

  在為期15天的集中學習時間裡,為了加強我們在思想上的認識和理論上的修養,市教科院為我們準備了豐富的精神大餐,有重慶第二師範學院的田偉副教授的《資訊科技能力提升工程區域規劃與實施》和但松健副教授的《數字化學習資源的獲取與應用技術》,西南大學劉革平教授的《“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標準”及“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課程標準”解讀》和瞿副教授的《教在當下——資訊化與教學模式創新》,上海師範大學黎加厚教授的《時代變化與課堂教學變革》,還有來自各區縣教師進修學校和一線教師的案例報告,更難得的是安排了到江津聚奎中學的實地考察。這些都對我的思想產生了很大的衝擊,“大資料時代”、“雲課堂”、“翻轉課堂”、“微課”、“微課堂”、“飢餓教學法”等等無一不衝斥著整個腦海,不由笑曰“我們被洗腦了”。從培訓前的不知到知,從聽說到了解,我對此次提升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都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也瞭解了自己在接下來的任務和需求。

  透過培訓我瞭解到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能熟練運用資訊工具(手機、網路、電腦等)對資訊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組織和運用。而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我們不斷地進行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資訊素養成了終生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如果沒有良好的資訊素養,就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二、豐富的專業知識是提升工程完成的前提

  1、透過聆聽西南大學劉革平教授的《“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標準”及“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課程標準”解讀》,使我充分認識到作為一名資訊科技老師,首先要具備基本的資訊素養,掌握資訊操作的基本能力和獲取資訊的能力,除此之外還應具備資訊收集處理以及表達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深刻的認識到教育資訊的重要性,明白什麼是教育資訊化發的發展情況,真正理解了資訊化教學環境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掌握了幾種常用的教學模式和軟體的基本應用。

  2、透過聆聽專家們的講座,我發現自己對專業知識極為缺乏,很多新技術和新資訊都需要不瞭解,驀然回首間,才發現自己原來已經OUT了,再不學習將被時代的潮流所掩埋。大足區技裝中心何政權老師對word、excel、PowerPoint使用技巧的講解、九龍坡區教師進修學院王開明老師介紹的QQ影音的使用和YY語音的使用及市提升工程專案辦崔衛國老師介紹的培訓老師要能將最簡單的軟體功能挖掘出來讓老師在5分鐘之內能上手等等,對我的原有觀念都有著很大的衝擊,回想自己,對很多軟體都停留在初步瞭解或者簡單會用的基礎上,根本談不上熟悉,平時對知識的學習也存在貪多而不精的情況。這些都會制約自己的專業發展,同時也會讓自己在後邊的對教師資訊科技能力提升工程中的培訓陷入老師認為這個軟體使用太難而不願意學習的泥潭之中。透過同行的解析與演示操作,我深刻的認識到什麼是專業知識,同時我也將在今後的工作中透過不斷的學習來豐富自我專業知識。

  三、同伴互助是教師資訊科技能力提升工程順利完成的有效保證

  在本次學習中,讓人收穫最大的應該是學員們的互助學習和經驗共享精神。在學習中,充分發揮了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同學們透過QQ群相互交流自己的經驗,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和已有技術。印象最深的要算龍門浩職業中學的熊華主任,他除了給我們提供技術支援外,還經常利用休息時間給全班同學介紹新技術、新資源,並承諾將他自己所有的資源無償地給大家共享。同時,學習中一人出現困難時,認識的、不認識的同學都主動支招,幫助解決問題。這點,在以往的培訓班中甚至在學校同事之間都很難看見。在這次培訓中,我也瞭解了一些新的軟體,並在11月初回校在崗研修中嘗試用於自己的教學之中(如微影片的製作),這完全讓學生感到很驚訝,而我自己在相同內容的教學中也得以在課堂上“偷懶”。這些都告訴我在今後的培訓和學習中也需要特別重視培養同伴之間的互助精神。

  四、各種新技術運用於教學中是資訊科技提升工程的一大亮點

  在此次培訓中,培訓的專家們充分利用現代資訊科技手段輔助教學,將QQ群、線上答題(問卷星)、手機微信等引入課堂教學中,如大足龍崗一小的劉聖平老師讓學員課堂上利用QQ群參與討論,上海師範大學黎加厚教授要求用手機掃描微信參與學等均讓人眼前一亮。這些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引入,無一不豐富了課堂,讓原本沉悶的講座充滿生機和人氣。這些,也為我們今後在培訓老師和日常教學中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和手段。

  五、堅持不懈是資訊科技能力提升工程後繼發展的保證 資訊科技能力提升工程是一項長遠的工程,它並不應該在短期內就結束,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新技術、新裝置的不斷更新出現,這就需要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堅持不懈地主動學習、瞭解和掌握新技術、新知識,並不斷地運用於自己的教育教學之中,方才能真正轉變觀念,提升教學方法與教學質量,從而讓自己“懶”下來。

  總之,在資訊科技能力提升工作中,我們的培訓應該牢固樹立應用為本的觀念,培訓老師不應該追求大而全,而應該儘量追求實用,根據老師的年齡結構、任教學科與學段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讓每一次的學習能在老師自己的實際教學中起到一定作用,這樣培訓就真正起到實效了。

  資訊科技應用提升工程實踐總結16

  一、幫助各科教師具備適應現代教育的資訊科技能力。

  在現代社會中,廣大教師要學好現代教育技術的基本理論,要注重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同時還必須要加強學習教育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注重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是創造高質量、高效益教育的迫切要求。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必須要以教師的知識結構更新和教學的基本素質提高為起點。教師只有努力適應時代的要求,具備適應現代教育的綜合素質。並在教學中廣泛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資訊素質不斷提高,推廣資訊科技,最終達到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目的。

  二、拓展培訓渠道,提高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為專業化發展打下基礎。

  首先,加強教師的理論學習,讓教師從觀念上內更新,理解整合的內涵:不是簡單地把資訊科技僅僅作為輔助教學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實現資訊科技與教學的“融合”,從思想上達成共識;其次,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針對師資現狀,確定培訓內容:即:計算機意識、知識、技能與態度;學科教育理論與學科最新發展;教育技術和教育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最後,提供展示平臺讓教師透過“設計——實踐——反思——再實踐”活動提高自身素質。積極創設氛圍,將提高教師資訊科技能力。

  (一)培訓方式上

  1、走出去,請進來。選派骨幹教師參加培訓,請周邊學校優秀的資訊科技教師到學校進行講課。

  2、定時學習,以骨幹帶全體。做好校本培訓

  3、進行考核,嚴格把關。

  4、透過教師之間相互觀摩、互相介紹經驗、互相切磋等形式,提高教師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創新能力。

  (二)培訓內容上

  主要側重資訊科技操作能力,實施“硬考核”。培訓內容分為四個階段:基本技術階段、開發技術階段、整合技術階段、技術熟練階段。

  1、基本技術階段。主要培訓內容是Windows的操作技能和Office的使用方法,蒐集資訊、處理資訊的基本能力,主要解決資訊科技“怎麼使用”的問題;

