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智慧課堂培訓心得
智慧型小學語文課堂是一種創新,也是一種進步,他對學生的成長成才可以有非常積極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智慧課堂培訓心得(精選13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小學語文智慧課堂培訓心得1
一、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因斯坦說過。在激發學生學習時,學生只有樂學才能有興趣學好,如果學生厭倦學習,就會導致差強人意的效果,所以必須是在學生感興趣的條件下,對學生加於引導,學習起來肯定事半功倍,興趣是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
曾聽魏書生教師說過,“好導語像磁鐵,能夠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聚攏起來,好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可以給學生以啟迪,催學生奮進。”從魏老師的話中可以看出,教師的重要任務就是匯入設計學習,激發學生的興趣,調整學習的最佳狀態,從而把他們的注意力和思想帶到課堂上。
(二)案例分析引導學生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的《晏子使楚》這節課時,教師可提出假設,對問題加於引導,並提出:“一個人的外貌重要還是智慧知識的重要?”老師剛說完,就有學生立刻站起來回答道:“肯定是智慧知識重要。”老師給予學生大力的表揚,並說道:“同學們你們說的對,智慧知識是很重要,但是外貌也重要,外貌的美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之上。”接著,教師再加以引導,引用歷史進行更近一步地介入新課程內容:“就在春秋末年時期,誕生了一位偉大的外交家,他能言善辯,口才相當了得,以至於聞名於全世界,當人們說起他的名字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個個讚不絕口,從沒一個人因他個子矮小而笑話他,他用自己的一生來維護國家的尊嚴和自己的尊嚴,你們想不想知道他是誰?”透過這樣引導,帶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教學自然而然就能繼續發展下去。這樣既能引發學生的興趣,更能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又能使學生的情感反應達到頂端。
(三)根據課本表演,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與創造能力興趣
在學習語文教材中的詩詞歌賦時,根據優秀的作品,教師可以利用優秀的文章來引導學生透過閱讀――思考――改寫――扮演教材中的人物角色,進而提高學生創造能力的興趣。剛開始,得把學生從自主閱讀中引導角色中來,認真思考如何把故事的情節表演活靈活現,只有透過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也能對學生的創審美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起到很好的培養作用。其次,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表演起課本劇,從而在表演中獲得樂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提高他們的自主創新能力,還能提高溝通合作的能力。在編演課本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培養互幫互助合作無間的興趣,還能培養合作精神,從在在表演活動中掌握知識。
二、共建智慧型課堂
為建立智慧型課堂,我們設計了一套方案,設計人員有:大學研究人員、各學科教師還有教研員。在研究過程中,我們不斷討論,得出結果,彙集各種智慧的結晶。研究方向必須遵照兩條線索,一條明線,一條暗線。明線是“數學學科問題”,暗線是“智慧型課堂的創生”。在研究的整個過程中,貫穿“智慧型教學”的宗旨是“如何有效地協調預設與生成,引發學生的精彩觀念”的問題。這次課例研究打破了以往的備課、聽課、與評課的教學方式,根據實際情況來研究備課、聽課與評課如下。
(一)從備課的角度進行教學設計改進
智慧型課堂根據“願景試教學設計”,智慧型課堂需從“願景式教學設計”,願景象徵了教師對教學的憧憬,願景教學有著不確定性及可能性。如“既定目標”“教學步驟”“教學程式”,教學設計是針對學生的關心、課程及自我評價的探究。設計是一個開放性的教學,是對實際情境教學的豐富。從“課前分析”的三維度來加強對課程、自己及學生的研究。為了更好地研究課前分析,我們把課後的反思和課前分析連線成兩次課的紐帶。教師透過對課程和學生的反思,生成新的認識,為下一次教學做鋪墊。
(二) 從聽課的角度來了解課堂框架
完成教學設計改進後,下面就是為教學環節做研究,課例研究的人員參加課堂觀課的過程,便於共同研究課堂教學的過程,透過把每次上課都錄製下來,便於我們課後觀察及分析。透過分析課程的結構、課堂生成教學、教學設計正確地掌握學生的特點和起點,透過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和豐富的想象力,使學生經歷“數學化”的研究,利用數學概念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數形來搭建中間路徑,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難點。透過對教師觀察來研究,教師必須要認真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及傾聽學生在課堂上的回答,根據學生提供的線索來進行對教案的更改或調整,與學生形成互動。透過對學生的觀察瞭解,學生能專注地投入到學習上,掌握學習方法,體現出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的能力,在不同能力的起點、不同風格認識的學生都可以得到發展。透過對學生的觀察,發現了許多有價值的東西,有助於加深對教師、對學生、對課程的理解。
(三) 從評課的角度來分析研究方案
“評課”是課例研究最後一個環節,評課是圍繞“數學學科問題”“智慧型課堂的創生”這兩條線索來進行,撰寫課例研究報告是從四個課題方式所呈現的。評課時,除討論總體思路外,重點是抓住“預設與生成”之間的不同點,找出疑問,分析原因,經過討論後,得出課例研究報告,提出修改的思路。這不僅包括了設計思路的規整,還包括課堂上的每個環節細節的處理,其目的是為了向更精彩的智慧型課堂努力。
小學語文智慧課堂培訓心得2
一、樹立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新情感
素質教育提倡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情感。在教學過程中要想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積極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創新情感。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就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建立一個融洽、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努力建立一個全新的教學情境,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輕鬆自如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只有保證學生在輕鬆自如的課堂環境中進行探究學習,學生才能夠更加深入的將自己投入進去,才能夠更加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成為小學生的朋友,帶領學生解決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夠獲得一種情感方面的喜悅。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才能更好的卸下學習的重擔,學習才能獲得更大的突破。具體說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於傾聽學生的需求,要深入學生大群體中,與學生緊密聯絡在一起,保證學生和教師在共同學習過程中能夠產生情感方面的共鳴,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學生思維能力才能夠被激發起來。
