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課程培訓總結(精選27篇)

2022新課程培訓總結

  總結在一個時期、一個年度、一個階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鍊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因此我們要做好歸納,寫好總結。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2新課程培訓總結(精選27篇),歡迎大家分享。

  2022新課程培訓總結1

  經過新課程培訓,使我逐步走入了新課程。走入新課程後,對我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深該的反思,用新課程的理念,對自己過去的教育教學方法起先了重新審視,現總結如下。

  一、要轉換主角,改變教學行為

  應對新課程,教師首先要轉變主角,確認自己新課程教學中的身份和地位,在新課程中,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作為"平等中的首席",教師要成為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

  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就是為學生帶給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這種合作交流的空間與時間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同時要為學生創設了合作交流的時間,還務必給學生的自主學習帶給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在教學中,自主學習、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組組交流、全班交流等。

  教學中的引導者。引導的資料不僅僅包括方法和思維,同時也包括如何做人和做人的價值,引導能夠是一種啟迪,學生迷路時教師不是輕易的指向,而是引導他辨明方向;引導能夠是一種激勵,當學生退卻時,教師不是拖著走,而是點起他內在的精神力量,鼓勵他不斷的向上攀登。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教師參與學生學習活動的主要是、觀察、感知、參與、傾聽、交流。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調控教學方向,照顧差異,發現"火花"。師與生之間的交流,有認知的交流,有情感的交流,透過語言進行交流,透過表情、動作來實現交流。

  二、教學中要明確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

  課堂教學活動務必與學生的認識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基礎為起點,體現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建構、自主生成的過程。學生能簡單被動地理解資訊,而是對外部資訊進行主動地收集、選取、和處理,從而獲得知識。學習的過程是自主生成的過程,這種生成是教師無法代替的,是由內向外的生長,而不是由外向內的傳授。在教學中要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瞭解他們已知的,分析他們未知的,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目的、教學過程。不可一味地講解,一味地記憶。只有這樣課才能到達有效教學。

  三、注重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評價好每一個學生

  新課程評價關注的是學生的全面發展,不能只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增長,而且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以及相應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這樣,才能培養出適合時代發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識、有潛力、有紀律的創新型人才。

  四、透過學習我感覺到,首先要做的就是轉變觀念

  教師觀念更新轉變的如何,關鍵是看地區級教育局領導的轉變,他們轉變了,老師肯定就轉變了。這是新一輪新課程改革成功與否的關鍵。我們全體教師期盼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成功。

  2022新課程培訓總結2

  透過暑期十天時間緊,任務重的遠端培訓後,本人從學生與教師的角度對新課改善行分析總結如下:

  在高中階段實施語文教育的改革,是一個前無古人摸索階段,是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摸索出適合學生的一套方法策略來。葉聖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教。就是使每一個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能透過自己的思考、探索、實踐等活動去獲取知識,並在主動探素的過程中,獲得用心情感體驗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對應於傳統學習方式的被動性,自主探索學習體現了現代學習方式的主動性的特徵,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把學習轉成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

  把學習的職責真正從教師身上轉移到學生身上,讓學生的學習成為一種真正的有好處的學習。那麼怎樣樣才能培養學生語文自主學習潛力,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學習中發揮自身的潛能和優勢,保證他們的自主性、探究性的學習落到實處,真正地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知識和本領呢。

  一、目標明確,做到有的放矢。

  首先要結合教學大綱和教學資料,立足於整個教學單元,讓學生對學習的目標、方法和過程及課文的重點難點有大概的初步認識。教師參與指導,幫忙學生明瞭自己想要學習什麼、獲得什麼。教師的作用主要體此刻引導,在怎樣樣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和渴求的心理,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情境之中。而學生可藉助教師的提示以及和文字相關的資料,初步感知文字,並在感知的過程中逐步明確目標。我國有句熟讀唐詩三百首,不能作詩也能吟的俗語,古聖先賢也早就指出了讀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取閱讀材料。因此讀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反覆誦讀才能真正體會課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氣。

  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育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對學習的資料產生濃厚的興趣,他的自學慾望自然會在心中升起,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因此,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要使之樂於學習,就要想方設法來調動他們的自學興趣。要變教師的自我感覺良好為注重學生的興趣體驗。我們老師在上課時大多關注的是這堂課我上得好不好,我的要求學生是否有到達,我的講解學生是否有理解。其實,教師都太注重自我的感覺,而沒有思考學生的興趣體驗。所以我們語文老師不管在上什麼課,都不能只關注自己的感受,而是要注重學生的興趣體驗,要設身處地地為學生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來上課。

  三、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鼓勵質疑。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現代教學論研究指出,從本質上講,感知不是學習產生的根本原因,產生學習的根本原因是問題。新課程的教學改革也個性提到了問題意識。問題意識能夠激發學生勇於探索、創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有所疑,才有所思有所得。教師要鼓勵學生敢於質疑問題,而學生也只有經過自己的探索,才能撥開迷霧,發現不為人知的新的問題。教師不僅僅要善於提問,也要善於引導學生學會提問,學會大膽質疑,透過對學生的提問組織討論,多方交流,相互啟發,不但活躍了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對課文有更深層的瞭解,還大大提高了他們的思辯潛力和口頭表達潛力。

  四、倡導合作並多方交流,注重自主探究過程的參與性。

  自主探究是自主探究學習的中心環節。學生的自主探究離不開教師的引導,但是這種引導就應是指而不明,引而不發的。教師要注重學生探究的過程,要引導學生真正親近文字,體驗探究過程,摸索探究方法。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師生之間的雙邊活動,除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邊活動之外,還就應涉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種互動過程。師生間要有情感的溝通,要多觀察、多傾聽、多交流。新課程裡倡導合作的學習方式的真諦也在於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喚醒學生的自我意識,培養他們的自我精神。合作探究學習的形式能夠是由學生自主組織構成、自由組合的小組活動。在小組合作活動中,小組成員之間能夠相互交流,討論甚至辯論。每個人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傾聽他人的意見,藉助他人的思維方式來啟發自己的思維火花。同時教師在其中也要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在此過程充分了解狀況,適當指導,啟發學生的思路,辨明方向。這樣透過群眾交流之後,到達拓寬思路,加深理解,共同提高的效果。

  五、迴歸到學生自悟探究上。

  當前的語文教學,不管是老牌的教師講,學生聽,還是翻新的教師問,學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師撥,學生轉,其總體還是以教師為中心,喧賓奪主的狀況還是顯而易見。其實,語文教學不是教師故弄玄虛的賣弄,也不是教師講述教師本人的讀書心得,而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去感受體驗,強調的是學生的自悟探究。就要重視語文實踐潛力的培養。自主運用,主要著眼於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潛力。陶行知先生說、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從哲學的高度闡述了知行合一的語文學習思想。學生的學習活動應當是知和行的統一。學生最終要把所學的知識靈活地運用,在實踐運用中舉一反三,構成技能。我們能夠透過語文的綜合性學習與生活的實際密切結合起來,能夠是課堂語文活動、拓展延伸的討論、生活實際的運用等多種形式。學生可在這些實踐形式中,自主鍛鍊語文實踐潛力。新課程改革使語文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有了很大的轉變,語文教師素質有了極大提高,新課程改革帶給了我們新理念、新方法、新嘗試、新探索。我認為廣大語文工作者應做到:

  第一、加強培訓,轉變了教師的教學觀念,逐步適應了新課改的要求。

  以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契機,組織教師認真學習落實《語文教學新大綱實施意見》,提高認識,明確新課程觀念,把握新教材特點,立足課堂,用心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推動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開展教研活動,使教師對新課程有了足夠的認識,對新課改作好充分的思想和理論上的準備,在如何對待新課程上,如何對待新課改上,統一了認識,轉變了教師的觀念。

  第二、摘下變形鏡或有色鏡,以全新的視野看待我們的學生。

  每個學生都有其獨立的人格特點和價值,不能幻想以一個什麼截然統一的標準修理個性千差萬別的學生群體,重要的是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因勢利導,促進其自我價值的實現。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獨特的個性,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重要標誌。教育的根本目標就是要以人為本,把學生培養成具有獨立個性的人,因為沒有獨立的個性,便沒有什麼創造性。學生不是小大人,他們具有獨特的個性、獨特的精神世界和內在感受,有不同於成人的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因此,不能用成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規範去約束學生,要求學生模仿。如果這天的學生,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是一種悲哀。

  每個學生都有巨大的發展潛能。已有的科學研究證實,學生的發展潛能是巨大的,並非像僵化的學生髮展觀那樣認為學生的智慧水平是先天決定的。此外,學生的優勢發展潛能是各有所長,不盡相同的,這已為多元智力理論與實際研究所證實。教師應對某個學生,要問的不是這個學生是否聰明的問題,而是他究竟在哪些方面聰明。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優勢和弱勢,這不是問題,問題是能否揚長避短。某方面的弱勢,或許恰恰就是另一方面的優勢。相信學生的潛能,診斷學生的優勢智力,並且激勵其發展成材,這不僅僅是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而且是對學生個性特質的真正尊重。

  用用心樂觀的態度看待學生的天性,用動態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學生之所以為學生,皆在於其可塑性強,發展彈性大。作為教師,要理解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允許學生犯錯誤,要用用心的態度對待哪怕是一時所謂的差生。

  第三、加大對同組教師的培養力度

  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素質透過傳、幫、帶以及學科帶頭人的指導培養、教研、集備活動、教師課堂比武、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等活動的開展,提高教師業務水平。為了讓更多的教師,尤其是剛畢業的青年教師向經驗豐富的教師學習,科組構成一幫一的師徒結對活動。讓教師在教育科研中,透過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過程確立正確的教育思想和構成正確的教育觀念,增長教育教學潛力。教師要從繁忙的業務圈子裡跳出來,讀讀書刊、想想點子,練練技能,鑑賞藝術,活動筋骨,只有教師樂教,學生才能樂學。

  新課程,靈活性較大,教師的要勇於應對挑戰,在新課程實踐中,找準自己的位置,在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提高,完善自己,力爭把自己培養成新課改的弄潮兒。

  2022新課程培訓總結3

  我們新高一的語文教師參加了四川省高中語文新課程培訓。我透過這幾天的培訓,談談個人心得。

  幾所大學語文方面的教授進行了新課程的多方面知識的遠端講座,如華東師範大學關於語文課程總目標的解讀,浙江師範大學文言文教學與備課,上海師範大學閱讀教學法,北京教育學院的高中語文選修課的目標定位與課堂表現,三個市新課程的經驗介紹,綿陽中學示範課,以及我市的幾位老師對新舊課文比較說課,都在體現高中語文新課改的精神。總之,主要是從教學資料和教學方法入手,談了自己見解和看法。

  我感觸的能夠歸納三點:

  第一、我們的新課改確定了大方向,還務必捍衛我們漢語的純潔性

  因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存在,是與其語言的存在密切相關的,也就是說語言是必要的前提,所以我們捍衛了祖國語言的純潔性,也就是一種愛國主義的表現。由此,以新課改推進我們愛護漢語,也就捍衛了漢語的純潔性。

  我們瞭解到日本在侵略祖國東北後,要求東北的人民學日語,說日語,寫日文,便於日本更好地佔領我們的土地。

  同時,我們也瞭解到法蘭西民族把進口的電影等都務必翻譯成法語後再放映。

  當然,我們從歷史中瞭解到,中國古代許多民族的不見是與其語言、文字的不見而同在的。另外,今年四川省高考作文有兩個小的資訊也能夠佐證。一是用拼音代替漢字,該字為錯別字,而錯別字在高考作文閱卷中是一個字就要扣1分;二是用外語(含英語)寫高考作文,該文章為0分。還有網路語言、外來語言的衝擊。

  由此,我們所實施的新課改必須要貼合我國的法律法規之外,就是還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如漢字書法等,從而更好地規範當今高中語文教學發展的方向。因而,我們有必要捍衛我們祖國的語言漢語的純潔性。

  第二、新課改無論如何改,都務必以教育體制的改革為前提

  新課改在大江南北風風火火,熱熱鬧鬧,產生了許多教育大家,教授、博士、專家等,但是他們都在形而下的課改,也就是說是一種形式主義的新課改,也可能成為一個流星程式的新課改。因而,新課改必須要進行教育體制上的改革,即對教育評價不能以高考分數高考升學人數等來進行教育的評估。不然,這將會成為泡沫革命,將回到原點,那將會無法拒絕平庸,所以要從評價體制的角度來進行課改,來探究語文的性質。那麼,我們的高中語文教學改革就會自然而然進行改革了。在教學方法、課堂設計、考試等方面也就有變化的空間了。

  第三、高中語文課改的道路,是在曲折而艱辛中探索

  高中語文新課改是探索,由此這條道路將會是曲折而艱辛的。

  中國教育是一個大國的教育,高中教育尤其為人所關注,因為關係到一個人升學、就業、發展,也關係到千家萬戶,還涉及到大學的利益,國家的發展。所以,高中新課改從提出、試驗到推廣,已經走過近十個年頭。到而今,還有許多地方沒有實施,一些實驗區也就開始模糊了。所以,我認為新課改更就應有地區的差異性、民族性、宗教性,也不能用一把尺子量到底。因此,新課改在語文教育中還在曲折而艱辛中探索。

