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跨學科活動設計方案

小學跨學科活動設計方案

  為了確保活動能無誤進行,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對具體將要進行的活動的每個步驟詳細分析,研究後所制定的書面計劃。那麼優秀的活動方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跨學科活動設計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跨學科活動設計方案1

  一、學習主題:

  傳統節日與班隊會擴充套件活動課。

  本課是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傳統節日》。在第一課時完成的基礎上,開展一節擴充套件活動課。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為了引導學生深入地去認識端午節。同時也為了營造一個健康、向上、活潑的節日氛圍,豐富班級的文化生活,培養學生活動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制定如下方案。

  二、教學目標:

  1、語文:進一步瞭解傳統節日,感受節日氛圍。

  2、美術學科:畫雞蛋、訓練學生動手操作與繪畫的能力,培養與人合作的意識。

  3、勞動學科:製作龍舟的過程中,鍛鍊動手能力。

  4、資訊科技學科:利用PPT向學生展示成果。

  三、活動過程:

  (一)介紹端午節

  1、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端午節)

  2、那麼,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3、學生生動地講述端午節的起源故事。

  (二)觀看賽龍船慶端午的錄影。

  1、看龍舟影片

  主持人:同學們,你看過 “ 龍舟競賽 ” 嗎?端午節 龍舟競渡不單是傳統慶祝活動 , 也是一項體壇盛事 ! 端午節起源於詩人屈原因不滿朝廷腐敗而投江自盡 , 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 鑼鼓聲 把江中魚蝦嚇走,而同時又把 粽子 拋進江中餵魚蝦 , 以免它們啄食屈原的軀體。龍舟競渡可說是端午節的高潮。(播放賽龍船慶端午的錄影)

  2、談談感受

  主持人:看了剛才的錄影,想談談自己的想法嗎?

  (三)製作龍舟

  現在就有請我們敬愛王老師教我們製作會動的龍舟吧!今天,我們就自己動手做,看誰的手最巧,做的最漂亮。將自己做好的龍舟送給媽媽或長輩。

  1 、拿出材料包:硬紙板、彩紙、木棒、剪刀、膠棒。

  2、將碎龍舟首尾剪裁好,備用。

  3 、剪下相對彩紙做龍舟身體。摺疊彩紙。

  4、將龍舟身體和首尾連線起來

  5、學生動手做 ,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6、展示作品

  (四)蛋蛋節

  主持人:同學們動手能力真強!今天我們除了慶祝端午節之外,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活動,那就是“蛋蛋節”!

  1、畫彩蛋

  2、展示彩蛋:把彩蛋擺成心形。

  3、撞蛋大賽:評選出雞蛋王,鴨蛋王和鵝蛋王

  (五)趣味過龍門

  主持人:同學們。看看我們班級的門,今天有什麼不一樣?

  班級前門事先佈置成了龍門的樣子。在門框上綁一個粽子。取寓意“龍門高中”。現在請同學們排好隊。依次透過前門,並高高跳起,摸一下門上的粽子,討個好彩頭。並從後門再回到班級就座。

  四、活動總結

  透過本次活動,同學們近距離接觸了端午節,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相信他們在今後的每一個端午節都會過得特別有意義。

  小學跨學科活動設計方案2

  一、主題:

  歌曲《春曉》

  二、學習目標:

  1、語文學科:鑑賞古詩,感受古詩詞的韻味與意境。能用恰當的聲音朗誦古詩。

  2、音樂學科:運用柯爾文手勢語學習歌曲的節奏和旋律,體驗兩聲部合唱的樂趣。

  3、美術學科:運用網路資訊科技,查詢符合自己心中春天的景色,並畫出來。

  三、學習物件:

  20級藝術專業學生

  四、活動流程

  同學們,說到春天,你能想到什麼呢?各種景色、詩歌。提到詩歌我們一定都能想到《春曉》這首詩吧?

  1、鑑賞古詩:《春曉》是一首家喻戶曉的中國古詩詞,出自我國唐代詩人孟浩然之手。這首詩是詩人隱居時所作,意境十分優美。詩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剛剛醒來時的一瞬間展開描寫和聯想,生動的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憐惜之情。

  匯入歌詞: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某某知多少。插入圖片和音訊為學生創設春天的真實情境,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生用傳統語文課的古詩朗誦的形式,朗誦古詩,初步感受古詩的情緒情感。

  小組討論:四人一小組,討論用什麼樣的節奏和聲音才能表達出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和憐惜兩種情感?

