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調研報告(精選12篇)

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調研報告

  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調研報告(精選12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那麼一般報告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調研報告(精選12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調研報告1

  xx區始終以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統攬農村工作全域性,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村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要求,以加快專案建設為載體,以夯實基礎設施為依託,以發展特色產業為動力,以助農增收為目的,因地制宜,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強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新農村建設情況

  1.特色鄉村建設有了新成效。東龍鎮列入了自治區第一批百鎮建設示範工程,鎮區亮化工程等部分專案已開工建設。樟木金洋小區二期等專案已完成主體建設,三里新街小區、五里商貿小區、大嶺富嶺小區等專案前期工作紮實推進。xx鎮龍鳳村、姚山村立足生態農業發展,部分村屯規劃設計完成初稿,為村屯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2.管理水平有了新提高。深入開展“清潔鄉村”活動,建立完善了長效工作機制,以良好成績透過自治區考評驗收組驗收,被評為一類縣市區。紮實開展城鄉風貌改造工程、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程、“雙違”整治活動和市容市貌集中大整治活動,啟動“美麗xx·生態鄉村”活動,全面治理城鄉、農村髒亂差的現象,城鄉面貌明顯改觀。

  二、新農村檔案工作開展情況

  1.區檔案局將農村檔案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鄉鎮全面開展了爭創合格檔案室活動,各行政村也全面開展了建檔立卷工作,透過爭創,鄉鎮檔案室10%達到合格標準,比“十一五”末增長100%。

  2.依法治檔,執行一年一度的檔案工作年檢和配合執法檢查,每年進行行政執法檢查及專項檢查次數不少於2次。透過檔案執法檢查及時糾正和發現制止檔案管理中的違法違規行為。

  3. 做到每年對區直和鄉鎮檔案管理人員進行業務培訓,累計培訓3500人次。透過培訓有力提高了我區檔案隊伍的綜合素質,極大地促進了我區檔案事業的發展。

  4.不斷完善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長效管理機制體制、農村檔案資源體系、檔案利用體系和檔案安全保障體系,有力地促進了全區新農村建設檔案事業的全面進步。

  三、存在的問題

  1.檔案管理意識淡薄。部分村幹部對檔案工作重視不足,認識不到位,支援力度小、解決問題少。有些檔案資料沒人過問,沒人管理,無法及時歸檔儲存,造成很多珍貴的歷史資料流失。還有部分人員對檔案綜合管理認識上有差距,致使一些辦事處、行政村檔案室僅儲存較單一的文書檔案和會計檔案,而土地承包、村務公開等其他檔案均存在整理不規範,管理不集中。

  2.分管領導不明確,人員不到位,制度不完善,責任不清楚,影響農村檔案工作正常開展。

  3.檔案基礎設施不完善。農村檔案基礎設施不完善,部分村沒有建立完善檔案室,檔案的安全狀況令人擔憂。

  4.檔案人員更換頻繁。部分行政村檔案管理人員經常更換,不利於檔案工作的開展。

  四、改進措施及建議

  1.進一步深化思想認識。針對鄉鎮對檔案工作不重視,將進一步加大宣傳教育和督導力度,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為全區新農村檔案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

  2.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為確保檔案管理工作規範化開展,形成常抓不懈的管理機制。要進一步在組織領導、業務培訓、經費投入、隊伍建設和制度建設等方面下功夫,全面提高村級檔案建設的標準和水平。

  3.進一步強化協調配合。逐步建立以檔案部門為主,相關職能部門配合的檔案工作協調機制,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確保新農村檔案工作任務落實。

  4.進一步強化檔案利用服務。在收集和保管好檔案資料的同時,更加註重利用檔案為農村的建設、發展和為村民生產生活提供有效的服務,發揮檔案應有的作用,使檔案工作充滿生機和活力。

  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調研報告2

  隨著近年來我國對農村教育的重視和投入的增加,農村教育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是不可否認,我們的農村教育仍然存在著許多不足,值得我們去思考、去努力改進。

  一、 當前農村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近年來,廣大農民對子女受教育的重視越來越高,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家庭狀況與學生,部分家庭純屬留守兒童,此類學生的積極性不高,貪玩,對待學習大多數不放在心上,我行我素,並對身邊學生有較大影響。

  2、單親狀況部分單親家庭孩子學習情況更令人擔憂,兒童多由於家長顧不過來和受家庭影響,會產生說慌、逃課、厭學等消極情緒。

  3、加強對學生及學生家長進行思想歸流認識,讓他們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從家長入手,減輕社會認識和不良現象對學生的消極影響。 其次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與社會教育,與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提高教育影響及質量。

  4、家庭教育觀念落後,大多數家長沒有正確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孩子犯錯就是一打二罵三罰,缺少與孩子的溝通,大多數家長知識文化較低,無法完成子女的課後輔導和監督。

  5、農村留守兒童較多,一部分學生獨立於爺爺奶奶在家,倍受溺愛,養成畸形性格,無可救藥。

  6、入學條件較差。

  (二)、教育資源中存在的問題

  1.在農村小學中,年紀偏大的教師較多,這些教師教學經驗豐富,但教育方式落後,教學質量存在很大問題。由於農村資訊相對閉塞,與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學教師的教育觀念滯後,教育教學能力不強。多數教師依然是用“一支粉筆+一張嘴+一本書”的傳統方法來完成教學,而學生的“學法”仍是“聽、寫、讀、背、考”的五階段式。這種原始落後的教學方式,不但不能適應當代教學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師生負擔,消耗了他們大量時間和精力,取得的卻是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同時,農村家長為生活所迫紛紛外出務工,使農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現象嚴重。把本應由家庭、家長承擔的教育責任全推給教師和學校,要求教師在學習上、生活上給予這些學生更多關心和照顧,這無疑加重了教師的負擔。

  2.農村師資力量比較差。由於我國農村教育經費的不足與經濟的相對落後,農村教師工資比較低,績效工資分配不合理,使得優秀教師和年輕教師很難在農村長期工作,尤其是急需教師的邊遠山區,青年教師更是不願意去,去了也很難留下來。師資力量薄弱,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農村中小學校達到國家要求的比重遠遠低於城市,小學和初中專任教師的學歷合格率更是和城鎮有很大的差距。

  3、教師在課堂上只注重學習好的學生,忽視差生和一般學生,使他們心理上受到傷害,覺得老師偏心。從厭惡教師到厭惡學習,從厭學到輟學,這不僅是教師的失敗,也是農村師資隊伍建設的失敗。

  4.師資力量薄弱,資源配置不合理,農村學校和城市學校相比,在學歷、職稱、能力、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距。

  二、原因分析

  農村教育,一直籠罩在應試教育的陰影裡。受大的環境制約和影響,教師們都把學生考高分作為自己的唯一目標,學校也用學生的成績作為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唯一依據。音樂體育美術英語等課程雖然開設,但實則難以得到保證,學生的身心難以得到全面的發展,知識面狹窄,觀念滯後。

  1.農村居民花在子女教育上的時間遠不如城市居民,在農村,父母認為孩子的學習是自己的事情,頂多督促他們完成作業,而城市則存在大量的陪學現象。據有關學者調查,農村有18.1%的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期望在初中及以下,30.8%的父母期望子女務農,30.2%的父母期望子女務工,這在城市幾乎不可能。

  2.教育目標的“離農”。從宏觀上說,制約中國農村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缺乏熱愛並瞭解農村、農民和農業的高階專門人才。在城鄉二元化結構下,社會發展所需要的資金、人才等要素資源首先是滿足城市的需要,鄉村則處於發展的邊緣。農村教育從很大程度上講是在農村為城市培養高階專門人才,培養離開農村的人才,而不是為農村培養人才。這種人才的掠奪式開發和利用,從根本上拖拽了農村發展的步伐,也使廣大農民陷入生活的相對困境和尷尬之中。

  三、加快農村教育發展的建議

  發展農村教育儘管任重而道遠,但意義重大。因此,只有加快加強農村教育,提高農村教育質量,才能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培養中堅力量,也為我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提供良好的人才保障。

  1.實行政策傾斜。要儘快改變農村教育落後的狀況,必須從制度的層面給以必要的傾斜。政府在不斷增加教育投入的同時,要根據公共教育財政體制的要求,調整教育支出結構,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力度,建立規範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公平的公立學校資源分配製度和貧困生助學制度,堅持對貧困地區、薄弱學校和困難群體進行傾斜。要建立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量化標準和教育評估機制,努力將每所學校都建成標準化的學校。

  2.調整培養目標。現在許多兒童的失學不是因為起碼的教育條件的問題,而是他們感到多讀、少讀一兩年書,並沒有什麼價值,還不如早點出去打工,這是目前農民對教育的真實想法。我們應該重新審視我們的農村教育模式。農村教育的目的與價值取向,應該既不拋棄社會發展的需要,也不忽視個人發展的需要。既要給予農村兒童以同等的升入高等學校教育的機會,又要讓那些升學無望的人受到對他們而言的良好職業技術教育,這才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3.最佳化教育資源。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是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物質基礎。從我國教育投入的結果來看,整個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比例太小。國家應當切實加大對義務教育的投入,以真正落實義務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要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加強教師隊伍的交流,促進人力資源的最佳化,實現師資隊伍的均衡,為儘快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奠定良好的基礎。

  4、國家應儘快完善城市教師到農村,尤其到貧困,邊遠地區支

  教制度。建立建全農村教師到城市學習進修制度,並設立農村教師進修專項資金納入地方預算,真正把這項政策落到實處。鼓勵有志振新農村教育的大學生、師範類院校生到農村任教,接受鍛鍊,增長才幹。設立農村教師任教獎勵專項資金,對農村教師做出突出貢獻的給予大張旗鼓表彰和獎勵。用比較合理的激勵機制,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調整教師結構,合理搭配,發揮農村教育的最佳效能。國家應儘快完善城市教師到農村,尤其到貧困,邊遠地區支教制度。

  5建立建全農村教師到城市學習進修制度,並設立農村教師進修專

  項資金納入地方預算,真正把這項政策落到實處。鼓勵有志振新農村教育的大學生、師範類院校生到農村任教,接受鍛鍊,增長才幹。設立農村教師任教獎勵專項資金,對農村教師做出突出貢獻的給予大張旗鼓表彰和獎勵。用比較合理的激勵機制,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調整教師結構,合理搭配,發揮農村教育的最佳效能。

  綜上所述,當前農村的小學教育情況實在是不容樂觀,農村小學教育佔了義務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須高度重視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礎教育部紮實,教育的發展也就只能成為一句空洞的口號。其問題的解決也是實現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經途徑。否則,就相當於丟掉了小學階段的大多數,丟掉了整個基礎教育的基礎,也就談不上什麼全民素質教育了。因此,只有採取措施徹底改變農村孩子接受條件最差的學校教育的現狀,加強和牢固基礎教育鏈條上的薄弱環節,是農村小學走出困境,為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推動農村教育的發展。

  一 、改善農村小學辦學條件

  改善農村小學的教育條件、物質條件,必需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並且政策儘可能向農村地區傾斜,向薄弱、偏遠的農村中小學地區傾斜。沒有相應的教育條件,教學儀器、圖書資料乃至校舍,提高質量只能是一名空話。中央及省級財政可依據各鄉村學校的學生數將鄉村教育的經費定額、定時、定量地透過銀行劃撥給鄉的九年一貫制鄉村學校,這樣可避免教育經費在多箇中間環節的截留現象,又可保證鄉村教育經費的穩定性、均等性、可靠性。同時,要注重改造小學的危房,購置必需的教育儀器裝置和圖書資料,使村辦小學辦學條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學質量有明顯提高。

  二、 加強農村小學師資隊伍建設

  提高鄉村教師的地位和待遇,保證村小師資隊伍穩定和擴充。各級政府要認真貫徹知識分子的政策,想方設法改善農村小學教師的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因為“教師只有在具有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個人素質、職業前景和工作動力的情況下,才能滿足人們對他們的期望。

  在提高農村小學教師的整體素質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應注重教師培訓的經常性,創造條件和機會使農村小學教師能夠參加繼續教育。透過學習和培訓,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不斷有所完善,從而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另方面,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和教育責任感,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採用啟發式教學,發展農村小學孩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創造能力,以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要。由於所處生活環境和學習條件的限制,農村小學的孩子更需要教師的關心、激勵和幫助。儘可能對每個學生,尤其是打工子女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多關注其學習完成和變化情況,多與他們談話和交流,及時瞭解他們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對他們的教育應以鼓勵為主,使老師的鼓勵變為孩子學習的監督和動力。