  總之,這幾點是我這幾天來的最大感受。

  2022新課程培訓總結4

  一、全方位接觸語文課標教材,啟示我們明確整體教學方向

  從亓老師談“語文教材介紹及使用推薦”中,我瞭解了高中語文教材在結構上的調整與變化,新課標將必修教材分為四個系列、閱讀鑑賞,表達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導讀。這四個系列以五個學期按學生年齡特徵及理解規律構成了眾多的語文模組,從這些模組及教材選文能夠發現這套新課標教材十分注重厚重的文化底蘊和關注時代的現實感。

  然後老師講了必修教材使用推薦:

  一、整體把握,落實課標要求

  亓老師以全套高中語文必修教材選的四個單元的詩歌為例,詳細條理的說明了新課標是怎樣落實要求的、從認知物件,涉及方式,知識經驗,選修部分的續補深入等著手,最後完成感受鑑賞、思考領悟、應用拓展、積累整合、發現創新的要求。

  二、深入鑽研,明確課標要點

  1、要把握四個系列的學習要點

  閱讀、兼顧文體和人文內涵。表達、兼顧話題與寫作實踐。探究、注重潛力培養。導讀、激興趣,培養習慣,提高欣賞水平

  2、樹立單元意識

  要明文體教學要求,明篇章在單元中的教學定位,明人文教學價值,明單元確定的三維教學目標。最後到達、以文帶言,以閱讀文章為重點;以探究為前提,貫穿學生的自主學習;以綜合潛力培養為目標;以單元為學習物件,突出重點。

  這些推薦為我們立刻要執行的語文新課標教材的教學,帶給了寶貴的方向和教學意見!從那裡也啟發了我們老教師怎樣讓自己從臼中跑出來,建立全新自我的新教學思想。

  二、海南成功經驗呈現,啟示我們正確定位語文教學

  從海南中學教研組長李紀境談“高中課程改革試驗區語文教學實踐與教學策略”給我們完整的呈現了海南這幾年新課改構成的教學體系、

  他先講了高中課程設定,尤其強調了選修教材分為、一校本選修包括、經典作品的解讀與欣賞,文學與文化知識概說,口頭與書面語表達;二校外專家講座包括、《文學與生活》《司馬遷、歷史與文化傳統的脊樑》等

  之後他講了必修模組教學實施、

  1、語文教材變化與閱讀教學的課程定位。

  教材課文編排線索改變,教學重點出現轉移,他認為課標教材是以讀書方法和學習要點為單元進行編排,是用語文的基本要素構建模組化教學系統,更注重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定位在學習與應用潛力的培養上。

  教材課文體裁的變化較大,課標教材尤為關注文學類文章與實用類文章的學習,從中不難發現這樣的資訊、當今時代不僅僅要關注文章欣賞潛力的培養,還要關注學生的探究潛力的培養。

  教材課文定性出現變化、以前叫講讀課文和自讀課文,此刻叫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這種定性是與世界各國的教育接軌的。

  還有就是課扣習題的變化,在思維層次上拓展更為深入。

  2、必修閱讀教學中一些常見的問題

  他說一是忽視課堂教學的實際資料,而注重其組織形式;二是對教師主體性認識發生偏差,要求教師的教學要在學生的視野之外展開;三是對師生平等對話產生誤解;四是盲目的拓展延伸,不可隨意偏離文字,甚至完成脫離文字;五是錯誤理解教師的“引導者”對話的參與者“這一身份;六是非語文化傾向超多存在;七是教學資料的錯誤定位等。李老師說的這些問題無疑是振聾發聵,這對我們現行的語文教學更無疑是一劑強心針,讓人痛而實在。

  三、精深博大的語文理念,啟示我們語文學科培養的目標與方向

  從省教科所段增勇老師談“語文學科教學指導性意見”中,段老師十分專業學術地給我們講了高中語文課標教材構成的原因及過程,他先講了語文學科本質的研究,語文是語言文學還是語言文道,天下爭論極大;然後講了語文學科課標的具體指向、方向的引領,教學的規範,實踐的導向,研究的指南,建設的開拓等;之後講了語文課程理念與課程目標,他有一些經典性的話、小問題大探究,淺問題深研究,大問題小著眼,深問題淺入手。語文教育的根性問題在於言語教育的根脈浸潤。這些就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充分發揮其育人的功能;也注重了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功能的培養,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的發展。

  然後段老師還給我們講了語文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與設定,課程學習推薦,教學實施推薦等。這樣給我們的啟示、用好用活教材,認識腳下土地,整合學生的智慧,開展微型課題研究。

  語文課程標準研製組組長巢宗祺老師談“當前語文課程改革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巢宗祺老師極為強調祖國文化的積澱,而這種積澱最好的方法就是好好讀書,好好讀上二三百篇古詩文,這樣才能弘揚民族精神,這樣才能有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中外語文教學的思考,啟示我們有效教學的具體做法

  鄭桂華博士談“高中語文有效教學的思考”,鄭老師以極清脆生動而充滿典型例子的學術語言給我們從事語文教學帶給了許多範例。她先講了三種學習、無效學習,機械學習,好處學習。然後又給我們講了有效教學的特徵、

  一是基於學生的有效教學要能分析學習需要,要能激發學習動機,要了解學生認知風格的型別;

  二是課程觀統領的教學,分出了五種課程層次、理念課程,正式課程,知覺課程,動作課程,體驗課程。

  三是教學評一致的教學,儘可能做到教師實際教的與學生學習的基本一致,學習資料與評估資料一致。

  四是構架有效的教學框架,她說“在結構鬆散的教學中,目標會讓學生取得更大的成績”,單節課的目標務必是、正確、具體、彈性、集中。

  最後是王榮生老師講“高中新課程語文課堂教學課例研究”及蘇盛葵老師講“語文課程模組測評與高考”,這兩個講座極好了讓我們瞭解了怎樣去上課,怎樣去上出一堂有效性的好課。同時我們也明白了怎樣處理平時的模組教學與高考之間的關係,欲速則不達,基礎牢不怕泰山壓頂。

  總之,從四天的省級培訓講座中,我們多方位立體的瞭解了新課標下的語文學科的教育教學到考試測評等各方面的執行策略,省教科所不愧是大義之舉,實惠省民,更實惠蜀中蒼生!各位同仁記住段增勇老師用來讚美錢鍾書的一句話、這個人不是死了就是去教書了!

  2022新課程培訓總結5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四川省高中新課改培訓。培訓結束了,頗有了一些收益和感受,現做一如下小結。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在教育部的統一組織和領導下進行的,是我國基礎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改革的重大舉措。課程核心理念、凸現了以人為本的價值觀。新課程理念主要體此刻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學生是課程的主體。學生是課程的主體,一方面是指學生的現實生活和可能生活是課程的依據,另一方面是指發揮學生在課程實施中的主體性。第二、課程實施是學生主動建構人生好處的活動。學生是在動態的反思和創造的過程中成長和發展的,課程為學生帶給了反思和創造的物件。第三、課程的學習活動方式以探究和創造為根本。傳統課程觀的弊端之一,就在於把學生視為書本知識的接收者,理解學習是其課程規定的基本存在方式。新課程關注學生與課程之間的關係,從實施角度講,要注意理解、體驗、反思、探究和創造等基本的學習活動方式。致力於打好基礎,促進發展。新課改無論是總目標,還是具體目標,均體現了新課程在目標設計上,是致力於打好基礎、促進發展這一特點的。第一,新課程重新定位知識技能的作用,不再把知識定性,即知識技能的本質在於人們透過它而進行批判性、創造性思維,並由此建構出新的好處。第二,新課程重新定位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第三,新課程重新定位了課程與生活的關係。新課程認為,課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機構成;課程不是把學生與其生活割裂開來的屏障,而是使學生與其生活有機融合起來的基本途徑。課程體系、著眼於開放、創新。新課程的開放性主要體此刻、課程結構和課程資料綜合化。第一,各學科同學生的生活實際綜合,課程向兒童經驗與生活迴歸。第二,不同學科之間的綜合,儘可能地反映社會生活實際本質,如新設綜合學科、思品與生活、思品與社會、歷史與社會、藝術。第三,新課程設立專門的綜合實踐活動課作為必修課。課程資料、倡導新、活、寬。課程學習方式、由理解式學習向探究式學習或發現式學習方式轉變。在理解學習中,學習資料是以定論的形式直接呈現出來的,學生進行學習的心理機制或途徑是同化,學生是知識的理解者。在發現學習中,學習的資料是以問題形式間接呈現出來的,學生進行學習的心理機制或途徑是順應,學生是知識的發現者。兩種學習方式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彼此也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應對課改的必然趨勢,我們高中生物教師要正確對待課改。

  一、在新課改中首先轉變的是教學觀念的轉變。

  傳統的教學過程把系統的傳授知識作為重點,目的在於讓學生系統地掌握超多的知識,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條理性,教師在教學中把知識的重點、難點、反覆掂量估計,圍繞它來展開自己的教學過程,往往會忽略學生潛力的培養,而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教學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系統的知識,更重要的使學生掌握學會學習的潛力,並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二、新課改要求教師實現主角轉換

  新課改要求教師實現主角轉換,教師已不是教學的主體,而是引導者、促進者、參與者,教師的主角不再是單純的教書匠,每個老師都就應是一個教育家。

  三、教學策略和方法的轉變

  新的教材理念要求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是不可能單純的依靠知識的傳承、講授、灌輸來構成的,務必改變教學策略和改變教學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把學什麼轉成怎樣學,把被動地學轉為主動地去學。

  四、在抓知識與技能的`同時重視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新課程所體現的是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校園開設的第二課堂是學生參加實踐、應用理論、獲得經驗、提高素質、展現自我、發展個性的一個教育平臺,因此,加強第二課堂建設也是新課程對教學提出的一個重要要求。對於每一位學生參加的活動、取得的榮譽都進行詳細的記錄,這也作為學生評價的一個參考,如運動會、徵文比賽、朗誦比賽、文藝晚會、知識競賽等,都是學生髮展個人愛好的舞臺,他們在這些方面獲得的任何成績或表現都是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資料。

  作為新高一生物的教師,我們務必做到以下幾點:

  1.不能穿新鞋走老路,簡單地把課改理解為變教材。這次課改不僅僅是換換教材,而是透過教材資料改變,實現包括課程功能、課程結構、教學方式和教學組織形式及課程評價體系等的根本轉變,真正實現由過去的教教材轉變為用教材教,由過去由老師傳授為主轉變為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為主。

  走出錯誤地認為進行課程改革會導致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弱化,影響以後的升學考試的誤區。過去我們單純強調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此刻注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統一;以前關注更多的是學習結果,忽略了學生是透過什麼樣的學習方式和策略來學習,死記硬背題海訓練得到的高分,掩蓋了學生在學習方式上存在的問題。這次課改立足於三維目標的統一,不僅僅關注知識和技能,而且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方法。

  因此,不僅僅不會帶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弱化,相反能更好地掌握知識,更靈活地運用知識。

  2.新課改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是填鴨式地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只靠死記硬背、題海戰術來提高成績,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學習沒有興趣,尤其感到高中生物課枯燥乏味,師生之間也缺乏合作與交流。教學過程實際上則是師生共同交往、共同發展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處理好傳統知識與培養潛力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就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用心性,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改變高中生物課的枯燥乏味,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潛力,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全面提高未來國民素質。

  3.要改變學生過去單一的、理解性的學習方式,實現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新的學習方式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新課程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務必著眼於學生潛能的發揮,促進學生的特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因此,教師的教學方式應當服從於學生的學習方式,以使學生學習變得富有個性,並最終到達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的目標。

  4.新課改要克服急於求成和畏難情緒,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需要一個過程,都不可能一帆風順,課改也是如此。思想觀念的轉變、教學模式與學習方式的轉變,傳統模式阻力的消除等都需要一個過程。所以,課改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困難和挫折。在有勇氣的同時,還要有理性。尤其是青年教師,要避免急躁,急於求成,要穩紮穩打,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按照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去應對課改,同時要克服畏難情緒。

  2022新課程培訓總結6

  2022年8月24-25日,我有幸參加了東方市教育局舉辦的2022版《小學語文新課標標準》的全員培訓學習。這次培訓我們的主講教師是黃燁等幾位老師,感觸頗深,同時也加深了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進一步認識到了新課改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總結起來說,這次的培訓,我的收穫和體會主要體現為以下幾點、

  一、語文課堂要加強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

  縱觀語文教學的歷史,在古代,說某某能寫一手好字,能寫書信,這人的語文素養就好;相反,說某某的語文水平差,往往就說這人斗大的字也識不了一筐。可見古代私塾的語文教學目的是何其簡單。但儘管簡單。卻包含了教會做人的基本潛力這一亙古不變的道理。因此,語文教學務必以學生為中心,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將來學習和今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這種基礎,就是讀讀背背、說說寫寫。能說會道出口成章下筆成文不就是對一個人語文水平高的最好評價嗎當前在語文教學中許多老師受教育部門的統考和評價體制的束縛,還沒有完全擺脫應試教育的模式。小學語文教學較大程度上仍在講、練、考中兜圈子。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應迴歸到培養學生的基本素養上來。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才是語文教學返璞歸真的重要之所在。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構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

