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教學設計範文(精選5篇)

校本課程教學設計範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課程教學設計範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課程教學設計1

  一、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是充分發揮學校及周圍的資源優勢,挖掘課程資源,滿足不同年齡學生的不同需求,促進學生的個性健康化發展的課程。本學期化學組校本課程將在《生活中的化學》這一校本課程開發實施並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礎上,繼續改進和完善進一步開發《趣味化學》這門校本課程,本著“一切為了學生,培養髮展學生個性特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一學校持續發展目標,把趣味化學實驗這一活動滲透在日常教學之中,加大管理力度,採取有力措施,力求取得更好效果。

  二、課程基本理念

  1、本著滿足學生個性需求,給學生最適應的教育,讓學生最快樂的成長,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使他們真正成為一名既能全面發展,又能突出個性的合格高中生。

  2、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結合教學內容,採用靈活豐富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的實踐體驗,滿足學生興趣愛好和發展要求,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3、改變學習方式,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經歷和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校本課程的興趣。

  4、透過學習,不斷髮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具備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並能獲取新的知識的能力。

  5、建立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並重的評價體系。形成學生認同,樂於參與的激勵性評價形式。

  6、為突出校體課程的靈活性和選擇性,按季節和時令選擇相應授課內容。

  7、 課程設計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實踐為主。

  三、課程內容

  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嚴謹的科學態度、靈活的動手能力,及提升學生對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在活動中,學會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實驗操作的技能,充分發展合作精神,現將課程內容分為以下幾個教學內容:

  序言:你準備好了嗎?

  第一章:我也能做

  實驗一 環保肥皂的製作

  實驗二 化學“冰箱”與冰袋

  實驗三 雪花膏的製作

  實驗四 水果電池的製作

  第二章 舌尖上的化學

  實驗一 汽水的製作

  實驗二 自制果凍

  實驗三 各種水果的維C含量之比較

  第三章 這裡很有趣

  實驗一 玻棒點燈、黑龍攀柱

  實驗二 水下公園

  實驗三 消字靈的製作

  附錄:小實驗

  四、課程實施及建議:

  1、課程教學結構:創設情境 小組探究 彙報表演

  2、組織形式:小組合作探究制

  3、課時安排:每兩週1課時(週四活動課時間)

  4、活動地點:化學實驗室或根據需要而定

  五、具體安排:

  略

  課程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瞭解波爾多液發現、成份及作用機理

  教學重點:

  波爾多液的配製及作用機理

  教學過程:

  活動一:閱讀教材,組織學生討論,思考以下問題:

  一、波爾多液的成分?

  波爾多液是一種廣譜無機殺菌劑,用硫酸銅、生石灰和水按一定比例配製而成。

  二、波爾多液製備方法?

  分為生石灰少量式、半量式、等量式、多量式、倍量式、三倍式。

  三、波爾多液的作用機理?

  它是一種非內吸型保護性無機殺菌劑,,噴灑藥液後在植物體和病菌表面形成一層很薄的藥膜,該膜不溶於水,但在二氧化碳、氨、樹體及病菌分泌物的作用下,使可溶性銅離子逐漸增加而起殺菌作用,可有效地阻止孢子發芽,防止病菌侵染,並能促使葉色濃綠、生長健壯,提高樹體抗病能力。

  四、波爾多液的特點?

  該製劑具有殺菌譜廣、持效期長、病菌不會產生抗性、對人和畜低毒等特點。

  五、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一般情況下,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噴霧效果最好,連續噴灑2~4次即可控制病害。發病時間越長,施用效果也越差。作物的花期、早晨露水未乾、天氣陰溼、多霧天噴施後易產生藥害,噴施後遇大雨,應在天晴後補噴。在溫度超過30℃的晴天中午也應避免施用。噴波爾多液15天后才能噴石硫合劑,並且不能與其它農藥混用,在果實採收前20天停止使用,以免汙染果面造成果鏽。

  活動二:

  1、組織學生參觀果園,指導學生配製波爾多液並給果樹施藥。

  2、寫出硫酸銅與熟石灰反應生成鹼式硫酸銅的化學方程式。

  3、透過波爾多液的發現教育學生要善於觀察,勤于思考。

  課程教學設計3

  一、課程內容選取依據

  1.機電一體化技術、生產過程自動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電機與電器技術等專業的培養目標。 2.產品生產企業、各類控制工程公司的職業工作崗位。 3.前後續課程的關係。

  4.維修電工高階工職業標準。 5.根據崗位職業發展及個人發展需求,選取最新的技術作為課程教學內容,為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打下好的基礎。 6.根據課程工學結合需要,強調實際工作所需的能力培養,確保學生下企業的職業適應能力。

