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精選29篇)
新課程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新課程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精選2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新課程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1
在本次為期四天的線上培訓中,透過聆聽各位專家的精彩講座,我對新高考有了全新的認識。培訓期間在課程教學改革、高考改革專家的引領下,我們從高考綜合改革政策、學生選科和走班實施策略、新高考改革招生錄取模式以及單元學習設計和實施等方面進行了系統學習和研修。此次培訓讓我再一次深刻地認識到新高考下堅持以人為本,科學育人的重要性。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和提高學生學業成績,還要有具備指導學生進行人生規劃的能力,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特質和潛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任重而道遠,只有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與時俱進,才能更好的適應新高考的挑戰。
新課程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2
7月20日上午,在簡單的開班儀式後,我們聆聽了由西安文理學院舒榮教授做的題為《認同基礎上的師德構建》的講座。舒教授從國家認同,職業認同,社會認同和自我認同四個方面闡述了近現代師德的構建歷程。透過聆聽講座,以百年黨史和師德構建對社會發展作用為主線,使參訓的每位成員的心靈得到了洗禮,對師德構建有了新的更加深刻的認識。
下午,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教師發展中心副校長呂華兵老師做了題為《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實踐與思考》的講座。呂老師以任務型教學的一則故事引入新課改的主題是由“教書”到“教人”,從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出發,對江蘇省高考綜合方案和江蘇省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進行了詳細的解讀,透過展示南京市第十三中學的影片,解析新高考背景下生涯規劃課程本土化實施方案的例項,全面展示新課標下的新高考改革歷程,對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進行了系統的分析,使參訓成員對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有了清晰的瞭解。
透過第一天的培訓,參訓成員對師德構建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有了新的認知,收穫滿滿,感受頗多,期待第二天的培訓。
新課程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3
感謝師大為我們提供學習新高考的高效平臺,在這次講座中我受益頗多。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新高考增加了學生的選擇權,打破了文理界限,可以兼選文理。我認為新高考增加學生的選擇權,表面上是選特長,選興趣,選專業,更深層次的意義在於能夠賦予學生選擇人生的權利。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認識到面臨新高考,我們需要培養出具有終身學習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一代新人,而不能培養分數的奴隸。希望今後還能有更多的機會深入瞭解新高考,使自己快速成長,在自己的教學中推進素質教育,塑造更優秀的學生!
新課程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4
作為名高中英語教師,我分有幸地參與了為期四天的新考專題培訓,收穫頗豐。透過學習,我對新高考模式,新課程建設,選課走班,生涯規劃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新高考對高考科目、高考成績組合進行調整,不僅會對基礎教育教學,對學生的學習產生深遠的影響,而且給老師也會帶來很大的變化。新高考改革對高中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真正地成為研究型、學習型教師和拓展型教師,是教師面臨的一大挑戰。作為教師要科學應對這一挑戰,要轉變目前的教育教學觀,而不是對原有應試模式進行簡單修補。此外,我們要準確的把握新高考改革的實質和總體要求,給予學生足夠的指導,給予他們正確的人生態度、學習態度。我們只有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與時俱進,才能更好的適應新高考的需要。
新課程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5
透過為期四天的線上培訓,我對我省新高考綜合改革政策有了初步的瞭解,瞭解了生涯規劃對學生個人發展的重要性,學習了新高考改革的招生錄取模式,對課程標準有了全新的認識。不論新高考政策發生什麼變化,相信只要全體教育人堅守正確的教育價值觀,以不變應萬變,發揮教育智慧,用情感和汗水去踐行全新的教育理念,最終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懷,培養出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
新課程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6
本次線上培訓,時間雖短暫,但我受益頗多。透過聆聽各位專家老師們對新高考新課程核心內容的詳細解讀,加深了我對相關政策要點和精神實質的領悟與理解,也對於課程建設、選課走班、生涯規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等方面有了更深的認識,深切體會到它們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次培訓為我今後的教學提供了理論引領和實踐指導,也使我更加明晰學科育人理念及學科核心素養,也對自己今後教學的方向和重點有了清晰的認識。我會盡快將所學落實在自己的教學中,真正踐行新高考新課程理念,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助力學子的成長。
新課程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7
炎炎夏日,有幸能在線上聆聽幾位專家老師的講座,我感觸頗深。當下面對新課標的修訂新高考政策的出臺以及新教材的使用,因此自己在平時的教學中存在更多困惑和迷茫。透過此次線上學習讓自己的很多問題都有了清晰的解答。使自己對新高考課標有了深入的學習,對新高考政策有了初步的瞭解,對新高考背景下的課程設定,學生選科走班以及學生學習生涯規劃等內容都有了很深的理解,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要設計好每節課,注重學生學習生涯規劃,不斷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同時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
新課程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8
我非常榮幸參加了這次為期4天的陝西省教育廳2022年新高考新課程線上培訓。這次學習讓我有機會接觸到了不少有經驗的專家教授們的教育教學理念。我收穫頗多。透過學習,我明白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課程設定,課堂教學改革策略,學生的職業規劃,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等相關內容,也對新課改下的課堂模式有了新的思考。總之,培訓是一個新的起點,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積極轉變教育觀念,積極探索高效課堂模式,促進自己的不斷成長。
新課程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9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作為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陪伴者與引路人,如何在“三新”背景下實現教育觀念、教學方法的更新與轉變以適應新形式、新發展的需要成為廣大一線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此次縣教育和體育局組織的研修培訓活動中,身為“新手教師”的我從專家、同仁的講座和分享中汲取到了更多更好的教育經驗與智慧,這對指導我未來的教育教學實踐極具意義。以下是我在此次培訓活動中的一些感悟與收穫:
正如學科工作室李登明老師所說的那樣,我們歷史教師的身份本身就意味著一種責任與擔當,必須負責地實踐完成歷史教育,重點關切“學生應該習得哪些智慧”———他提出要關照學生的“宇宙整體認識、人格養成意識、以史為鑑意識、價值審查意識、批判思考意識和人生責任意識”等等。當然,實現這些目標的前提條件應該是教師自身的“得”與“德”,即紮實的專業素養與獨特的人格魅力。這就要求我們要保持著學習的狀態,要肯幹、能幹、敢幹、實幹,透過閱讀、思考和向榜樣學習等方式持續不斷地學習,竭盡全力去彌補自己的不足,並保持積極樂觀地心態,才能“活得快樂而有意義”。
歷史學科教研員廖梅老師提到,當下我縣的初中歷史教學工作並不樂觀,比如專業教師、專職教師及年輕教師所佔的比例還相對較低(分別為14.6%、50%、26.4%),加之學校、家長及學生等各個層面對歷史學科均不夠重視的傳統,導致輸入到高中學段的學生的知識與素養在很大程度上就達不到要求。但是儘管困難多,希望也在:隨著近年來中考歷史學科試題在結構和思維上向高考試題趨同的探索與嘗試,未來我們的生源一定會越來越好。根據廖老師所介紹的情況,以及她對高中歷史教師提到的三點期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重視學生基礎、重視學法指導),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我對自己的教學工作沒有達成預期效果的原因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儘管我比較重視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也在學法方面做了一些指導,卻忽視了對基礎知識的落實——比如及時督促學生完成習題,帶領學生一起製作思維導圖,以默寫等方式來推動學生去記憶基礎知識(很多老師都提到了默寫和背誦,這是我所欠缺的,以後要重視起來),等等。總之,未來要更注意“分層教學”理念的落實,儘可能因材施教——有時一些看似傳統和低效的方法可能對後進生還是比較有幫助的。另外,各位老師都不約而同地強調要重視對高考試題的研究,這也是我以後需要繼續加強的地方。
在新課程和新教材的應對方面,重慶八中的劉釗老師所分享教育教學經驗值得我反覆學習和研究:一是要鑽研和把握課標的要求;二是面對現實,轉變觀念尊重並深入研究新教材教學;三是對教材進行合理的整合,整合的方式主要包括對每課的內容加以整合、對單元內容加以整合和進行大單元整體學習的設計等;四是引導學生學會自主閱讀;五是把熱點和能力滲透到每一天的教學中去,而不是簡單的最後彙總。