  製作圖譜:請學生利用網路資訊科技查詢符合自己心中春天的畫面,將討論的結果以畫圖的方式展示出來。

  節奏處理: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某某/知/多少。

  嗓音處理:前兩句用輕柔、舒緩的語調朗誦,表現見到春天的喜人景象;後兩句可重讀“落”字,表達對落花的惋惜之情。

  表情朗誦:結合自制圖譜,有節奏、有感情的朗誦歌詞。

  2、感知旋律:學生雙手開啟,按四拍子韻律左右搖擺,兩個八拍後,播放歌曲《春曉》主旋律為其伴奏。

  3、哼唱旋律:教師採用逐句彈唱的方法,引導學生逐句哼唱,體態保持前面的狀態。

  4、輔以手勢:使用柯爾文音高手勢語,逐句哼唱。

  5、學唱歌曲:學習用適中的力度、速度,連貫、柔和的氣息流動方式唱前兩句,用適中的力度,較快的速度,有彈性、更短促的聲音演唱後兩句。注意裝飾音和休止符的唱法。

  6、拓展練習:在老師的指揮下,進行兩個聲部卡農式輪唱。

  五、學習資源:

  手機、電腦,鴻合白板

  六、技術工具及應用策略:

  利用網際網路查詢,透過製作圖譜等方式進行展示交流。

  七、學習評價:

  本活動是一個“本土化”的奧爾夫音樂教學實踐,旨在感受中國古詩詞與現代音樂、美術的結合,並能用恰當的嗓音朗誦古詩、演唱歌曲。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同學們積極參加,充分發揮團隊協作能力,有條理的分享探究成果,到達了預定學習目標。

  小學跨學科活動設計方案3

  新課改要求教師改變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建立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美術教師就要運用多種教學輔助工具,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直觀視覺效果。數學,可以提供更廣闊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能在直觀圖畫的基礎上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

  (一)美術與數學教學滲透

  有一本書叫做《數學與美術》,這是一本令人耳目一新的書。作者蔣聲教授說過:“無論哪種美術作品,材質和色彩都可以千變萬化,卻總離不開一定的形狀和尺寸。形和數恰好是數學的研究物件,形和數的和諧,就會帶來美感一一美術與數學密不可分。”在倡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今天,課程融合是最好的全面發展。

  一段時間後,對學生的反饋情況不難看出,將美術內容與數學知識結合起來更有利於學生兩門學科的學習,有的學生就是喜歡發散思維,這樣更有利於這些學生的進步。原來美術基礎不太好,現在透過數學的滲透,慢慢對美術也產生了興趣,也願意嘗試各種美術作業了。

  (二)在數學中輕鬆學美術

  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更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師既要善於鼓勵學生積極觀察和敢於發現,又要因勢利導,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美術教學中,教師決不能照本宣科,因為書中的名人、名畫、學生作品、、、並不一定是學生理解的、認可的或者說是看明白的,而要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利用生動的直觀教具,運用最接近學生認知水平和生活習性的畫作去引領學生使得學生更加熱愛美術。

  現在低年級教材中有大量的圖片,例如在講授5以內加減法時,會出現許多盤子和桃子,讓學生觀察幾個桃子時,順便提問桃子這樣擺放合理嗎?那盤子有變化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桃子吃掉了,盤子裡就會少一個桃子,原來放桃子的位置就會:空出來,書上畫得多逼真,無意間就給學生灌輸了空間觀念,說不準在美術課上就會創作出一大盤可口誘人的桃子。)

  (三)在美術中快樂學數學

  數學教學“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該要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我們知道,處於小學階段的學生平時都是很喜歡畫畫,拼拼,剪剪,貼貼的,教師就可以抓住學生這個興趣,不失時機地加以引導。在教學“簡單的圖形設計”時,考慮到學生平時比較喜歡畫畫,所以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試一試,畫一畫教師課前準備的圖案,接著讓學生談談畫畫的感想並找出規律:

  ①這些圖案的設計簡單,是美術中的二方連續圖案和四方連續圖案。

  ②以某個圖形為例,講解平移,旋轉,軸對稱。看似簡單的畫、拼、剪、貼,實際上滲透著各種數學知識,到學習這些數學知識時,學生就會很有成就感,因為他早就瞭解過這些知識,並且還能說出一二來。

  總之,美術學習與數學學習有機融合,可以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因為這樣不但會使課堂變得有趣,還能在課堂上學習到其他學科知識,學生自然會很有新鮮感和成就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