  二、課程設計指導思想

  以微控制器原理及應用系統的生產製造崗位及其在生產裝置中的維護維修崗位所需的技能與知識為教學內容,序化知識與能力,結合典型“案例”、“專案”組織教學,在實訓室、生產現場,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採取 “教、學、做”一體教學模式開展課程教學活動。將學生職業素養與職業道德的培養落實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為了提高課程學習質量、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安排了工學結合的教學環節,讓學生在真實崗位上工作,理解相關職業規範與標準。

  三、課程教學目標

  1、素質教育要求

  (1)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2)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3)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

  (4)培養學生運用微控制器原理及應用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知識教學要求

  (1)掌握微控制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2)掌握微控制器的故障處理和維護維修的原理、方法; (3)熟悉微控制器的的技術要求與選型依據; (4)熟悉微控制器的原理及應用知識;| (5)掌握微控制器原理及應用系統的工作原理及應用; (6)瞭解微控制器原理及應用的發展方向。 3、技能教學要求

  (1)本課程計算方法的基本問題,培養學生熟練的運算能力,除佈置適量的課外作業外,在教學過程中安排2-3次習題討論課,內容以交直流電動機機械特性計算為主;

  (2)培養學生掌握微控制器系統的基本實訓方法與基本技能,在教學過程中安排12個實驗、8個實訓專案;

  四、課程教學組織及實施

  1、教學方式

  理論課62學時,實驗課10學時,安排1周專案實訓,實施工學結合。 2、教室與實踐地點一體化

  教學地點在中央財政支援的 “電工電子與自動化專業”實訓基地的機電綜合實訓室及企業現場進行。

  3、採用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教、學、做”一體教學模式

  將課堂搬到實訓室、生產現場進行,教師邊講課,邊演示,邊指導;學生邊學習,邊動手,邊提問,實現課堂理論教學與實踐技能培養融合。將工作實際經驗、產學研成果設計成教學案例,以“案例”、“專案”為主線,組織教學內容,實現理論教學與技能培養相融合。教學過程中學生腦、手並用,迅速理解理論知識,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與興趣,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學生實踐時,除主講教師外,配一位實踐指導教師共同指導學生實踐。技能要求高的實踐內容由企業兼職教師與主講教師、實踐指導教師共同指導

  五、課程教學方法與手段

  1.課內學習

  以工作過程導向的案例教學,根據學生特點、課程特點,將課堂搬到實訓室、生產現場進行,在課堂教學中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技能培養過程融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採用案例式、互動式、研討式等多元化教學方法,透過現場演示、多媒體、計算機模擬、網路等現代教學技術,邊學邊練,注重教學效果的提高。

  2.課外學習

  課餘及雙休日工學結合 在課餘及雙休日,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實行開放式管理,學生先申請,經實訓基地管理部門批准後,可到生產性實訓基地進行“工學結合”實訓。實訓時,學生可結合典型工程案例,自主學習,教師輔導。課餘及雙休日工學結合實施分層次教學,即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與能力選擇課題。透過學生動腦設計,動手安裝、除錯,培養學生學習微控制器原理及應用系統技術的'興趣,培養學生掌握微控制器原理及應用系統技術的安裝、除錯、維護與維修技術。

  3、超前學習

  微控制器原理及應用課程設計與實訓、機電綜合實訓、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畢業實踐頂崗實習、畢業設計,這些教學環節均有與本課程相關的知識與技能,透過這些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獲得微控制器原理及應用技術技能的持續提高及擴充套件,為適應崗位奠定堅實的基礎。

  課程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瞭解曹衝稱象的方法和其中蘊含的道理,知道要靈活運用知識,才會想出好辦法。

  2、 學會15個生字,會寫候、柱、底等9個字。

  3、 正確、流利地讀課文,能複述曹衝稱象的具體步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曹衝稱象的辦法以及他和官員稱象的辦法之間的聯絡。

  難點:曹衝想出稱象辦法的原因。

  課前準備:

  玻璃器皿裝上水、木船、玩具象、天平、投影片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1、放《三國演義》主題歌,你們看過(聽說過)《三國演義》嗎?

