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新課標培訓總結(精選你15篇)

新高考新課標培訓總結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在自身的某一時期、某一專案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後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肯定成績,得到經驗,找出差距,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使我們更有效率,快快來寫一份總結吧。你所見過的總結應該是什麼樣的?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新高考新課標培訓總結(精選你1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新高考新課標培訓總結1

  新時代背景下,國家基於強國戰略,對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需要全面、自主、有個性、有創新能力的人才,為此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為了加強對新課改的理解,我有幸參加了這次九江市舉辦的為期三天的“新高考、新課程、新教材”培訓,現將收穫梳理如下:

  一、新課標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新課標作為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檔案,它從課程性質,學科核心素養,甚至實施建議等等方面都對我們的課堂有著根本指向。但許多人對它的認識不夠,特別其中和學科緊密聯絡的化學核心素養,老師們可以利用他它來設計自己的課堂,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不過這更加應該是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們應該讓學生也瞭解核心素養,並在學習過程中理解它,領悟它。

  二、新教材

  化學教材變化幅度很大,我們由原來的四本書,增加了一本選擇性必修,變成五本書,但是課時沒變,課程比較緊張。所以老師可以將必修二和選擇性必修內容整合在一起。教材中的欄目也發生了許多變化,增設了很多新的欄目。化學職業這塊老師們可以讓學生多多瞭解,增加學生興趣,學生必做實驗這塊需要老師增加學生實驗的次數,增加學生動手能力。具體內容也有刪增,並且將難點分散,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具體知識點的設計上更加註重真實情景對問題的解決。這就提醒我們老師上課的時候更應該讓學生走進真實情景,解決實際問題。

  三、新高考

  高中課程結構發生變化,由原來的三加三,變為三加一加二。考試也分為合格性考試和選擇性考試,高考的得分機制變為賦分制,由排名來決定分值,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合理。而化學高考難度一直居高不下,命題特點更加註重基礎型和應用型的題目,增設更多的情境性的試題,綜合性更強,對學生知識遷移運用的要求更高。所以老師在平時的課堂和題目中應該更加註意情境設計,和題目質量。並且在平時答題中應該注意學生的答題規範,抓住要點,並且平時小考當大考,到時候大考當小考考,才能發揮出更好的水平。

  這次培訓收穫滿滿,總得來說就是以新課標為根本指導,落腳於我們的新教材,老師們落實於新課堂,更加從容的面對新高考,培養出更加優秀的人才。

  新高考新課標培訓總結2

  2022年xx月xx日,我校高三地理組教師參加了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舉辦的“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培訓會”。在潘xx老師的帶領下詳細解讀了高中地理新教材的內容結構體系及新高考考試出題方向特點,並從理論與案例兩個維度講解如何上一堂好課。此次培訓,讓我受益匪淺。對於我今後的教學,無論從思想上,還是具體操作上都有很強的指導意義。現把收穫總結如下:

  一、研讀教材內容,注重教學難度與相互銜接

  新教材在知識結構體系、編寫手法、教學要求、版式設計等方面,與舊教材相比都有不少變化,只有明晰教材特點,才能用好教材。地理必修一在經典自然地理基礎上,適當擴充了地理科學科普性內容(地球歷史、土壤、植被等),整體設計以氣、水、土、地、生五要素為主,旨在認識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環境,突出地理實踐力及人地協調觀的培養。必修二以人文地理為基礎,適當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和國家關切的內容,整體設計以基本社會經濟活動的空間特點為線索,從人文地理要素的角度出發,重視地理實踐力。在實際必修內容教學中,主要讓學生了解地理學基礎知識,注重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切忌深挖、講解過度,應把具有難度的知識講授放在選擇性必修部分,做好必修內容與初中地理以及選擇性必修內容的銜接。

  選擇性必修內容分為自然地理基礎、區域發展、資源環境與國家安全三大模組。《自然地理基礎》是對必修一的加深,旨在提高學生認識自然環境的能力與水平,整體設計以自然環境系統及其要素髮展、演變過程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為線索,以“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過程”為主線,突出圈層之間的聯絡。《區域發展》是對必修一的拓展,以認識區域地理條件、特徵和發展方向為線索,重在學習“發展”而非系統學習區域地理。《資源、環境與國家安全》是全新模組,以資源、環境與國家安全的關係為線索,重在學習“安全”而非系統學習資源、環境知識。選擇性必修教學要相對增強教學的系統性,注重與必修內容的銜接,著力闡明地理概念及其之間的關係,注意地理思想的滲透,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蘊含的地理核心素養成分。

  二、合理設計教學,注重地理實踐力

  地理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地理實踐力是地理學科四大核心素養之一,其有助於提升學生的行動意識和行動能力,更好地在真實情境中觀察、感悟、理解地理環境及其與人類活動的關係,增強社會責任感。地理情景教學就是培養學生地理實踐力的良好途徑之一。新課標下,情境教學以“生活中的地理現象”為源泉,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非常適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幫助學生迅速而準確的理解教學內容,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在“匯入”過程中創設情境可以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能自然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就像名演員亮相那樣,能一下子鎮住臺腳,抓住觀眾。要做到巧妙匯入新課,教師在教學新課前,針對教學內容及學生實際學情,精心設計生動有趣的語言、幻燈、影像、音樂、圖表等,創設或再現與地理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透過對某一特定情境氛圍的渲染,以引起學生的好奇,讓學生懷著強烈的探究慾望,進入後面主幹教學內容和流程的學習。就如培訓會上張老師提到的案例,在講解地形對交通的影響時,擷取鳥瞰重慶市山區公路、沿江公路等鏡頭製成新課匯入影片,這樣既能快速吸引學生注意,又能與後續講解自然過渡。

  把切合教材內容的、典型有趣的教學材料和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有機地融合在講課內容中,使講授內容對學生有磁鐵般的吸引力,就可以創造出一種和諧生動的課堂氛圍。值得注意的是材料的選擇要精彩,也可以多聯絡生活實際,而且始終要為課堂服務,講述時要注意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注重學生讀圖析圖能力的培養。

  地理教學中情境的創設方法很多,包括各種教學活動,如實踐類、資料分析類、討論類等。但教師進行活動設計時,要注意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學情設計,活動形式既要活潑,又要能引起學生深度思考。同時,活動中提出的探究問題也要有研究價值,過於簡單的不能充分激發學生求知慾,達不到鍛鍊學生思維及能力的目的;存在爭議或難度太大,可能達不到預期效果,且可能打擊學生積極性。

  透過這次培訓,能使我們更加深入把握教材的編撰意圖、框架結構,更深刻理解教材包含的教育理念,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教學,更好的直面新高考,把握好考題方向。面對新教材、新課程、新高考,我們只有積極努力學習,勇於探索與實踐,踐行課程改革,才能進一步提升教學能力,穩步提升教學質量。