  三、 更新教育觀念,開展形式多樣的素質教育活動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可以使學生認識到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絡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並自發地牴觸以考試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保證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的課時,重視課外活動的開展,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同時,也要注重提高農村教育管理者的素質教育管理水平。

  四 、實行寄宿制的管理方式

  小學生由於年齡太小,每天上學需來回四趟,每天來回跑很不方便。而且學生路上安全也得不到保證。如果農村小學實行寄宿制,那麼學校也便於管理,尤其是留守兒童,可以填補家庭教育的空缺,同時學生的人身安全也得到保證。對已撤銷的學校校舍要合理利用,不能使之閒置。

  農村義務教育是我國教育工作的重點,而農村的小學教育更是重中之重。重視農村小學教育,改善農村小學教育現狀,是農村義務教育能否順利發展的重要基礎,只有加強農村小學教育的力度,才能逐步提高農村教育的質量。

  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調研報告3

  xx縣新農村建設於去年4月份全面啟動,經過一年的努力,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也還存在一些方面的問題,有待進一步加強。

  一、全縣新農村建設進展情況

  1、硬體建設有新突破。一是鄉村道路建設步伐加快。全縣已完成通鄉水泥路38公里,佔計劃數的87%,完成通村水泥路286公里,佔計劃數的102%。22個示範村(片)完成道路硬化57.67公里,佔全年任務的96%。新建40公里通村公路、5個客運站正在全面施工。二是水利建設出現新的熱潮。目前已全面完成任務,完成集中供水工程6處,分散供水工程1處,解決了1451戶、5500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整治病險水庫22座,改善灌溉面積2.6萬畝,東泉水庫的整治工程已正式驗收。完成7座中型水庫渠道清淤50公里,小型水庫渠道清淤35公里,新建防滲溝渠106.2公里,在xx鄉6個村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8.3平方公里。民營水利日趨活躍,易家渡梘橋採取“村組引導,群眾參與”的辦法,籌資3萬元,新建防滲渠道1500米,增加灌溉面積150畝。xx鄉xx村農民籌資15萬元,對茅坪水庫配套新建防滲溝渠2公里,改善灌溉面積600畝。三是農村沼氣建設進展順利。今年全縣計劃新建沼氣池2500個,到11月底已建成2215個,佔全年任務的88%,其中“三改”配套1772戶,配套率80%。22個示範村(片)建沼氣池840個。四是“戶戶通電”工程全面完成。我縣“戶戶通電”工程涉及18個鄉鎮(場),234個村,1333個戶。目前工程已全面竣工,工程總投資3800萬元,新建10千伏線路60.5KM,新裝和改造配變32臺,新架低壓線路1075KM。五是農村通訊事業發展迅速。全縣已有18個鄉鎮實現有線電視大聯網,新增通有線電視的行政村40個,新增農村有線電視使用者4200戶,新增農村電話使用者8300戶,新增農村行動電話使用者10000戶。六是公共設施建設有新成效。今年已新建村部6個,改造村部35個。其中秀坪園藝場改造村部3個,夾山鎮桂花村籌資14萬元新建了村部。365個村建起了村級衛生室,40個村建起了圖書室,124個村配備了體育設施和活動場所。

  2、主導產業有新發展。一是柑橘產業持續發展。全縣今年新擴桔園面積1.2萬畝,總面積達到42.6萬畝,60%以上土地種植柑橘的專業村達到232個。柑橘總產量達到30.92萬噸,比上年的25.1萬噸增產23.2%,實現鮮果收入3.87億元,比上年增長15.19%。秀坪園藝場今年柑橘產量可達40萬擔,實現產值2900萬元,人均柑桔收入6000元以上。楚江鎮龍鳳園藝場柑橘種植面積3500畝,預計今年柑橘總產在15萬擔以上,農民年人均柑橘收入2800多元。二是茶葉產業勢頭增強。全縣去冬今春新擴良種茶園4000多畝,茶園採摘面積達到7.7萬畝。茶葉總產量達到6240噸,實現銷售產值1.20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5%、13%。壺瓶山鎮今年茶葉總收入可達1800萬元,比去年增加520萬元,增長41%,是所有產業中增長幅度最大的產業。三聖鄉依託科技培植支柱產業,預計今冬明春全鄉擴種面積將達到1000畝,其中地處泰清山的北岔河產茶區種茶麵積已達5500畝。xx鄉譚村確定“做大茶葉產業”的增收措施,建設良種茶特色村,在改造培育現有850畝生態茶園的基礎上,今年又新擴無性系良種茶550畝。三是蔬菜產業來勢較好。全縣今年蔬菜播種面11萬畝,鮮菜總產量達2.06億公斤,年產值1.47億元。其中高山蔬菜種植面積5萬畝,產鮮菜8200萬公斤,產值7120萬元。楚江鎮劉家坪村有大棚蔬菜面積250畝,菜農畝平產值近7000元。17組農戶楊其山種植大棚和露天蔬菜3.2畝,產值近3萬元。壺瓶山鎮古羅坪村屬無公害辣椒示範村,全村畝平產量達2500斤,畝平產值近20xx元。還有一批專業種煙村、養殖村,發展來勢也較好。如xx鎮xx村,烤煙面積達到590畝,佔耕地面積的70%以上,全村人均種煙收入20xx元以上。xx桅xx養牛大戶xx,圈養育肥肉牛取得成功,今年發展肉牛197頭,出欄肉牛150頭,獲純利10多萬元。在他的帶動下,周邊已經湧現出了幾十個養牛大戶。

  3、生活環境有新改善。全縣加快實施了以“三清三改”為重點內容的鄉村環境治理工程,農民生活環境改善較大,衛生狀況明顯好轉。到11月底,全縣共清理農村垃圾15000多噸,疏通水渠932公里,硬化溝渠142.8公里,新建垃圾圍638個,實現垃圾集中處理的村達到54個,一大批農戶配套改廚、改廁,用上了衛生廁所,實行了畜禽圈養。秀坪園藝場開展了“衛生農戶”、“花園式新居”、“文明村莊”三個建立活動,全場群眾熱情參與,紛紛自發接通入戶道路,硬化曬坪,圍砌花池,改廚改廁。xx鄉譚村組織成立了村衛生志願者協會,出臺了村級文明衛生規劃、庭院衛生

  和公共衛生評比細則,協會每季度進行一次不定時檢查。易家渡鎮川店鋪村今年全面推廣水衝式廁所和沼氣池式廁所,已完成改水改廁215個,實現“三改”的農戶達到334戶,為爭創“省級衛生村”創造了條件。皂市鎮白沙渡村成立了愛衛協會,制定了衛生管理制度,修建了兩處垃圾屋,9處垃圾池,聘請2名清潔工清掃垃圾,全村衛生秩序明顯好轉。

  4、鄉風文明有新進步。一是透過評選優秀倡導了文明新風。如白雲鄉評選出5000個“鄉風文明戶”,在全鄉範圍內掀起了“人人爭當文明戶”的熱潮。皂市鎮在8600多農戶中開展文明家庭、優秀媳婦、文明小區的“三評活動”,評選出了文明家庭26個、優秀媳婦27個、文明小區1個,成為人們學習的榜樣。蒙泉鎮白沙泉村開展了“八比八爭”活動,全年分兩次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評選光榮戶,活動很有成效。二是開展教育培訓提高了農民素質。楚江鎮組織農民技術夜校採取“四分”方式對農民進行培訓,共培訓農民6800多人次,使全鎮農村有效勞動力參學率達到55%。易家渡鎮成立了農民素質教育機構,制定出了一套對農民進行全面教育的方案,經常組織專業技術培訓。羅坪鄉寨埡村建立了村民素質培訓學校,每月辦一期培訓班,全年對60歲以下的村民輪訓一次。三是運用各種活動弘揚了傳統美德。磨市鎮組織鎮老年協會深入集鎮和各村舉行文藝演出,演出的節目大都是老年協會會員們以新農村建設為題材自己編排的,“送文藝下村”宣傳活動得到了廣大群眾歡迎。羅坪鄉寨埡村成立了村老年人協會和老年人活動中心,制定了老年人規劃,建立了有關制度,現在老年人活動開展得紅紅火火,讓許多老人真正體會到了“老有所樂”。

  5、示範建設有新亮點。秀坪園藝場作為全縣的新農村建設示範片,精心打造“一線兩面五區”的核心亮點,硬體建設、產業發展、文明建立齊頭並進,建設成果得到了市領導的肯定。xx鄉譚村全方位推進新農村建設,完成村道硬化5.2公里,大力發展良種茶,舉辦多種形式的農民技術培訓和道德法律培訓,狠抓“三清三改”,開展文明和諧家庭、和諧鄰里小組評比,成為我縣西北山區新農村建設的“樣板”。另外,川店鋪、南臺、棗園、白沙泉、劉家坪、黑頭巖、株木崗、瓦店頭、寨埡、新鋪等示範村的建設都取得了各具特色的成績,變化較大。還有一批不是示範村的村,建設熱情絲毫不比示範村差,新農村建設同樣開展得有聲有色,如易家渡鎮雙溪橋村、二都鄉先鋒村、新鋪鄉龍家坪村、夾山鎮桂花村、三聖鄉澧陽村、所街鄉磨香坪村、xx鄉護城峪村、楚江鎮龍鳳園藝場等。

  6、全民共建有新態勢。一是各級領導高度重視。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新農村建設,在資金、人力、物力上給予了大量投入。縣財政今年支援新農村建設投入總額達到2411.5萬元,比上年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堅持親自掛帥全縣的新農村建設,多次深入點村調研、指導新農村建設。其餘絕大部分縣級領導也都非常支援新農村建設,一部分縣級領導已為點村排程落實資金10萬元以上。二是後盾單位積極扶持。截至11月30日,對口扶持示範村(片)的縣直單位和規模企業共為點村投入扶持資金(含物質折款)231.53萬元,財政局、地稅局、移民局、縣委辦、國土局、教育局、縣殘聯、藥監局、政府辦、國稅局、民政局、勞動局、科技局等13家單位到資已達4萬元以上。不少對口援助企業出資也比較積極,大唐xx電廠到資10萬元,華電實業公司到資5萬元,佳林公司到資4萬元,特水公司到資2.8萬元,佳林公司到資2萬元,艾家山煤礦到資2萬元,永興煤礦到資2萬元,蘆埡煤礦到資2萬元。三是社會人士廣泛支援。目前全縣募集社會資金達到1358萬元,湧現出了一批捐資大戶。新鋪鄉龍家坪村共有102名在外人士捐款,總額達到71.8萬元。二都鄉先鋒村先後收到社會捐助40多萬元。所街鄉磨香坪村在外經商的覃事賢,特意從深圳趕回來給村裡的水泥路建設捐款5萬元。夾山鎮東紅村黨支部書記豐光文無償捐款5萬元用於村道硬化,壺瓶山鎮平洞村個體老闆唐天力捐資3萬元。易家渡鎮川店鋪村75歲的黃么媽多次打電話給在外的兒女做,動員他們為村裡建設捐資1萬元。四是廣大農民熱情參與。截至11月底,全縣農民自籌各項新農村建設資金2160萬元,投勞50多萬個。秀坪園藝場農民自發捐資近200萬元,一分場人均捐資700元,洲滸溪村四組戶平捐資達6000元以上。夾山鎮42個村都開展了“一事一議”和村級公路建設募捐,共籌集公路建設資金158萬元,桂花村一天之內村民捐資達6.8萬元。五是農民理事會發揮作用。在新農村建設中,全縣成立農民理事會427個,會員3516人。農民理事會和協會組織充分尊重民意,具體開展招標建設、籌集資金、道路養護等,普遍贏得了農民的信任。白雲鄉35個行政村都成立了農民理事會,在理事會的有力運作下,目前,啟動和完成村主幹道硬化建設的村已有15個。

  二、當前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1、領導重視程度有待提高。各級黨委、政府領導的重視是推動新農村建設的政治保障。縣、鄉是新農村建設的主戰場,縣、鄉黨委政府領導都應該把這項當作份內的事來對待。但是,有些領導可能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過問比較少,為所聯絡示範村籌措扶持資金比較少。還有個別鄉鎮黨委政府領導總認為這是上級的事、村裡的事、後盾單位的事、農民的事,存在一種等、靠的依賴思想。有的還把新農村建設等同於一般性的對待,敷衍應付,沒有拿出實質性的措施。