二、改變學習防治,為學生建立自由探索的空間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教授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手段進行改革,保證讓學生懂得如何說學習,如何才能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同時這也是新課程改革的方向。小學的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改變傳統的過於重視學生知識的掌握和積累,而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實際情況培養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勇於探索的精神以及實踐的能力,重點培養學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就是要重點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要做到這些就需要教師相信自己學生的能力,要敢於放開手腳大膽嘗試,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小學生好奇和愛動的特點,對於學生自己能夠透過合作探究解決的問題,一定要交給學生去完成,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智力更好的發展,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堅實基礎。例如在講解《難忘的一課》過程中,在學生對文章中人物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後,教師應該結合課堂這個神聖位置問問學生對這一刻的感想。這個時候,學生就會根據文章的情感發表自己的觀點,暢所欲言,由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透過自身的感悟,對文章的中心思想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同時,在學習過程中也進行了有效的互動交流,提高了學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和創新能力,最終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有效互動,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程度
課堂互動是實現學生和教師之間雙向溝通、交流和學習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想很好的實現有效的互動和交流,教師在課下就需要做好充分準備工作,精心的設計教學問題和教學情境。在進行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都應該具備一定的啟發性和探究性,保證探究過程中趣味性和價值性。這樣學生在探究學習過程中才能更加具有興趣,才能更加有效的實現師生互動和學生之間的活動。在教學過程中交流和互動過程中是一個雙向的過程,透過交流,學生能夠敬愛給你資訊反饋給教師,教師再將收集回來的反饋資訊進行總結和分析,對於教學設計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時的進行修正,而不是簡答的對是非對錯的判斷。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的引導學生主動的去探究學習,大膽質疑,積極發言,這樣才能實真正的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互動和交流。例如在講解《少說閏土》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課文進行熟讀,然後對段落進行劃分,並積極的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文章進行討論和分析,特別是讓學生對文章中的細節描寫,外貌描寫進行分析和研究,對採用這種描寫手法的好處進行分析,同時還應該讓學生提出在討論過程中存在的疑問。這樣透過小組之間的合作和交流,能夠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學習過程中問題。
學生透過小組內的相互補充、相互質疑、相互啟發會對問題有一個全新的認知。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能夠保證每一位學生都有自主發言的機會,這樣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能力會更加的深刻和完整。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刺激學生多種感官神經,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和學習興趣,從而保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充滿智慧和靈動。
小學語文智慧課堂培訓心得3
作為一名一線的語文教師,在十幾年的教學生涯中,讓我逐漸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崇高,也讓我領悟到了作為教師的肩上的重擔,當前我國正在進行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此次改革是建國以來規模最大、涉及內容最全面的一次課程改革。它對廣大教師提出了全新的挑戰,從中體會到了課程改革對課堂、對教師、對學生的衝擊,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困惑.暑假,我有幸拜讀了範梅南先生的力作《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書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體會,把枯燥的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觀點闡述得生動、明白,讀來令人倍感親切、深受啟發。那些關於教育的真知灼見,值得我們一遍又一遍地閱讀、品味。
人說:讀書足以移情,足以長才.使人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養性靈。因為書中有著廣闊的世界,書中有著永世不朽的精神.雖然滄海桑田,物換星移,但書籍永遠是新的。這句話說得一點也不假,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就是一次與大師的對話,與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難得的精神之旅,同時也會讓人收穫非淺.範梅南先生說,機智是“智慧的化身”。因此,教師要做到“機智”地處理教學中的偶發事件,必須具備諸多素質和條件.我以為,以下幾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要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涵養師愛,以情促教.育人之道,愛心為先。臺灣教育家高震東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如果教育未能觸及人的靈魂,為能喚起人的靈魂深處的變革,它就不成其為教育.要實現真正意義的教育,愛幾乎是惟一的力量.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在什麼條件下知識才能觸動學生個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為一個人所珍視的智力財富和道德財富呢?只有在這樣的財富下——用形象的話來說,就是在知識的活的身體裡要有情感的血液在暢流。”記得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給怎樣的老師來培育,你自己就做這樣的老師吧!是的,老師,請把美好的笑容帶到學校,把對人與對世界的良好期盼帶到同事們和孩子們面前,像孩子一樣瞪著好奇的眼睛清點知識;把遊戲這一人類最古老的快樂的方式引入課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訓詞換成讚美,換成幽默;把那些塵封在角落裡的各種各樣的表情豐富在臉上,用你的腳尖輕盈地點地,聽腳步聲在走廊裡擊起快樂的迴響。那些特別的孩子孩子正是透過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來學習正確的;我們永遠都不要絕望,是因為只要我們充滿期待,他們或許很有希望。”“照亮學校的將永遠不是升學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東西,而是聖潔瑰麗的師道精神,是一種對孩子的不染一絲塵埃的博大的愛,和對每個孩子作為無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憫。懷著愛與悲憫,我們不放棄,絕不放棄。讓我們專著的神情告訴所有人,我們沒有放棄。”從這些話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愛心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的重要性。其實後進生同優秀生一樣他們都是祖國的希望。對於那些尚未開放的花朵,我們就應該傾注更多的耐心,傾注更多的溫暖,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他們,百花齊放才能迎來滿園的春色!
