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袁隆平的一封信800字(精選17篇)

寫給袁隆平的一封信800字

  寫給袁隆平的一封信800字(精選17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書信了吧,書信是一種用書面的形式向親人、朋友、同志問候、談話、聯絡事宜的應用文體。你知道書信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寫給袁隆平的一封信800字(精選1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寫給袁隆平的一封信1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我是一名來自北京師範大學青島城陽附屬學校的學生,我樂觀開朗,是個愛笑的孩子。

  在開學後,我轉到了這裡,看著開心農場的稻子慢慢成熟,我想到了您的"超優千號"。它是不是也成熟了呢?在我們種植、育苗的時候,它也在生長吧。不過相比於經驗豐富的農民伯伯,我和同伴們實在是業餘:水量不知道,移苗的間距不知道,就連水也用的地下水……還好有家長們幫忙,老師自己也查資料,時不時的組織我們照顧水稻。現在,稻田裡不僅有水管,而且還搭上了白霎霎的"天網″。今天是我們班收穫的日子。我想到了觀察水稻的日子,在那些日子裡,我見證了只有小腿高的稻子如何抽穗、開花、結出一粒粒的稻穀,也留下了許多的美好回憶。

  您知道嗎?在觀察水稻時,我時常想起你,想起您那兩個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你那為夢想而奮鬥的精神總讓我欽佩不已,尤其是您在南紅良種繁育場時,當助手發現了"野敗"一一株天然的雄性不育株野生稻,併發來電報時,您正在遙遠的北京開會,卻連夜趕火車奔回海南島,仔細檢驗它的真偽。那需要多少精力呀,在北京開會已經有些累了,連夜趕火車,仔細檢查會雪上加霜。而您卻為了夢想賭上健康,讓自己無怨無悔。又為了改進雜交水稻,一直奮鬥了22年,將自己最好的年紀獻給了研究。這還不夠,你把安逸的老年都獻了出去,90歲高齡,您的辦公桌上依然資料成堆,別人在享受,你卻在努力。您是"活到老,學到老"的典範。

  青島,一個美麗的城市。它擁有約50萬畝的鹽鹼地,對海水稻的研究可謂是如虎添翼,這裡不缺少人才,也不缺少雜交水稻接班人,研究者可能會變,但是一代一代接力,總會完成您的夢想。在一萬人中,總會有偉人出現,創新、探究。您的三個月,影響著青島,影響著全球,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邁步向前。

  青島,正翹首以盼,期待著您的到來!

  祝您身心健康,夢想成真!

  xxx

  20XX年10月30日

  寫給袁隆平的一封信2

親愛的袁爺爺:

  您好嗎?

  有人說:“有些人。偉大到讓我們以為,他們沒有生老病死。”我從未想過你會離開您的稻田離開我們。記憶中的您,依然是書本里的模樣。那時,您彎腰站在稻田裡,手中捧著金子般耀眼的稻穗,開心地笑著。某一瞬,記憶彷彿永遠定格在了那-刻。

  您是神農。一生為人民的溫飽問題而努力奮鬥。您說過:"我一直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在您的夢裡,試驗田裡的雜交木稻長得比高梁還高;穗子比掃帚還長;顆粒像花生米一樣大。微風拂過,稻浪此起彼伏,而您就坐在稻田裡聞著清雅的稻花香,享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

  您還說:"中國人的飯碗要申牢掌握在自己手裡。”於是,您把對祖國的熱愛都包含在了一粒粒飽滿的稻穗中。從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到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再到建立超級雜交水稻技術體系,您的每一項創舉都令世人讚歎。“民以食為天”,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對糧食的渴望,而您將畢生所學都融進了一粒種子裡,用它改變了世界,幫助14億中國人解決吃飯問題。水稻畝產量從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多公斤,這更是在向全世界宣佈:中國人不僅能養活自己,更能為解決世界糧食問題作出巨大貢獻。而就在今年5月9日,媒體報道。袁隆平雜交水稻團隊再創畝產1004.84公斤的佳績。

  您的一生簡樸地出奇。作為名人,您不但沒有奢侈浪費,反而過著比普通人更節儉的生活。有一次去香港作報道,您只是在路邊攤上買一條十元的領帶戴上,就美滋滋地走去了會場。在街邊遇上十二元的襯衣,您就會毫不猶豫地“買上一打”。一件二十五元的襯衣,一條三十元的褲子,您一穿就是三五年......在勤儉節約的這件事上,您已經做到了極致,不得不讓我們欽佩。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我知道,雖然您永遠地離我們而去了,但您的精神一定會薪火相傳,年輕的一代會接過你的接力棒,繼續為國家復興,民族富強揮酒熱血與青春。

  此致

敬禮

  一位敬佩您的中學生

  20XX年6月13日

  寫給袁隆平的一封信3

親愛的袁爺爺:

  您好!

