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重陽節廣播稿(精選5篇)

小學重陽節廣播稿

  重陽節正值仲秋季節,金秋送爽,丹桂飄香,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重陽節廣播稿(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重陽節廣播稿1

  女:最美莫過夕陽紅

  男:溫馨又從容;

  女:夕陽是晚開的花,

  男:夕陽是陳年的酒

  合:每天,我們迎著朝陽上學,沐浴著夕陽回家,不知不覺又走進這秋風送爽、瓜果飄香的日子,迎來了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

  男:今天是20xx年10月21日,星期三,猇亭區實驗小學五彩陽光廣播站“喜迎重陽節”特別節目開始廣播了!

  女:我是播音員潘若晨。來自五(2)班

  男:我是播音員高旭東。來自五(2)班

  女: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男: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女:大家好,現在收聽的是新聞袋袋庫欄目

  女:10月13日是中國少年先鋒隊建隊60週年紀念日。猇亭區實驗小學校園裡鼓號激昂、隊歌嘹亮,隊旗飄飄。“我與紅領巾共成長”慶祝少先隊建隊60週年暨小紅星兒童團入團儀式隆重舉行。活動現場王宗英校長對新一屆中隊輔導員名單提出殷切希望,大隊輔導員揭曉九月大隊委幹部競選考核入選名單,舉行了別開生面的兒童團入團儀式:一年級148名新生新生戴上了綠領巾,代表莊嚴宣誓,成為少先隊預備隊員。隨後,集體詩朗誦《綠領巾之歌》及老少先隊員們配樂詩朗誦《紅領巾之歌》將活動推向高潮。

  男:農曆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節日重陽節,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九九重陽,與“久久”同音,含有長久長壽之意,同時秋季也是收穫的黃金季節,所以人們對這個節日曆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在此,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詩人王維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女:關於重陽節的由來,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說呢。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經常出來禍害周圍的百姓。有個叫恆景的青年,決心為民除害。他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找到了有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收留了恆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恆景廢寢忘食苦練,終於練出了一般非凡的武藝。這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罈菊花酒,讓恆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恆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把鄉親們領到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蠱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準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衝出汝河。瘟魔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香和菊花酒香氣,臉色突變。這時怛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几上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就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男: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女: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裡;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著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準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男:學校是我們溫馨的家園,我們在家裡成長,我們為家奉獻,我們共同的信念是:為

  了父母的微笑,為了老師的期盼,為了自己的將來,我自信,我能行,別人努力能成功,我靠努力同樣行。丰采大舞臺給你自信,為你喝彩!

  五(2)班蔡星宇學習薩克期已三年了,今天,他將為大家演奏一曲《xxx 》,大家歡迎。

  男:一聲輕輕的問候,會讓你感受到晨曦第一縷陽光的溫暖;一句真摯的祝福,會讓你觸控到夕陽最後一抹嫣紅……讓我們一起走上感動之橋

  女:在這雲淡山清,秋高氣爽又正值豐收的季節,橘紅橙黃,金桂飄香,令人心情舒暢。老爺爺,老奶奶們,沒有昔日你們艱苦的創業,哪來我們今天優美的校園?為了表達對您們的崇敬,我們特別獻上我們崇高的敬意:爺爺奶奶們,節日快樂!讓我們把一首《最美不過夕陽紅》送給你們。

  男:同學們,老師們,在動聽的樂曲聲中。

  女:在真誠的祝福聲中。

  男:我們的'節目也已經接近尾聲了。

  女:交出你的真心

  男:付出我的真情

  合:讓我們相會在電波中;

  女:傾訴我們的煩惱與歡樂,

  男:描繪我們的未來與成長,

  合:願“五彩陽光廣播站”伴你走過金色童年!謝謝大家的收聽,下週再見!

  小學重陽節廣播稿2

  蕭:敬愛的老師們。

  袁:親愛的同學們。

  蕭:大家好,xx小學紅領巾廣播站又和大家見面了。我是節目主持人五3班的xx。

  袁:我是節目主持人五C班的xx。

  蕭:讓我們一起進入本期紅領巾廣播的主題“九九重陽節”!xx,你知道今年10月5日是什麼日子嗎?

  袁:當然知道,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我們登高望遠,感覺天是那是那樣的藍,山是那樣的青,大地到處是金燦燦的豐收景象。置身於這樣舒適的環境中,真叫人心曠神怡!你知道重陽節登高的來歷嗎?