  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潛力、閱讀潛力、寫作潛力、口語交際潛力。

  二、語文教學要注重學生的閱讀背誦

  我國有句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俗語,古聖先賢也早就指出了讀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我們都明白,古代私塾的教學方式再簡單但是了,熟讀成誦,積少成多,然後融會貫通,化為己有。一味地讀,一味地背,在硬性讀背的戒尺下不也培養出了超多儒生?由此可見讀在學習語文中還是具有相當的作用的。我們看到有些語文教師卻對讀束之高閣,在閱讀教學中去搞新花樣。教師純粹為講而講,學生純粹為學而學,方法看似靈活多樣,課堂也頗顯熱鬧,可學生學完一段時間後實質卻知之甚少,遺忘很快。正如走馬觀花式的旅遊僅是到此一遊而已。有位教師在執教一篇遊記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採用小導遊的方式讓學生先小組合作學習,然後群眾交流,抽學生輪流上臺用自己的語言向同學們介紹景點的特點。利用先進的教學媒體,在教學時向學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觀的畫面圖,猶如身臨其境,美不勝收,之後又讓學生介紹課前收集的相關資訊。整堂課資料充實,模式新穎,學生饒有興趣,也學了很多。表面上學生收穫不少,但是由於缺少了對文字的朗讀,實質的理解還是缺少相當的內涵,尚有部分學生甚至一節課中沒開過口,這顯然無助於課文的資料的解讀。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取閱讀材料。讀背無疑是積累語文素養的好方法。朱熹以前說過、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這三到是多種分析器官同時參加活動的協同作用。因此讀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反覆誦讀才能真正體會課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氣。

  三、語文課堂要注重讀中感悟。

  當前的語文教學,不管是老牌的教師講,學生聽,還是翻新的教師問,學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師撥,學生轉,其總體還是以教師為中心,喧賓奪主的狀況還是顯而易見。

  其實,語文教學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去感受體驗,強調的是學生的自悟探究。蘇霍姆林斯基說、我深信,只有能夠去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學生構成自我教育的途徑。在讀的基礎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學文。當然,學生的自悟探究,絕不能採取放羊式的自我領悟,務必在老師的引導、師生的討論下進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維培養,自悟探究中要有語言訓練,自悟探究中要有創新的火花。我們許多老師在新老教材的語文教學中,以前嘗試運用過小組互動探究四步法,也就是:

  1.讀讀喜愛的語段;

  2.說說探究的資料;

  3.問問不懂的問題;

  4.幫幫忙解決疑難。

  四、語文教學要貼近生活,注意課內外結合。

  首先,要更新理念,樹立正確的語文教育觀。要把學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讓學生成為支配課餘時間的主人。教學中要強調精講,使學生能在課內完成大部分作業。為此,要關注孩子們的經驗和體驗,並以孩子們的經驗、體驗為中介,解決語文課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與兒童生活的具體性、多樣性、獨特性的矛盾。從兒童的經驗世界出發引導兒童進入課文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兒童的自我體驗為契機、引發兒童和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共鳴。既使是學生髮表了一些異想天開,有悖於常理的意見,也不要輕易否定。我們常常見到的是,恰恰是學生天真、幼稚毫無忌諱的童言稚語,表露了兒童純真的天性,閃爍著智慧的火花。生活即課堂。培養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潛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實踐,反覆歷練,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點累積起來,才會構成一個人的口語交際潛力。所以,教師要打破課內課外的界線,樹立大語文觀,生活處處有語文,把口語交際的課堂延伸到學生五彩斑斕的生活之中,關注自然,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短短的兩天培訓學習,讓我獲得了很多的知識來武裝自己,以便指導自己今後的課堂教學。在以後的語文課中我還要引導學生關注熱點問題,關心生活,關愛社會和自然。

  從小培養孩子們高尚的人文精神。而應對新課改,作為一線教師的我需要不斷的充實自己,提高自己,改變自己,只有這樣,才能逐步適應不斷變革的教育形勢,使自己成為一個具有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的新教師。

  2022新課程培訓總結7

  這十天的培訓學習中,全體學員用心熱情的參與和配合,有輔導教師的用心努力和超多細緻的工作,有廣泛的全方位的研討和評議,使這次培訓工作呈現出繽紛的色彩,全體學員能吃苦、守紀律、愛知識、愛學習的精神風貌也得到了一次充分的展現。這次活動,有新舊教育思想觀念的碰撞,有新舊教學方法的碰撞,有守舊觀念和銳意改革思想的碰撞,同時還有新教法的快樂搞笑和傳統教育紮實認真,一步一個腳印的大融合,在這種狀態下,也融合出了教育工作現階段的思想觀念和方法。具體如下:

  一、首先,我們要把握新課程的宗旨、讓學生在娛樂中不知不覺掌握教學資料,得到情感體驗與教育,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變被動理解為主體參與,學生變要你學為我要學,教師變傳授者為引導者。在這一宗旨的帶領下,注重設計,注重方法,注重課堂實效,從而實現“知識技能為基礎目標,過程方法為核心目標,情感、思維和價值觀為最終目標”的三維整合。教學中要抓過程和方法,透過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到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全面訓練學生思維以及想象力、觀察力、語言表達潛力和團結協作精神,永久要高度重視對學生自信心的樹立和培養,培養吃苦耐勞、樂觀向上的精神,為他們人生第一節作好奠基。

  二、教師設計問題、學生提出問題,師生互動,最終解決問題,就是教學主要資料和教學目標實現的具體過程。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是實施新課程在思想方法上的精髓,這就是轉變觀念。

  三、作為教師,我們要徹底轉換主角,變原先的主演為導演,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導課,當然也要講課;變學生原先是觀眾為主演員,是他們在具有樂趣的氣氛中人人思考、人人參與、人人活動,使知識、情感在每個學生的心中流動,人人能得到潛力的提高。

  四、教師要充分地相信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

  在新課改的實施當中,教師應成為教材的研究者,探索者,而不是單純的照本宣科的傳授者,教師要成為新型的、民主的、研究型的、藝術型的老師,我們要把教育工作當一番事業來幹,不能只當一份工作來做,只有這樣,才能受到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五、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人人都能想問題、提問題、解決問題,是開啟智慧的金鑰匙。要時刻注意和實際生活相聯絡,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潛力。

  六、今後,我們還要不斷豐富我們的知識,重新整理概念,改變方法,新舊結合,創出我們自己的教育教學特色,為教育事業服務。

  [培訓收益]

  [一]、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

  伴隨新世紀的到來,人類正在邁向一個嶄新的知識經濟時代。這一深刻的社會變革對當今基礎教育的課程發展提出了強有力的挑戰,要求教育尤其是課程及時做出敏銳的反應。為了培養適應新世紀社會政治、經濟發展需要的創新人才,保證新世紀教育質量,就務必根據新世紀社會的變革來探索研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徹底改變中國人才“高分低能”的缺陷。

  基礎教育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地發展。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就務必對課程進行根本性的改革,進一步改革並完善課程體系和教學資料體系。全體學員認為、受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制約,過分偏重學科類課程,忽視活動類課程,偏重必修課程和分科課程,忽視選修課程和綜合課程,從而導致教學資料偏難和過分關注學科體系的完整,忽視創新精神和實踐潛力的培養。

  [二]、新課改的趨勢

  全體學員總結出,新課改要向以下幾方面發展、

  1.轉向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方向,注重學生潛能的開發、潛力的培養和智力的發展。

  2.在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還要注重基本潛力和基本態度的培養。

  3.加強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環保教育,加大人文學科課程的比例。

  4.加強課程與學生生活和現實社會的聯絡,實現課程生活化、社會化和實用化。

  5.重視課程體系三級管理,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園課程

  6.強調課程個性化和多樣化,滿足不同區域和不同學生的不同發展需要,課程個性化問題實際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問題,課程多樣化尤其是課程資料的載體即教材的多樣化,是我國各地教育發展不平衡的客觀需要。

  7.加強資訊科技教育,實現新課程與現代資訊科技的整合。

  8、課程設計要以課程目標為依據,體現國家新一輪課程改革目標的精神、改革過分注重課程的知識傳承價值,強調課程對於學生身心發展和適應終身學習的價值;改革課程結構門類過多、整齊劃一,缺乏統整的偏向,加強課程結構的綜合性與多樣性;改革過分注重經典資料、學科體系的嚴密性和系統性的偏向,加強課程資料與社會發展和學生生活的聯絡;改革教學過程中過分注重理解、記憶、模仿學習的偏向,倡導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與探究等多種學習活動;改革考試過分注重學生的知識記憶,並以考試分數作為衡量教育成果的惟一評價標準的偏向,建立評價主體多元,標準多樣的評價體系。這些目標及其所體現的基本精神應成為課程設計和課程評價的基本依據。

  9、課程評價如何進行,務必明確的是,課程評價總是具體的,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並重。改變以往考試結果定終身的弊端。

  [三]、新型的學習方式

  本次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是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迫在眉睫!它關係到我們的教育質量,關係到師生的校園生活質量。我們這天務必倡導的新的學習方式,是自主學習(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控)、合作學習(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職責分工的互助性學習)、探究學習(從學科領域或現實社會生活中選取和確定研究主題,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這也是實施新課程最為核心和最為關鍵的環節。我們之所以個性強調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其理由就在於、教育務必著眼於學生潛能的喚醒、開掘與提升,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務必著眼於學生的全面成長,促進學生認知、情感、態度與技能等方面的和諧發展;務必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和學生的獨特需要,促進學生有特色的發展;務必關注學生的終身學習的願望和潛力的構成,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2022新課程培訓總結8

  回顧一年來,在市局及學校的指導下,師培工作以深化創新型特色學校及新課程改革為主線,結合本校的辦學理念,繼續打造特色品牌和名師群體。以“面向全員、突出骨幹、按需實施、分類指導”為原則,重點在為教師提升教學智慧,自主發展,苦練基本功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下面就把一年來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教師“三計”培訓異彩紛呈

  在吉林市教育局開展教育質量年活動以來,我校緊緊圍繞課堂教學和教師專業發展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培訓活動。尤其是在教師課堂技能訓練方面更是緊抓不放,它對於我校教師整體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以及專業發展起到了有力的促進作用。 具體培訓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上。透過市級的《匯入技能訓練》、《語言溝通技能訓練》、《提問技能訓練》等系列文字培訓,引領教師自修自悟,自主提高;從課堂實踐入手,每課必評“三計落實”,透過課堂點評,引領教師提升了“三計”設計水平;從活動入手,透過每學期必搞的“三計”競賽,更為教師提供了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提高教學能力的平臺。 透過培訓,我校教師在課堂教學技能方面有了質的飛躍。

  二、教師多元評價定位準確、合理

  教師多元評價主要從問卷調查和常規檢查打分兩個方面進行。問卷調查主要評價教師的師德、教育教學的隱性方面去評價,常規檢查打分主要從教育教學的顯性方面去評價。 具體的評價策略和方法主要根據學校制定的教師評價方案,從教師的備課、上課、批改、學習、參加活動等各個方面,多角度的對教師進行評價。每月評價內容主要是針對月重點工作進行評價打分,及時反饋到個人。月末進行工作總結並公佈個人考評分數,作為年末教師評比的依據。透過考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參與性,有利地提高了教學管理的力度,加強了教學管理的實效。

  三、新課標培訓超前落實

  根據教育部出臺的新的課程改革方案,學校為了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有針對性地對教師進行了新課標的培訓。學校制定了課標培訓的方案,結合具體情況分四步進行。一是全體教師的學習反思環節。主要是透過理論學習對照課標的新舊變化,來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二是透過舉行學習交流等沙龍活動進一步深化教師對課標的理解;三是結合課標知識理論答卷,內化對課標的理解。四是開展以精品課為載體的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活動,踐行課標的落實。上學期我們主要進行了語文新課標的學習與沙龍研討活動。 新課標的學習,大大提高了我校教師的理論和實踐水平。在市級教師課件評比、教師基本功競賽中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四、開展了名師——李晶教學思想研討會

  為了更好地發揮名 師的輻射帶動作用,展現名師的教育教學思想,為教師與名師搭建零距離的交流平臺,感悟名師課堂教學的真諦,總結名師教學風格,指引名師科學發展的方向。全面提升我校教師的專業素養,以此引領教師隊伍向學者型、專家型轉變。我校特別舉行了名師李晶教學思想研討會。透過李晶教師的示範課、經驗介紹以及學生素養展示,全體教師及時進行了沙龍研討,最後錢校長對整個活動進行了全方位的總結。既總結提升了活動的目的意義,也給名師提出了新的希望。

  五、開展了多層次、多形式的課堂教學研究活動

  一年來課堂教學共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研究:一是進行校本讀書指導課的研究;二是進行語文自主學習的研究;三是進行最佳化專科教學策略的研究;四是進行名師李晶教學思想展示會;五是名師骨幹示範課;六是數學教師專題研究課、七是青年教師彙報課。校本讀書指導課的研究突破了教師備課的薄弱之處,改變了教師讀書指導課的現狀,為學生會讀書,能感動,會感悟提供了平臺;語文自主學習研究圍繞“語文自主學習,提高閱讀效率”進行研究,透過語文課堂一、二課時中,讓學生自主學習,課內進行大量閱讀,充分發揮了教材這個載體的作用,以一篇帶多篇,使學生能在大量的閱讀中提高了語文素養,做到讀寫無痕;專科組際競賽採取的是上課評課的形式,也就是一個年組一位老師上課,還有一位老師評課,所有專科教師參與這個活動,聽上課,聽評課。

  透過此活動,使教師們互相學習,有效地提高了教師的研究能力;名師教學思想展示會是學校建校以來第一次進行名師教學思想展示會,意義非凡。它既是對名師個人努 力的肯定,又是對名師教學思想的宣傳;既是對整個教師隊伍研究能力的調動,又是名師培養工程舉措的再深化。名師骨幹示範課重在示範引領。數學專題研究課重在30分鐘的小課效率上。青年教師彙報課旨在鍛鍊、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相信,在名師的帶動下,九小的教師會更優秀,學校的教學水平會再上新臺階。