  太陽跌進遙遙山野,黑夜開始野蠻生長。您去世的噩耗不脛而走,悲痛沉重地壓在我的心上。此刻,我不禁想提筆給您寫這封信。

  小時候曾在奶奶懷裡,聞稻香輕飄,望稻浪滾滾,聽著關於您以平凡之力書寫研究雜交水稻的傳奇故事。

  世皆不屑,堅若磐石。曾經的您,意氣風發,志存高遠,提出了培育雜交水稻這樣偉大的構想。面對國際視為對學術理論的背叛與顛覆,甚至視其為對基本遺傳學的無知的質疑,您于堅持與放棄之間選擇了堅持。即使飽受非議,你仍堅守初心,在世界流言蜚語的千磨萬擊下,您還之以堅勁,向世界展現了堅不可摧的決心。

  坎坷重重,迎難而上。從茫茫“稻海”中任憑毒日啃食一寸寸肌膚,蚊蟲大軍一次次圍剿,到大雨傾盆之夜,惡人作祟,秧苗被毀,歷經千辛才取得的成果僅一夜便化為泡影;在研究地,大地劇烈震動,樓倒人亡,驚恐的呼救同地震的巨響交織奏成交響曲似陰影般籠罩著大地,你堅守在詩聖杜甫所吟詩句“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這樣漏風又漏雨的窩棚裡工作。您不因烈日蚊蟲,而停止四處尋找雄性不育水稻;您不因屢試屢敗,而放棄研究;您不因地震對性命的威脅,而逃離就此作罷;您不因寒冷沒日沒夜的侵擾,而放棄培育水稻。無論前方荊棘多密,狂風多猛,暴雨多烈,即使坎坷重重,您仍堅定信念,英勇地迎難而上。

  十年奮鬥,終得碩果。幾十年狂風暴雨後你終於研製出超級雜交水稻,平均畝產量一次次重新整理了世界記錄。最終您給了中國一個完美的交代,讓世界多了一次偉大的創舉。

  山因脊而雄,屋因深而固,國因您終得溫飽。曾記得您有兩個夢想:一是禾下乘涼夢,一是超級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您雖然離開了我們,但請您放心!我們在,我們定會將您的光與熱傳承下來,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努力學習,大膽創新,不斷探索,向著科學邁進。一定要圓了您的夢,為中國,為世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未來的某一天,這裡的稻穗會比高梁還高,穗粒會比花生還大。您的夢想終會實現。

  祝您

  一路走好!

  龍的傳人:XXX

  20xx年5月22日

  寫給袁隆平的一封信4

尊敬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我是英才中學高三年級的學生,您獲得“最美奮鬥者”的我認為是實至名歸。在您身上,我們新時代青年看到了“何為奮鬥”“用一輩子守護中國飯碗”。身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更應學習您的寶貴品質。為此,我想與您談談我對於“奮鬥”二字的理解。

  奮鬥,持之可以正己身,行大道。

  您曾經生活在一個飢不擇食的年代,您為了改變當下的狀況,為了讓每一位百姓都能吃上一口飽飯,用自己的一生奮鬥于田野之中,用自己的一輩子來守護中國飯碗。如今時代滾滾向前,吾輩青年更應學習這種奮鬥的精神,緊跟時代潮流,以嶄新的姿態融入到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當中去。持以奮鬥精神可以正己身生,行大道。

  奮鬥,持之可以饋鄉梓,強大國。

  馬化騰曾說過“不太相信彎道超車,更欣賞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1960年罕見的天災人禍帶來了嚴重的糧食饑荒。您目睹了嚴酷的現實,決心努力發揮自己的才智,讓農業科學戰勝飢餓的痛苦。終在1967年雜交水稻的問世改變了中國的糧食問題。現如今,您每天腳踏實地的努力奮鬥於雜交水稻的事業之上,只為實現那“禾下乘涼夢”的理想。在您身上體現的那份腳踏實地的艱苦奮鬥。我們作為時代的新生力量,應以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持以腳踏實地的奮鬥努力為祖國奉獻自己的力量。

  奮鬥,持之可以興炎黃,照四方。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您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給予世界,以自己的奮鬥成果造福四方,您這種奮鬥精神是中華民族一直具有的精神特徵,您以自己的腳踏實地照亮了炎黃精神,更為開闢民族更美好的未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青年作為建設祖國的中堅力量必須要以風華正茂,揮斥方遒之氣魄,知匹夫有責,任重道遠之現實。要意識到,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在前進的道路中,應持以奮鬥之精神,放眼未來去學習,腳踏實地去奮鬥,為新時代去拼搏!

  袁隆平爺爺,我定將您的奮鬥精神徹入我的生命中去,以拼搏精神,書寫人生新篇章!

  祝身體健康,一切順意!

  李華

  20xx年5月1日

  寫給袁隆平的一封信5

親愛的袁爺爺:

  您好!