  2、開發技術階段。主要培訓內容是工具軟體,像Flash、Photoshop等,主要解決資訊科技“能做什麼”的問題;

  3、整合技術階段。主要培訓內容是資訊科技與課例研究相結合起來的培訓,主要解決資訊科技“為什麼用”的問題。

  4、技術熟練階段。主要的培訓內容是Office中的Powerpoint、Frongpage和Flash的基本使用方法,主要解決資訊科技“怎麼樣用好”的問題。

  三、加強整合教學問題反思,為研究型教師發展開拓思考之路。

  教學反思是教師不斷更新教育教學方法,掌握新的教育技術,提高自己的一個重要途經。教師不僅要重視基礎理論的學習,更要特別重視掌握“診斷性”研究方法,重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的發展,突出對教學和實際情境與自身教育經驗的分析與反思。在實施資訊科技與其他學科課程的整合時,注意以下原則:

  1、要明確以課程為本的資訊科技整合目標,堅持符合學科特點和學生髮展需求的方式

  資訊科技在學科教學中應用的終極目標是學生的發展而不是技術的有無、多寡和先進與否。在教學中是否使用資訊科技、使用什麼樣的資訊科技、如何使用資訊科技都應服務於課程、教學和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在理解資訊科技整合的目標時,應避免“技術本位”的目標取向,避免單純為了炫耀技術的優勢,而偏離課程培養目標或忽視學生的體驗和發展。同時,作為學科教師,要注意處理好學科本體目標與發展目標之間的關係,不管採用何種技術、何種應用方式,應首先保障本學科教學目標的實現,在此基礎上將學生資訊素養培養等發展性目標有機融合進來,不能在學生未掌握本領域或本學科必備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時,就本末倒置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資訊素養或其他能力,並影響課程基本目標的實現。

  2、在追求課程“效果”的同時兼顧“效益”

  如果不採用資訊科技就可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甚至更佳教學效果時,我們就應該儘量不要刻意地使用資訊科技。不能不加選擇地將資訊科技用於所有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中;當有多種技術方案可供選擇時,利用低成本的技術解決方案就能達到相同的、甚至更好的教學效果時,就不要脫離實際地一味追求技術奢華和技術時髦。我們在評價資訊科技應用效果時,應注意考察資訊科技的應用對學生的學習及其全面發展是否有效、應用是否適度,而不要過多關注技術應用的多寡和技術是否前沿高階。在學校具有不同層次技術裝置時,也應注意發揮現代資訊科技的整合功能,將現代資訊科技與其他教學技術結合使用,不能因為購置了新裝置就盲目地棄置原有技術裝置。

  3、在選擇或設計教學策略、設計教學和學習活動時,應追求資訊科技應用與教學方式變革的相互促進

  教師應注意有機組合各種技術手段和數字化學習資源,幫助和支援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問題解決、交流協作等學習活動,並積極探索和組織學生開展資訊科技環境中特有的學習方式,如基於網路的探究性學習、遠端協作學習等,實現資訊科技應用與教學方式變革之間的相互促進和有機結合。一定要注意避免利用資訊科技進行“機械電灌”,或有了資訊科技支援反倒不利於學生髮展的教學方式。

  資訊科技應用提升工程實踐總結17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教育工作者,我沒有什麼理由不與時俱進;接受新的教育教學理念。

  這次遠端資訊科技教師培訓,為提高資訊科技教師的自身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我都要不斷地給自己“充電”,加強基本功的新修煉,才能不斷的開拓進取,勇於創新,才不至於被社會淘汰。所以,我對這次遠端培訓很滿意。

  透過這次培訓,使我對今後的教育教學方法產生極大影響,感受到教學工作的艱鉅。同時對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對資訊科技的綜合運用能力,使我們有能力更好的開設資訊科技選修課。我認識到做為一名資訊科技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並致力於把它們應用於課堂內的教與學活動中,在這十天的培訓中,我深深的體會到:

  1.資訊科技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需要。

  資訊素養是終生學習者具有的特徵。在資訊社會,一名高素質的資訊科技資訊科技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資訊工具(網路、電腦)對資訊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透過網路與學生家長或監護人進行交流,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資訊意識。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資訊科技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資訊素養成了終生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如果資訊科技教師沒有良好的資訊素養,就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資訊科技教師。

  2.資訊科技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教育系統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發展的資訊社會,資訊日益成為社會各領域中最活躍、最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在教育系統中,教育資訊則成為最活躍的因素,成為連線教育系統各要素的一條主線;而教育系統的一項主要職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資訊傳遞給受教育者。因為從資訊理論的角度看,教學過程是一個教育者(主要是資訊科技教師)對教育資訊的整理、加工和傳播的過程。資訊科技教師是這一過程中主要的信源和傳輸者,在教育資訊的準備和傳遞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統本身要求資訊科技教師具備一定的資訊素養。

  3.觀念上的更新

  本次資訊科技遠端培訓雖然只有短短十天的時間,但是每一天的培訓都使我在觀念上有一個更新。計算機的使用在往常對我而言就是一個進行文字操作的工具而已,本來我平時也不太注意對計算機技能的學習,總是有了問題就打電話求助,從沒有想過要自己去掌握這樣的技術。

  4.細節上的滲透

  本次培訓中,授課資訊科技教師都注重細節上的教學滲透,他們不僅教給我們技巧,更在無形中用自己的言行來引導大家,在一些細節的講解上十分細緻,恰當地滲透一些舊知識,使不同程度的老師都能得到提高。

  透過十天的培訓,雖然短暫,但使我的受益不淺,其感觸非一一能言盡。在將來的工作崗位上,我一定紮實工作,努力學習,把用所學到的教育技術知識更好地應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優秀資訊科技教師。最後,我想說,我仍會繼續學習各種關於資訊科技的知識、持之以恆,不懈的努力最佳化課堂教學,培養新時代所需要的具有高資訊技能的新興人才。這將是我以後的最終目標。

  資訊科技應用提升工程實踐總結18

  20xx年4月15-16日,很榮幸能夠代表學校的年輕教師參加了“桐城市中小學骨幹教師資訊科技能力提升培訓”的學習。雖然培訓的時間僅有短短的兩天,但是這次培訓帶給我的變化卻是巨大的。透過學習,讓我對資訊科技這一現代化工具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也為自己今後的教學拓寬了思路,現來簡短談談自己在這次培訓中的收穫:

  一、轉變思想是教學創新的前提

  在這兩天的集中學習時間裡,為了增強我們的理論修養、提高我們的思想認識,市教育局為我們準備了豐富的精神大餐。安徽師範大學的劉和海教授的專題講座《資訊化學習》、《資訊科技及應用》和《教育資訊化》,對我的思想產生了很大的衝擊;省學科評審專家唐小華老師對於微課的解讀尤為透徹,翻轉課堂”、“微課”等思想深入腦海,徜徉於大資料時代,我不禁笑曰:“我們被洗腦了”。但我意識到,這種洗腦的機會越多越好!倘若沒有這些新思想的匯入,教育上的創新也只是無源之水。教育創新,首先教育者要做到轉變思想,然後才能將新的教學理念付諸教育實踐。