  2、財政投入力度有待加大。縣裡年初確定的3000萬元新農村建設資金,到現在為止還有較大的缺口。有些建設專案由於沒有資金,進展比較緩慢。比如人畜飲水的問題,全縣還有10多萬農村人口飲水困難或不安全,但今年僅僅透過國家專案解決了5500多人。對比其他區縣,我縣財政對示範村(片)的投入明顯不足。武陵區、鼎城區對示範村的財政投入平均每村達到了50萬元,鼎城區對灌溪示範片的財政投入達到了205萬元。

  3、主導產業建設有待加強。現在各個鄉鎮對基礎設施建設的熱情都比較高,特別是修水泥路的力度比較大,這當然是好事。但是,新農村建設一項根本任務是要培育能讓農民持續增收的產業。我們有些西北鄉鎮,因為不適合種柑橘已經把樹砍掉了。然而現在似乎出現了一種傾向,因為不知道發展什麼產業對路,所以乾脆什麼都不發展,全縣現在真正有主導產業的村可能還不到一半。其實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發展茶葉,這兩年xx茶葉已經拓開了市場,以前無人問津的夏茶現在都成了搶手貨,一畝茶平均可創收1500元以上,高的可以達到4000-5000元,而且具有成本投入低、市場風險小的優勢,農民勞動強度也不大。

  三、對明年新農村建設的幾點建議

  1、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堅持縣委書記任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組長不變,繼續對示範村實行縣級領導掛點聯絡。鼎城區灌溪示範片之所以搞得那麼好,關鍵一條得益於領導重視。他們以壓倒一切的態勢全力打造這個示範片,一個示範片安排了1位副書記、3位常委進行督導協調,4名副局長蹲點現場指揮。建議我縣進一步加強對示範村(片)的領導力量。堅持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例會制度,每個季度召開一次全體會議,研究部署比較重大的問題。平時的領導小組會議以專題的形式召開,相關部門參加。新農村建設辦公室負責督促落實會議決議,有關部門積極配合。根據市委最近下發的〔20xx〕9號《關於加強村莊規劃的意見》、〔20xx〕10號《關於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建設的意見》、〔20xx〕11號《關於加強農村公路建設的意見》三個檔案精神,要求各區縣(市)新農村建設辦公室相應下設規劃編制組、農村安全飲水建設組、農村公路建設組。市新農村建設辦今年已按此要求配置到位,分別由發改局、水利局、交通局明確了一名副局長任小組長,專門負責抓好有關具體。按照市裡的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建議縣新農村建設辦下設四個組,即規劃編制組、農村安全飲水建設組、農村公路建設組、產業發展組,產業發展組小組長由農村辦一名副主任擔任。

  2、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市裡已經確定,每年拿出8300萬新農村建設資金,並且逐年增加。重點抓好“111”工程,即100萬人口的安全飲水,1萬公里的農村道路硬化,10萬口沼氣池。縣財政明年也應該進一步加大對新農村建設的資金投入,重點突出五個方面:一是鄉村公路建設,建議在配套好上級專案的基礎上,對農民自建村組公路、入戶公路給予一定的以獎代投;二是人畜飲水問題,建議縣裡明年安排300萬元專項資金,首期解決20個村、2萬人以上的飲水困難問題;三是示範村、片的建設,建議縣財政明年對每個示範村安排3萬元扶持資金、每個示範片安排30萬元扶持資金;四是繼續加大對民營水利建設的以獎代投力度,建議縣財政安排專項資金50萬元;五是其他幾個方面,如產業發展、龍頭企業扶持、規劃編制等,應根據實際情況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

  3、進一步擴大辦點示範。根據市裡的部署和安排,明年分三個層次來抓新農村建設辦點示範,市裡重點抓好示範片建設,各區縣(市)重點抓好市、縣級示範村建設,其中市級示範村擴大到200個,比今年增加88個,鄉鎮也要抓好示範小區(組)建設。示範點實行兩年一輪換,

  對驗收不合格的另行換點,對有些群眾積極性不高的示範村也要轉點。我們縣裡明年要在繼續抓好22個示範村、秀坪示範片(市級)建設的基礎上,增加2個示範片。把二都鄉的南臺村、孫家坪村、先鋒村組成一個示範片,易家渡鎮的雙溪橋村和川店鋪村組成一個示範片。同時,每個鄉鎮要辦好2個以上的示範小區(組)。示範片、示範村建設要在促進產業增收、完善基礎設施、開展文明衛生家庭建立、建立長效機制上取得突破。

  4、進一步完善機制。一是建立新農村建設專案整合機制。縣鄉部門在安排新農村建設專案時,要優先投放到示範村(片),確保示範村(片)率先完成“五通、四有、兩好、一化”的目標。捆綁使用各種專案資金,資金投放盡量採取以獎代投的方式。二是建立新農村建設民主決策機制。新農村建設有兩條“高壓線”不能碰,那就是不能加重農民負擔,不能增加鄉村集體負債。要堅持由農民理事會來進行組織和動員,爭取廣大群眾和社會力量參與支援新農村建設專案。讓農民群眾充分參與本村新農村建設重大事項的決策,建與不建、怎麼建、先建什麼後建什麼由群眾說了算。三是建立新農村建設工程質量管理和維護機制。這是現在大家既關心又擔心的兩個問題。要嚴格實行工程質量責任追究制度,確保工程建設一處,受益一處。同時還要注意探索建立村組道路維護、供水運轉、垃圾收集清運處理、村內公共設施維護使用的經濟執行機制,透過加強維護使建成的設施長期發揮效益。四是建立新農村建設資金管理機制。市裡正在研究制定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我們也要相應制定。對新農村建設資金要全部實行專戶管理、封閉執行、確保資金到點到位。縣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參與資金扶持專案的監督檢查與跟蹤問效,隨時、隨機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檢查監督,確保資金的使用效益。

  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調研報告4

  根據常委會工作安排,今年3—5月,市人大農經委、農經工作室會同研究室和政府有關部門圍繞全市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期間,調研組召集市發改委、財政局、農業局、林業局、水利局、交通局、勞動局、畜牧辦、統計局等有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了座談;先後到長清、平陰、商河等5個縣區聽取政府部門工作彙報,並透過實地察看、調查問卷、走訪交談等形式,深入6個鄉鎮、14個村、30餘戶農戶開展調查,廣泛瞭解情況,認真聽取意見;部分縣(市)區人大根據市的統一安排,實行上下聯動,在本區域內開展了調研活動,並提出調查報告。4月中旬,常委會領導和部分駐會委員也專門到章丘市和濟陽縣進行了調研察看,提出了加快推進我市新農村建設的意見和建議。現綜合調研情況,提出如下報告:

  一、新農村建設進展情況

  自去年來,我們xx鄉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的《關於認真開展新農村建設活動的實施意見》的要求,加大宣傳發動群眾,精心組織,自我加壓,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結合本鄉實際,積極開展新農村示範村建設和環境整治工作。透過全鄉幹群的共同努力和紮實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去年實施的道士塘、越溪、南莊、山上應村四個村中二個整治村順利通過了達標驗收,其餘兩村正在整改。今年新建立的大林、小林、下盤三個村,正以整治環境“髒、亂、差”為主要突破口,狠抓建立工作。回顧一年多來的新農村建設工作,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健全組織訂規劃。為切實加強對新農村建設的領導,越溪鄉成立了由鄉長馬賢茂擔任組長的鄉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宣傳發動、規劃編制、協調指導等工作。做到任務到村,責任到人。成立村莊規劃工作組,負責規劃工作,落實了編制8個建立村的整治規劃,做到科學合理,重點明確,方案規範,佈局得當。

  (二)宣傳發動造氛圍。我們堅持把宣傳工作作為新農村建設工作的先導工程來抓,組織鄉村幹部深入一線,以對新農村建設工作進行廣泛深入地宣傳。充分利用會議、橫幅、標語、黑板報、宣傳櫥窗等形式,宣傳新農村建設的目的意義。全鄉共召開各類會議8次,張貼標語265張,宣傳圖片132張,刊出黑板報16期,鄉宣傳報道組進行跟蹤報道,在全鄉範圍內營造了一個新農村建設的濃厚氛圍,有力地推進了我鄉新農村建設工作程序。

  (三)分類指導定製度。為切實做好我鄉的新農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對建立的8個村針對各村實際,一方面實行分類指導,有序推進。一年多來,在村級資金比較薄弱的基礎上,全鄉投入專項資金464萬元,共拆除簡易棚屋52間,拆除危房及斷牆殘壁45處,硬化道路30240平方米,清理河道1200米,新安裝路燈116盞,新增綠化面積18700平方米,村容村貌明顯改觀。透過整治,目前各村主幹道路基本上達到了硬化、淨化、亮化、綠化標準,主要河道基本實現無殺草、無漂浮物,村莊面貌有了一個改頭換面的變化。另一方面加強教育,提高認識。在整治的過程中,我鄉注重對農村幹部、群眾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們為更好地美化家園牢固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如下田村村幹部積極充分護綠使者,花木的澆水、修剪、病蟲害防治等他們全包了。此外,建章立制,鞏固成果。在環境整治的基礎上,為了使環境整治落到實處,各村相應成立了衛生、綠化、養護組織,同時建立了管理制度,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如下田村建立了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公共廁所管理制度、家庭衛生制度、綠化公約等

  二、新農村建設工作成效

  (一)村容村貌有了新變化。透過環境整治,道路的硬化、村莊的綠化、河道的淨化、路燈的亮化以及斷牆殘壁的拆除,徹底改變了農村的“髒、亂、差”現象,衛生保潔制度的健全,使環境衛生得到長效管理機制的保障,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二)群眾環保意識有了新提高。透過淨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群眾不但對庭院衛生意識有了轉變,對公共衛生也有了講究,樹立起講衛生、美環境的新意識,形成“人人講文明、個個愛清潔、戶戶講衛生”的良好氛圍。

  (三)團結協作精神有了新突破。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群策群力,齊動手,齊出工,做了大量的工作。集體出資和群眾集資緊密結合,全村上下擰成一股繩,團結協作精神得到進一步發揮。

  (四)村班子號召力、戰鬥力、凝聚力有了新轉變。在新農村建設工作中,透過各項方案的實施,進一步體現了黨員幹部的戰鬥力;在各項實事工程的建設中,進一步提高了黨員幹部在群眾中的號召力、凝聚力。幹部的工作責任心和事業心增強,村班子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的作風得到了明顯轉變。

  三、存在問題

  1、鄉、村資金缺乏,如何用有限的資金去建立更大的成績是一個難題;

  2、部分群眾的認識還不到位,環保意識有待加強;

  3、各村新農村建設工作存在不平衡性。

  四、幾點建議

  1、強化幹部隊伍素質教育,進一步統一思想,抓好落實;

  2、加強制度建設,健全管理責任機制;

  3、鞏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推動村級經濟發展;

  4、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建立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5、加大政府對經濟薄弱村的扶持力度,為各村的經濟發展起助推器作用。

  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調研報告5

  縣城是一個縣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是一個縣最敞亮的視窗,縣城建設在某種程度上既反映黨委政府的發展脈絡,也呈現該地區人民的精神風貌,更能夠看出居住於此的人們的時代氣息和生活熱情。圍繞陵川縣城建設與管理這個議題,筆者深入崇文鎮、住建局、城管中心等2 個單位,透過召開專題座談會議、進行實地視察調研等方式,查詢陵川縣城建設與管理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探究縣城建設與管理的辦法,以期形成強大合力,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縣城建設與管理取得的成效

  近年來,陵川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打造 中原地區最具影響的生態休閒旅遊健康度假中心 的目標,大力推進縣城建設與管理,縣城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

  縣城建設步伐加快,發展框架持續拉大。近年來,陵川縣確立了 北控、南擴、東進 的建設思路,提出了 一心、兩軸、四片區 的.建設目標和規劃佈局,將縣城規劃範圍由 7村(社群)擴大至23個村(社群),控規面積由30平方公里擴大至53平方公里,拓展了縣城發展空間,提升了縣城綜合承載能力,為人口集聚、產業發展、城鎮化建設推進奠定了基礎。

  強化縣城綜合治理,市容市貌明顯好轉。陵川縣委、縣政府不斷強化縣城綜合治理工作,先後開展了 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年 和 城鄉環境整治推進年 活動,加大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全力提升環境綜合整治水平。建成了縣城生活垃圾處理廠和汙水處理廠;縣城範圍內推行 垃圾不落地 管理模式,生活垃圾日清日運,環境衛生狀況明顯好轉;在縣城主要街道路口和事故易發路段完善了紅綠燈智慧交通管理系統和交通訊號燈;在縣城主要街道安裝了隔離護欄,施劃了標誌標線,加強了交通治安秩序整頓,規範了交通秩序。加大了牆體美化、街巷硬化、社群綠化、街道亮化、空氣淨化推進力度,美麗縣城建設初見成效。陵川縣城連續多年被評為省級衛生縣城,xx年獲得全省 十佳 衛生縣城榮譽稱號。