  您為了大多數人能夠吃飽飯,在水稻吐穗揚花的時候,親自踏遍了當地所有稻田,只為找到能攻克水稻不具有雜交性這道世界難題的重要方向之一“天然雄性不孕株”。

  您為了這個樸素的夢想,不顧自己的身體,四處奔波。皇天不負有心人,您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研究出了雜交水稻,讓大多數人都吃上了飽飯。

  您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既不在家又不在試驗田,那我一定在去試驗田的路上。”雜交水稻的研發救了很多人。如果沒有您,人們現在說不定還處於半飢半飽的狀態,死亡人數也會日漸增多。如果沒有您日復一日的堅持,雜交水稻也不會研發成功,我們如今也不能過得這麼幸福安逸。

  您讓我真正懂得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詩的含義。《憫農》這一首詩我們從一年級開始學習,平時掛在嘴邊,也不知用了多少遍。可是,又有幾個人能夠真正理解詩人心中的憤懣呢?每一粒米,都是農民伯伯在烈日下大汗淋漓地堅持工作才得來的,有些人只知道吃米,卻不知道這一顆顆米飯後面,含著多少人的辛苦啊!我們又有什麼資格浪費呢?

  讀了您的那些名言名句後,我深有感觸。以前,我給自己盛飯,因為不知道自己這一頓到底要吃多少,所以一般都盛滿,可每次都吃不完。現在,我每次只盛半碗的樣子,如果不夠,再加。這樣,雖然麻煩一些,但卻可以制止浪費。

  儘管我一個人的微小努力起不了太大作用,但如果人們都能領會到您的用心良苦,我相信,大江南北都不會再有浪費的跡象。

  “禾下乘涼夢”總是能讓人想起一副愜意的景象:插滿禾苗的稻田外,一棵大樹下坐著一個休息的老人,看著一望無際的稻田,慈祥的面孔,炯炯有神的雙眼,這就是您,袁爺爺。

  祝:一路走好

  感謝您的:

  20xx年5月29日

  寫給袁隆平的一封信6

親愛的袁爺爺:

  您好!此刻提筆,心情五味雜陳。始聞您逝世的訊息,我一時沒了反應,不敢相信。我忘了,忘了您也是普通人,也有生老病死。重讀新聞,悲痛難忍,像是最親的人永遠離開了,不禁淚流滿面。

  在我心目中,您一直是傳奇一般的人物,出現在教科書裡,出現在電視裡,存在於老師的諄諄教誨中。為了讓全中國人民把自己的飯碗牢牢地捧在自己手中,您殫精竭慮,每天都掛念著試驗田裡的雜交稻,思考著下一個小目標如何實現。即使臥病在床,醒來的第一句話就是詳細詢問天氣,擔心對水稻培育有影響。您是舉世聞名的“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卻淡泊名利,甚至孫女小時候都不知道自己的爺爺是個了不起的科學家,天真地認為爺爺只是個天天看天氣預報的老頭。您身價千億,卻始終秉持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穿的是幾十元的襯衫,去的是街邊的小理髮店。您已逾鮐背之年,卻仍緊跟時代,金句頻出,笑稱自己是90歲的年齡,50歲的身體,30歲的心態,是個十足的“九零後”,從未想過退休。

  您在本可以安享晚年的年紀,是什麼力量促使您依然紮根稻田,帶領著團隊向著一個又一個高產目標前行?我想一定是對祖國的熱愛、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對事業的熱忱指引著您篤定奮進。作為一名基層黨員,我由衷地敬佩您,您是救世英雄,您是榜樣,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您!我們會銘記您的教誨,好好吃飯,不浪費一粒糧食!

  您的一生是讓人肅然起敬的一生,縱然榮譽滿身,卻仍堅持俯身黃土地,竭盡所能實現禾下乘涼和覆蓋全球夢。袁爺爺,也請您放心,我們不會辜負您的期望。您的敬業奉獻、平易近人、勤儉樸素、樂觀風趣是我們無價的珍寶。您一生擇一事,一事終一生,讓我們明白了自己身上的使命與責任。而這一切必將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青年,沿著您走的道路,完成您未竟的事業,讓風吹稻花香滿全世界。

  xxx

  日期:

  寫給袁隆平的一封信7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我在《感動中國》這部讀本中拜讀了您的故事。我懷著萬般景仰之情寫了這封信。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您不僅解決了中國糧食短缺的問題,還為世界糧食安全生產作出了傑出貢獻。一粒種子改變了一個世界!袁爺爺,這是您創造的奇蹟呀!難怪農民伯伯都親切地稱您為“米菩薩”呢!您四十年如一日,全身心致力於雜交水稻的研究。您領導研究的超級雜交稻專案正朝著畝產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標順利推進。幾十年來,我國累計推廣種植雜交稻56億多畝,每年增產的稻穀可以養活7000多萬人口,相當於全世界每年新出生人口的總和。雜交水稻還被推廣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您是當之無愧的“雜交水稻之父”!

  袁爺爺,您為全世界人民所做的貢獻,無論過去、現在、將來定是無與倫比的。總是看見您的身影在電視裡穿梭:74歲的您,依然要經常穿上水田靴,騎上摩托車到水稻田裡看一看,您是兩腿沾滿了泥點子的科學家,像農民一樣樸實。

  袁爺爺,您的雜交水稻為解決我國及世界人口的糧食問題作出了巨大貢獻,現在我們已經不但是吃得飽,而是吃得好,家家戶戶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農民種地甭交錢,政府還有補貼。可是條件好了,有的人就不愛惜糧食了。在餐廳及在其它地方吃飯,有些人往往是吃一點點,把剩下的飯全都倒掉,一點兒也不心疼。想到糧食的來之不易,我看到真是著急。雖然糧食豐收,但是我們每個人節約糧食,杜絕浪費的優良傳統不能丟啊!