  六、常規的培訓、考核做到周清月結期末有表彰

  學校開展的各種教學培訓活動,在學期初都有明確的計劃和安排,每一週每個月都進行總結打分,表揚優秀的,督促落後的,做到有的放矢。期末學校對本學期所有教學活動,進行全面的總結表彰。對錶現優秀的給予一定的獎勵。

  2022新課程培訓總結9

  在培訓過程中,多次聆聽各位職教專家精彩的講座,和各中專學校教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探討了我們在創辦職業教育過程中遇到熱點及難點問題,探討了當今職業教育發展趨勢等等。為進一步吸收職業教育教學經驗,推進我校的職業教育改革的步伐,作如下小結:

  一、 重新認識藝術專業職業教育的形勢與任務。

  由於長期處於基層教學,資訊相對閉塞,與外界交流不多,而藝術學科恰恰是緊密聯絡實踐的課程,透過這次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我們實際的教學工作還存在著許多問題,比如在新課程的開發方面,如何提高個人的藝術素養方面,以及如何上好示範課和說課等。目前職業教育在中國成為一個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職業教育改革也勢在必行。

  二、 主要培訓成果

  1、 課程改革模組:瞭解專案課程研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馬所長和蒯校長兩位專家在前兩天的講座中對專案課程的開發和研究進行全方位的詮釋。也使我認識到為了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專案課程改革力求調整和改革原有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符合職業教育要求的新的教育課程體系。現在看來,我過去所學的藝術類專業課程設定比較豐富,但這些與市場需求缺乏有機的結合,學生技能單一,學非所用。本次培訓使我們感覺到專案課程研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專業素質模組:對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有了新的認識

  南京藝術學院博士生導師陳建華教授的講座,使我對藝術學科的分類,音樂表演的學科性質、發展嬗變、施教結構形式、教學原則方法和評價,還有對今後在音樂論文的選題原則和途徑、材料的蒐集與處理等方面都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所以我會在回校後對本校藝術專業老師進行一個這樣的專題講座,透過這個模組的學習,對我個人和學校其他老師在專業素質的提高上樹立了全新的標準,確定了更加專業的指導思想。

  3、“五課”教研模組:對“五課”教研和“兩課”評比進行更深入的學習 在27號一天的兩次講座,於黔勳和吳永軍兩位專家教授引經論典、深入淺出,對“五課”教研和“兩課”評比兩個方面進行了全面的精彩詮釋,尤其是於黔勳教授的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教材不過是例子,教是為了不教”,這句話使我茅塞頓開,因此為什麼我用這句話來作為我總結的課題,我感覺到這是對現代化教育最精準的定位和總結。用它來指導所有的教學過程,才不至於讓我們的教學方向有失偏頗。所以我也會和於教授一樣把這句話當作我的教學座右銘,同時我也會把這句話分享給我的同事,用它來指導和監督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

  三、結交新朋友,開拓新思路

  在這十天的學習中,不僅從專家的講座中對職業學校藝術專業新課程的研發與發展方向有了更高層次的認識,還結交了許多兄弟學校的老師朋友,在課餘時間的交流分享之中,一些兄弟學校比較成熟的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開拓了我對今後教學的新思路,一些老師的經驗交流使我深受觸動,受益匪淺。

  四、一點遺憾和一點建議

  我個人最希望瞭解和學習的三單招考試和技能大賽方面的情況,但遺憾的是在本次培訓中唯獨音樂專業缺乏這方面的學習內容。我建議在學員郵件回執表中增加一項內容:就是學員最希望培訓的內容。這樣也可以使藝術中心組在培訓課程的安排上有個前期的瞭解。 培訓是短暫的,但收穫是充實的,讓我站在一個嶄新的平臺上審視了當前的職業教育的現狀,使我對職業教育有了新的目標和方向。在此要特別感謝學校給予我這次參與培訓的機會,同時更要感謝江蘇省戲劇學校的幾位領導給各位學員創造了一個的非常和諧的文化氛圍,我將積極整理培訓的內容與收穫,並在教學實踐中進行相互結合,及時反思分析,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為學校的教學作出貢獻,為教育事業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2新課程培訓總結10

  課程在學校教育中處於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標,價值主要透過課程來體現和實施。參加了英語新課程標準的遠端研修培訓,透過六天的學習,我感覺收穫很大。進一步明確瞭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英語教師。體會如下:

  一,必須把握課改方向

  透過學習,我瞭解我到本次課程改革就是要改革以往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運用語言能力的培養的傾向,把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過程。主動思維和大膽實驗,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做為中心任務。所以要求教師必須以此為教學方向,在教學工作中運用各種方法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從而形成一定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二,處理好教師和學生的關係

  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情感態度,幫助學生及克服情感態度方面的困難,使語言學習上的成功體驗與情感態度的發展相互促進。

  三,運用任務型教學途徑

  任務型教學就是以具體的任務為學習動力或動機,以完成任務的過程為學習的過程,以展示成果的方式來體現教學的成就。透過學習,我明白了任務型教學是雙邊或多邊的互動式活動,在活動中所學的語言是實際的工具,其價值能得到充分的體現。有利於提高學習的知覺性。它有教明確的具體目的,有利於激勵學習積極性。在任務型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比較豐富,教師從全面出發,觀察,控制課堂的發展。

  六天的培訓很短,但我明確了很多東西。我將在新學期的教學工作中大膽嘗試新課程標準,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2022新課程培訓總結11

  歷時十三天的培訓即將結束,這次培訓,我省有10萬名高中教師參加。這次培訓,正如張志勇副廳長所說,透過專家引領、遠端研修、校本培訓、同伴互助和反思行動等環節對高中教師進行培訓,其目的就是進一步提高高中教師新課程實施能力,引領廣大教師走新的專業發展道路。的確,這們這些“學生”確實收穫頗豐。我在這次培訓中,有如下收穫:

  1.在思想上有了質的飛越。這次培訓,我省在規範辦學行為的基礎上,把深化課程改革作為基本抓手,透過高中教師全員培訓,來實現課程標準的全面落實,以此推進高中素質教育向深層次發展。這次培訓,相信對每位教師都是有益的,透過培訓,使我真正明白了素質教育的意義,教育的出路,學生的前途命運的意義。這與以前在我思想中的“備好課,教學好” 的思想大相徑庭,使我的教學思想得到了進步,使我更加明確高中素質教育的深層意義。教師的發展離不開學習,離不開科學文化知識,只有不斷吸取“營養”,才能使自己壯大。這次培訓學習,自己不僅學到新課程的新觀點、本學科的新知識、教學的新方法,透過學員之間的交流更使我思想上得到質的發展與飛越。我因此受益無窮。

  2.在教學有了新的方向。在教學上,透過與全省本學科老師的交流、探討,使我教學方向更加明確。在教好學的基礎上,明確了素質教育的正確意義,實施素質教育,是每一位老師最大的責任。只有實施素質,教師和學生才能在這種環境下都能得到發展。特別是學生,在素質教育的東風之下,將會有更大的學習與發展空間。做為教師,要正確引導,思想上決不能放鬆,真正將每個學生的未來繫於自身,真正承擔起這種責任,這樣,將素質教育才能在齊魯大地上蓬勃發展,生生不息。

  3.在專業水平上得到提高。在這次學習,有幸與全國、省內等有關專家共聚一堂,深刻探討有關素質教育、學科熱點等問題,透過與他們的交流,使自己學習了很多知識。特別是在專業方面,透過與我們地區的指導老師趙麗萍、李萌老師交流,在思想、學術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透過這種平臺,使我們學員與指導老師的距離變得更近、更方便交流。看到他們在學員的文章中做得點評,句句含情,字字有義,更折身了一種專業高度,不得不承認,透過這次培訓,在我的專業方面我有了更大提高。也真誠的感謝他們的認真、付出、一絲不苟等敬業精神。這更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位,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這次培訓,收穫還有很多很多,最後,我只想用九個字來總結一下這次培訓,即“培訓著,快樂著,收穫著”。相信,這也是更多學員的心聲。

  2022新課程培訓總結12

  在本次資訊科技培訓中,我轉變自己的學習觀念,高度重視、認真負責的按照每個模組的要求去學習、完成學習任務,促進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理論水平。透過培訓學習,覺得收穫頗多:

  一、轉變觀念,提高自身素養

  多年來由於思想認識的偏差及學校條件的限制,在農村中高中中難以開展正常的資訊科技教學活動。我一直認為資訊科技如同勞動技術、美術、思品等課程一樣可有可無。資訊科技就是單純的電腦操作,教師上資訊科技課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學會操作電腦,特別是對於農村的高中生來說,學會正確開機、關機就算是完成了教學任務。之間的很多資訊科技課時就用來給學生觀看影片,學生不用呆在教室裡學習就覺得非常高興。從學期開始到學期結束,沒有一個領導聽過一堂資訊科技課,沒有一個領導對資訊科技教學活動的開展提過合理化建議。作為農村中高中的資訊科技教師,即使沒有按照大綱完成教學任務,還是很受到學生的歡迎的。

  自從參加了培訓學習,對照各個模組的培訓知識,發覺自己以前的想發異常幼稚。針對我校的實際,我認為在農村中高中中,要按照大綱要求上好一節資訊科技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我們農村高中還有很多學生家庭沒有電腦,很少有機會與電腦接觸。學校的計算機少,電腦配置低,難以保證學生正常上機實踐的問題,給正常的資訊科技教學帶來了諸多不便。在此次培訓中,我轉變自己的學習觀念,堅持每天都上網學習,參與線上交流並高質量完成作業。並且注重學思結合,把所學知識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在不斷反思中促進自身素質的提高。讓我在學習中感覺到農村資訊科技教師如何成長,如何應對等都是一個新問題。就像我們鄉鎮高中的教師,只有轉變教育觀念,透過各種形式的培訓學習提高自身素養,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實現一名農村資訊科技教師應有的價值。

  二、提高專業理論知識水平

  此次培訓是透過電腦、網上課堂自學,雖然是這樣,但是聽著老師的講解,讓我懂得了很多以前所不瞭解的知識,讓我感覺到真是學無止盡,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還有待於提高,要在今後的教學生活中還需不斷地學習,充電。在培訓中,我瞭解資訊科技基本工具的作用,認識了多媒體,瞭解計算機在其他學科學習中的一些應用。掌握學科教學與資訊科技整合的教學設計方法,能夠用資訊科技有效設計學科教學方案。掌握有效課堂教學方式方法,準確診斷和切實解決學科教學問題,提高課堂教學實施和評價能力。瞭解學科教學最新動態與發展趨勢,能夠在各個學科教學中選擇運用,改進課堂教學及其研究行為。明確課程改革與發展對教師職業道德的新要求,能夠在備課、上課、作業批改、學生輔導、學業測評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掌握教學研究理論和學科教學研究方法,能夠進行學科課堂教學案例研究,並形成初步成果。

  三、提高課件製作水平

  掌握多媒體技術,熟悉多媒體軟體的使用,瞭解多媒體課件製作流程已成為當代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而製作課件既要講究精美又要講究實用。製作課件是一個艱苦的創作過程,優秀的課件應融教育性、科學性、藝術性、技術性於一體,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者的潛能,強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所以透過此次培訓使我學會從網上等多種途徑下載影片、圖片、flash等資源,以及擷取網頁和影片等,並將它們整合到課件中等技術操作,從而製作出更加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課件,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資訊科技理論掌握得更為系統

  這次培訓使我們對資訊科技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統,使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透過培訓學習,不但提高了我對新課程的認識,還使自己的資訊科技教學能力與技術得到了提高,為了真正推資訊科技的發展,我將會把所學知識應用於日常教學工作中,推進學校資訊化建設。同時,學無止境,我也將繼續努力學習,認真鑽研學習業務知識,提高業務水平,為教育資訊化建設做出自己的努力!