  重視縣城綠化美化,生態環境逐步改善。縣委、縣政府從綠化美化入手,實施了環縣城綠化工程,完成綠化面積近3000畝;實施了崇安公園、郝經公園等景觀公園建設和綠化工程,園林綠化面積達到400餘畝;實施了縣城主、次幹道的綠化工程,綠化里程達xx年來,縣城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年均達355天,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 00%,縣城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改善。

  公共服務持續跟進,民生工程惠及百姓。縣委、縣政府把民生改善作為縣城建設的重中之重,大力推進縣城集中供水、供熱、供氣工程。目前,縣城建成區內,自來水管網集中供水覆蓋率達到99%,飲用水安全水質達標率 00%;集中供熱管網覆蓋面積達到 9 萬平方米,集中供熱率達到70%;集中供氣管網覆蓋9300戶,用氣戶數達到6750戶,集中供氣率達到70%。狠抓了教育基礎設施改善,縣城高中達到44軌,初中38軌,小學24軌,幼兒園達到 3所。在縣城內公共場所配置了體育健身器,新建了棋源廣場公益大舞臺,新開工了城南全民健身公共體育場專案。保障性住房建成766套,緩解了低收入群眾的住房壓力。客運中心即將投入使用,城市公共交通有序發展,為群眾出行提供了便捷服務。

  縣城建設與管理存在的問題

  從調研情況來看,所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縣城規劃統領不夠。縣城總體規劃不能有效發揮規劃的引領和指導作用。有總規無詳規,使規劃的剛性約束力受到一定影響。因此,在縣城的建設中,出現了公共活動場所建設滯後、公共活動空間受擠壓、道路交通不暢等現象。

  縣城管理合力不足。目前,縣住建局、城管中心、國土局、交警隊、崇文鎮及七社群均有縣城建設與管理的.監管職責,但協調配合不到位,遇到難題有相互推諉現象,使一些焦點難點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

  生態優勢體現不明。近年來,儘管在縣城綠化和環縣城綠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於生態理念與現有建築、技術水平、資金狀況等因素的制約,縣城綠化率仍然偏低,未能有效體現出我縣的生態優勢,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建設任務依然艱鉅。

  公共服務設施不全。在縣城建成區範圍內,公廁數量過少,貿易市場建設滯後,流動商販在繁華地段擺攤叫賣屢禁不止,缺乏公共停車場所的規劃建設,車輛亂停亂放、擠佔交通道路,停車難問題突出。文化、娛樂休閒等公益性設施建設相對不足,不能滿足群眾文化、健身、娛樂、休閒的需求。

  加強縣城建設與管理的建議

  儘快完善規劃編制工作,強化規劃的剛性約束,發揮好規劃對縣城建設的引領作用

  儘快編制出臺區域詳規。要依據總體規劃,儘快編制出臺區域性詳規、控制性詳規,做到建設有序、管理有規。規劃編制的各項指標設計要具有前瞻性、科學性、長遠性,結合規劃編制好土地利用規劃,預留教育、衛生、文化事業發展的空間和城市綠化及公共設施配套、公眾活動場地。要著力搞好 一心、兩軸、四片區 的規劃編制工作,在抓好縣城發展的基礎上,推進縣城 平城同城發展,沿長陵公路規劃物流商貿等產業,合理引導新上專案和不宜在中心城區經營的專案向沿線轉移,提高縣城的承載能力和輻射功能,拓展縣城發展空間、提供產業支撐。

  加強規劃宣傳,強化規劃意識。要利用陵川電視臺、政府公眾資訊網、陵川新聞等宣傳媒體和會議、論壇等形式,做好縣城規劃相關知識和內容的宣傳,讓各部門各單位認識規劃、遵守規劃、執行規劃,同時,對違反規劃的單位和個人在依法查處的基礎上公開曝光,起到警示作用。

  強化規劃的實施和監督。要建立健全規劃行政執法責任制,依法保證規劃的實施,增強規劃的嚴肅性和約束力。要堅持規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要定期評估和評議規劃的實施和執行情況,強化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國土、環保、住建、城管等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行政執法力度,樹立規劃的權威性。要認真落實規劃管理工作分級負責制度,對監管不力,造成重大損失的,應當認真查處。

  努力加強隊伍建設,探索有效管理模式,以持續的綜合整治提升縣城管理水平

  嚴格落實監管責任。一要明確住建、城管、交警、崇文鎮及各社群的監管責任,明確規定縣城管中心為城管牽頭單位,其他部門配合,或是整合各相關單位監管資源,將從事監管工作的人員抽調出來,歸由縣城管中心統一管理,統一指揮,形成有效的協調聯動機制,增強監管合力。二要強化績效考核,把縣城的主要道路、重點地段和社區劃分成若干 責任段、責任區、責任片 ,片區包乾、責任到人。三要根據縣城管理的目標、內容和要求,將涉及縣城管理的責任分解到社群及各有關部門,列入年度工作目標。

  加強城管隊伍建設。一要狠抓隊伍建設,提高執法水平。二要嚴格規範執法,樹立良好形象。三要加大資金支援,提供經費保障。

  持續推進綜合整治。一要狠抓市容環境整治。切實加強主要街道、公園等公共活動場所和集貿市場及其周邊環境的整治,徹底清理衛生死角,抓好施工建築垃圾清運,防止沿路拋灑汙染環境。二要大力整治公共秩序。交警部門要完善交通標誌標線,落實定點定崗執勤與流動巡查制度,嚴厲查處車輛亂停亂放行為,及時疏導交通堵塞。工商部門要進一步規範沿街店鋪的經營秩序,認真落實沿街商戶門前 五包 責任制。城管部門要加強店外經營、佔道經營整治,做到坐商進店、遊商進市;要禁止店外亂搭亂建臨時建築物和構築物,要強化對沿街商鋪慶典活動和喪事祭奠等佔道行為的約束。三要狠抓社群和各單位的綜合整治。

  不斷完善監督機制。一要加強工作監督。要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加強對城市建設和管理方面熱點、難點、焦點問題的監督。二要加強巡視檢查。建議以離退休老幹部為主體組織一支志願者隊伍,對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進行日常巡查監督,切實加強對縣城區域內街道、小區、單位的監督檢查,對發現問題及時反饋,並督促解決。

  突出旅遊縣城理念,打造優美生態環境,發揮縣城對旅遊產業的推動作用

  要提升旅遊功能。縣城是全縣的視窗和龍頭,圍繞陵川縣打造 中原地區最具影響的生態休閒旅遊健康度假中心 的功能定位,高起點、高水平規劃建設縣城是推動全縣旅遊產業發展的有力抓手。一要集中在城南新區和舊城區搞好旅遊接待服務設施的佈局規劃,完善吃、住、行、遊、購、娛的功能,特別是利用城南緊鄰高速公路的優勢,精心打造太行山國際圍棋文化產業園區,率先起到宣傳中心、展示中心、集散中心的作用。二要加緊建設接待服務設施。三要全力營造旅遊氛圍,縣城主要路口、主要街道和公共活動場所都要在醒目位置設定宣傳牌和指示牌,透過全方位多層次的環境營造,充分體現旅遊特色。

  要增加文化內涵。一要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以廣告宣傳、街道命名、公園建設、商業冠名等方式,將圍棋文化、郝經文化、狀元文化、金元古建文化等要素融合到縣城建設中,擴大文化的滲透力和影響力。二要使優秀的民間文化有充分展示的空間併發揚光大,要藉助博物館、文化館、曲藝隊、鳴鹿根雕、社會團體和各類民間文化精英的力量,採取政府扶持、社會參與,利用節慶、集會、廟會、比賽、競賽、專業展示,傳播和弘揚一批特色文化作品和文化產品。三要加大現代文化的傳播和創新。要著力加快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如縣博物館、游泳館、電影院和劇院,儘快完善文化館、圖書館、健身館的配套建設並免費開放。繼續辦好陵川大講堂(文明大講堂),以加強優秀文化傳播的主陣地建設,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展示活動,擴大陵川文化品牌的影響。

  要突出生態優勢。縣城周邊群山環抱,四周生態良好。要緊緊抓住生態綠化這一主題,儘快編制縣城綠地系統規劃,定標準、定時間、定任務,政府主導、全民參與,強力推進縣城生態建設,要 見縫插針 造林植樹,為縣城增添綠色。要重點建設一批公共綠地、園林街道、花園式小區,要抓好社群綠化、單位綠化、廠礦綠化、道路綠化、景區綠化,體現經濟實用、樹種多樣、多層次複合綠化效果,構建生態縣城格局。要對縣城周邊有生態功能的山體和已經成林成景的綠地,實行封閉措施,禁止開發和修建,以豐富的植被營造出天藍、地綠、水清、氣爽的人居環境。

  要體現山城特色。要立足構建和完善有陵川特色的城市規劃發展框架體系,充分利用我縣山體地貌條件、高低錯落的地形、生態植被良好的環境和歷史文化風情特點,精心營造獨具匠心的城市環境景觀。要保持陵川山城的特徵,慎挖慎毀山體,做到尊重自然,以山為景,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縣城的規劃,特別是道路的規劃要充分考慮山城特點,適應山城需要,因地制宜,合理佈局。要注重建築造型、風格、色彩的協調性,注重城市景觀的整體效果,使每個片區、每條街道、每棟建築都與山城環境協調統一。

  著力健全公共服務,構建宜居宜業家園,發揮好縣城對城鎮化建設的帶動作用

  加快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一要優先抓好市政道路建設。當前急需疏導的路段有鴻雁街一中段、康復路華麗港段、望落路北關實驗小學段;亟待新建和改進的街道有黃圍東街至陵修路段、狀元路司法局至小召段、崇安東街至仕林苑段、望落北路至石圪節段。要按照先地下、後地上原則,廣電、電信、供電等線路系統和給排水等管網系統,按照統一規劃設計、統一配套建設,避免反覆開挖和重複建設。二要加強社群基礎設施的配套。在舊城改造和新建專案時,要將停車場、公廁、商貿、文體場所和社群醫療服務等與具體專案工程同步規劃、同步建設。三要加快市場建設。要統籌科學規劃,加快建設一批專業市場(如蔬菜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等),切實解決市場容量限制帶來的馬路、街道市場擁擠等問題,並輻射和帶動周邊農村城郊經濟的發展。四要強化產業配套。在縣城周邊合理佈局三產業,實施縣城建設與產業開發統籌推進,融合發展。全面放開縣城落戶限制,消除城鄉壁壘,制定鼓勵投資創業的政策,促進城鄉居民創業就業,合理引導產業和人口向縣城及周邊聚集,推進城鎮化發展。

  不斷完善公共服務設施。一要大力推進 三供 (供水、供熱、供氣)服務工作,在保證水量的前提下,確保飲用水質量,做到安全用水、節約用水;要抓緊建設熱源廠二期工程,推進供熱管網建設力度,提高縣城集中供熱能力和覆蓋率;要加快集中供氣設施的規劃和建設工作,努力擴大供氣覆蓋面,不斷滿足縣城居民生活所需。二要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抓好垃圾、汙水處理等工程,採取切實措施,使縣城生活垃圾處理和汙水處理正常執行;加強廢水、廢氣、廢渣全面有效治理,更好改善居民生活環境;不斷充實完善公共交通體系,合理佈設公共停車場,規劃建設地下停車場,鼓勵沿街沿路單位停車泊位向社會開放。三要繼續大力推進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設施改善和事業的發展。保證每個社群及大型居民區都要有一定規模的文體活動場地。提倡移風易俗,推進殯葬制度改革,配套推進公墓建設。

  切實重視民生問題的解決。今後在縣城建設中,必須妥善處理好房屋拆遷和土地徵用兩大問題。在房屋拆遷方面,要做到把握政策、依法推進、補償公開透明,把矛盾消除在拆遷前,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要在政府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村民自願自治的作用。在土地徵用方面,要做到嚴守規劃、依法徵用、補償到位,同時要優先解決好社群失地農民的就業和生活保障問題。發展好勞動密集型專案,抓好社群失地農民就地安置,不因縣城建設造成失地農民返貧或失業。社群要拿出一定比例的土地補償費,幫助失地農民繳納養老保險金,解決好失地農民的養老問題。要改變失地農民的就業觀念,加強對失地農民和新增就業人口的職業培訓,增強農民的創業意識、創業能力,以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加快縣城戶籍制度改革,將低收入居民納入城市低保政策範圍,切實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努力構建和諧幸福宜業宜居家園。