其次,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人格,嚴慈相濟。《數學課程標準》“基本理念”中的第一條說:“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課程標準》中的必須“面向全體學生”的表述是貫穿於新課程標準的一條紅線.教師要“目中有人”切實關懷每個學生,開發每個學生的潛能,為每個學生的成才提供機會。人性中最寶貴的是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賞識,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體驗人生的價值,並提升這種價值,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讓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樹,把綠陰覆蓋在他們身上;讓體罰和變相體罰遠離文明的場所.當然,作為教書育人者,也不能對學生的不良現象放任自流,寬嚴有度才是愛,做到嚴慈相濟。
第三,要有敏捷的思維,開拓眼界、拓寬思路。機智地處理課堂教學中的偶發事件,實質就是或因勢利導,或拋磚引玉,或移花接木,巧妙地把話題轉移,擺脫眼前的窘境.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有敏捷的求異思維、發散思維,才能左右逢源,化險為夷。
第四,要有豐富的學識。有句話: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我覺得不對,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一桶水遠遠不夠,要開鑿一眼泉,有了源頭活水才能勝任今天的教學。”開鑿一眼泉,就是教師要終身學習。在當今資訊化時代,知識的更新程度是驚人的.在教育教學中涉獵的範圍不能侷限於課本上的知識,還要走出課本,善於拓展相關的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融匯到教育教學活動中,保護學生愛問為什麼的好習慣,讓自己的課堂更充實、更豐富。如果教師能做到精通專業,又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並善於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和原理,就能信手拈來,馳騁自如,找到偶發事件與教學任務之間的聯絡。
讀書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師更要把讀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並學以致用,時時用全新的教學理念來支撐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讀了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影響,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還需不斷地學習以充實、以發展。
小學語文智慧課堂培訓心得4
不知不覺暑假就快要結束了,在今年的暑假中,我有幸參加了針對小學教師的xxx培訓活動。帶著略微不滿的心情出發,卻帶著躍躍欲試的心情回來。這期間的轉變開起來實在是不可思議,要我來說的話,我也只能說:“培訓老師的講課真是神乎其技!”當然,不僅是培訓老師的講課帶動了我的心,在這次培訓中的見識也讓我非常的“大開眼界”,看見了那麼多的可能,讓我心中的教師之魂熊熊燃燒,只期待著開學後能讓同學們體驗一下。
這次的培訓雖然只有短短的幾日,但是比起我自己在書中體會和學習的那些知識比起來,老師們的這些經驗對我來說實在是醍醐灌頂!對這次的培訓,我的感受總結如下:
一、在心態上
在剛開始的時候,我是真的不怎麼樂意來參加暑假的培訓。當時的我比起接受其他老師的教導,我更願意用這段時間去自己學習,在自己現在的路上去更好的發展。現在回想起來,我當時的思想實在是太過頑固。這次的培訓中,我感受到很多不同老師的不同思想,他們有的和我走的路線差不多,但是有稍有不同的轉折,有些選擇的是與我完全不同的教學路線。
雖然在路線上不同,但是都是殊途同歸,大家都是為了在教學上做的更好在努力的做好自己教師的本分。在不斷的接受和見識其他老師的教學方式後,我也不得不承認這次的培訓給了我很多的收穫,至少這麼多的見識,讓我在教學的思路上有了許多新的想法,也許好好的總結一下又是一條新的道路。
二、教學培訓
除開其他老師的經驗,培訓老師的教導才是這次培訓給我真正的驚喜。在老師的講課中,我看到了許多和我相似的教學方式,可是老師卻用了更加高明的手法,或者說是比我更加優秀的表現手法。而且在很多的地方都出現了我曾經沒有想過的新方法,一個比一個有趣,一個比一個精彩。
聽著培訓老師的講課,我實在是想說上一句:“精彩!”可惜我光是不斷的做筆記已經是非常的忙碌了。但是在和其他來參加培訓的老師們交流之後,我又見識到了其他老師對這次培訓中經驗的新看法,總結過後,我的收穫就更加的精煉了。
這次的培訓實在是收穫頗豐,不僅加強了自己教學思想,對教學的方法也是收穫了很多,總結之後,我對下個學期的教學變得非常的期待!現在看來,這次的培訓就像是一個巨大經驗聚集地,能在這裡找到這麼多的經驗和收穫實在是意外之喜,也許我真的該好好的改改自己之前那樣獨行的方式。
小學語文智慧課堂培訓心得5
在本次新上崗教師培訓中我參加了縣教育局舉辦的聽課活動,我受益匪淺,感受頗多,讓我近距離地領略到每位老師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聽課就像照鏡子,從這幾節風格迥異、精彩紛呈的英語課堂上,我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一、先進教學裝置多媒體的使用
在現代化英語教學中,黑板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黑板了。掛圖、投影儀、多媒體等的加入,使得黑板的內容更加豐富。這次的活動,老師們都運用了多媒體這現代的教學裝置,以鮮豔的色彩、活動的影象和有聲的對話,讓教學內容更形象化,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創造了一個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
二、教師們紮實的基本功,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這6位教師口語流利,發音準確,全堂使用英語教學,整堂課輕鬆、活潑。師生配合程度非常和諧。教師教態親切,教學活動設計巧妙,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平時我們在這一方面做得不夠好。