  新高考新課標培訓總結3

  5天的培訓聆聽了8位專家精彩的講座,參與了每天講座後教研員與專家的交流、研討、解惑,受益匪淺,我聽著、看著、想著……

  一、站在新徵途的起點,回首中國高考改革“走過的路”。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從1977到2021年,中國的高考走過了44年,考試內容,形式,錄取形式的不斷改變都是為了更好的選拔出人才,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專家組成員陳志文《高考改革進展與思考》幫助我們更清楚地瞭解我國高考改革走過的歷程,以及今天中國為什麼要進行高考改革、在改革過程中面臨的問題、我們的應對的策略是什麼。隨著我國經濟、科技、社會的發展,我們需要多樣化高素質的人才,“一考定終身”不利於培養選拔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不利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影響了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高考改革勢在必行。唐處長的《高考綜合改革初步設想》的報告,讓我們再次深入的瞭解我國高考走過的路以及取得經驗和不足,和我省在頂層設計上對高考改革的所做的努力、做法以及取得進展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明確了今後我們工作的目標和方向。也同時闡述了新高考改革目標堅持有利於推進素質教育,堅持有利於促進教育的公平,堅持有利於高校選拔人才,全面推動我國教育從外延發展轉向內涵發展,從快速普及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二、面向新徵途,我們盤點先行者新高考“探索的路”。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從最初的茫然到今天穩步全面推進,從2省份的試點到今天的全面展開,一路來點點積累總結,不斷的反思完善形成今天的立體框架,擔任改革試點的省份砥礪前行,在浙江東陽中學盧飛進校長《高考改革下學校教學、管理轉變》中,詳細介紹了東陽中學應對高考改革採取的具體措施,用資料說明選拔制度的變革以後,學生選科的情況,透過艱苦的探索,東陽中學在解決高考改革校級層面落實中的實操性問題,盧校長從“選擇性教育的頂層設計與實操”“基於奠基的現代化育人模式”“聚焦素養的現代化教育平臺”“特色發展、描繪現代化學校發展藍圖”等四個方面,介紹了改革先進學校的豐富經驗,為我們提供了可借鑑、可操作的改革路徑,為陝西省基層各校在2022年新高考實施提供了寶貴的探索借鑑經驗。

  繼浙江、上海之後,北京、天津、山東和海南擔任了第二批試點工作,在北京豐臺區教育學院曾擁軍院長《新高考、新課程、新課堂》中指出當下在新高考改革中高中教研員的角色和責任,以及他們教研團隊在改革過程中如何履行教研員的職責,分享了他們的做法,作為高中教研工作者,我深感肩負的責任重大。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密切關注國家有關高考改革的教育政策方針,仔細研究新課程標準的變化,認真解讀學科核心素養,不斷促進自身專業發展發揮教研員的示範引領作用。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研製組組長、首都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王尚志教授三個多小時的講座和互動交流,年近75歲的王教授《課程標準修訂的背景、思路和實施建議》讓我們這些基層的老師和教研員深刻理解了國家政策制定的初衷和不易,也讓我們看到了教育的真正本質和價值。我們現在教育的現狀是:用過去的方法教現在的學生做未來的事,因此高考要改革,最重要的是育人方式和觀念的轉變。

  三、走上新徵途,我們思考如何走好“未來的路”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高考改革的號角已吹響,在新高考、新課程、新評價的背景下,我們教研工作者未來的路該怎麼走?從西安市教科院解慧明院長《基於高質量發展的育人方式變革》和中國教育學會評價辦主任秦建平《教研員如何落實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中,我們體會到:教研室與教研員在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過程中無疑是一股中堅力量,尤其是在新高考新課程新評價中,各級教研機構和教研人員都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新高考背景下的課程體系發生的重大變革,教師素養亟待提升,作為“教師之師”的教研員自然面臨著新的挑戰,我們責任在肩:第一是對學校在新高考新課程新評價背景下的發展規劃,包括學校的理念,有什麼樣的特色構想,校園文化主旨是什麼,等等,作為教研員,要能夠進行策劃、論述、研究、指導。第二是對學校課程整體的設計。我們國家現在是“三級課程”,怎麼把“三級課程”融入到學校當中進行具體實施,教研員同樣需要做好策劃、論述、研究和指導工作。比如說國家課程,這是國家對課程限定的最基礎水平,是一個底線,學校必須做到。作為教研員,需要擁有對整體課程的設計和論證的發言權,不然,解讀也解讀不清楚。過去,教研員只要對國家課程標準做好傳達和解釋工作就行了,但是現在不行了,還必須要研究課程標準出臺的背景和途徑,同時透過自己的研究提高不同層次學校對課程的理解,這是一個二度創作的過程。一個教研員如果沒有課程意識,不知道課程是如何建構的,那麼他就很難理解課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學校到底應該怎樣開展課程。所以,我認為教研員應該是課程和教學的研究員,是理論指導的服務員。第三學校主導的課程設計,校本化的課題設計、論證、實施和成果提煉,在這些方面,教研員也要有發言權。第四在學校的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訓上,教研員也要進行指導和論證。一所學校,如果校本教研、校本培訓的意識不強的話,是沒有持續發展力的。在這個方面,一定要細,一定要有一套適合學校發展需求的教研、培訓規劃,一定要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開展教研、培訓活動。作為教研員,這個時候就需要你根據不同性質的學校、不同的發展層次,設計出不同的教研、培訓主題、內容和形式。第五就是對新中考新高考的考試命題的研究。考試是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這誰也不能否認。但是我們怎樣在考試中實現新課程所追求的培養目標,這就要求我們在命題時,必須聚焦新課程的理念,設計出旨在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可持續發展的試題。

  培訓雖是短暫的,但感悟至深,在陝西省新高考改革的前沿陣地,教育研究的繁盛之處,我被這些專家們對教育的執著和熱情所打動,被他們的專業精神所折服,我們反思著,總結著,則行為重要!

  新高考新課標培訓總結4

  為期四天的培訓在緊鑼密鼓中即將落下帷幕,每天聽報告,做筆記,收圖片,看簡報,賞心得……一石激起千層浪,意識的火花在不知不覺中綻放,新舊思想的碰撞,成果與問題的互動,使我的內心不再平靜:課程改革已如火如荼,高考改革勢在必行,評價體系需相輔相成,教研人應及時充電,做“三新”的急先鋒。分享有三:

  一、且學且行,且行且改。

  “三新”改革要想落地生根,需要一線教育人,教研人不僅僅是學習新政策,瞭解新理論,掌握新方法,更主要的是要做到外化於形,內化於心,這將是一向長期而艱鉅的任務。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更需要把今天的所學認真梳理,潛心研讀,對照自己工作中的結合點,選擇性的加以消化、吸收、運用。專家老師們從不同站位,不同角度,給我們傳輸了多方位的資訊,這將會成為我們工作的重要理論支撐,會激勵指引我們有方向,有目的的前行。且學且行,且行且改,任重道遠!