透過此次培訓活動,我對新課程、新高考和新教材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接下來就是在教學工作中的落實。
歷史教育,任重道遠;不忘初心,行則將至。
新課程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10
本人近期有幸參與了2022年廣東省普通高中新高考新課程新教材線上研修活動(高中英語)。研修過程中聽取了多位專家的精彩講座,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來自韶關的王錦霞老師所作的“區域高三英語教研活動設計與實施研究”的講座。現就王老師的講座淺談幾點個人的收穫總結。
一、將課標理念與高三複習完美結合
新課標自2017年釋出以來,現在已經是第五個年頭了,課標裡的各種理念也可以說都或多或少能夠深入人心,但如何在日常實踐中很好地踐行卻一直是一線教師在不斷研討當中。特別是在高三複習中,如何將課標理念與高三複習完美結合起來一直是困擾我的一個問題。因為我們平常經常看到的高三複習教學很多都是詞彙語言點教學、語法複習、專題訓練等,這些教學方式與課標倡導的教學理念是大相徑庭的。然而,王老師的講座卻給我帶來了新的啟示。在王老師的教研整改下,新課標的理念已經能夠很好地與高三複習完美地結合了,如她將以主題意義為引領的理念貫徹到高三複習的日常操作中。
二、將前沿教學理念與高三複習結合的大膽嘗試
從王老師的講座中,我還發現她將很多前沿理念有機地與高三複習進行了大膽嘗試,比如群文閱讀。在王老師所展示的四節高三複習典型課例中,她介紹了在閱讀課中運用群文閱讀的方式進行高三閱讀教學。該課例中,授課老師選用了一篇高考真題,一篇新教材的閱讀文章和一篇舊教材的閱讀文章。這三篇文章都是基於同一主題選擇的,而且文體也都是說明文。本節課例中,第一個文字和第二個文字進行對比閱讀,有效地實現了閱讀技能的遷移,第三個文字作為拓展作業又再次鞏固了閱讀技能。
三、將區域學情與高三複習結合起來
王老師除了把新課標和前沿教研的理念融入到高三複習中,而且還紮根於區域學情特點,把高三複習教學做實做到位。在王老師提供的四個課例當中,每個課例都是基於相對薄弱的學情開設的。這是非常接地氣的做法,因為高三複習針對的群體絕大多數學生的學情並不是特別樂觀。提供大量支架支撐學生有效地學習便是最大的基於學情的體現。以寫作課為例,寫作教學除了教授寫作策略外,該課例中授課老師還提供了很多主題詞、句、段的支架,而且這些支架也都是循序漸進,完全沒有太多的違和感。
新課程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11
這是一次有意義的學術活動,兼具理論學習和實踐指導,為一線教師解開不少教學疑惑。
對於學生成績的分析,不是單純地憑印象判斷,更應該基於大資料進行高中英語學業質量測評。而測試資料的獲得可以透過分析考試成績的集中趨勢(平均分、中數、眾數)、離散趨勢(標準差)、信度、效度、難度和區分度等方面,從而反饋學生情況。教師應相應提高自身的測評素養,注重對學生進行語用能力和語篇能力的培養,而不是隻是慣式或套路化的生硬教學。
好的教學活動開展離不開科組的教學規劃和實施。例如高三學年的安排,可以以三大主題為引領,以話題整合(常用表達、句型使用、語法填空、書面表達等)開展教學,接著以專題教學的形式提升語言能力,完善學習策略,而衝刺階段主要以規範化和查漏補缺為主。
單純依賴教材或者教輔,其實是不夠的,而應該能動地提升我們的高中英語閱讀素材的改編能力。改編維度可以從詞彙、句子和篇章著手,但的確會因為缺乏難度評估標準而存在一定的挑戰性。一般而言,難詞比例在2-5%的範圍內相對比較合理,否則英語閱讀會有困難。金檀教授推薦的指難針工具對於評估難詞的比例,主要透過等級指標的選擇、大綱詞彙的統計和難詞比例的計算來實現。
新課程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12
2022年7月14日至18日學校組織新高一和新高二部分老師奔赴河師大參加“新課程、新高考”培訓,我有幸成為其中一員,倍感激動。
14日下午主要是入住酒店熟悉環境,15日、16日是專家講座,17日上午赴輝縣鳳凰山參觀,下午乘車前往裴寨村紅色景點參觀學習。18日上午離新返洛。
17日上午我們頂著驕陽酷暑赴侯德昌文化館參觀,該文化館位於歷史文化名城新鄉市輝縣。侯德昌先生在書畫方面有著很高的造詣,在書法方面尤善隸書。用中央文史館館長袁行霈先生的話就是“其隸書早享盛名,近年復鑽研篆籀,繼正宇、苗子諸先生之後,以草篆名世。其結體如龍跳虎臥,變化莫測,其筆力直透紙背,似有千鈞之力。”
在繪畫方面,精於山水。中央美院薛永年教授曾評之:“他的山水畫,得益於太行山,也得益於北方傳統。功力老到,結構嚴道,筆墨雄強,氣勢磅薄,有一種正大氣象。雖然大多水墨淡色,不追求堂皇燦爛,但有一種恢宏大度的殿堂之氣,代表了主流的氣象。他無論畫高山大川,逐是畫邊角近景,都高度錘鍊,丘壑雄奇,樹木茂盛,生機勃發,畫出一種陽剛之美,突出了“至大、至剛、至中、至正”的精神。這是一種超越了小我的與時代共振的精神,不是山林氣,不是書卷氣,而是一種黃鐘大呂、金聲玉振的殿堂氣。”
17日下午依舊是烈日當空,我們一行馬不停蹄奔赴裴寨村紅色景點參觀學習。裴寨村位於太行山丘陵地帶,795口人。過去的裴寨村土薄石厚,十年九旱,自然條件和經濟狀況較差。2005年,裴春亮個人出資3000多萬元,帶領幹部群眾挖平荒山,建成了配套設施齊全的裴寨新村。2010年,張村鄉黨委政府以裴寨新村為依託,整合全鄉23個行政村、97個自然村、15000多口人建設裴寨社群。
在裴寨村感受最深的就是裴春亮。裴春亮是土生土長的河南省輝縣市人。曾獲“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全國道德模範”、“全國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最美村官”“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裴春亮是一個自強不息、艱苦創業,致富思源、無私奉獻的“雙強”村官,是新時期農村基層幹部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優秀代表。2005年,高票當選村委會主任,後擔任社群黨總支書記。為了徹底解決當地乾旱缺水難題,個人出資5100萬元和鄉親們共同奮戰四年建成2.3公里長、容水達80萬立方的攔洪蓄水水庫,擴大高效農業種植面積,發展生態旅遊讓社群健康可持續發展。裴春亮帶領群眾經過十年的奮鬥,讓一個昔日省級貧困村成為全國新型社群建設的典範,實現了“人人有活幹,家家有錢賺,戶戶是股東”的目標。裴春亮自強不息,致富思源,決不讓群眾的信任打水漂。用無悔的付出圓百姓安居樂業的夢想。在奉獻中,他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在奉獻中,他奏響了社會進步的和諧旋律。
經過兩天的專題講座學習和一天的參觀研學,讓我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受益匪淺,我將充分汲取此次新鄉行的營養,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在今後的教學和生活中補足精神之鈣,為對國家和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新課程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13
7月20日上午,在簡單的開班儀式後,我們聆聽了由西安文理學院舒榮教授做的題為《認同基礎上的師德構建》的講座。舒教授從國家認同,職業認同,社會認同和自我認同四個方面闡述了近現代師德的構建歷程。透過聆聽講座,以百年黨史和師德構建對社會發展作用為主線,使參訓的每位成員的心靈得到了洗禮,對師德構建有了新的更加深刻的認識。
下午,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教師發展中心副校長呂華兵老師做了題為《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實踐與思考》的講座。呂老師以任務型教學的一則故事引入新課改的主題是由“教書”到“教人”,從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出發,對江蘇省高考綜合方案和江蘇省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進行了詳細的解讀,透過展示南京市第十三中學的影片,解析新高考背景下生涯規劃課程本土化實施方案的例項,全面展示新課標下的新高考改革歷程,對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進行了系統的分析,使參訓成員對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有了清晰的瞭解。
透過第一天的培訓,參訓成員對師德構建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有了新的認知,收穫滿滿,感受頗多,期待第二天的培訓。
新課程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14
很感謝河科大附中和河師大為我們提供的“新課程新高考”專業素養提升培訓,第三天不同於前兩天的理論課程,我們到輝縣進行了紅色教育之旅,從實踐中學新知。對於輝縣,我早有聞名,是集壯美太行山水和厚重文化底蘊為一體的歷史文化名城,有著中國書法之鄉、中華詩詞之鄉等美譽。作為共工故里,共城文化、太行文化等多元文化交織,與太行山水交相輝映,令人十分嚮往。
到達輝縣之後,我們的第一站是侯德昌藝術館。在這裡我才瞭解到,原來侯德昌先生就是鑲嵌於毛主席紀念堂的“偉大的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永垂不朽”17個大字的書寫者,並且我們在新聞中看到的人民大會堂東大廳中懸掛的大型山水畫《幽燕金秋圖》也是由他主筆的。而走進館內之後,近距離欣賞他的書法作品、畫作等,我更是感受到了其作品磅礴大氣、蒼勁剛毅的魅力,再結合他從寒門學子到高校生涯,再到名冠史冊的一路艱辛,不得不佩服侯德昌先生孜孜不倦、堅持不懈、終身學習的態度,我們作為培養人才的新時代教師,更應該將這樣的精神牢記踐行,不斷傳承。
接著我們走進了裴寨新村的習書堂,觀看了裴寨新村的建設發展歷程,親身體驗到裴寨新村跨境電商的積極發展,是“鄉村振興時代好,我回家鄉來報到”這句話的最好詮釋,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青年選擇返鄉創業,在鄉村振興的廣闊舞臺上揮灑青春、成就事業,擔當起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任,而這也是我們教育的初心。
透過參觀黨建展覽館,我瞭解到了裴寨從省級貧困村到新型城鎮化社群的變遷,以及裴春亮書記鄉村治理的故事,深切體會到鄉村振興離不開黨員幹部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帶頭致富振興,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影響和帶動農村青年向組織靠攏。裴寨人在裴春亮的帶領下艱苦奮鬥十餘載,建設出和諧文明、溫暖向黨的新村,實現“裴寨夢”。這說明鄉村振興離不開黨員群眾,正是基層黨組織調動了廣大村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將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才形成了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今天的紅色之旅讓我認識到,在今後的教學生涯中,一定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課堂中加強愛國愛黨教育,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力量!