所以,聽課時我特別注意了各位老師不同的調動學生的方式。學生積極性調動起來以後,怎樣保持下去也很重要。老師在每個教學環節中對孩子的要求一定要清楚明確,難易適中。只有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時,才有可能幹好這件事;而問題太難孩子會無從下手,太易又不用思考,這都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三、教師們較高的自身素質
要重視學生的情感教育。教師自身的良好素質是講好課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證。在聽課中我發現每位老師的教學活動都很巧妙。尤其是張洪鳳老師,她的教態親切自然,設計的“猜房間”活動,吸引學生同時,加強了學生的團隊意識,是根據教學內容,挖掘教學因素,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四、注重基礎,適當拓展延伸
這次聽的課沒有想象中那麼花哨,更多的是注重教學內容,注重基礎知識。在精講精練課文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進行相應的拓展延伸。由於前面將基礎知識都夯實了,後面的拓展學生進行起來也就得心應手。
五、合理的情境設定
英語的學習要求在語境中學習句子,在句子中學習單詞。這就是說我們在教給學生一句話、一個詞時還要給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學會在一定的情境中學會用句子、詞語。這也讓學生很自然地進入課堂。我想以後多注意這一點,讓學生編對話時,給他們設立一個情境,讓他們更好的發揮,也讓他們明白如何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去。
小學語文智慧課堂培訓心得6
一、在智慧型小學語文課堂中引導學生學會思考
在智慧型小學語文課堂中,引導學生學會思考、懂得思考、愛上思考是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智慧型小學語文課堂的主要亮點之一。在我國傳統小學語文課堂中,老師對學生的教學方式主要是“灌輸”。也就是說,在小學傳統語文課堂上學生並不需要思考,只需要接受,而這種教學模式很容易導致學生思想上的僵化,從而使得學生成為一個不懂得變通的“機械人”,而這樣的教學是不符合智慧型課堂的教學目的的,同時也是非常失敗的。因此,為了使得小學語文課堂實現傳統到智慧型的轉變,老師應該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學會思考,透過思考將課堂上的知識轉變為自己內在的智慧。
比如說在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告別童年》教學中老師在教會學生課本上的基本知識(如生字、詞語等等)之後,可以聽出若干個思考性問題讓學生進行自主反思和思考,如“什麼是童年”、“自己的童年是什麼樣的”、“童年對於自己、對旁人來說有什麼樣意義”、“在自己的童年生活中自己領悟到了什麼”、“自己在童年中成長什麼”、“應該如何告別童年”、“在告別童年的過程中自己會失去什麼又會收穫什麼”等等。當然,其中有一部分問題對於小學六年的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的,如“童年對於自己、對旁人來說有什麼樣意義”等等,這些問題學生在思考的過程難免會感到有些吃力,並且學生所能提供的回答都會較為稚嫩,此時,老師不應為了避免教學的麻煩而放棄對學生的引導,也不應該因為學生回答的不到位而阻止學生思考。相反,老師應該透過例舉學生身邊發生的小事,讓學生一點一點的對“童年”與“告別童年”進行深入的思考。
二、在智慧型小學語文課堂中引導學生學會創造
在智慧型小學語文課堂中,讓學生學會創造也是老師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這是因為,時代與社會對學生的要求在不斷變換,而目前時代與社會最為需要的人才就是創造型的人才,因此,在智慧型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中,讓學生學會創造、願意創造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當然,許多老師認為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就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是較不實際的想法,因為小學生各項能力均處於啟蒙的階段,而在這個階段中就讓學生進行創造性的探索,那麼其教學的效果必定無法得到較好的保障,實際上,這樣的想法是存在較大誤區的。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人人都說小孩小,其實小孩並不小。你若再說小孩小,變比小孩還要小”。
而透過陶行知先生的話可以得知,學生,尤其是小學生,他們的潛力往往是老師無法想象的,因此,在智慧型小學語文課堂上,老師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給予學生更多的空間,讓學生能進行更多的嘗試與探索,從而實現對學生創造能力的鍛鍊與培養。與此同時,在多年的實踐經驗中可以得知,在智慧型小學語文課堂上引導學生學會創造是能夠行之有效的。如在小學三年級上冊《奇妙的海底世界》的學習中,老師可以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空間,讓學生自己動手收集資料,用自己的雙眼去看一看海底世界,老師還可以組織展示小課堂,讓學生透過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去創造出自己心目中海底世界裡可能存在的生物,並且讓學生說一說原因。
三、在智慧型小學語文課堂中引導學生學會理解
對於小學生語文學習而言,只有學生能夠對相關知識有較好的理解,才可能使得學生對知識有更加深刻的記憶,而只有學生能在小學語文課堂的學習過程中對知識有更好的記憶,才更可能使得智慧型課堂的教學目的得以實現,當然,在讓學生學會理解的過程中,老師同樣應該注意對其的引導工作。比如說在小學五年級下《楓橋夜泊》的學習中,老師不僅應該讓學生更對始終所創設的情景有一定的瞭解,還需要幫助學生對古詩中使人想要表達的情感進行理解,從而實現對學生古詩詞文化素養的積累。
當然,在幫助學生理解詩中情感的過程中,因為在《楓橋夜泊》這首詩中表達了詩人泊舟楓橋之夜心緒不寧,倍感悽清寂寥之情,但是因為學生個人經歷與生活環境的限制,學生往往不能對書中的情感有較好的體會,此時,如果老師對古詩中的情感進行平鋪直敘,那麼學生必定會對知識理解不到位,而如果老師能夠利用多媒體等多種技術對學生進行理解的引導,那麼往往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智慧課堂培訓心得7
首先、智慧的課堂需要有智慧的教師。