  二、研思結合,注重積累。

  做研究型教研員。透過培訓,我深刻體會到了教研員肩上責任重大,面對新課程改革,我們要思考,如:課程標準與核心素養的點對落實;單元課程與課時知識的構建結合;學科課程間的遷移整合;學段課程間的銜接過度;深度學習的思考探索;新技術手段的運用創新等等。這些問題在報告中專家老師們給我們做了細緻入微的分析,有的是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呈現,各學科教研員還需根據自己所教學科的特點將所學理論予以轉化,為我所用;面對新高考改革,我們要思考:科學選科、走班方案、強基計劃、如何備考等等;面對新評價,多元化評價體系的創新是對我們的新挑戰,如何落實才能做到最大化的公平更需要我們去思考……諸多問題的出現,需要教育工作者們,必須轉變觀念,做研究型教研員,必須轉變工作方式,做導向型教研員。

  三、心懷感激,砥礪前行。

  感謝給我們搭建平臺的省教育廳,感謝為我們統籌策劃的學前師範學院,感謝各位專家老師們的傾情教導,感恩遇見所有的陝西教研人。加油,我們!願我們心懷感激,砥礪前行!

  新高考新課標培訓總結5

  為貫徹落實xx市教育局關於“三新”培訓的相關檔案精神,紮實推進我校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工作,為進一步加強教師對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的相關精神的學習,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打造一支素質高、業務精湛的師資隊伍,為新高考工作順利開展進行能力儲備。我校認真組織開展了本次“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培訓工作。現將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精心籌劃部署

  接到教育局通知後,我校高度重視此項工作並於xx月xx日,組織召開了“三新”培訓工作推進會,會上劉xx副校長帶領全體教師學習了本次“三新”培訓相關檔案精神,傳達了培訓相關要求。丁偉校長要求全體教師要高度重視本次“三新”培訓,珍惜難得的學習機會,認真學習領會,不斷提升自己,為新高考工作不斷充電蓄力。會後學校制定了詳細的培訓工作計劃表,每項培訓安排專人負責,確保每次培訓傳達到位、督促到位、落實到位。

  二、領導全程領學

  xx月xx日,我校“三新”培訓工作正式啟動,由於臨近期末,學校各項工作任務較為繁重,但我校全體中層以上領導能夠克服諸多困難、率先垂範,保障培訓時間,按時到位,認真聆聽並及時記錄重點學習內容,撰寫高質量的培訓心得。在領導們的帶領下,全體教師以極高的熱情參與到本次“三新”培訓中來。

  三、教師全員參學

  本次“三新”培訓內容非常豐富,包括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修訂的主要變化和突破以及學科教學實施策略;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學科核心素養如何在新教材中落實;區域和學校推進普通高中課程新教材實施工作的思路、機制和舉措等諸多內容。因此,本次培訓我校始終秉持面向全體教師的原則,要求教師全員參與培訓學習,每次學習結束後,每位教師都要求上交高質量的學習筆記和心得體會,進而做到學有所思,學以致用。

  四、組內教師研學

  在當前“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的大背景下,新課程教學理念所呈現出的科學性、先進性以及學習理念、學習方式等的不斷變化,促使廣大教師必須打破傳統教學的圍欄,我校一直以來鼓勵教師在努實踐探索中,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因此,在本次培訓中面對在教學實踐中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實施指導、學生生涯規劃指導等培訓主題時,我校採用了同組、同學科教師交流研學的學習形式,相信透過這種學習方式,能夠讓本次培訓的效果在今後工作實際中綻放出新光芒。

  培訓結束後,大家紛紛表示這次“三新”培訓開展的紮實高效,內容豐富,引人思考,有助於教師從宏觀到微觀、從理論到實踐,多維度對“三新”內容進行把握,相信對今後工作的順利開展大有裨益。同時,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也讓老師們耳目一新,受益匪淺,深感任重道遠。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次“三新”培訓開闊了教師們的視野,讓教師們更科學地領會新課程的精神,更精準地把握了新教材,同時明確了新高考的方向。相信全體三中教師一定會在在新理念的指導下,不斷提升,砥礪奮進。新高考的種子我們已經播撒,相信透過全體教師的努力耕耘,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開出絢爛之花,結出豐碩之果。

  新高考新課標培訓總結6

  xx月xx日,在xx四個多小時的旅程後,我來到了美麗的江城xx。作為三大火爐之一,今年的xx貌似辜負了這一稱謂。一場大雨洗去了大家舟車勞頓的疲憊,適宜的溫度更加適合大家靜心、潛心、專心地學習。

  培訓以陳xx老師的課程標準解讀開始。開場前,他問大家:送走一屆畢業生,面對高考成績,大家有沒有總結得與失?這一靈魂拷問開啟了我本次培訓之旅。聆聽了專家們的理論解讀,觀摩了優秀教師的課例,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1、依據新教材的精神和新高考的發展趨勢,在今後的詞彙教學中,不能單純孤立地講授詞彙,要結合語境或以詞塊的形式呈現,教師要透過教材內的任務層層滾動浮現,同時引導學生查字典自主學習詞彙。依據主題引導學生構建思維導圖,並透過聽說讀寫看等多重方式練習鞏固,從而幫助理解,內化運用。

  2、吃透教材,構建單元主題。

  3、研讀語篇是教師落實核心素養的需要。首先要回答“what”“why”“how”這三類核心問題。

  4、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體觀。

  本次培訓,是短暫的邂逅,更是思想的洗禮。都說教學是一門有遺憾的藝術,希望在即將到來的秋季新學期,我做到理論聯絡實際,將核心素養真正提現在平時教學中。

  新高考新課標培訓總結7

  20xx年xx月下旬,xx市教育局,教育科技院組織了我們各縣市高中老師進行了關於新課改的相關培訓。聆聽了xx省督學xxx主任,xx中學校長xxx校長,xx省生物教研員xxx老師,xx市生物教研員xxx老師四人的新課改報告,受益匪淺!下面對這一天半的學習做以下總結。

  新課改勢在必行,老師必須主動做出相應的改變,以適應新高考。作為新的一輪課改,無論是教育教學思想,還是教學方法,教材等教學用具都做出了較大的變動。這對我們這些一線教學的老師們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

  首先,我們必須調整我們“以教授學生知識點來適應高考”的教學思想。依據“新課程,新課標,新高考”來調整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立足與為社會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緊緊圍繞核心素養實施我們的教學活動。作為一名生物老師,透過我們的生物教學,力爭讓學生形成珍愛生命的生命觀念;讓學生在學習生物的過程中學會科學的思維模式,能夠辨別迷性,偽科學知識;讓學生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透過學習生物知識能夠為社會發展提供合理的,可行的建議。

  其次,生物教學模式也應該做出相應的調整。在新高考中將實施學業水平合格考試和學業水平等級考試,針對兩種不同的考試,知識點的教學深度不同,教師應該仔細研究新教材和新課標,以求能準確把握教學深度。

  最後,教室個人的業務素質的提升不容停歇。作為一名年輕的生物教室,潛心學習新知識,新思想是必要的。新課改的實施對我們這些年輕老師來說就像是一劑營養針,讓我們透過培訓學習,形成新的教育教學思想,在教學過程中,透過不斷的摸索,構建新的教育教學模式。