新課程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15
炎炎夏日,有幸能在線上聆聽幾位專家老師的講座,我感觸頗深。當下面對新課標的修訂新高考政策的出臺以及新教材的使用,因此自己在平時的教學中存在更多困惑和迷茫。透過此次線上學習讓自己的很多問題都有了清晰的解答。使自己對新高考課標有了深入的學習,對新高考政策有了初步的瞭解,對新高考背景下的課程設定,學生選科走班以及學生學習生涯規劃等內容都有了很深的理解,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要設計好每節課,注重學生學習生涯規劃,不斷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同時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
新課程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16
首先,要感謝學校給我們提供這次這麼好的學習機會,我們來到新鄉參加“新課程新高考”專業素養提升培訓。
其次,透過兩天的學習和第三天的紅色基地現場教學,我收穫多多。透過汪才安老師帶來的《基於學生的課堂管理》,讓我深刻的感受到課堂的重要性,也深刻的感受到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管理模式。眼中有學生,研究學生,立足於學生,才能更好的開展好課堂教學。瞿洪明老師帶來的《新高考改革帶來的機遇與挑戰》讓我充分的對新高考有了全面的認識,同時也對接下來的新高考有了更清晰的思考,知道了自己如何在新高考到來時應該做點什麼,做什麼更有價值,如何更好的為學生服務為學校服務。魏老師帶來的《中小學課堂診斷思維方式變革與有效教學構建》給我很多啟發和思考,讓我學到了如何構建有效教學。王紅奎老師帶來的《核心素養背景下站在課程的高度教學》給我們全面的描繪出課程教學還可以這麼豐富多彩。第三天的紅色基地參觀,我看到了許多,也聽到了許多,同時也學到了許多。
最後,再次感謝學校給我們提供這次寶貴的學習機會,我也定將本次學習收穫運用到接下來的工作中,努力為學校作出更多貢獻。
新課程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17
2022年7月14日下午,我們伴著天公贈予的熱情,心懷豫西湯湯洛水般的積極之情來到了豫北衛水之濱求知問道,開啟“新課程新高考”專業素養提升的學習之旅,首日的學習便感果碩維寬!
帶著付耙牯校長“認清形勢、換道超車”的目標指引,透過瞿洪明教授“新高考改革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的解讀我即隨之所思:
首先,我們該做什麼?
為國育人、為黨育才,為實現新時代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站好教育崗位。同時在瞿教授對新高考改革的歷程、背景、意義、問題、挑戰、思考以及我們河南新高考改革七個方面的報告中,進一步使我感到方向的明確,更令我感到“高改也是對教師的革新!”面對機遇與挑戰這把雙刃利劍,我們該做的就是堅定不移地與時俱進。
然而,捫心自問:我們想做什麼?我們當然都不想被時所棄,而是乘著高考改革的風在破浪中超越自我,贏得未來。
那麼,為此我們能做什麼?學習中受到了大大的啟發:教師、學生、家長,課程、選擇、賦分,報考、政策、利弊,我們能做學生髮展的導師。汪才安老師“基於學生的課堂管理”也為我們從課堂這一關的地方,提供了可以借鑑的良方技法。
兩節課,數十頁的筆記卻讓我們看到了未來和明天的樣子和需要,帶動的思考也不只如此。
總之學校永遠都不是“封閉地帶”,恰恰是改革的前沿陣地、前進的雲梯平臺,我們要把握機遇,做好“人師”!
新課程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18
金秋時節,金桂飄香。我於9月17、18日參加了XX市組織的20XX年高中“新高考,新課標,新教材”第二期的培訓。
“認識新高考”
本次培訓分為專題報告,分組研討和經驗交流三種形式。9月17日上午由XX教科院馬明貴院長呈現了精彩的題為“堅守教育處新使命,穩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的專題報告。馬院長從宏觀政治的高度闡述的改革的迫切性,適應性,也同時從具體的課程教學設計,選科走班實施,校本教研開展等方面全面的,專業的給予我們所有的受訓者如何應戰新高考改革具體措施的指導。17日下午為分組研討,每個小組人人發言,深入討論了各個學校的課程教學改革,選科走班和生涯規劃教育的實踐成果和存在的困惑。18日上午,有來自夷陵中學,遠安一中,枝江一中,小溪塔高中等八所高中的八位老師分享了各個學校的寶貴經驗。
“迎接新高考”
透過本次受訓,我收穫滿滿,更深入,更全面的認識新高考,更自信,更從容的迎接新高考。更合理更高效的開展系列工作。
新課程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19
2022年5月25-26日,我參加了由廣東省教育研究院舉辦的2022年廣東省普通高中新高考新課程新教材線上研修活動。兩天的研修讓我受益匪淺,特別是在高考命題研究方面,打開了新的研究思路,也擴充了我的視野。
例如華師胡中鋒教授的講座中,重點講解了試題命制信度、難度、區分度和效度等四個指標的概念和計算方法,並注意用雙向細目表讓我們的命題更加科學、規範,提高試題命制的質量。而黃麗燕教授以基於大資料的高中學業質量測評研究為主題的講座中,結合2021年廣東高考英語學科的相關資料進行具體而到位的分析,讓我明確瞭如何結合測評資料精準施教的方法。金檀教授的《高中英語閱讀素材的資料驅動型改編》專題講座教會我如何更高效地利用資料驅動,把握文字改編的原則。
教授們的講座高屋建瓴,而接下來各位優秀教研員和一線教師的分享讓我備受鼓舞。例如佛山教研員廖明生老師做了《區域高中英語階段性測評研究》的專題講座,從“高考英語備考試卷的精選與改編”進行詳細的介紹,且利用高考真題進行選題和改編的解說和示範,讓我對高考真題的開發又有了新的思路。韶關教研員王錦霞老師提出“主題式教研”和“對分式教研”兩種模式互相補充、互相完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研活動讓我重新思考自己組織科組教研活動的方式如何再進一步最佳化。廣州二中學科組長楊雅碧老師與我們分享了高三教學規劃與實施的相關內容,談到如何利用主題化備考,提升備考質量,這正是我們下個學年準備在高三大力推進的“大單元大概念”指導下的主題模組複習模式。
在這兩天的學習中,我不僅在個人的測評素養和高三備考方面有更明確的方向和更具體的計劃,也堅定了在接下來的兩年內成立科組的測評素養工作坊的決心,跟親愛的同事們一起研究高考試題的改編、開發和原創命題等頗有難度的工作,相信只要突破這個難點,我們的高考備考質量將會有更進一步的最佳化和提升。
新課程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20
2022年5月25-26日,我有幸參加了2022年廣東省普通高中新高考新課程新教材線上研修活動(高中英語),本次活動是透過粵教翔雲數字教材應用平臺進行的,整個培訓活動進行得非常順利,在為期兩天的培訓中,我聆聽了來自華南師範大學胡中鋒博士導師、黃麗燕博士導師和金檀教授等大咖們精彩而且專業的講座,同時在案例展示環節,我還學習了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英語教研員廖明生老師、韶關市教育局教研室英語教研員王錦霞老師以及廣州市第二中學楊雅碧老師非常貼近教學一線的講座。兩天的學習中我收穫頗豐,既學習到了試題檢測評估中的專業知識,也學習到了高中英語閱讀素材改編中的專業知識,同時在教研活動設計、高三教學規劃方面也學習到了專家老師們的經驗,這些知識對於我今後的教學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胡中鋒博士導師在他題為《高考試題的檢測評估和教學實施建議》中重點談到了試題測量的工具和手段,如信度及其計算方法、難度及其計算方法、區分度及其計算方法、效度等,他在講座中給我們講到了很多專業術語,雖然一下子聽不太懂,尤其是一線教師很少涉及到試題測量的方面,但是我覺得講座中的內容對於我的教學和試題命制方面有很大的啟發作用,特別是他在教學實施建議中提到的“建立教師自己的題庫”這一點,我特別地贊同。
黃麗燕博士導師的講座聚焦於“基於大資料的高中英語學業質量測評研究”。她從信度、效度、難度、區分度以及標準差等幾個方面給我們非常專業地剖析了2021年廣東高考的情況,同時結合具體例項演示瞭如何對測試成績進行專業分析等,她透過2021高考學生答題和得分情況分析了學生在英語學科能力,這對於我接下來的教學有非常重要的指導。
金檀教授的講座利用案例學習的方式,解析瞭如何識別、控制難詞的途徑,並講解了改編難詞的方法,對於難句子的評估、文字難度的評估金檀教授也給出了相應的指導。金教授的講座深入淺出,既有理論知識,又有非常實用的案例解讀,對於我們一線教師在改編適合學生基礎的閱讀題目有非常實用的指導作用。
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英語教研員廖明生老師結合高考試題,為我們講解了如何精選和改編英語試題,更好地為高考備考服務。韶關市教育局教研室英語教研員王錦霞老師的講座內容非常實際,她立足於教研員的視角,從閱讀課、詞彙課、寫作課和語法課等,再到作業的設計,從聽評課到工作室研修等方面解讀了如何設計英語教研活動。雖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英語教師,可能沒有機會去設計和主導區域性的教研活動,但是王老師的講座對於我今後組織校內教研組活動有很大的借鑑作用。
廣州市第二中學楊雅碧老師從一線教師的角度,介紹了她的高三備考經驗。講座中關於“話題教學與各種型別寫作”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她所提到的一些建議非常實用。
兩天的培訓,接近20個小時的講座內容,乾貨滿滿。很多內容一次消化不完,接下來我將把講座的重點內容再學習再思考,並將培訓所得落實到教學中,並在年級和學校進行推廣,讓更多的老師受益!
