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青年的心得體會(精選7篇)

新時代新青年的心得體會

  一、青年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1、青年在社會發展中可以起到補充勞動力的作用。

  2、青年在社會發展中可以起到貢獻個衝淨人才智的作用。

  3、青年在社會發展中可以起到提伐劫趣高工作效廊召率的作用

  4、青年在社會發展中可以起到緩和個人矛盾的作用。

  5、青年在社會發展中可以起到更新工作觀念的作用。

  6、青年在社會發展中可以起到開闊眼界的作用。

  二、新時代新青年的心得體會(精選7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時代新青年的心得體會(精選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新時代新青年的心得體會1

  “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我們的小時代。”電影《小時代》裡的這句宣言在不期然間擊中了一個大命題。當前,我國基層工作任務重、繁、雜且基層幹部緊缺,造成很多幹部不願意留在基層,然而這也恰恰是我們基層幹部展現自我的一次機會。基層幹部只有不忘初心,腳踏實地,始終保持自己最初的夢想與信念,才能為人民服務,服務於社會,實現自我的價值。

  惟有不忘初心,方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最初每一位基層幹部都是懷揣著滿腔工作熱情奔赴基層,只為實現最初的夢想,在基層幹出一番事業,為群眾幹實事、幹好事,實現自我價值。然而身處不同階層不同群體的政治、經濟利益訴求的各種矛盾問題交織的複雜局面中,一些基層幹部“初心”動搖,服務群眾意識日漸淡薄,對待工作熱情減退,消極心態日益凸顯。這時基層幹部需要內修為政之德,不斷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牢記公務員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公僕,多幹實事來增加自己的經驗,提升自己的本領,培養自己的能力,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將心思用在工作上,從而更好的為人民服務,做出更大的成績。

  惟有不忘初心,方能更用心的服務於社會。“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的這句千古名言,深刻地道出了偉大的公僕情懷,對於基層幹部來說,就是要勤政為民。每一個領導幹部都應該把群眾的憂樂掛在心頭,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奮發向上,積極作為,讓群眾呼吸到乾淨的空氣、吃到安全的食物、買得起房、看得起病,為群眾解決基本民生問題。底層民眾生活幸福,貧富差距縮小,民眾感受到公平、正義,才能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才能真正推動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

  惟有不忘初心,方能最終實現自我的價值。“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雷鋒同志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這句話的承諾,以其短暫的一生樹起了一座令人景仰的精神豐碑。經歷半個多世紀,雷鋒精神歷久彌新。正是雷鋒同志始終不忘初心,始終保持自己最初的夢想與信念,才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了人民的事業無私奉獻,也讓人們永遠銘記雷鋒精神,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社會價值與自我價值。

  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而“初心”就是我們的理想信心,如果沒有“初心”,那麼精神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只有始終堅持“初心”,才能不斷給我們的精神“補鈣”,我們基層幹部才能健康地成長成材。

  新時代新青年的心得體會2

  這是一個新的時代。現在我們每個小學生都有了自己的夢想。

  每個人都有夢想。每個人的成長都留下了深深的腳印。夢想是指引我們前進的路燈,在前進的路上他指引著我們正確的方向,讓我們勇往直前;夢想是一艘環遊世界的船,它承載著。我們的夢想帶著我們的夢想駛向我們想去的那一座小島;夢想是一本有趣的書,豐富的世界讓我這張空白的紙上染上了五彩繽紛的顏色。

  但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我們身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就是那實現中國夢的軍人。在我們的青春,絢麗多彩懷有夢想的我們一定要把我們的夢想融入到中國的夢想當中。無數新一代的人們為了中國的夢想而奮鬥,點燃了自己的青春,因為這樣讓我們為自己感到驕傲和自豪。我們正在慢慢的實現著偉大又長遠的夢想。

  當我們翻開歷史悠久的長卷,回望中國那幾千來為這個國家奉獻付出的人們。到底有哪一個不是汗水堆積,哪一個人沒有經過歲月的磨練?中國有夢,連續千年,我們的夢想就是為這個國家,為我們而建起的一架橋樑。當我們慢慢走進歷史的畫卷,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好漢為國家戰爭而失去了的生命,他們是無私的,他們是無私奉獻的。他們不惜一切犧牲自己而保護更多的人。他們不怕敵人的炸藥,不怕敵人的槍彈。他們就是一塊保護國家的鋼板,為國家添一點力量,哪怕只有一點點。他們英勇不屈;他們捨身忘義;他們艱苦奮鬥。他們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夢而無私奉獻。他們用血肉之軀鑄起最堅實的後盾,是什麼支撐的他們?是那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懷有偉大中國夢的理想信念。