  總之,本次的培訓讓我受益良多,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機會進行更系統的學習。

  新高考新課標培訓總結8

  1、新高考綜合改革新在哪裡。

  高考科目設定改革。實施3+1+2模式,取消文理分科,選課走班,生涯規劃教育。招生錄取改革。實行“兩依據一參考”,落實綜評,打破“唯分數”等頑瘴痼疾。高考內容改革。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成為高考命題實踐指南,取消考試大綱,與課標對接。形成“招考一教一學”全流程一體化格局。

  2、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教育各環節,貫穿教育各領域,教師要圍繞這個目標教,學生要圍繞這個目標學。凡是不利於實現這個目標的做法都要堅決改過來。

  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

  3、要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要在增長知識見識上下功夫,要在培養奮鬥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

  4、深化考試命題改革。學業水平考試與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命題要以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和高校人才選拔要求為依據,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的省份不再製定考試大綱。最佳化考試內容,突出立德樹人導向,重點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創新試題形式,加強情境設計,注重聯絡社會生活實際,增加綜合性、開放性、應用性、探究性試題。科學設定試題難度,命題要符合相應學業質量標準,體現不同考試功能。加強命題能力建設,最佳化命題人員結構,加快題庫建設,建立命題評估制度,提高命題質量。

  6、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積極探索基於情境、問題導向的互動式、啟發式、探究式、體驗式等課堂教學,注重加強課題研究、專案設計、研究性學習等跨學科綜合性教學,認真開展驗證性實驗和探究性實驗教學。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精心設計基礎性作業,適當增加探究性、實踐性、綜合性作業。積極推廣應用優秀教學成果,推進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加強教學研究和指導。

  7、高考科目設定改革(模式)。高考科目設定改革取消文理分科,是為了擴大學生自主選擇權,滿足人才個性化發展需要。新高考目前存在“3+3”和“3+1+2”模式。考慮到浙江、上海等試點省份,實施“3+3”模式,存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更多的省份選擇“3+1+2””模式,由文理科2種組合變成12種組合可選擇,高二開始選課走班。

  8、教學組織管理新挑戰。選課走班產生新問題,行政班與教學班相結合的協同管理機制,即教學班的管理問題(走班學生考勤、安全、衛生),課程表的編排難題與調換課困難,教師結構性短缺問題(地理教師奇缺),機動教室數量問題(可能多出2-4個教室或不增),培優物件怎麼選擇(田忌賽馬、揚長避短〉,對技術平臺支撐的需求問題。

  9、新高考新課程實施的技術支撐。選課及課程編排系統、綜合素質評價系統、辦公管理系統。

  10、生涯規劃教育,學生髮展指導。擴大學生自主選擇權,選課走班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生涯規劃能力。客觀上要求對學生進行生涯規劃教育,加強選課和人生規劃的策略指導與發展指導。生涯規劃能力是終身受益、終生髮展的能力,井非只為選課。

  11、生涯規劃教育培養學生的四種能力。識別資訊能力就是要學生會了解和分析外部環境,然後根據環境給予的機遇和挑戰來規劃自己未來的發展,這就是非常重要的觀察社會、獨立思考的能力。自我認知能力就是要學生認識自己的個性和興趣,根據興趣來規劃自己未來的道路。自主決策能力就是可以根據外部環境結合自己的個性興趣,選擇確定適合自己的奮鬥目標,適應社會發展,做出決策。自主實現能力就是在確定目標之後,為了實現目標要培養自主學習、自我管理,提高自己的自主性、獨立性和責任心。

  12、把綜合素質評價作為發展素質教育、轉變育人方式的重要制度,強化其重要作用。透過技術平臺記錄呈現高中學生三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實證性過程材料,井成為評價的依據。把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錄取的重要參考,就是促使學校和教師轉變觀念,要從只關注學習成績(分數)走向關注學生的成長和成才過程表現及綜合素質。高考錄取方式改革,取消批次錄取,改為按專業錄取,有利於擴大學生的自主選擇學校權、選擇專業權。

  13、高考改革全面對標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貫徹新時代教育方針,調整高考定位,推進素質教育。

  高考使命:真正成為教育正向指揮棒和改革龍頭,以考促教,以考促學,以考促評,以考促融,推進全面素質教育。

  高考功能:核心功能由選拔人才變為考試育人,即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基礎教育)。

  高考內容:由只考查智育變為德智體美勞全面考查(融入各科)。

  實施途徑:“一核四層四翼”高考評價體系。

  付諸實踐:高考把“五育並舉”立德樹人融入各科試題之中。高考錄取“兩依據一參考”,打破唯分數局面,實現“招_考_教_學”全流程一體化。

  14、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正式推出。2019年11月,正式出臺《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作為命題的實踐指南和理論支撐。

  15、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落地生根。2019年教育部考試中心正式出臺《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是新時代高考內容改革和命題工作的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南。這是對標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成果,2019年的高考試題,全面對標“一核四層四翼”,實現了高考評價體系在高考卷面上首次落地生根。2020年高考試題是高考評價體系在卷面上第二次付諸實踐,但受疫情影響,保持了相對穩定。

  16、高考核心功能的落實。高考核心功能:立德樹人、服務選材、引導教學。五育並舉:德智體美勞融合發展。六個下功夫:堅定理想信念、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增強奮鬥精神、增強綜合素質。

  17、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堅決糾正片面追求升學率傾向。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正確政績觀,不得下達升學指標或以中高考升學率考核下一級黨委和政府、教育部門、學校和救師,不得將升學率與學校工程專案、經費分配、評優評先等掛鉤,不得透過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績為標準獎勵救師和學生,嚴禁公佈、宣傳、炒作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對教育生態問題突出、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依規依法問責追責。

  18、新時代高考透過一核四層四翼的評價體系,推動高考內容改革和錄取模式改革。落實五育並舉立德樹人,打破唯分數傾向,推進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走出應試教育怪圈,推進全面素質教育。

  19、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穩步推進中高考改革,構建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考試內容體系,改變相對固化的試題形式,增強試題開放性,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現象,加快完善初、高中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建設和使用辦法,遙步轉變簡單以考試成績為唯一標準的招生模式。各級各類學校不得透過設定獎金等方式違規爭搶生源。

  20、學科素養與關鍵能力相比,更強調情境複雜性和能力綜合性,往往要同時綜合運用多種關鍵能力。

  21、知識、能力與素養的關係。以司機開車類比:司機必須要了解道路安全法規、駕車基本理論、車輛基本構造等基本內容,這些屬於必備知識;一個合格的司機,能夠熟練開車上路,平安行駛,可以說具備了關鍵能力;一個高水平的司機,能夠在複雜的路況中應對棘手問題,能夠完成較為困難的駕駛任務,可以說具備了學科素養。