  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調研報告6

  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建致富產業,推進農業產業化,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步伐是農村生產發展的關健。最近,如何加快農村土地流轉引起了市級相關部門的廣泛重視,為了切實弄清農村土地流轉和加快農村生產發展的關係,永川區板橋鎮新農村建設土地流轉工作調查組從XX年4月5日至4月18日對全鎮土地流轉的現狀進行了深入調研,現將情況整理報告如下:

  一、 土地流轉的總體情況

  據不完全統計,從1998年二輪土地承包截止今年3月底,該鎮農村土地流轉涉及的村數12個,佔總村數的100%,涉及的農戶3003戶,佔總農戶的26%,其中土地流出的農戶2843戶,佔總農戶的24.6%,土地流入的農戶160戶(另外,單位和外地業主來鎮承包3起),佔總農戶的1.4%,土地流轉面積3794畝,佔承包土地面積的12%。

  二、 土地流轉的幾種模式

  流轉的主要形式是轉包、轉讓和入股。在總的農地流轉面積中,轉包、轉讓的比重最大,兩者相加所佔比重55.2%,入股土地面積佔總面積的44.8%。

  1、 幹交錢糧型。一是魚鴨工程建設,業主轉包稻田,每年按600-800公斤稻穀/畝支付轉出方或按照當年稻穀市場中等價支付現金;二是業主承包退耕還林地間隙種植苦蒿,每年按50元/畝支付租金。

  2、 入股分紅型。農戶以退耕還林地入股,業主投入種苗、管護等資金,收益按比例分紅。

  三、 土地流轉的特點

  隨著取消農業稅,新一輪的農地流轉呈現出以下新特點:一是從無償流轉向有償流轉轉變。過去種糧大戶承包的糧田大都是免費的,個別還要轉出戶自己負責上交農業稅,隨著農業稅的取消和效益農業的發展,土地承包費水漲船高,每畝水田年承包費高的已接近600元。二是土地流轉全面擴充套件。不管是農業產業發展或是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經商,土地流轉步伐明顯加快。三是從農民相互間的自發流轉向組織化、有序化流轉發展。透過該鎮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委員會幾年的不懈努力,搞好服務和鑑證,促進了土地流轉。四是農地流轉後的經營內容從種糧為主轉向發展高效種養殖業。五是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土地流轉,制定了加快土地流轉、發展效益農業的優惠政策,免收土地承包合同鑑證費用。

  四、農村土地流轉的效果

  1、克服了小規模家庭經營的侷限性,有利於土地的充分利用。

  在家庭經營長期不變的情況下,克服當前農戶小規模經營的侷限性,走專業化、規模化、商品化、現代化之路。透過土地流轉把零星的土地使用權從千家萬戶農民手中集中連片,按效率原則重新安排使用土地,進行適度規模經營,促進土地、資金、技術、勞動力等農業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最佳化組合,有利於農民間的分工與專業化、使農業生產逐步走上“專業化分工、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企業化管理”的發展道路,實現土地資源的充分利用。

  2、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

  土地流轉,加速了農業結構的調整和最佳化,促進了該鎮農業特色經濟的建設和發展。

  一是以涼風埡等村為基礎的魚鴨工程基地。透過農戶轉包、倒包等形式共流轉土地1294畝,現全鎮已形成池塘養殖面積5500畝,年出欄商品鴨400萬隻、產成魚1700噸,魚鴨總收入達7700萬元,純收入實現11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275元。如涼風埡村流轉農戶土地284畝,現已建成魚鴨立體養殖面積800畝,其中尖山9社流轉土地59戶73畝,使土地不斷向大戶集中,現形成集中成片魚鴨立體養殖面積150畝;同時,有3戶農戶到臨近村社承包土地13畝,發展魚鴨立體養殖,現共有養殖大戶20餘戶,使該社成為全鎮魚鴨立體養殖的核心示範區。農業結構調整、發展效益農業大大增加了農民收入:一方面土地流出農戶的承包收入明顯增加,據調查分析,淨種稻田一般中稻畝產500公斤,再生稻畝產100公斤(部分稻田和深腳冷浸田無再生稻),全年稻穀總收入600元左右,畝生產成本250元,純收入350元左右;而農戶間轉讓的土地年幹收稻穀650-800斤/畝,畝平純收入在450元以上。另一方面,土地流入的農戶透過規模經營同樣增加了收入,如涼風埡村尖山9社的徐開紅,XX年建有魚鴨立體養殖面積12畝(其中轉入土地7.5畝),年產成魚4.5噸,出欄商品鴨3萬隻,魚、鴨總收入47萬元,除去承包費用3400元,再除去其它生產成本,年獲純利潤7萬元,全家3口人,人平純收入實現23000元。又如大橋6社的候雲剛,XX年底承包汪家巖村菜園4社24戶稻田15.6畝發展魚鴨養殖,預計今年可產成魚4噸,出欄商品鴨1萬隻,獲純利2萬元以上。 二是林業特色經濟。結合退耕還林政策,為了加強林地管護,充分發揮林地效益,我鎮積極引進業主,流轉林地2500畝:一是在柳溪村流轉林地700餘畝,發展花椒種植,現已基本見效。二是在大坪、柳溪、古佛村流轉林地1000餘畝,發展速生桉種植,現正在栽植。三是在汪家巖村流轉林地800畝,發展苦蒿種植,預計今年即可見效。透過林地流轉,退耕農戶不用投入種苗、肥料和管護費用,每年便可獲得245元/畝的國家糧食補助費和管護費。同時可為業主務工獲取收入,產品收穫後並取得5:5—2.5:7.5不等的分紅,促進了農民增收。

  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調研報告7

  新農村建設工作,是開展三嚴三實和乾淨、忠誠、擔當教育活動、實行幹部直接聯絡群眾制度,是夯實黨在農村執政基礎的根本途徑,是全面推進紅河新發展的重要保障,是促進全州社會和諧的關鍵舉措。全州美麗家園行動計劃和三嚴三實和乾淨、忠誠、擔當教育活動各項要求部署,攜手向前、同心同德、全面推進美麗家園行動計劃,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共築中國夢,讓中國夢鋪就紅河路。新農村建設工作要緊密聯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緊緊圍繞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性,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根據州、縣和鎮黨委的安排部署,在農村開展三嚴三實和乾淨、忠誠、擔當教育活動。

  調查走訪,瞭解基本情況

  年3月1日,到補嘎村委會報到,3月16日參加屏邊縣和玉屏鎮20xx年新農村建設工作動員部署會議後,根據縣和鎮相關要求,奔赴補嘎村開展調研走訪和了解民情工作。

  屏邊縣玉屏鎮補嘎村委會位於縣城東北部,距縣城18。5公里,國土面積25。9平方公里。轄扎底簸、普期底、啊底簸、補嘎、哈木克、哈西和三丘田等7個自然村7個村民小組209戶778人。以彝族為主,有少數苗族。7個自然村分佈在大凹腰至金廠河公路上,村民出行便利。補嘎村黨總支委員會下設5個黨支部,共有黨員38名,其中女黨員7名。有耕地面積2016畝,其中水田1062畝,旱地954畝。最高海拔1370米,最低海拔1110米。年平均氣溫16。5℃,最高氣溫26。5℃,最低平均氣溫6。5℃,年降雨量1800毫米。全村經濟收入246。3萬元,糧食總產量92萬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1400元、人均有糧1180公斤。全村適宜種植杉木、草果、核桃等經濟林木,糧食主產稻穀、玉米。目前,各村大力發展杉木樹、紅豆杉、獼猴桃等產業。全村經濟穩步發展、社會和諧穩定。

  農業經濟

  補嘎村地廣人稀,年降雨量達1800毫米,特別適宜種植杉木樹等經濟林木,基本上每戶村民或多或少種植杉木樹,對今後生活有一定保障。20xx年,在補嘎村委會組建成立了紅豆杉種植商會,建立了在政府引導監管下公司建基地,基地連農戶執行機制。引進了紅河陽光天地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發展紅豆杉種植業。目前,紅河陽光天地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紅豆杉種植業逐漸發展壯大,對山地和勞務需求逐年增多,村民可獲得土地租金,同時有更多的務工機會,增加收入。在公司的帶動下,部份村民開始參與育苗,有的村民種植紅豆杉。20xx年,在縣和鎮農業等部門的引導下,補嘎村民開展種植獼猴桃,預計2至3年可掛果,可為村民帶來豐厚的收入,進一步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文化教育

  全村沒有一所學校,全村50餘人學齡兒童,包括學前教育和小學三年級學齡兒童,均在10公里外的宋慶玲希望小學學習,家長每週五把孩子接回家,短暫團聚後,週日下午又將孩子送回學校,週而復始,年復一年;四年級及上到鎮中心小學上學。目前,全村有兩人上中專,無一人上大學。

  哈西村有一支由10多名村民組成的民間文藝隊,逢年過節等節慶日,文藝隊經常到各村開展民間文藝演出,是開展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四群教育、美麗家園建設和防治治病工作的有效栽體。

  衛生防疫

  補嘎村委會有一名衛生員,楊樹華,男,52歲,1982年參加鄉村醫生工作,初中文化,多次到鎮和縣相關衛生機構業務培訓。目前,村委會衛生所荒廢閒置,衛生員基本開展不子正常診療活動,只能承擔基本的兒童預防接種和配合公共衛生服務調查等工作。主要原因是目前交通便利,最遠的三丘田村離縣城也只有10多公里,大部份村民生病都到縣城就醫;其次是鄉村醫生年齡偏大、學習機會少、診療水平不高、群眾對衛生員缺乏信任等。鑑於衛生資源缺乏現狀,20xx年村委會選送一名女生到紅河衛生學院鄉村醫生班學習,希望學成歸來改變當地醫療衛生現狀,服務於當地群眾,滿足當地村民的健康需求,進一步提高村民生存質量,實現小病不出村的願望。

  結合本職工作,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宣傳

  在調研走訪中,結合本職工作,採取進村入戶、座談、發放和貼上宣傳畫(摺頁)等方式,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宣傳,讓廣大人民群眾瞭解新農合是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援,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讓百姓有錢看病、看得起病。20xx年人均籌資標準達470元,其中的政府補助380元,個人繳費90元。在走訪宣傳中,共發放各類宣傳材料500份。

  存在困難和建議

  村委會門窗部份已損害需修善,為了村委會的整潔和衛生,需建設圍牆和大門。

  補嘎村委會7個自然村,只有哈西村有公房,其他6個自然村要求上級相關部門提供幫助,援建公房等基礎建設。

  哈西村、哈木克村和三丘田村大部分地在下河谷,由於沒有基耕(田間)公路,無法有效開發土地種植獼猴桃等經濟作物,制約了經濟發展。

  衛生工作有待加強,積極爭取縣衛生局和鎮政府支援,加強人員培養力度,要培養願意學、願意留、願意服務的本地年青,儘早恢復衛生所的正常診療活動,積極開展傳染病、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和食物中毒等預防知識,調查掌握當地村民基健康狀況。

  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調研報告8

  鄉村公路是鄉鎮人民對外聯絡、發展經濟、交流文化的紐帶。近幾年,我縣鄉村公路建設發展較快,全縣交通狀況得到較大改善,但是對於鄉村公路的管理養護問題,卻沒有從根本上得到妥善解決,長期需要上級投入。沒有投入,公路質量就逐年下降,致使很多鄉村公路無法正常發揮作用。為解決這一問題,xx鄉、xx鄉結合產業發展,探索鄉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機制,改變了過去鄉村公路建設難、管理難、養護難的狀況。

  兩鄉交通概況

  xx鄉地處渝鄂邊境,原有12個行政村,1968戶,6996人,地域面積75平方千米。境內公路,1981年建成,當時作為省道,路況較好,國家每年撥付專款,統一組織道路的養護。1990年後國家不再統一組織維護,鄉政府缺少資金,公路養護便無法落實。經年累月,致使該段公路路面大坑套小坑、大槽套小槽,過往運煤、運貨車輛都帶著鋤頭、被子、泡麵,司機開一段車,又下來用鋤頭填幾個坑,陷車、斷軸、破胎或堵車就卷著被子在車裡睡覺,37公里路車輛正常行駛就需11個小時,如遇堵車,常要三五天才能疏通。

  xx鄉位於縣城東部渝鄂交界處,原有7個行政村,1870戶,6700人,地域面積48平方千米,素有 煤炭之鄉 之稱,以前只有唯一一條通往縣城的公路,全鄉的煤炭都是透過這條路顛簸45公里,運至縣城碼頭,再借助長江水道輾轉到其它地方。為降低運輸成本,1979年,鄉里決定打通zz至長江邊一渡口的出境幹道,鄉里召集民工修建了3公里後,由於技術方面原因而擱淺。1985年,鄉里再次召集村民民工建勤修路,在原有基礎上延伸了8公里後不了了知。1990年,鄉里又一次牽頭修路,將原來的測設方案完全否定,重新進行了勘測,修至11公里左右,因為資金、技術等因素的制約,再次擱淺。1999年,在有關部門的幫扶下,xx鄉第四次實施長紅公路的修建,歷經兩年,終於實現了初通,但路基不牢、路況極差、無人管護, 下雨一身泥,天晴一身灰 便是對它的真實寫照。並且鄉政府還欠下160多萬元的債,攤下一大堆遺留問題。