  夢想對我們這些小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它將影響我們的未來和我們的一生。當我們談到夢想時,心中總是滿腔熱血,充滿著激情。如果,你的青春沒有付出,夢想就成為了一片泡沫,千萬不要讓我們的夢想了成為虛幻而又空想的詞彙。

  可能有人說自己從小就沒什麼願望,對自己的未來也沒有什麼打算。自己也沒有實現過什麼願望。再當我們回望過去的時候,夢想早已離開了原點,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能驕傲地站起來,大聲的說出自己的夢想。讓自己的夢想散落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你的夢想也成為別人夢想的一個例子。

  身為小學生,青年的我們,更應該為了青春夢而努力,所以一定要定製一個目標,只要認真學習,就會有更多收穫,並且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提高綜合能力。從這時起,我們就要持之以恆擔任起國家的重任了。我們是這個國家的一份子,是這個世界中的結晶,是不可缺少的。少年強則國強,我們的夢想就是國家民族的夢想。

  對於未來的夢想,你可能會成為職業中的一名。你可能是一名護士,讓一名患者重見光明。你可能是一名警察,讓這個世界不再有事故發生,可有時也會失手。我們讓這些人看到光明,我們雖然不是太陽,但我們也是光明的一份子,我們身上擁這強大的力量讓我們把這份力量傳染給一個又一個的人。我們要用我們做出來的來實現我們自己的夢想和中國的夢想,用我們做出來的來給別人看我們的職責。

  中國人因擁有勇氣與智慧而自豪,這是我們特有的財富象徵。中華上下5000年,勤勞與智慧,代表著中國人,中國的年輕人站在我們這個世界的最前面。以後他會站在最高峰地方,那時候我們的夢想即將實現。為我們的夢想而奮鬥吧!加油!

  新時代新青年的心得體會3

  新時代少年,生活在新時代社會,遊走在成功與失敗之間;潛行於知識的海洋之中;貫通於每次小小的歷練。在這個嶄新的時代,充滿了光明的時代,新時代少年,是這片邃藍天空大幕下的一顆耀眼的新星。

  新時代少年,不畏於失敗,敢於拼搏向前。望著眼前的失敗,卻也敢向失敗挑戰,成為自己的主人。

  望著失敗的試卷,回想自己的過失,心中仍有太多的不甘。想到自己的努力,卻不能有回報的蜜果,被冰霜襲心的少年真有些傷心。但風暴過後,他看到更多的仍是彩虹,那條指引他走向成功的彩虹。他看到,成功,在另一個地方召喚著自己。他立刻,就會有了拼搏向前的決心與希望。

  新時代少年,熱愛歷史,珍愛生活,充實人生。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領悟人生的真諦。

  在那廝殺不停的古戰場,我們看到詩人李白對於戰爭所帶來的迫害,發出了最深的嘆息;在那風雨搖曳的夜晚,我們看到詩人陸游發出了“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國之感慨;在景色秀麗的清泉寺,遊一程山水,使我們真切的體會到蘇軾“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的樂觀人生情緒。

  遊遍了詩詞的世界,翻開歷史的書頁,又有了不一樣的真諦。在充滿激情時,我們竟也會有“秦王掃六合”的豪邁之氣;在憐憫孤苦時,竟也會把自己比作葬花的黛玉;在奮力學習時,竟也想與西漢的張良相比。

  新時代少年,雖然人生的經歷並不多,卻也樂意學習古人,領悟做事的真諦;新時代少年,對萬物都充滿了好奇;新時代少年,充滿了新的活力,在這個新的社會,一定會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新時代新青年的心得體會4

  無論在哪個時代,青年人都是肩扛社會大任,推動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而今,責任的大旗正向我們遞來,我們應不負韶華,共同振興國家。

  歷史上,對青春年華的讚美從不缺乏,同時,有志的青年對同胞的呼號也從不缺乏。周恩來發出“安忍坐視而不一救耶?”的呼聲,燕園學子提出“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無不是在向當世青年呼籲:莫負韶華,與我同振國家。

  青年人為何要擔此重任?因為青年擁有人生最寶貴的青春,處在一個最具活力、創造力、衝勁的時期,易被時代感染,易無懼邁上征程,能扛時代大旗,能“教日月換新天”。有能力者若不發揮其能力會終生懊悔,青年人若不發揮目己的光和熱,便是辜負了上天的饋贈,所以青年應秉承先輩精神,發揚責任意識,勇擔起自己應負的責任,不負韶華,振興國家。