  22、高考評價體系的地位和作用。高考評價體系是高考內容改革的指南針,“一核”作為“金線”貫穿始終;能力和素養取向的“銀線”,隨著實踐探索常做常新;而“四翼”則以情境作為考查載體,是“金線”和“銀線”的串連線。高考評價體系還是制定學科命題標準的“指揮棒”。在高考評價體系確定的“一核四層四翼”整體框架下制定的學科標準是指導命題的規範性檔案,也是學生複習備考的重要參考。

  23、我們要有“金線”和“銀線”思維,全面理解和把握高考評價體系。2020年的山東、海南新高考試題主要依據高考評價體系的指標命制,試題結構和內容與全國卷相比變化較大。山東、海南卷向全國傳遞了一個訊號,即從今往後,無論是全國卷,還是各省份命制試卷,都將全面對標高考評價體系。高考評價體系的釋出,必將對高校優秀人才的選拔以及基礎教育的改革起到積極自導向作用和推進作用。

  24、語文科創新考查理念,聚焦資訊時代學生應具備的資訊和媒介素養,改進閱讀能力考查設計,將原來的論述類、文學類、實用類閱讀調整為資訊類閱讀和文學類閱讀,擺脫固化的文體型別限制,增強閱讀物件的豐富性與包容度;同時,提高主觀性試題比例,增加思考和作答的開放性與層次性。

  25、高考試卷關注結構不良問題,標誌著高考命題出現重大創新,這無疑向中學教學發出了積極的訊號,反對機械刷題和題海戰術的工作在進一步強化。因此,更加註重培養學生基於閱讀的資訊提煉能力、學科論述能力以及學科寫作能力等關鍵能力和核心素養,應成為今後中學教學的改革重點。

  26、新課標以核心素養為綱。2018年1月,教育部頒佈2017版各學科以核心素養為綱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2020年根據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做了修改。新課標中,各學科的教學目標由三維目標提升整合為學科核心素養。學科核心素養源於“三維目標”,又高於“三維目標”是對““三維目標的整合提升與發展,是學科育入自標的認知升級。

  27、梳理新課標各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可以看出:科學思維(關鍵能力)社會責任(立德樹人)成為新課標各學科共同的核心素養。

  28、新高考及評價體系的教學啟示。啟示一:高考中考成為教育指揮棒,由只考查智育變為全面考查德智體美勞。立德樹人成為各學科必考內容和任務(大政方針、理論創新、學科文化、最新科技成果等)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納入中高考各科考查內容,初中體育直接計入總分,高中納入學考和校考。(素養)“兩依據”錄取方式和高考綜合評價報告,必須把五育井舉立德樹人落實在教學和作業考試之中。

  29、啟示二:華東師大楊向東講授:核心素養導向的試題離不開情境性和開放性(如結構不良試題)。考生的死記硬背已經不靈,只會被動聽講難有好成績。大量刷題事倍功半,高考反刷題導向很明確。以知識教學為目標的灌輸式、刷題式教學在新高考面前無能為力。唯有以能力與素養為導向,促進自主合作探究的深度學習,培養高階思維,創新教學方式才是根本出路!

  30、啟示三:憑書教書、閉門造車、教輔依賴症和兩耳不聞窗外事的舊習慣必須改變。各科必須突破狹隘的課內書本知識學習觀念,開啟思路,加強學科閱讀,關注時政熱點、最新科技成果、實踐經驗積累。要引導學生關注書本外、課堂外知識的學習增長學生見識。

  31、啟示四,情境是高考考查的載體,試題難度呈現方式已經變化,透過情境複雜程度來考查素養成為新導向。課堂教學必須加強情境化、問題導向的教學。考生的知識廣博度、能力綜合性、經驗積累量等對審題答題影響越來越大,必要的閱讀、活動、實踐不抓不行。

  各學科相互割裂的時代已結束,跨學科綜合學習成為新要求。

  32、在新高考新課程面前沒有老教師。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教育不可能墨守成規。在以高考評價體系為命題依據的新高考面前沒有老教師,無論你有多少年教學經驗,所有人都要從頭學習,都是新手。新高考必須要有新辦法。一個真正負責任的老師不會故步自封,會斷學習。

  33、近幾年高考出現新現象。突出問題:近年高考出現了一個現象:部分很勤奮的學生甚至平時成績比較好的學生,高考成績卻偏低(高投入低分數),原因是什麼?是偶然發揮不正常還是有必然因素?主要原因:學生被動學習、勤於刷題、死記硬背、懶於動腦。教師忙於灌輸、疏於管理、脫離高考、剝奪生機。

  34、應對高考評價體系視域下的新高考,很有必要抓好兩個支攆點:一個是要啟用學生的腦,讓學生真正動手動腦。就是要透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實現深度學習。這是根本因素,但在傳統灌輸式課堂中被忽視。一個是要發揮教師的腦,管好教師的口與手。就是要落實教師相機講授,最佳化教學設計,培養核心素養,這是關鍵因素。

  35、淺層學習無法應對新高考。淺層學習是機械的、被動接受式的,以死記硬背、機械刷題、閉門操練為特徵,表面看學生很勤奮,天天在做題背書,時間投入不少,但往往是不知其所以然。學生知識表面化、思維淺層化,這是勤奮考生高考低分的重要原因。當今腦科學研究表明,學習方式、學習途徑等可能影響腦的活動與發育,要有意識地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從小父母和教師的包辦代替,使很多學生養成了被動學習、懶於動腦習慣,平時學習基本停留於淺層上。

  36、深度學習的五大要素。一是知識重建,即知識系統的重組及反思;二是問題意識。只有學生的真問題存在,能提出問題,才能談得上課堂的深度學習;三是學以創新。重視學以致用,在學以致用的基礎上學以創新,懂得知識的遷移運用,創造性地解決現實問題;四是批判思維。倡導批判性學習,培養批判性思維;五是多維思辨。倡導讓學生圍繞開放性問題各抒己見,唇槍舌劍、據理力爭。

  37、實現深度學習的根本途徑自主學習(自學、閱讀、訂正、構建與梳理等,獨立思考,擺脫對老師的依賴,走在老師前面,自行解決能夠解決的問題)合作學習(課內外小組討論與互助等,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彌補教師侷限,需要機制落實)探究學習(發散思維、逆向思維、批判性思維等創新思維、多角度思考)

  38、學生實現深度學習,關鍵在於教師。面對懶於動腦的學生,教師的管理行為(落實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學習行為與成績。學生願不願自主、想不想合作、會不會探究、肯不肯動腦,最終都取決於教師是否落實,是否管好自己。學生用什麼時間、抓什麼機會思考?課前自主複習、課內外合作探究、課後考後自主訂正反思、階段性知識反思與梳理、做好用好錯題本等。試問:如果這些時間和機會都被剝奪,那麼,學生還有什麼機會進行深度學習?還怎麼應對高考改革?

  39、過去,教師教學的職責主要是講授知識,然後是解決問題。在網路發達和人工智慧時代,教師最主要職責是什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的職責已經是越來越少傳授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在隨時隨地隨手都可以獲得知識的時代,還有必要靠老師用課堂時間一點一滴去講授知識嗎?教育不是把腦袋裝滿,而是讓思維飛躍!