新課程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21
20XX年8月1日至3日,我校思想政治學科全體教師集中參加了高中統編思想政治教材的培訓,聽取了高中統編思想政治教材各位專家的介紹與分析,專家們給我們介紹了高中統編思想政治教材的編寫理念及思路。介紹了高中統編思想政治教材的內容與特色、重難點及框架和體系設計說明,還分別對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綜合探究和教研活動設計思路進行了分析和說明。本次新教材培訓收穫頗多,下面談談我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這次培訓使我感受到新教材對學科理念進行了新的調整,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注重運用活動課程,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專家們透過精準準備和深入挖掘新課程標準,使我認識到要想教好新教材必須認真體會和把握新課程標準,認真揣摩和研究新課程標準,準確把握新課程標準對教師的要求,進行認真精心備課,完成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培養。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落實立德樹人的目標,培育學生的核心價值觀,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提高學生思想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
二、本次培訓感受深刻的就是專家們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論傳授,也有操作性實用性強的案例講解,尤其是針對新教材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材結構安排,編寫思路,教材重點難點分析,以及綜合探究等的講述,使我對必修一模組四課及兩個綜合探究有一個更深刻的瞭解,使我能清晰名白新課程的編寫意圖、編寫體例和特點、體系脈絡以及教材使用建議,同時認識到作為教師,不僅要從思想上認識到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從自身的知識儲備上為改革作好充分的準備。對於新教材內容應在最短的時間裡把它們拾起來,不僅要弄清,更要弄透。知識的更新與深化也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社會。一成不變的教材與教法是不能適應於社會的發展與需求的。還有高老師《新教材使用中的行與思——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例的精彩講座。高老師首先釐清新教材必修一教學中的困惑和思考:如何避免“方向偏差”、必修一如何教、怎樣講的深入人心,提醒老師們要把必修一上出政治味道,做到“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接著高老師以山東省2020年高考真題和冬季學業水平測試真題為例,指出要關注教學與評價方式的統一,重視課程標準的研讀,明確課程標準的導向,做到理例結合有骨肉、辯證思維有角度、思路清晰有邏輯、三觀端正有溫度,建議大家高度重視“綜合探究”,要設計真情境、真議題。最後高老師結合自己設計的精彩課例,對新教材的教學實施提出對策和建議,建議大家閱讀經典、抓住主線、巧設議題、創設情境,構建生活化的課堂、走向深度教學。增強了我用好新教材的信心,講到了我們一線老師的心坎上。講座有血有肉,有理論有實踐,有情境有素養,不僅體現了高水平的專家素養,而且消除了我們對以後新教材的教學的一些恐慌。
三、本次培訓讓我意識到要重視教材中的輔助文和綜合探究在教材中的作用,輔助文原則上不屬於教師教學的內容,但是設定輔助文的本意是開拓和加深學生對正文基本理論的理解,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綜合探究和前面的正文內容一樣,同樣屬於課堂教學的內容,綜合探究是教材每一個單元學習的重要內容,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它是教師實施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步驟,從學生的角度來說,他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的重要環節。所以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要重視藉助輔助文和綜合探究來激發學生積極性創造性的教學環節。
四、本次培訓使我進一步的認識到思政課的重要性以及自身的使命,培養認同自己的國家、認同自己的文化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設者的責任感,也讓我更深入把握新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與基本理念,明確思政課的地位使命和屬性,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塑造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育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緊扣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要幫助同學們將知識結構語言化,最終掌握科學方法,幫助同學們將成熟性的知識,最終轉化為課程性的知識,將所學到的知識學以致用,用於判斷和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在實際教學中,還要注意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科問題意識,瞭解每一個知識點和學科基本問題間的關係。
五、透過這次新教材培訓也使我深入透徹的瞭解到應該如何把握課堂教學,應該怎樣突破教材的重點難點,怎樣才能深入淺出,怎樣才能順利打通學生的思維通道、掌握一定的學習要領,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養,怎樣才能將一根根主線貫穿於我們的日常教學過程之中等等,使得我認識到對於教材不同的內容應該分別講解到什麼程度,也都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也有助於我在面對新教材新內容時候不急不躁、從容不迫,不至於面對新問題時產生陌生感和緊張感。
新時代新教材對我們思政課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一定會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地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積極實踐探索,不忘初心,不負使命!
新課程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22
新教材、新課程、新高考的序幕已經拉開。在新一輪教材培訓的第一個上午,專家們提到最多的立德樹人這一核心理念。我們要明確以後的教育教學要體現國家意志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書育人重在育人,要明白我們是在培養什麼樣的人,怎麼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新教材更重視育人這一功用。本次改革是世紀工程培養的人,是培養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中國心,導向型很強。參加了高中語文新新教材培訓,又學習了高中新課程標準的一些知識,自己有了一些的認識。
一、立德樹人是新教材新改革的核心理念
鄭富芝老師在上午的講座中多次提到立德樹人是本次新教材改革的核心理念,新教材守正創新。溫儒敏老師說,新教材守正創新,得失借鑑,樹立育人為根本,新教材在於培養有理想信念,有文化自信,有責任擔當的世紀人才。這也讓我們明白了在立德樹人核心理念的指導下,我們的教育是培養什麼樣的人,怎麼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我們擁有了新的教學觀念,才能更好地開展有效教學,高效教學,魅力教學,才能更加合理引導學生有選擇地選修,吃透教材,宏觀調控,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
二、新教材改革更重視經典閱讀。
溫儒敏說:“新教材注重讀書,多讀書;教學重視經典文字,拓展閱讀書目。老師要緊抓多讀書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這個牛鼻子。”新教材的改革對閱讀從量和質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在閱讀新教材的時候發現,教材中增加了很多篇有關中華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出現了以往高中教材中很少有的勞動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的文字,尤其在必修上下冊增加了《鄉土中國》、《紅樓夢》的正本書的閱讀。這些要求學生有較高的閱讀視野,有更多的閱讀積累,同時也有利於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對學生優秀品格的養成有很好的示範引領作用。
三、透過活動完成學習經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快樂學習。
溫儒敏指出,教學活動不只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到戶外,到校外參觀博物館、科技館,講《荷塘月色》時帶孩子去看看荷塘是什麼樣子等,所謂的教學活動一定是和教學有關的,甚至是和教材有關的內容,最重要的活動還是讀書。
我們老師在新教材的教學過程中就應該透過活動,教學活動讓學生完成學習經驗,提高學生的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的能力。怎樣才能實現這樣的目標呢?
咱們的活動內容及形式就很重要了,而我們給與學生的學習閱讀的方法更重要,教會學生學習,指導學法,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方法,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體系,督促運用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終身學習的能力。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引導我們通向學習樂園,只有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它才能引導你在知識的海洋裡快樂遨遊。比如在整本書的閱讀活動中,家鄉文化生活的學習活動中,如何運用合適有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把我們的活動開展好、開展得有趣,讓學生回味無窮,從心底裡喜歡上語文課。這樣,才能激起他們高昂而持久的學習興趣,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好好思考並要面對的課題。
新教材為我們師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展示學習的空間,我們老師應抓住契機,轉變教學理念,深化教學改革,革新語文活動方式,提高教學效果。採用形式各異的激勵辦法和開展各項活動。從課堂到課外,從一個單元、一個任務群再到一冊書,都要匠心獨運的設計一定的檢驗學習效果、推動學習動力的辦法。
總之,透過今天上午的培訓給了我很多啟示,我更加相信新教材新課程新高考改革的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我堅信心嚮往之,行定能至。
新課程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23