  二四層法 化解公路建管難題

  xx鄉和xx鄉境內都蘊藏著豐富的煤礦資源, 近幾年,兩鄉以煤炭為主導的產業得到迅猛發展,交通運輸量大幅度增長。去年,xx鄉原煤產量達到12萬噸、烤煙4500擔,xx鄉原煤產量達到25萬噸。隨著兩鄉產業的快速發展,本就癱瘓的公路,已成為制約兩鄉經濟發展的瓶頸。為打破這一瓶頸,鄉黨委、政府一般人在對轄區已形成規模的煤炭企業經營現狀進行深入調查、論證後認為,從產業發展角度,兩鄉道路最大的收益戶是煤炭企業,解決道路管養問題,可以探索企業參與的路子,改善企業只用不管的道路建管現狀。於是,兩鄉提出了由政府統籌,煤炭企業出資的辦法,著手開始鄉村公路建管各項工作。並從統一思想認識、精心制定方案、認真組織實施、進行長效管護四個層面探索出鄉村公路建、管、養的長效機制。

  第一層:統一思想認識。讓企業自願拿出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錢,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針對這一困難,兩鄉分別成立主要領導為組長、鄉鎮幹部全部參加的思想工作小組。從煤炭產業發展、煤炭企業發展的角度,從為群眾辦好事的角度,進行宣傳發動,與企業負責人交心談心,耐心的同企業老闆計算道路整修後運輸成本降低、產量提高、企業效益的增加值,對比分析整修公路投入與實際產生的效益比,讓企業認識到整修公路是企業發展的需要。xx鄉採取主要領導與分管領導一人一礦,分片發動,據介紹,為做通某煤炭企業的思想工作,負責該礦的鄉領導曾連續三天在煤礦吃、在煤礦住。zz鄉黨政主要負責人則實行白天工作,晚上登門的辦法,開展這項工作。

  動員企業的同時,鄉鎮幹部還走村入戶,以院壩會等形式,進行公路整修宣傳,結合鄉里煤炭、蔬菜、烤煙、藥材、農產品運不出去,生活、生產物資運不進來,過往司機和行人談 路 色變的道路狀況,給群眾分析公路整修後帶來的好處,讓群眾知道修路不僅是政府的責任,企業的需要,更是惠及自己的大事,使廣大群眾積極支援道路的整修。

  功夫不負有心人,兩鄉煤炭企業後悔自己沒有及早重視運輸道路建設,影響了效益,思想很快統一到鄉黨委、政府的認識上來。群眾也對鄉上的這些行動拍手稱快,表示一定積極支援。

  第二層:精心制定方案。在煤炭企業同意自願出資後,兩鄉庚即成立政府主要負責人為組長,出資企業負責人為副組長,鄉鎮幹部、村社幹部為成員的公路整修領導小組,制定公路整修具體方案。一是決定公路整修統籌協調工作和資金的管理由鄉政府負責;二是制定整修公路的規模、工期、工程質量、青苗損失、安全措施、獎懲辦法等,如xx鄉要求整修的公路背水溝要暢通、鋪三米寬的碎石、路面不準有大於10釐米的坑;三是落實各煤炭企業出資比例,xx鄉由境內的四家煤炭企業承擔道路整修資金。zz鄉由兩企業負責公路的整改資金及zz鄉政府在原公路建設過程中的債務償還。

  制定方案的過程中兩鄉還重點抓住三個環節:一是在總體規劃的前提下,廣泛聽取出資企業的建議,儘可能的尊重企業的意願,xx鄉曾四次向企業印發意見徵集書、兩次組織企業討論規劃,xx鄉曾三次召集企業負責人對規劃進行討論;二是強化村社幹部大局意識和為公路整修的服務意識,使村 兩委 主動配合公路整修;三是廣泛聽取群眾對公路整修的意見和建議,並透過村社 一事一議 ,完善公路整修過程中有關群眾損失補償的辦法。

  第三層:認真組織實施。為確保公路整修的順利進行,xx鄉和xx鄉成立了統籌協調組、財務管理組、材料採購組、質量安全巡查組、矛盾糾紛調解組和公路整修組,實行統籌協調、分組作戰。統籌協調組由鄉黨委書記任組長,企業負責人和村社負責人為成員,重點負責公路整修過程中各組之間的工作協調、與鄰近鄉鎮在整修過程中需要進行的協調工作。財務管理組由鄉長任組長,企業代表為成員,負責公路整修的經費管理。材料採購組由一名副鄉長為組長,企業代表為成員,負責炸藥、石子、水泥等材料的採買。質量安全巡查組由鄉政府與企業代表組成,全天進行安全和施工質量巡查,對發現的問題責令施工隊現場整改。矛盾糾紛調解組由鄉和村社幹部組成,負責對施工過程中沿路植被、農民莊稼被損等可能發生的糾紛進行調解處理。公路整修組由鄉政府、企業負責人組成,負責組織具體整修工作。在實施過程中,兩鄉還強化 三公開 ,一是公開經費的開支,設立公示欄,隨時公佈開支情況,每月由出資企業負責人集體對開支情況進行稽核。二是公開材料採買,各項材料的價格由政府、企業負責人按照 質中求廉 的要求共同決定。三是公開質量巡查情況,做到每天一公佈,每半月一評比。

  交通改善促進產業發展

  透過 四層法 ,xx鄉投資110萬元,完成37公里的公路整修,原來車輛正常行駛需11個小時,現在只要2個小時;xx鄉投資310萬元,完成全長18公里的公路整改,政府在公路建設過程中的債務全部償還,運煤里程比原來減少27公里,每噸煤炭運費降低6元,過去一天跑一趟,現在每天可跑兩趟。公路建設大大改善了投資環境,擴大了兩鄉對外經濟技術和物資交流,加快了優勢資源開發,在去年基礎上,今年xx鄉原煤產量增加5萬噸、烤煙產值增加177萬元,xx鄉原煤產量增加5萬噸。長效管護機制的建立為兩鄉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供了基礎條件保障。

  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調研報告9

  按照市委的要求,今年xx市科技局繼續選派幹部下楓木村擔任新農村建設指導員,為了更明確今年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點,紮實有效地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各項工作,特制定本計劃。

  一、總體工作要求:

  理順楓木村建設試點的各項工作,突出重點,發揮科技引領作用,總結經驗,注重宣傳,體現科技支撐新農村建設科學發展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任務

  1、深入楓木村開展調研。全面掌握基本情況,理清工作思路,明確工作重點,形成工作計劃。(4月5日以前完成)

  2、積極推進新村建設。年內要完成新村第一、二期工程,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發揮共對周邊村屯的帶動輻射作用。重點是要加強與責任單位、幫扶單位、新村專案工程承包人的溝通聯絡,採取措施,強力推進新村建設,認真把關新村住戶立面裝飾工程,督促實施道路硬化、綠化、美化及沼氣室建設等配套工程。

  3、抓好科技資訊服務站建設。全面完成科技資訊服務站的軟硬設施建設。積極籌措資金,把科技資訊服務站加到第三層,配備電視機、vcd、電腦、課桌椅等,實現“三電合一”(電視機、電腦、電話),把科技資訊服務站建設成為楓木村培訓農民群眾、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傳播農村種養科技知識,推進農村“三個文明”建設的服務平臺。

  4、組織舉辦科技培訓班。充分發揮科技資訊服務站的作用,組織舉辦3期以上農民培訓班。一期黨員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培訓班,兩期種養適用技術培訓班,要圍繞楓木村森林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桑蠶產業、畜禽水產等產業的發展舉辦培訓班,不斷提高老百姓的致富能力,使群眾真正獲得科技實惠。(12月底以前)

  5、組織申報並實施《楓木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科技示範》專案,要按要求,向自治區科技廳組織申報專案材料,專案立項申批後,要認真組織實施,推動楓木村資源產業的形成和科學發展。(4月30日以前完成專案申報材料)

  6、策劃包裝楓木村部和科技資訊服務站。室內各項規章制度要充實內容、重新策劃、設計、上牆;製作楓木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圖片展板;科技資訊服務站掛醒目的牌匾。

  7、策劃建造宣傳窗。策劃建造一個長10米,高2.5米的宣傳窗,主要用於宣傳黨的農村方針政策以及楓木村社會主義農村建設取得的成效。

  8、配合河池鎮黨委、楓木村委抓兩委換屆選舉及其他工作。

  9、做好總結匯報和宣傳。認真做好楓木村新農村建設試點的總結匯報工作,特別是總結好“1+1+1“結對共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經驗,爭取河池日報社和河池電視臺有幾篇報道。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強領導。局領導班子由韋乃偉副局長分管,具體由蘇為民同志抓落實,新農村建設指導員,每月下村20天以上。

  2、進一步爭取楓木村新農村建設試點責任單位、幫扶單位的支援。

  3、加強與自治區科技廳的溝通聯絡,著力推動“1+1+1“共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的開展。

  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調研報告10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人口計生事業的健康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人口計生工作要主動融入新農村建設之中,做到“五個圍繞”,努力實現人口計生事業與新農村建設的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圍繞生產發展的要求,突出利益導向,率先實現計劃生育家庭小康目標。從莊浪實際出發,以專案帶動特色產業發展,認真實施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少生快富”、特殊困難家庭救助“三大工程”,建立健全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完善各項“獎、優、免、補、扶、救”政策,把涉農專案及資金優先安排在計劃生育示範村,優先向計劃生育“兩戶”傾斜,使有限的資金形成“拳頭”,幫助他們擴大規模,最佳化佈局,改良品種,推廣科技,實現由“輸血”式救濟向“造血”式幫扶轉變。圍繞做大做強洋芋、果品、草畜三大主導產業和亞麻、藥材、蔬菜三個區域產業,加強農民技能培訓,使計劃生育物件都能掌握科技致富的一技之長,率先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型農民。圍繞生活寬裕的要求,突出幫扶帶動,切實抓好計劃生育困難戶脫貧致富工作。在勞務輸出中,對計劃生育家庭優先提供勞務資訊,優先免費培訓,優先組織勞務輸出,減輕家庭負擔,增加農民收入,透過“加減法”把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採取多種形式,對計劃生育戶落實升學、就業加分政策,“兩免一補”政策和考取大中專院校獎勵5000元、3000元、2000元政策,建立地方性的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子女教育助學基金,解決農村“兩戶”子女上學難的問題。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中,免除農村“兩戶”的合作醫療費用,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集中社會救助資源、人口計生部門利益導向資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以及新農村建設的相關投資,逐步形成農村集中養老制度。對農村“兩戶”辦理養老儲蓄,對獨生子女辦理平安保險,將省內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的獎勵扶助物件年齡適當提前,資金適當增加,擴大獎勵扶助制度的受益面。

  圍繞鄉風文明的要求,突出生育文明,大力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在新農村建設中要廣泛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大力宣傳少生優生、女兒也是傳後人等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觀念,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學、健康向上的社會風氣。在建設生育文明過程中大力開展“好婆婆”、“好媳婦”等評選活動,提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水平。宣傳、計生、衛生、科協等單位要依託鄉鎮婚育學校、村服務室,開展形式多樣的婚育文化培訓,引導廣大農民講道德、講文明、講科學、講信用,積極投身到“新農民、新家庭、新文秘站:風尚”的建立活動中去。

  圍繞村容整潔的要求,突出“三清五改”,加快計劃生育陣地建設。按照清潔家園、清潔村莊、清潔道路和改水、改路、改廁、改廚、改圈“三清五改”的思路,分類推進,在城鎮和小康鄉鎮所在地建設商貿加工型文明新村,在關山地區結合移民專案建設生態移民型文明新村,在北部山區結合整村推進建設產業帶動型文明新村。從農民最關心、最迫切、最容易見到實效的住宅改造、道路硬化、能源沼氣、村莊綠化入手,把計生室、服務室、圖書室、宣傳長廊作為建設文明新村的重要載體,把計劃生育示範村、村民自治村、知情選擇村與文明新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每年建成並表彰命名一批特色鮮明的文明村(戶)、示範村(戶)、衛生村(戶)、產業村(戶),建設新農村,塑造新風貌,打造新農民,全面建設小康文明村鎮。