  學以致用,才是根本。本次資訊科技培訓的內容很實用,培訓結束後,我要把培訓中獲得的知識運用於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今後,我將一如既往,踏踏實實地繼續學習,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個人資訊素養,多學習相關的知識,爭取使自己的計算機技能能夠更長時有效的為教學工作服務。

  2022新課程培訓總結13

  為期十天的新課程遠端培訓結束了,透過這十天看影片與文字文字的學習,透過網上交流和做作業,透過專家的點評和交流,使我對新課程有了較全面的認識。新課程的培訓和實施是一項巨大而艱鉅的工程,需要眾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需要各方面的共同配合和共同努力,現對新課程培訓彙報如下:

  第一,必須要堅決落實新課程的實施,國家領導和省領導必須依然要有明確的指導方針,有計劃的落實各項工作;依然要組建專家團隊解決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的問題;要對可能發生或出現的問題提前做好準備準備。

  第二,各省各市縣(區)領導團隊,要做好新課程實施的各項工作。如教材版本的選用,課時如何安排,選修課課時與教師的安排等。做好新課程的實施計劃與落實工作,提前為新學期新教材的實施做好準備。

  第三,作為新課程教學的教師,必須先做好一切準備工作。

  (1)熟悉新課程的教材,對課本內容、教學教法有全面深刻的`瞭解和認識。對新課程教學做到胸有成竹。

  (2)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要注重學生的主體,教師的主導作用;要注意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方法和能力的培養。

  (3)教師間依然要堅持交流學習,可以借鑑已使用新課程地區的方法與經驗。

  (4)學校可以組織年級任課老師提前集體備課,準備新課程所需要教學工具,準備野外學習基地等。

  總之,新課程的實施,需要領導,教師和配套機構緊密配合起來,馬上行動起來,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打有準備的仗”,才有利於對新課程的落實與實施。

  2022新課程培訓總結14

  按照學校和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進行遠端學習培訓,剛開始就是抱著完成學習任務、趕緊交差的心態打開了電腦進行影片瀏覽。在學習中觀看了侯佳妮老師的《資源跨區域調配》、張嬌老師《河南鄭州產業轉移》兩節後,我感慨很多,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我認認真聆聽專家的精彩講座。感到耳目一新,收穫很大。專家們的講座以及優秀課例,使我得以從全新的角度和高度瞭解地理課堂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時也得以從感性上了解地理課堂教學改革,從而得以重新理性地反省與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和教學策略。透過這次培訓學習,慢慢理出一點頭緒。

  一、地理教育教學觀念的的轉變。

  地理課堂教學改革要求教師轉變地理教育教學觀念,從以知識為本向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的轉變;重新認識高中地理課程的目標和定位。傳統的授課模式主要表現為:“填鴨式”、“滿堂灌”、“一言堂”,教師以講授為主,忽視學生“主體”作用,束縛了學生思維活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教師要調整自己的角色,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要由傳統意義上的知識的傳授者和學生的管理者轉變為學生髮展的促進者和幫助者;由教學活動的主角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配合者。

  二、教室課堂角色的轉變。

  古語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一直以來教師被認為是知識的傳授者。地理課堂教學改革中賦予教師更多的角色和作用。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實施者,也是課程的研究、建設和資源開發的重要力量;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且也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教師不再只是習題的研究者和考試的指導者,而是擁有先進教學理念、懂得現代教育技術、善於學習、善於合作的探究者。

  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老師應儘可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參與課堂,把“主宰”權還給學生。我認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學以致用,而不是單純地為了考試、為了升學,因此,作為教師確實有必要轉變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

  三、把課堂還給學生,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課堂一直是學校教育全過程的主體,是學校教育的基本途徑與主要方式,它為素質教育提供了主要的教育空間。但由於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課堂往往被教師佔領作為傳授知識的地方,整節課滿堂灌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問,學生答。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處於被動,失去了主觀能動性,學習效果欠佳。

  現在提倡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主人。

  1、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主動學習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素質,理應受到重視。要讓學生主動學習,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給學生創設學習情境,架設學習橋樑,善於抓住教材中能引起學生興趣的知識點,把教材加工成可以讓學生感受或接受的學習材料,給學生提供思考的空間,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2、把課堂教學的時間還給學生。

  教師把現在教學中花在多餘的分析、談話、提問的時間省下來,還給學生支配,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節奏,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自主地開展學習活動。課堂上,教師有意識地創設情境,讓學生專注地、饒有趣味地讀,在讀中開展思維和情感活動,並進行相關內容的讀寫訓練,加深對所學內容的感悟,從而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比如在《資源跨區域調配》這部分知識教學時。讓學生結合我國經濟發展概況和資源分佈示意圖,老師提供一些問題思路讓學生慢慢思考總結西氣東輸工程在我國實施的意義和影響。

  3、使課堂形成學習氛圍。

  在教學實踐中,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熱點新聞,醫療健康,個人生活,當地資源,環境保護等,都含有與學生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我們在教學中適當加入這些內容,會開闊學生的思路,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並能夠認識到許多社會問題的多方面性。而且還可以給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

  2022新課程培訓總結15

  音樂新課改的推行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從我參加新課改培訓起,我就感到課改的大潮勢不可擋,勢必進行下去,儘管在開展的過程中有諸多的困難,也存在許多問題,但是隨著時間的前進,認識也會不斷地加深和提高。新課改在社會上已經形成了共識,音樂的課程改革也恢復它的審美教育的優勢,不斷地前進。

  音樂課若僅依靠每一節課有限的四十分鐘時間,是很難達到音樂課程的教學目標的。課堂教學,僅僅是引起學生喜歡,親近音樂的動機,使此動機更積極地加以昇華。而有助於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變被動為主動。更應該讓音樂走出教室,增加學生接觸音樂的機會,促成更多的音樂氛圍環境,寓教於樂。在課堂上給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靈活而自然地發揮學生的無限潛能,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提升愛樂風,增加愛樂人口。讓音樂走進各班教室。走進每個家庭。甚至走進社會。與生活結合,從而進入每個人的心靈。在教學上,能引導學生更多。更大的思考創作的空間,並賦予更多更大的彈性,讓學生在自由生活中自我成長,懂得關懷自己。包容別人,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在這幾天的培訓學習中,專家們具體的講解使我們認識到了音樂課已經從副科變成了一項重要的學科,也認識到隨著模組的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也會不斷拓寬,並拌著學分制的制定,學生學習音樂地動力也會不斷提高,起到提高學生審美和情感的作用。在教材方面,湘版和人音版的專家對教材進行了講解,使我們對教材有了一定的瞭解,在培訓中的討論和發言,使很多新老教師在往後的教學中有了更新的認識和更多地激勵。從而自覺地從行動上實踐新課改的要求,並使之提升到新的認識高度。

  一、 新課改是勢在必行,儘管在實施中會碰到很多困難,但是我國現在的教育體制已經落後與世界上先進國家的教育體制,只有改革才有出路。

  二、 作為教師,腦子裡傳統的教學理念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潮流,看了新課改的公開課後,危機感油然而生,如不學習新的知識,接收新事物,就無法適應新時期社會對教師的要求。

  三、 新課改不只是學校裡教師和學生的事,它關係到我們國家今後的前途和命運。因為國富民強,教育為。,因此我們有必要有義務向家長乃至全體公民宣傳新課改的好處。

  四 、新課改能否成功,關鍵看高考如何改革變化,如果還是像以前那樣的應試製度,那將應了有些人提出的”以不變應萬變”的教學方法,又要走回頭路了。

  五、新課改是三個層面教學內容教授方式的改變:教學內容學生能自己自學弄懂的留給學生完成;教學內容有一部分學生能弄懂的交給這部分學生當小老師教會不能弄懂的學生;教學內容學生完全不能弄懂的有老師引領學生解決;也就是充分地進行有效教學,這是新課改的精髓所在,適用於所有學科。。

  社會在不斷的進步,人的欣賞水平不斷提高,這需要一批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我堅信透過培訓,一定會有許多優秀的教師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藝術人才。在新課改的教育教學活動中,開拓一片新的空間。

  2022新課程培訓總結16

  我是一名語文教師,透過這段時間的培訓,使我進一步瞭解到教師職業的神聖,同時也感到責任的重大。我們不僅學到了豐富的知識,還進一步提高了業務素質,下面我從以下幾個個方面談談這次培訓。

  綜合性學習的教學與傳統的文字教學有著明顯的不同,這集中體現在教學內涵的擴充套件。傳統教育中的教學指的是教師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的過程,強調的是教師的手把手地教,而綜合性學習活動,教師應由知識的權威轉變為學生開展活動或研究的平等參與者,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教師要為學生學習活動的開展提供資訊、啟發思路、補充知識、推薦方法和線索,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和創新;教師要在開發綜合性學習資源、幫助學生建立戰勝困難的自信並進一步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方面給予必要的支援;要監督學生自覺完成相應研究內容,以一個“聞道在先”的身份幫助學生,關心學生,鞭策學生。所以,教學內涵的擴充套件要求教師教的策略與學生學的策略也應發生變化。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一種互動、和諧、教學相長的師生關係。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自信地想、大膽地說,賦予他們思想的空間、感情的自由、創造的靈感。

  教師要有敏銳的觀察力,要善於捕捉來自學生的資訊。教師必須要和孩子一起真正投入到每個活動中去,和孩子們一起共同成長。要善於傾聽孩子、懂得包容孩子、學會支援孩子。當孩子對某一事物產生興趣時,他們會用不同的方式、透過不同的途徑表達自己的情感需求,特別是年齡小的幼兒,當他們不能自如地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時,我們教師更應細微觀察,及時察覺,分析孩子行為產生的背景和真實意圖。我們教師只有真正走進孩子的童心世界,才能瞭解他們的需求與困難,才能解讀他們的一言一行,搞好教學。

  教師要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理論知識的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合理、恰當、準確的使用激勵性評價,進行實踐交流,取長補短;接著從心理學的角度瞭解青少年的心理特徵,並且製作問卷調查,比較分析,找到我們施教物件的詳細特徵,對症下藥,因地制宜;制定適合我們學生的實施方案,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透過師生互評、生生互評,在教師的恰當、合理地引導下,感染學生,促使學生對激勵性評價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做到恰當、合理地運用激勵性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總之,透過這次學習,我確實得到很大的收穫。學到了不少東西。有利於在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學到更多的東西。

  2022新課程培訓總結17

  初中階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生習慣是物理新課程要求的一項重要內容,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比掌握知識更重要。教師在教學中要從“教會學生物理知識”轉向“教會學生學習物理知識”。

  物理教學是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的重要渠道。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物理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物理學的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物理課本中不僅有豐富的物理知識,而且滲透了大量的物理學思維方法,如牛頓從蘋果落地現象,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奧斯特從通電在導線下小磁針的偏轉現象發現了電流的磁場等。

  物理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物理知識解釋和解決生產、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並聯系學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現象、事例,幫助學生加深理解物理概念、規律,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注重知識的應用,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教師除了使學生掌握物理學的基本知識外,還應該發展學生的基本技能,增強創造意識、創新能力。新大綱規定的“必學”知識是物理學核心、基礎的知識。這些知識不但是物理學本身的基礎,而且也是學習其它學科的基礎。因此,在教學中必須狠抓這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和訓練。對重要的物理概念和規律,要不厭其煩地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去理解和應用。

  新大綱對“必學”知識提出的教學要求是用國家教育部對我們教學提出最基本的要求,這是在教學中所必須讓學生掌握的。當然,我們在完成“必學”知識教學後,還可根據需要完成“選學”知識教學,讓學生閱讀“閱讀材料”,動手做“小實驗”,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思維。同時,我們在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對教學的內容和要求可根據學生情況高於新大綱規定的內容和要求:既可在規定的內容的知識廣度上做文章,也可以在知識的深度上下功夫。

  新教材對物理教師自身素質的要求更高,沒有高素質的教師,就培養不出高素質的學生;沒有創造性的教師,就很難培養出創造性的人才。我認為為適應新教材的需要,應具備以下一些基本素質:

  1、有敬業、樂業、勤業的精神;

  2、具有系統的專業知識,在整體把握物理學理論體系的同時,能居高臨下地分析和處理教材;

  3、掌握教學藝術水平。因為教師的教學藝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

  4、具有終身學習的觀念,開拓自身的視野,對教學進行研究,以不斷提高自身的創造思維和創造能力。

  總之,學生在校學習,不僅是學習科學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好科學的研究問題的方法,為了將來更好的學習,在物理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拓展和深化知識,同時提出一些拓展知識的思考題,教師要鼓勵學生思考後搶先回答,對課堂上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要讓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課後共同討論,甚至爭辯,知識不斷拓展,能力不斷提高的好群體。學生的自學拓展能力增強了,就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發揮獨特見解,顯現創造才能。因此:中學物理,課堂教學在學習科學基礎知識同時,滲透科學物理方法教育不僅是物理學科培養目標的需要,而且也是學生思維素質發展的主觀需要。十九世紀德國教育家第斯多德有句名言:“一個壞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教師教人發現真理”。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物理方法等於交給了他們開啟物理知識寶庫的金鑰匙,使他們終生受益。

  2022新課程培訓總結18

  2022年8月19日到20日,全省135名初中物理骨幹教師彙集在省電教館,參加了為期兩天的新課標新教材培訓。緊接著8月24日到26日,這群參加培訓的骨幹教師回到各市縣、各單位,開展了全省初中物理全員培訓活動,26日下午就培訓內容,在省中學物理教研部落格上舉行了一次有關培訓的線上研討,參與人數多,討論發帖多,發帖質量高是物理研討史上罕見的,為本次培訓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一、總體情況介紹

  1、集中培訓情況

  本次培訓共有來自海南各市縣初中骨幹物理教師以及教研員共計135人參加培訓,分別由羅基鳴老師,徐建華老師,吳革老師主持。8月19日上午8:30,由羅基鳴老師主持了簡短的開班儀式,黃恕伯老師,徐建華老師,吳革老師作為嘉賓出席。開班儀式上,羅老師強調了本次培訓的目的與意義,並要求各位培訓老師能夠藉助本次培訓深刻認識新的物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領會新修訂教材的特點,認真做好新課標,新教材下初中物理教學策略的轉變。

  先後進行了來自江西省特級教師,教育部物理課程標準研製核心組成員黃恕伯老師關於《學習新課程,最佳化初中物理教學》的專題報告、海南中學徐建華老師《新教材教學設計案例及分析》、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羅基鳴老師《細細品味,積極反思、科學評價》的報告,以及各個培訓小組進行了“關於修訂後課標和教材的主要變化及在教學的中的基本對策”的小組研討等活動。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2、各地培訓情況

  8月24日到8月26日,參加集中培訓的各地骨幹老師,對當地全體初中物理老師做了集中培訓,他們分別透過觀看影片、骨幹專題講座、集中討論、完成作業等方式,對新課標新教材修訂進行了專項研究性學習。儋州市、三亞、海口等地的活動在網路上有詳細的呈現。