2021年8月26日、27日,我按時參加了太原市教科研中心組織的新課程、新教材音樂教師網路全員培訓。本次培訓的內容可以說是去年新教材培訓的提煉與補充,包含了音樂教材修訂總體情況的介紹、音樂鑑賞修訂介紹與教學建議、歌唱修訂介紹與教學建議、合唱教學法指導、音樂與舞蹈舞蹈表演教學法指導、戲劇表演教學教法指導、音樂與戲劇模組課程簡介與教學實踐,以及劉夢穎老師的《第十交響曲·江雪》,何佳洋老師的《世界民族民間音樂——鄉村音樂》,還有薛暉老師的對這兩節課的專業點評。
孫紅成博士指出這次湖南版教材的修訂是根據課標的修訂展開的,課標中指出音樂學科核心素養是課程建構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以此為依據,設定了高中音樂新課程,即由六個基礎課性質的必修模組(音樂鑑賞、歌唱、演奏、音樂編創、音樂與舞蹈、音樂與戲劇)及與之關聯的拓展課性質的六個選擇性必修模組(合唱、合奏、舞蹈表演、戲劇表演、音樂基礎理論、視唱練耳),還有以校本課程為主的選修模組構成。孫老師以音樂鑑賞中的《1812年序曲》、歌唱中的《絨花》、合唱中的《茉莉花》、《茫茫雲天》、合奏中的《愛我中華》、音樂與戲劇中的《主角與配角》等課為例,從框架結構、內容選材、問題導向等方面為我們詳細介紹了湘藝版新教材,讓我們確實感受到了新教材結構清晰、選材經典、貼近實際等特色、特點。
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音樂教研員薛暉老師,就《音樂鑑賞》和《歌唱》兩個模組的有效實施入手,為老師們分享瞭如何培養學生逐漸形成對音樂的感悟、審美和評價能力等有效策略。音樂鑑賞模組中,薛老師從初高中音樂教材的對比與關聯、目標的定位、教材教法、各單元編寫意圖、教學實施建議等方面講授,並結合各單元有代表性的課例,如《音樂與時代》、《古典與現代》、《巴洛克音樂》、《絢麗多彩的漢族民歌》、《梨園百花》等,最終為我們總結出高中音樂鑑賞的實施策略,即緊靠單元主題組材、明確教學目標、凸顯音樂特點、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表現、多運用比較欣賞的方法等。薛老師的精彩講授與解析、引導我們緊跟其思路,學到了很多新穎的教學方法,課例中的教學思路在實際的教學中也是值得我們廣大音樂教師借鑑的。
歌唱模組中,薛老師從目標定位、教學策略、存在問題、歌唱模組中的“欣賞體驗”、發聲指導、各單元框架結構及設計依據、演唱的方法及風格特點、情感的表達、舞臺的表演實踐、實施中需要注意的問題等方面展開講授,結合經典課例《情韻悠悠——感受民族唱法的魅力》,還加入多個小影片、自身的示範演唱、流行唱法的嘗試等內容,讓我們瞭解了《歌唱》模組的實施只有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集中指導與個別指導相結合、教材內容與拓展內容相結合,才能更好地開展歌唱教學,逐步提高每一位學生的演唱、表演能力。
魏偉國老師的《高中音樂合唱教學法指導》講座,講到了找到拍點、左右手的配合、各種起拍(整拍起拍《對花》、後半拍起拍《讓世界都讚美你》等)、不同情形的收拍,總譜的讀法、以及以實際作品為例引導我們學習了各種拍子的打法,如二拍子《太行山上》、《漁歌子》;三拍子《沃爾塔瓦河》、《神聖的戰爭》、《賣花生》;四拍子《本事》、《大海啊故鄉》、《鳳陽花鼓》、《蒙古人》……魏老師詳細的講解和示範,讓我再次領略了指揮藝術的博大精深,也讓我認識到自己在訓練學生、指揮手勢、歌曲處理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透過跟著影片學習、練習,切實糾正、解決了自己很多的問題,受益匪淺。
熊康老師的《音樂與舞蹈、舞蹈表演的教學法指導》講座,為我們呈現了《音樂與舞蹈》教材修訂前後的對比,透過影片展示教材內容,確實可以感受到新教材的教學內容按照舞蹈學科自身的結構進行了很精細的調整。她為我們推薦了當代舞《士兵與槍》、現代舞《也許是要飛翔》,展示了自己學校排演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片段、《十八歲的天空》,透過熊老師的系統講解,我們感受到新教材重新構建了以音樂舞蹈文化為主線、融合舞蹈作品欣賞、舞蹈表演實踐以及舞蹈創編為一體的內容體系。《舞蹈表演》模組是必修課程《音樂與舞蹈》的拓展與延伸,注重的是舞蹈表演,突出的是實踐性。透過影片,我們瞭解了湖南師大附中這一模組的開設情況,包括選修的要求、創作的歷程、學生的編創和展示,教學測評模式(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等,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
戲劇表演是把戲劇理論和表演實踐有機結合在一起的一個模組。孫成洪老師的《戲劇表演教學法指導》首先引導我們對教材進行了整體的瞭解。這一模組的上篇以理論學習為主,引導學生對經典戲劇作品賞析,理解音樂在戲劇中的地位,認知戲劇藝術的一般規律,瞭解戲劇的品種、特點。下篇則以表演實踐為主,用靈活多變的實踐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戲劇藝術的表演與創編。下篇出現的小品、配樂朗誦、課本劇等都是建立在學生透過對上篇的學習,已經對戲劇有了一定的認識,有了一定的審美能力基礎上的。教學案例一《千斤話白四兩唱——坐樓殺惜賞析》,既有理論的準備,又有實踐的參與,最後的模仿,更是讓這節欣賞課提高了一個層次。教學案例二《角色與七聲音階遊戲——戲劇表演基礎》,透過簡單的遊戲,讓學生唱熟音階,唱出三種不同的人物形象,以此來引導學生進行藝術表現,培養學生的表現能力。教學案例三《愛的二重唱——配樂朗誦詩兩首》,配樂朗誦可以說是戲劇模組中最容易上手,也最能讓學生體驗到表演的成功與快樂的藝術形式。孫老師親自示範,激情朗誦,讓我們知道了教師既要做一名有經驗的指導者,更應該是一名身體力行的參與者。
在日新月異的時代背景下,教育始終應時代之需而有所突破。羅月恆老師的《音樂與戲劇模組經驗簡介與教學法實踐》著重為大家分享了長沙一中的“音樂劇體驗式課程”。劉夢穎老師執教的《第十交響曲·江雪》,透過引導學生感知交響樂隊與古琴的結合、不同行當的吟唱等教學活動,讓學生感受到了中西方音樂結合的魅力、不同行當唱腔的特點,以及現代音樂的特點、表現形式。何佳洋老師執教的《世界民族民間音樂——鄉村音樂》,透過動、唱、奏、聽等一系列學生活動,由《什錦菜》到鄉村音樂,由點到面,一步步落實了音樂學科核心素養。各位專家老師的講解,讓我收穫了很多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真的是受益匪淺,在此,感謝各位專家和老師的辛苦付出。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要依託課標,立德樹人,以美育人,合理利用新教材,根據各學校的實際情況嘗試積極開展多個模組的教學。學無止境,藝無止境,我們也應繼續加強音樂教學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學習,勇於創新,不斷反思總結,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為學生藝術素養的提高,構築更好的平臺、提供更多的機會。
新課程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24
2022年3月16日19:00,華南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化學院,徐曼菲教授做主題為“基於語境的中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精彩講座。在基地主持人胡琳娜老師的組織下,我如期參加了此次線上研修活動,學習了符合新課標的教學理論,拓展了教學實踐創新的視野,收益匪淺。
講座一開始,徐教授提出兩個讓大家思考的問題,一是為何要強調基於語境的語法教學?二是如何提升基於語境的語法教學能力?針對第一個問題,徐教授提出語法知識的使用不僅需要做到準確和達意,還要做到得體。語法知識的使用應該是形式意義使用三位一體的。其次基於語境的語法教學符合新課標倡導的理念及要求。學會在語境中理解和運用新的語法知識,進一步發展英語語法意識,從而形成語法能力grammaring。針對第二個問題,徐教授給我們展示出目前部分老師在語法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呈現語法內容的語境不連貫,缺乏完整性;設計的練習缺乏一定的語境,練習設計為語法而語法;教師自身的語言素養——語言敏感意識需要提升。進而展示三個創設語境進行語法教學的課例。
透過本次講座的學習,我更明確了語境對有效的語法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透過創設有利於學生語法學習的語境,幫助學生理解並掌握語法形式的具體表意功能,緊密結合語境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語法運用能力,我們要做到像徐教授說的“深學習,勤實踐,多反思”,努力做到“目中有人,手中有器,心中有道”。
2022年3月17日19:00,華南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化學院黃麗燕教授做了一場《中小學英語課程評價的設計與實施》的精彩講座。《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提出,教師要積極探索有效的教與學的方式,研究如何在教學中將語言知識轉化為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和表達意義、意圖、情感和態度,努力實踐指向學科核心素養髮展的英語學習活動觀,實施深度教學,落實培養學生英語學核心素養的目標,為此,提出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處理好評價與教和學之間的關係,推動教、學、評一體化實施”的教學建議。那麼,課堂評價是什麼呢?中小學英語教師應如何有效設計英語課堂評價並加以實施呢?黃麗燕教授給大家提供指導。黃麗燕教授展示了一份中學教案,指出,一堂好課的評價標準其實就是看授課老師能否在一節40分鐘的課堂很好地實現其教學目標,可見,課堂評價標準非常重要。接著,黃教授主要從四個方面講述了“什麼是課堂評價”、“為什麼要開展課堂評價”、“如何進行課堂評價設計——理念與方法”、“如何實施課堂評價——案例分享”。透過黃麗燕教授的講座以及優秀的課堂評價案例的學習,提高了我對課堂評價的認識,感知了課堂評價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努力落實好評價與教和學的關係,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新課程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25
20XX年,XX省高中將全面進入高中語文統編教材行列。8月初,我有幸觀看了兩位專家的專題講座。深圳市新安中學(集團)高中部吳泓老師帶來《“整本書閱讀與研討”設計思路與教學建議》;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過常寶老師帶來《思辨性閱讀與表達設計思路與教學建議》。
吳泓老師特別強調要深入研讀《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版)》之“整本書閱讀與研討”的學習任務群的內容,把握其精要。他首先重點介紹了整本書閱讀的學習目標與內容和學習提示,藉著強調了統編教材《語文》教科書中的“導語”“閱讀指導”和“學習任務”的各自內容及它們的指向。之後,吳老師不厭其煩地闡釋了整本書閱讀《鄉土中國》和《紅樓夢》的教學設計思路和建議。既有理論的高度,又有操作的效度。過常寶老師則就著“思辨性閱讀與表達”相關單元內容實實在在地進行了實際的操作與講解。設計思路具體、可操作性強。雖然“貼地飛行”,但他的建議都指向核心素養的大單元設計、大單元學習設計的邏輯,生動而精闢。