  袁爺爺您用智慧育種,用汗水澆灌,用良知守望,為農民的增產增收默默奉獻。沉甸甸的穀粒壓彎了大江南北的棵棵稻杆,提起了國人的脊樑,您的精神在億萬農民心間拔節、高揚。為全人類貢獻了億萬財富。您是我心中——最了不起的中國人!

  袁爺爺,您年紀大了,又患有肩周炎,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過度勞累。

  祝您

  健康長壽!

  xxx

  20xx年xx月xx日

  寫給袁隆平的一封信8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我是北京師範大學,青島附屬學校六年級七班的學生吳星霖。

  今天給您寫信,是因為在今年的暑假,我參加了我們學校組織的“走進海水稻”活動,從7月2日到10月30日,一共123天。我們從和小稻種認識的那天,就開始啟動“海水稻實驗田”的活動。整地、浸種、細心呵護等待發芽、播種、施肥、插秧、拔草、驅蟲、澆水……慢慢陪著它們一起成長。它們從最小的一粒種子長成成熟的稻穗,過程雖然辛苦,但豐收的喜悅讓我覺得非常有成就感。這次活動真的非常有意義,讓我體會到了農民伯伯的辛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詩,正是充分表達了糧食的來之不易,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袁隆平爺爺我是透過百度和班主任老師的介紹知道並認識您的!您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致力於雜交水稻的研究,先後成功研發出“三系法”雜交水稻、“兩系法”雜交水稻、超級雜交稻一期、二期。您不畏艱難,甘於奉獻,嘔心瀝血,苦苦追求,不僅為解決中國人民的溫飽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貢獻,更為世界和平和社會進步樹立了豐碑。您夢想著水稻寬的像高粱那麼低,穗像掃帚那麼寬,顆粒像花生那麼大,這是不僅是一個您的夢,但更是所以中國科學家的夢!

  我們青島是一座美麗的城市,紅瓦綠樹,碧海藍天。最重要的是青島約有50萬畝的鹽鹼地,環擁膠州灣,非常適合海水稻的研究和推廣。海水稻的種植不僅僅利用灘塗地生產糧食,還能防風消浪、促淤保灘、固岸護堤、淨化海水和空氣,具有如紅樹林一般的生態和社會價值。我們作為新世紀的接班人,一定要學習您契而不捨的學習精神,勇於攀登、敢於挑戰!

  爺爺,您年事已高,一定要注意好好休息,愛惜自己的身體,我們非常惦記和想念您!

  祝爺爺:身體安康!

  您的崇拜者:

  20xx年10月30日

  寫給袁隆平的一封信9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

  我是來自北京師範大學青島附屬學校六年級七班的陳文娜。我們在這次的暑假裡,和同學們一起種植了海水稻。種海水稻的第一天我們把它們泡在了水裡浸泡發芽,在把種海水稻的田地耕好。隔了兩到三天後,小稻粒發芽了,我們一起來到田地,把發了芽的稻粒撒進田裡。隔了一天,稻粒發了一個兩釐米長的小芽,開始了澆水。又隔了幾天,稻苗長的有五釐米長了,我們需要給稻苗換位置了,還在一起插了秧,後來有麻雀還給他們做了好多稻草人,分別插在了四塊小稻田裡。

  經過以後多周每天都來,稻苗已經長了,有十多釐米長!我們特別開心。不知不覺,我們開學了,我們沒有辦法,每天都來所以既然家長替我們澆水。我們週六周天來看到稻苗們,那天我們來到學校的海水稻田裡,已經有幾株到苗開了花。又隔了一個周,我們給大苗蓋上了網。這次大苗全開花了,但是另有一些還未開花。花要開始授粉了,這次我們拿出了家裡大鏡。觀察了它們授粉時的樣子,不知不覺我們就要豐收了,可是現在還有。剛剛開花的但是天氣已經降霜了。

  我從老師和網路等途徑聽到的關於您和海水稻的故事。您有個追夢路,分別是禾下乘涼夢和交雜水稻覆蓋全球夢。您經過九年的努力兩系法獲得成功,又在1996年。正式立項超級稻育種計劃。四年後,700公斤的目標實現,2004年800公斤2001年900公斤2014年1000公斤。您的辦公室有成堆的資料在辦公桌上。還有眼鏡以及放大鏡。您說過“首先是眼睛,眼鏡不行就放大鏡。”您下不了田了但仍然會去到田邊去看。

  全球一共有40多個國家以及地區實現了雜交水稻的大面積種植,面積達到了700萬公頃。您和雜交水稻打了一輩子交道。青島約有50萬畝的鹽鹼地。還擁膠州灣。在2016年成立青島海水稻研究所。您為稻苗付出了一輩子,您做出了非常多的貢獻,謝謝您!