智慧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讓學生成長為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
尊重學生表現在:
一是緊扣考綱,緊扣教材,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智慧學生紮實地掌握考點知識,富有實效;
二是生動活潑,飛揚,課堂有樂趣、有笑聲,讓學生願意去學習,師生互動。
一個墨守成規的教師會阻礙學生個*的發展,扼殺學生的童真、天真,時代需要我們作為學生智慧成長的引導者、促進者和自我智慧成長的反思者、實踐者。作為一名教師不僅需要廣博和專精的知識,更需要機敏、豁達的智慧,要用智慧的心靈去點燃學生智慧的頭腦。葉讕先生在論述智慧型教師的特徵時認為:“智慧型教師具有把握物件實際和麵臨的情況作出決策和選擇、調節教育行為的魄力”,“具有使學生積極投入學校生活、熱愛學習和創造願與他人進行心靈對話的魅力”。
其次、智慧課堂是一項紛繁複雜、沒有定格的教學模式。
智慧課堂要提高學生能力,要寓智慧於德育之中,學會做人的道理,使學生心理健康,健全學生人格,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智慧教育不僅是一個智力範疇,也是一個倫理範疇,“有一種智慧叫師德”,就是從倫理學的角度來強調智慧的內涵,特別是教育智慧。教師除了要具備,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工作外,還要有良好的師德形象、崇高的理想、強烈的責任心去影響學生,還要用耐心、細心去智慧教育每一位學生,全身心地投入,真誠地對待學生,只有這樣才能收到潛移默化的智慧課堂教育效果。著名特級教師薛法根認為:教育智慧是在教育過程中自然生成的,是教師與學生在課堂生活中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它不僅僅是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機智,還有教師的教育品格!
教師在課堂上表現出的智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教學設計的智慧、課堂語言的智慧、把握的智慧、臨場應變的智慧等。
總之,智慧課堂不是簡單的知識學習的過程,它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是不可重複的*與智慧綜合生成的過程。上好智慧課堂,教師只有如醉如痴地鑽研教材,如琢如磨地研究教法,讓自己的智慧教學逐漸豐富起來,最終才能讓學生喜歡。願智慧課堂之花開滿每個校園!
小學語文智慧課堂培訓心得8
一、智慧課堂應該為學生創設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
老師要使自己與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形成良好、和諧、民主的關係,老師要成為引導學生學會尋求知識、吸收知識、運用知識的嚮導和組織者,成為深刻理解學生觀點、想法和情感特徵的知音。這樣,學生就能以極大的熱情、飽滿的情緒投入到教學過程中去,課堂氣氛就會異常活躍,學生就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才能讓學生的生命活力在課堂上盡情綻放。
二、智慧課堂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有體驗科學的機會。
科學的學習過程,應當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性活動的過程,它應當包含豐富的過程性目標。我們老師在教學中,著重是引導學生在觀察、實驗、操作、思考、交流和實踐等探究活動中感悟方法,進而有序而且有條理地思考,用心去體驗學習科學的過程,要相對重體驗輕結果,以利於學生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絡。尤其是初中生物的許多探究性試驗,摒棄以往的傳統的做法,中規中矩的驗證性試驗已經調動不起學生的興趣,啟動不了他們思維的火花,限制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空間,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的創設情景,讓學生試著自己提出問題。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應試教育的最大缺陷就是教師致力於幫助學生尋找結論,並把這個“結論”原原本本地灌輸給他們,從表面上使那些現成的問題得到看似最圓滿的解決。這種教育的`惡果,就是在客觀上忽略了學生自己的發現和創造,忽略了學生獨立自主的研究和探索,使學生能夠得到的東西不但老化而且僵死。因此,生命化課堂倡導讓學生主動學習,探究性學習,的確是順應了教育教學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有利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三、智慧課堂應該為學生創設思考的空間和時間。
老師要敢於創新,敢於改造教材,嘗試新的教法,解放課堂、解放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主自發地參與、投入學習,淡化教師課堂的主導地位(不是不重視教師的主導地位),把更多的主導權給學生,把課堂交還給學生。我越來越覺得現在的學生要比以往更聰明,更有創造力和想象力,我們作為教師,更要以學生為本,為學生創設思考的空間和時間,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採取一切方法與手段,發展學生的思維,調控學生的情緒,讓學生的創新火花、靈光一現的思維碰撞都無比完美的表現出來。
四、智慧課堂應該是自然生成的常態下的課。這樣的課不完全是預設的結果,
在課堂上有師生之間真實的情感、智慧、思維、能力的投入,又有相互的討論、思維的碰撞,還是師生相互的構成,並生成出許多新的東西的過程,其中有資源的生成,又有過程的生成,是豐滿、平實、真實的課。
五、智慧課堂應該注重學生有效學習,關注課堂效率。