  現如今,中國仍不乏勇扛國家大任的青年。“蛟龍號”總設計師、潛航員葉聰,付出常人十倍百倍的努力,讓大國重器落地;嫦娥團隊中那些90後的年輕人,同先輩合作將中國的兔子送上月球背面;哈工大那群二十幾歲的青年,成功在軌搶救回了“龍江二號”並拍下了被世界稱讚的“最棒的地月合照”……這些走在時代前列的年輕人,完美地詮釋了什麼是“振興國家,不負韶華”。

  可青年人也不全是如此有擔當的。近來竟有青年網紅宣稱人生最重要的排序是:自己、伴侶、孩子、父母!生他養他育他的父母竟排在末位,而更重要的是他的排序裡竟然不見社會與國家!這哪裡是青年人該有的樣子?整日沉迷聲色犬馬,只想“娛樂至死”“佛系度日”,從未想過對他人和社會做一點貢獻,這是多麼令人震驚和絕望的自墮心態。而這種人竟成為“網紅”,此理論一旦擴充套件傳播,將汙染多少青年的心靈!誠應誡止之。

  “你所站立的地方便是你的中國”“你怎樣,中國便怎樣”,我們青年人應胸懷祖國,奮發圖強,像魯迅曾言的那樣:“擺脫冷氣,只顧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的話,有一份熱發一份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若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我們應拋開塵俗浮華,勇擔起自己的責任,不辜負韶華,敢於於汶汶世俗中喝出:“我便是唯一的光!”

  新時代新青年的心得體會5

  什麼是精彩?做一個有為的青年?戰爭年代的踴躍參軍,八十年代的文學熱,還是九十年代的出國熱?它們都是精彩,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精彩,每個時代也造就了不同的精彩,但無論怎樣,精彩總是與青春緊緊相連。

  五月四日是青年人的節日,每當這時,正值青春年華的我都會思索,該怎樣度過這一天?我想這正是54五四青年節的意義所在,它紀念的是一個日子,弘揚的卻是一種精神。

  青年之字典,無“困難”之字;青年之口頭,無“障礙”之語;惟知躍進,惟知雄飛,惟知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銳敏之直覺,活潑之生命,以創造環境,征服歷史。我們鬥志激昂,正投身於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

  進入絢麗的花季,再穿過憂傷的雨季,然後我們踏入了五彩繽紛的青春世界。於是,我們張揚,我們痛快,我們狂傲,我們-------一如冰心說過:世界之所以有我們是因為它需要變得更美,青春的我們生命中有夠多的雲來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然而在生活——這個令人費解的局面前,很多事情我們無法左右,無法改變。於是,當暴風雨來臨時,有些人俯首稱臣,有些人逃之夭夭,但最終仍被吞噬。終於我明白魯迅先生為何要吶喊,只因慘相實在無法目睹,尤其是青春的我們,肩負振興中華的青年竟在小小的挫折面前而跌倒,成了生活中的苟活者。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只要進行持續的拼搏奮鬥,我們一定能夠創造出新的歷史奇蹟,一定能夠譜寫出新世紀的“青春之歌”、“理想之歌”,一定能夠為我們的祖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青春朋友們,時代在召喚,讓我們以崇高的理想,創新的意識,無畏的勇氣“發揮青春的智慧,風采和力量吧!我們是五月的花海,就該用青春擁抱時代;我們是初開的太陽,就該用生命來點燃未來,做一個有為的青年。

  新時代新青年的心得體會6

  “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珍惜這個時代、擔負時代使命,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讓青春在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廣闊天地中綻放。”

  精益求“精”。工匠從入行到成為匠人要經歷種.種痛苦和挫折,勇敢直面困難並堅強地走出困境,才能成為匠人。年輕幹部要在瞭解工匠精神內涵的基礎上,精益求精。一般的年輕幹部,日常工作變化的少、不變的多,一開始往往幹勁足、衝勁大,能做到盡善盡美,但時間一長,過了那股子新鮮勁後,對工作就難以避免出現“淡然處之”的心態。但是作為年輕幹部,工作上手了,成長的路卻還很遙遠,我們要以一絲不苟、細緻入微的態度,從小處著眼,把每一項工作做具體、做細緻、做紮實,做到“文經我手無差錯,事交我辦請放心”。年輕幹部要懷有“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情懷,堅持“注重細節,追求極致,幹到精緻”的標準,錘鍊“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境界。