  40、智取相機講授。相機講授就是要把握好講授的內容、時機、條件和教學方向,做到該講的講好講透,無須講的一定要督促學生去完成,逼學生真正動手動腦,這是教師教學智慧的最重要體現。相機講授要在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基礎上,把握好最佳講授期(時間)、最佳講授區(空間)、最佳講授級(程度)。

  41、目前的課堂教學有以下三種境界。

  一是隻傳授知識和解題技巧(多為滿堂灌式講授,浪費了學生不少時間和思考的機會,這也是勤奮學生考不好的重要原因)

  二是傳授知識和解題技巧的同時,培養理解應用能力;

  三是既培養理解應用能力,又培養分析評價創造等高階思維能力。應對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應該是第三種教學。

  42、加強情境化教學。新高考最大變化就是用情境複雜程度來考查學生的能力與素養。即透過真實的、複雜的情境,來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與素養(解題向解決問題轉變)。近兩年,高考考場上,能夠讓很多考生包括尖子生望題興嘆、束手無策的就是新情境題。余文森教授指出,知識只有融入情境才好理解和消化,知識的情境化是知識轉化為素養的必經途徑。賦予知識以情境,可以使知識具體化、生活化、思維化,從而有利於實現深度學習,培養多種能力。

  43、從狹義教學走向廣義教學。狹義教學基本上以書本(教輔)為教學物件,主要任務是讓學生掌握書本知識,完成教輔作業和任務。教師依賴教材,學生死背教材,兩耳不問窗外事,脫離實際。混淆知識與素養對學生髮展的差異作用,“在以知識為本位的教學中,學生往往學到大量而系統的書本知識於卻並未因此發展某種身心素養”。

  44、結語。田忌賽馬的啟示:思維是行動的先導,解放思想,創新思維,才有中國今天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應對高考評價體系需要新思維,教學需要新思維,讓我們革故鼎新,大膽創新,促進學校發展的同時促進自身專業成長。

  新高考新課標培訓總結9

  在使用新教材教學的兩年中,新版高中英語教材在教材文章的內容選擇、教學方向引導以及新時期的英語教學目標等方面做出了系統化調整。教材中新穎與時代接軌的主題設定,有助於激發出學生優秀的文化意識,新教材也更加註重對於學生語言技巧和寫作能力方向的培養。在雙新背景下我們一定要遵從雙新的教育方向,新的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強調立德樹人,強調素養指向,強調讓學習真正發生。深入挖掘,利用好新教材的優質內容,真正從培養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上下功夫。

  新版教材充分貫徹落實了素質教育背景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發展理念,將學生作為開展一切教學活動的中心,以發展學生的個人綜合素養為目標來進行教材的編纂。面對雙新,高中英語的各項活動也都做出積極的適新調整,2021年舉辦的最新一屆“燭光杯”大賽上眾多優秀的參賽教師們所呈現的課堂讓我們在迷途中有了明燈,更加明確了努力的方向。教師們充分挖掘利用新教材的優秀資源,給學生適當的指導,明確學習任務後,透過小組合作去深入挖掘單元主題,進而展示合作成果,教師真正把課堂教給學生,讓學生切實做到用英語思考,用英語交流和寫作。大賽中優秀教師的展示,也時刻提醒我們日常在教學中要在多個方面進行教學調整。

  一、結合新教材文字選擇加深文化滲透

  新教材的文字選擇相較於舊版本,文章文化內容具有時效性,其中地道的表達隨處可見,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教材不再是應試教育的工具,而是文化傳遞的鏈條。現代高中學生的英語知識儲備已經大大提升,他們對於英語課堂的期待已經成了個人興趣的探索領域和語言能力得以的提高的實踐領地。新考改也正是與時代和新教材高度匹配,我們對學生的語言理解應用和寫作能力要求提升,對於過於細節化的語法專案的考察相對弱化,這才是能督促高中生將所學英語知識在日後學以致用的應試考察策略。新教材文章選材上充分考慮了學生的興趣喜好,合理結合了學生不同階段的認知水平與學習能力,所以在授課的過程中,要根據教材加深文化滲透,讓學生們在瞭解文化背景的基礎上去閱讀文章,才能更深刻感受到文章的美感,語言的魅力,從而激發學習熱情。在積極的主觀情緒帶動下再去學單詞,再去講語法和句法,才更具時效性。在文化的帶動下,才能有思考的深度,才能提高表達和寫作的意願。例如在新教材必修一unit1。ANewStart中,我們對英美高中生活進行文化講解,讓學生對所學單元有一定的理解基礎,便於調動學生對語言學習的學習熱情。對相關詞彙的記憶就會隨之加深,有了情感共鳴後,也便於本單元的寫作積累相關素材,從而提高課堂時效性。

  二、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我們更關注新教材的presentingideas部分,這部分是很大的亮點,將文化主題升級為便於學生實踐探究的呈現活動,自發性的研究學習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引發深入思考,形成個人作品和集體作品,雖是透過完成課後作業來實現presentation,但最後的課堂呈現結果,具有很高的創造性和啟發性,同時在每個單元的學習過後也促成了自己的學習成果的形成,一方面訓練了寫作,另一方面也大大提升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呈現部分將課堂交給學生,將語言學習過程變成具體的應用實踐的過程。那麼,呈現部分的成功與否,雖是整單元的一小部分,但檢驗的是日積月累的師生互動的課堂情況。

  日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我調控的能力,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創新,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質疑,並將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有機地組織到教學中。這樣不僅能立刻得到定量的教學反饋,也助於融洽師生關係,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消除隔閡和生澀。在日常的師生答疑環節,我們正確處理學生英語學習中所犯的錯誤,保護他們的自尊,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正如莎士比亞曾經說過:“讚美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沒有陽光,我們就不能生長。”關於課後教師指導環節能否順利實施,實際考驗的是師生關係。因為學生要想投入並且高質量的呈現環節,一定會遇到很多細節方面的難題,若他們能積極的去跟老師溝通,不斷的調整,定會做出令人滿意的呈現環節,增強自己的信心。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係不單純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情感交流。如何與學生溝通,如何喚醒學生積極參與語言活動的意識,這些尤為重要。使學生對教師有親近感、安全感。從而大膽而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體驗學習樂趣。為教學程式的順利實施掃除人為障礙。從而真正的把課堂交給學生,老師課後的溝通做好後,那麼課上的呈現就會順利並且高效,讓學生成為有效教學活動的中心。