  圍繞管理民主的要求,突出民主建設,努力實現計劃生育村民自治。透過“雙推優”活動,把會致富、能帶領大家共同致富的農村能人選進班子,充實到計生協會,把年齡輕、業務強、熱愛計生工作並帶頭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的育齡群眾海選到自管小組長、社宣傳員和村專幹隊伍中來,讓知情人管知情事。進一步堅持和完善村民代表會議和村務公開等制度,在生育指標審批、獎勵扶助評議、特困救助稽核中充分體現民主,傾聽群眾意見,接受群眾監督,充分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進一步完善村規民約,全面推行計劃生育村民自治,讓人民群眾真正成為計劃生育的主人。

  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調研報告11

  現在雖然農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農業、農村、農民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而黨的十九大提出抓住新世紀頭20年的戰略機遇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這是全黨理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我們肩負的歷史責任。雖然按照當時三步走的規劃提前走完了前兩步:實現了從貧困到溫飽、再到“基本小康”,但同全國“總體實現小康”還有一定差距,農村牧區差距更大。國情、區情都說明,沒有農村的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小康。所以,清醒地分析和認識農村的地位、現狀和比較優勢,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雖然各地為改善“三農”的狀況,積極實施利農、惠農政策,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農業的發展地位,促進了農村的轉變和農民思想認識的提高,作為“三農”發展中最主要載體的農村,如何發展,更成為關注的焦點。但面對農村發展事實,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面對美好的憧憬,應立足現實、理清思路、找出問題、加以分析、妥善解決。

  經過查閱一些電子資料和有關權威書籍,現將一些事實呈現給大家。

  首先,農村躍進式的城鎮化發展導致區域規劃的整體變更,加之部分規劃不合理現象嚴重,造成農村在轉變發展方式上的問題凸顯。農村的城鎮化本是件大好事,可在實際運作中部分地方為追求片面的城鎮化,花大力氣想辦法讓農村被城鎮化。原本合理制定的二三十年農村發展規劃被-迫擱置,隨之被放棄的還有相關聯的農業發展思路,集中規模發展的大花卉、大棚菜、大漁場均因村民在當地被城鎮化而泡湯。失去了農地、拆遷沒有被合理的補償、面對被上樓、被城鎮化、被冠呼之與市民同等待遇的農民們,部分實踐中的規劃不合理、缺乏相關聯配套措施的城鎮化,確實損害了農民的根本利益,更把他們的生活逼上了絕境。只有合理、務實、規範的城鎮化,健全與之配套的社會保障,放棄盲目不切實際的構想,少點官員的政績觀,切實從農村的實際出發,考慮農民的切身利益,從發展長遠的角度看問題,因地制宜,實施差異化的符合當地特色的城鎮化發展道路,才是真正的造福於民。

  這個暑假我回菏澤老家,走訪了一些村戶,得知一些三十五歲以下的人甚至四十歲以下的人,不再願意去地裡幹活,這已經成了普遍現象。他們或是去遠在千里的大城市打工,雖然工作辛苦一些,但相比種地收入還是客觀的,有的或是去鎮上的一些工廠,既方便照顧家庭同時又不耽誤掙錢養家餬口。如今是改革開放的美好時代,中國的經濟迅猛發展,隨之而來的貧富差距也越來越嚴重,為了生存人們必須掙錢養家。現如今農村訂婚光“彩禮”錢就好幾萬,對於一般的家庭可是承受不起的,平時看病雖然有合作醫療,但高昂的醫療費用還是會使一些家庭陷入困境。為了掙更多的錢,人們不在在家種地,而是選擇去打工。我覺得這種現象並不是全面的不好,如果我們加以正確的使用,還是可以轉弊為利的。比如說我們可以將閒置土地加以利用,承包更多的地搞機械化農業,不僅省時省力,而且還增加了土地收入。據我瞭解在我老家,一畝地的租金是一年800元,一般的家庭會有7-10畝土地,算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了。

  再來談談農村風尚。經過改革發放的數十年,人們早已習慣了以錢為主題的生活模式。無論什麼都要以經濟收入的多少來衡定。相親越來越取決於家裡年收入多少,家裡有房有車沒有。辦事要看送禮多少,只要禮多,那就“有錢能使磨推鬼”;競選村長要看誰送的禮多,當然,現在已經有地方直接送錢了;好事沒人辦了,怕影響工作怕被訛;為了錢有些女孩不顧羞恥去賣淫、跳裸體舞等等。再就是村霸滋生,善良的人被欺負,惡人是橫行霸道,也許這正與中國在世界上處境是相同的。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還會實現全民健康生活嗎?我認為國家應該打擊貪官汙吏,財政下發的撥款能夠確確實實落實到農民手中,不然我們談何“社會主義”,談何“共產主義”!其次國家應該提倡先進文化,用先進文化引領社會良好風尚。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著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切實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同時建設優秀的文化,不僅利黨利國,而且有利於形成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國家不亂,人民不鬧,才會有發展前途!

  再來談談農村的教育問題。由於中國實行計劃生育,現在絕大多數家庭都是一至兩個孩子,經濟又比三十年前有了好轉,雖然在農村,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以至絕大多數孩子是嬌生慣養,隨之而來的就是問題重重。要星星不給摘月亮,唯恐孩子受一點屈曲,吃的好,穿的好,還不讓幹活。導致現在的孩子不能吃苦、沒有愛心、沒有責任感、受不得一點挫折。媒體上還經常報道有關子女不孝順老人的故事。而且此類事情頻頻發生,我看了此事的第一感覺就是中國的教育出了大問題。難道出現此類事情你家長沒有責任嗎?我覺得最少要擔百分之六十的責任。當然這還與社會大環境也有直接的關係。在農村,教育資源較為落後,有的是好幾個村莊才擁有一個小學,並且學校硬體建設不是很好,教室少,環境差。有的甚至沒有操場,可想而知學生們的體育教育是否達到國家標準。我認為國家應該多多關注農村教育事業,不僅僅是抓好城市優等教育,農村教育更不可小看,畢竟農村人還是佔大多數!

  最後再談談農村養老問題。我們知道城市裡的老年人退休了會有退休金,工資待遇較為豐厚,可是農村老人辛辛苦苦一輩子,老老實實種一輩子地,最後養老還是靠子女。不過現在國家設立了養老保險,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村老年人的生活困境,但農村養老並沒有得到根本的改善。我認為真正的老有所養要涵蓋很多方面。除了老人拿養老金,還必須要“老有所醫”,就是有醫療保障;要考慮到老年人精神生活,做到“老有所學”、“老有所事”,就是老人要有東西學,有事情做。

  以上就是我所淺談的關於農村發展現狀存在的一些具體問題,不足之處還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調研報告12

  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新農村建設提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20字方針,描繪出一幅新農村的美好藍圖。這20字方針,既是我國新農村建設長期的奮鬥目標,也是新農村建設的必由之路,各個方面相互聯絡、互為因果,主要包括髮展新產業、建設新村鎮、構築新設施、培育新農民、樹立新風尚等方面的豐富內涵。發展新產業,就是要打牢物質基礎,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民持續增收,這是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著力點。建設新村鎮,就是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使農村的發展得到合理規劃。構築新設施,就是要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包括清潔安全飲水、道路交通、電力、資訊網路及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培育新農民,就是要加強基礎教育和職業培訓,推進農村科技推廣和醫療衛生體系等,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守法紀、講文明”的新型農民。樹立新風尚,就是要加強和完善農村民主法制建設,創造和諧的發展環境,倡導新風尚。我們必須全面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新農村之“新”的內涵,切實做好“新”的文章。

  為了及時掌握新時期我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為、市政府制定相關政策和規劃提供決策依據,以推進我市新農村建設步伐,早日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近期,周口市調查隊專門組織開展了一次新農村建設問卷調查。

  此次調查採用分層簡單抽樣的方法,抽取我市四個縣兩區8個鄉鎮單位、50個村級單位、120戶農民以及80個鄉村幹部進行一次性問卷調查。調查內容涉及生產情況、生活狀況、基礎設施與環境、文教衛生及社會保障和民主管理與社會治安以及關於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願望等共83個問題。根據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一、被調查物件基本情況

  被調查物件的生產狀況:

  1、被調查物件200戶農戶,其中:從事種植業生產的158戶,佔79%;養殖業6戶,佔3%;林業6戶,3%;運輸及個體經營者30戶,佔15%。全部調查戶的耕地面積1097畝,人口926,人均耕地1.17畝。農田水利設施基本實現了50畝地一眼井,農田有效灌溉和節水灌溉面積達到95%和30%。種植業、養殖業農戶絕大部分使用了良種生產,主要農作物使用了機械化收割,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和農產品市場化程度不高,經營方式為家庭為單位的自種自銷, 91%的村沒有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

  2、先進實用技術的普及和推廣程度不高,調查顯示:掌握無公害化和滴灌技術的農戶僅佔14%。掌握地膜覆蓋技術的農戶佔48%,掌握病蟲害疫害防治技術的佔69.42%,配方施肥技術的為47%。69%的農戶沒有接受過技能培訓。

  被調查物件的生活狀況

  1、在被調查的200戶農村居民中,2015年家庭總收入在8000元以下的為16%,8000-10000元的27戶,佔13.5%,10000元以上的141戶,佔70.5%。家庭收入主要來源於外出打工、種植業、養殖業,人均住房面積24.9平方米。農民住房主要是磚木結構和磚混結構房屋,分別佔76%和20%,有線電視(地面衛星接收器)網路已經覆蓋39.5%家庭。

  2、農民生活水平的穩步提高豐富了農民文化生活,有89.5%的農戶家中有彩色電視,有20.5%的家庭中有電冰箱,有68.5%的家庭中有洗衣機,有40.5%的農戶家中有電話,有80.5%的農戶家中有手機,6戶農民家庭中有計算機,6戶農民家庭中有小轎車,有44.5%的家庭中有摩托車,有28.9%的家庭中有電磁爐, 但農民的生活條件還有待改善和提高,26.5%的家庭冬天取暖主要靠煤爐,3.5%和1%的家庭冬天取暖用電暖器和空調。有20%的農戶飲用自來水,有86.5%的農戶飲用井水,農民生活用主要燃料是柴草和煤炭,分別佔48.5%和43%。但家庭使用太陽能和沼氣的農戶只佔17%。沒有洗澡條件的農戶佔80%,使用旱廁的農戶佔93.5%。對當前家庭生活狀況基本滿意的農戶佔64.5%,滿意的佔20.5%,表示不滿意的家庭佔14%。村裡有生活超市的佔43.5%,56.5%的村沒有生活超市。

  被調查物件基礎設施與環境狀況

  1、近年來我市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在我們調查的農戶所在的村中,75.5%的村通公路。出村道路主要是柏油路和磚渣路。70.5%是柏油路,水泥路只佔8.5%。40.5%農民庭院被硬化。有垃圾汙水處理設施的村佔6%,農戶與飼養畜禽不在一個院內的佔47%,56%的河流和池塘不同程度的受到汙染。

  ――被調查物件文教衛生社會保障狀況

  1、調查顯示:80%的農戶所在村沒有文化活動站,農民獲取資訊和了解國家政策的渠道和途徑是看電視、聽廣播、和別人交談、看報紙,分別佔96%、22.5%、14.5%和6.5%。96.5%的農戶主要娛樂專案是看電視。

  2、87.5%的農戶所在村有衛生所,持證上崗的合格醫生佔82.5%,82.5%的農戶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農民生病後一般到個體診所和鄉村衛生所去看病,只有病情嚴重時才會去縣市或外地就醫。政府應加快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步伐顯得十分重要。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關鍵是加大投入,降低農村醫療收費價格。

  3、在我們調查的行政村中88.5%的調查村沒有養老院,有85%的調查者沒有參加養老保險。因此,應建立健全農村養老機制,逐漸消除廣大農民群眾的後顧之憂。

  ――被調查物件所在村民主管理與社會治安狀況

  1、村裡重大決策決定主要由村委會、村民代表大會、村支部書記決定,分別佔38%、41%、17%。家庭重要事項做出決定時主要聽取有文化人的意見、家族中老人的意見、聽取村裡能人的意見,分別佔34%、48%、18%。在調查的行政村中佔82.5%的村實行了村務公開。