  祝爺爺身體健康!

  您的崇拜者:

  20xx年10月30日

  寫給袁隆平的一封信10

敬愛的`袁老先生:

  忽聞山河齊震動,驚之大先生辭九州。這是一個流行的世界,但是我們都不擅告別。先生已逝,晚輩謹以這篇文章向先生告別。

  昔日十里長街送總理,今朝萬米稻香別先生。常言道:世上總有人偉大到讓我們以為沒有生老病死。直到先生仙去,我才明白,先生雖是英雄,卻也是塵世之人,終究逃不過生死輪轉。

  悲哀之餘,我而回望先生一生。

  少年懷志,以驚人之魄力喊出驚世之話語:“願天下再無飢餓!”雖寥寥幾字,然其中艱苦,又有幾人知曉?前路漫漫,路途艱辛,先生不畏,十年如一日,矢志貫一生。焚膏繼晷,兀兀窮年,終得一稻解民生之苦艱。

  冷嘲熱諷,先生全然不顧,一意前行,以堅毅的意志投身水稻研究。世人詆譭,先生泰然自若,一笑置之,以博大的胸懷包容世人流言。“淺水喧譁,深水沉默”,我想那深水必定如先生豁達大度,胸藏日月。

  東方魔稻橫空出世,震驚世界,先生之名響徹雲霄。先生卻將傳奇與名譽隱於稻田之下,懷著禾下乘涼之夢,以耄耋之年,繼續漫漫求索之路。先生奮然前行,孜孜不倦,載一抱素,深扎稻田。正如先生自己所言:“我不在家,就在實驗田。不在實驗田,就在去實驗田的路上。”青絲至白雪,先生一直都在踐行著少年的誓言,先生偉跡,汗青可鑑!

  念及此處,悲傷又如海河般湧來,浩蕩不絕。

  壯哉先生一生,鞠躬盡瘁,震古爍今。悲哉先生一去,生死之別,不可復見。

  滄海桑田須臾改,先生英名恆古今。先生雖已離去,但從未遠去,始終矗立於我輩心間,如燈塔,指引我輩前行。先生雖不是日月星辰,但光芒比肩日月。先生放心,我輩定遵先生遺志,護華夏繁榮。

  或許日後有人提及先生,“國士無雙”四字得以煌煌概括先生熱淚盈眶的一生。

  先生千古,國士無雙,霽月風光,山高水長。緬懷先生,一路走好!

  此致

敬禮!

  20XX年6月6日

  xxx

  寫給袁隆平的一封信11

親愛的袁隆平爺爺:

  您好!我是北師青附六年級的一名小學生,我叫楊天怡。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我們班組織的,海水稻種植活動。從7月份到10月份,4個多月的時間,老師、同學、家長一起參與關注海水稻的成長。從浸泡種子,看種子發芽,育苗,插秧,澆灌,捉蟲,到現在的抽穗,開花,期待著最終的收穫。透過參加這項活動,我學會了許多與以往不同的實際知識;我第一次這麼長時間的參與一件事情,堅持,記錄,思考;我第一次這麼親近大自然,親近泥土,腳踩進泥土裡插秧,這些經歷我一定會終生難忘。透過自己親自勞動,也更有“粒粒皆辛苦”的體會,也明白要想做成一件事情,要面對各種困難,很需要堅持不懈。“實踐出真知”不平凡的四個月,讓我受益匪淺。

  袁爺爺,我知道您是“雜交水稻之父”。一生與農結緣、與農相伴。從開始研究雜交水稻起,你大半輩子的精力和心血無怨無悔地一心撲在稻田。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一個世界,您創造了奇蹟,將水稻畝產從300公斤提高到了1100多公斤。您滿懷信心地向世界宣稱,中國人不僅可以自己養活自己,更能為解決世界糧食問題作出巨大貢獻,農民伯伯都親切的稱呼您為“米菩薩”,您當之無愧。

  青島是我的家鄉,這裡也是國家海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這裡有著約50萬畝的鹽鹼地,如果這50萬畝地全種上海水稻,一定會對中國的糧食生產提供更多的幫助。我願接過袁爺爺手中的旗幟,傳承海水稻種植,做一名“中華小稻農”。

  我知道袁爺爺有兩個夢想,一個“禾下乘涼夢”,一個“覆蓋全球夢”我願繼承袁爺爺的夢想。大師終將老去,手握歷史接力棒的我們,理當責無旁貸的扛起使命,不負青春年華,追夢的路上,每一天都過得充實而有意義。

  袁爺爺,您是一位真正值得所有人銘記於心的英雄。所以,請允許我在此表達對您真心的祝福與敬仰!

  祝您健康長壽,萬事如意!