  蕭:知道。傳說古時候,有個地方出現了瘟魔,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就會來傳播瘟疫,讓百姓們苦不堪言。一位名叫桓景的年輕人,決心除掉瘟魔,他歷盡千辛萬苦找到山裡的神仙,刻苦得跟神仙學習武藝。一年之後,桓景就要下山了。

  袁:嗯, 是的。臨行前,神仙不僅送給他一把青龍劍,還給了他一包茱萸葉和一瓶菊花酒。回家後,桓景給每個人一片茱萸葉,讓每個人都喝了一口菊花酒,這樣大家就不怕瘟魔了。九月初九這天,瘟魔又像往年一樣出現了,桓景與他搏鬥了整整一天,終於砍下了文瘟魔的頭。

  蕭:後來,為了世世代代紀念桓景,也為了大家重新過上幸福安寧的日子,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人們便臂插茱萸,肩背菊花酒,外出登高。這便是傳說中“重陽節” 登高的來歷。

  袁:“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情”。“重陽節”自古還有敬老的含義。江南一帶,出嫁的姑娘要在這一天回孃家探親,孝敬父母和兄嫂:兒子要在這一天為老人置辦過冬的棉衣,換上鬆軟的被子。因此,“重陽節”又被稱為“老人節”,他寄託了兒女對父母、青年人對老年人的深深熱愛與敬重。

  蕭:重陽節還有哪些風俗呢?

  袁:重陽登高,是重陽節主要習俗。歷代以來,老百姓每到到九月九日,都成群結隊去爬山登山。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幹無山可登,無高可攀,就仿製米粉糕點,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藉以示登高(糕)避災之意。

  蕭:歷代詩人都喜歡重陽登高賦詩,唐代大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遠客思鄉之情,深切感人。

  蕭:重陽節還有插茱萸,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等風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種中藥植物,氣味辛烈,古人認為折了插在頭上,可以防止惡濁邪氣的侵襲;燃燻後可以避蟲害,在這“百足之蟲,死而未僵”之時,燻佩以避之,猶似端午節燻雄袁一樣,是很符合傳統衛生習慣的。

  蕭:另外,菊花是我國一種歷史悠久的名花,除重陽賞菊外,還具有食療價值。因而古人在食其根、莖、葉、花的同時,還用來釀酒。明代醫藥家李時珍說菊花酒具有“治頭風,明耳目,去痿痺,消百病”的療效。

  袁:重陽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種節令美食。明清北京的重陽花糕,“以糖面為之中夾細果。”賣花糕的小販還“頭戴吉祥字”,裝在車上沿街叫賣。

  蕭:生活就是一本書。

  袁:知識就是一片海洋。

  蕭:讓我們在書中成長。

  袁:讓我們在海中遨遊。

  蕭:讓我們一起走進《知識廣角》。

  袁:讓我們一起領略知識的力量吧。

  蕭:xx,你平時自己洗衣服嗎?

  袁:當然啦!自己的衣服自己洗。怎麼呢?

  蕭:洗衣服最難洗乾淨的就是衣領和袖口了,今天我就教你一個絕招,怎樣把汙漬去除乾淨。在衣領和袖口處均勻地塗上一些牙膏,用毛刷輕輕刷洗,再用清水漂淨,即可除去汙漬。

  袁:那我也教你一招,我們吃葡萄前先得洗葡萄,怎樣才能徹底洗乾淨呢?吃葡萄時,先拿剪刀減到根蒂部分,使其保留完整顆粒,並浸泡稀釋過的鹽水,達到消菌的效果,沖洗乾淨表面還殘留一層白膜,可擠些牙膏,把葡萄置於手掌間,輕加搓揉,過清水之後,便能完全晶瑩剔透,吃起來更安心!

  蕭:帶上你的真誠與祝福。

  袁:送去你的微笑與快樂。

  合:《快樂簡訊》溫暖你我她。

  蕭:五3班黃琦同學為蔡永豐送上祝福,祝他笑口常開、開心每一天。

  袁:五3班曹穎同學為洪老師送上祝福,祝老師工作順利、開開心心每一天。

  蕭:五3班全體同學為鬱老師送上祝福,祝她新婚快樂,越來越漂亮。

  蕭:快樂的時光總是很短,又到了和你說再見的時候了。我是這期節目主持人xx。

  袁:我是這期節目主持人xx。感謝您的收聽,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小學重陽節廣播稿3

  張:大家好!我是六(5)班的程心怡,我是張毅,今天的紅領巾廣播就由我們倆為大家主持。

  程:同學們一定熟悉唐朝大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吧: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張:大家也一定聽說過毛主席這位偉人寫的《採桑子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程:那大家知道這兩首詩中都提到了哪個節日嗎?對了,就是重陽節

  農曆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今天我倆就給大家聊聊重陽節

  張: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程心怡,你吃過重陽糕嗎?