  三、充分利用情境教學,緊跟教育資訊化2.0時代的步伐

  在英語教學中運用於交際的社會情境即“情境教學”。英語是一種語言,脫離了一定的語言情境,語言就難於恰當地表述,難於發揮其進行交際活動的本質作用。利用情境進行教學,可以加強語言資訊輸入,產生語言內化,做到學以致用,從而為進一步學習英語奠定良好的基礎。要巧用情境最佳化英語課堂結構,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英語課程應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全過程。根據教材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受到情境的感染,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慾,使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創設英語情境教學,主要是透過創設形式多樣的語言情境,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用英語進行練習的機會。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利用教學材料,挖掘其內涵,啟用情境,也可對教材內容的順序進行適當的調整,不受制於教材和教參,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教育資訊化2。0時代背景下,我們充分,靈活地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多看、多聽,透過模仿或創新所瞭解的內容,進行教學情境展示。在繁重的課業負擔下,學生們對有意思的課堂遊戲,還是抱有較高的熱情,基本可以做到全員投入。情境教學不拘泥於表現的形式,但核心是為了課堂的多樣性服務。總之,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藉助於多種形式給學生創造一個充滿激情、妙趣橫生的教學情境。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是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行之有效的途徑。我們高一進行了趣配音大賽,我們學校安裝了智慧黑板我們可以進行單詞大賽,片語PK賽等。

  綜上所述,雙新背景下,我們根據自己學生的特點,作出了適當的調整,讓學生更加註重語篇的背景文化知識,增強語言應用能力,為新高考的調整做出充分的準備。

  新高考新課標培訓總結10

  首先,要感謝學校給我們提供這次這麼好的學習機會,我們來到新鄉參加“新課程新高考”專業素養提升培訓。

  其次,透過兩天的學習和第三天的紅色基地現場教學,我收穫多多。透過汪才安老師帶來的《基於學生的課堂管理》,讓我深刻的感受到課堂的重要性,也深刻的感受到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管理模式。眼中有學生,研究學生,立足於學生,才能更好的開展好課堂教學。瞿洪明老師帶來的《新高考改革帶來的機遇與挑戰》讓我充分的對新高考有了全面的認識,同時也對接下來的新高考有了更清晰的思考,知道了自己如何在新高考到來時應該做點什麼,做什麼更有價值,如何更好的為學生服務為學校服務。魏老師帶來的《中小學課堂診斷思維方式變革與有效教學構建》給我很多啟發和思考,讓我學到了如何構建有效教學。王紅奎老師帶來的《核心素養背景下站在課程的高度教學》給我們全面的描繪出課程教學還可以這麼豐富多彩。第三天的紅色基地參觀,我看到了許多,也聽到了許多,同時也學到了許多。

  最後,再次感謝學校給我們提供這次寶貴的學習機會,我也定將本次學習收穫運用到接下來的工作中,努力為學校作出更多貢獻。

  新高考新課標培訓總結11

  2022年7月14日下午,我們伴著天公贈予的熱情,心懷豫西湯湯洛水般的積極之情來到了豫北衛水之濱求知問道,開啟“新課程新高考”專業素養提升的學習之旅,首日的學習便感果碩維寬!

  帶著付耙牯校長“認清形勢、換道超車”的目標指引,透過瞿洪明教授“新高考改革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的解讀我即隨之所思:

  首先,我們該做什麼?

  為國育人、為黨育才,為實現新時代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站好教育崗位。同時在瞿教授對新高考改革的歷程、背景、意義、問題、挑戰、思考以及我們河南新高考改革七個方面的報告中,進一步使我感到方向的明確,更令我感到“高改也是對教師的革新!”面對機遇與挑戰這把雙刃利劍,我們該做的就是堅定不移地與時俱進。

  然而,捫心自問:我們想做什麼?我們當然都不想被時所棄,而是乘著高考改革的風在破浪中超越自我,贏得未來。

  那麼,為此我們能做什麼?學習中受到了大大的啟發:教師、學生、家長,課程、選擇、賦分,報考、政策、利弊,我們能做學生髮展的導師。汪才安老師“基於學生的課堂管理”也為我們從課堂這一關的地方,提供了可以借鑑的良方技法。

  兩節課,數十頁的筆記卻讓我們看到了未來和明天的樣子和需要,帶動的思考也不只如此。

  總之學校永遠都不是“封閉地帶”,恰恰是改革的前沿陣地、前進的雲梯平臺,我們要把握機遇,做好“人師”!

  新高考新課標培訓總結12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作為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陪伴者與引路人,如何在“三新”背景下實現教育觀念、教學方法的更新與轉變以適應新形式、新發展的需要成為廣大一線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此次縣教育和體育局組織的研修培訓活動中,身為“新手教師”的我從專家、同仁的講座和分享中汲取到了更多更好的教育經驗與智慧,這對指導我未來的教育教學實踐極具意義。以下是我在此次培訓活動中的一些感悟與收穫:

  正如學科工作室李登明老師所說的那樣,我們歷史教師的身份本身就意味著一種責任與擔當,必須負責地實踐完成歷史教育,重點關切“學生應該習得哪些智慧”———他提出要關照學生的“宇宙整體認識、人格養成意識、以史為鑑意識、價值審查意識、批判思考意識和人生責任意識”等等。當然,實現這些目標的前提條件應該是教師自身的“得”與“德”,即紮實的專業素養與獨特的人格魅力。這就要求我們要保持著學習的狀態,要肯幹、能幹、敢幹、實幹,透過閱讀、思考和向榜樣學習等方式持續不斷地學習,竭盡全力去彌補自己的不足,並保持積極樂觀地心態,才能“活得快樂而有意義”。

  歷史學科教研員廖梅老師提到,當下我縣的初中歷史教學工作並不樂觀,比如專業教師、專職教師及年輕教師所佔的比例還相對較低(分別為14。6%、50%、26。4%),加之學校、家長及學生等各個層面對歷史學科均不夠重視的傳統,導致輸入到高中學段的學生的知識與素養在很大程度上就達不到要求。但是儘管困難多,希望也在:隨著近年來中考歷史學科試題在結構和思維上向高考試題趨同的探索與嘗試,未來我們的生源一定會越來越好。根據廖老師所介紹的情況,以及她對高中歷史教師提到的三點期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重視學生基礎、重視學法指導),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我對自己的教學工作沒有達成預期效果的原因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儘管我比較重視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也在學法方面做了一些指導,卻忽視了對基礎知識的落實——比如及時督促學生完成習題,帶領學生一起製作思維導圖,以默寫等方式來推動學生去記憶基礎知識(很多老師都提到了默寫和背誦,這是我所欠缺的,以後要重視起來),等等。總之,未來要更注意“分層教學”理念的落實,儘可能因材施教——有時一些看似傳統和低效的方法可能對後進生還是比較有幫助的。另外,各位老師都不約而同地強調要重視對高考試題的研究,這也是我以後需要繼續加強的地方。

  在新課程和新教材的應對方面,重慶八中的劉釗老師所分享教育教學經驗值得我反覆學習和研究:一是要鑽研和把握課標的要求;二是面對現實,轉變觀念尊重並深入研究新教材教學;三是對教材進行合理的整合,整合的方式主要包括對每課的內容加以整合、對單元內容加以整合和進行大單元整體學習的設計等;四是引導學生學會自主閱讀;五是把熱點和能力滲透到每一天的教學中去,而不是簡單的最後彙總。

  透過此次培訓活動,我對新課程、新高考和新教材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接下來就是在教學工作中的落實。