  現如今,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已成為資訊化社會教師必備的專業能力。劉和海教授在講座中特別提到了“網際網路+”的概念,他創新性地認為,這個“+”實際上是做減法—減去中間環節,從而實現“網際網路+”教育的連結化、去中心化和社群化。這一思想高屋建瓴,突破了我以往的認知。

  二、豐富的專業知識是教學實踐的基礎

  透過聆聽安師大教授的《網際網路思維與教師專業化》,我意識到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首先要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其次,要輔以現代化資訊手段。當然,這些還遠遠不夠,教師還應該具備收集、處理、應用資訊的能力。而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我們教師不斷地進行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資訊素養成了終生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如果沒有良好的資訊素養,就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培訓期間,隨著講座內容的深入,我慢慢發現原來自己的專業知識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對於一些新技術和新資訊,我們都應該主動去了解,如果不與時俱進,終將被時代的潮流所拋棄。對於新興教學軟體,教師如果缺乏好奇心甚至置之不理,這都會制約自己的專業發展,同時也會在教學中固步自封。我認識到在今後的工作中需要透過不斷的學習來豐富專業知識。

  三、同伴互助是能力提升的有效保證在本次學習中,我收穫頗豐。

  而收穫最大的應該是學員們的互助學習和經驗共享精神。在培訓期間,學員們充分發揮了小組合作學習的精神,透過QQ群和微信群相互交流自己的教學經驗,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和已有技術。仰止教育為參訓教師們建立了QQ群,我們大家透過這個平臺進行交流,還經常利用休息時間給全班同學介紹新技術、新資源。在這個群中,我們得到了很多有用的建議和點撥,這一點甚至在學校同事之間都很難看見。這些都告訴我在今後的培訓和學習中也需要特別重視培養同伴之間的.合作互助精神。

  四、新技術的運用是教師培訓的亮點

  在此次培訓中,培訓的專家們充分利用現代資訊科技手段輔助教學,將QQ群、問卷星、手機微信等引入課堂教學中。這些教學手段的引入不僅,簡化了原先繁瑣的程式,而且讓原本沉悶的講座充滿生機。這些都為我們今後的日常教學提供了更多可借鑑的方法。

  五、堅持不懈是長期發展的保證

  資訊科技能力提升培訓是一項長遠的工程,這就需要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堅持不懈地主動學習、瞭解和掌握新技術、新知識,並不斷地運用於自己的教育教學之中,方才能真正轉變觀念,提升教學方法與教學質量。

  總之,在資訊科技能力提升工作中,我們的參訓教師們應該牢固樹立理論為源、應用為本的觀念。參訓老師們應該追求實用的目標,根據自己任教學科與學段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爭取讓每一次的培訓都能在老師自己的實際教學中發揮實效。

  資訊科技應用提升工程實踐總結19

  參加了“2015湖北省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能力提升”遠端網路培訓學習。經過這段時間學習,我無論在教學的理論水平、計算機操作水平、教育教學的理念、教學和學習過程的設計、開發及評價等方面都有了重要的轉變,收穫很大,受益匪淺,對現在和今後的教育教學有較大的指導和幫助。下面就談談我對本次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能力提升培訓的點滴體會。

  1、提高了資訊科技的素養。

  教育資訊科技也是一門科學,更要研究,教師要成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學的規律與教育資訊科技的整合,同時,我也認識到教師的成長離不開教育資訊技,資訊科技使老師面臨著如何成長,如何應對新的問題。透過此次培訓,讓我認識到,學會把資訊科技應用在學科教學中能使自己的教學過程條理清晰,直觀形象,學生明白易懂,特別是教學流程圖讓教學過程更加明朗化,為我的教學增添了光彩,使我對課程發展、教育資訊科技有了新的認識。認識到教育技術的有效應用對於推進教育資訊化、促進教育改革和實施國家課程標準的重要作用,對於最佳化教學過程、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2、具備了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特點及教學條件有效的設計教學活動的能力,具備了收集、甄別、整合、應用於學科相關的教學資源加以最佳化教學環境的能力,具備了在教學中對教學資源、學習活動、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的管理能力。

  3、學習內容非常實用。

  從計算機基礎操作,如文件編輯,資料的統計處理,簡報製作,多媒體素材的獲取、加工方法等,如何利用網路搜尋資訊的方法和技巧,教學設計基本方法等基本技能開始培訓,並結合大量中小學實際教學案例,特別是教學各環節的具體設計與處理,Word中的試卷設計與排版,Excel中公式與函式用於成績統計與分析,上網查詢資源和一些軟體的學習和使用,又為教師深入開展教科研、更多的獲取資料、展示成果提供了幫助。

  4、矯正了觀念的偏極。以前一提到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就把它同資訊科技培訓等同起來,經過這次培訓明白了教育技術是運用各種理論及技術,透過對教與學過程及相關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實現教育教學最佳化的理論與實踐。現代教育技術首先致力於以科學觀來考察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運用系統方法分析教學問題和設計教學策略,力求發揮教學系統的整體功能,透過最佳化教學過程來獲得儘可能理想的教學效益。

  本次培訓是一次實用性非常強的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優秀的案例給了我示範,堅實的理論給我教學的動力,我要把把這次培訓所學到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帶到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透過國培專案研修學習,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教研技藝的增長!今後我將努力做到:

  1、將這段時間學習的教育理論投入到實踐教學中去,為做科研型老師而努力。

  2、加強學習。除繼續學習理解本次學習培訓內容外,還要多讀報刊雜誌,積極撰寫教育論文、案例分析和教學反思,做終身學習的表率。爭取能在刊物上發表作品。

  3、認真做好課題研究,轉變觀念,探求新課程改革中的“熱點和亮點”。

  4、充分利用好各種學習的平臺,加強交流,讓智慧碰撞,讓“國培”計劃播下的“種子”生根、發芽、長葉、長枝。

  5、今後繼續透過網路線上積極參與交流研討,及時瞭解最前沿的教改資訊,擴充套件自己知識視野,促進自身提高。

  資訊科技應用提升工程實踐總結20

  20XX年11月開始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遠端培訓,使這個冬日尤其忙碌,每天上課之餘,便置身網路學習平臺,雖陣陣寒意,而竟不覺。

  一、眼界視野更高闊

  課程學習與研討交流過程中,深感專家的專題講座、名師的課題講座,都是理論水平高、立意高遠、立足課堂,既具前瞻性、又密切聯絡實際,使我在觀念得到更新、理論得到提高、知識得到積澱的同時,眼界視野更高闊。現在感到我們的辛勤耕耘,也可能不知不覺中,就匯入資訊科技推動教育變革的洪流之中,雖然我自知做不了“可汗”,卻能理解它存在和發展的合理性與價值意義。

  隨著xx年高考的到來,高考志願填報也將提上日程,在此為各位考生提前收集整理了大量實用的高考志願填報資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部學位中心授權釋出xx年學科評估結果,其中電氣工程,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一級”授權的高校共30所,本次有26所參評;還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級”授權和碩士授權的高校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41所。以下是在電氣工程排名前10名的高校。