  此致

敬禮

  您的粉絲:

  20xx年10月25日

  寫給袁隆平的一封信12

敬愛的袁爺爺:

  您好,我想天堂也一定有稻花香了吧!有人說,“有些人,偉大到讓我們以為,他們沒有生老病死……”從未想過您會離去,因為記憶裡,您依然還是課本里的模樣,那時您彎著腰站在稻田裡,手中拿著稻苗開心地笑著。

  您是當代神農,一生為國為民謀溫飽而努力奮鬥。我知道,你生命的終結是在以另一種方式傳承發揚著。“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您的精神定會薪火相傳,年輕的一代會接過你的接力棒,繼續為國家復興、民族富強揮灑熱血與青春。

  您說:“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於是,您把對祖國愛融進了每一粒飽滿的稻穗中。從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到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再到建立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您的每一項創舉都令世人讚歎。

  “民以食為天”,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對糧食的渴望,而您將一生所學都融進了一粒種子,用它改變了世界,幫助14億中國人解決吃飯問題。水稻畝產從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多公斤,更是在向全世界宣佈中國人不僅能養活自己,更能為解決世界糧食問題作出巨大貢獻。而就在前不久的5月9日,媒體報道,袁隆平雜交水稻團隊再創畝產1004.83公斤佳績。

  您說:“我一直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在夢裡,試驗田裡種植的雜交水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穗子比掃帚還長,顆粒像花生米那麼大,微風拂過,稻浪聲此起彼伏,而您就坐在稻穗下乘涼,向孩子們講述著稻穗裡關於豐收的故事。

  您說,“哪有搞科學研究不失敗的呢?失敗就失敗,跌跤就跌跤,爬起來再幹就是了。”所以,在雜交水稻研究生涯中,你遭受過詆譭、質疑,卻從不會因為失敗而氣餒。儘管已90高齡,您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到田邊“打卡”。哪怕是在病重住院期間您還念念不忘稻子的長勢。

  入院之初,您每天都要問醫務人員,“今天多少度?”心繫稻穗的成長狀態和生長環境。記得小時候爺爺奶奶總是騙我不要剩飯不然臉上會長麻子;長大後,才知道是前輩們從未停止奮鬥才解決了億萬人民口糧問題,從今後我們要更好生活,珍惜糧食,從一粥一飯中緬懷您。

  從此,當我們仰望星空時,有一顆編號8117的小行星,他叫“袁隆平星”,在浩瀚的銀河中,照亮著我們的前行之路,我們便無懼黑暗!

  xx

  xxxx

  寫給袁隆平的一封信13

敬愛的袁爺爺:

  您好!

  首先我向您致以最誠摯的問候。願您身體健康!

  我在小學的時候,就從課本上認識了您,知道您是“雜交水稻之父”。我還記得那幅插圖的內容——您彎著腰站在稻田裡,手中拿著稻苗開心地笑著。後來,我也從雜誌、網路、電視上更加了解您的事蹟。您的研究成果,不斷重新整理水稻畝產的世界紀錄,造福全人類。您一心為民、心懷大愛、默默奉獻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從那時起,您的名字、您的笑容,便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

  如今的您,已不再像照片中的那樣年輕了。我在網路上看到的您,已是步履蹣跚、兩鬢斑白。您將自己一輩子奉獻給了水稻事業,奉獻給了全人類。您研發培育的一代代雜交水稻,讓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們解決了溫飽問題。

  但如今,一些年輕人浪費糧食現象頻頻發生。每次看到這些,我都不由得嘆一口氣。

  當今的年輕人,越來越喜歡吃漢堡等快餐食品,喜歡各種零食不離手。因為經常吃這些東西,他們忘記了最應該吃的主食、蔬菜與水果。不論是在街邊的小店還是大飯店中,經常能看到這樣的現象——“闊人”去了餐館,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點一大通,看著菜品一道一道地上來,就覺得十分氣派。奇怪的是,點菜時沒有服務員去提醒他們點的飯菜夠吃了。當那些“闊人”吃完後,有些菜幾乎沒有動過,這實在令人無言以對。

  我想,那些“闊人”在浪費時,是否應該記得,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他們,是否會覺得愧對您的努力與付出?

  幾年前,國家意識到了浪費的可怕。於是,全國上下掀起了一場“光碟熱”,各種有關“光碟行動”的標語鋪天蓋地。作為一名初中生,我認為“光碟行動”不該只掛在牆上,而是要深深地刻在心中。只有瞭解了您培育雜交水稻的艱辛,才會明白每粒米都來之不易,無論水稻有多麼高產。

  網路上,有這樣一句話:袁隆平是個能讓你真正吃飽飯的男神!在我看來,的確如此。你所研究的雜交水稻推廣至全世界,您造福了全世界。您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作為一名初中生,我無力讓所有人都瞭解雜交水稻、瞭解您。但是,我可以用呼籲和倡議,讓身邊更多的人知曉糧食的來之不易,發揚勤儉節約、嚴禁浪費的社會風尚。我想這也是您最願意看到的吧。

  袁爺爺,您是一位真正值得所有人銘記於心的英雄。所以,請允許我在此表達對您真心的祝福與敬仰!

  來自西安的初中生:

  20xx年xx月xx日

  寫給袁隆平的一封信14

敬愛的的袁隆平先生:

  您好!