兩位專家的線上培訓起到了醍醐灌頂的作用,這次改革可謂一場“涅槃式”的革新,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我們的高中語文教學。2017年,《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正式出臺,這是國家意志的體現,是本著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出臺的“國字號”檔案。《課標》在課程設定、教材編寫、教學實施、考試評價等方面都做了指導性的闡釋。從“立德樹人”的總的指令出發,提出了四種核心素養,即: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同時,規劃了十八個學習任務群作為課程內容,其中必修七個:整本書閱讀與研討、當代文化參與、跨媒介閱讀與交流、語言積累梳理與探究、文學閱讀與寫作、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實用性閱讀與交流;選擇性必修五個“研習”: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研習、中國革命傳統作品研習、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研習、外國作家作品研習、科學與文化論著研習;選修六個“專題研討”:漢字漢語專題研討、中華傳統文化專題研討、中國革命傳統作品專題研討、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專題研討、跨文化專題研討、學術論著專題研討。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根據高中課程方案之課程設定,確定高中教材總體設計框架;根據中央要求,強化立德樹人教育,以人文主題為線索組織單元;根據課標精神,重視核心素養的形成,以學習任務群為線索組織單元。新教材課文的呈現不再像以往那樣基本是單篇成課,或多以文體聚合,而是以主題聚合、打破文體、以單篇加多篇的方式組合成單元教學資源,帶有明顯的整合性質,也更加接近真實的閱讀生活。
教材整體規劃、有機融合、自然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教材以課本為主要載體,輔以精心設計的學習任務,透過語言建構與運用,使學生在學習運用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薰陶,增強民族自尊心、愛國感情和文化自信,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最終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為;教材以語文核心素養為本,以學習任務為路徑,強化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實踐性。同時強調整合,合理設計學習任務,使語文學習更接近真實的語文實踐生活。以學習任務為核心,強調真實情境下的語文活動,追求結構化的任務設計。既強調整合,又強調寫作教學的相對獨立性,讓學生的書面表達訓練落到實處。重視語言積累、梳理與探究,以不同形式強化語言建構與運用這一語文基礎素養。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單元學習內容重視學習任務的統領,重視學習主題與學習情境的設定,重視課文與學習材料的多樣態組合。
這份指導可謂規模龐大,體制精確而完備。多數高中教師可能面對這樣的“宏篇巨構”不知所以然。面對新教材,新高考,我們大多數人還是有所懵懂甚至些許膽怯。回顧新教材的前世今生,產生以上的感覺也並非空穴來風,實在是其來有自。
此次培訓既有理論層面的分析闡述,也有專家視角的闡述認識建議,內容很豐富,資訊量很大。透過此次學習,我認識到統編教材具有重要的思想價值,要準確把握教材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理解統編教材的編寫理念,瞭解統編教材的編寫框架、內容和主要特點,瞭解統編教材如何教和如何學,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要將這些理論付諸實踐,加強對統編教材的思考研究。
新課程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26
夏日炎炎,激情似火,踏著新課程改革的熱浪,我有幸來到長沙參加為期3天(7.25——7.27)的新修訂高中新課程新教材省級骨幹培訓,聆聽了一場場發人深省的專家報告,歷經了一次次由內到外的精神洗禮。我們深刻感受到由課程標準的修訂和新高考改革帶來的巨大變化,這些變化勢必給我們教育帶來新的挑戰和機遇。
7月25日上午,黃仁壽教授的開班儀式的講話給我們全省的高中數學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應該秉承十九大精神,立足於本質工作,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完成從“教書”到“育人”的過程,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接著黃教授為我們做了《核心素養視野下的高中數學校本研修》的專題報告,他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全面的闡述:核心素養理論的宏觀視野;數學核心素養的結構體系;核心素養立意的樣本研修,高屋建瓴,很受啟發,讓我們對學科的本質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黃教授還首先告訴我們如何理解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數學教育對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貢獻主要體現在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實踐創新等方面,讓我們明白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最終體現是讓學生會用數學眼光觀察世界;會用數學思維思考世界;會用數學語言表達世界。
七月25日下午,我們聆聽了湖南師大昌國良教授做的《學科核心素養和數學課堂教學》的專題講座,他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了解讀:數學課程改革的近況;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凝練;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在課程標準中的表述;基於課程標準核心素養的數學課堂教學。建議我們以“學科核心素養”為綱,尋找適合學生的教育,改變學習動力機制,推進教學改革,要求教師不僅要把書教厚,還要能把書教薄;所謂的素質,是學生在知識遺忘之後還能沉澱下來的東西。
而我們要思考的是,我們到底要怎樣做才能讓學生在遺忘知識之後還能沉澱下一些有用的東西?
7月26日上午,我們聆聽了山東青島市教科院特級教師李現勇老師做的《高中數學新課標新教材的實踐研究》講座。他從三個方面做了闡述:細化課標,研究教材;聚焦關鍵,單元最佳化;搭建平臺,特色展示。他的講座中關於落實核心素養的思考中提到理性思維是數學素養的靈魂,他用例項詮釋了教材中蘊含的理性思維,告訴我們要如何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要讓學生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還要讓學生從“知其所以然”到“緣何知其所以然”。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深入研究課程標準,最佳化課堂教學設計,抓住數學的本質,在每一節課,每一個問題中去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7月26日下午,我們重點聽了兩場新課程新教材示範課,長沙縣一中的吳瑤老師的《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和師大附中陸穩的《函式的概念》,五個學習小組進行了了熱烈的討論,很多學員對兩場課做了精彩的點評。大家一致認為,這兩場課為我們今後的課堂教學指明瞭方向,提供了一個基本的正規化,黃教授最後重點提出了主題教學這一新的教學方式,要求教師要認真研讀課標,專研教學方法,深刻理解改革的思路和意義,全域性把握教材和課標,開展適合學生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和家國情懷。強調從“學會”到“會學”;“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問題是數學的關鍵。
7月27日,我們聽了師大附中數學教研組組長朱修龍老師的《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教材人教A版研學指南》的精彩報告,既有理論的高度,又很接地氣。它主要講了四個方面的內容:解讀新教材,我這麼想;研讀新教材,我這麼做;講授新教材,我們打算這麼變;研討新教材,我們計劃這麼幹。特別是師大附中的校本研修方法使我深受啟發,對落實新課程新教材,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對今後各學校的教學和研究有很大的幫助。
對於解讀新教材他們做了如下工作:
(1)新舊課標要求的比較對照;
(2)對教學資源進行合理取捨;
(3)每個教師對新教材內容及設計寫出研讀領會。
(4)結合校情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
(5)對教與學進行科學測評,重點關注核心知識——思想方法——關鍵能力。
講授新教材上,他們是這麼變的。
1、依託數學化的教學過程,改進教師的教學行為;
2、依託“有價值的數學題”,促進學的行為;
3、依託核心素養視角,實現高階思維的跨越;
4、依託實際應用問題,發展數學建模素養;
5、依託高考新題型研究,改變思維方式。
三天的培訓不可謂不精彩,不可謂不時效,不但讓我們瞭解改革的背景和必要性,逐步理解了核心素養的內涵與外延,但新的課程標準和新的高考模式的學習與實踐,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我們一定要多思多學,儘快更新自己的育人觀念,改變傳統的不適應新的發展要求的教學方法,真正做到以育人為根本,讓智慧之光璀璨,讓生命之花綻放!
三天的學習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數學知識本身非常重要,但數學知識所承載的思維方法更重要,研究數學問題所需要的科學精神更有價值。讓學生真正從內心喜歡思考、學會思考,學生的思維具有邏輯性才是我們數學教師的價值所在,才是數學教育的本質。因此,發展數學思維,迴歸數學理性,培養數學樂趣,是我們數學教學真正的價值追求。
基於新課標核心素養的數學課堂教學從教學理念上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努力:
1、教學目標制定要突出數學核心素養;
2、情境創設和問題設計要有利於發展數學核心素養;
3、整體把握教學內容,促進數學核心素養連續、階段性發展;
4、既要重視教,更要重視學,促進學生學會學習;
5、重視資訊科技運用,提高數學教學實效性。
基於課程標準核心素養的教學設計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解決好“教什麼”“怎麼教”“教到什麼程度”“為什麼這麼教”等問題,目的是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1、要充分考慮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學情,深刻理解教學設計各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絡。
2、要透過教學實踐檢驗。根據經驗所形成的假設和教學設計,是否真正符合學生實際。
3、教學效果是否達到預設的目標,根據目標達成情況再進行調整、改進、完善。
基於課程標準核心素養的數學課堂教學在實踐上要從如下幾方面下功夫:
1、堅持教結構,教過程,教習慣,據實教,強調理解過程,注重學會學習(主題學習,深度學習,活動學習)——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學生由看課聽課走向自己行動。
2、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思路與教學方式:課標倡導:知識點(碎片)→知識團(整體;主題);教無定法,但要貫穿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主題教學,深度學習,活動教學(研究性學習),理解性學習,整體抓住本質,學會學習;開發新教學模式。要從傳授知識到發展素養;備課應落到實處,做到精準設計,為高效實施作好充分準備(能說出教學的理由!);上課要落實到真實的學習情境上讓學生動起來。
3、研究開發新題型。應用(建模)題;存在性問題,新定義型問題;說理論述題;增加條件,解決問題;開放性問題;透過研究開發新題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