  二、參與互動更積極

  在網路學習參與專家影片答疑活動、瀏覽簡報、學習同伴優秀作品的過程中,切實感受到網路平臺功能強大,教育資源豐富,專家名師的水平高,同行之中山外有山。文章和評論,觀點獨特新穎、方法行之有效。在這裡,好的講座可反覆收看,並有配套的資源下載供參考;提出的問題,有人助答;同行在關注、評論你的發言,你也自覺不自覺參與互動。雖在現實互不識,網路線上見如故,哪怕在靜靜的深夜,你也絕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面向資訊化的教師專業成長。教育資訊化領導力應該體現在——在教育資訊化的程序中,教師的專業發展面臨著新的要求和新的機遇。教師需要掌握基本的技術應用能力,需要掌握將資訊科技整合到課程中的教育技術能力,需要掌握藉助資訊科技尋求終身發展的學習能力。學校領導要認識到,面向資訊化的教師專業成長,是教育領域系統規劃資訊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為教師的專業發展制定相應計劃,以內化為教師自覺利用教育資訊化的執行力。

  三、手段手法更熟練

  多年來,學生已習慣於教師講、學生聽、做筆記、課後背。如何讓學生“動”起來,老師們確實動了一番腦筋,可當學生真的“動”了起來以後,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課堂氣氛空前活躍,學生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課堂紀律難以控制,教學任務難以完成,最令人擔心的是考試怎麼辦?課改使學生思維變得活躍了,他們的自我意識增強了,甚至敢於向教師挑戰,教師得放下架子,學會蹲下來欣賞學生,學會換位思考,有勇氣承認自己有不懂的地方,願意與學生共同探討。因此一節課,無論怎麼準備,都不會盡善盡美,課堂上會發生很多事先無法預知的情況,有時教學任務沒有完成,這是很正常的,但學生在某一方面獲得了充分的發展,就應當肯定。

  專家建議:優秀的銷售人員需要的素質包括:積極的進取心、堅持不懈的態度、與其他人良好溝通的技巧、給人信任度以及在商談中營造舒適氛圍的能力。沒有什麼銷售經驗的大學畢業生,如果看好一個公司的銷售職位,就要儘可能多地去了解這個公司的情況,這樣可以增加應聘成功的機會。不論所受教育水平如何,銷售人員對他們銷售產品和服務應該有綜合的掌握。更重要的是,銷售人員應該能夠有效地把產品和服務資訊與客戶進行溝通。建議同學們多看介紹銷售技巧的書籍,參加一些公司組織的促銷活動(在學校招聘兼職業務員或促銷員),去一些專業網站、論壇和那些高手交流。

  經過培訓,不僅對具體的通用資訊科技, WORD、PPT、PLASH等掌握加深,對用工具處理檔案的技巧(比如圖片、音影片處理)、素材的蒐集、資源的整合、課件的編寫也更熟練。當然也體會了在網路平臺中伴隨著經驗值提升是貢獻的增加,有貢獻才能分享。儘管目前主要還是用資訊科技支援最佳化教學環節,對“微課程”、“電子書包”、“翻轉課堂”尚無能企及,但自如地利用多媒體與課程融合,教師、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組合成了一個合理、協調、有創造性和發展性的學習整體,已經算收穫頗豐。

  四、研修課題更具體

  作為一線的老師只有認識課標讀懂教材,才能像教材那樣給孩子提供一個學習的空間。知識也有保質期,作為教師經驗是財富,同時也可能是羈絆,經驗是原有的,社會在發展需求也在改變,如果僅靠那點舊的教學經驗,自然無法讀懂現有的教材,無法與新的教學理念接軌,那麼給孩子的是圍牆裡的天空,而失去到牆外天空的視野,所以只有更新知識,用全新的科學的,與時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來武裝教育者的頭腦,建立起全新的知識結構和教學理念必然充滿生機和活力。

  學習讓我認識到,雖身處農村,但思想不能落後,不能每天只坐在那慨嘆技術的落後,應努力有效地利用好學校的現有資源,讓它服務於學生,服務於教育,努力縮短我們的孩子與城市孩子的距離!

  矯正了一些有偏差的想法。以前學校教師每當喊更新教育教學方法時,都會以條件有限為藉口。現在我更清晰地知道教育技術除了利用資訊科技外,只要合理、科學地使用教育技術,同樣透過傳統的媒體也能上出一堂高質量的課。

  本次培訓最大的特點是“學評測一體,融入過程”, 研修成果的呈現,無論是資訊科技支援的教學環節最佳化課程作業,還是校本實踐環節提交研修成果(教學設計、教學課件及相關資源、教學反思等),都是立足學校、課程、學生,在專家引領、同伴互助協同、個體反思實踐中完成。

  透過一個多月的資訊科技培訓學習,我對資訊科技在教學中的應用有了進一步的理解。聽了專家的講座和培訓老師的指導後,我感觸最深的是微課的認識與製作方法。培訓中,老師一方面要求我們以超脫姿態,踏實前行,堅持遵循教育規律,研究微課新思路;另一方面也要求我們自覺培養自學發展意識,力求適應現代教育技術的要求,促進學校的資訊科技教學上新的臺階。透過深入學習,下面談一談這次培訓學習的一些感悟。

  五、實踐運用更自覺

  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把語言、聲音、影象、文字、動畫、音樂等經過處理後,形成一種全新的、圖文並茂的、豐富多彩的形式呈現教學資訊,彌補了以往課堂教學中的某些不足,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難點,最佳化數學教學有很大的輔助作用。以往可能更多在上公開課才調動全力運用,現在成為常態,自覺運用。

  按照個人工作特點制定一年的發展研修計劃,努力結合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到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實踐;在反思中改進,在改進中提升,使研修、工作、發展同步推進。

  資訊科技應用提升工程實踐總結21

  20XX年2月22日、23日,我有幸參加了惠農區教育資訊化領導力和惠農區第三批骨幹教師培養物件的培訓。為期2天的培訓,深感自己與當今先進的教育資訊科技的差距,也深刻的認識到了先進的教育資訊科技在教學中可發揮重要的作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深刻的認識到了只有不斷的學習,接受新理念、新技術、新事物,學會並運用新理念、新技術,才能跟上現代教育的步伐。現將參加這次培訓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1、提高了教育資訊科技的素養。第一天上海師範大學鮑賢清教授《微時代的教育創新》的講座,第二天寧夏教研室資訊教研員楊宏軒老師《資訊化教學資源應用》的講座,讓我認識到:教師的教學是一門科學,需要研究,需要創新,教育資訊科技也是一門科學,更要研究,創新。同時,我也認識到教師的成長也離不開教育資訊科技,教育資訊科技使老師面臨著如何合理運用教育資訊科技,如何使教育資訊科技在教學中發揮最大的功效。透過此次培訓,讓我認識到,學會把教育資訊科技應用在教學中能使自己的教學過程條理更清晰,學生更明白易懂,讓教學過程更明朗化,可以為教學增添光彩和活力。