  在那個嚴重饑荒與極度貧困的年代,您不但沒有隨大眾般一味抱怨,反而轉身立志:為人民解決飢飽溫存。在繁雜的勞作之餘,還能刻苦學習堅持夢想,為研發科技水稻構造藍圖策劃方案,奮發圖強嘔心瀝血直至今日,在此,我真誠地代表人民向您說:袁爺爺,您辛苦了!人民永遠感謝您、記得您!您是時代的開拓者、先驅者。

  奮鬥,體現在執著的堅守中。創造了人們豐衣足食。

  我知道您出生於一個動盪的年代,人民生活難以安定,填飽肚子成了一個大問題,而正是這樣的艱苦讓您的夢想變得更加堅定。您放棄父親為你鋪好的平坦大道,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農學,自此傾心傾情,將一生都放在了雜交水稻的研究上,用一輩子守護中國飯碗。而我們這一代,更需要擁有像您一樣勇於堅守的品質。在紛繁複雜的時代下,忠於自己的夢想,以執著為帆,以奮鬥為槳,實現人生價值。我們青年人當以您為榜樣。

  奮鬥,是不拘於時的一往無前。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當您用一口流利的英文發表演講時,我們除了震驚,便是佩服。我知道這與您的好學品質息息相關。奮鬥不是年輕人的專屬品,而是這個大時代每個人都必領具備的品性。刀不磨,會生鏽;人不學,會落後。唯奮鬥者能與時俱進,唯奮鬥者能脫穎而出。人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舞臺,少年時要敢於有夢,勤於追夢,勇於圓夢,不是傑出者才有夢,而是善夢者才傑出。以夢為馬,以奮鬥為槳,才能披波斬浪,成己志。

  奮鬥,在於將平凡的事幹出不平凡的業績。

  像您一樣的奮鬥者們,每一位都是在自己的領域裡創造奇蹟的人。您將種水稻這件事變為禾下乘涼夢的“驚天事”,為“中國飯碗”築牢較堅實的“底座”。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奮鬥不是紙上談兵,而是真打實幹,一步一個腳印,迎著光,朝著美,向前進。努力學習,這是一種奮鬥;認真工作,這也是一種奮鬥。只要是保持奮鬥的姿態,埋頭苦幹,拼命硬幹,便是奮鬥。前輩如此,後輩怎敢不緊緊跟隨。

  橋樑茅以升說:“人生不過百餘年,已走過十之八九。這一路有坦途,有洪流,幸賴橋樑以渡。橋曰何名?曰‘奮鬥’。”奮鬥的青春較美,奮鬥的強盛。

  袁爺爺,我向您學習,將奮鬥融入生命,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寫給袁隆平的一封信15

敬愛的袁隆平爺爺:

  我真不敢相信,2021年5月22日13:07,您就這樣匆匆離開了我們,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袁隆平爺爺,我是一名學生,得知您離開的訊息,我難過極了。您的離開不僅是中國的損失,更是世界的損失。因為您,我們現在才能吃上飽飯;因為您,我們這個世界近年來才不會發生饑荒,您是中國的英雄,更是世界的英雄,我向您致敬!袁隆平爺爺,老師今天給我們講述了您的許多偉大的事蹟。

  老師說,幾千年前,中國一直是個農業大國,農業科學家雖然也數不勝數,但過去由於科技所限,中國人卻一直是半飢餓或飢餓的狀態,因為那時的水稻穗短,粒小,產量特別低,所以一旦天旱雨澇,經常發生饑荒,所以古代人的平均壽命竟然只有35歲,除了經常發生戰爭的原因外,更多是因為飢餓而死。但是,是您改變了農業生產的現狀,您研究的雜交水稻能到今天能夠達到畝產998公斤,這是一個全新的產量,讓讓中國不再發生饑荒,世界不再發生饑荒,您實現了中國幾千年來的夢想!現在,您發明的雜交水稻已經在全國普及了,甚至走向世界,所以您被稱為“當代神農”、“雜交水稻之父”、“農聖”、“農神”、“稻神”等稱號,是您解決了中國人幾千年的吃飯問題,您使中國人不僅能吃上飯,還能吃飽飯,您是中國的農聖,也是世界的農聖!袁隆平爺爺,您為了研究雜交水稻,七十多年如一日,和所有的農民一樣站在實驗田裡,和所有的科學家一樣站在實驗室裡,像所有的探險家一樣走遍中國各地。您站在實驗田裡,不是為了當農民,而是為人民;您站在實驗室裡,不是為了當一位享譽世界的科學家,而是為人民;您走遍中國各地,不是想當一位探險家,而是為人民。

  袁隆平爺爺,您就像天神一樣,把金燦燦的水稻,把白花花的大米帶到了人間,您是我們心目中真正的明星!袁隆平爺爺,這兩天我看見許多影片裡的老人含淚向您告別,學生捧著鮮花,對您說著:“一路走好!”還有很多年輕人不遠千里來到長沙,只為看您最後一眼,只為送您最後一程……您是人們心中的大山,一座永遠的大山,一座永遠的豐碑,也是人們心中最好的“農民”爺爺。袁隆平爺爺,我想天堂一定是鬧饑荒了,於是神仙們就把您召回到了天堂。

  袁爺爺,您累了,也該休息休息了,我相信,您在天堂也會化作最亮的一顆星星,永遠注視著中國,注視著人類!袁爺爺,我們會在您的注視下成長,長大後,我們就成了您,為國家,為人類,做更大的貢獻!袁爺爺,您在天堂安息吧!