新課程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27
在XXX聽了各位專家教授的精彩專題講座,我對新高考、新課標、新教材有了很多新的認識,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受益匪淺。
一、最佳化教材和教學實施,培養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化學學習中逐漸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包括“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和“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5個方面。
新課程不僅提出應注重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理念也發生了變化,教材最佳化要圍繞發展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具體來說,新教材首先優化了教材的體系結構:老教材基本概念(或原理)比較抽象,元素化合物知識容易理解,但難以記憶,而新教材將理論知識與元素化合物知識穿插安排,有助於分散難點,且利於分散記憶。其次優化了欄目:新增“方法導引”、“化學與職業”欄目等。再次優化了教材的選材:挖掘教材的德育功能,注重真實情境的創設,體現化學與社會發展。
教師應開展“素養為本”課堂教學的行動研究,總結和提煉發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方法和策略,提升發展“素養為本”課堂教學的能力,特別是問題驅動的整合式教學有利於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
過去,教師習慣以知識線索展開學生的知識學習過程,學生面對、建構和獲得的往往是死板和空洞的書本知識,這樣的知識學習途徑不利於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問題。從問題著手解決學習的精神實質是實現知識學習途徑的翻轉,即讓學生的知識學習從“知識線索”翻轉為“問題線索”,把“讓學生在知識線索中學習知識”轉變為“讓學生在問題解決中學習知識”。而從問題著手解決學習首先需要設計出儘量精妙、精當和真實的學科問題,且各個子問題之間最好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和階梯性,以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和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
二、瞭解實驗內涵,培養實驗能力素養
孫紅保教授透過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引發了我們對於實驗教學的'思考。第一件小事:一次“證偽”實驗的經歷,孫教授設計實驗本想證明物理公式是錯誤的、虛假的,但是做完實驗發現,原來書上的那些物理公式是正確的,這極大的震撼了他的內心,改變了他對於實驗的認識,孫教授的經歷也讓我更加理解實驗,感受到化學實驗的內涵和真諦。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我們常常會忽視對實驗內涵的研究,不清晰其承載的功能。可能一些教師認為實驗教學最重要的作用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非常片面的。實驗是學生學習化學,實現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實驗既可作為收集證據的途徑,也是提出問題或作出假設的依據;實驗教學有利於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揭示化學現象的本質;讓學生參與科學實踐,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科學知識是怎樣發展的,領略用於研究、模仿和解釋世界的科學方法,形成學科觀念和跨學科概念;使學生學到的知識更有意義並深刻地融入他們的世界觀中。
第二件給師姐“打工”的體驗也引發了我們的思考,做“化學實驗”並非單一的某項程式或某個操作,做實驗應是一個完整的過程:首先是準備好實驗儀器,儀器的準備足以體現實驗者對整個實驗過程的瞭解,然後是解決實驗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最後是實驗結束後資料的處理、結果的評價、儀器的處理等。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會存在一些誤區,例如孤立地看待“實驗操作”、重技能輕內涵,不求甚解、重視“燒中段”而忽視“全過程參與”。孫教授提到,教授實驗課前,教師往往給學生已經準備好了實驗器材,而不需要學生自己去思考需要哪些儀器,實驗結束後的一些工作學生也沒有參與,這樣的做實驗實際上不是真正的做實驗,更不利於學生實驗能力素養的培養。教師要精心設計探究性實驗,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讓學生領會科學研究的過程與方法,讓學生掌握一些化學實驗技能和規範,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培養學生對化學及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
另外,我們還需要思考這些問題:願意讓自己的學生做實驗嗎?學生有時間做實驗嗎?明確實驗的功能嗎?充分發揮出來了嗎?透過做實驗,是否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從未開展過科學探究的教師,很難教出會探究的學生,教師自身觀念及實驗能力素養的提升是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三、師生共情,政策引領,迴歸教育初心
葉顯發教授在講座中提到了一個詞:“共情”,一方面是師生的共情,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要讓學生喜歡老師,這樣才能親其師信其道;另一方面是學生和知識的共情,要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充滿興趣,才能樂學愛學。把握好“共情”才能有效提高教學效果,而這也是成為一名好教師的秘籍。
葉教授還談到了“雞娃教育”、“內卷”、“北京、上海學區房最新政策”、“國家對作業幫、猿輔導、新東方的治理”等有關教育的熱點話題。7月24日,國家又釋出了“雙減政策,事實上,今年以來,全國各地已圍繞治理校外培訓和提升校內教學質量等方面採取行動,並推進“雙減”程序。相信大家聽過劇場效應,原本大家一起坐著觀影,有人先站起來了,後面的人為了看得見不得不跟著站起來,最後大家都站起來了,所有人都更累了,觀影效果卻沒變好。用它來形容現在的教育生態再恰好不過,現在教育“內卷”嚴重,國家現在就是想恢復最初的樣子,讓大家都坐下來,迴歸教育初心。
教師要認真研究國家政策,它是我們的指南針,如果一個老師不認真去研究國家出臺的政策方針,不知道教什麼,為什麼而教,那又如何去教出一群高素質的學生呢?
新一輪高中化學課改的大幕已經拉開,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們任重而道遠。此次培訓,不虛此行,感謝各位專家學者們為我們帶來的精神盛宴,指明前進的方向。我們必須不斷地學習,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以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為祖國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結語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當然,專家們的金玉之言還需要教師們認真汲取、仔細鑽研,化為自身深厚的教育創新能力和卓越的教學實際質量,才能送更多的優秀學子“直上青雲”。
新課程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28
2022年7月5日,我非常榮幸的參加了高中英語新教材的線上培訓。此次培訓圍繞語篇教學和讀後續寫展開,特邀浙江省葉詠梅特級教師和福建省黃遠振教授給我們進行授課,專家們還對老師們感到困惑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解答,給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提供了很多實用而又有效的建議,為我們以後的教學提供了很多幫助。
首先,葉老師從語篇知識、語言技能、學習策略、學業水平四個方面解讀課標要求,接著從考綱的評分要求這一角度介紹銜接理論在文字解讀和教學設計中的應用價值。緊接著,葉老師用具體文字進行分析,深化了我們對教學要求的理解。隨後,葉老師簡要闡述了銜接理論。銜接是指語篇中語言成分之間的語義聯絡。銜接理論包括對銜接手段和銜接功能的解釋。銜接手段表現為語法銜接和詞彙銜接,銜接功能表現為連貫內容和構築語篇。在外語教學中,銜接理論有助於分析語篇的構成方式及語篇與語境的關係,同時還有助於幫助學生根據銜接紐帶在語篇中形成的網路來了解語篇發展的脈絡。
在分析了高中英語教學要求、介紹了英語銜接理論之後,葉老師引出了本次講座最為關鍵的部分——銜接理論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她強調:“將銜接理論融入到文本當中,一方面可以降低閱讀難度,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字,另一個方面可以讓學生理解銜接手段在文字中的作用。”她以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PuzzlesinGeography”一文為例,從閱讀物件、寫作思路、內容結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讓我們對銜接理論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葉老師還就如何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設計銜接類問題、如何引導並啟發學生解答此類問題分享了自己的見解,傳授了寶貴經驗。
目前,篇章連貫這一概念越來越受到重視。對於我們高中英語教師而言,如何將銜接理論應用到教學中是一個重要課題,值得我們認真思索。本次講座理論介紹清晰易懂,案例分析環環相扣,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讓我們體會到了教學名師嚴謹的治學風範。
下午,黃遠振教授做了題為《高中英語讀後續寫教學讀思言路徑》的講座。黃教授從“讀後續寫的研究背景;讀後續寫的研究現狀;讀後續寫的課例研究;讀後續寫的實施”四個方面闡釋怎樣從“讀思言”角度進行讀後續寫教學。他提出了讀後續寫教學三原則:漸進原則、下水原則、導學原則。黃教授指出,讀寫需要著重三個點:結點、原文重點和續寫要點。而且透過題目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了這三個點的意義。此次講座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的可操作性。同樣讓我們一線教師受益匪淺,明晰了讀後續寫的教學方向,對今後的精準教學,提高課堂效益起到了積極作用。
新課程新高考培訓心得體會29
滿滿兩天的培訓,乾貨滿滿,啟發我對新高考新課程新教材進行深度思考、更激勵我要不斷學習、不斷探索、在教學、教研的道路上永不停步。
課程一《高考試題的檢測評估與教學實施建議》,胡教授主要講解了高考試題檢測評估的量化方法如信度、區分度以及高考試題檢測評估的質化方法如效度。在該課程中,我對“區分度”及“效度”這兩個概念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區分度是指測驗對考生實際水平的區分程度,是評價試題質量,篩選試題的主要指標和依據。具有良好區分度的測驗,實際水平高的應該得高分,實際水平低的應該得低分。效度是指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的程度,也就是測量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效度估計涉及很多方面,如內容效度。內容效度是指測量內容的代表性程度,估計方法有邏輯分析的方法和用測試題目與教材內容比較的方法。其中我們常用的雙向細目表就是邏輯分析法的一個步驟。胡教授在課程中給出的建議是作為教師要了解全國或廣東省高考試題的質量,並透過對試題的測量分析把握所教學生的水平,根據學生的水平進行因材施教,並建立教師自己的題庫。作為一線教師,我認為不僅要能解答歷年來的高考真題,更要能從高考真題的檢測效果層面多加研究,這樣在日常命制練習或者考試題的過程中,更針對性地命出與時俱進的、高質量的試題。