  2、提高了專業知識水平。這次給我們培訓的老師,他們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等專業知識水平、敬業精神都是一等一的。經過他們耐心細緻的講解,讓我認識到學無止盡,教育思想、教學觀念還有待於不斷地提高。特別是2天培訓所學到的東西,更要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地嘗試、運用。真正的把教學和教育資訊科技整合,融會貫通。

  3、教育理念不斷得到更新。透過2天得培訓,使我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學觀念,瞭解了先進的教育資訊科技理論,在教學活動中更能如魚得水、調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學方式、方法,聯絡學校及學生的實際合理地把教育資訊科技運用到教學過程中,切實提高教育教學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發現了自己在教育資訊科技中需解決的問題,發現了在教學中運用教育資訊科技的差距與不足。

  網路研修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對農村教育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隨著教改的深入和網路教研的蓬勃開展,網路教研專案已成為推動教改,推進素質教育的強大動力,成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

  總之,透過這次培訓,使我對教育資訊科技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有深度,使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我一定把這些感悟用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並不斷的完善它。把教育資訊科技合理地融入課堂教學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教學實效。

  資訊科技應用提升工程實踐總結22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能參加這次以“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的骨幹教師培訓者培訓,使我感到很榮幸,故而倍加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

  雖然這次培訓的時間很短,但透過這十天的資訊科技培訓學習,我對資訊科技在教學中的應用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在聆聽了專家的講座和與學員之間的相互學習、交流中,我認識到資訊科技對加強教師教學的重要性。隨著以計算機為核心的資訊科技在教育中的廣泛應用,教師不是像以前那樣,單憑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即可進行教學,而是綜合應用多種媒體技術,利用多媒體和微機網路,開展教學。教師不能只停在原有知識的認識上,要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己,不斷充實自己。現在的學生更是聰明,他們不僅能在學校裡學習知識,還能透過電視、網路等多種途徑學到更多的知識。因而,教師必須有一種超前意識。

  作為教師,我們最重要的還是在於教學。在教育資訊化的浪潮中,我們要改變教學模式、改變學生的學習模式。在這裡,我們學習了微課、慕課、與翻轉課堂的相關知識。這些新技術深刻影響著基礎教育,慕課是大規模開放線上課程的簡稱,是為了增強知識傳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協作精神的個人組織釋出的、散佈於網際網路上的開放課程。微課,主要是指以影片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慕課與微課的區別,一個是教學模式、學習模式方面,一個是資源、內容方面,微課為慕課做準備,把教學內容碎片化。翻轉課堂,就是教師建立影片,學生在家中或課外觀看影片中教師的講解,回到課堂上師生面對面交流和完成作業的這樣一種教學形態。翻轉”讓學生自己掌控學習,“翻轉”增加了學習中的互動,“翻轉”讓教師與學生、家長的交流更深入。我深刻認識到,不久的將來,我們的教育將會發生深刻的變化。

  在這裡,我們透過學習,學過小組合作,我們懂得了教學素材收集與加工的方法,學會了多媒體教學環境及課件製作,我們學習了製作微課。對於微課的應用來說,技術只是形式,內容才是核心。微課的路在於與學科結合,內容結合,作為微課的使用者,應該既要懂必要的資訊科技,又要有專業的學科知識。雖然我們的學校硬體裝置與重點學校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電子白板、微課、翻轉課堂的使用暫時還很難,但資訊時代的變革是相當快的,所以我們要在理論上認識它,技能上掌握它的製作,適當的加以嘗試,當條件具備的時候,我們可以迅速的應用它,改進我們的教學方法、方式,提升我們的教學質量。

  培訓時間雖然短暫,但使我們受益匪淺,其感觸非一言能盡。在以後的工作中,轉變思想,進一步熟悉各種新技術、新觀念,投身新技術在教育中的實踐,為教育資訊化促進教育現代化做貢獻。

  資訊科技應用提升工程實踐總結23

  這次參加“國培計劃”201x--河南省農村中小學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收穫頗大。 資訊科技教育是中小學的選修課,透過開設資訊科技教育,意在增強學生的資訊意識,培養學生具有收集、傳輸、處理、應用現代資訊的能力和具有應用多媒體計算機和網路技術進行學習的能力,而教師透過資訊科技則極大的提高了教學效率。

  一、 更新了教學理念

  這次培訓的主要內容是掌握教育資訊化應用能力。透過這次培訓,我進一步樹立了 “教育資訊科技為學校教育教學服務”的理念;我明白了資訊科技和學科整合使教育教學賦予更多的內涵,能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有利於教師專業發展,改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方式,使我們的課堂更具活力,使我們的教學更具實效。

  二、提高了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

  這次培訓前,先做了網上設定的問卷,網站根據回答的情況建議你選擇你學習的科目,,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根據所需來學習,極大的調動了老師學習的自覺性。對我而言,提高了蒐集和處理資料的能力,學到了整合和開發教學資源的方法以及傳輸和管理教學資源的方法;提高了資訊科技與小學數學學科的整合能力。這對我今後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大有裨益。

  三.指明瞭未來努力的方向

  積極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用以指導實際的教學工作,向新課改的目標不斷努力。在教學過程中,改變灌輸知識的思想,更注重學習方法的傳授,幫助學生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利用資訊科技手段,與其他學科有效整合,使學生更喜歡、更容易接受、學到更系統、有價值的知識。

  透過這次學習,使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對資訊科技的綜合運用能力,現在已不只停留在課件的製作上。使我認識到做為一名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並致力於把它們應用於課堂內的教與學活動中。同時必須看到仍存在許多不足亟待改進,必須時時檢視自己,不斷完善,才能更好的為學生服務,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貢獻自己的力量。

  資訊科技應用提升工程實踐總結24

  一、做為一線教師,對於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早已不陌生,然而能夠深入進去地去對新課程新教材做更深入的研究、探索、思考、挖掘似乎卻不多,而這樣的學習似乎正好為我們去挖掘去思考新課程新教材中更深入的內容提供了機會。這次研修讓我們有幸與專家和各地的精英們交流,面對每次探討的主題,大家暢所欲言,各杼已見,濃濃的學習氛圍不言而露,儘管不曾謀面,但資訊科技研修拉近了我們的距離。

  二、認真的聽、看專家老師的專題解析,認真做好筆記,力爭重要的內容記在筆記本上,領會在心裡,落實在教學實踐中,透過學習,解決了我們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很多疑難問題,如:解決問題教學如何創設切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合作學習如何做到恰當的時間利用等。使自己在師德修養、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駕馭課堂、把握教材、交流溝通、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更新了教育理論,豐富了教學經驗,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結識了許多優秀的教師,開闊了視野,充實了自己。

  三、名師的講座智慧親和、精彩紛呈,讓我折服,專家的講座內容既深刻又通俗易懂,既發人深思又生動有趣,他們對數學的前沿引領,讓人耳目一新,心存敬仰,讓我們經歷了一次思想的洗禮,享受了一頓豐盛的精神大餐,指明瞭當前數學教學的方向,課堂教學,專業成長有針對性和操作性以及實用價值,要以這次遠端研修培訓為契機,繼續加強自身的學習和提高,利用各種形式廣泛收集課程資源資訊,認真向課程專家團隊和同行學習,不斷充實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業務素質,以勝任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