  寫給袁隆平的一封信16

敬愛的袁隆平院士: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您永遠地離開了我們。聽聞這則訊息,我和大多數中國人一樣是震驚,是哀痛,是長久的沉默與緬懷。

  有一種緬懷是“感恩國士,吾輩奮進”袁隆平院士既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耕耘者。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湖南農民。他常說“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不在試驗田,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田間地頭總能看到袁老默默耕耘的樣子。人們看到的袁老,總是挽著褲腿下稻田的形象,無論播種季還是收穫季。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國勳章”。即便是在獲得國家最高榮譽,袁老還是堅持親自下地檢視“第三代雜交水稻”制種情況。在成就與尊榮的背後,這恰是我們後輩需要學習他的腳踏實地的奮鬥、敢為人先的創新、鞠躬盡瘁的堅守。

  有一種傳承,是“做好種子,為國為民”袁隆平院士曾說“人就像一粒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好的精神滋養種子破土而出定將根深葉茂、枝碩葉茂。最難能可貴的就是許多像袁老這樣的國之大者,在我們心裡種下了一粒種子。種子在心裡生根發芽,我們又透過自己的努力讓我們下一代禾下乘涼,不斷延續。做一個為心中理想而奮鬥的國之大者。

  是您讓我知道什麼是“有夢想,了不起”您常說自己有兩個夢想,一是禾下乘涼夢,一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如今,水稻高產的夢想變成現實,雜交水稻也在印度、越南、美國、巴西等各個國家大面積種植。科學探索是沒有止境的,追求也是沒有止境的。活到老學到老,他的動力來自於他的夢想。袁老的這兩個夢想都是了不起的成就,如果能實現,對於解決全世界的糧食問題是重大的突破,但他的夢想又有別於一些科學家的夢想。他所從事的水稻育種,整天與泥土打交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與那些高大上的科學研究有很大的區別。某種程度上說,這兩個夢想就跟他一輩子打交道的泥土一樣樸實無華。這也正是他的偉大之處,他的夢想裡沒有花裡胡哨的概念,也很少有炫目的理論,也沒有圍著核心期刊打轉的焦慮,有的只是一顆為民分憂的心。在他的夢想裡,科學就應該成為社會進步的推動力。

  感謝您用一生,從全人類的根本利益出發,解決了世界億萬人口的吃飯問題。您放心,吾輩自強,志存高遠,必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國家,不負前人!

  此致

敬禮!

  xxx

  xx年x月x日

  寫給袁隆平的一封信17

尊敬的袁隆平院士:

  您好!小時候拿起畫筆,最喜歡畫的是藍天白雲下一眼看不到邊的田野;小時候關於秋天的作文,總是描寫成“沉甸甸的稻穗綴彎了頭,黃澄澄的像鋪了一地金子”;小時候最喜歡唱的歌謠,“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依然清晰記得書本上對您的介紹——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我畢生的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多年以來,您堅守初心和使命,讓全國人民“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您一直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和推廣,“上班不打卡,下田最快樂”,基本每天都去田地裡,風雨無阻。您常說,“電腦里長不出水稻,書本里也長不出水稻,要種出好水稻必須得下田”,到北京參加完“共和國勳章”授勳儀式回到家鄉後,第一時間就跑到試驗田檢視水稻生長情況;“90後”的您,在摔倒之前依然堅持到三亞南繁基地工作。實幹出真知,苦幹結碩果,水稻的單產和總產量得以大幅度提高。“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您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實踐為我們青年人上了一堂生動的“科技愛國奉獻”課。

  “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這是袁老您常說的一句話,您也用畢生在認真的註釋。您先後獲得“國家發明特等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改革先鋒”“共和國勳章”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等20餘項國內外大獎,您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作為新時代的我們,在學習教育中,更需要深入學習掌握博大精深的黨建工作理論、法律法規和現代科學知識,夯實紀檢監察工作的基礎,真正用豐厚的知識底蘊,不斷提升紀檢監察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家中長輩經歷過那個吃不飽飯的年代,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成為一生的習慣;您見證過國家和人民遭受的磨難,一路披荊斬棘、浴血奮戰解決了溫飽問題,紮根大地,矢志不渝。吾輩當自強,聽著您故事的孩童長大了,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定將“榜樣精神”厚植於心,外植於具體工作,始終不忘初心,胸懷赤子之心,腳踏實地,一心為民,甘於奉獻,勇於創新,繼承和追逐“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揮灑滿腔熱血,奉獻無悔人生。

  先生之風,山高稻長。何其有幸,與您在同一世界同一時間的分分秒秒。從此以後,碗中有米,腦中有你,心中有國,不辱使命,不負人民。您去往了星辰,化作那顆編號8117的“袁隆平星”,將指引著我們繼續前行……

  xxx

  日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