一堂課的效果如何,應當首先關注學生學的如何。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體現在學習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體驗學習過程,學生是否在原有基礎上取得進步和發展;教師教學的有效性體現在能否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對知識的主動建構,注重過程教學,改變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我們教師應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儘量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儘可能多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具有一切為學生髮展的思想,運用科學的教學策略,儘量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選擇合適教法、努力地追求有效的課堂教學,使他們樂學、學會、會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六、智慧課堂注重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是在教師引導下的探索,教師不僅要精心設計自主探索的情境,而且要關注學生探索的過程和方法。學之道在於“悟”,教之道在於“度”,教師要處理好自主與引導,放與收,過程與結果之間的辯證關係。對於那些學生透過努力能探索能解決的,應大膽地放手,放的真心實在,收要收得及時自然。如果只放不收,只是表面上熱鬧,收效甚微。如果失去教師有價值的引導,學生的主體性也不會得到充分的發揮。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都是學生學習的方式,二者沒有優劣之分。教師在教學中要使二者相互滲透,相輔相成,讓學生在探索過程中形成自己對數學的理解,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逐漸完善自己的想法,一定會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既發揮個體作用,又發揮群體效應,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教材與教學參考只是作為教學活動重要的參考資料,而並非唯一依據,老師必須根據教學環境、學生實際,結合自身吃透教材,對教材進行增、散、調、補的深度加工,靈活的處理學習材料,設計出獨具匠心的教案,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生動性。
總之,評價一堂課的好壞重要的是看透過這堂課的教學,學生究竟學到了什麼知識,受到了多少啟發,能對學生產生怎樣的影響,學生是否得到了發展。我們老師需要從教育理念、學科知識、教育機智、教育手段和課堂細節等方面充分準備和思考,對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都要考慮到位,在課堂上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做到預設與生成的統一,確保生命化目標的早日實現。
小學語文智慧課堂培訓心得9
近幾天我學習智慧課堂相關資料,真是讓我受益匪淺。一直以來人們賦予了教師各種美好的稱呼,如先生、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辛勤的園丁、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等。實際上這些詞都不夠恰當,因此現在又出現一種新的題法,稱之為“智慧型教師”。與之前的提法相比,這是一次質的飛躍,是從傳統型走向現代型,從封閉型走向開放型,從理想型走向理想與現實結合型,從“權力型”、“放任型”走向人格型的教師型別。
我從事小學教學工作已有些年頭,我一直在全身心地投入,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進。但是我發現了自己努力的結果並沒有帶來學生的發展和飛躍,我彷徨、猶豫、迷茫……一直在尋找的答案。在學習了智慧課堂相關資料後,使我在平常教學中的問題暴露無遺。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我一直扮演著傳統型教師的角色,傳統型教師用時間和汗水教書,師生苦累,學生知識面窄,職業枯燥,缺乏職業快樂感。而智慧型的教師會讓孩子們在學習中充分體會參與的快樂,合作的愉悅;會與孩子們心靈溝通,情感交融,人格碰撞;使孩子們備受激勵和鼓舞;使抽象的數學課不再枯燥乏味,而變得妙趣橫生……教育的真諦在於啟迪智慧;智慧型教師充盈著自由的快樂,當人以功利化的心態去應對周圍的世界,去從事一種職業時,他自身也就被功利化了,他與這個世界只是實用主義的關係,職業對他而言始終是“他之國度”,他無法沉浸其中,也無法領略其中的意義。智慧型教師超越了單純功利的追求而達到了自由的境地。這首先建立在教師的職業信念基礎上。
但僅是低層次的需要,教師還有從職業中獲得快樂、充實人生、實現自我、感受自由的需要。一旦教師從職業中體驗到了自由,他就把原本陌生於己的外在世界轉換成了屬我的生活世界,就於職業之間建立起活潑、豐富的聯絡,就會感受到生活的完滿和意義的充盈。我們教師要下定決心向智慧型教師邁進,不再做那個“平面教師”,而要做一個具有創造力,有高尚的人格,充滿情和愛,不僅給予孩子們智慧還能給予他們力量的“立體教師”。
社會的發展,需要我們不斷地充電,不斷更新觀念,願我們都努力成為智慧型教師。
小學語文智慧課堂培訓心得10
智慧的課堂需要有智慧的教師,作為一名教師不僅需要廣博和專精的知識,更需要機敏、豁達的智慧,要用智慧的心靈去點燃學生智慧的頭腦。智慧型教師的素養建構應是多元的,廣泛的。首先,智慧型教師必須有教育智慧。掌握教育好學生的科學方法和藝術,特別是在轉變後進生和問題兒童方面有一種特殊的本領和能力。能抓住學生的閃光點。觸及其靈魂,挖掘其潛能,充分調動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髮指最佳教育效益。
其次,智慧型教師要有教學智慧。有較高的教學機智,有較強的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能在課堂教學中隨機應變、遊刃有餘。不但在學生的質疑問難中對答自如,而且在學生的批評建議中從容不迫,顯示出高度的教學智慧。
其三,智慧型教師必須有科研智慧。要掌握較高的科研理論,要有較濃的科研意識和科研興趣,要有較強的科研能力。
其四,智慧型教師要有管理智慧。不但要有管理班級、管理學生的智慧,而且還要有管理學校、管理校園的智慧,並在管理中不斷顯示自己的才華和智慧。
其五,智慧型教師還要有創新智慧。不但要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而且還要有創新思維,創新能力,並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髮現新問題,探索新途徑,提出新觀點,總結新經驗,取得新成果,能敢於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走出自己的一條自主創新之路。
智慧的課堂要求有和諧的人際環境。課堂上老師不是居高臨下的,學生不是被動接受的。老師對學生應該真誠地表揚,熱情地激勵,公正地評價,善意地批評,誠懇地指點;學生與學生之間應該友善地相處,平等地交流;學生對老師應該地坦誠地尊重,但不盲目地迷信。