  歷史教育,任重道遠;不忘初心,行則將至。

  新高考新課標培訓總結13

  2022年7月14日至18日學校組織新高一和新高二部分老師奔赴河師大參加“新課程、新高考”培訓,我有幸成為其中一員,倍感激動。

  14日下午主要是入住酒店熟悉環境,15日、16日是專家講座,17日上午赴輝縣鳳凰山參觀,下午乘車前往裴寨村紅色景點參觀學習。18日上午離新返洛。

  17日上午我們頂著驕陽酷暑赴侯德昌文化館參觀,該文化館位於歷史文化名城新鄉市輝縣。侯德昌先生在書畫方面有著很高的造詣,在書法方面尤善隸書。用中央文史館館長袁行霈先生的話就是“其隸書早享盛名,近年復鑽研篆籀,繼正宇、苗子諸先生之後,以草篆名世。其結體如龍跳虎臥,變化莫測,其筆力直透紙背,似有千鈞之力。”

  在繪畫方面,精於山水。中央美院薛永年教授曾評之:“他的山水畫,得益於太行山,也得益於北方傳統。功力老到,結構嚴道,筆墨雄強,氣勢磅薄,有一種正大氣象。雖然大多水墨淡色,不追求堂皇燦爛,但有一種恢宏大度的殿堂之氣,代表了主流的氣象。他無論畫高山大川,逐是畫邊角近景,都高度錘鍊,丘壑雄奇,樹木茂盛,生機勃發,畫出一種陽剛之美,突出了“至大、至剛、至中、至正”的精神。這是一種超越了小我的與時代共振的精神,不是山林氣,不是書卷氣,而是一種黃鐘大呂、金聲玉振的殿堂氣。”

  17日下午依舊是烈日當空,我們一行馬不停蹄奔赴裴寨村紅色景點參觀學習。裴寨村位於太行山丘陵地帶,795口人。過去的裴寨村土薄石厚,十年九旱,自然條件和經濟狀況較差。2005年,裴春亮個人出資3000多萬元,帶領幹部群眾挖平荒山,建成了配套設施齊全的裴寨新村。2010年,張村鄉黨委政府以裴寨新村為依託,整合全鄉23個行政村、97個自然村、15000多口人建設裴寨社群。

  在裴寨村感受最深的就是裴春亮。裴春亮是土生土長的河南省輝縣市人。曾獲“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全國道德模範”、“全國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最美村官”“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裴春亮是一個自強不息、艱苦創業,致富思源、無私奉獻的“雙強”村官,是新時期農村基層幹部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優秀代表。2005年,高票當選村委會主任,後擔任社群黨總支書記。為了徹底解決當地乾旱缺水難題,個人出資5100萬元和鄉親們共同奮戰四年建成2。3公里長、容水達80萬立方的攔洪蓄水水庫,擴大高效農業種植面積,發展生態旅遊讓社群健康可持續發展。裴春亮帶領群眾經過十年的奮鬥,讓一個昔日省級貧困村成為全國新型社群建設的典範,實現了“人人有活幹,家家有錢賺,戶戶是股東”的目標。裴春亮自強不息,致富思源,決不讓群眾的信任打水漂。用無悔的付出圓百姓安居樂業的夢想。在奉獻中,他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在奉獻中,他奏響了社會進步的和諧旋律。

  經過兩天的專題講座學習和一天的參觀研學,讓我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受益匪淺,我將充分汲取此次新鄉行的營養,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在今後的教學和生活中補足精神之鈣,為對國家和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新高考新課標培訓總結14

  7月20日上午,在簡單的開班儀式後,我們聆聽了由西安文理學院舒榮教授做的題為《認同基礎上的師德構建》的講座。舒教授從國家認同,職業認同,社會認同和自我認同四個方面闡述了近現代師德的構建歷程。透過聆聽講座,以百年黨史和師德構建對社會發展作用為主線,使參訓的每位成員的心靈得到了洗禮,對師德構建有了新的更加深刻的認識。

  下午,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教師發展中心副校長呂華兵老師做了題為《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實踐與思考》的講座。呂老師以任務型教學的一則故事引入新課改的主題是由“教書”到“教人”,從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出發,對江蘇省高考綜合方案和江蘇省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進行了詳細的解讀,透過展示南京市第十三中學的影片,解析新高考背景下生涯規劃課程本土化實施方案的例項,全面展示新課標下的新高考改革歷程,對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進行了系統的分析,使參訓成員對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有了清晰的瞭解。

  透過第一天的培訓,參訓成員對師德構建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有了新的認知,收穫滿滿,感受頗多,期待第二天的培訓。

  新高考新課標培訓總結15

  很感謝河科大附中和河師大為我們提供的“新課程新高考”專業素養提升培訓,第三天不同於前兩天的理論課程,我們到輝縣進行了紅色教育之旅,從實踐中學新知。對於輝縣,我早有聞名,是集壯美太行山水和厚重文化底蘊為一體的歷史文化名城,有著中國書法之鄉、中華詩詞之鄉等美譽。作為共工故里,共城文化、太行文化等多元文化交織,與太行山水交相輝映,令人十分嚮往。

  到達輝縣之後,我們的第一站是侯德昌藝術館。在這裡我才瞭解到,原來侯德昌先生就是鑲嵌於毛主席紀念堂的“偉大的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永垂不朽”17個大字的書寫者,並且我們在新聞中看到的人民大會堂東大廳中懸掛的大型山水畫《幽燕金秋圖》也是由他主筆的。而走進館內之後,近距離欣賞他的書法作品、畫作等,我更是感受到了其作品磅礴大氣、蒼勁剛毅的魅力,再結合他從寒門學子到高校生涯,再到名冠史冊的一路艱辛,不得不佩服侯德昌先生孜孜不倦、堅持不懈、終身學習的態度,我們作為培養人才的新時代教師,更應該將這樣的精神牢記踐行,不斷傳承。

  接著我們走進了裴寨新村的習書堂,觀看了裴寨新村的建設發展歷程,親身體驗到裴寨新村跨境電商的積極發展,是“鄉村振興時代好,我回家鄉來報到”這句話的最好詮釋,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青年選擇返鄉創業,在鄉村振興的廣闊舞臺上揮灑青春、成就事業,擔當起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任,而這也是我們教育的初心。

  透過參觀黨建展覽館,我瞭解到了裴寨從省級貧困村到新型城鎮化社群的變遷,以及裴春亮書記鄉村治理的故事,深切體會到鄉村振興離不開黨員幹部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帶頭致富振興,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影響和帶動農村青年向組織靠攏。裴寨人在裴春亮的帶領下艱苦奮鬥十餘載,建設出和諧文明、溫暖向黨的新村,實現“裴寨夢”。這說明鄉村振興離不開黨員群眾,正是基層黨組織調動了廣大村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將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動力,才形成了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今天的紅色之旅讓我認識到,在今後的教學生涯中,一定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課堂中加強愛國愛黨教育,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力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