  四、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有機整合,儘可能多的為學生學習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以促進學生利用資源進行學習,要為學生的主動與資訊創造更多的條件和機會,使他們能夠透過主動參與、學會學習得到發展。透過這次研修,在我們的頭腦中進一步確立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轉變教育教學理念的重要性,使自己堅信只要堅持搞好素質教育,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以教師的專業發展為支撐,進一步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就可以實現學生的素養髮展和教學成績的雙贏。

  五、在一系列發帖、回帖、網上答疑的活動,線下聯絡崗位實踐,我理解到了新課程的很多理念,新方法,對我的觸動很大。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培訓是一種方便而又有實效的培訓形式,給我們農村小學教師提供了特別好的學習交流平臺,努力完善自己,勇於探索,,不斷提高自身的課堂教學水平。加強教學反思,認真聽取學生的意見和聽課教師的評課建議,及時修改、補充、調整、完善教學設計和教學策略,這對教師的專業發展和能力提高是非常必要的。一個教師如果堅持寫教學反思,幾年以後很可能成為名師。我們要堅持寫課後反思、階段性反思、學期後反思和學年反思,在反思中成長、在反思中進步。

  總之,回顧這次培訓學習,可謂收穫頗豐,收穫的是專業教師專業成長所必不可少的基本素養。對於這樣的學習來說,也許我們付出的是忙碌,但我們收穫的卻是提高,是教師基本素質的提高,它是我們今後工作的資本。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網路研修中來,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努力將本次研修所學教育教學理論知識用到實處,同時還要帶動其他老師積極參與,以促進學校、學生的發展。同大家一起在網路研修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資訊科技應用提升工程實踐總結25

  從2018年12月28日2015年4月17日,我們很高興地參加了資訊科技能力提升工程培訓者國家級培訓。經過為期四個多月的學習,我們的收穫是巨大的。

  一、教育觀念的真正轉變

  以前,我們們總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來教學,老師教學講得多,學生聽的多,這樣,還是採取“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這樣教出來的學生難免出現很大的差異,教學效果也不好。老師用這種教學方法把自己也搞得很累,學生學習也沒有多大興趣,還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了抑制,更談不上創新能力的培養。經過這次的培訓,我們意識到新的資訊化年代,學生接受資訊的方式也發生了改變,我們要讓學生主動去學習,主動去收集需要的資訊,主動去培養自學實踐的能力,才能有助於學生的綜合發展,才能達到理想化的學習效果。所以,我們教師一定要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用新的教學手段來改進我們們的教學方法,才能順應時代的發展,才能培養出對社會有用的創新型人才。

  二、學習觀念的轉變

  從許多講課的專家來看,他們的知識十分豐富,見識廣博,善於學習先進的理論,並進行深入研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知識理論體系。他們為什麼會有許多新的見解呢?我們想,

  這與他們喜歡學習有關。他們總會“追隨”一些新的理論和方法,不斷去學習,不斷去總結,不斷去提高。所以,我們聽到他們講的總是自己很少聽說過的。當然,除了利用電腦、移動終端進行學習,他們還向實踐學習。向實踐學習更為重要,他不是照搬別人的東西,他是將別人的東西進行再創造,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東西。所以,這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我們回去後,一定要加強理論和實踐的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成為一個博學多識的語文教師。

  三、知識水平和能力得到提升

  在每天的聽課中,我們認真做好筆記,認真聽課,不時用手機拍下講課內容。回到寢室後,我們又把講的內容再仔細地看,不懂的我們會向其他老師請教。透過這次學習,我們很好地掌握了“翻轉課堂、微課、慕課、移動學習、大資料”的相關知識,我們回去後一定把這些相關知識儘快地用到教學中,讓它們發揮更大的作用,真正地轉變教學方式。對於學到的軟體運用知識,我們休息時,把它安裝在電腦上進行學習,直到把軟體弄懂。每天晚上,我們會堅持寫學習日誌,並把學習日誌釋出到重慶北碚研修社群的網站上去。透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們的知識水平、軟體使用能力、製作微課的能力都有相當大的提高。這是我們最大的收穫。

  四、學到了新穎的教學風格

  從給我們作講座的專家和教師身上,我們看到了他們上課的風格,領會到他們的講解方法,學到了他們的教學藝術,以及如何在課堂上和學生互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總結了一下,他們準備充分,善於運用新媒體技術、使用一些讓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來教學,這樣就會收到不一樣的效果。我們回去後,要好好總結,好好運用這些教學方法,讓我們的課堂更富有魅力。

  總之,這次的學習收穫還有很多,我們希望今後有機會多參加這樣的培訓,來不斷充實自己,發展自己工,提高自己。

  資訊科技應用提升工程實踐總結26

  參加“國培計劃”已有三個多月了,基礎知識內容已基本學完,現將近期學習情況總結如下:

  首先,我要感謝“百年樹人”提供的學習平臺,感謝祝智庭、沈書生、顧小清、李嵬、張攀峰、王博明等專家教授的精心講解,感謝“五人行”學習小組的啟示,感謝學友和同事們的給力。

  雖說是初級培訓,但對於我來說,的確稱得上是收穫頗豐:受“五人行”學習小組的啟示,我校成立了“四人行”學習小組,王單方、王桂芳、馮玉梅,他們三人是長期帶資訊科技課程的,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我在他們的幫助下,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再加上“百年樹人”這個學習平臺,我的政治教學不說“如虎添翼”,也不說“馬到成功”,最起碼是“學有所獲,學以致用”了。主要收穫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知識與能力方面:

  1.掌握了教育技術的基本概念,理解其意義和作用。

  2.瞭解了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的基本概念。

  3.掌握了教學設計的過程及其關鍵環節。

  4.懂得了媒體的特點,瞭解各類媒體對教與學的支援作用。

  5.學會了運用技術進行教學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

  第二、過程與方法方面:

  1.編寫了學習筆記,準備上傳到網校與學友和同事們共享學習成果,在qq空間開闢了“學友觀點”專題日誌。

  2、學會了完成一節課和一個教學單元、主題的教學設計,並能夠據此實施與展示、研討教學。

  3.掌握了分析演示型教學媒體特點的方法,提高了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能力。

  3.學會了運用文字編輯軟體編制常用教學文件,運用網路工具蒐集教學資源,運用多媒體工具如offficeXX、“windows畫圖”、格式化工廠、會聲會影9.0等對文字、圖片、聲音、動畫等資源進行簡單的加工處理,運用簡單的課件製作工具或網頁製作工具整合教學資源。

  4.學會了使用常用的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的量規和方法設計課堂教學評價活動。

  第三、情感與態度方面:

  1.消除了教學中應用資訊科技的畏懼心理,形成了對教育技術促進教學的認同。

  2.形成了將教學技術與教學實踐緊密聯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形成了教學資源和教學資訊的正確認識和初步的選擇、處理和加工能力,建立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

  4.瞭解了技術對社會、對學生髮展的重要影響,樹立了在教學中運用技術的緊迫感和使命感。

  我期盼著培訓早日升級,期盼著學校的班班通也早日升級為“造橋”案例中系統裝置,期盼著學校每位教師都能參與一次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的“初級——中級——高階”培訓,期盼著

  “平時不學習,用時徒傷悲”。讓我們記住列寧同志的教導:學習,學習,再學習!更要記住我們祖宗的告誡:刀不磨要生鏽,人不學要落後!