智慧的課堂,要求我們解放課堂,解放學生,解放教師,讓課堂呈現創新的活力。要重視學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但也要防止盲目的創新一味的生髮隨意的自主和形式的整合。因此,在智慧的課堂中,老師仍然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離不開教師的精心策計,靈活誘導和推波助瀾。在智慧的課堂中,學生應該是探索者、實踐者和發現者,學生不僅學到知識和本領,而且學會學習。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在組織學生學習時,要努力處理好自己的角色地位,重視引導學生質疑、調查和探究,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在今後的學習中我將繼續努力鍛鍊自己爭取做一個智慧型的教師,會抓住時機,進行渲染、鼓勵、挖掘,使這無法預約的精彩成為學生思維碰撞的又一個平臺。
小學語文智慧課堂培訓心得11
如何讓我們的教育充盈智慧呢?我認為,我們要做一個智慧型教師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美國心理學家吉諾特曾說過這樣的話:在經歷了若干年的教師工作後,我得到了一個令人惶恐的結論:教育的成功和失敗,我是決定性的因素。我個人採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緒,是造成學習氣氛和情境的主因。身為老師,我具有極大的力量,能夠讓孩子們活得愉快或悲慘。我可以是製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啟發靈感的媒介。因此,做一個智慧型教師尤其重要。
一、做智慧的老師要心中有愛,做一個有愛心的人
平時懂得愛自己,愛家人,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有一顆樂觀豁達的心,有一種與人為善的情懷。在教育工作中是植根於愛的,是心與心的交流。教育家陶行知曾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裡發出來,才能打到心靈的深處”。有了愛,就有了寬容,有了同情,有了鼓勵,用“心”去愛,學生的心智就能健康成長,教育就能走上陽光大道。
教師的愛,物化、外顯在日常為人處世、教學言行中,其實就是師德的具體表現。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是學生的道德楷模。正如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者的崇高道德品質是教育獲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所以,師德是教師職業之魂。教師應在學生中樹立和藹可親的形象,以博大的胸懷、真摯的感情對待學生,這樣,可以使學生尊師、親師、信師,很自然地產生對教師,所教學科的熱愛的感情,也更樂於接受教師的教導。反之,如果教師高高在上,處處以命令口吻要求學生,要學生絕對服從自己,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受到壓制,學習的主動性也就受到了限制,他們有什麼想法、創見,自然不會表露出來。所以,對待學生,尤其是對待學困生,宜多用商討、肯定、讚揚的語氣,不用命令、否定、貶低的語氣對待學生。比如,一位膽小的學生敢舉手回答問題,這對於他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突破,即使他的回答聲很小,也要抓住這個契機肯定他的進步。以後學生就會逐漸大膽起來了。只有在這種輕鬆和諧的氛圍中學生才能主動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去。
二、做智慧的老師心中要有效率,做一個講究效率的人。
效率是關鍵,要看耗了多長時間,投入了多少,收穫了多少。教師也一樣,應從自己的講課、自己的教學開始講效率。好教師,不應該拖課,要把課間10分鐘還給漸漸失去童年樂趣的孩子,更不應該無端占課,影響孩子的全面發展。好教師,應該是輕負擔,高效益,不能加重學生的學業負擔,讓學生讀死書,死做習題。教師不能因為勤勞的工作態度而掩蓋自己無能的工作能力,因為勤勞的工作態度對學生造成的傷害或許更大,這不是真愛,而是傷害。想想我的教學生涯,有時無端的拖課,無端占課,覺得自己比別的老師付出的時間和汗水要多,殊不知這是在浪費孩子的時間,是一種沒效率的表現。浪費時間就是謀財害命,要還給孩子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三、做智慧的老師心中要求發展,做一個有追求的人。
教學是一項創造性很強的工作,需要教師不斷更新知識,充實自我。智慧的教師,就應該如同一盞璀璨亮麗的霓虹燈,注意不斷補充自己的能源,在照亮別人、幸福他人的同時,也溫暖著自己,幸福著自己。
首先要養成閱讀習慣。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的工作效果“取決於他的知識和素養,取決於他讀什麼書,怎樣自學和怎樣充實自己的知識”。 只有讀書,才能避免生命之河在已經逝去的生活裡往復迴圈而成為一潭死水。
其次要養成思考習慣。我們教師經常要學生思考,經常對學生說:“學而不思則罔”,可我們老師常常忽視了:教而不思也“罔”呀!思考就是對教育的關注,對教育過程的研究。
另外,就要養成書寫習慣。教師要教書,更要書寫。用“教育敘事”記錄自己的教育經歷,用“教育隨想”表達自己的教育感悟。
教育,因無私的愛心和無私的奉獻而崇高;教師,因高尚的品德和忙碌的身影而美麗。總之,我們要做一個智慧的教師就必須具備:熱心、細心、耐心、信心、恆心,讓這些星匯聚一個心——“愛心”。
小學語文智慧課堂培訓心得12
“智慧課堂”的學習,讓我受益匪淺,觀當今社會的各個方面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充滿了機會與挑戰,而知識則是我們面對這一切的籌碼,學習“智慧課堂”勢在必行。
一、抓住一切可利用的空閒時間來學習
由於這次學習的主體都是教師,工作都很繁忙,能專門用於學習的時間是少之又少。於是我利用課餘時間,進行了學習。我個人認為:學習時間的長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否則,可能利用一天的時間學習到的東西還沒有一個小時學到的東西多。學習就是要學習課程中的重點,抓住重點用心體會,思想上不要開小差。有時候一個問題可以分成幾個小問題來學習,每次根據時間的長短只學習其中的一到兩個小問題,不要貪多,貴在堅持。
二、經常與各位優秀的教師進行交流
我們組的教師在課餘閒聊的時間裡,轉移了話題,“智慧課堂”為我們的聊天提供一個有價值的話題,我們老師相互之間進行學習與交流,這樣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可以讓自己更好的掌握各種教學生的方法以及如何與學生更好的相處等。