課程二《指向深度學習的高中化學單元教學設計與實踐》,夏建華老師介紹了國內外單元教學設計的主要實踐模型,深度剖析了化學學科“深度學習”的內涵、並透過分析經典案例的形式闡釋了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時的核心步驟。
有關化學學科“深度學習”的說法,一直聽說,但自己始終沒能在教學中很好地滲透。在這個課程中,我終於非常透徹地瞭解了化學學科“深度學習”的定義是什麼。化學學科的“深度學習”是學生在素養導向學習目標的引領下,聚焦引領性學習主題,開展以化學實驗為主的挑戰性的探究實踐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全身心投入,從宏微結合,變化守恆的視角,運用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的思維方式,習得結構化的核心知識,形成問題解決的思路方法,建構化學觀念,發展科學思維,提升探究創新能力,形成積極的學習動機,內化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成為會學習、善合作、有責任、能擔當的未來社會實踐的主人。在日常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應該以“深度學習”的內涵作為根本進行創造性地教學,才能更好地落實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關於單元整體教學,自己也曾嘗試設計過幾個課例,但仍然較為迷茫,不知道如何將教材中的知識進行有機整合結構化。課程中,我瞭解到單元教學具有整體性、核心性、生長性。整體性是指由圍繞學習主題形成的內容結構化、序列化的學習活動和開放性學習環境等要素整合形成,有利於整體落實學科核心素養。核心性是指以大概念為引領,強調內容組織結構化和內容呈現情境化。生長性是以學科核心素養及其進階發展為目標,體現其生長性。教學中,如果單純做題講題,這樣的教學模式屬於低通路模式,屬於具體——具體的協同思維,而透過做題、建模、運用則是高通路遷移,既具體——抽象——具體的協同思維。我們往往進行的是低通路模式,但高質量的課堂應該是高通路的模式,這對於教師的教學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課程三《透視新高考、反觀新課改》,蘭建祥專家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深度剖析了新高考、新課改中那些扣人心絃的問題,生動、通俗、易懂,讓我備受啟發。在回答新高考,想考什麼,如何能考的問題時,蘭老師告訴我們,新高考就是要考“四層”,主要是考學科素養,就是考查如何做事——把事做成。考查核心價值,就是考查做人——如何把事做對!也就是說新高考,考做事,考做人!在熱詞“情境”的分析中,蘭老師分享了他的理解:高考以生活實踐問題情境與學習探索問題情境為載體,迴歸人類知識生產過程的本源,還原知識應用的實際過程,符合人類知識再生產過程的規律,為解決在當今知識爆炸時代,如何透過考試引領教育迴歸到培養人、培養學生形成改造世界的實踐能力這一重大問題提供了可行的路徑。情境化考查堪稱新高考試題最顯著、最突出、最根本的特徵。沒有情境性問題,就沒有新高考。在回答新課改想教什麼,如何能教的問題時,蘭老師指出了新課改想教的就是學科核心素養;透過情境化教學、結構化教學來教。核心素養是學生透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價值觀念(人對事的是非判斷)+必備品格(人表現的品質與性格)+關鍵能力(業務能力、思維能力)=核心素養。領悟了核心素養,就能自由或個性表達。領悟了核心素養,就能明白它有多重要。想清楚(價值觀),堅持住(品格),有點本事(能力)就是人生三件大事。蘭老師透過分享許多化學教學中富有生活氣息的講解方式,告訴我們要藉助生活,也就是要深刻理解知識,把知識用起來,教學中可以採用問題情境教學法,把知識問題化,把問題情境化。如在講工業上母液迴圈再利用的優缺點?可以類比無良火鍋店對火鍋底料的二次使用的例子,引導學生思考其優缺點,從而自己找到答案。在講離心過濾,可以類比滾筒洗衣機。可以將水浴加熱比喻泡溫泉等。在講自發性時可以這樣類比,像綠苗一樣給點陽光就燦爛,像一個愛好唱歌的人一樣給支話筒就歌唱等,在解釋過渡態和中間體時,可以將過渡態類比為腳抬起後的懸空狀態;將中間體類比為腳落下後踏在臺階上的狀態。聽完蘭老師的分享,我深深地反思自己在日常的教學中還是未能很好地利用生活中的知識與體驗,將抽象難懂的知識講明白、講透徹。今後要多學習、多思考,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想想怎樣講更好。
課程四《南海石門中學新高考備考》,李玉屏老師介紹了高三備考各輪複習的重點、時間安排及具體的實施方式,並透過分享案例闡釋瞭如何緊抓必備知識,構建結構化知識體系以及如何創設情境,整合內容,構建知識體系。李老師將高效的課堂比喻為分散系,而學科知識就是分散質,教學情境和規律方法就是分散劑。有關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的複習,很多一線教師在進行高三複習時,很容易陷入重新將知識點講多一遍的“炒冷飯”的局面。李老師對此給出的分析是這樣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是高中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編排在高一上學期《化學1》中,而元素週期表週期律的知識是編排在高一下學期的《化學2》中,《化學反應原理》和《物質結構與性質》則是在高二時學習的,理論知識與與元素化合物知識一直處於割裂狀態。故高三的元素化合物複習是學生深入結構、原理,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機會,也是學生將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物質結構、實驗和計算等知識進行有機整合,建構完整的化學學科知識體系的時機,更是培養學生學科思維、發展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階段。聽完李老師的分析,我想今後在進行相關板塊的高考複習時,可以作出更多的嘗試,提升教學效果。在二輪複習時,李老師提到要提升學生的關鍵能力,形成模型化理性思維。如無機化工流程板塊,就可以開展無機化工流程分析、方程式書寫、化工條件選擇、電化學等內容的講解;化學反應原理板塊,可以開展電解質溶液中的平衡、基元反應與反應歷程、影象分析與應用、文字表述、速率與平衡計算等內容的分析。在三輪複習時,李老師分享了幾個十分有效的方法,如做好調查,明確學生的漏洞,精準補漏;再做經典實驗,深入理解實驗原理、步驟、操作;學生自主命題,逆向備考,瞭解考試的難點、熱點。作為高三教學經驗還較淺的我來說,這些乾貨十分受用,激勵我要多研究,多實踐。
課程五《真實情境的試題化與設問邏輯——以高三二輪專題複習“反應原理綜合題為例”》,黃兵華老師分享了其教學目標、分析了教材中相關的編寫思路及反應原理綜合題的設定框架以及構建結構化的知識體系、理解真實情境的試題化的幾個關鍵點。
在教學目標的分享時,黃老師是這麼介紹的:跳出題海、開拓學科視野、拓展知識、深化理解、提升能力;整合知識,構建相對完整的結構化知識體系和化學學科觀念;分析高考真題,熟悉命題思路——真實情境的試題化淤設問邏輯,適應新高考。從這裡可以看出,在這樣的課堂中,的確可以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更符合新高考對於學生能力素養的考察理念。又如反應原理常遇到的熱點問題“速率和平衡”,黃老師分析了魯科版有關新教材中速率與平衡的編寫思路及相關的說明。首先研究反應進行的方向和反應的限度,其次研究反應的速率,與實際工業生產研究具有一致性。魯科版教材中45頁提到,對反應的方向和限度的分析完全是理論分析,它只能指出反應發生的可能性和趨勢,並不能說明該反應能否發生,一個反應的實際發生還涉及化學反應的速率問題。事實上,實現原料的高轉化率和反應的高速率所需要的條件往往是相互矛盾的。在依據化學反應進行實際生產時不應片面追求高轉化率或反應速率,而應該選擇比較高的反應速率獲取適當轉化率的反應條件。黃老師總結了化學反應原理綜合題框架設定可以分為三大板塊,也就是能不能(化學反應的方向),大不大(化學反應的限度),快不快(化學反應的速率)。基於真實情境的設問,黃老師列舉了一些常見的考法,如耦合反應、吉布斯自由能變與電功、反應熱、氣相反應三種平衡常數的邏輯關係、無關氣體與計算聯合考察,平衡常數計算,理論出發設定影象(橫縱座標的關係),多重平衡問題分析和計算、速率方程的多樣性、速率常數的理論基礎、催化劑機理(提速和選擇性)、生產效率(熱力學與動力學的平衡)等。在進行反應原理的綜合複習時,黃老師分享了他的建議:多講命題者的設問邏輯,少講必須按照“標準答案”;多講試題資訊的提取方式,少講“快速閱讀”;多講問題之間的內在關聯,少講單個點問題;多講試題中蘊含的學科本質(原理),少講所謂的“技巧”多講如何切入命題人“核心指向”,少講“套路”和“規律”。反應原理可以挖掘的深度和廣度很多,聽了黃老師的分享,我深深意識到要多閱讀相關的文獻、多分析不同版本教材對於某一個概念的剖析,翻閱大學教材,瞭解其本質,只有自己對於一個抽象概念做到非常透徹地理解,才可以將知識講明白。
課程六《沉澱溶解平衡》是我在2021年12月7日的一節市級公開課的課堂實錄。非常榮幸,也非常感謝省教研員程俊老師給予我這個機會,讓我的這節課得以展示和分享。
本節課以練江汙染治理引入,介紹廣泛應用於汙水處理的綠色中和劑“氫氧化鎂”。以氫氧化鎂為本節課主角,共設定四個學習任務,從難溶電解質概念的建立、溶解平衡動態平衡的證據收集、實驗探究氫氧化鎂的沉澱生成、利用數學軟體繪圖深入研究氫氧化鎂的三種不同狀態(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過飽和溶液)來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本節課的創新點有:
1、手持數字化實驗的使用,有助於學生理解抽象的概念。藉助pH感測器和電導率感測器技術探究實驗,測定改變某一條件引起氫氧化鎂懸濁液中的pH變化和電導率的變化,以及藉助大學實驗室的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儀器,定量測定離子的濃度,直觀的資料更有利於學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更有利於培養學生更高水平的學科素養。
2、以問題鏈驅動學生思維的發展,以證據推理為主線索開展教學活動。每一個學習任務中,都會利用問題鏈引導學生進行問題的思考,在思考中生成知識,推動學習任務的完成。
3、多學科知識融合,提升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利用數學作圖軟體,幫助學生理解難懂抽象的化學問題,是對學生能力素養的更高要求,也是開拓學生思維很好的方式。
4、智慧課堂有助於教學評一體化的實施。教師藉助智慧課堂的中的學生平板佈置任務給學生在課堂中完成,並及時反饋,師生雙方在相互評價過程中透過點評任務的完成情況,不斷深化認識、促進理解、最終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教學相長,我的理解是對於教師自身來說,教書與自身的學習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做一個虛心向學、勤奮求學的學習者,又是學生的引路人。學無止境,教無止境,唯有一直不斷地學習,積累,研究,提升,才可以與時俱進地創設高質量的課堂,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成為一名充滿魅力的新時代教師。
編後記
本次線上研修活動對於一線教師對新高考、新課程、新教材的認識均有很大的提升,為教研工作的開展指引了方向,對提升教師的專業成長、落實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適應新高考的變化均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