  程:當然吃過嘍,味道還很不錯呢?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唸唸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鬆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張:新中國成立後,重陽節的活動充實了新的內容。我國重陽節定為老人節。到這一日,各地都要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鍊身體,培養人們迴歸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程:剛才我們聊了重陽節趣話,下面我們來談談本月讀書的收穫吧。大家知道哪一本書是男孩子必讀的嗎?對了,那就是《魯濱遜漂流記》

  不久之前我閱讀了丹尼爾·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書中主人公那非凡的勇氣和智慧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

  本書主要描寫的是一個19歲的少年魯濱遜出海歷險,一次因為海嘯遇險而被困在無人荒島上,孤單生活28年的經歷。他在茫然中並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敢於向自然挑戰,向死亡挑戰,一個人創造了偉大的奇蹟。最後他終於跟著一艘英國輪船重新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倫敦,結束了長達三十多年的孤獨生活。

  書中有很多做法是我們想都沒有想到的,比如自制陶罐,魯濱遜利用泥土作出了瓦器;再比如建造別墅,他靠自己的一雙手造出了可以居住的房子。雖然我們不能仿效他來製作這些東西,但是卻明白了他生活的艱辛,從而更珍惜我們現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幸福生活。魯濱遜還有著頑強的毅力,他堅持不懈,每天辛勤地勞作著,不畏艱難,與惡劣環境作鬥爭,並且堅信他可以回到祖國。終於,他感動了上天,在離開祖國35年後,葉落歸根。

  《魯濱遜漂流記》讓我學到了很多,魯濱遜的智慧和勤勞,敢於冒險、勇於開拓的精神,“星期五”的忠誠,老船長的愛心……只要我們擁有了這些品質,我想,要與別人友好相處其實也是很容易的。

  紅領巾廣播到此結束,謝謝大家收聽!

  小學重陽節廣播稿4

  甲:敬愛的老師們

  乙:親愛的同學們

  合:紅領巾廣播又準時和大家見面了

  甲:我是xx班的xx

  乙:我是xx班的xx

  合:本期紅領巾廣播的主題是“尊老敬老”

  甲:時間悄然而逝,今年的重陽節已過去多日,大家知道重陽節是怎麼來的嗎?

  乙:重陽節,起源於戰國時代,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甲:那麼你們知道重陽節有哪些活動嗎?

  乙:重陽佳節,活動豐富多彩,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甲:重陽節正值仲秋季節,金秋送爽,丹桂飄香,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中國曆代許多文人雅士,每當此時,登上高處,一面飲菊花酒,一面吟詩取樂,留下無數詩篇。

  乙:《採桑子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甲:《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乙:《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甲:《醉花蔭》(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乙:新中國成立後,重陽節的活動充實了新的內容。我國重陽節定為老人節。這一日,各地都要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鍊身體,培養人們迴歸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甲: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哪一個角落不在弘揚著敬老愛老的文化傳統?

  乙:常把老年人比作“夕陽”,雖然已至暮年,但他們也曾年輕過,也曾散發出正午時耀眼的光芒,至今仍雙手“托起明天的太陽”。夕陽的餘輝多燦爛!

  甲:古往今來,有不少偉人是我們敬老愛老的榜樣:恩格斯的父親死後留下大筆遺產,可恩格斯的弟弟卻蠻橫地要恩格斯放棄繼承權,為了不使身患重病的母親因兄弟間的糾紛加重病情,他毅然放棄了繼承權,他說:“我還會有成百上千個企業,但我永遠只有一個母親。”毛主席回故鄉時,請韶山老人毛禹珠來吃飯,並特地向他敬酒,白髮禹珠老人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澤東說:“敬老尊賢,應該應該!”