  2、請學生自由回答。

  3、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的名字?你怎麼知道的?(隨機表揚閱讀面廣的學生,告訴學生蒐集資訊的渠道多種多樣)

  一、匯入

  1、啟發談話:曹操是三國時魏國的丞相,一次,有人送他一頭大象,他很高興,就帶著兒子和官員們一同去看象。同學們,你們見過別人稱東西嗎?那你們見過稱大象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古時候稱象的故事。(板書:稱象)適時認識生字“稱”

  2、板題質疑:板書課題,讀課題,認識生字“稱、象”圍繞課題,你想提出什麼問題?(誰稱象?為什麼稱象?怎麼稱的?)

  二、初讀(自由讀文,畫出生字,瞭解內容。)

  1、提出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 (設計意圖:明確讀的要求,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十分必要,這樣可以提高讀書的效率,有利於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指名讀課文。要強調重點字的讀音:如“曹、稱、秤、重”等字的讀音。 (課件出示反饋時,學生會讀哪個就讀哪個,讀對了的,其他學生跟著將這個字讀3遍。)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學習,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創設寬鬆、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努力使學生獲得成就感。)

  3、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識字辦法學習生字、掌握讀音。(生自主識字,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持之以恆對學生進行方法滲透指導,教學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開放學習方式,尊重學生自我選擇。)

  4、去掉拼音讀生字:

  (1)同桌比賽讀

  (2)男女比賽讀

  (3)全班齊讀。

  5、開火車認讀生字。 (設計意圖:透過多種形式、多種層次的練讀,落實字音教學,又激發了興趣,防止了重複和枯燥。)

  6、指名讀文 把生字放到課文中,讀一讀。(提示讀書姿勢)讀書時身體要站直或坐直,雙手捧書,眼睛與書本保持一段距離,吸氣定神再開口這是會讀書的表現。其他同學仔細聽,評價。 (設計意圖:由字到詞,由詞到句,循序漸進,符合低年級認知規律。)

  三、討論(交流讀書體會,整體感知課文。)

  1、這篇課文共有多少個自然段。(讓學生用手勢表示。) 思考:透過自讀課文,你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問題?

  2、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設計意圖: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師生、生生交流互動的過程,是教師、學生、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教師應善於在這種交流中捕捉資訊,瞭解學生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

  四、朗讀(在理解中感悟讀文,提高學生朗讀水平。)

  1、在瞭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段指讀課文,組織學生評價朗讀,相互促進,教師適時範讀指導。

  2、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組內的同學聽。

  五、拓展練習

  想一想,有沒有更好的稱象辦法?

  課程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11個生字,1個多音字,會寫6個生字。可以讓學生用熟字記生字的方法來記憶,重點區分“稱”、與“秤”的讀音和字形,並能正確區分木字旁與禾木旁。

  2、讀懂課文內容,知道曹衝是怎樣稱象的。

  3、透過曹衝稱象的故事,瞭解曹衝是個聰明、愛動腦筋的孩子,懂得遇到事情要於動腦。

  學習重點

  1、會寫本課6個生字,重點指導“歲”字。

  2、 熟練的讀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師:你們在市場,見過別人稱東西嗎?

  稱東西為了什麼?

  [出示課件:大象圖片]那,大家見過有人稱大象嗎?

  這節課,我們就坐時光機去古代,看看一個叫曹衝的孩子,他是怎麼想辦法稱大象的。

  [板書課題]

  生認讀“曹、稱”。仔細看這兩個字,你怎麼記住它們?

  二、自主讀文、探究識字。

  (四)針對發現的問題,指名當小老師組織大家交流學習經驗。

  五)檢查生詞、生字掌握情況。

  過渡:看到同學們學得這麼認真,小老師講得這麼精彩,一些詞寶寶也要和我們交朋友呢!

  1.[演示課件]出示生詞,

  (六)指導朗讀。

  過渡:經過學習,透過比賽,相信同學們一定會讀這篇課文了。誰願意把這篇課文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認真聽他們的字音都讀準了嗎?

  三、辨別字形,學習寫字。

  指導“歲”的書寫。

  四、作業。

  生字、字詞,朗讀課文。

  (曹是上下結構的字,上面部分的筆順:橫、豎、橫折、橫、豎、豎、橫;稱是左右結構的字,左、禾、右、爾。

  (一)學生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認識的生字。

  (二)學生回憶識字方法。

  (三)用你喜歡的方法,四人小組學習不認識的生字。

  1.學生看課件自由讀生詞。

  2.[卡片]學生領讀生詞。

  3.提出詞語中不明白的地方。學生交流。

  4.測讀

  5.男女賽讀。

  6.同桌賽讀。

  指名讀課文,檢查字音。

  1.認真觀察字形,辨析形近字。

  2.與橫豎中線相關聯的筆畫,要著重觀察描摹。

  3.同桌交換本子寫生字。

最近訪問