  3、線上研討情況

  8月26日下午15點到18點,省課程團隊在中學物理教研網上組織了線上研討。除了正在進行集中培訓的海口市之外,其餘各市縣老師踴躍參與研討活動,在三個小時時間內發帖2780,後來跟進發帖3200多條。老師們發帖緊扣研討問題,表達了自己在本次培訓中成長的喜悅,是歷史上最為熱烈的一次研討活動。

  二、本次培訓特點

  (一)專家精彩的講座,讓大家對新課標和新教材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1、對課標的解讀,對三維目標的要求、內容標準把握更明瞭。

  黃恕伯老師為我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學習新課程,最佳化初中物理教學》報告。在上午的報告中,他介紹了新的課程標準修訂的相關背景、程序;重點論述了《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的修訂解決了哪些教學實踐問題。黃老師介紹,新的物理課程標準的變化主要是,透過對部分內容的刪減以及降低教學要求的層次,從而達到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目的;透過明確認知領域的三個層次,將行為動詞結合概念、規律、現象的具體表述,明確教學要求,以及明確對科學探究的知識要求,使教師的教學做到心中有數。針對三維目標的最佳化;科學探究的實施;學生學習的評價等方面的變化做了詳細的說明。

  2、案例示範,對如何落實情感態度目標更清楚

  尤其讓老師們耳目一新的是,黃恕伯老師現場示範,透過聲現象中用廢棄物品做樂器的活動,展示自己在教學中如何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他透過一根根看似平常的吸管,飲料瓶,透過層層分析和探究,製作出一件件樂器,折服了在座的每一位老師,使大家對於新課程的物理教學大受啟發。他的展示和講解,讓現場老師非常感興趣,大家不再強調學校的客觀條件不足,而是知道如何創造條件激發並保持學生學習興趣,有效落實情感態度目標。

  3、作業修訂說明,對如何處理好教學與考試的關係更有譜

  過去,很多老師總是把作業、考試與新課程和實施對立起來。針對這種情況,黃恕伯老師介紹新教材中課後作業的修訂原則、修訂過程、修訂目標、修訂結果,並從修訂後課後習題的形式,難度,以及怎樣對待教科書上的練習題等問題作了詳細的論述。大家對如何對待課後作業,如何處理好教學與考試的關係有了正確的認識。最後黃恕伯老師和在座了老師進行了簡短的提問交流,及時的幫助老師解決了培訓中的困惑,提升了培訓的效果。

  (二)課程團隊的精心引領,讓大家對新課程的有效實施更加有信心

  1、徐老師的案例分享,對新課程教學設計起到示範作用

  20日上午的培訓,由吳革老師進行主持,海南中學徐建華老師進行了《新教材教學設計案例及分析》的報告。在報告中,徐老師首先介紹瞭如何準確的編寫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目標,分別從認知目標、動作技能目標、情感目標進行了詳細的解釋。並透過向大家剖析《光的反射》的教學設計案例,為大家的在新課程標準下如何進行教學設計,提供了很好借鑑。其後,為了讓各位培訓的老師提高對本次培訓的認識和收穫,各個小組進行了小組討論,討論期間各位老師,針對新課標,新教材下,物理教學策略的改變,各抒己見,發言踴躍。

  2、羅老師的“細細品味 積極反思 科學評價”的講座,有針對性地解決一線教師面臨的現實問題。

  20日下午的培訓,由徐建華老師進行主持,羅基鳴老師結合海南實際,作了題為《細細品味 積極反思 科學評價》的專題報告。在報告中,他著重強調,課標和教材的調整,不是走回頭路,而是“堅持課改方向,鞏固課改成果;深入分析和積極回應發現的問題;按照教育規劃綱要精神全面修訂各學科課程標準”,進一步統一了認識。羅老師還就新課程實施以來,海南省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和分析,指出在老師方面、學生方面的突出問題,並就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進出很有效的建議。最後,羅老師就如何進行全員培訓作了具體指導和安排。

  (三)學員積極參與,提升學習的效果

  8月19號到8月20日兩天的骨幹培訓,三場講座,兩小時的分組討論,大家都積極參與。在講座的現場,老師們透過攝像、拍照、筆記等方式進行記錄,討論的時間即緊扣培訓內容又聯絡實際,熱烈而又有效。骨幹們回到市縣,就緊鑼密鼓地準備全員培訓,他們透過海南初中物理QQ群、及各市縣學科教研網,相互聯絡,交流培訓方案、分享培訓資源、使培訓影響最大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6日下午的線上研討,參與老師多、發帖數量多、發帖質量高,充分反應了學習的收穫和參與的熱情。

  三、培訓後的反思

  培訓的效果是明顯的,但也有不盡人意之處。如集中培訓時間較短,在和黃恕伯這樣的專家面對面的同時,卻是接收資訊的時間多,交流的時間少或幾乎沒有,大家討論交流因為時間的關係也不是很充分。還有,線上研討發帖多,交流少,每個人都急於表達自己,少有人關注別人的表達,並主動和別人進行交流。團隊的引領很快淹沒在蜂湧的評論中,得不到反響,從某種程度上削弱了研討的質量。

  2022新課程培訓總結19

  新課程理念下教師地位和角色的轉變,並不意味著教師的角色不重要了,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降低了,而是意味著教師起作用的方式和方法已不同於傳統教學中的教師。那麼,作為中學政治教師又應當如何實現角色的轉變?

  經過第二期的初中政治培訓,使我受益匪淺,感受很多。透過緊張有序的學習,交流、研討、評論等對這次課程培訓有了全新的認識,對這之前的一些疑惑和迷茫有了深刻的答案。本文就教學實踐談談個人的體會。

  一、轉變角色,尊重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應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觀點,承認學生個性差異,關注學生情感的體驗,使學生學會學習,教學中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將學生作為發展的主體,根據初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組織教學活動。要引入研究性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式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堅持以生活為本源,將課程內容與現實的學生生活相融合,堅持透過生活學習生活,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在問題分析和解決中,獲得真實的個體感受,體驗問題解決的快樂,教師在遇到問題時,可以跟學生一起討論,可以從學生那裡學習和獲取新知識,教師的角色要從一個高高在上的“聖人”,轉變成一個真實的人。對於學生所表現出的“難”教行為要從其心理、思想、認知規律等方面做分析,找到正確有效的方法進行教學。要主動創設出融洽和諧的教學環境,願意主動傾聽和接納學生們的看法和觀點,向學生學習,使思想品德課堂成為一個開放的、共同學習的、共同成長的道德平臺。

  二、要做到終身學習、善於思考。

  現如今,學生獲得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廣,想法越來越多、越來越新奇,面對這種情形,教師也只有必須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跟得上時代的發展。可見,一個當今的教師,應同時具備雙重身份:既是教師,又是學生。我們應當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各種培訓如省培等,不斷地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 新的教法,讓自己成為“源頭活水”,更好地滋潤學生渴求知識的心田。

  三、要學會反思

  我們每個人,特別是教師每完成一課時的教學或一件事情的處理,都必須加以深刻的反思,反思的內容包括:教學任務是否達成、每個學生是否都有所獲、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是否合理有效等,透過反思促進我們的不斷進步。

  總之,我在培訓中的收穫是豐碩的。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強化教師素質意識,樹立終身學習觀念,更加努力工作,同時向名師、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邁進。透過各種學習,力求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促進自己的健康成長,切實提高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為自身修養的提高而不懈努力!

  2022新課程培訓總結20

  暑假,我在白馬井中學參加了為期一天的新課程培訓學習,此次培訓是在秉承了過去幾年新課改所取得的一些有效經驗的基礎上,以進一步提升我們中小學教師的課改理念為指導,以轉變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為目的一次成功的培訓。

  本次培訓由謝潤棠和王忠兩位副校長主持,主要內容是:

  1、新課標解讀。

  2、教材分析。

  這大大地開擴自己視野的眼界,讓人印象深刻,同時明白了合作在新課標中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可行性。聽後,我受益匪淺。

  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成為學生的朋友和榜樣。

  新型的良好的師生關係應該是建立在師生人格平等,個性情感相互理解信任的基礎上。創造新型的師生情感關係,需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努力:第一,教師需真情對待學生,關愛學生。第二,展現教學過程的魅力,品味教學成功的喜悅。此外,教師要自覺提高自身修養,擴充套件知識視野,提高敬業精神,成為一個富有個性魅力的人。

  二、激發學生學習愛好,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教學中,能否激發學生學習愛好從某種程度上就決定了教學的成敗,因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就成為每個教師的當務之急。第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樂趣。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並進行積極的評價。這樣就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都信心倍增。

  三、營造創新教育氛圍,,發展學生的自主性及合作探究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學生在認識問題,瞭解問題時,透過合作,每個人都貢獻出不同角度的觀點進行共同分享。豐富的資訊輸入能使學生形成更為全面的認識並能幫助我們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激發我們的創造性,提高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透過此次培訓,我深刻地體會到自己有很多東西要去學習。如何才能很好地適應新課改呢?如何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師生關係?如何才能引導學生的情感處於積極的、自由的、寬鬆的心理狀態,能自主的參與課堂教學,使課堂氣氛活躍?這就要求自己不斷去實踐,積累,再實踐,再積累。唯有這樣不斷完善的形,才能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才能更好地詮釋見識這一職業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

  2022新課程培訓總結21

  今年省教育廳和學校組織的教師培訓即將結束,這次培訓給了我們老師一次學習和提高的機會。這次培訓我們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積極的進行討論和點評,讓我們感受頗多,受益匪淺。

  這次培訓主要是觀看一些影片和文字,老師們來討論和點評,更加貼近我們的教學實際,深化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今年的培訓主要內容是新時期下的體育健康教育和教學實踐。透過學習我瞭解了學生需要獲得什麼,怎樣以學生為中心上好體育運動技能課,如何準備和上好一節體育課,如何將教學理論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如何做好體育課教學評價和新課標下教師怎樣更好成長等課題。透過老師們的相互討論和對課的點評,以及各位專家對課的點評,讓我更加清晰、明確的理解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並能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去,對我今後的教學意義非凡。

  這次培訓又讓我學到了很多的新理念、新知識,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同時我也認識到了自己教學中的一些不足之處。

  1、自身的素質、能力有待提高

  看一些教學影片的時候發現老師上課流暢,語言組織合理,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學中同樣的內容,為什麼又的老師上課很受歡迎,學生積極性較高,有的則不然。主要還是教師對課堂的駕馭能力,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我在這方面還有所欠缺。

  2、怎樣以學生髮展為中心,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怎樣上課才能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去自主學習呢?是不是教師放開手腳,讓學生任意的去學習,願意幹什麼就幹什麼,怎樣合理的組織還有待提高。

  3、如何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完成好運動技能教學

  原來上課的時候總感覺用一些遊戲就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就能把知識學到手了。而實際教學中,遊戲還沒開始就有同學說:“又做這個遊戲啊”!如何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有所獲,還是有一些迷惑。

  針對以上存在的這些問題,展望新的學期,我認為在以後的教學和工作中我應該:

  1、加強理論學習,認真鑽研教材、新課標、教參,虛心向本組老師學習、請教,力求吃透教材,找準重點、難點,體現新理念。

  2、以學生髮展為中心,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個體差異,男女差異,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平等互助合理引導,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注重學生的成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並培養他們終身體育的意識。

  3、教師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創新遊戲模式,讓學生愛上運動,從而掌握運動技能。

  總之,本次新課程培訓時間雖短,但透過學習和交流,使我們更深入的理解了新課程改革的標準。我將在以後的工作中堅決貫徹新課程標準,為成為優秀的體育教師而努力。

  2022新課程培訓總結22

  忙碌了一個學期的老師們想必都在好好享受著假期,無論是選擇休閒娛樂,還是繼續充電,或者是為下一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做準備。作為老師,我是幸運的!假期我有了一個這樣的外出學習的機會。那麼在這裡我想說謝謝小教部給我們林區教師提供一個這樣的學習機會,希望這項活動能永保青春,讓每位林區的教師都能受益。下面我就我個人學習談一點心得體會: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教學的改革已勢在必行。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就要求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料,讓他們透過討論、交流等多種形式的學習,使學生自主學習可以自學的內容。

  此次學習我聆聽了十位教育專家的講座,分別從師德修養、教育敘事研究、小學語文閱讀法、新課程下的教學反思、教學研究導論、數學課題教學的實效性、語文教學中的朗讀指導、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指南、有效教學促進學生思考、資訊時代下教師專業發展這十個方面對我們進行了培訓。

  一、提升師德修養

  師生關係的新註解,對話與理解、愛與平等。課程實際上對教師提出了教育專業工作者的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所遇到的“老”問題必須以新的理念為指導,師生關係的正確處理是教學工作的一個關鍵問題。新課程要求師生關係從對抗走向對話,從壓迫走向平等,教師角色從傳統的課堂主宰轉變為教學的促進者,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學生潛能的喚醒者。只有在新型師生關係下,學生的素質、教師的智慧、新課程的優勢才可得到充分的發揮。

  創新是事物發的動力和源泉,只有不斷創新,一個國家才能不斷走向前進,一個人才能不斷得到完善和提高。沒有創新意識,最後的結果必然導致自身價值的實現將被社會進步與發展的洪流所淹沒,我們不能總是站在先人創造的歷史山峰上沾沾自喜。在知識爆炸,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要求我們要能夠根據新形式新任務的需要,積極推動各項工作的與時俱進,克報不思進取,墨守成規的觀念和行為,努力發掘解決問題的好方式、好方法。當然創新也不是盲目和隨意的,創新也需要以牢固紮實的理論知識和長期的工作實踐作為前提和保障,以此為基礎進而尋求更為高效、合理、多樣的方法來改進我們的工作,提高工作成效,才能進一步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老先生曾用這句話來高度概括了教師無私奉獻的精神。