  無情歲月增中減,有味詩書苦後甜。我說:學友同事親無間,有味媒體只有甜!

  資訊科技應用提升工程實踐總結27

  去年,我有幸參加了“國培計劃20xx”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訓學習,此次培訓是透過電腦、網上課堂自學,雖然是這樣,但是我認真聆聽了專家們的講座,與同行在互動平臺進行了熱情洋溢的交流,及時寫了研修日誌,總結、發帖、回帖,和認真撰寫並及時上交作業。透過培訓讓我懂得了很多以前所不瞭解的知識,讓我感覺到真是學無止盡,覺得受益匪淺,對於現代資訊科技與數學學科整合的理念得到了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也促使了自己在以後的數學教學過程中積極運用。現將我培訓學習體會總結如下:

  此次培訓不但全面,而且細緻,有各種軟體培訓實踐。“國培”為我們這些在職一線教師提供了良好的學習資訊科技應用於教學的機會,同時也向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學習期間,專家們精彩的講座一次次激起了我內心的感應,更激起我的反思。在這種理論和實踐的對話中,我收穫著專家們思想的精髓,理論的精華。聽了教授的講座,我進一步體會到了資訊科技應用於課堂教學的重要性。知道資訊科技應用能力的提升對於課堂教學的意義,在教學中,利用電子白板多創造互動機會,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以促進學生利用資源進行學習;

  要為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創造更多的條件和機會。使他們能夠透過主動參與、學會學習、得到發展。

  在培訓學習中,特別是各位專家在專題講座中,闡述了自己對小學數學教學的獨到見解,對新課程的各種看法,對數學思想的探討,在專家們的引領下,我對新課程有了全新的理解和完整清晰的認識。站在素質教育的高度,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發現在平常的教學中,自己思考的太少,只注重上好每一堂課,發現問題及時查漏補缺,對學生的個性發展、終身發展考慮的不多。透過學習我轉變了思想觀念,與其給學生一碗水、一桶水,不如幫學生找到水源,學生找不到方向時,與其告訴他方向,不如給他們指南針,要把目光放長遠一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

  這次培訓學習,對照各個模組的培訓知識,我發覺自己以前的想法非常幼稚。針對我校的實際,我認為在農村中小學中,要上好一節資訊科技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我們農村小學還有很多學生家庭沒有電腦,很少有機會與電腦接觸。學校的計算機少,電腦配置低,難以保證學生正常上機實踐的問題,給正常的資訊科技教學帶來了諸多不便。在此次培訓我轉變自己的學習觀念,堅持每天都上網學習,參與線上交流並高質量完成作業。並且注重學思結合,把所學知識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在不斷反思中促進自身素質的提高。

  此次培訓,我瞭解了資訊科技基本工具的作用,認識了多媒體,瞭解了計算機在其他學科學習中的一些應用。掌握學科教學與資訊科技整合的教學設計方法,能夠用資訊科技有效設計學科教學方案。掌握有效課堂教學方式方法,準確診斷和切實解決學科教學問題,提高課堂教學實施和評價能力。掌握多媒體技術,熟悉多媒體軟體的使用,瞭解多媒體課件製作流程已成為當代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而製作課件既要講究精美又要講究實用。製作課件是一個艱苦的創作過程,優秀的課件應融教育性、科學性、藝術性、技術性於一體,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者的潛能,強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所以透過此次培訓使我學會從網上等多種途徑下載影片、圖片等資源,並將它們整合到課件中等技術操作,從而製作出更加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課件,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次培訓使我對資訊科技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統,使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透過培訓學習,不但提高了我對新課程的認識,還使自己的資訊科技教學能力與技術得到了提高,為了真正推資訊科技的發展,我將會把所學知識應用於日常教學工作中,推進學校資訊化建設。

  學以致用,才是根本。這次研修培訓,我再次充電,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確了今後努力的方向,我要以這次培訓作為起點,活到老,學到老,,不斷進取,不斷創新,探索,提高自己的素養,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和學生共同成長,與時俱進。

  今後,我將一如既往,踏踏實實地繼續學習,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個人資訊素養,多學習相關的知識,認真鑽研學習業務知識,提高業務水平,為教育資訊化建設做出自己的努力!

  資訊科技應用提升工程實踐總結28

  教師隊伍建設是教育資訊化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是資訊化社會教師必備專業能力。2015年7月至9月,我有幸參加了湖北省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能力提升工程校長培訓,張志紅老師參加了湖北省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能力提升工程骨幹教師培訓。新學期開學後我們鎮小全體教師也參加到此項活動中來。這次培訓經歷了兩個多月的線上培訓學習和線下研修,對我們的幫助頗多,提高了學習品質,加強了對教育資訊化的理解,提升了對資訊科技的綜合運用能力。

  一、堅定改革信念,更新教育理念

  人類社會進入二十一世紀,資訊科技已滲透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學習方式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全民教育、優質教育、個性化學習和終身學習已成為資訊時代教育發展的重要特徵。資訊的獲取、分析、處理、應用的能力將作為現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的標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裡指出,資訊科技對教育的發展會產生革命性的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今天的教育和老師將生活在未來,未來的學生將生活在過去。如果我們像昨天一樣教今天的兒童,我們將會剝奪兒童的未來。所以我們不要故步自封,要用心傾聽技術時代的變化和變革。

  本次培訓,透過聆聽專家教授對“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能力標準解讀”、“資訊化教學環境”專題與案例分析的學習,我充分認識到作為新時代的老師,首先要具備基本的現代資訊素養,掌握資訊科技操作的基本能力和獲取資訊的能力,除此之外還應具備資訊收集處理以及表達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深刻認識到教育資訊化的重要性,明白教育資訊化的發展情況,真正理解了資訊化教學環境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未來的教育是建立在完備的學習資料記錄與分析上,這是網際網路教育真正革新我們教育的方向所在。

  二、攻克學習難關,提升技術能力

  在中國教師研修網上,透過診斷測評,我瞭解到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資訊化水平還很低,明確了自己的資訊科技教學應用的短板和努力方向。在階段一和階段二的學習中,我從自身工作環境與需求出發,瞭解適合的技術工具,如Sound Forge軟體、互動式白板的應用等,製作教學資源,最佳化課堂教學,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升課堂教學效益。其中互動式白板的使用就是我學習的難點,我校的微格教室裡雖然配置了白板,但我卻不會使用,即使偶爾操作一次,用完也忘了。為了這個攻克難關,我來到學校的微格教室,開啟白板,一邊看專家影片講座,一邊動手操作,遇到不懂的問題還透過電話請教微格教室的管理教師,終於對白板的使用有了一定的瞭解。