  一身正“氣”。人們常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同時,也存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許多剛透過公務員考試進入幹部隊伍的同志常把自己比作一張白紙,體現出虛心學習、接受培養的心態,卻忽略了白紙往往更容易染上汙點,一開始就錯了更難以救回來。年輕幹部的正氣,最關鍵的是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這一點,從一開始就要把握好。再者,青年基層幹部必須自覺抵制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耐得住寂寞,擋得住誘惑,淨化生活圈、娛樂圈、社交圈,自覺抵制糜爛低俗風氣、消極腐敗現象,築過硬作風。

  下筆有“神”。拿筆桿是從政的基本功。經常聽到很多地方的領導抱怨:我們做了很多、也很有特色,但就是宣傳得不好。話裡透露出一種無奈,體現的是總結提煉宣傳得不好,折射的是文字工作辛苦、缺少“筆桿子”。動筆本身就是對工作的思考、謀劃和總結,對於年輕幹部而言,練就一支過硬的“筆桿子”,既能讓各類文字工作變得遊刃有餘,更能使自身綜合素質得到顯著提升。然而,要寫好,並非易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若要提升文章的思想、知識和文化含量,唯一的途徑就是大量閱讀。讀書,既要博,又要精,透過泛覽達到博,在泛覽的基礎上有所選擇地細讀,達到精。如此在提筆時才會文思泉湧,不會腦子“空空如也”。

  曾經,五四先驅李大釗這樣激勵青年:“青年之字典,無‘困難’之字,青年之口頭,無‘障礙’之語。”作為眾多年輕幹部隊伍中的一員,我深感黨和人民寄予的厚望與重託,我們應該主動承擔起事業重任,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忠誠黨的事業、心繫人民群眾、專心做好工作,讓青春在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廣闊天地中綻放!

  新時代新青年的心得體會7

  觀看了《新青年·演講》第129期陶勇醫生的演講《我不是“佛系青年”》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2020年1月20日,北京朝陽醫院眼科醫生陶勇在出門診時,遭遇了惡性傷醫事件。5月13日,受傷114天后的陶勇醫生又恢復出診。這隻曾讓15000多個患者重見光明的左手還沒有恢復知覺,尚無法拿起手術刀的他卻已經放下怨恨,心向陽光,再次起航。我為陶勇醫生的遭遇感到心痛,同時也為他積極向上的態度感動,他的身上有太多值得我們年輕人學習的閃光點,我們也要像他那樣,以夢為馬,不負韶華,逆流而上,不做“佛系青年”,做新時代的“發光青年”。

  以夢為馬,燃起“理想之光”。“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陶勇醫生家中有著醫學傳統,從小便在他心中種下救死扶傷的醫生夢,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求學時,他便把挑戰疑難眼病作為畢生追求的理想,正是這堅定的理想照亮了他的人生路,讓他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眼科醫生,並攻克葡萄膜炎這塊“硬骨頭”。青年人正處在“抽枝發芽”的重要階段,不能在茫然失措中躊躇不前,不能在渾渾噩噩中虛度年華,必須樹立正確的三觀和遠大的理想,立好成長路上的“燈塔”,要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需要相結合,要將最美的青春奉獻給祖國和人民,在對社會貢獻光熱中實現人生價值、昇華人生境界。

  不負韶華,燃起“奮進之光”。“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陶勇被業內譽為“天才醫生”,但他自己卻認為能有今日的成績,勤奮要佔90%,天分只佔10%。他懷著對醫學的熱愛,持之以恆地鑽研練習,他曾每天接診上百個病人,甚至一天做86臺手術,正是這樣的拼搏奮進讓他練就過硬醫術,贏得患者信賴。成功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唯有堅持不懈的充能蓄勢才能讓“後浪”變“巨浪”,唯有實幹苦幹的滴滴汗水才能讓理想之花綻放,青年人要讓奮進成為自己的“關鍵詞”,提高內在素質,錘鍊過硬本領,無所畏懼、奮勇向前,做新時代“C位”上的搏擊者。

  逆流而上,燃起“堅韌之光”。“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陶勇醫生遭遇不幸後左手受到重創,重返手術檯也許遙遙無期,這對熱愛醫生職業的他來說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然而,他並沒有一蹶不振,他開始致力於科普和慈善,換種方式繼續帶給人們光明和希望。“溫室裡的花朵”難擔時代重任,青年一代要儘快走出溫室、擁抱風雨,要做“立根破巖的翠竹”,直面挫折和打擊,哪怕遍體鱗傷,也要不屈服、不氣餒、不動搖,靜心沉澱、重整旗鼓,拿出披荊斬棘的勇氣繼續逆流而上,篤定前行。

  願你我都如陶勇醫生這些優秀青年一樣,以理想為燈,以奮進為舟,以堅韌為帆,乘風破浪,勇往直前,做新時代熠熠生輝的“發光青年”!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