  透過些次學習使我更清楚的認識到: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更應該用自己一顆摯熱的愛心去了解學生,公平地對待他們,尊重他們,關心、愛護他們。用自己的愛心去開啟每一個學生心靈的窗戶。讓教師的愛心成為孩子學習、生活成功的原動力,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創造欲。

  在不斷的付出自己對學生的愛心的同時,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成為每名學生的良師益友,使自己的教學環境自然的形成民主、合諧、平等、愉樂的教學氛圍,成為培養孩子們創造性的思維的主陣地。

  二、提升教學理念

  新課改的春風吹拂教育界好多年,我心中的教學理念也在不斷的提升中,透過這次學習我有了一個更清楚更系統的認識。“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沒有教師的支援,任何教育改革都無法進行。此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力圖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功能。而此次學習我對這一功能有了簡單的體會:

  教學目的的新構想,教學的目的應是為了挖掘每一個孩子的天分,培養其獨特的個性,教學活動應成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石,教師則是構築基石的材料。多元化的發展、多元化的素質,。新課程所強調的課程內容的選擇性正是為了適應學生髮展的不同需求而提出的。我們應該用積極樂觀的眼光和態度來欣賞和預見學生的天性,應將每一個學生都視為一片有待開發的資源和財富,並進行有效的挖掘和利用。我們首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目的理念,認識到教學活動的意義在於培養人的發展所必備的素質,諸如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健全的意志品質,陶冶豐富的情感,培養研究性學習的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等。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創造、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成為新一輪課程改革所力求達成的目標。剛走出大學校門,我就很榮幸地成為合肥格力公司中的一員,懷著自己美好的希望和從零開始的心態,開始了自己人生的新徵程。

  三、提升教學方法

  教學活動的新詮釋,樹立以生命為本的教學過程觀、以研究為主體的教學方式觀、以促進發展為目的的教學評價。葉瀾教授曾經指出:“今日教學改革所要改變的不只是傳統的教學理論,還要改變千百萬教師的教學觀念,改變他們每天都在進行著的、習以為常的教學行為。”作為學生生命成長的重要支柱,教師必須轉變觀念,認識到教學活動並不是圍繞書本傳授“符號”的過程,做教材的“奴隸”,而在於以課程為中介,透過師生之同的積極互動,將課程“動態化”,透過體驗和發現去開發新的課程,能動地、個性地解讀教材,去建立新的課程意義,使課程活起來,使教學活起來,力求達到生命的一次又一次的提升。

  以上就是我此次學習的一點心得體會,可能某些方面的認識還很膚淺,但我相信,用我對一顆對教育的執著追求的奉獻之心,在以後的工作中會不斷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時刻看到自己、認識自己、豐富自己。

  2022新課程培訓總結23

  第一次接受課改新理念,感受課改新思維,使用課改新教材,我覺得課改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它恰似一把邁向成功教育的鑰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學過程突出多樣性和選擇性,讓每位充滿個性的學生都得到充分的選擇自由,從而得到充分的發展。即構建以人為本、百花齊放的新型教學體系;它變沉悶、閉塞的課堂為歡聲笑語,使課堂充滿自由、民主、和諧的氛圍;它更注重的是師生的交流、學習過程以及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體驗,它還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和做人的品性。

  第一,課改需要加強老師與學生的心靈對話。教學只有建立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才能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創設民主和諧的對話氛圍,正是這種雙邊活動的有力體現,它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它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意識和創新精神,它能使學生置身於快樂之中。當然, 教師在對話中要以一個參與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現在學生的探索、研究、討論之中。與學生一起發表自己的觀點,交換自己的看法。教師用商量的、研討的口吻與學生對話,鼓勵學生相互補充,展開討論。比如"我想這樣做,大家看行不行?""這位同學是這麼想的,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如果學生向教師提問題。教師要熱情對待,積極回答。在對話中,要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把話說完。

  第二,課改需要加強各市、縣、校之間的對話。"路漫漫其修遠兮",課改途中困惑多,疑難多,教具少,資訊少。面對共同的處境,各校紛紛群策群力,進行一場場多形式的課改對話,例如:開學初的新課研討及現場的聽課、評課和送教下鄉等活動,這些使得課改理念真正體現在課堂教學,紮根於課堂教學中,作用於每一個學生。群眾的智慧是無止境的。對話中大家思維的火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開了,思路又指引著出路,出路又決定課改教育的前途。正因為這樣對話,我們的課改出現了"百花齊放"教學新局面。有了這樣的對話,一線老師深感同行路上不孤單。

  為了使學生適應當今社會形勢的發展,教材改革勢在必行。2002年8月31日,國家教育部新課程標準研製組公佈了《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徵求意見稿)》。

  “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是《課程標準》的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課程,新教案,當然需要新的教法,新的觀念。這給我們經歷了舊教材的老師,尤其是經歷了教材改編數次的教師來說,提出了很大的挑戰,使我們倍感教學壓力之大。但我堅信,機遇與挑戰並存,壓力與動力同在。在這種喜逢教改的機遇中,壓力能轉化為動力,並更好地服務於我們的教育物件,使他們能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型人才。本人針對高中英語新教材,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些體會。

  1、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作為一名合格的英語教師,他(她)不僅需要具有精深的專業知識,並能熟練地用英語去分析課文,根據英語課程的發展新趨勢,將新知識,新方法介紹給學生,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而且需要廣博的其它學科知識,如歷史、地理、文學、科技,現代教育學和心理學等。我們只有努力開拓自己的知識視野,不斷地吸取他人經驗,不斷地給自己“充電”、“加壓”,不斷地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才能夠儘可能多地滿足學生的需求,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師生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教學相長。

  2、教師必須潛心鑽研教材。新課程對於教師來說,是一種新型產品。它的特性,功能

  需要教師在教與學中體會,去探索適合自己學生的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一切得從“新”開始,也得從“心”開始。所以我們需要為每一個“45分鐘”的教學作出數個“45分鐘”的準備,要用心備課,鑽研教材,才能實現教學目標。教師必須透過教學活動來實現對學生的教育,構建新課程教學觀,以學生為主體去設計教學步驟和方法。教師要廣泛獵取多方面的知識,選取重點對學生因材施教,能對學生的質疑做到有問必答,對答如流,得心應手。

  3、課堂教學要“基”、“實”、“樂”、“新”四結合。“基”就是教師應注重學生基礎,運用基本技能教學,注重學生的聽、說、讀、寫等技能的培養,讓學生透過動耳、動口、動手等“動身”活動來達到動腦的“動心”學習效果,使教學目標落到“實處”,讓學生得到“實惠”。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注重學生實際,從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出發,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樂趣著手,為學生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寓樂與教。這樣課堂才會“信其師,善其道,樂其學”,才會發揮自己的主動性,主動在去動“身”,動“心”。這樣才能夠產生“新”的教學和學習靈感,創造性地去思考分析,使創新能力得以實現,這樣學生就能把自己“樂”的事情放在“實”事感到學有所用。

  4、教師教學要有藝術性。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重要的是學生身心發展的促進者。教師的言談舉止,音容笑貌對學生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力,故教師在教學習過程中應充滿激情和情趣,最佳化自己的教學模式,展示自己的教學魅力,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形象。教師應積極開展互相學習的教學活動,適時地實現角色的轉變,讓課堂成為一幕戲。傳授知識時,教師是演員,學生是觀眾;讓學生唱主角時,教師是導演,發揮集體智慧,培養合作精神。

  5、教師教學手段應靈活,以創新為主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或課外活動中所運用的教學手段應靈活多樣,如讓學生進行單詞接龍,句子接龍,英語諺語、名言警句等接力賽,玩文字遊戲,猜字謎、猜人物、戲劇表演、故事改編、討論等表演式活動,又如課後或週末等利用學校外教資源來開展英語角,英語辯論賽等課外活動,設定不同的表演環境,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和表達能力。除此之外,教師應運用多媒體將現代資訊科技用於教學,如運用powerpoint製作圖片,或下載flash動畫等,使要講的知識內容具體化,使枯燥的語言和語法形象化,讓學生邊享受邊學習。教師應樹立起教師、學生、多媒體之間的“新三角關係”,這樣一來,教學成果才會事半功倍。

  總而言之,仿如一把鑰匙開啟一把堅鎖。課改恰如一陣春風,我們沐浴著課改的春風,定會邁向成功教育的彼岸。

  2022新課程培訓總結24

  透過這段時間遠端培訓課程的學習,我收穫頗多,同時也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壓力。對於新課改自己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新的課程改革對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高中英語教學面臨巨大的挑戰。新課改下的英語教師必須及時轉變教學觀念,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著眼於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新課程是一種新理念,新思想。這對我每位教師來說都是一種挑戰,都是一個新的開始,我們必須進行各種嘗試,在不斷的探索中成長。新課程理念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關注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這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點是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形成。幫助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以及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在學習方式上,倡導學生轉變被動接受學習方式,更多地採取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勤於動手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上,主張改變以教師傳授為主的教學方式,多進行探究式教學,倡導師生互動、共同發展。在新的教學方式下,教師要由主要的講授者轉變為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要在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以及在實踐中學習,教師比前要傾注更多的心血。

  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學科綜合,對教師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教師需要具有較全面的知識,要學會開發和有效利用課程資源,面對即將開放的課堂,很多東西是無法預見的,如何面對學生的暢所欲“問”?我們只有不斷更新教育理念,不斷充實自己,不斷超越自我,改變並完善教育教學行為。在教學中學習,在學習中教學,這樣才能從容面對學生,不得不承認這對我們所有的教師來說的確是一項非常艱鉅的任務。

  透過這次學習我認為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們應做到:

  1、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要尊重學生,鼓勵學生,允許個性差異的存在。 課堂上教師要儘量保持良好的情緒,多說讓學生備感親切的話語,鼓勵學生、尊重學生,努力構建平等融洽的師生關係。在課堂教學中利用一切可行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引發其想像力與創造力,有效地組織起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活動,如視聽表演、討論,做遊戲及講練結合等,同時教師不能以權威自居。真實地展示自我,與學生真誠地交流,不妄自尊大,經常表揚學生的點滴進步。在教學中對不同學生的個性懷著尊敬和接受的態度,不因學生的個別差異而厚此薄被,並且容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犯錯誤。即學生在學習英語中,出現錯誤,不輕意批評,

  而是採用學生能接受的方法來使其意識到自己所錯之處。注意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使之不僅“學會”而且“會學”。為他們日後的深入學習和繼續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

  2、密切聯絡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

  努力為學生創造真實的、接受的和充分理解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聯絡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結合學生身邊的事物,創設實際的情境,使學生身身臨其境地並運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調動起來。適時恰當地選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以形象具體的“圖、文、聲、像”來創造教學,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興趣盎然,有助於學生髮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思考,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3、學會對教材進行整合處理。

  我們要改變傳統的“教師一隻粉筆,一本書”的局面。教師要根據教學需要對教材進行處理:整合、增加或刪除。當然這一切要根據課程目標和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然後才對課程內在對教材進行再加工處理。明確情境的優勢與不足。情境設計得較好的,教師應進一步考慮如何更好地發揮其作用;情境設計得有不足之處的,教師則需要探索如何彌補、完善甚至更新相應的情境。還要對教材的設計思路、表述方式、結論等進行多角度的考量,以便為學生多樣的思考、表述、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充分利用各類課程資源豐富課程內容。在對課程內容進行調整時,比較科學的做法應該是:科學地分析課程內容的價值,對那些學生雖然感到陌生且平常難以接觸到,要大膽地進行刪減。

  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課堂,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逐步摸索,需要透過經常性的教學反思,總結經驗。以便讓我們的課堂教學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既充滿活力,又富有成效。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我們一定會遇到許多新問題、新情況,為了儘快適應角色變化,更好地解決教學中遇到的新問題,教師需要轉變觀念,善於在實踐中發現問題,並找出有效的解決方法;善於總結經驗和教訓,善於進行教學反思。

  當然要把新課改中的這些做法真正落實到教學中去,對於目前的我們來說,仍有很多困難,課時減少,內容翻新;教師還需要適應,學生的層次也不同;能否真正適應全英教學與高中快節奏的學習,這些都不是短期內可以解決的問題。但無論怎麼樣,新形勢已經到來,培訓的目的也就是讓我們教師能首先領會新精神,儘快的去適應新教材。培訓即將結束,但是實踐還沒有開始,希望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能透過自己的努力,透過多看一些新課改的教學案例,多學習,多總結,多與有經驗的老師交流,希望在高中英語新課改的新形式下,在即將開始

  的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讓我們一起努力,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心理體驗,營造一種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022新課程培訓總結25

  在本次新課程的培訓中,我聽了有關教授以及其他各位老師的辛苦講解,使得自己對此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也使自己認識到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教師新課程培訓總結。

  下面是我參加培訓的一些心得:

  首先是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怎樣作到這一點呢?我認為關鍵在於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啟發,點拔?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儘量地蒐集,製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積極源於興趣,我認為,在新課改條件下,要上好高中數學課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同時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數學,感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絡。

  2.獎勵激勵,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在提高學生積極性的同時,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以適應新課程的要求。對於教學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考高分的學生”為目的的教學已經不符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3.學生應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工作總結《教師新課程培訓總結》。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臺,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4.靈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許多教師不適應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與實際聯絡起來。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5.追求形式和效果統一的課堂

  現在,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於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設計組織有效的、科學的活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問題情境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內容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著自己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現自己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識最佳化組合,完成篩選,做出正確判斷。