  階段二的課程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操作性。《音影片編輯的高階進階》主要介紹了Sound Forge這款軟體。授課老師對它的功能和特點做了介紹,並介紹了Sound Forge的介面和工作視窗,並詳細講解Sound Forge中音訊的編輯,主要包括:聲音的任意剪輯、錄音、單聲道轉換雙聲道、音量大小的調整、聲音的淡入淡出、音訊的生成等幾部分內容。這門課程大大提高了我使用音影片編輯器的效率。學習了PPT的製作和設計後,我及時上傳了自己製作的PPT 。在坊主的精心點撥下,才發現自己以前在執教學前教育專業的幼兒教育學課程時,使用的PPT背景圖片雖然活潑,但稍顯幼稚,與中職生的年齡特徵和欣賞水平不完全相符,從而有效地改進了自己的PPT課例。

  三、互動交流促發展,靈活運用見成效

  在中國教師研修網參與專家答疑活動、瀏覽簡報、學習同伴優秀作品的過程中,切實感受到網路平臺功能強大,教育資源豐富,專家名師的水平高,令人歎服,讓人嚮往。同行之中高手如山,上傳的文章和評論,觀點獨特新穎,解決難題的措施行之有效。在教師研修網裡,自己喜歡的講座可反覆收看,並有配套的資源下載供參考;提出的問題,有人助答;坊主、同伴在關注評論自己的發言,自己也會情不自禁地參與互動。有的人雖在現實互不識,網路線上卻見如故,哪怕在靜靜的深夜,你也絕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這次培訓的學習內容非常全面、實用,除了教育技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研究方法有點兒偏重於理論學習外,主要從計算機基礎操作,如文件編輯,資料的統計處理,簡報製作,多媒體素材的獲取、加工方法,如何利用網路搜尋資訊的方法和技巧,教學設計基本方法等基本技能方面進行培訓,還結合大量中小學實際教學案例,特別是教學各環節的具體設計與處理,上網查詢資源和一些軟體的學習和使用,教師如何深入開展教科研、更多的獲取資料等培訓內容,為第五階段的成果展示提供了指導與幫助。教師把自己在網上網下學到的手藝用到自己的日常教學中,使我們的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變得更加完美。看到她們與以往炯然不同的精彩表現,喜不勝收。

  總之,這是一次難以忘懷的培訓,它充實和完善了我,在這裡每一天都有收穫,專家的獨到見解,同伴的鮮活經驗,學習無處不在,收穫處處留存。我多麼希望研修平臺能永遠向大家開放!然而,培訓即將結束,是終點也是起點,我更多感到的是責任、是壓力,伴隨著資訊化的教育改革任重而道遠。

  資訊科技應用提升工程實踐總結29

  我有幸參加了2017學年文昌市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訓學習。透過培訓、學習、交流、反思,使我對教育資訊化的發展有了新的認識,特別是當今以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技術正飛速的發展,改變我的學習方式和工作方式。在當今,資訊的獲取、分析、處理、應用的能力將作為現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的標誌。特別是對於我們教師這個群體而言,更有深遠的意義。

  一、提升了專業知識

  透過聆聽專家們對“網路學習資源應用”、“學科教師的媒體素養培養”、“電子白板的創新應用”、“中小學微課設計與製作”、“微影片的加工與編輯”等等的解析,才真正的意識到自己掌握的資訊科技的匱乏,軟體使用的貧瘠,也深深的認識到資訊科技能力的提高對於一個現代教師的重要性,跟上時代的步伐,跟上資訊的腳步,跟上社會的發展,跟上教育模式的改革就要熟練掌握和應用現代化的技術和工具,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也要求我們適應教育的資訊化的到來,適應教育資訊化的全面改革。聽了老師們的解析與演示操作,使我開拓了視野,資訊科技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透過聆聽專家教授對“教師資訊科技能力標準解讀”、“數學課堂上的資訊化教學環境”等專題與案例分析的學習,使我充認識到作為現代社會的一名老師,首先要具備基本的資訊素養,掌握資訊操作的基本能力和獲取資訊的能力,除此之外還應具備資訊收集處理以及表達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真正理解了資訊化教學環境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掌握了幾種常用的教學模式和軟體的基本應用。今後,我將在的工作中不斷學習來豐富專業知識。

  二、更新了教學方法

  本次的遠端教育培訓,使我的教育觀念有所更新,教學方法有所更新,讓我們鄉村的教師也充分享受了運用遠端教育培訓的成果。結合專家講座、作業練習、教師間相互交流等學習方式,更新教學理念,也明確了今後教學努力的方向。

  特別是透過我選修的模組部分的融會貫通,使我認識到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關注教學目標、關注學生參與、關注課堂效益和質量。使我認識到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過程。

  透過學習我認識到:作為一名鄉村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需要。作為一名中學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資訊工具(網路、電腦等)對資訊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組織、運用;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作為教師的我們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才能與時俱進,不被時代所拋棄。

  資訊科技應用提升工程實踐總結30

  透過參加廈門市同安區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網路與校本研修,我收穫頗豐,總結幾點如下:

  首先,透過認真傾聽各位專家影片講座,全面感受資訊科技的完美功能,進一步認識到資訊科技進語文課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意識到我國學校基礎教育資訊化已經大大落伍在校園之外的社會生活了!若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單靠教師一支粉筆、一張嘴,已經遠遠滿足不了培養學生收集資訊和處理資訊的能力之需了!為了學生的發展,教師首先要走在時代的最前沿,學會熟練操作最便捷最高效的多媒體教學手段,才能真正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容量和效益。比如教學抽象的說明文,若能展示相關的圖片資料,就能化抽象為形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參加培訓期間,我順便複習了曾學過的教育技術的主要內容,諸如建構主義、人本主義、認知主義、行為主義等學習理論,深入理解了“同化與順化”“最近發展區”等教學理論,接觸了“翻轉課堂”、“網路教學平臺”、“磨課”“觀課”等最新教學理念。與此同時,我還拓展學習了《中學教師專業標準》、《中小學教師教學能力要點標準內容》、《中小學教師資訊科技能力標準》及其測試指南。這些,對此次參加培訓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表現在明確了學習目標和發展途徑。

  再次,透過校本研修活動,參與優秀資源分享,按規定提交一份體現資訊科技與學科融合的教學設計。參與本坊主題活動,向更年輕的同行們學習,受益匪淺。透過學習,我進一步感悟到語文教學與資訊科技最佳整合離不開三個關鍵。關鍵之一是巧妙創設教學情境。教學情境具有生活性、形象性、學科性、問題性和情感性。這幾性與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不謀而合,我資訊化教學設計的課型屬抽象文章,所以更傾向於問題導學意義,私自以為抽象文章的教學要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所以必需做到一課一得。關鍵之二是資訊科技的應用,必須為語文教學服務,後者才是要實現的目標。課件製作再生動再形象,如果不符課堂教學三維目標,那也是的本末倒置、徒勞無功的。

  為了緊跟資訊時代的步伐,今後,我將繼續學習資訊化技術, 掌握微信群、QQ群的群發功能,學會用雲盤收集課件製作的資源,提高資訊科技與課堂教學的整合能力,以適應資訊化時代的教學需要,為學生的發展努力學習,再學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