  2、在治安方面,對目前農村治安環境的看法,有11%人認為很好,28.5%人認為較好,41.5%的人認為一般,17.5%的人認為差。

  二、農民對關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表示有強烈的願望和期盼

  在調查的200名農戶中瞭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佔71.5%,不瞭解的28.5%。非常關心新農村建設的調查戶佔65%,無所謂的佔17%。願意為新農村建設願意出資出工的農民佔95.5%,另外,在調查的200名農戶中農戶對將來新農村建設有六方面的期盼:第一位的是農戶期盼道路暢通、配套設施齊全、實現農業機械化,佔第二位的是農戶期盼住房寬敞、舒適、有電話、有自來水,佔第三位的是農戶期盼有醫療、養老保險,佔第四位的是農戶期盼村容整潔、環境優美,佔第五位的是農戶期盼社會風氣良好、村內管理民主,佔第六位的是農戶期盼生活消費水平大幅提高,家庭消費品齊全。

  三、農戶對未來新農村建設方面的擔憂和對目前農村現狀的不滿意

  農戶對未來新農村建設方面的擔憂依次是:

  一是擔憂不尊重農民意願,大搞形象工程。65%的人擔心新農村建設中實施的專案,不能尊重農民意願,不能結合當地的實際,搞形式主義,而使黨的惠民政策落不到實處。

  二是擔憂加重農民負擔。58%的被調查者擔心因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而增加農民負擔。

  三是擔憂刮一陣風,不了了之。58%的人擔心新農村建設和以前有些工作一樣走過場,做形象工程,不是實實在在幹事情,轟轟烈烈開始,匆匆忙忙收場,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四是擔憂不實事求是,搞"一刀切"。37.5%的人擔心新農村建設不能因地制宜、突出各地的特色和優勢,而搞"一刀切",收不到實際效果。

  五是擔憂佔用耕地。24%的人擔心,新農村建設會搞大量工程,佔用大量耕地,而使本來就不多的人均耕地再次減少,影響農民切身利益。

  六是擔憂幹部以權謀私。19.5%的群眾擔心村幹部會用國家的優惠政策謀私利,而不是為廣大農民群眾辦實事,使群眾得不到應有的實惠。

  目前農戶對農村現狀五方面不滿意的情況是:

  1是河水普遍汙染、用電價格偏高。

  2是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差、醫藥費太貴、藥品、藥價管理混亂,農村醫務人員素質普遍較差,醫療水平低,新農村合作醫療報銷手續繁瑣。

  3是村民普遍法律意識淡薄、偷盜、賭博、封建迷信現象時有發生,綜合防範能力薄弱,管理不嚴教育不夠。

  4是儘管92.5%的被調查農戶所在村有小學,但是農村學校師資力量比較薄弱,校舍硬體設施跟不上需要,受農村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女童的輟學率比較高。

  5村務公開的內容流於形式、村務公開不真實、村務公開內容過於簡單。

  四、建設新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和農產品市場化程度較低,影響了農業現代化的程序

  改革開放了30年以來,農業以“承包”為主的分田到戶,讓億萬農民在自家的責任田裡吃飽了飯,初步實現了小康,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以家庭為單位的分散經營方式已不適應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需要,不利於現代農業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不利於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農產品的生產成本高,比較效益差,農產品市場化程度不高,並且隨著農民溫飽問題的解決,富裕勞動力的轉移,農民對農業的投入不足,農產品產量的提高受到了影響,而且還有一系列社會問題,譬如“空心村”、留守婦女兒童和老人養老問題。

  (二)農民收入低,增收難,達不到新農村建設的需求

  雖然近些年來,隨著國家惠民政策的逐步實施,農民收入也在逐年增加,生活逐漸富裕,但由於人多地少的矛盾,土地產出率低、農產品市場化程度和價格剪刀差的影響,農民在土地上的收益還十分有限,大部分的收入是靠外出打工取得,但也不是人人、家家都有滿意的收入,2015年周口市農民人均純收入3122元,如果按照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包括住房一次性投入、日常生產和生活消費支出、文化教育需求和社會保障支出等,還不能支撐正常消費。

  (三)農村基層組織執行力差,農村新農村建設缺乏整體規劃和長遠打算

  在農村,部分基層組織成員,由於黨性不強,政治責任感不強,文化水平不高,不作為和作不了為的幹部大有人在,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有些甚至“懶、軟、散”,對農村、農民的生產、生活不思考、不規劃、不發展。比如目前農村農戶的住宅建設,村容村貌的整體規劃沒有通盤考慮和長遠打算,農戶是各自為政,放任自流,農戶新建的房不少,村容村貌村沒有大的改觀,宅基地大量擴張,還有浪費土地的現象。

  (四)農村社會問題多,解決問題任重而道遠

  1、農民素質有待提高,按照現代農業新型農民的要求,目前農村、農民素質還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農民文化水平不高,主要是缺少勞動技能的培訓,依靠傳統的方式方法從事農業生產,外出務工也多半乾些體力活,掙些微薄的收入來維持生活,在這次調查中,我市外出僅有6%的農民接受過一些短暫培訓。

  2、農村醫療條件差,醫療水平低,看病難,吃藥貴。同時農村醫務人員水平低。由於醫療費用過高,農民生大病往往意味返貧,因病致貧的現象在農村還時有發生,目前,醫療衛生問題是農民生活的首要問題,與農民的生活質量息息相關。

  3、農村教育問題不容忽視。富裕起來的農民十分渴望孩子獲得較好的教育,國家為了普及中小學教育,目前農村裡村村基本都有小學,每鄉還有不少中學,但由於師資力量問題、學習環境問題、教師的責任心問題等造成學校生源嚴重不足,一個班幾個人,一個學校幾十個人的現象不在少數,農民一般將自己的孩子送到縣城甚至縣城以外的地方接受教育,造成農村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調查顯示:85%以上的村、鎮小學,80%以上的鄉鎮初級中學生源

  狀況不容樂觀。45%左右的中小學生到縣城以上學校學習。

  4、農村道路問題。近幾年,國家加大農村道路建設,隨著“村村通”工程的建設,大部分的農村修通了道路,為農村居民生活和經濟發展起到橋樑作用,但由於質量差,道路通不了

  三.五年,又變成了“水泥”路,坑窪不平,並且村內道路無規劃修復,遇到雨天就泥濘不堪,無法行走。

  5、農村農業信貸問題。部分農民想致富,但無資金的支援,貸款無信用、無擔保,抵押手續繁瑣,主要原因:一是銀行、農村信用社擔心農戶沒有償還能力;二是缺乏擔保、抵押的財產,而得不到貸款。三是貸款手續繁瑣;四是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後,農村信用社成為農村金融的主力,它只能解決一些生產性小額貸款,大額的生產經營性貸款仍難以貸到,農民的貸款主要依賴民間貸款。

  6、農村環境問題。改革開放30年,農民生活有了保障,但環境問題毫無改觀,農村旱廁和垃圾汙染、加之畜牧業養殖汙染、企業排汙汙染、農藥化肥汙染,農村環保問題日益嚴重,環境狀況每況愈下。

  7、農村坑塘利用問題。農村坑塘面積數量可觀,目前利用的為數不多,建議政府部門借鑑耕地、林地、荒山承包的經驗,只要政府給政策農村坑塘就能變廢為寶,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增加新亮點。

  8、農村社會保障問題。近年來,隨著國家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和發展,農村社會保障問題有了很大的進步,但僅靠現有的保障機制和救助制度還不能滿足人口龐大的農村人口日益增長的社會保障需求,還需要進一步增加投入和完善保障體系。

  五、關於新農村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實現農村改革的第二次飛躍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的召開,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經營權,允許農民承包責任田,可以合理的進行流轉,這就為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加快土地流轉,實現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提供了條件,農民可以出租和入股,這樣農民可以在互惠互利和自願結合的原則下,集中土地聯合開支,規模經營,把大-片的土地聯合起來,由村委組織或農民協會組織經營,或由懂技術、善經營的農業技能手承包經營,形成農莊(場)經濟體,這樣可以提高農業比較效益,調動農業種糧的積極性,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促進糧食穩定發展,保障糧食安全,也可以進一步促進農民引進現代生產要素的積極性,推動現代農業科技技術的推廣應用,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同時農民可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發展特色農業、訂單農業或生態農業,合理地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這樣使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離開土地的農民可成為農莊(場)的.股東,也可以參與農業的生產和管理,成為農業工人。也可以在外務工,經商辦廠,也可以專業從事農業服務的經營,提供農業生產資料、生活資料和生產技術方面的服務,也可以從事農產品的加工、銷售、儲藏、保障、運輸等服務。也可以專門從事資訊方面的服務,從而實現物流和資訊流的大流通,推動農業現代化的發展。

  (二)增強政治責任感,加強基層組織對新農村建設的領導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當前和今後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是黨中央國務院加快農業發展,實現國民經濟又快又好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是實現富民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舉措,各級黨委政府對加強新農村建設的領導責無旁貸,尤其是基層黨組織應有所作為,應該圍繞著“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20字方針,有所打算、有所思考、有所規劃,尤其是村容村貌的整體規劃方面要有個整體佈局,作長遠打算,不能一盤散沙,各自為政,無序建設。

  (三)加強引導,示範帶動,充分調動廣大農民對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新農村建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急於求成,要加強對黨的富民政策和新農村建設偉大意義的宣傳教育,加強廣大農民對新農村建設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有條件的地方,政府可以適當的投入,建成一些新農村建設的示範村,使農民真正體驗到新農村建設的優越,得到真正的實惠,享受到新農村建設的成果,使更多的農民看到希望、看到前途和更加嚮往,使黨中央新農村建設的戰略方針變成廣大農民自覺自願的行動,積極投入到新農村建設的偉大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加快我國新農村建設的發展步伐。

  (四)加大引導和扶持力度,拓寬農民增收領域,促進非農產業的發展。

  一是制定優惠政策,大力扶持和引導農民儘快脫離傳統農業。以全民創業活動為契機,透過建立完善農民創業機制,以降低創業門檻,提供資金扶持,技術市場指導等可行措施,鼓勵農民自辦產業,可集中在食品加工、手工編制、餐飲運輸等二、三產業。二是引導農民向鄉鎮企業轉移。利用招商引資成果,引導村民從以種地為主的農民向以務工為主的工人轉變,從而拓寬農民收入渠道。三是引導先富起來的農民向城鎮轉移,引導他們在城裡安家、生活、創業、發展,使這部分農民從根本上脫離農村,減少農村人口基數。

  (五)新農村建設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程浩大,任重道遠。加強組織領導,調動全社會參與,易於形成合力,解決突出問題;加強宏觀指導,有利於減少浪費,節約資源,減少風險,少走彎路,促進新農村建設又快又好的發展。

  1、科學規劃,分類指導。建設新農村,不能憑主觀想向和滿腔熱情辦事,而應該用科學發展觀總攬全域性。要按照近期、中期、遠期目標,分期計劃,分步實施。既要注重經濟指標,又不忽視社會發展指標;既要注意發展速度和規模,又不忽視質量和效益;既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又不忽視農民的主體力量;既要體現現代精神風貌,又不破壞農村文化底蘊;既要大膽創新,又要尊重客觀規律,既要廣泛聽取基層和農民群眾意見,又要請專家論證;既要保證規劃的科學化,又要保證實施規劃的連續性,絕不能朝令夕改,人去事非。

  2、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我市農村縣區,經濟狀況有強弱之別,新農村建設一定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在發展模式上要分類指導。比如,各縣市開發區以工業經濟實力為基礎,整合城郊土地、人力等資源,開展以工促農的工業型新農村建設。同時,還可以發揮城郊區位優勢,招商引資,服務城市,走第三產業服務型新農村建設之路。在城鎮村莊規劃、建設上要分類指導,注意城鎮村莊佈局有利於節約資源、發展經濟。新農村規劃可以高標準、多功能,進行一步到位式建設,而縣區比較落後的村莊則可能是改街、改水、改圈、改灶、改廁;硬化、綠化、亮化、美化。總之,一定要突破“標準化”的思維模式和工作方法,避免

  運動化,不搞“一刀切”,不搞人為的樣板工程,更不搞所謂“達標驗收”之類擾民浪費的評比活動。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從農民群眾最關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見效的事情抓起。

  3、以城帶鄉、社會參與。應發動組織市縣各級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對口支援幫扶農村。探索城市與農村、企事業與農村結對幫扶的途徑,用工業理念謀劃農業,用城市理念建設農村,用現代理念教育農民,引導農民與傳統落後的生產方式決裂,指導農村向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社會闊步前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