  乙:尊敬不僅表現於口頭上,而且應體現於實際中,如盡己所能去和他們交往,讓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愉快的情緒;虛心向老年人請教,讓他們覺得自己還行,從而增強自信心;和老年人一起學習,讓他們緊跟時代的步伐,放寬眼界,激發對生活的興趣……

  甲:雖然老人節已過,但我們不能忘掉尊老、敬老、愛老的良好美德,我們要時時刻刻尊敬老人,愛護老人。

  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的就是這層意思: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時也要像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和小孩。《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第二條也規定:我們要尊老愛幼,友愛同學、平等待人……

  甲:我們中華民族有著幾千年的文明歷史,尊老愛幼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為百行首”。因此,尊敬長輩是我們人類最基本的道德。現在同學們從小就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掌上明珠,得到了他們無微不至的悉心照顧。然而在平日裡,可曾孝敬過為你們無私付出關愛和辛勞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因此,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班向全校同學發出倡議:從現在開始,從自己做起,去尊敬、關愛每一個老人。

  乙:在全校開展“五個一”活動,即:在所有家庭中開展“五個一”敬老活動,即給遠方老人打一次電話,送去一個節日問候;陪老人吃一頓節日飯或送去零用錢;帶老人走出家門,為他們拍一張照片;幫助老人洗一次澡,晾曬一次衣被;想盡一切辦法幫老人實現一個願望

  甲:不管是在重陽節,還是在以後的日子裡;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社會上,我們時時刻刻都要有尊老的行為、敬老的心!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上做個好少年。

  乙: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身邊做起,從“五個一”做起,瞭解老人,尊敬老人,關愛老人,為天下的老人們能擁有一個燦爛美好的夕陽而獻上我們一份誠摯的愛心吧!

  甲:美好的時光總是那樣短暫,讓我們在下面兩首美妙的歌聲中結束我們的廣播,謝謝收聽。

  小學重陽節廣播稿5

  乙:我們將迎來九月初九重陽節,記得有一首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唐代大詩人王唯寫的,就是表達了作者在重陽節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丙:重陽節又名老人節。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丁:重陽節當天,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裡;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著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準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甲:這些都是尊敬老人的行為。尊敬不僅表現於口頭上,而且應體現於實際中,如盡己所能去和他們交往,讓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愉快的情緒;虛心向老年人請教,讓他們覺得自己還行,從而增強自信心;和老年人一起學習,讓他們緊跟時代的步伐,放寬眼界,激發對生活的興趣……

  乙:值此重陽節之際,大隊部號召同學們從現在開始,從自己做起,去尊敬、關愛每一個老人。

  1、不管老人是否有病,都應經常詢問老人的身體,遇到老人身體不適時,要主動陪伴老人去看病。

  2、要經常抽出時間,跟老人們聊天,談他們關心的事,多順順他們的心。

  丙:3、家裡有什麼活動,上公園、看戲、看電影,最好邀請老人一同前往。

  4、逢年過節過生日,旅遊出差,要記住給老人送些禮,不管買的東西價格如何,老人們都會把它看作是對他們的孝順之心。

  丁:5、對老人的合理要求,儘可能滿足他們。不能滿足時,要多作些解釋工作。

  6、老人心情不暢,情緒不佳時,要忍耐,不要任意頂撞。即使老人說錯了,也不要在眾人面前駁老人的面子等。

  甲:讓敬老、尊老之風永遠地留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裡,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幼的傳統美德,讓我們從點滴小事做起,在公交車上主動為老人讓個座,遇到老人過馬路主動攙扶老人,多去看望老人、陪陪老人,對老人多些文明禮貌,多些寬容體貼等等。讓我們的老人感受到溫暖、幸福,讓我們的社會處處充滿和諧,充滿愛!

  乙:同學們,七天的“十一”長假即將開始,為了大家都能在“國慶”黃金週期間度過一個平安、祥和、健康、愉快的節日,在此我們和同學們共同倡議:

  丙:1、在家做個好孩子。主動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各項作業,適當參加體育鍛煉,本學期有達標運動會,可根據達標專案加強鍛鍊;多看課外書和革命題材的影視作品。在家要有節制的上網,綠色上網,不進遊戲廳,錄影廳、網咖等娛樂場所。

  丁:2、在外做個遵紀守法的小公民。外出旅行要有家人陪伴,遵守交通規則,遵守公共秩序,講文明,有禮貌,不亂丟垃圾,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時時想安全,事事要安全。

  甲:3、節日期間注意衛生飲食,不暴飲暴食,不吃一些不衛生的食物以免有害身體健康。

  乙:總之,希望同學們都能有強烈的自理、自護意識,在節日期間安排好自己的時間,祝大家在節日期間平安、快樂,注意勞逸結合,調整好自己,再以嶄新的姿態投入到學習中去。

  丙:今天的點歌臺就為大家帶來這首《我們和祖國一起飛》,獻給祖國母親,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丁:同學們,本期的紅領巾廣播又要跟大家說再見了。

  甲:每一次相約,都傾注了我們殷切的期待。

  乙:每一次離別,都意味著下一次更精彩的回來。

  丙:希望我們的節目能給你帶去一天的好心情。

  丁:我們下期再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