  新課改改變了以往的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居高臨下地問,學生規規矩矩地聽,小心翼翼地學。當學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滿足時,才會輕鬆、愉快地投入學習,才會主動探究。因此,現代課堂教學應確立師生平等的教學觀念,構建平等對話的教學平臺,使教學在師生平等的過程中進行,將師生關係理解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間的衝突,對權威、尊嚴的威脅,讓學生在率真、坦誠、互尊的環境裡一起學習。使學生處於一種心理放鬆、精力集中狀態,思維活躍,敢想敢問,敢說敢做的氛圍中學習。因為教師不是萬能之人,作為教師應該放下架子向學生學習;使學生明白,不管是誰都要學習,不管是誰,只要會就能成為別人的老師。

  對於個人承擔新教材實驗任務的工作設想,本人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夯實基礎

  立足雙基,夯實基礎,新課改不是不要基礎,不重視基矗而是要更加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特別要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數學思想的教學。

  (二)、貼近生活,著力思考

  新課程遵循“生活與數學”、“活動與思考”的主線要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以此為據,展開和講授課本內容,注重體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絡,想方設法為學生提供學習所必要的生活素材,實踐所必要的生活源泉,創造性地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探索與思考,主動獲取數學知識,改變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興趣。

  (三)、注重過程教學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最佳化過程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讓學生學會數學思考,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充分挖掘數學活動中的思維價值與德育價值;

  (3)注重動手操作,增強數學體驗與成功體驗,培養學生積極的數學情感;

  (4)建立自主學習模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預習、聽課、作業、複習等習慣)。

  (四)注重數學思想方法教學

  真正的數學教學是數學思想的教學,多做習題或許能提高解題的速度和熟練程度,但並不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習題只是數學思想的載體,透過滲透數學思想,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從而改變和最佳化學生的思維結構,使每一個學生變得更加聰明。

  2022新課程培訓總結26

  與傳統課程不同,校本課程能更大程度的調動教師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新課程改革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變學校、教師、學生對課程的適應為課程對學校、教師、學生的適應。這一轉變,更多地賦予了學校、教師、學生在課程開發方面的權利。

  一、校本課程開發要求主體的自主與創新。

  校本課程開發更多地表現為教師要勇敢地承擔起課程開發的重任。由於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我們的教師形成了較強的依賴性和執行觀,即學校如何安排就怎樣實施,甚至認為校本課程開發一直都應是學校的任務,認為“事不關已,高高掛起”。針對諸多教師的這些認識,我們首先給教師課程開發的自主權和自由度,即放手讓老師去做、去選擇,不過多地限制教師的開發行為,甚至在最初階段大膽地保持一種“不聞不問”的態度,並鼓勵教師開發給予一定的激勵,在經歷了這樣的一個過程後,部分教師的自主意識無疑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他們透過實踐、反思,並且主動地與學校教務處探討校本課程開發的諸多問題,從而形成技本課程開發下教師行為的自主管理、自主調控、自主激勵、自主評價———我們認為,這是校本課程開發最為寶貴的人力資源。有了自主,更重要是創新。我們認為校本課程開發本身就是一個極富生命活力的創造過程,它要求我們去審視、批判與挑戰傳統的課程。要培養學生的獨立自由的個性品格,學校首先要求我們的老師要敢於張揚自己的個性,這樣才可能在校本課程開發中與眾不同、標新立異,開發出來的課程才會是豐富的、鮮活的。

  二、校本課程開發要求全員參與。

  在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我們樹立群體參與的全員觀,即學校、教師、學生、家長、教研員廣泛參與。因為我們的課程培養的就是具備適應社會生活能力的人,站在這一視點上的課程才具備社會性、多元化與適應性。特別是在校本課程開發方面,其地方特色、區域文化、當地經濟發展與社會文明進步等等都要求用專家的眼光來審視我們的課程。在家長這一層面上,也有其不可忽視的兒童觀及社會認識,這將對我們的課程開發提供更多深刻的意見和寶貴的建議。再者,家長對孩子的個性、思想的瞭解有其獨到的一面,他們可能比我們的教師在某些方面更熟知孩子適合怎樣的課程,需要怎樣的課程。至於學生,他們本身的個體願望與素質需求是我們的一個重要參照。但是現實是一則由於學校社群缺乏這樣的良好的力量,和家長、學生參與的困難,我們並沒能進一步的得到這一力量的支援,可見在地方來說,並沒有意識到學校所做的這些事情的積極意義,當然肯定的是學生非常喜歡。因此我們的校本課程的全員參與沒能得到真正的體現,某種意義上講還是教師的主導。

  三、校本課程要求教師角色轉變與專業化發展

  我們的教師有了意識形態上的認識,還得有素質上的提升,即行為的施行必須有專業素質的保障。我們強調:教師要努力地成為“反思的實踐者”,要由課程的被動執行者轉變為課程的創造者,要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育教學的研究者,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成為能融通和組合各種教育要素的開放型的教師,學會尊重、讚賞、幫助、引導、反思、合作,並養成自主學習、自我提升、自覺踐行的習慣和品質。我們強調角色的轉換,要將教師內化的觀念表現為教育活動中的創新行為,強調專業化發展,要我們的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用專業的眼光去審視,用專業的素養去實踐。這些不僅是認識層面的,而更多的應是行為層面的。這將是校本課程開發的不竭動力。但事實是大多數的教師並沒真正的行動,哪怕到新課程改革全面開展的今天校本課程的開發還是帶有很大的學校指令形式,“不叫不動,叫了也很難動”,這些除了實際開發的困難外,我想也有體制上的問題,使得教師的積極主動性降低,有意識沒行動。當然教師本身接受的教育和原有的教育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教師在校本課程開發上的難度。“校本課程如何開發”本身成為了實現這一要求的“瓶頸”。

  四、校本課程資源生成應該是動態的。

  校本課程有時甚至可以不需要教材,只需要一個主題。用教材一定程度上講本身意味著侷限。應該樹立社會即課程、生活即課程、師生即課程的課程資源觀。我們的社會,其人文精神、生存環境、物質進步、群體交際等等,無不蘊含著豐富的課程。再看我們的生活,衣食住行中的任何一項生活體驗無不影響學生態度、情感、、價值觀、知識和技能的形成。這些原本被視為“隱性課程”的資源在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要將其列入校本課程開發的“顯性課程”之列。也就是說,我們要將某些直接經驗列入我們的課程資源,讓其與學生的間接經驗進行合理的碰撞與交匯,從而達到促成學生成長的目的。校本課程重視的是學生的體驗與感悟。在開放的社會生活中,學生透過自己的實踐,更多地將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結合起來以便形成正確的態度和情感。同時在實踐的過程中體驗,調動學生多方面的感官與思維,進行各方面的價值判斷與知識內化。我們認為只有來源於社會及生活的課程資源才是豐富多彩的。另外,學生本身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一個龐大的課程資源庫。

  但是在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遇到的現實問題是,由於學校所處環境的因素和學生本身閱歷的侷限,我們很難尋找到切入點,師生、生生的互動顯得比較勉強。

  五、校本課程教材開發與校本課程建設的矛盾。

  課程是一個體系,或者說是知識的整體構架體現,但是在目前所開發的校本課程之中,都存在著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就是知識體系的混亂,或者說是無體系的知識體現,在校本課程的教材開發方面,同樣存在著科學性,嚴謹性、系列性和知識性的問題,存在的問題實際上涉及到更多的方面,在校本課程的建設方面,由於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大多數校本課程使用的教材是倉促上馬,仍然免不了存在著粗糙,甚至是知識性和常識性方面的問題。同時在學校教師隊伍中,並不是都具備開發校本課程的教材的能力;在校本課程開發中,按照國家對於課程的要求和標準,更主要的是要體現地方課程的基本特色,但是在實際開發的過程中,都存在著與地方課程的要求背道而馳的現象,並沒有地方課程的基本特點,也不具備地方課程的基本要求,僅僅作為課本知識的補充和延伸來體現。

  我們認為要實現校本課程建設的基本目標,最關鍵的是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建設校本課程的關鍵在於教師的素質和意識。要努力加強教師隊伍的素質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建設,積極地發展教師開發、研究、建設校本課程的基本能力,增強教師的課程意識和教材的意識。二是要加強校本課程的規劃工作,提高校本課程建設的科學性、系統性,目前首要的是要把校本課程從無序引導到有序的工作狀態中,按照規劃的要求和框架進行規範;三是學校校本課程要確立選題固態化,內容修訂化,教學實用化。四是要建立校本課程教材開發的審查評估制度,作為課程形態,必須具有課程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結構,必須適合於開展教學的基本活動,因此在教材建設的工作上,要嚴格把好三道基本環節,一是課程開發立項的評估,二是做好課程大綱的評估,三是做好課程教材的評估,切實把課程的建設納入規範化的軌道。

  2022新課程培訓總結27

  高中語文新課程重在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在語文新課程的學習中,我頗有收穫。

  一、在語文新課程中我們應該面向全體同時著眼全面。

  語文新課程要求我們要使全體高中學生都獲得必須具有的語文素養。因此,作為教師我們不能只抓尖子生,不能只針對一小部分學生安排教學計劃。教師給學生設定學習目標時,既要給優生髮展性匹配,即結合教材內容滲透、穿插、拓展、增加新知識和新方法,讓學生感知最新資訊,激發其創新意識,培養其創新精神;又要給中差生適應性匹配,使中差生不斷獲得成功,逐步增強信心,形成學習上的良性迴圈。切實做到上不封頂,下要保底。備課包括教材內容的加工,課外資訊的利用,學生生活經驗的挖掘,啟發性問題和講解內容的設計,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運用等,都要統籌考慮。備課給各層次學生確定的教學目標,上課時還要機動靈活地落實。每節課要透過對學生的質疑、答疑、討論或練習等判斷學情,瞭解每個學生新的惑和新的需,使教學有的放矢。依據層次目標,設計有梯度的問題或訓練題,要遵循以下三個前提:

  1、掌握學生已有的經驗或知識,使設計的問題和訓練題與之銜接,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能達到各自的學習目標;

  2、能引起學習興趣,激發各層學生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

  3、使學生有認識上的困難,值得思考與研究,但跳一跳,要能摘到桃子。保證使每個學生在最近發展區內全面充分地發展,使全體學生真正做到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充分發揮每一個學生學習語文的潛能,爭取大面積地提高語文教育質量。

  全面指全面提高學生的讀寫聽說能力,而不能忽略其中的任何一方面。讀寫聽說每一方面又有多種方式。讀,學生可以朗讀、默讀、讀熟;教師可以範讀,指導學生讀出感情,讀出體驗和感受。學生也可根據內容略讀或精讀。學生精讀時要在讀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心得體會,觀點和看法等,並在討論和訓練時,說或寫出來。組織合作學習小組,透過合作、討論、互助,排除學生對課文理解、領悟的障礙。在討論時讓學生見仁見智,遇到有價值、有話可說的問題,可引導學生辯論,活躍學生思維,在真實的情境中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辯論雙方(或多方)必須要專注地聽,聽出對方的觀點,聽出對方的漏洞,還要在聽的過程中觀顏察色,辨析語氣語調等;辯論時,學生必然要快速及時地組織語言表情達意,還要注意語言表達的藝術性等。課外語文讀物可以略讀。略讀課外讀物後可以以講故事的方式把自己

  的所感寫出來,並說出來與人交流,綜合訓練讀寫聽說能力。還可以把研究性學習的理念貫徹到具體的語文教學過程之中,把提高學生讀寫聽說能力的要求,變成語文教學的具體環節和學生的具體實踐。

  二、運用多媒體裝置創設生動的情景,引起學生興趣。

  多媒體教學裝置具有傳統教學無可比擬的優勢,特別在創設情景這方面。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為多媒體課件的優勢就在於它能運用音樂、圖片、動畫、影視等手段強化感知,提供多樣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學生對實境的感受和理解。

  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學生學習是一個從未知到已知的過程,這個過程應該是充滿好奇、疑問和探索的,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創造力是從發現問題開始的。其實生疑、質疑、討論、釋疑等是思維過程的具體展示,也是提高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讀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孔夫子說:疑慮,思之始,學之始。在教學中應該切實地把生疑、質疑、釋疑的過程真實而有序地展開。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獨立性和靈活性。使學生在具體的語文學習實踐中,逐步提高觀察、發現、判斷、推理、概括、想象和創新能力。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尤其要重視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四、注重過程。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重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長期以來,對教學的評價,往往只重視結果,不看過程,導致教的過程走過場;對學習的評價也只注重考試成績,而忽視學生學習的過程,或只注重記住結果,而忽視親歷親為的重要性,這是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的病根所在。因材施教已講了兩千多年,啟發式教學早已寫進了語文教學大綱,至今我們也沒有很好地落實。這與我們忽視對教學過程的研究、管理和調控不無關係。非同步推進教學法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立足於過程的到位與最佳化。一是引導教師研究自己的教學行為,精心設計自己的教學思路,對語文教學過程實施有效地調控。二是落實教學的具體環節,使過程到位,每個環節中還要選擇適當的方式和方法,並做到各種方式、方法綜合貫通,做到教學流程合理。三是分層啟動,教師走進每個學生的生活世界、經驗世界和學習過程,因材施教,尤其注意使學習的有困難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所收穫,品嚐到成功的喜悅。四是使教學內容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建構的需要,循序展開。五是轉變教學評價指向,即由側重評價教師教的過程和藝術,轉變為側重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