三、教師的角色定位
教師在新課程中的角色應是:課程價值的思考者、學科專業的播種者、學生髮展的促進者、合作探究的協作者、資源保障的服務者、終身發展的示範者。相應的教師的專業生活方式則為:研究——實踐——反思——合作。我們可透過在汲取學生時代的經驗的同時,透過在職培訓、自身的教學經驗與反思、和同事的日常交流、參與有組織的專業活動來促進我們自身的專業成長。
總之,透過本次的學習使我感受到: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透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這才是課改的最終目標。因此我想在今後的工作中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敬業精神。工作中要不斷尋求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結合,使自己做一名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
小學語文智慧課堂培訓心得13
一、智慧課堂,定是富有趣味的課堂
智慧課堂,興趣是保證。的確,學習更多的是學生的主體行為,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習的內部動機,若學生對語文學習喪失興趣,哪怕教師講的天花亂墜,那也是“獨角戲”,對學生毫無益處。相反,若能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學習過程中,學會自主學習,學會探究,知識構建也就順理成章了,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也才有了基礎。為此,要構建智慧課堂,對學生興趣的激發尤為關鍵。
要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首先得體現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在課堂中尊重並關心學生,多鼓勵學生,以此而搭建起良好的師生關係。其次,要注重以情境為媒介,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而藉助多種手段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入到探究活動中。如《歡樂的潑水節》的閱讀,以影片展示潑水節的盛況,讓學生融入其中,再引入潑水節的來歷,引導學生閱讀。又如低段識字教學中,以卡片、遊戲等方式而引導學生參與,在活動中感知、識記,學生興趣會更加濃厚。
二、智慧課堂,定是學生自主的課堂
小學語文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構建智慧課堂,提倡讓學生自主參與到語文學習過程中,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從被動的接受學習方式中解放出來。語文教學中並不是教師講多少學生就能接受多少,更多的是要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讓學生能學會自主學習,這才能為學生今後的學習奠定基礎。同時,自主學習也可為課堂中的合作打下基礎,促進課堂生成。
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過程中,課前預習是極為重要的環節,為提高自主學習的有效性,語文教學實踐中要注重以目標和任務作為指導。以《大作家的小老師》為例,課文講述的是著名作家蕭伯那和蘇聯小姑娘的故事,那麼,在自主學習中,對蕭伯那的瞭解不可少,對課文的內容感知不可少,對生字詞的學習不可少,自主學習中解決了這些基本問題,課堂中再以問題引導學生展開探究,方可讓學生更好在事件中感受肖伯納嚴於律己的可貴精神。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不僅要最佳化課堂教學設計而促進學生構建語文知識,還得關注學生的習慣培養,這樣方可讓學生更加自主地投入到語文學習過程中。
三、智慧課堂,定是充滿探究的課堂
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是一種典型的“授受式”的教學,而智慧課堂所提倡的是要讓學生去經歷,在探究中獲得豐富的體驗。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注重以豐富的活動、問題去引導學生,讓學生從接受學習轉變為探究學習。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為更好地提高課堂探究的有效性,不僅要加強問題設計研究,還要注重結合學生的探究情況而對學生做出相應的指導,畢竟學生的認知有限,如果不輔以教師的指導,學生在探究中很可能偏離主題,也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以《愛因斯坦和小女孩》的教學中“相撞”環節的探究為例,先引導學生找出小女孩對愛因斯坦外貌的印象的句子,即“嘿!這個人簡直就是從我的童話故事書裡走出來的。”採用角色置換的方法問學生如果是小女孩當時會是什麼樣的心情?(奇怪)追問“為什麼會是奇怪呢?”由此而展開對愛因斯坦的形象描寫分析。由問題“這是一個怎樣的老人?”而引出“奇怪”,“為什麼被撞還要致歉?”“從中你體會到什麼?”由問題逐層引導學生探究,在教師的點撥下而對愛因斯坦的形象形成整體感知。如此,語文課堂不再是教師的“獨角戲”,而是師生互動的“合奏曲”,教師“導”而學生“學”,真正讓學生去經歷並學會。
四、智慧課堂,定是具有發展的課堂
智慧課堂所關注的是全體學生的發展,即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的確,教育並不是為個別人而服務的,而是為全體學生而服務的,語文教學要提高的是全體學生的語文素養。在這裡,必須摒棄傳統觀念的束縛,重新定位發展的概念。發展不是以成績來定優劣,而是要以學生自身的基礎為基準,透過過程來看學生是否在學習中得到了進步。
要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得到發展,首先的以平等的眼光來看待學生,能客觀地看到學生的差異,在目標定位、過程設計、練習等過程中因材施教。其次,要學會發現學生的優點,多給予激勵,這樣方可讓學生喜歡語文,積極參與。如有的學生書面表達能力可能差些,但口語表達能力卻較好。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表現而及時給予學生激勵,讓學生髮揮自己的長處,這樣才能讓學生獲得自信,取長補短,更好地參與到語文學習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